日記語文課
語文課上我怎麼了?
2011年9月2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是開學的第二天,我早早來到學校,第一節是語文課,我竟忘記帶語文課本了。唉,這可怎麼辦啊,只好先跟同桌一起合著看了。叮鈴鈴……上課鈴響了,我忐忑不安地等著老師來上課,老師來了,起立,點名,清點人數,一切都像往常一樣,老師開始講課了,當她邊講解邊走到我身邊時,我的心跳動得厲害。生怕她會當著那麼多的同學罵我,那我多難堪啊。然而她沒有。
『貳』 語文公開課日記怎麼寫
哇!今天要上語文公開課!我昨天已經好好准備了一下,今天一定要多多舉手發言!
一進會議室,我就感到非常嚴肅,會議室里座無虛席,前後左右都坐滿了老師。我們一進會議室老師就馬上盯著我們看呢!我緊張地心裡想十五隻吊桶——七上八下,趕緊到位置上端端正正地坐下來,不敢正視後面的老師。
因為太緊張了,所以同學們都顯得不自然。但我一點也不害怕,像往常一樣積極發言,勇敢大聲地回答問題。但有的同學們剛舉起手來,又害怕問題回答錯誤而放下了手,但又馬上舉了起來。 但陳老師鼓勵我們說:「同學們,發言要大膽自信,聲音要大聲,說錯了沒關系!」話音剛落,陳老師每問一個問題,下面的同學立刻都踴躍發言,就連平時「愛搗亂」的周毅今天好像換了個人似的,連續發言了6次,真是稀奇呀!我也不另外,今天也出盡了「風頭」,老師連請了我好多次,多得我都數不清了,而且今天最高興我得到了很多的積分卡。
在今天的公開課上,陳偉豪成為了朗讀明星。他朗讀課文時,讓我們沉醉在其中,好像我們也是故事中的一員。
一節課轉眼間下課鈴響了起來,由於這一節課我們每個同學都表現的很出色,老師還獎勵我們今天的語文作業免寫。萬歲,陳老師!作業baybay!希望下次還有公開課,我們要更認真,到時作業又沒了!哈哈哈!
『叄』 怎樣上好語文課的日記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里強調的就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養型人才的必經之路,它對於弘揚學生人格的主動精神,發展學生學習的各種潛在能力,(包括強烈的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開放型的思維品質和知識結構、優異的智慧情操和審美能力)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把自主學習引進教學過程,教學結構將發生質的變化,教學的發展功能將得到充分落實,這樣「教學與發展」的教學論才有新的突破。那麼,在語文的閱讀教學中,作為奮斗在教學第一戰線上的語文老師應該如何為推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而創設條件呢?以下四點僅供參考: 一、民主氣氛的形成 課堂的閱讀教學應當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邊活動,是兩者共同參與、協調完成溝通交流的信息傳遞過程。教師只有充分發揚教學民主,才能增強學生的課堂「主人翁」意識,鍛煉他們積極思維的能力和勇於質疑的膽量,讓他們嘗到「跳一跳就能夠得到」的甜頭,讓學生不僅主動參與學、也參與教。如果教師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與傳統的教學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訴學生標准答案,那就難以把教學落到學生的心理基礎上,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思想也就不會被打破,主體意識就不會被激發出來,他們就永遠是知識的「奴隸」,是知識的「囊袋」。所以,我們在課堂閱讀教學中,必須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方法,努力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嘗試著讓學生參與教,體現真正的民主。 在教學中,我是這樣讓學生民主地參與教的: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題目是「請您出點子」,然後提出要求:「您對本學期的閱讀教學有何建議,請提出來,越多越好。」幾天後,我收到學生交上來的「作業」,通過對它們的一一閱讀及認真分析,從中選取可行的建議,辟一牆報,命名為「學生的金點子」,並將這些點子逐步運用於閱讀教學中,這種方法得到了學生們的大力支持,原因很簡單:我們常說,學生是主體,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學生對教師的教是最有發言權,教師通過上文中學生「點子」的調查,可了解哪些內容是學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學生最易接受、最歡迎的;通過改進,就可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少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再說;作業中「請您出點子」的一個「您」字,動之以情,學生樂意去做,說「提建議」,而不說「提意見」,可消除學生的顧慮,學生就會積極去做,說是「出點子」,則想到一點就可提,方便可行,學生容易做。可見,這種做法應是有效的捷徑。 二、理解思維的多向 知識是智慧的結晶,但擁有知識不等於擁有了智慧,知識可以授與,但智慧卻不能,從個體認識發展論的觀點看,任何真知都是在活動中自我建構的產物,真知是知識和智慧的統一體。於是,在閱讀教學中,因為學生們有著不同的閱歷、不同的個性,對課文內容也有著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我就特別注意尊重學生獨特的想法和觀點,不輕易否定學生的理解,還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出發點進行多向的理解。 例如:我在教學《草船借箭》一文時,有些學生提出最好課題改為《草船騙箭》,其理由是:「因為諸葛亮是用詐騙的方法從曹操那裡得到箭的,而不是借來的,「這理由一出來,就像是一滴水掉進沸騰的油鍋里,教室里頓時炸開了。可是,過了一會兒,一位學生從座位上彈簧似地站了起來說:「從諸葛亮吩咐軍士齊聲高喊「謝謝曹丞相的箭」這句話可以看出,騙箭不必謝,借箭才要謝,因而題目應用《草船借箭》。話音剛落,另一位學生緊接著說出自己的理由:「我認為是借箭,因為到赤壁之戰時,諸葛亮不是把借來的箭還給曹操了?人家有借有還嘛。」教室里的氣氛緊張起來了,同學們的情趣也高漲了起來,更妙的是還有一位學生說:「文章的寫作目的是贊揚諸葛亮的足智多謀、神機妙算,而『騙』是貶義詞,題目改成《草船騙箭》,文章的中心就變成揭露諸葛亮的陰謀詭計了。」面對這么多富有個性的理解,而對這激烈的辯論,我欣喜地說出了一段啟發性的話:「大家的見解太獨特了,大家的表演太精彩了。學習中,只要你們能善於質疑,大膽發問,提出創造性的見解,並富有挑戰的激情,成功之門就離你們不遠了。」 三、探疑方式的選擇 在閱讀教學中,學生的學習大體可分為兩種:獨立學習--解決現有發展區的問題,即學生通過自己努力能夠獨立加以解決的問題;合作學習--解決最近發展區的問題,即學生經過個人努力,無法獨立解決的問題。其中,學生可以獨立解決的問題,師則不講,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完成,而學生需要合作才能解決的問題,除了教師的適當點拔外,讓學生自由地尋找學習的夥伴,自由地選擇探疑的方式。 在閱讀教學中,我常常是讓問題從學生中來,又回到學生中去,除了那些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運用已有知識通過讀書、思考、討論自己能解決的問題外,不能解決的問題則可以是「你一言、我一語」全班同學群策群力,當然,也可以讓學生自由結合,形成學習小組,自由選擇解疑辦法,如:讀書解疑、實驗解疑、討論解疑、圖示解疑、聯系實際解疑等,學生愛用哪種,自由選擇不加限制,之後讓學生自由發表對有關問題的理解和獨特的創造性的見解,從而使學生的解疑能力得到提高,創新能力得到培養。 四、自學目標的自定 眾聽周知,學生的學習能力發展的不平衡,即差異性,所以,課前的預習,無論從質還是從量,兩方面都存在著難以克服或縮小這種差異,主要表現在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會掌握得多,學得好、快,這無疑給課堂閱讀的教學提出了嚴峻的挑戰。該如何滿足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需求?該如何促使學生自主參與學習呢?本人認為,既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又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課前的自學目標應由學生自己擬訂,這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教師不可「一刀切」地用集體自學目標取代學生的自己自學目標,要處理好共性與個性的關系。總之,只要每位教師能根據教學實際,開動腦筋,定能創設出更新、更有效的方法來,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讓語文活動課「動」起來。
『肆』 本周的語文課我學到了什麼的日記怎麼寫
上了抄一周語文課,我不僅長大襲了許多,還學到了很多的知識以及做人的道理,讓我受益匪淺。我根據一周來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結果,寫下了一些自己的心得和感想。
一是需要上課認真聽講。老師講給我們的都是精華,我們一定要用心來聽,這樣有著很強的指導和啟發意義;還有練習也必不可少的,並且要一定的量。我們要通過聽課和一系列的同步練習,將基礎知識牢牢的掌握。這樣的學習方法可以增加我們對基礎的掌握。
二是需要看書讀報。只要你鑽進書的海洋暢游一番,你就會發現對成、詞語煩惱的你可以出口成章了。所以說想要讓語文學得好,就要加大閱讀量,閱讀量提高了,語文水平自然也提高了。而且要准備好紙筆,在看書後,摘抄精彩的詞句和語段。這樣不僅能增長我們的閱讀量還能提高寫作技巧,真是一舉兩得。
這就是我本周的所思所想,我決定這樣學語文,學好語文。
『伍』 一節有趣的語文課日記59字
一節有趣的語文課
今天,我們上了一節生動的作文課。
上課鈴響了,向老師嚴肅的走進教室,嚮往常一樣起立行禮完畢後,便突然把黃晨同學推出了教室。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黃晨也只好乖乖地站在外面。頓時,教室里議論紛紛「不知黃晨那小子又犯什麼錯誤了,真可憐。」「他平時那麼愛遲到,肯定是遲到了才被老師罰站的。」大家猜測著。向老師微笑著示意我們停下來,問:「剛才出去的同學叫什麼名字你們知道嗎?」「黃晨——」大家齊聲回答。「大家熟悉他嗎?」老師又問。幾聲「熟悉」和「不熟悉」的回答聲從角落裡傳來。嘿,黃晨不是犯了什麼大錯誤,老師用他的事來教育我們吧,聽那語氣又不像,那是怎麼回事呢?這時,老師又發問了:「那麼同學們有誰知道他今天穿了什麼衣服?」大家鬆了一口氣,一番思考後,大家都紛紛舉手發言。老師要鄒鑫回答,鄒鑫說:「是教練服。」又有幾個人說是棉襖。「那麼大家知道他有什麼特徵嗎?」老師接著問。明冬冬站起來:「他還有一臉雀斑。」全班鬨堂大笑。教室里熱鬧起來。
老師推開門把黃晨請了進來,這是我第一次仔細觀察黃晨,臉上是有點點,深藍色配套運動服,白色運動鞋。黃晨走回座位,大家興奮不已,紛紛談論自己的感受。向老師示意大家安靜下來:「這叫做仔細觀察,現在我要求大家把剛才發生的事寫在作文本上,題目自擬。」
我興奮不已,忙拿起手中的筆記錄下了今天別開生面的一堂課。
『陸』 日記:我們心中的語文課
我們心中的語文課
一日,我坐在家門口的樹下背著古詩,媽媽走了過來,問我回:「語文是什麼?答」語文是什麼?這個問使我百思不得其解。這時,我想起了我寫過的一篇作文《人生的意義在於奉獻》,哦,語文是精神。是奉獻的精神,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的精神。語文是風景,是春暖花開的景色;是夏日炎炎的景色;是秋高氣爽的景色;是銀裝素裹的景色。語文是指南針,它指引我們走上正確的道路。語文可以讓我描繪出「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觀景色;可以讓我感受到大自然的迷人風采;可以讓我知道一份耕耘,一份收獲。語文如母親的呵護;似春風的溫暖;像大海的寬廣。語文是人類前進的動力,它讓我知道世界是多麼美妙。語文是我們的良師益友,是引領我們開啟生活之門的金鑰匙。生活中處處有語文的足跡,她使我們明白生活的道理,讓我們快樂地在語文世界中暢游吧!
(望採納)
『柒』 日記今天上語文課很開心
周老師出去開會了,今天沒有語文課,真掃興!
以前,我在小學讀書時,成績在內班裡總容是名列前茅,常常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我時常感到自豪,也更加喜歡語文了!
我可喜歡上周老師的語文課啦--來到現在這所學校,第一次上周老師的語文課,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老師繪聲繪色的朗讀,形象生動的引導,一串串有趣的提問,一個個贊許的微笑和一陣陣鼓勵的掌聲,讓我們感到學習語文並不那麼枯燥乏味,更多的是欣賞。
跟周老師學語文,我感到很有意思,也很有收獲。有一次,我們上《恐龍》這篇課文,周老師設計了幾個問題,叫我們查閱有關資料,指導我們在資料中尋找答案。查了那麼多的資料,天哪!我們都覺得眼前一下子變得很廣闊,一下子學到了好多知識,別提有多高興啦!周老師好像看出了我們的心思,她還說:「學好語文,積極主動很重要,堅持做到這一點,久而久之,就會取得進步。」周老師的話,我一直銘記在心裡。
語文課不僅給我們帶來歡樂,更給我們帶來收獲。今天沒有語文課,我總感到心裡空盪盪的,一點兒也不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