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中考數學資料

中考數學資料

發布時間: 2021-07-26 23:43:22

A. 初三數學中考資料

初中數學總復習提綱

第一章 實數
★重點★ 實數的有關概念及性質,實數的運算
☆內容提要☆
一、 重要概念
1.數的分類及概念
數系表:

說明:「分類」的原則:1)相稱(不重、不漏)
2)有標准
2.非負數:正實數與零的統稱。(表為:x≥0)
常見的非負數有:
性質:若干個非負數的和為0,則每個非負擔數均為0。
3.倒數: ①定義及表示法
②性質:A.a≠1/a(a≠±1);B.1/a中,a≠0;C.0<a<1時1/a>1;a>1時,1/a<1;D.積為1。
4.相反數: ①定義及表示法
②性質:A.a≠0時,a≠-a;B.a與-a在數軸上的位置;C.和為0,商為-1。
5.數軸:①定義(「三要素」)
②作用:A.直觀地比較實數的大小;B.明確體現絕對值意義;C.建立點與實數的一一對應關系。
6.奇數、偶數、質數、合數(正整數—自然數)
定義及表示:
奇數:2n-1
偶數:2n(n為自然數)
7.絕對值:①定義(兩種):
代數定義:

幾何定義:數a的絕對值頂的幾何意義是實數a在數軸上所對應的點到原點的距離。
②│a│≥0,符號「││」是「非負數」的標志;③數a的絕對值只有一個;④處理任何類型的題目,只要其中有「││」出現,其關鍵一步是去掉「││」符號。
二、 實數的運算
1. 運演算法則(加、減、乘、除、乘方、開方)
2. 運算定律(五個—加法[乘法]交換律、結合律;[乘法對加法的]
分配律)
3. 運算順序:A.高級運算到低級運算;B.(同級運算)從「左」
到「右」(如5÷ ×5);C.(有括弧時)由「小」到「中」到「大」。
三、 應用舉例(略)
附:典型例題
1. 已知:a、b、x在數軸上的位置如下圖,求證:│x-a│+│x-b│
=b-a.

2.已知:a-b=-2且ab<0,(a≠0,b≠0),判斷a、b的符號。

第二章 代數式
★重點★代數式的有關概念及性質,代數式的運算
☆內容提要☆
一、 重要概念
分類:

1.代數式與有理式
用運算符號把數或表示數的字母連結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數式。單獨
的一個數或字母也是代數式。
整式和分式統稱為有理式。
2.整式和分式
含有加、減、乘、除、乘方運算的代數式叫做有理式。
沒有除法運算或雖有除法運算但除式中不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整式。
有除法運算並且除式中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分式。
3.單項式與多項式
沒有加減運算的整式叫做單項式。(數字與字母的積—包括單獨的一個數或字母)
幾個單項式的和,叫做多項式。
說明:①根據除式中有否字母,將整式和分式區別開;根據整式中有否加減運算,把單項式、多項式區分開。②進行代數式分類時,是以所給的代數式為對象,而非以變形後的代數式為對象。劃分代數式類別時,是從外形來看。如,
=x, =│x│等。
4.系數與指數
區別與聯系:①從位置上看;②從表示的意義上看
5.同類項及其合並
條件:①字母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指數相同
合並依據:乘法分配律
6.根式
表示方根的代數式叫做根式。
含有關於字母開方運算的代數式叫做無理式。
注意:①從外形上判斷;②區別: 、 是根式,但不是無理式(是無理數)。
7.算術平方根
⑴正數a的正的平方根( [a≥0—與「平方根」的區別]);
⑵算術平方根與絕對值
① 聯系:都是非負數, =│a│
②區別:│a│中,a為一切實數; 中,a為非負數。
8.同類二次根式、最簡二次根式、分母有理化
化為最簡二次根式以後,被開方數相同的二次根式叫做同類二次根式。
滿足條件:①被開方數的因數是整數,因式是整式;②被開方數中不含有開得盡方的因數或因式。
把分母中的根號劃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9.指數
⑴ ( —冪,乘方運算)

① a>0時, >0;②a<0時, >0(n是偶數), <0(n是奇數)
⑵零指數: =1(a≠0)
負整指數: =1/ (a≠0,p是正整數)
二、 運算定律、性質、法則
1.分式的加、減、乘、除、乘方、開方法則
2.分式的性質
⑴基本性質: = (m≠0)
⑵符號法則:
⑶繁分式:①定義;②化簡方法(兩種)
3.整式運演算法則(去括弧、添括弧法則)
4.冪的運算性質:① · = ;② ÷ = ;③ = ;④ = ;⑤
技巧:
5.乘法法則:⑴單×單;⑵單×多;⑶多×多。
6.乘法公式:(正、逆用)
(a+b)(a-b)=
(a±b) =
7.除法法則:⑴單÷單;⑵多÷單。
8.因式分解:⑴定義;⑵方法:A.提公因式法;B.公式法;C.十字相乘法;D.分組分解法;E.求根公式法。
9.算術根的性質: = ; ; (a≥0,b≥0); (a≥0,b>0)(正用、逆用)
10.根式運演算法則:⑴加法法則(合並同類二次根式);⑵乘、除法法則;⑶分母有理化:A. ;B. ;C. .
11.科學記數法: (1≤a<10,n是整數=
三、 應用舉例(略)
四、 數式綜合運算(略)

第三章 統計初步
★重點★
☆ 內容提要☆
一、 重要概念
1.總體:考察對象的全體。
2.個體:總體中每一個考察對象。
3.樣本:從總體中抽出的一部分個體。
4.樣本容量:樣本中個體的數目。
5.眾數: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據。
6.中位數:將一組數據按大小依次排列,處在最中間位置的一個數(或最中間位置的兩個數據的平均數)
二、 計算方法
1.樣本平均數:⑴ ;⑵若 , ,…, ,則 (a—常數, , ,…, 接近較整的常數a);⑶加權平均數: ;⑷平均數是刻劃數據的集中趨勢(集中位置)的特徵數。通常用樣本平均數去估計總體平均數,樣本容量越大,估計越准確。
2.樣本方差:⑴ ;⑵若 , ,…, ,則 (a—接近 、 、…、 的平均數的較「整」的常數);若 、 、…、 較「小」較「整」,則 ;⑶樣本方差是刻劃數據的離散程度(波動大小)的特徵數,當樣本容量較大時,樣本方差非常接近總體方差,通常用樣本方差去估計總體方差。
3.樣本標准差:
三、 應用舉例(略)

第四章 直線形
★重點★相交線與平行線、三角形、四邊形的有關概念、判定、性質。
☆ 內容提要☆
一、 直線、相交線、平行線
1.線段、射線、直線三者的區別與聯系
從「圖形」、「表示法」、「界限」、「端點個數」、「基本性質」等方面加以分析。
2.線段的中點及表示
3.直線、線段的基本性質(用「線段的基本性質」論證「三角形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4.兩點間的距離(三個距離:點-點;點-線;線-線)
5.角(平角、周角、直角、銳角、鈍角)
6.互為餘角、互為補角及表示方法
7.角的平分線及其表示
8.垂線及基本性質(利用它證明「直角三角形中斜邊大於直角邊」)
9.對頂角及性質
10.平行線及判定與性質(互逆)(二者的區別與聯系)
11.常用定理:①同平行於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傳遞性);②同垂直於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
12.定義、命題、命題的組成
13.公理、定理
14.逆命題
二、 三角形
分類:⑴按邊分;
⑵按角分
1.定義(包括內、外角)
2.三角形的邊角關系:⑴角與角:①內角和及推論;②外角和;③n邊形內角和;④n邊形外角和。⑵邊與邊:三角形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兩邊之差小於第三邊。⑶角與邊:在同一三角形中,
3.三角形的主要線段
討論:①定義②××線的交點—三角形的×心③性質
① 高線②中線③角平分線④中垂線⑤中位線
⑴一般三角形⑵特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4.特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
5.全等三角形
⑴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ASA、AAS、SSS)
⑵特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①一般方法②專用方法
6.三角形的面積
⑴一般計算公式⑵性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積相等。
7.重要輔助線
⑴中點配中點構成中位線;⑵加倍中線;⑶添加輔助平行線
8.證明方法
⑴直接證法:綜合法、分析法
⑵間接證法—反證法:①反設②歸謬③結論
⑶證線段相等、角相等常通過證三角形全等
⑷證線段倍分關系:加倍法、折半法
⑸證線段和差關系:延結法、截余法
⑹證面積關系:將面積表示出來
三、 四邊形
分類表:
1.一般性質(角)
⑴內角和:360°
⑵順次連結各邊中點得平行四邊形。
推論1:順次連結對角線相等的四邊形各邊中點得菱形。
推論2:順次連結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四邊形各邊中點得矩形。
⑶外角和:360°
2.特殊四邊形
⑴研究它們的一般方法:
⑵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腰梯形的定義、性質和判定
⑶判定步驟: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矩形→正方形
┗→菱形——↑
⑷對角線的紐帶作用:
3.對稱圖形
⑴軸對稱(定義及性質);⑵中心對稱(定義及性質)
4.有關定理:①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及其推論1、2
②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線定理
③平行線間的距離處處相等。(如,找下圖中面積相等的三角形)
5.重要輔助線:①常連結四邊形的對角線;②梯形中常「平移一腰」、「平移對角線」、「作高」、「連結頂點和對腰中點並延長與底邊相交」轉化為三角形。
6.作圖:任意等分線段。
四、 應用舉例(略)
第五章 方程(組)
★重點★一元一次、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方程的有關應用題(特別是行程、工程問題)
☆ 內容提要☆
一、 基本概念
1.方程、方程的解(根)、方程組的解、解方程(組)
2. 分類:

二、 解方程的依據—等式性質
1.a=b←→a+c=b+c
2.a=b←→ac=bc (c≠0)
三、 解法
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分母→去括弧→移項→合並同類項→
系數化成1→解。
2. 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⑴基本思想:「消元」⑵方法:①代入法
②加減法
四、 一元二次方程
1.定義及一般形式:
2.解法:⑴直接開平方法(注意特徵)
⑵配方法(注意步驟—推倒求根公式)
⑶公式法:
⑷因式分解法(特徵:左邊=0)
3.根的判別式:
4.根與系數頂的關系:
逆定理:若 ,則以 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
5.常用等式:

五、 可化為一元二次方程的方程
1.分式方程
⑴定義
⑵基本思想:

⑶基本解法:①去分母法②換元法(如, )
⑷驗根及方法
2.無理方程
⑴定義
⑵基本思想:

⑶基本解法:①乘方法(注意技巧!!)②換元法(例, )⑷驗根及方法
3.簡單的二元二次方程組
由一個二元一次方程和一個二元二次方程組成的二元二次方程組都可用代入法解。
六、 列方程(組)解應用題
一概述
列方程(組)解應用題是中學數學聯系實際的一個重要方面。其具體步驟是:
⑴審題。理解題意。弄清問題中已知量是什麼,未知量是什麼,問題給出和涉及的相等關系是什麼。
⑵設元(未知數)。①直接未知數②間接未知數(往往二者兼用)。一般來說,未知數越多,方程越易列,但越難解。
⑶用含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相關的量。
⑷尋找相等關系(有的由題目給出,有的由該問題所涉及的等量關系給出),列方程。一般地,未知數個數與方程個數是相同的。
⑸解方程及檢驗。
⑹答案。
綜上所述,列方程(組)解應用題實質是先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設元、列方程),在由數學問題的解決而導致實際問題的解決(列方程、寫出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列方程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因此,列方程是解應用題的關鍵。
二常用的相等關系
1. 行程問題(勻速運動)
基本關系:s=vt
⑴相遇問題(同時出發):

+ = ;
⑵追及問題(同時出發):

若甲出發t小時後,乙才出發,而後在B處追上甲,則

⑶水中航行: ;
2. 配料問題:溶質=溶液×濃度
溶液=溶質+溶劑
3.增長率問題:
4.工程問題:基本關系: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常把工作量看著單位「1」)。
5.幾何問題:常用勾股定理,幾何體的面積、體積公式,相似形及有關比例性質等。
三注意語言與解析式的互化
如,「多」、「少」、「增加了」、「增加為(到)」、「同時」、「擴大為(到)」、「擴大了」、……
又如,一個三位數,百位數字為a,十位數字為b,個位數字為c,則這個三位數為:100a+10b+c,而不是abc。
四注意從語言敘述中寫出相等關系。
如,x比y大3,則x-y=3或x=y+3或x-3=y。又如,x與y的差為3,則x-y=3。五注意單位換算
如,「小時」「分鍾」的換算;s、v、t單位的一致等。
七、應用舉例(略)
第六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重點★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質、解法
☆ 內容提要☆
1. 定義:a>b、a<b、a≥b、a≤b、a≠b。
2. 一元一次不等式:ax>b、ax<b、ax≥b、ax≤b、ax≠b(a≠0)。
3.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4. 不等式的性質:⑴a>b←→a+c>b+c
⑵a>b←→ac>bc(c>0)
⑶a>b←→ac<bc(c<0)
⑷(傳遞性)a>b,b>c→a>c
⑸a>b,c>d→a+c>b+d.
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6.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在數軸上表示解集)
7.應用舉例(略)
第七章 相似形
★重點★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
☆內容提要☆
一、本章的兩套定理
第一套(比例的有關性質):
涉及概念:①第四比例項②比例中項③比的前項、後項,比的內項、外項④黃金分割等。
第二套:
注意:①定理中「對應」二字的含義;
②平行→相似(比例線段)→平行。
二、相似三角形性質
1.對應線段…;2.對應周長…;3.對應面積…。
三、相關作圖
①作第四比例項;②作比例中項。
四、證(解)題規律、輔助線
1.「等積」變「比例」,「比例」找「相似」。
2.找相似找不到,找中間比。方法:將等式左右兩邊的比表示出來。⑴


3.添加輔助平行線是獲得成比例線段和相似三角形的重要途徑。
4.對比例問題,常用處理方法是將「一份」看著k;對於等比問題,常用處理辦法是設「公比」為k。
5.對於復雜的幾何圖形,採用將部分需要的圖形(或基本圖形)「抽」出來的辦法處理。
五、 應用舉例(略)
第八章 函數及其圖象
★重點★正、反比例函數,一次、二次函數的圖象和性質。
☆ 內容提要☆
一、平面直角坐標系
1.各象限內點的坐標的特點
2.坐標軸上點的坐標的特點
3.關於坐標軸、原點對稱的點的坐標的特點
4.坐標平面內點與有序實數對的對應關系
二、函數
1.表示方法:⑴解析法;⑵列表法;⑶圖象法。
2.確定自變數取值范圍的原則:⑴使代數式有意義;⑵使實際問題有
意義。
3.畫函數圖象:⑴列表;⑵描點;⑶連線。
三、幾種特殊函數
(定義→圖象→性質)
1. 正比例函數
⑴定義:y=kx(k≠0) 或y/x=k。
⑵圖象:直線(過原點)
⑶性質:①k>0,…②k<0,…
2. 一次函數
⑴定義:y=kx+b(k≠0)
⑵圖象:直線過點(0,b)—與y軸的交點和(-b/k,0)—與x軸的交點。
⑶性質:①k>0,…②k<0,…
⑷圖象的四種情況:
3. 二次函數
⑴定義:

特殊地, 都是二次函數。
⑵圖象:拋物線(用描點法畫出:先確定頂點、對稱軸、開口方向,再對稱地描點)。 用配方法變為 ,則頂點為(h,k);對稱軸為直線x=h;a>0時,開口向上;a<0時,開口向下。
⑶性質:a>0時,在對稱軸左側…,右側…;a<0時,在對稱軸左側…,右側…。
4.反比例函數
⑴定義: 或xy=k(k≠0)。
⑵圖象:雙曲線(兩支)—用描點法畫出。
⑶性質:①k>0時,圖象位於…,y隨x…;②k<0時,圖象位於…,y隨x…;③兩支曲線無限接近於坐標軸但永遠不能到達坐標軸。
四、重要解題方法
1. 用待定系數法求解析式(列方程[組]求解)。對求二次函數的解析式,要合理選用一般式或頂點式,並應充分運用拋物線關於對稱軸對稱的特點,尋找新的點的坐標。如下圖:
2.利用圖象一次(正比例)函數、反比例函數、二次函數中的k、b;a、b、c的符號。
六、應用舉例(略)

第九章 解直角三角形
★重點★解直角三角形
☆ 內容提要☆
一、三角函數
1.定義:在Rt△ABC中,∠C=Rt∠,則sinA= ;cosA= ;tgA= ;ctgA= .
2. 特殊角的三角函數值:
0° 30° 45° 60° 90°
sinα
cosα
tgα /
ctgα /
3. 互余兩角的三角函數關系:sin(90°-α)=cosα;…
4. 三角函數值隨角度變化的關系
5.查三角函數表
二、解直角三角形
1. 定義:已知邊和角(兩個,其中必有一邊)→所有未知的邊和角。
2. 依據:①邊的關系:
②角的關系:A+B=90°
③邊角關系:三角函數的定義。
注意:盡量避免使用中間數據和除法。
三、對實際問題的處理
1. 俯、仰角: 2.方位角、象限角: 3.坡度:

4.在兩個直角三角形中,都缺解直角三角形的條件時,可用列方程的辦法解決。
四、應用舉例(略)
第十章 圓
★重點★①圓的重要性質;②直線與圓、圓與圓的位置關系;③與圓有關的角的定理;④與圓有關的比例線段定理。
☆ 內容提要☆
一、圓的基本性質
1.圓的定義(兩種)
2.有關概念:弦、直徑;弧、等弧、優弧、劣弧、半圓;弦心距;等圓、同圓、同心圓。
3.「三點定圓」定理
4.垂徑定理及其推論
5.「等對等」定理及其推論
5. 與圓有關的角:⑴圓心角定義(等對等定理)
⑵圓周角定義(圓周角定理,與圓心角的關系)
⑶弦切角定義(弦切角定理)
二、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
1.三種位置及判定與性質:

2.切線的性質(重點)
3.切線的判定定理(重點)。圓的切線的判定有⑴…⑵…
4.切線長定理
三、圓換圓的位置關系
1.五種位置關系及判定與性質:(重點:相切)

2.相切(交)兩圓連心線的性質定理
3.兩圓的公切線:⑴定義⑵性質
四、與圓有關的比例線段
1.相交弦定理
2.切割線定理
五、與和正多邊形
1.圓的內接、外切多邊形(三角形、四邊形)
2.三角形的外接圓、內切圓及性質
3.圓的外切四邊形、內接四邊形的性質
4.正多邊形及計算
中心角:
內角的一半: (右圖)
(解Rt△OAM可求出相關元素, 、 等)
六、 一組計算公式
1.圓周長公式
2.圓面積公式
3.扇形面積公式
4.弧長公式
5.弓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6.圓柱、圓錐的側面展開圖及相關計算
七、 點的軌跡
六條基本軌跡
八、 有關作圖
1.作三角形的外接圓、內切圓
2.平分已知弧
3.作已知兩線段的比例中項
4.等分圓周:4、8;6、3等分
九、 基本圖形
十、 重要輔助線
1.作半徑
2.見弦往往作弦心距
3.見直徑往往作直徑上的圓周角
4.切點圓心莫忘連
5.兩圓相切公切線(連心線)
6.兩圓相交公共弦

B. 初中數學哪些輔導資料好些

數學呢,是一個研究數量,結構變化和空間模型等等的含義的一種科學方式,它是物理化學等科目的基礎.而且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很大的關聯,所以說,學好數學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向大家來介紹一下怎麼學習初中數學吧!

學習數學還必要的,因為數學是從幼兒園開始就接觸的科目,如果說不會數學,那不是太丟人了嗎?以下就是關於怎麼學習初中數學的技巧:

積極做題

二:考試時的技巧

如果你是想得高分的話,你需要在選擇填空,還有計算題上是絕對不能丟分兒的,所以這需要你謹慎的做題.如果是一開始不知道一道題該怎麼做,但是後來突然明白的那一種,千萬要冷靜,不能瞎寫,要先在草稿紙上寫一遍,最後再放在答題紙上.

以上就是關於怎麼學習初中數學的一些技巧.希望大家是可以理解的.其實學習數學並不難,重要的是要多做題.並且了解題型的技巧.

C. 中考數學選什麼復習資料比較好啊~

我們用的全品 覺得非常好
面對面也不錯 不過好像只陝西有
去書店看下吧
我們老師說其他資料都是一個抄一個
全品編的很好 而且經常有人打電話到學校問情況
資料更新非常快
題型也跟得上中考

D. 【中考】跪求 中考數學資料

不錯,能自主培養應試能力了, 找題目去網路文庫找初中的根據自己的需要量力而行。
但是個人的建議,花些錢去書店買本練習做做吧, 基礎一般買些輔導就行了,基礎都有了想提高買一些競賽吧,畢竟初中這些知識不是抽象的,多練些題, 所謂題海戰術也是行的通了,就像是數學做做做就是做等到做到考試卷題目都類似做了為止,何患無分呢?
抓緊時間吧, 沒有什麼不可能.

E. 中考數學總復習資料

我今年才中考完
對於復習數學,我覺得應該要多做題,特別是錯題(就是你之前做錯過的題)
做題能鍛煉自己的題感和解題的方法,我覺得數學這科不能枯燥的看復習資料,它不同於語文英語這些要背的科目,不過一些公式和解題方法是要熟記的
復習資料不妨自己從書上總結,再看一些復習的練習冊,那些大都是有的

F. 中考數學復習資料

不要害怕 今年考試題很簡單

記住:第3輪數學復習時,更要發揮同自己的學習自主性,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選擇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復習策略,突擊重點難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爭取更上一層樓。希望同學能重視模擬考,對自己的模擬考卷做個詳盡的分析。同學可以根據模擬考成績,初步分為三類同學:100分以下、100分到130分之間、130分以上。
100分以下的同學,急需夯實基礎,切忌走馬觀花,好高騖遠。由於今年數學中考的題型發生了變化,選擇題和填空題的分數共佔72分,比例比往年有所提高。如果對數學概念的理解不透徹、做題時考慮不周密,都會輕易失分。這就要求同學們有扎實的數學基礎知識、基本能力。中考試題中屬於平時學習常見的「雙基」類型題約佔80%左 右,要在這部分試題上保證得分,就必須結合教材,系統復習,對必須掌握的內容要心中有數,胸有成竹。在此我建議各位同學首先一定要配合你的老師進行復習, 積極主動,不要另行一套;其次,復習時應配備適量的練習,習題的難度要加以控制,以中、低檔為主,另外,對於你覺得較難的題,或者易錯的題,應養成做標記 的好習慣,做到記憶——消化——再記憶。復習宗旨是在第一階段復習的基礎上延伸和提高,此類同學應側重提高自己的數學應用能力,真正做到在理解的基礎上活 學活用。

第二類同學的復習策略我們建議應該是抓兩頭促中間,針對熱點,抓住弱點,開展難點知識專項復 習。對各區縣的模擬卷不要機械式的一整套一整套地做,而是要有選擇的做,建議每天做一小套選擇填空題試卷,對錯誤的情況作好記錄,同時控制解題時間,確保 「既好又快」。可以根據歷年中考試卷命題的特點,精心選擇一些新穎的、有代表性的題型進行專題訓練,就中考的特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收集一些資料,進行專 項訓練:①實際應用型問題;②突出科技發展、信息資源的轉化的圖表信息題;③體現自學能力考查的閱讀理解題;④考查應變能力的圖形變化題、開放性試題;⑤ 考查思維能力、創新意識的歸納猜想、操作探究性試題;⑥幾何代數綜合型試題等。在解綜合題時可以先跟著老師走,弄清解題基本策略。至少要做出綜合題的第一 第二小題。首尾得分提高,中間部分的得分也相應地會有所提高。

對於模擬考130分 以上的同學,做題要立足一個「透」字。要以題代知識,每一題不要蜻蜓點水試過一下,要會舉一反三,一題多解,一解多題。要掌握的是題目的知識點和幾何背 景。要留下自我糾錯和消化的時間,做好自我整理,並有跟蹤練習,確保下次遇到類似題型絕不再錯。學數學的目的是為了用數學,近年來各地中考涌現出了大量的 形式活躍、趣味有益、啟迪智慧的好題目,各位同學應在老師的指導下,對這些熱點題型認真復習,專項突破。

對所有試題中較普遍感到困惑的無疑是中考試卷的最後兩題:函數中的圖形問題、圖形中的函數問 題。可以說正是這兩題最終拉開了試卷的得分。建議大家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復習與梳理。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的內在形式,是同學們獲取數學知識,發展數學能力 的動力工具,掌握了數學的思想方法,就會使數學知識更容易理解和記憶。顯然,重視數學思想方法,是培養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重要措施。由此我們 建議,在初三第二輪的復習中能否以思想方法為主線,通過專題講座的形式,概括數學思想方法,將知識點融會貫通起來。在復習中,從數學思想方法的高度,概 括、總結、揭示了一類問題的解題規律,從而提高了解題能力,提高了自身的思維品質,使我們不僅會梳理知識,更會用數學思想方法進行反思,培養能在千變萬化 的問題情景中,善於握著數學思想方法這把金鑰匙,靈活運用知識,發展思維。

總之,「對待未見過的題,需要用數學的思維和創新的方法,一味地靠做題,不認真進行反思,提 煉它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不一定能解決問題。」因此,在數學綜合題復習時我們要做到:數形結合記心頭,大題小作來轉化,潛在條件不能忘,分類討論要嚴密,方 程函數是工具,計算推理要嚴謹,創新品質得提高。
來源 智萌教育考試直通車

G. 初中數學總復習 哪本復習資料好

你好,其實不管哪門學科,最好的復習資料就是教材,把教材多看幾遍,歷年真題多做幾遍,其他的按照老師布置即可。祝你成功!

熱點內容
民辦文綺中學 發布:2025-08-18 20:34:33 瀏覽:355
中學師德培訓總結 發布:2025-08-18 18:26:55 瀏覽:634
恥辱2教學 發布:2025-08-18 17:44:56 瀏覽:612
教師德能勤績廉考核內容 發布:2025-08-18 16:13:14 瀏覽:594
哪裡有買床 發布:2025-08-18 13:17:51 瀏覽:388
老師配圖 發布:2025-08-18 13:16:58 瀏覽:748
故宮的地理位置 發布:2025-08-18 12:15:42 瀏覽:435
籃球裁判視頻教學視頻 發布:2025-08-18 11:42:44 瀏覽:660
野外生物起義 發布:2025-08-18 11:26:41 瀏覽:230
初一數學全冊 發布:2025-08-18 10:50:16 瀏覽: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