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作文安徽
『壹』 2014年安徽高考滿分語文作文
2014年安徽卷高考作文題:
劇本修改誰說了算!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一位表演藝術家和一位劇作家就演員改動劇本台詞一事,發表了不同的意見。表演藝術家說:演員是在演戲,不是念劇本,可以根據表演的需要改動台詞。劇作家說:劇本是一劇之本,體現了作者的藝術追求;如果演員隨意改動台詞,就可能違背創作的原意。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書寫規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安徽卷 《時間在流逝》題材不限,字數不少於800字。對於作文的書寫要有以下幾點注意: 1、立意自定,題目自擬,除詩歌外,問題不限;2、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3、不得透露個人信息; 4、書寫規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時間在流逝:
春來秋去又一年,燕回仍未把巢嫌。
無奈吾心已塵覆,隨那流水入西天。
——題記
不記何時拂過你的笑臉,在那春暖花開的季節。你說要離我而去,因為這不是屬於你的春天。說後轉身踱去,瞬間化成雲煙,只留我在那蝶擾蟲鳴的地點,流淚問你:時間,何時再能見面?
罷,也許挽不住他的手腕,但回憶卻如小河,悠悠淌的閑,記住你的笑臉,猶似春日陽光。不忘曾經戲耍在那柳暗花明,不忘與你共同垂釣在那碧溪。時間,你我生死相隨,待到山花又爛漫,吾將攜你手,拾級登高樓,一碟菜餚兩盞酒,訴你心中快樂,傾你心中煩憂。可是,你慢慢老去,不能與我同舟。
時間在流逝。春,匆匆路過,未帶一袖清風,未留一抹雲煙。像童時河邊玩耍,踩在沙灘的腳丫轉身被河水重新填埋;像幼年隨地撒尿,印在地板上的水跡回眸間便被蒸成水汽;像少年湖邊嬉戲,留在水面的漣漪被湖水吞噬抹去;像如今的昨天,剩下的回憶一夜變成空白,一絲不留的隨時光消失在深黑的夜晚,抓不住,喚不回。
曾徹夜哭訴被時間拋棄的委屈,卻只有大雁的哀號傳回;曾整日怒吼被時間丟下的不滿,卻只有知了的尖叫響應。可能只能一人獨自承受這失去的痛苦,抑或只有自己承擔不得不拋棄的無奈。然而,坎太深,縫又太寬,這一殘酷的現實唯一帶來的就是對白駒過隙的深刻體會和對寸寸光陰的感受。當釋懷,當放開,或許一切仍在。
春天,希望仍在,雖然歲暮陰陽催短景;夏天,激情仍在,雖然門前流水尚能西;秋天,高考滿分作文果實仍在,雖然一蓑煙雨任平生;冬天,憧憬仍在,雖然天涯霜雪霽寒宵。沒有什麼離開,雖然時光很快;沒有什麼不在,雖然流水逝去很快。該做的不是閑梳妝,獨倚窗,徒增愁容,徒添哀傷,而應趁艷陽,霸佔山頭,開懷暢飲,放聲歌唱!
無論如何,時光總在流淌,像一捧清泉,隨指縫就落下留戀與哀傷。即便如此,也仍冷冷逝去,沒留下半點施捨。何不學著太陽,讓自己輝煌,等到那天,和時光比一比,看誰更亮!
是的,既然冷眉轉身對,不如吾笑轉身回,就算難舍時光戀,總得竭力一生追!
『貳』 安徽省今年高考語文作文是什麼
2014年安徽卷高考作文題:劇本修改誰說了算!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一位表演藝術家和一位劇作家就演員改動劇本台詞一事,發表了不同的意見。表演藝術家說:演員是在演戲,不是念劇本,可以根據表演的需要改動台詞。劇作家說:劇本是一劇之本,體現了作者的藝術追求;如果演員隨意改動台詞,就可能違背創作的原意。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書寫規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安徽卷《時間在流逝》題材不限,字數不少於800字。對於作文的書寫要有以下幾點注意:1、立意自定,題目自擬,除詩歌外,問題不限;2、不得套作,不得抄襲;3、不得透露個人信息;4、書寫規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時間在流逝:春來秋去又一年,燕回仍未把巢嫌。無奈吾心已塵覆,隨那流水入西天。——題記不記何時拂過你的笑臉,在那春暖花開的季節。你說要離我而去,因為這不是屬於你的春天。說後轉身踱去,瞬間化成雲煙,只留我在那蝶擾蟲鳴的地點,流淚問你:時間,何時再能見面?罷,也許挽不住他的手腕,但回憶卻如小河,悠悠淌的閑,記住你的笑臉,猶似春日陽光。不忘曾經戲耍在那柳暗花明,不忘與你共同垂釣在那碧溪。時間,你我生死相隨,待到山花又爛漫,吾將攜你手,拾級登高樓,一碟菜餚兩盞酒,訴你心中快樂,傾你心中煩憂。可是,你慢慢老去,不能與我同舟。時間在流逝。春,匆匆路過,未帶一袖清風,未留一抹雲煙。像童時河邊玩耍,踩在沙灘的腳丫轉身被河水重新填埋;像幼年隨地撒尿,印在地板上的水跡回眸間便被蒸成水汽;像少年湖邊嬉戲,留在水面的漣漪被湖水吞噬抹去;像如今的昨天,剩下的回憶一夜變成空白,一絲不留的隨時光消失在深黑的夜晚,抓不住,喚不回。曾徹夜哭訴被時間拋棄的委屈,卻只有大雁的哀號傳回;曾整日怒吼被時間丟下的不滿,卻只有知了的尖叫響應。可能只能一人獨自承受這失去的痛苦,抑或只有自己承擔不得不拋棄的無奈。然而,坎太深,縫又太寬,這一殘酷的現實唯一帶來的就是對白駒過隙的深刻體會和對寸寸光陰的感受。當釋懷,當放開,或許一切仍在。春天,希望仍在,雖然歲暮陰陽催短景;夏天,激情仍在,雖然門前流水尚能西;秋天,高考滿分作文果實仍在,雖然一蓑煙雨任平生;冬天,憧憬仍在,雖然天涯霜雪霽寒宵。沒有什麼離開,雖然時光很快;沒有什麼不在,雖然流水逝去很快。該做的不是閑梳妝,獨倚窗,徒增愁容,徒添哀傷,而應趁艷陽,霸佔山頭,開懷暢飲,放聲歌唱!無論如何,時光總在流淌,像一捧清泉,隨指縫就落下留戀與哀傷。即便如此,也仍冷冷逝去,沒留下半點施捨。何不學著太陽,讓自己輝煌,等到那天,和時光比一比,看誰更亮!是的,既然冷眉轉身對,不如吾笑轉身回,就算難舍時光戀,總得竭力一生追!
『叄』 安徽高考語文作文是什麼
生活給我智慧
『肆』 安徽2010高考語文作文題目
安徽:
吳興雜詩 (清)
阮元
交流四水抱成斜,散作千溪遍萬家。
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
這首詩蘊含的哲理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或聯想?請根據你的思考或聯想寫一篇文章。題材不限,不少於800字。
『伍』 近年來安徽省高考語文作文
至7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高考幫助水都能改變了命運軌跡。2019年高考的全國卷裡面也有文科和理科文科寫的材料是名生在勤,勤則不匱,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要你們結合材料的內容寫一篇演講稿。作文的話你想看哪一年的都可以去網上搜一下。
『陸』 安徽高考語文作文能有大概多少人拿到滿分大多數人分數在那個分數段里
滿分的作文,需要很多環節去審核的!基本可以說事萬里挑一!寧缺毋濫的原則!
作文是最沒有原則的一個打分環節,沒有約束!
分數把控根據閱卷老師的把控嚴格成都,不過只要不是太差的文章,基本會在及格分數數線以上!大部分的分數會控制在70-80分之間!高分的文章不會很多!
『柒』 2014年安徽高考語文作文題目
2014年安徽高考語文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一位表演藝術家和一位劇作家就演員修改劇本台詞一事,發表了不同的意見。
表演藝術家說,演員是在演戲,不是念劇本,可以根據表演的需要改動台詞。
劇作家說:劇本是一劇之本,體現了作者的藝術追求:如果演員隨意改動台詞,就可能違背創作的原意。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書寫規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7)高考語文作文安徽擴展閱讀:
該題的立意示例:
1、人與自然:要尊重自然,肆意違背規律會遭受自然的懲罰;在遵循自然規律這個根本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2、人與自我:人生如戲,生活是劇本,我們是演員。我們應當遵循內心的選擇,不斷突破劇本的限制,演繹出屬於自己的精彩。
3、人與社會:劇本猶如社會規則,每個人(演員)只有遵循規則,才能達成社會的和諧;規則也是人制定,只要有利於社會的發展,我們可以不斷突破規則,大膽創新;個人的夢想和社會的夢想只要在根本是一致的,我們可以盡情演繹屬於自己的精彩。
4、此外,可以從材料觸及的表演藝術家、劇作家以及兩者辯證統一角度的共三個角度確定立意。如以文化話題,可以確定如下立意:
(1)表演藝術家的角度——「六經注我」,方能實現文化創新。
(2)劇作家的角度——「我注六經」,尊重傳統文化。
(3)辯證統一的角度——在「我注六經」的基礎上,與時俱進,處理好文化繼承和創新的關系。
『捌』 2010年高考語文安徽卷作文題
五、(60分)
21.閱讀下面這首詩,根據要求作文。(60分)
吳 興 雜 詩
[清]阮元內
交流四水抱城斜容,散作千溪遍萬家。
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
這首詩蘊含的哲理,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或聯想?請根據你的思考或聯想寫一篇文章,不少於800字。
[注意]①立意自定,題目自擬;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③不得透霹個人相關信息。
④書寫規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玖』 安徽省2012年高考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某公司車間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為了防止梯子倒下傷著人,工作人員特意在旁邊寫了條幅「注意安全」。這事誰也沒有放在心上,幾年過去了,也沒發生梯子倒下傷人的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戶來洽談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條幅並駐足很久,最後建議將條幅改成「不用時請將梯子橫放」。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書寫規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拾』 2010安徽高考語文作文
我今年高二 我覺得這作文不難(尤其對於合肥考生) 把這4句詩想像成一幅畫,你可以發現好像寫的就是合肥,一幅江南水墨畫,重點確實在後兩句。可以聯系合肥近年的發展。如因地制宜發展優勢項目,但是我們不應該放過對前兩句的理解和前後兩句的聯系。前兩句不難理解,有匯集資源為我所用之意。那麼前後兩句合並起來可以理解成—— 匯集吸納,因地制宜。 我想如果以此為核心來寫的話 應該能拿高分!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萬家,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
根據這首詩作文。
真非主流。剛才網路了一下。
這詩寫的是杭嘉湖魚米之鄉的風貌,也寫出了荷花的習性。此詩通過寫江南水鄉的優美風光說明了一個道理:人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按客觀規律辦事,「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不能形而上學地搞「一刀切」,絕對化。
你的立意應該是文章的表面意思,沒有更深一層的讀懂詩,也是一個角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