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程序框圖
㈠ 高中數學程序框圖
D
㈡ 求解數學程序框圖
【程序框圖的意思就是求數列{sin(nπ/3),n∈N 的前2012項的和。】
即求:
sin(1π/3)+sin(2π/3)+sin(3π/3)+sin(4π/3)+sin(5π/3)+sin(6π/3)+sin(7π/3)+……+sin(2012π/3)
該式共2012項:
每6項為一組,第1組的和=第2組的和=第3組的和=……=第335組的和=0
2012÷6=335……2
原式=sin(2011π/3)+sin(2012π/3)=sin(1π/3)+sin(2π/3)=√3
㈢ 數學程序框圖,急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main(void)
{
int i,x;
double y=1;
for(i=0;i<11;i++)
{
x=pow(2,i);
y=y*(1/x);
}
printf("%lf",y);
}
㈣ 高二數學 程序框圖
1.下列關於條件結構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
A條件結構的程序框圖有一個入口和兩個出口
B無論條件結構中的條件是否滿足,都只能執行兩條路徑之一
C條件結構中的兩條路徑可以同時執行
D對於一個演算法來說,判斷框中的條件是唯一的。
我選A.為什麼答案是B?
A哪裡錯了?
A的
運行一個程序肯定,肯定只能得到一個結果。即只有一個出口。
2.不超過就是小於等於,對嗎?
對的
㈤ 初中數學程序框圖題(求思路)
作為初中的程序題,一個一個代入計算反而便捷。
你看:(1)X=3代入得y=6<100回代
(2)X=6代入得y=21<100回代
(3)X=21代入得y=231>100輸出
所以輸出的結果是231.
這樣三步就解決問題,不是很便捷嗎?
㈥ 數學程序框圖問題
解:此題不需要寫程序就可以判斷出來了,根據程序框圖可知:
1、由於n的初值是100,那麼經過n=n+100後,n的值變為200,接下來判斷200-100=100是否能整除100,答案為」是「,接下來判斷n的是否能整除90,答案為」否「,那麼返回到循環頭。
2、由此可以看出程序要找的數是:此數減去100後,還能夠整除100,而且此數能整除90。
那麼我們知道這個數是900,900-100=800可以整除100,且900可以整除90.
所以答案是C。
㈦ 數學程序框圖題
從表面上看是一個程序框圖,但是實際上它是求數列之和。以下是計算方法
㈧ 數學程序框圖
輸出的應該是n+1才對,
首先,可以計算出和的公式為S=2^(n+1)-1,S>2010時,n最小為10
n=8時,S=511,n=8+1=9,S<2010
S=511+2^9=1023,n=9+1=10,S<2010
S=1023+1024=2047, n=10+1=11 ,S>2010 ,
輸出n=11
當然,為方便驗算答案,可將2010這個值改為2,則n=1時,S=3>2,而輸出的卻是n=2
正確程序可改為:將n=n+1移到判斷語句 "S是否>2010之後",若大於,輸出n,若小於,n=n+1,重復循環
「應該把程序框圖的「輸出n」改成「輸出n-1」。」
你的想法很好,是完全正確的,比我的簡便!
㈨ 高中數學程序框圖怎麼畫
橢圓形:開始或結束
圓形:一頁寫滿換到下一頁繼續時的連接記號
平行四邊形:輸入或輸出
矩形:數據處理
菱形:判斷(結果有YES和NO兩種)
箭頭:表示執行順序
㈩ 高中數學程序框圖『斐波那契數列』
1. 遞歸演算法:最好理解的演算法,和人的思路相當接近,對應的數學描述很清晰,容易編程.但是在C++語言中是使用棧機制實現的,如果使用遞歸函數,將會佔用大 量的內存資源,對內存中的棧區進行掠奪,在大量調用遞歸函數之後很可能造成內存崩潰,就算不崩潰,也會是長時間的運算.在調用了clock函數後,計算出 了遞歸函數的耗時,是四個函數中最大的.而且這是個致命的缺點.時間復雜度為O(2n)(括弧內為2的n次方).2.循環函數演算法:這個 方法需要對整個數列有一定的把握,並且能看出其中的規律,用我們班的一位同學說的"就是不停的賦值& quot;.說的很形象,這樣就是一個循環的過程,每次調用fibo2,都會一次次循環,時間復雜度為O(n2)(括弧內為n的平方)3.循環向量函數演算法:同演算法2類似,都是以循環來解決問題,但是演算法3用向量先分配了一定的空間來實現,然後逐個求得向量的元素,最後得到數列的第n項值,這樣就比演算法2耗費更多的時間來進行下標操作,所以耗時比演算法2多.4.數學公式演算法:使用一個數學公式來進行計算,幾乎不耗什麼時間,一次運算就可以得到結果,時間和n的取值沒有太大關系,只和運算性能有關.下面是Pascal的演算法:(相信您是要去競賽的吧)var a,b,t:double; n,i:integer;begina:=1; b:=1;write(1,' ',1,' ');n:=5000;for i:=3to n dobegint:=b;b:=b+a;a:=t;write(trunc(b),' ')end;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