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數學思維題
1. 小學二年級升三年級數學思維題,並附上答案。謝謝
4、一根繩子有2個頭,三根半繩子有( )個頭。
5、強強和小華打了 2 小時的乒乓球,每人打了( )小時。
6、8 個人排成一排,從左邊數起,小明排第 7,從右邊數起,小明排第( )。
7、紅花、黃花一共有 9 朵,猜一猜,紅花最多有( )朵。
8、華華家上面有 3 層,下面有 2 層這樓 , 這幢樓共有( )層。
9、把 4 本本子分給小方和小蘭,小方最多可以分( )本,最少分( )本。
2. 我女兒上三年級數學應運題理解能力差。邏輯思維能力差。腦子轉不過彎來愁死我了。
2-8歲時培養孩子邏輯思維的最佳時期,8歲之後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處於緩慢發展的階段,但是也是可以培養的,孩子三年級的話大概就八九歲吧,家長平時可以多和孩子溝通,可以抓住孩子好奇心,積極解答孩子的「為什麼?」也要學會多問孩子為什麼,讓孩子多開口,鍛煉孩子大腦思考能力,可以和孩子玩「搶糖游戲」「湊24游戲」和經典的「棋牌游戲」或「掃雷游戲」,游戲更容易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讓孩子充滿興趣,邊玩邊學來提高思維能力。
除此之外,還可以給孩子選擇相關的書籍,這里給你推薦幾本:
《走進奇妙的數學世界》:本書共三冊,文字較少,以圖片為主,以兩個小矮人貫穿全文,圖文並茂,講故事、出謎題、做游戲,游戲背後蘊藏數學概念讓孩子以簡單、科學的方式走近數學,愛上數學。
《美麗的數學》:內容上非常有特點,不是單純地講數學,而是重在啟發兒童從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發現問題和嘗試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式,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綜合素質,也是以圖片為主。
《如何培養數學腦》:如果你家孩子天生對數字敏感,那讀這本書就再適合不過了!這本書是他精心設計的50道數字腦力游戲題的總和,孩子一邊玩,一邊就可以提升自己的數學思維。作者菲利普斯是英國國寶級腦力訓練專家。書中的腦力游戲題都被設計地非常有趣,並且每題還配有智力開發小貼士和解題指導。
《雪球幫:世界為什麼是今天這樣的?》:本書用有趣的問題,引導孩子思考,手把手地教孩子如何建立和利用多元思維方式解決問題,全書一共有14個趣味問題——冰川融化,北極熊會進化成什麼動物;為什麼時針要向右轉…..每個問題都是一節多元思維方式訓練課程。
這四本書都是適合三年級的孩子看的,家長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最後想提醒一點,有些孩子學習數學就是需要循循漸進的引導,家長千萬不要隨便發脾氣,不然孩子會更緊張,更學不會。
3. 三年級數學思維訓練題
巧求圖形的周長
正方形周長=邊長×4,長方形周長=(長+寬)×2=長×2+寬×2
這兩個計算公式看起來十分簡單,但用途卻十分廣泛。利用它們可以巧求一些復雜圖形的周長。解決這類問題主要從兩方面入手:
1、對於一些運用拼和剪來構造新圖形的問題,我們常常要畫圖幫助理解,仔細分析,思考怎樣從已知條件中找到求周長所要的條件或找到新圖形周長與原來圖形周長間的關系,再求出它的周長。
2、對於一些不規則的比較復雜的圖形,求它們的周長,往往要運用「平移、轉化」等方法把問題轉化成長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長。在轉化過程中要抓住「變」與「不變」兩個部分,而且不能遺漏掉某些線段的長度。
例1、用3個周長是1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求所拼成的長方形的周長。
分析與解答:請你畫圖後再思考解答。
試一試1、用3個周長是17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求所拼成的長方形的周長。
例2、一張長方形紙長是32厘米,寬20厘米,先剪下一個最大的正方形紙片,再從餘下的紙片中又剪下一個最大的正方形,最後剩下的長方形紙片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分析與解答:先畫圖,然後想一想,第一次剪的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第二次剪的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
試一試2、在一個長是24厘米,寬15厘米長方形紙中,先剪下一個最大的正方形紙片,再從餘下的紙片中又剪下一個最大的正方形,最後剩下的長方形紙片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例3、計算下列圖形(左圖)的周長(單位:厘米)。
分析與解答:將圖中右上缺角處的線段分別向上、向右平行移動,這樣正好移補成一個正方形。
試一試3、如上右圖是一個樓梯的側剖圖。已知每步台階寬3分米,高2分米。求這個樓梯側面的周長是多少米?
例4、求下面圖(1)的周長(單位:厘米)。
分析與解答:求這個圖形的周長,我們也同樣採用轉化的方法,想一想,可以轉化成什麼圖形,轉化後圖形的周長與原來圖形周長之間有什麼樣的關系,可以怎樣求原圖的周長。
試一試4、求上圖(2)的周長。
例5、用長9厘米、寬5厘米的長方形擺成下圖形狀,最上層是一個長方形,以下每層多一個長方形,得到的圖形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分析與解答:想一想、畫一畫,可以將原圖轉化成什麼樣的圖形,怎樣求轉化後的圖形的周長,必須要知道什麼條件?
試一試5、若按上面的擺法,擺10層,它的周長是多少呢?
例6、下圖(左)是一個方形螺線。已知兩相鄰平行線之間的距離均為1 厘米,
求螺線的總長度。
分析與解答:如上(中)圖所示,按箭頭方向轉動虛線部分,於是得到了三個邊長分別為3,5,7 厘米的正方形和中間一個三邊圖形(見上右圖)。所以螺線總長度為
試一試6、右圖兩相鄰的平行線之間距離為2厘米,求它的周長。
練習:
1、用3個邊長是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求所拼成的長方形的周長。
2、一個長方形長60厘米,寬20厘米,將它剪成3個正方形,每個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
3、四個周長為17厘米的長方形拼成一個大長方形,求大長方形的周長。(下圖1)
4、上圖(2)是一公園的平面圖,王奶奶每天早晨繞它跑3圈,王奶奶每天早晨跑多少米?(上右圖)
5、上圖(3)是一個「I」字形大樓平面圖,請求出它的周長。(單位:米)
6、如上圖(4)所示,一個正方形被分成了三個相同的長方形。如果其中一個長方形的周長是16 米,那麼這個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米?
1、有48個學生參加三項體育比賽,但參加的每項活動的人數不一樣,而人數都有一個數字「6」,參加三項體育比賽的各有幾人?
2、龍龍和亮亮去公園玩,想買門票,但錢都不夠,龍龍缺4元8角,亮亮缺1分,兩人錢加起來仍不夠買一張門票,公園門票多少錢?
3、三個人同時吃3個西紅柿,用3分鍾吃完,六個人同時吃6個西紅柿要幾分鍾?
4、有10張卡片,正面朝上,每次翻動6張卡片,經過若干次翻動,卡片能否都反面朝上?
5、小張買了24瓶汽水,每4個空瓶可以換1瓶汽水,小張共能喝到幾瓶汽水?
6、4×4×……×4(25個4),積的個位數是幾?
24個2相乘,積末尾數字是幾?
7、有一列數135791357913579……前48個數之和是多少?
8、2004年國慶節是星期五,問2004年12月1日星期幾?
9、桌子上擺了很多硬幣,按一個一角,兩個五角,三個一元的次序排列,一共19枚硬幣。問:最後一個是多少錢的?第十四個是多少錢的?
10、小剛擺放圍棋子,每兩個黑棋子之間擺5個白棋子,共84個棋子,如果第一個擺的是黑棋子,一共擺了多少個白棋子?
11、三、四年級共植樹108棵,四年級比三年級多植樹22棵,求三、四年級各植樹多少棵?
12、麗麗在一次測驗中,數學和語文共得192分,數學比語文多6分,麗麗的數學、語文各得多少分?
13、甲、乙兩生產組共有車床136台,如果甲組給乙組12台,則兩組的台數相等,問兩組車床各有多少台?
14、甲、乙兩箱共有水果50千克,若從甲箱中取出6千克放到乙箱中,這時甲箱還比乙箱多2千克,求兩箱原來各有多少千克?
15、兩個工程隊共有工人230人。後來由於工作需要,從甲隊調走30人,從乙隊調走10人,這時兩個工程隊剩下的人數同樣多。原來兩隊各有多少人?
16、兩根鐵絲共長51米。若從第一根剪去3米,從第二根剪去4米,這時第一根比第二根多2米。原來兩根鐵絲各有多少米?
17、把一塊長42米的木料鋸成3段,要求第一段比第二段長12米,第二段比第三段長6米,求三段各長多少米?
18、甲乙丙三人共有儲蓄存款2950元。其中甲比乙多150元,丙比乙多250元。甲、乙、丙三人各存款多少元?
19、四個人年齡之和是77歲,年齡最小的10歲,年齡最大與最小的人年齡之和比另外兩個人的年齡之和大7歲,問年齡最大的人多少歲?
20、爸爸在過50歲生日時,弟弟說:「等我長到哥哥現在的年齡時,我和哥哥的年齡之和等於那時爸爸的年齡」,那麼哥哥今年多少歲?
21、甲、乙、丙平均年齡42歲,如果甲的年齡增加7歲,乙的年齡增加一倍,丙的年齡縮小一半,則三人歲數相等,問甲多少歲?
22、在一個家庭里,現在所有成員的年齡加在一起是73歲.家庭成員中有父親、母親、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父親比母親大3歲,女兒比兒子大2歲.四年前家庭里所有的人的年齡總和是58歲.現在家裡的每個成員各是多少歲?
23、10年前吳昊的年齡是他兒子年齡的7倍。15年後,吳昊的年齡是他兒子的2倍.現在父子倆人的年齡各是多少歲?
1、 口算。(12分)
30×8= 35×20= 21×30= 10×18=
80×0= 40×70= 30×20= 50×60=
21×5= 45×20= 60×70= 50×12=
2、 豎式計算。(18分)
36×42= 65×25= 27×34=
3、 脫式計算。 (6分)
25×14+325 1600-12×58 (63+22)×38
二、謹慎填空。(30分)
1、7角=( )元 1元2角+5元7角=( )元( )角
2、30.09元讀作( );十八點七零六寫作( )
3、
元 角 分
元
4、在 里填上>、<、=。
1.5元 1.4元 2.9元 7.2元 2元8角 2.8元
6.03元 6.30元 0.4元 0.39元 4元5角 5元
5、計算小數加減法,一定要先把( )對齊,也就是把( )對齊。
6、移一移,說一說。
(1)向( )平移了( )格。
(2)向( )平移了( )格。
(3)向( )平移了( )格。
7、最大兩位數與最小兩位數的積是__________,比1008少________。
8、下列物體的運動是平移的畫「—」,是旋轉的畫「○」。
9、下面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畫「√」。
三、 火眼金睛。對的在( )里打「√」,錯的打「 ×」。(10分)
1、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對稱圖形。 ( )
2、從鏡子中看到左圖的樣子是這樣的。 ( )
3、101.305隻讀一個零。 ( )
4、6元5角用小數表示是6.05元。 ( )
5、兩位數乘兩位數,積最多是四位數。 ( )
四、動畫世界。
請按照給出的對稱軸畫出第一個圖形的對稱圖形;
第二個圖形請向上移動3個格。(6分)
五、解決問題。(30分)(1、2、4每題6分,3題每問3分)
1、小文今年11歲,爺爺的年齡比他的5倍多8歲,爺爺今年多少歲?
2、王老師要列印一份10頁的稿件,每頁26行,每行28個字,這份稿件有多少個字?
3、
每個13.50元 乒乓球每筒5.60元 每副8.60元
每個19.80元 羽毛球每筒12.70元 每個1.90元
(1) 買1個乒乓球拍和一筒乒乓球,一共多少元?
(2)1個羽毛球拍比1個乒乓球拍貴多少元?
(3) 曉慶有20元,可以買些什麼東西?
(4) 請你提出一個數學問題?並解答。
文具盒11元
書包42元
4、
我們班共有42名同學,每人買一個書包一個文具盒,一共要花多少元?
上樓下樓的過程中,也蘊藏著許多數學問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樓梯中的數學,日常生活中與爬樓梯類似的問題還有鋸木頭的段數問題,敲鍾遇到的時間問題等,都是比較特殊的問題。
1、爬樓梯遇到的層次問題,主要明白幾樓與幾層樓梯是不同的,從底樓起,樓數比樓梯層數多1。即:樓數=樓梯層數+1 樓梯層數=樓數-1
2、鋸木頭的段數問題,主要明白鋸成木頭的段數比鋸木頭的次數多1。
即:段數=次數+1 次數=段數-1
3、敲鍾遇到的時間問題,主要明白敲的次數比鍾聲之間的間隔多1。
即:次數=間隔數+1 間隔數=次數-1
解決這類應用題,先要考慮以上提到的這些差別,再選擇恰當的解題方法。
例1、聰聰住的這幢樓共有6層,每層樓梯20級,她家住在五樓,聰聰每次回家要走多少級台階才能到自己住的那一層?
分析與解答:聰聰住在五樓,從底樓走到五樓其實走了5-1=4(層)樓梯。每層樓梯20級,要求從底樓走到五樓的台階數,其實就是求4個20是多少。
(1) 聰聰從底樓到五樓要走幾層樓梯?
(2) 聰聰從底樓到五樓要走幾級樓梯?
答:聰聰每次回家要走 級台階才能到自己住的那一層。
試一試1:冬冬住在11樓,他他發現第8層到第9層有25級台階,從底樓到冬冬家一共有多少級台階?
例2、小紅家住六樓,她從底樓走到二樓用1分鍾,那麼她從底樓走到六樓要用多少分鍾?
分析與解答:從底樓到六樓其實爬了6-1=5(層)樓梯,小紅從底樓到二樓用了1分鍾,即走一層樓梯要用1分鍾,所以從底樓到六樓要用1×5=5(分)。
(1) 從底樓到六樓要爬幾層樓梯?
(2) 從底樓到六樓要爬幾分鍾?
答:她從底樓走到六樓要用 分鍾。
試一試2:許亮家住五樓,他從四樓到五樓需要30秒,他從底樓走到五樓要多少秒?
例3:把一根粗細均勻的木料鋸成5段,每鋸一次要用3分鍾,一共要用多少分鍾?
分析與解答:要把木料鋸成5段,其實只需要鋸5-1=4次,每鋸一次要3分鍾,要求一共用了多少分鍾,就是求4個3分鍾是多少?
(1) 把木料鋸成5段,要鋸幾次?
(2) 一共要鋸多少分鍾?
答:一共要用 分鍾。
試一試3:把一根16米長的鋼管鋸成4段,每鋸一次用6分鍾,一共需要幾分鍾?
例4:時鍾3點鍾敲3下,6秒鍾敲完;6點鍾敲6下,幾秒鍾敲完?
分析與解答:時鍾敲3下,中間有2個間隔,2個間隔用了6秒,由此可知每個間隔用了
6÷2=3秒;時鍾敲6下,中間有6-1=5個間隔,所用時間就是5個3秒。
(1) 敲3下鍾聲之間有幾個間隔?
(2) 每個間隔用多少秒?
(3) 敲6下鍾聲之間有幾個間隔?
(4) 敲6下鍾聲用了多少時間?
答: 秒鍾敲完。
試一試4:時鍾12秒鍾敲了7下,敲11下需要幾秒?
例5:六一兒童節同學們參加隊列表演,有32人參加,每4人一行,前後兩行間隔2米,這個隊列全長多少米?
解:(1)可以站幾行?
(2)有多少個間隔?
(3)隊列有多長?
答:這個隊列全長 米。
試一試5:學校組織同學去看電影,三(2)班40個同學排成兩路縱隊,前後相鄰兩個同學之間的距離是1米。三(2)班的隊伍長多少米?
例6:某工廠廠慶,在一條長40米的大路兩側插彩旗,從起點到終點共插了22面,相鄰兩面彩旗之間的距離相等,相鄰兩面彩旗之間相距多少米?
解:(1)每側有多少面彩旗?
(2)每側有多少個間隔?
(3)相鄰兩面彩旗之間相距多少米?
答:相鄰兩面彩旗之間相距 米。
試一試6:在學校一條長24米的走廊兩邊擺菊花,從起點到終點共擺了18盆,相鄰兩盆之間的距離相等,相鄰兩盆之間相距多少米?
練習:
1、樂樂家住四樓,每次回家要走72級台階,如果每層台階一樣多,每個樓層有多少個台階?
2、王阿姨到一幢十層大樓的第八層辦事,不巧停電,電梯停開,她從一樓走到四樓用了48秒,用同樣的速度走到8樓,需要多少秒?
3、把一根鋼管鋸成小段,一共花了25分鍾,已知每鋸開一段需要5分鍾,這根鋼管鋸成了幾段?
4、時鍾4點鍾敲4下,9秒鍾敲完,8點鍾敲8下,幾秒鍾敲完?
5、同學們在兩幢樓房間栽樹,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栽了8棵,這兩幢樓房相隔多少米?
6、李強用同樣的速度在公園的林蔭道上散步,他從第1棵樹走到第10棵樹用了9分鍾,當他走了20分鍾,他應該走到第幾棵樹?(相鄰兩棵樹之間的距離相等)如果路的一邊從頭到尾種了50棵樹,他從頭到尾共需要走多少分鍾?
7*、雲和小亮兩人比賽爬樓梯,小雲跑到3樓時,小亮恰好跑到2樓,照這樣計算,小雲跑到9樓時,小亮跑到幾樓?
4. 小學三年級數學思維題目 ,
、
填空題
(每
題3
第4題每空格2
共40
)
1、995+996+997+998+999=(
)
2、40
梨
給3
班
給
班20
其餘平均
給二班
三班
二班
(
)
3、3
貓3
吃
3
鼠
照
效率
9
貓9
能吃(
)
4、
找
列數
排列規律,
括弧
填
合適
數
(10
)
(1)1、3、5、7、9、11、(
)、(
)
(2)0、1、1、2、3、5、8、13、(
)
(3)76、2、75、3、74、4、(
)、(
)
5、1
象
重量等於4
牛
重量
1
牛
重量等於3匹馬
重量
1匹馬
重量等於3
豬
重量
1
象
重量
=(
)
豬
重量
6、
根鋼管鋸
5段需要8
鍾,
要鋸
20段,需要(
)
鍾
7、已知☆+☆+▽+⊙+▽=28,
☆+▽=10,
⊙=(
)
8、按
圖
擺放
規律,推
第70
圓形
(
)
○○●●○●○○●●○●○○●●……
9、
強做
道整數加
題
,錯
位
7看
1,十位
9看
6,結
136,
確答案
(
)
10、
張買
24瓶汽水
每4
空瓶
換1瓶汽水
張共能喝
(
)瓶汽水
11、15
同
排
列橫隊
左邊數起
林
第11
;
右邊數起
剛
第10
林與
剛
間隔(
)
同
二、解答題
(每
題10
共60
)
1、三、四
級共植樹108棵
四
級比三
級
植樹22棵
求三、四
級各植樹
少棵
2、
50
同
公園劃船
每條
船
坐6
租金10元;每條船
船
坐4
租金8元
種
同
租船
案
哪
種
案
省錢
3、麗麗
測驗
數
語文共
192
數
比語文
6
麗麗
數
、語文各
少
4、甲、乙兩
產組共
車床136台
甲組給乙組12台
則兩組
台數相等
問兩組車床各
少台
5、
馬虎
做
道加
題
加數
位
3看作
5
十位
4看作7
結
376
確
少
6、
兩段
紙條粘合
起
形
段更
紙條
段更
紙條
30厘米
間重疊部
6厘米
原
兩段紙條各
少厘米
5. 小學三年級數學思維訓練
引領學生的思維逐步深入
數學思維能力對學生的學習具有潛在影響。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題路是依據,學路是主體,教路是主導,三者要融為一體,達到最佳狀態,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而要達到上述目的,教師在課堂傳授知識時,務必要抓住問題的關鍵循循善誘,啟而有法,讓學生積極去想,主動獲取知識,提高思維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盡可能地創設一些生動的教學情境,結合學生感興趣並熟悉的事物,把生活中的數學生動地展現在課堂中,使學生眼中的數學不再是簡單的數學,而是富有聯系和相互連結的動感知識。教師簡潔、清晰、富有邏輯性的導語提示,會以最佳狀態引領學生思維逐步深入。
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敏捷性、靈活性
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深刻性,實際上就是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數學教學中應當教育學生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學會全面地思考問題,養成追根究底的習慣。 數學思維的敏捷性主要反映了正確前提下的速度問題。運算速度不僅僅是對數學知識理解程度的差異,而且還有運算習慣以及思維概括能力的差異。
數學教學中,應當時刻向學生提出速度方面的要求,使學生掌握速算的要領。 為了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應當增強數學教學的變化性,為學生提供思維的廣泛聯想空間,使學生在面臨問題時能夠從多種角度進行考慮,並迅速地建立起自己的思路,真正做到「舉一反三」。
2
數學思維方法一
解題過程中產生疑問,引出數學概念
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持續的活動,因此教師可以提出一些難易程度適當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自主探究,在分析推理中發現問題,提出質疑,教師適時引入數學概念。
如此,學生不僅明確了概念引入的意義,同時強化了數學概念在解題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在這過程中,我們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大膽猜想,准確描述,有利於學生深刻地理解概念的實質,為概念的擴展及靈活運用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緊扣概念的本質,促成概念的串聯與整合,形成概念的立體網路
通過新舊知識的廣泛的、密切的聯系,揭示了數學抽象的思維方式,擴大了知識的容量,使概念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增加了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有利於數學結構化和系統化觀念的形成。把相關概念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知識網路體系,學生獲得的概念一個個層層積累起來,教師要善於引導他們把相關知識縱橫聯在一起,使學生能站在某一個概念點上勾勒出立體概念網,形成整體認識。例如初中函數部分的教學,通過對生活中數量間的變化關系的認識,逐步形成函數的概念,再將一次函數、反比例函數、二次函數綜合在一起,在充分掌握各函數的本質特徵後,分析總結出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加深對函數概念的理解。
數學中的概念有些是互相聯系,互相影響,相互依存的。要善於及時引導學生把有關概念歸納串聯起來,融會貫通,充分揭示它們之間的內部規律,從而使學生對所學概念有個全面、系統的理解,有助於學生在解題時對數學問題的剖析,較能准確定位所要運用的數學概念。
3
數學思維方法二
開放問題,多方探索
在教學中。教師要十分注意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對知識的渴求,使他們能帶著一種高漲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有一道題目是:在1,3,5,6,9這一串數中,哪一個數與眾不同?我提問學生後,一名學生站起來說:「6與眾不同,因為這五個數中只有6不是奇數。如果把6換成7就有規律了。」我很滿意這名學生的回答,於是補充說:「回答得很好,把6換成7後。這一串數就成了連續的奇數。而且每一個都比它前面的一個多2。這就是你們將來到中學要學習的等差數列。」此時,教室里活躍起來了,有同學站起來說:「老師,這一串數中,3,5,6,9都大於最小的質數2;
而1卻小於2,所以說1與眾不同。」又有同學說:「我發現,3與眾不同,因為3是它前後兩個相鄰數的平均數。而其他的數都沒有這個規律。」「1與眾不同,因為l是奇數,而且是最小的奇數。」「6和其他的數不同,因為這五個數中,只有6才是2的倍數。」「這五個數中。能寫成三個連續整數之積、和的只有6,這也能說明6和其餘的數不同。」
創設問題情境
創設問題情境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思考慾望。思維能力是在學生主動、積極學習的基礎上產生的,而主動、積極思維又源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思維總是由問題開始的,在解決問題中得到發展。
學生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的思維在問題思考與探索中得到促進和發展的過程。教師要精心設計,使每節課形象、生動,並有意創造動人情境,設置誘人懸念,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和求知的慾望,還要經常指導學生運用已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釋自己所熟悉的實際問題。
4
數學思維方法三
利用學生好奇心,激發學習興趣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我們可以充分的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培養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好奇心指的是人們對於新鮮事物希望去展開探索過程的一種心理和行為傾向,是實現創造性思維過程的內部驅動力,與此同時當好奇心轉化成為求知慾望的時候就會產生豐富的想像思維,有助於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比如說在講解三角形的內角和這一知識點的時候。
我們可以讓學生提前准備好一個三角形,並且要求學生自己動手去量好每一個內角的度數,並記錄下來。然後我們可以邀請一個學生隨意報出自己所量的三角形任意兩個內角的度數,教師就可以准確無誤的回答出另外一個度數。剛開始的時候學生勢必會產生懷疑,並產生強烈的好奇心「究竟老師是如何在那麼短的時間內知道另外一個角的度數的呢?」通過這樣的方式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助於幫助他們培養數學思維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列舉事例形成數學表象,概括本質特徵引出數學概念
具體事例選擇的數量、質量及給出的時間直接影響學生形成清晰的表象,這是學生建立正確概念的關鍵。因此,首先要選擇標准事例提供給學生,從而把概念的本質屬性正確地、直接地、清晰地、鮮明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形成清晰的表象,作為學生形成概念的基礎。其次是分析事例,這是對事例邏輯加工過程,通過比較、類比、歸納和抽象事物的共同本質,最終使概念具體化。當學生對概念有了初步的正確認識,並對本質特徵有了較深的理解時,為了更加明確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可以適當選取一些正反事例來進行辨析,從而突出概念的本質屬性。
通過變式觀察等活動,有利於培養學生全面看問題的習慣。但是變式事例提供的不宜過多,給出的時間也不宜過早,這就需要教師要仔細推敲,慎重考慮,避免隨意性。不能喧賓奪主,干擾清晰表象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