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考語文卷
A. 09年安徽中考語文試卷及答案
2009年安徽省初中畢業學業考試
語 文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准
一、(35分)
1.(10分)
(1)①一鼓作氣 ②生於憂患中 ③天涯若比鄰
④直掛雲帆濟滄海 ⑤幾處早鶯爭暖樹 ⑥但願人長久
(共6分。每空1分,有漏字、添字、錯別字的,該空不得分)
(2)《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共4分。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錯別字的,該空不得分)
2.(9分)
(1) zhù 穹 蘊 gèn (共4分,各佔1分)
(2)漂散 顠散 (1分)
(3)高的,高聳的。 行,走。 (共2分,各佔1分)
(4)排比 (2分)
3.(4分)
(1)貝多芬 列夫·托爾斯泰(或:托爾斯泰) (共2分,每空1分)
(2)到達小人國的原因;船在海上遇風暴被毀,格列佛被風浪卷到了小人國所在的島上。
到達大人國的原因:航海途中下船尋找淡水,格列佛登上了大人國所在的島嶼。
(共2分,各佔1分。意思對即可)
4.(12分)
(1)示例一:文明像燈塔,為我們的人生航船指明方向。
示例二:文明是滋養我成長的甘泉。
示例三:文明,人生旅途的路標。
(共3分,三個要求各佔1分,答案不限於此,符合要求即可)
(2)①示例一:千百年來,文明一直引領著人類社會向前發展,它有無窮的魅力,有不竭的動力,有強大的感召力。
示例二:文明具有無窮的挽力人,具有不竭的動力,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千百年來,文明一直引領著人類社會向前發展。
(共2分。答案不限於此,不改變句子原意且符合要求即可)
②創立 營造 (2分)
③堅決糾正以往存在的不良行為 (2分)
(3)示例一:楊老師,上午學生會主席來找您,剛好您不在,他請您明天下午兩點到第一議室參加「我與文明同行」的座談會。
示例二:楊老師,上午學生會主席讓我轉告您:請您明天下午兩點到第一會議室參加座談會,會議主題是「我與文明同行」。
(共3分,誰讓「我」轉告、轉告的內容、表達得體,各佔1分。答案不限於此,符合要求即可)
二、(55分)
[一](22分)
5.(4分)紅得深濃,紅得艷麗;耐得住風霜,無畏無懼。
(兩個特徵各佔2分。意思對即可)
6.(6分)
(1)將蘿卜與楓葉進行比較,以襯托(或:突出)楓葉紅得直接,紅得有氣魄。
(2)引出自己對《董西廂》警句的理解,強調楓葉能抗得住秋天的肅殺之氣。
(各佔3分。意思對即可)
7.(6分)運用擬人的方法,採用整齊的句式;表達了對楓葉的贊美之情;語言形象生動,富有抒情色彩。
(三個要點各佔2分。意思對即可)
8.(3分)象徵著勇於克服困難、敢於展示自我的勞動者。 (意思對即可)
9.(3分)先描寫楓葉的外在特徵,再贊美其品質,最後揭示其象徵意義。
(三層意思各佔1分。意思對即可)
[二](18分)
10.(3分)解釋什麼是紅樹林,介紹其生長環境,說明其得名原因。
(三個方面內容各佔1分。意思對即可)
11.(4分)葉片上有排鹽孔;大多有突出地面的呼吸根;以「胎生」方式繁殖;有密集的支柱根。
(四個特點各佔1分。如果只答「有排鹽孔」、「有呼吸根」,該小點不得分。意思對即可)
12.(4分)紅樹林從海底土壤中吸收養料而生存,紅樹植物的遺體又可被微生物分解成無機物歸還到土壤中。
(各佔2分。意思對即可)
13.(3分)經濟價值 環保價值 旅遊觀賞價值 (每空1分)
14.(4分)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引用等。
作用:說明紅樹林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資源,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使說明的內容具體、准確,具有可信度和說服力。
(兩問各佔2分。第一問答出兩種說明方法即可得2分;第二問答出一層意思即可得2分。意思對即可)
[三] (15分)
15.(4分)(1)茍且。 (2)假如,假使。 (3)厭惡。 (4)史冊。
(各佔1分)
16.(4分)(1)(如果二者不能夠同時得以,(那麼就)舍棄魚而選取熊牚。
(2)不僅僅賢人有這樣的心(或:本心)。
(每句2分。意思對即可)
17.(2分)(1)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 (2)山河破碎/風飄絮
(各佔1分)
18.(5分)
篇 目
體現中心(或主旨)的句子
共同的追求
《魚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捨生而取義
《過零丁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中心句子各佔2分,共同追求佔1分)
B. 2010年安徽省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2010年安徽中考語文試卷答案及評分標准(參考)
文/ 半城煙火
一、語文積累與綜合運用 (35分)
1 默寫古詩文中的名句名篇。 (1)任選其中6句作答 (每空1分,共6分) ①溫故而知新 ②大漠孤煙直 ③會當凌絕頂 ④亂花漸欲迷人眼 ⑤往來無白丁 ⑥蠟炬成灰淚始干 ⑦將軍白發征夫淚 ⑧贏得生前身後名 (2)任選其中1首作答 (4分) 相見歡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2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題。 (1)薈萃(cuì) 聯(袂) (2分) (2)精采 精彩 (2分) (3)全世界的人都關注著,形容影響很大。 (2分) 成就,完成。 (2分) (4)對偶 (1分)
3 運用你課外閱讀積累的知識,完成(1)—(2)題。 (每空1分,共4分) (1)聚義廳 忠義堂 (2)一 外祖父(或「外祖母」)
4 語文綜合實踐。 (每小題4分,共12分) (1)開放性試題,做到內容相應,句式相同即可。 (2)答:材料一不符合要求,因為演講活動的主題是「辛勤的園丁」,而材料一的主題是「勤學尊師」。 (3)我覺得②比較好。①前半部分還說「我有太多的話要像您說」,後半部分又突然說「老師,您要我說什麼呢」,前後自相矛盾;③後半部分所說的「一個老師,既要教書,也要育人」帶有教育人的口吻,語氣生硬,不得體;只有②做到了簡明連貫得體,所以我覺得②比較好。
二、閱 讀 (55分)
[一] (17分)5 科學不怕挑戰(或「科學不怕挑戰,怕挑戰的不是科學。」) (4分)6 第③段:量子力學曾受到愛因斯坦理想實驗的挑戰(2分);第④段:進化論曾受到創世說者的頻頻發難(2分)。 7 不能顛倒(1分)。這句話有承上啟下的作用(1分),前半句總結上文(1分),後半句引出下文(1分)。8 為了表示諷刺和否定。 (2分)9 運用了比喻論證的方法(1分),將科學不斷受到挑戰比作了大浪淘沙,證明了科學是不怕挑戰的,從而把抽象深奧的道理闡述得生動形象、淺顯易懂(2分)。
[二] (23分)10 與白馬對視(2分); 與白馬作別(2分)。11 ①因為這是一匹烈性馬,它在圍欄里踢蹬來踢蹬去製造出的雜亂聲,打破了圍欄里的沉寂,從而也引起了我的注意;②它是圍欄里的唯一一匹白色大馬,個頭比另外八匹馬都要高;③其它八匹馬都或耷拉或低垂著頭,個個露出一副隨遇而安的沮喪樣,因而這匹白馬的神采和英姿便更顯昂然;④這匹白馬與我作別時的嘶鳴讓我心裡有一陣劇烈震動,眼裡熱熱的,並有大哭一場的強烈慾望,它既喊出了禁錮者的憤怒,又唱出了抗爭者的歡樂。(回答其中三點即可,或者將①③兩小點合為一點,每小點2分,共6分)12 ①一匹本屬於遼闊草原的馬,卻被長年累月地拴在一個狹窄的圍欄里;一片如此遼闊且花草豐茂的草原,卻成了一片無生命在上面奔跑的死寂疆域,由此表現了作者內心的沉痛與悲憤(2分);②寫圍欄的狹窄、草原的死寂,與後文寫白馬的嘶鳴形成強烈的對照,突出強調了白馬不屈的抗爭精神(2分)。13 ①為四百元錢,一匹本屬於遼闊草原的馬,就這樣被一根短短的韁繩長年累月地拴在一個狹窄的圍欄里,作者為此感到悲憤與委屈(2分);②它們的形象與作者心中「駿馬」的形象相差甚遠,這個「駿」字已經遠遠地脫離了它們(2分)。14 不好(1分)。因為原句中運用了反復的修辭手法(1分),強烈地表達了作者想要獲得一把利刃的願望,也強烈地抒發了作者心中的憤怒之情(2分)。而改換後的句子則大大削弱了這種表達效果(1分)。
[三] (15分)15 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每小題1分,共4分) (1)幽暗,昏暗 (2)花 (3)全 (4)執,拿16 翻譯下列句子。 (每小題2分,共4分) (1)這或明或暗、變化不定的,就是山間的清晨和傍晚的景象。 (2)沙洲上的白鷗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兒游來游去。17 分別概括這兩段文字中景物描寫的內容。 (每小題2分,共4分) (1)主要描寫了琅琊山早晚和四季景色的變化。 (2)主要描寫了洞庭湖春和景明之時的美麗景象。18 根據選文,填寫下表。 (每空1分,共3分) 寫人的活動的語句:《醉翁亭記》:朝而往,暮而歸。 《岳陽樓記》:(登斯樓也);把酒臨風。 相同的內心感受:快樂(或高興)。 三、寫 作 (55分)19 請以「不會變的是 」為題目,寫一篇文章。(評分標准參考2009年)
C. 2020年安徽省中考語文模擬試題含答案
.根據提示,默寫古詩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補寫出下列名版句中的上句或下句。(6分)權(任選其中6句)
①學而不思則罔,。(《論語·為政》)
②蟬則千轉不窮,。(吳均《與朱元思書》)
③明月別枝驚鵲,。(辛棄疾《西江月》)
④,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⑤長風破浪會有時,。(李白《行路難》)
⑥酒困路長惟欲睡,。(蘇軾《浣溪沙》)
⑦,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
⑧,帶月荷鋤歸。(陶淵明《歸園田居》)
(2)默寫龔自珍的《己亥雜詩》。(4分)
2.閱讀下面語段,完成(1)~(4)題。(9分)
稻子,正是揚花灌漿的妙齡,名牌大學生般躊躇滿志;銀杏終於褪去一身濃艷,和藍天的高潔pì美;法國梧桐是老實人,沉浸在年代久遠的優越感里,並不知道,有一種鵝掌梧桐,要悄然替代它無敵的位置;蘭花三七,極像薰衣草,卻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誠地朝一個方向,像被一種崇高使命鼓惑;浮萍無根,卻有心肺,掙脫著隨波逐流的命運;被踐踏的草,總是第一時間奮力挺直腰桿,掛著最底層最燦爛的笑;貪婪的蔓,不知羞恥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邊噬血,一邊甜言蜜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