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育研究
語文教育科研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語文教學的基本方法姜喜訊 的工作室小學語文教學基本方法
(一)小學語文計較學方法的分類
1.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可分成多種類型
2.同一類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可分成幾個層次
3.微觀層次的教學方法是基本的教學方法
(二)小學語文教學基本方法
朗讀法、背誦法、自學法、練習法、講讀法、談話法等是常用的基本方法。朗讀法和背誦法的原理與方法在第五章第二節中有具體闡述,這里只介紹其他幾種方法。
1.自學法
自學法也稱自主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自主學習為主,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習慣的一種教學方法。教會學生自主學習,這是推進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也是現代科技、繼續教育倡行對人的要求。小學生在校期間初步學會學習,逐步形成獨立的學習能力,這是將來立足社會,適應生活需要的基本技能。這是一種很有意義的學習方法。
自主學習能力,指學習者在已有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一般不依賴於他人而能運用一定的學習方法和程序,獨立獲取知識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素質和能力的構成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能學,二是想學,三是會學,四是堅持學。
運用自學法的要求是:一要明確目標。自學法包括四個基本要素:(1)制定計劃,合理安排學習時間;(2)運用工具書進行自讀;(3)對學習內容提出問題,並能嘗試解決問題;(4)對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自檢和自評。學生明確了目標,就有了指向,就能自覺去學習。二是重視動機的激發。動機是學生自學動機的激發。三是知道自學過程與方法。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學生只要掌握了一定的自學過程於方法,才能開展自學活動;如果培養學生的語系能力,教師就應該指導噓唏的過程和方法;要培養學生識字寫字能力,就要教給學生識字寫字的一些規律和方法。
2.練習法
練習法是教師依據教學目標要求,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通過自己的感官活動和實際操作,鞏固知識、技能和形成習慣的方法。小學的語文課程與教學側重於語言文字的訓練,教學中運用練習法,有語文課程的性質和教學的要求所決定的。語言文字漿果發福練習,才能熟練掌握。練習本身是一種目的、有步驟、有指導的重復活動,但不應進行機械性的練習。練習法包括口語焦急的練習、習作的練習、朗讀的練習等。
運用練習法的基本要求:一要使學生明確練習的目的,掌握有觀練習的基本知識於技能。只有學生明確了為什麼要練習,要達到怎樣的要求,才可能有較高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才可能避免機械的盲目的練習。二要使學生掌握正確的練習方法。教師要通過講解、示範使學生理解正確的聯系方法,然後再讓學生自己練習。同時,練習方式要多樣化,才能引起學生練習的興趣。三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練習。教師要依據學生認識規律和教材邏輯順序,制訂詳細的練習計劃,從模仿性練習到獨立性練習,再到創造性練習;從基礎性練習到綜合性練習。四要提高單位時間內練習的效果。練習的次數要達到一定的量。有量才有質。但也不能以多取勝,更不能靠時間來磨。如小學生寫字使,一個字寫3~5遍效果最好,如超過5遍,則會事與願違。
3.講讀法
講讀法,也是我國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教師往往寥寥數語就講清問題,或點破難點,說清關鍵,使學生課文「字求其訓,句求其義,篇求其旨」,並「因道悟文」,掌握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的方法、要領。這就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分析探究能力。講讀法就是前面提到的講授法,它包含兩種具體操作的方式:一是講述或講解。教師往往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對教學內容作系統敘述和描繪的講授方式;二是講讀。教師或學生默讀課文或有表情的朗讀課文內容,兩者結合,講中有讀,讀中有講。
運用講讀法時注意:一要抓住重點,少講,精講。不同年級、不同教學內容有不同的重點,教師要根據一組課文的訓練項目和閱讀提要,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去定每節課的教學重點。抓住重點少講,精講,才能真正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二要揭示規律,教給學生解決問題和鑰匙。教師主要是通過對具體字、詞、句、篇的講解,揭示認識和掌握字、詞、句、篇的規律性的問題,教會學生自學語文、認識規律的方法。三要注意語言的表現里,教學可以說的運用語言的藝術。教師在運用講讀法時,語言表達要准確、通俗、形象。要把教材中「死」的書面諺語轉換成「活」的學生易於接受的口頭言語,把深奧的詞句、內容講得有聲有色,淺顯易懂。四要兼用其他教學方法。為了發揮講讀法的長處,彌補其不足,教師可以講讀法為主,兼用其他教學方法。多種教學方法結合,可以保持學生生動活潑的學習興趣,提高教與學的效果。
4.談話法
談話法,即問答法,一般是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提問學生,並引導學生對所提問題得出結論,使之有所獲得的一種教學方法。
談話法的作用主要有三;一是教師在運用過程中,可以通過創設情境,提供問題線索,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引導他們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二是學生既有靜態的聽,又有動態的答,能在最大限度上維持心理活動對學習過程的指向和集中。小學低年級尤其需要談話法。三是有利於教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准確地獲取反饋信息,及時地調整教學過程。心課程提倡教學時教師是與學生對話中「平等的首席」。可見「談話法」將是最常用的一種方法。
運用談話法的基本要求:一要准備充分。提出的問題要明確、具體,要有啟發性。教師在教學中要提問什麼,提問誰,要准備充分。提問的對象要普遍,對不同性質、不同程度的問題,要適當地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回答。教師回答問題要有針對性,要把自己的想法平等地與學生交談。二要難易適中,問題的難易度是談話法運用成敗的關鍵。談話法提出的問題必須適中。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解決問題,嘗到成功的甜頭和樂趣。問題應向全班學生提出,但要盡可能避免學生齊聲回答。提出問題後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與應答的時間。。三要善於引導。老師要啟發學生積極地參加談話,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教師提出問題,自覺地回答問題。提出問題後要給學生不能馬上回答,或回答有困難時,四要及時鼓勵,談話中回答得好的學生,有進步的同學,都要給予鼓勵。結束時教師應當結合學生回答問題的內容,進行總結。並指出談話過程中學生的優缺點。
2. 中國語文教育教學研究會是一個什麼機構
「中國語文教育教學研究會」掛靠在「中國校園文學先鋒網」名下,以開出版誘人的權條件引誘師生參加她舉辦的「全國校園文學大賽」,比如:允諾交5篇的學生作品,可外帶一篇教師的論文發表來引誘師生參加,學生的這5篇習作,每篇作品要收10元。一是給予評獎,二是結集出版,並給學生一本有自己獲獎作品在裡面的書。
獲獎證書發了,但是書卻不兌現。「全國校園文學大賽」,從舉辦的次數來看,已辦了6屆,目前第七屆「新人杯」全國校園文學大賽又在進行。另外,她所給你發來的學生獲獎證書,蓋的是「中國語文教育教學研究會」的章,只要細心一察看,就覺得其中有點不倫不類,一個學生習作性的作品,一個是教師學術上的論文。
3. 小學語文教育研究課題的主要來源有哪些
1、核心素養視閾下的「三核」閱讀教學
如何以「語言建構與運用」為邏輯主線開展閱讀教學,讓核心素養的培育落地課堂,江華在《福建教育》撰文總結了「三核」閱讀教學的實踐經驗,即基於「核心素養」設計「核心問題」,圍繞「核心問題」搭建「核心結構」,有效組織課堂學習。
2、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的三個維度
深度閱讀教學應以文章學、閱讀學和思維科學為依據,深入到文章本體的內部,同時還要培養學生高層次的閱讀能力,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
3、文本解讀「三境界」
文本解讀是語文教師的基本功,最能彰顯語文教師的「功力」,歷來為人們所重視。劉建功在《語文教學與研究》撰文提出,文本解讀有一定的主觀色彩。
4. 語文教學研究 是什麼級別的刊物
語文教學研究 不是國家核心期刊也不是省級,只是一般類型的期刊
《語文教學研究》創刊時間是2006年1月,不具備核心期刊條件。
G62/63初等/中等教育類核心期刊表
序號 刊名 序號 刊名 序號 刊名
1 課程、教材、教法 9 數學通報 17 化學教學
2 普教研究 10 數學通訊 18 歷史教學
3 學科教育 11 高三數理化(改名為:高中數理化) 19 思想政治課教學
4 上海教育 12 中學語文教學 20 中學地理教學參考
5 北京教育 13 語文教學通訊 21 生物學教學
6 天津教育 14 中小學外語教學 22 外國中小學教育
7 中小學管理 15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
8 班主任 16 物理教學
I2中國文學類核心期刊表
文學理論
序號 刊名 序號 刊名 序號 刊名
1 文學評論 8 文藝爭鳴 15 文藝理論與批評
2 文藝研究 9 新文學史料 16 名作欣賞
3 文學遺產 10 中國文學研究 17 小說評論
4 當代作家評論 11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18 當代文壇
5 文藝理論研究 12 明清小說研究 19 文學自由談
6 紅樓夢學刊 13 民族文學研究
7 魯迅研究月刊 14 通俗文學評論
HO/2語言學/漢語/中國少數民族語言類核心期刊表
序號 刊名 序號 刊名 序號 刊名
1 語文建設 7 語言與翻譯 13 語言研究
2 中國語文 8 方言 14 辭書研究
3 修辭學習 9 語言教學與研究 15 語言文字應用
4 古漢語研究 10 語文研究 16 演講與口才
5 漢語學習 11 漢字文化
6 民族語文 12 世界漢語教學
5. 語文教育考研需要考什麼科目
主要考以下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4英語二
333教育綜合
902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版
就業方向:
一、教權育學原理(專業代碼040101)
二、課程與教學論(專業代碼040102)
三、教育史(專業代碼040103)
四、比較教育學(專業代碼040104)
五、學前教育學(專業代碼040105
拓展資料:
語文教育專業是「語文」和「教育」的綜合,是人文社會科學的一門重要學科(文學)。學制:三年。屬於教育學類專業。
語文,是人們相互交流思想的漢文及漢語工具。教育,是培養新生一代准備從事社會生活的整個過程,也是人類社會生產經驗得以繼承發揚的關鍵環節,主要指學校對適齡兒童、少年、青年進行培養的過程。
主要課程
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文化概論、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選、外國文學作品選、文藝理論、基礎寫作、兒童文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語文教學實踐、邏輯學、三筆書法、教育學、心理學、教師口語、班主任工作、語文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課堂教學案例賞析、教育法規選講、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設計等。
參考資料:網路:語文教育專業
6. 怎樣進行語文教育研究
如何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研究工作 學校教研工作必須同學校教學工作緊密結合,超前進行,為教學工作服務,使二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筆者認為教研工作應從五個方面展開. 1、整體認識、客觀把握 教師要搞好教研工作,提高教學質量,首要問題是必須對課程標。
7. 語文教育專業考研考什麼專業
語文課程與教學論。這個專業招收中文專業的考生,考試初試考的是全國統考的教育學綜合基礎。跟你學的中文沒什麼關系。
但是復試的時候是否需要考中文方面的內容看學校而定。
8. 如何進行語文教學研究
如何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研究工作
學校教研工作必須同學校教學工作緊密結合,超前進行,為教學工作服務,使二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筆者認為教研工作應從五個方面展開。
1、整體認識、客觀把握
教師要搞好教研工作,提高教學質量,首要問題是必須對課程標准和各年級的教材要有一個整體認識。認識不明確,教學方向就把握不準,教學任務、教學目標就難以實現和落實。只能是盲目的干,被動的教。只有認識上去了,整體把握住了,才能在具體教學工作中明確方向,做到綱舉目張。
「思想走在行動之前,就象閃電走在雷鳴之前一樣」這是馬克思非常欣賞的一句話。這句話說明思想是行動的指南,思想決定著行動。因此,教師對所學科的整體認識,決定著教師教學思想是否得當,教學工作是否有成效。
教師要對所教學科做到整體認識,宏觀把握,就必須在教學工作開始之前開展全面鑽研、仔細分析。經過「由薄變厚」到「由厚變薄」這樣一個教研過程,總結出最本質、最核心的整體認識來指導具體教學工作。如對小學低年級(一、二年級)語文教學的整體認識,我總結為十六個字。這就是:「書寫規范,發音準確,學好字詞、練說寫話」。具體教學時,就要始終如一,用這十六個字來規范自己的教學工作。小學作文教學如何在宏觀上把握,我總結為四句話。這就是:「三年級學寫作文,四年級學會作文,五年級會寫作文,六年級寫好作文。」這樣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教學,學生作文能力會逐步得到提高。把這種認識貫徹在小學作文教學工作中,就是做到了整體認識、宏觀把握。
2、確定課題,重點突破
教學工作中的重難點,理所當然的應該成為教學研究的重點課題,給予鑽研和攻破。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之所在。我在教小學語文課時,始終將作文教學確定為教研課題,並對其進行了全方位的研討。一是對作文教學涉及到的有關問題進行了全面研討,寫出了《作文教學須正確處理的十二種關系》;二是提出了《破單一命題作文,實行多種練習形式並舉》的作文訓練形式;三是在學生作文能力訓練方面,依據寫作與思維的關系,提出了「想作文」的教學思路,將作文寫作過程確定為「想---說---寫---改」這樣一個鏈狀結構序列,採用「先想後說,先想後作,以想帶寫」的作文訓練形式培養作文能力,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使作文教學這一教學難題,得以重點突破。
3、聯系實際、解決問題
實際教學中,我們會經常遇到一些教學難點和具體問題,這就需要進行破題。破題是開展教學研究、抓具體問題解決的一個最有效的方法。如看圖學文是小學語文課的一種常見形式。它是通過色彩鮮明的圖畫和具體文字的對照,表達對某一客觀事物的反映和認識。這種特殊的課文形式怎麼教?這就需要我們破題。我從圖畫與課文的關系、看圖學問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看圖學問的教學過程三個方面進行探討,對看圖學問怎麼教進行了教學定位,寫出了《小學看圖作文教學新探》在《甘肅教育》發表。同時語文教學中經常會遇到一些難以下定論的詞義、讀音,為此也要認真鑽研。老舍先生的名作《貓》一文中的「枝折花落」,「折」是讀「zhé」還是讀「shé」。原來的課本和教參中沒有定論,我經過鑽研認為應讀「shé」因為對多音、多義的字和詞,我們應該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去理解,為它們選取正確的讀音和意義。折(zhé)是弄斷的意思,如攀折花枝,表示動作正在進行著。折(shé)是斷了的意思,如樹枝折(shé)了,表示動作進行的結果,而且這種結果已經形成。聯系《貓》文,我們知道,小貓抱著花枝打鞦韆,所過之處「枝折花落」,這就是說「枝折花落」是小貓玩過之後已經形成的結果,因而正確的讀音應該是讀(shé)。
4、學習借鑒、吸取精華
古今中外,一些教育家的論著和特級教師的文章飽含著他們對教育事業畢生的心血和智慧,凝結著他們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是他們奮斗幾十年甚至畢生精力和生命鑄就的理性思維的成果,閃爍著教育理想和教育科學的光芒,應該成為我們學習的經典。作為教師要學會博採眾家,吸收借鑒,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適應現代化教育和符合中小學生心理發展規律的教學方法來,提高我們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
著名教育家 葉聖陶先生從事語文教育工作及研究70餘年,他把最大的精力獻於語文教學的改進,積累了豐富教學研究經驗,在作文教學思想方面具有獨到的見解和特殊的貢獻,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作文教學思想體系。《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是他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我對葉老的作文教育思想進行了全面地探討,從中挖掘到了許多有價值的成果,吸收到了許多有益的精華。我經過學習借鑒,吸取精華,先後寫出了學習葉聖陶作文教學思想的系列體會文章《葉聖陶論作文要道》、《葉聖陶談筆記和日記》、《葉聖陶談作文批改》、《葉聖陶談作文訓練方式》、《學習葉聖陶作文教學的體會》等發表在《西北師大學報》、《少年文史報》上,對中小學作文教學的改進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