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語文必修一字詞

語文必修一字詞

發布時間: 2021-08-02 08:46:58

㈠ 高一語文必修一、二重點字詞拼音及文言文字詞和句子

回答詩詞填空,應該就是古詩詞默寫吧,默寫題都是書上要求要背誦的篇目啊,這里小小總結一下:一、詩詞1、《詩經·衛風·氓》2、《涉江采芙蓉》3、曹操《短歌行》4、陶潛《歸園田居(其一)》二、古文1、《荊軻刺秦王》(易水訣別)2、王羲之《蘭亭集序》3、蘇軾《赤壁賦》4、王安石《游褒禪山記》必修一、二的就這些,至於句子,我想親自己去找應該印象深刻一點吧(好吧,我承認是我懶得打了……),好好復習哦,加油! 追問我需要具體句子啊 回答orz......被嫌棄了么?能背就盡量背下來,再重點也有可能不會考啊,以下為個人觀點哦:一、詩詞1、《詩經·衛風·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匪我愆期,子無良媒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於嗟鳩兮,無食桑葚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夙興夜寐,靡有朝矣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2、《涉江采芙蓉》(這首較為短小,背下來應該不難吧)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3、曹操《短歌行》慨當以慷,憂思難忘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明明如月,何時可掇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4、陶潛《歸園田居(其一)》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二、古文1、《荊軻刺秦王》(易水訣別)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2、王羲之《蘭亭集序》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或取諸懷抱,悟言於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3、蘇軾《赤壁賦》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籍。4、王安石《游褒禪山記》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基本上吧,個人觀點,最主要的還是看書啊,加油O(∩_∩)回答詩詞填空,應該就是古詩詞默寫吧,默寫題都是書上要求要背誦的篇目啊,這里小小總結一下:
一、詩詞
1、《詩經·衛風·氓》
2、《涉江采芙蓉》
3、曹操《短歌行》
4、陶潛《歸園田居(其一)》
二、古文
1、《荊軻刺秦王》(易水訣別)
2、王羲之《蘭亭集序》
3、蘇軾《赤壁賦》
4、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必修一、二的就這些,至於句子,我想親自己去找應該印象深刻一點吧(好吧,我承認是我懶得打了……),好好
一、詩詞
1、《詩經·衛風·氓》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
匪來貿絲,來即我謀
匪我愆期,子無良媒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於嗟鳩兮,無食桑葚
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2、《涉江采芙蓉》(這首較為短小,背下來應該不難吧)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3、曹操《短歌行》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4、陶潛《歸園田居(其一)》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二、古文
1、《荊軻刺秦王》(易水訣別)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
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
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2、王羲之《蘭亭集序》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或取諸懷抱,悟言於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3、蘇軾《赤壁賦》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
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
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
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籍。
4、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
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基本上吧,個人觀點,最主要的還是看書啊,加油O

㈡ 求高一語文必修一和必修二的重點字詞拼音和成語意思

人教版語文必修一、二重點字詞
必修一
一、沁園春 長沙
橘子洲jú 百舸gě 寥廓liáo 崢嶸zhēngróng 遒勁qiú jìng 遏制è
分外fèn 逶迤wēiyí 磅礴pángbó 幽燕yān 碣石jié 蕭瑟sè
二、詩兩首
寂寥liáo 彳亍chìchù 頹圮 tuípǐ
盪漾yàng 青荇xìng 榆陰 浮藻zǎo 似的shì滿載zài 斑斕lán
笙簫shēngxiāo 瓊葩pā
三、大堰河——我的保姆
枯死kū 瓦菲fēi 典押diǎn 青苔tái 荊棘jí 虱子shī 火缽bō 忸怩niǔní 提籃tí 冰屑xiè 麥糟zāo 團箕jī 凌侮wǔ 叱罵chì 給予jǐ 咒語zhòu 飄泊bó 呈給gěi
四、燭之武退秦師
氾南fán 佚之狐yì 闕秦quē 杞子qǐ 逢孫páng
五、荊軻刺秦王
荊軻kē 王翦jiǎn 請謁yè 封邑yì 督亢kàng 戮沒lù 揕胸zhèn 偏袒 扼腕è 拊心fǔ 收盛chéng 淬火cuì 濡縷rú 忤視wǔ 曲高和寡qǔhè 變徵zhǐ 瞋目chēn 陛下bì 鄙人bǐ 圖窮匕見xiàn 驚愕è 創傷chuāng 箕踞jījù 生劫jié 約契qì 目眩xuàn
六、鴻門宴
宴餉xiǎng 美姬jī 鯫生zōu 卮酒zhī 秋毫無犯 戮力lù 玉玦jué 樊噲kuài 項庄舞劍,意在沛公 仆地pū 目眥盡裂zì 按劍而跽jì 參乘shèng 彘肩zhì 啖飯dàn 勞苦功高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zǔ 間行jiàn 揣度ó 杯杓sháo
七、記念劉和珍君
寥落 長歌當哭dàng 菲薄fěi 躊躇chóuchú 詫異chà 勢利 廣有羽翼 桀驁ào 黯然àn 噩耗è 不憚dàn 和藹ái 無端 喋血dié 屍骸hái 轉輾 屠戮tú 抹殺mǒ 寥寥 浸漬zì 緋紅fēi 微漠 山阿ē 干練gàn 百折不回zhé 殞身不恤yǔnxù
八、小狗包弟
呻喚shēn 作揖yī 租賃lìn 籬笆lí 叱罵chì 浩劫jié 墮入ò 綠草如茵yīn 創傷chuāng 熬煎áojiān
九、記梁任公的一次演講
景仰 主角jué 顯宦huàn 叱吒風雲chìzhà 蒞校lì 迥乎不同jiǒng 短小精悍hàn 顧盼 謙遜xùn 激亢kàng 機緣 彌漫mí 博聞強記 屏息bǐng 手舞足蹈dǎo 痛哭流涕 不能自已yǐ 涕下沾襟jīn 薊北jì 涕泗交流tìsì 大汗淋漓 文采cǎi
十、短新聞兩篇
接載zài 凝重níng 旗桿 掩映 停泊bó 矚目zhǔ 易幟zhì 婆娑pósuō 噩夢è 嬉笑xī 沼澤zhǎo 撰寫zhuàn 廢墟xū 試驗 長廊láng 隱秘 窒息zhì 禱告dǎo 綠樹成陰
十一、包身工
蠕動rú 相稱chèn 豬玀luó 橫七豎八héng 騷動sāo 呵欠hē 裸體luǒ 蓬頭péng 睡眼惺忪xīng 著急zháo 水門汀tīng 襤褸lánlǚ 游說shuì 飼養sì 葷腥xīng 三差二錯chā 福分fen 供給gōngjǐ 契據qì 嘈雜cáo 執拗niù 吆喝yāo 軋票gá 木柵zhà 萵苣wōjù 揩油kāi 見機 自由生殺 憐憫mǐn 露骨lù 簿子bù 玄色xuán 蹣跚pánshān 憑證 瞌睡kē 錠殼dìng 軋壞yà 皮輥gǔn 毆打ōu 不假思索 著力zhuó 懲戒chéng 枕木 作踐jiàn 骷髏kūlóu 譬如pì 焦灼zhuó 橫肉héng 怔住zhèng 呻吟yín 營利 船舷xián 虐待nuè 施與shī 靜寂jì
十二、飛向太空的航程
輝映 聳入雲天sǒng 橘紅色jú 九霄xiāo 不同凡響 誕生dàn 翌年yì 乾坤qiánkūn 一鼓作氣 醞釀yùnniàng 苛刻 塵封 橫亘hénggèn 著陸zhuó 攬月lǎn
必修二
一、荷塘月色
乘涼chéng 悄悄qiāo 煤屑xiè 幽僻pì 蓊蓊鬱郁wěng 獨處chǔ 妙處chù 彌望mí 田田 點綴zhuì裊娜niǎonuó 羞澀sè 縷縷lǚ 渺茫 顫動chàn 霎時shà 宛然wǎn 凝碧níng 脈脈mò 風致 參差cēncī 斑駁bānbó 峭愣愣léng倩影qiàn 梵婀玲fàn』ē 空隙kòng 豐姿zī 無精打采cǎi 艷歌 妖童媛女yuàn 鷁首yì 羽杯 纖腰xiān 斂裾liǎnjū 嬉遊xī
二、古都的秋
不遠千里 混混沌沌hùndùn 潭柘寺zhè 一椽chuán 馴鴿xùn 疏疏落落 落蕊ruǐ 落寞 嘶叫sī 歧韻qí 橄欖gǎnlǎn 頹廢tuí 蕭索 不能自已yǐ 秋士 譬如pì 廿四橋niàn 普陀山tuó 回味不永 白乾gān 折去zhé
三、囚綠記
涸轍hézhé 急不暇擇xiá 揠苗助長yà 婆娑pósuō 猗郁yī 攀緣 蕈菌xùn囚系qiúxì留戀 留連
四、《詩經》兩首
《氓》
蚩蚩chī 愆期qiān 將子無怒qiāng 垝垣guǐyuán 載笑載言zài 咎言jiù 桑葚shèn 隕落yǔn 湯湯shāng 帷裳wéicháng 夙興夜寐sùmèi 總角jiǎo 信誓旦旦
《採薇》
採薇wēi 靡室靡家mǐ 玁狁xiǎnyǔn 歸聘pìn 無盬gǔ 不遑huáng 騤騤kuí 象弭魚服mǐ 霏霏fēi 遲遲
五、離騷
太息 鞿羈jījī 蕙纕huìxiāng 攬茝chǎi 娥眉ē 謠諑yáozhuó 侘傺chàchì 鷙鳥zhì 攘詬rǎnggòu 延佇zhù 蘭皋gāo 椒丘jiāo 芰荷jì 岌岌jí 雜糅róu昭質zhāo 繽紛bīnfēn 菲菲fēi
六、孔雀東南飛
自縊yì 箜篌kōnghóu 紛紜 伶俜língpīng 腰襦rú 葳蕤wēiruí 遺施wèi 絲履lǚ 紈素wán 耳璫dāng 公姥mǔ 扶將jiāng 甸甸tián 磐石pán 蒲葦púwěi 拊掌fǔ 窈窕yǎotiǎo 便言pián 宦官huàn 主簿bù 否泰pǐ便利biàn 絡繹luòyì 鵠舫húfǎng 旌幡fān 婀娜ē』nuó 躑躅zhízhú 鏤鞍lòu 齎錢jī 鮭珍xié 衣裳cháng 床榻tà 晻晻yǎn
七、詩三首
《涉江采芙蓉》
浩浩
《短歌行》
朝露zhāo 青衿jīn 沉吟yín 呦呦yōu 嘉賓bīn 阡陌qiānmò 契闊qiè 三匝zā 吐哺bǔ
《歸園田居(其一)》
羈鳥jī 守拙zhuō 蔭庇yìnbì 曖曖ài 樊籠fán
八、蘭亭集序
癸丑guǐ 會稽kuàijī 修禊xì 群賢畢至 少長咸集xián 崇山峻嶺chóngjùn 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tuān 流觴曲水shāng 天朗氣清 惠風和暢 品類 游目騁懷chěng 放浪形骸hái 情隨事遷 感慨kǎi系之嗟悼jiē 虛誕dàn
九、赤壁賦
屬客zhǔ 橫江héng 一葦wěi 萬頃qǐng 馮虛píng 遺世獨立yí 羽化 扣舷xián 桂棹zhào 回溯sù 洞簫xiāo 如怨如慕 如泣如訴 餘音裊裊niǎo 不絕如縷lǚ 幽壑hè 嫠婦lí 愀然qiǎo 正襟危坐jīn 山川相繚liáo 舳艫zhúlú 釃酒shī 橫槊賦詩héngshuò 漁樵qiáo 江渚zhǔ 麋鹿mí 扁舟piān 匏樽páozūn 蜉蝣fúyóu 滄海一粟cāngsù 須臾yú 遨遊áo 無盡藏zàng 洗盞更酌zhǎnzhuó 餚核yáo 杯盤狼藉jí 枕藉jiè
十、游褒禪山記
褒禪bāochán 廬冢zhǒng 仆道pū 音謬miù窈然yǎo 既往不咎jiù 匪夷所思yí 吉人天相xiàng 勝道shēng
十一、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
刮目相看 肄業yì 指摘zhāi 干祿gān 終南捷徑 具論 弭謗mǐ 孜孜不倦zī 造詣yì 容有底止 冶遊yě 束之高閣 敷衍塞責yǎnsè 初衷zhōng 背道而馳chí 當軸 dāngzhoú貽誤yí 鮮為人知xiǎn 屢見不鮮xiān 流俗 卓絕zhuó 以身作則zé 力矯頹俗jiǎotuí 責無旁貸 嚴懲不貸 輕侮wǔ 營營 無動於衷 以誠相待 庶幾shù 切磋cuō 勖勉xù毀譽 訾詈zǐlì 規矩guīju 店肆sì 裨益bì 旁稽博採jī 無虞yú 商榷què
十二、我有一個夢想
簽署qiānshǔ 煎熬jiān』áo 束縛shùfù 鐐銬liào 歧視qí 枷鎖jiāsuǒ 充裕yù 蜷縮quán 駭人聽聞hài 公之於眾 兌現ì 締造dì 草擬nǐ 履行lǚ 空頭支票kōng 蓋戳cuō 侈談chǐ 義憤填膺yīng 安之若素su 大失所望 心急如焚 蛻變tuì 息息相關 無濟於事jì 搖搖欲墜zhuì 受難nàn 贖罪shú 不能自拔 真諦dì 銷聲匿跡xiāoshēngnìjì 情同手足 祈禱qídǎo 巍峨wēi』é 蜿蜒wānyán 靈歌
十三、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不可估量gūliáng 繁蕪叢雜wú 豁然開朗huò 淺嘗輒止zhé衷心 堅忍不拔 卓有成效
忌恨jì 嫉恨jí 誣蔑wū 誹謗fěibàng 詛咒zǔzhòu 悼念dào 永垂不朽chuíxiǔ

㈢ 語文詞語手冊 高一必修一 想北平

b,c還有方向

㈣ 一些高中語文必修一文言字詞解釋

1、受到最殘酷的刑罰也沒有怨怒之色
2、這是因為他們生存所依靠的東西不同
3、否則,你們都將被他俘虜
4、諸侯都聽從他了
5、季節為深秋
6、雖然各有各的愛好
7、而未曾知道西山的怪異和奇特
8、然後才知道我以前的游覽不能算做游覽
9、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
10、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
11、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問道
12、其實並沒有真正逝去
13、於是同伴喜笑顏開
14、就緩步行走,沒有目的地出遊
15、撥開雜草坐下
16、直至山的高處才停止
17、攀援著登上山去
18、來了就什麼也看不見了,但還不想回家
19、聖人能成為聖人的原因
20、你我盡可以一起享用
21、而從事物不變的一面看來,萬物與自己的生命同樣無窮無盡
22、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圍困的地方么
23、心神無窮無盡地與天地間的大氣融合
24、無邊無際,與大自然遊玩
25、夜晚就派兵包圍我住的地方
26、用資政殿學士的身份前往

㈤ 誰有語文必修一,二 課本詞語和拼音

度娘有

㈥ 跪求高一語文必修一 二 必考古詩詞及字詞

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第二冊文學常識,古詩文默寫練習

(1)西望夏口, ,山川相繆,郁乎蒼蒼, ?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 ,旌旗蔽空, ,橫槊賦詩, 而今安在哉? (蘇軾《赤壁賦》)
(2)( )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榆柳( )後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 )里煙。久在( )籠里,復得返自然--陶淵明《歸園田居》
(3)( ),人生幾何!(), 悠悠我心。 月明星稀, ( )。
(4)我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是( ), ( )是保存下來的我國古代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
(5)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_______,______,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6)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____,____,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
(7)不見復關,泣涕漣漣。_______,_____________。
(8) 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_________,_________。
(9) 府吏謂新婦:「賀卿得高遷!盤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______,_____。卿當日勝貴,吾獨向黃泉。」
(10)月明星稀,烏鵲南飛。________,________。山不厭高,海不厭深。_________,_________。
(11)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________,桃李羅堂前。______,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________。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_______,_______。
(12)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_________________。夫夷以近,則游者眾;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_________________。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力足以至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13) 余於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_________________。
(14)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_________,________。舉酒屬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________,_________,餘音裊裊,不絕如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寄蜉蝣與天地,渺滄海之一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18)《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分 三部分,用 等表現手法。《詩經》里的詩多為 言詩。(《蒹葭》、《採薇》)

(19)《楚辭》是繼《詩經》之後又一部詩歌總集,收屈原等人的詩歌作品。屈原是我國第一位 詩人。《 》是他的代表作,是我國古代最長的 詩。
(20)「樂府」,原指古代封建王朝設立的專門掌管音樂的官署,負責制定樂譜,培訓樂工,搜集歌詞。《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孔雀東南飛)》選自《 》,是我國古代最長的 詩,與北朝民歌《 》並稱「樂府雙璧」。
(21)曹操,字孟德, 時期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代表作有《曹操集》。曹操與他的兒子曹植、 並稱「三曹」;後人稱以「三曹」為核心的文壇所體現的文風為「 風骨」。
(22)陶淵明,字元亮,一名 ,字淵明,世稱 先生,東晉時期 詩派的開創者。(《桃花源記》、《飲酒》、《歸去來兮辭》)
(23)蘇軾,字子瞻,號 居士。詞,開創 派詞風,與辛棄疾並稱「蘇辛」;詩歌,與黃庭堅並稱「蘇黃」;散文,與 (父,字明允,號老泉)、蘇轍(弟) 並稱「三蘇」。(《赤壁賦》、《石鍾山記》、《水調歌頭》)
(24)王安石,字介甫,號 ,世稱王荊公,又稱王文公。 時期政治家、文學家。(《游褒禪山記》選自《臨川先生文集》)
(25)六藝:
2.四書五經: 合稱「四書」。 合稱「五經」。
「成語——中華文化的縮微景觀」 一、學習指導語:1、理解的成語,才能記住並正確運用;2、將成語分類,才能記住更多的成語;3、歸納成語誤用常見類型,才能更好的運用成語。二、預習檢測題: 1、下列成語字音有誤的一組( )A、人才濟濟 jǐ jǐ 乳臭未乾 xiù 虛與委蛇 yí 大腹便便 pián piánB、圖窮匕見 xiàn 如法炮製 páo 汗流浹背 jiā 鋒芒畢露 wángC、鮮為人知 xiǎn 氣沖鬥牛 dǒu 一傅眾咻 xiū 安步當車 dàngD、循規蹈矩 jǔ 載歌載舞 zài 叱吒風雲 chà 渾身解數 xiè 2、下列成語字形有誤的一組( )A、相形見絀 病入膏肓 草菅人命 鋒芒畢露、B、忍俊不禁 明查秋毫 談笑風生 姍姍來遲C、惟妙惟肖 銷聲匿跡 口蜜腹劍 苦心孤詣 D、莫衷一是 虎視眈眈 濫竽充數 指手畫腳 三、課堂自主學習題 1、成語的來源主要有五個方面:一是神話傳說,如 、 ;二是 ,如刻舟求劍、狐假虎威;三是 ,如 、 ;四是 ,如 、 ;五是 ,如 、 。 2、成語的結構有:主謂關系、並列關系、動賓關系、偏正關系、補充關系及各種復句關系等。請找出下列成語結構相同的一項:( ) A、三顧茅廬、平分秋色、大顯身手、畫龍點睛 B、情投意合、三番五次、任重道遠、循規蹈矩C、世外桃源、一盤散沙、中流砥柱、痛改前非D、人定勝天、腳踏實地、天衣無縫、錦上添花四、小組合作探究題1、用十二屬相編寫成語: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2、請寫出開頭是「一」至「十」的10個成語: 3、請寫出以「百」「千」「萬」開頭的成語(每個數字至少寫五個)百尺竿頭、 千方百計、 萬人空巷、 4、成語接龍游戲:提示:可以按數字接龍、也可以按動物接龍,或者按其他類別接龍。 5、辨析下列成語:刮目相看 另眼相看 東山再起 死灰復燃 不刊之論 不足為訓 不翼而飛 不脛而走 罪不容誅 死有餘辜 擢發難數 罄竹難書 功敗垂成 功虧一簣 五、達標檢測: 1、找出成語字形有錯的一項並改正( )A、久負盛名 天長地久 有備無患 概世無雙 B、古往今來 無微不至 默默無聞 赫赫有名C、首屈一指 一往情深 精益求精 引以為榮 D、專心致志 循序漸進 學以致用 徇私枉法 2、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A、數落(shǔ) 多財善賈(gǔ) 傳記(zhuàn) 杳無音信(miǎo)B、毗鄰(bì) 前後相屬(zhǔ) 侍侯(shì) 潔身自好(hào)C、便箋(qiān) 人才濟濟(jǐ) 靜謐(mì) 博聞強識(zhì)D、混淆(xiáo) 信手拈來(niān) 徜徉(cháng) 穩操勝券(quàn)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A.鄧小平同志的精闢科學論斷,使這位經歷了思想波折的莘莘學子終於找到了前進的方向B.在新開張的商場里,琳琅滿目的化妝品,美輪美奐的時裝,五彩繽紛的飾物,真教人目不暇接。C.蘇鳳麒以他驚人的天才和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在天文學方面嶄露頭角的機會。D.魯迅先生不僅是「五四」新文學運動的偉大旗手,而且也是現代版畫藝術的始作俑者。 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A.培訓以後,他思路開闊,大不同於往,真當另眼相看。B.美國對別國的人權問題說三道四,橫加指責,而對本國侵犯人權的行為卻諱莫如深。C.目前,我們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首當其沖要解決產品質量問題。D.為了逃避公安機關的打擊,這個販黃窩點曾兩次停業,待風聲一過又東山再起。 5、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成都五牛俱樂部一二三線球隊請的主教練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國人,其雄厚財力令其他甲B球隊望其項背。B.為了救活這家瀕臨倒閉的工廠,新上任的廠領導真可謂處心積慮。C.今年初上海鮮牛奶市場燃起競相降價烽火,消費者倒正好可以火中取粟。D.北京大學「五四劇社」為百年校慶排練的話劇《蔡元培》是否會以全新的風格出現在舞台上,大家都拭目以待。 6、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A.白骨精盡管雲譎波詭,變著法子多次以假象迷惑唐僧,但還是被孫悟空識破陰謀,打得原形畢露。B.這點小錯誤還算不上什麼,不足為訓,您不要老記在心上,畏首畏尾是干不好工作的。C.從某種意義上講,搞財務工作猶如阪上走丸,有一定的風險,只有精通業務,嚴於律已,才能「化險為夷」。D.有的老師抓住課文中無關主旨的一兩句話大加發揮,滔滔不絕,給人的感覺是小題大作。 7.下面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A. 老王的一句話揭了他的短,惹得他火冒三丈,氣沖霄漢。B.端正黨風是關鍵,只有我們的黨員幹部為政清廉,帶好了頭,才能上行下效,使整個社會風氣得到好轉。C.我收到美國朋友給我的來信,發現那上面的郵票不脛而走,不知被哪個集郵迷撕去了。D.你以為他們會就此罷休嗎?不,得隴望蜀,他們的慾望你永遠也滿足不了。六、作業 1.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句是(2007年全國高考卷1)
A.這些戰士雖然遠離家鄉,遠離繁華,每天過著艱苦單調的生活,但是他們一個個甘之若飴,毫無怨言。
B.近年來,新聞學專業越來越熱,許多學生也跟著蠢蠢欲動,紛紛選學這一專業,希望將來能做一名新聞工作者。
C.故鄉變化真大,高樓拔地起,小路變通街,不毛的小山被夷為平地,建成了現代化的開發區,真是滄海桑田啊!
D.我國的智力殘疾人已有1000萬,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因缺碘造成的,所以堅持食用含碘鹽並不是一件無足輕重的小事。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2007年全國高考卷2)
A、在這次舉行的「當代書法展上」,各種書體與風格的作品等量齊觀 ,保證了展覽的專業性與流派的代表性。
B、近年來,隨著流域經濟的快速發展,松花江污染問題也日漸嚴重,因此恢復松花江的生態功能間不容發。
C、在今年的「排隊推動日」活動中,雖仍有鳳毛麟角的幾個「不自覺者」,但廣大市民不論乘車還是購物都能自覺排隊。
D、聽說這家晚報和當地電信部門將聯合舉辦高校招生大型電話咨詢會,請有關專家答疑解惑,考生和家長都喜出望外。 3、200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天津卷)(1)加點的字的讀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A.發霉 懊悔 欺侮 風雨如晦 誨人不倦
B.疏浚 皴裂 逡巡 日月如梭 怙惡不悛
C.犄角 綺麗 崎嶇 倚馬可待 風光旖旎
D.彈劾 刻薄 隔閡 垓下之圍 言簡意賅(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A.臨摹 度假 作客他鄉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B.蔭庇 頻律 渙然冰釋 鞠躬盡悴,死而後已
C.磋商 寂寥 要言不繁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D.協迫 邂逅 珠聯璧合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4.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句是(2007年北京卷高考題)A.沒有人僅因富甲一方而被長久紀念,相反,人們念念不忘的,大都是超脫於物質利益的追逐的人。
B.在軍閥混戰和北平淪陷期間,碧雲寺孫中山衣冠冢得以保全,這多虧中山先生生前衛士譚惠全等人恪盡職守,矢志護靈。
C.自行車隊被兩只高大威猛的藏獒追趕得幾入絕境,最後靠下坡高速騎行才得以擺脫,隊員們至今仍心有餘悸。
D.暮春時節是潭拓寺"二喬玉蘭"的盛花期,4月上旬,這兩株玉蘭的樹冠上就布滿了含英咀華 的花蕾。 5.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A.許多農民巧妙地將服裝廠剪裁後廢棄的「下腳料」做成簾子,當作蔬菜大棚的「棉被「,這真是一念之差,變廢為寶。
B.王大伯十分喜愛小動物,只要見到流浪的小貓小狗,他都要想辦法把它們喂飽,有的人對此感到不解,他卻樂此不疲。
C.文藝演出現場,身著盛裝的表演者光著腳、微笑著,一邊跳著傣族舞,一邊向人們潑水致意,在場群眾紛紛拍手稱快。D.廠長動情地說:「為了扭轉目前的不利局面,我們將採用一種新的對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敗垂成,在此一舉!」

㈦ 高一必修一語文字詞

必修一文言文字、詞、句集錦
(四)燭之武退秦師
(一)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已,通「矣」,了,語氣詞) ——《燭之武退秦師》
2.焉用亡鄭以陪鄰? (陪,通「倍」,增加) ——《燭之武退秦師》
3.共其乏困(共,通「供」,音gōng,供給) ——《燭之武退秦師》
4.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通「缺」,減少) ——《燭之武退秦師》
5.夫晉,何厭之有(「厭」通「饜」,滿足) ——《燭之武退秦師》
6.秦伯說(說,通「悅」, 音yuè,高興) ——《燭之武退秦師》
7.失其所與,不知(知,通「智」, 音zhì,明智) ——《燭之武退秦師》
(二)古今異義:
1.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貳:古義:從屬二主;今義:「二」的大寫)
——《燭之武退秦師》
2.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無能,古義:不能;今義:沒有能力)
——《燭之武退秦師》
3.吾不能早用子(子:古義:指先生,古代對人的尊稱。今義:指兒子)
——《燭之武退秦師》
4.是寡人之過也(是:古義:這;今義:判斷動詞) ——《燭之武退秦師》
5.敢以煩執事(執事,古義:對對方的敬稱;今義:掌管某項事情(工作)的
人) ——《燭之武退秦師》
6.若舍鄭以為東道主(以為,古義:把……作為;今義:認為)
——《燭之武退秦師》
7.若舍鄭以為東道主(東道主,古義: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人;今義:
請客的主人) ——《燭之武退秦師》
8.行李之往來(行李,古義:出行的人;今義:出門所帶的包裹)
——《燭之武退秦師》
9.夫晉,何厭之有(厭,古義:滿足;今義:討厭) ——《燭之武退秦師》
10.又欲肆其西封(封:古義:使……成為疆界;今義:密封)
——《燭之武退秦師》
1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義:那人;今義: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稱,多用
於外交場合) ——《燭之武退秦師》
12.亦去之(去,古義:離開;今義:往,到) ——《燭之武退秦師》
(三)詞類活用
1.燭之武退秦師 (退,形容詞使動用法,使……撤兵)
——《燭之武退秦師》
2.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貳,數詞用作動詞,從屬二主)
——《燭之武退秦師》
3.晉軍函陵 (軍:名詞作動詞,駐軍) ——《燭之武退秦師》
4.夜縋而出(夜,名詞作狀語,在夜間) ——《燭之武退秦師》
5.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亡:使……滅亡,動詞使動用法)
——《燭之武退秦師》
6.越國以鄙遠(鄙:名詞意動用法,以……為鄙,把……當作邊邑;遠:形容詞用作名詞,遠國,指鄭國) ——《燭之武退秦師》
7.鄰之厚,君之薄也(厚:形容詞用作動詞,變雄厚;薄:形容詞用作動詞,變薄弱) ——《燭之武退秦師》
8.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乏困:形容詞用作名詞,缺少的資糧)
——《燭之武退秦師》
9.且君嘗為晉軍賜矣 (賜,動詞作名詞,恩惠) ——《燭之武退秦師》
10.朝濟而夕設版焉 (朝、夕:名詞活用作時間副詞,作狀語,在早上;在晚上) ——《燭之武退秦師》
11.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東」、「西」均為方位名詞作狀語,向東;向西。封,名詞使動用法,使……成為疆界。肆:形容詞用作動詞,延伸,擴張)
——《燭之武退秦師》
12.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減少)
——《燭之武退秦師》
13.闕秦以利晉(利: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獲利)——《燭之武退秦師》
14.與鄭人盟 (盟,名詞活用作動詞,結盟) ——《燭之武退秦師》
15.因人之力以敝之(敝:形容詞用作動詞,損害,衰敗) ——《燭之武退秦師》
16.以亂易整,不武 (亂:形容詞用作名詞,散亂之師;整:形容詞用作名
詞,嚴整之師。武:名詞活用作動詞,符合武德) ——《燭之武退秦師》
(四)一詞多義
1、實詞:

①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二」的大寫) ——《左傳•隱公元年》
②其內任卿貳以上(副職)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③貳則疑惑(不專一) ——《荀子•解蔽》
④夫諸侯之賄,聚於公室,則諸侯貳(離心,背叛) ——《左傳》
⑤不遷怒,不貳過(再,重復) ——《論語•雍也》
⑥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從屬二主) ——《燭之武退秦師》

①蜀之鄙有二僧(邊遠的地方) ——《為學》
②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庸俗,鄙陋) ——《曹劌論戰》
③我皆有禮,夫猶鄙我(看不起,輕視) ——《左傳•昭公十六年》
④越國以鄙遠(形容詞意動用法,把……當作邊邑) ——《燭之武退秦師》
⑤言語粗鄙 (粗俗)

①許之。
許君焦、暇……(答應,聽從) ——《燭之武退秦師》
秦強而趙弱,不可不許(答應,聽從) ——《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雜然相許(贊同) ——《愚公移山》
③潭中魚可百許頭(約數) ——《小石潭記》
④先生,不知何許人也(表處所) ——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大鐵椎,不知何許人也(表處所) ——《大鐵椎傳》
⑤相去復幾許(約計的數量) ——《孔雀東南飛》

蘇教版必修一文言文知識整理
一、通假字。
1、木直中繩,輮以為輪。(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彎曲。)
2、雖有其槁暴,不復挺者。(有:同「又」。 暴:同「曝」,曬干。)
3、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同「智」,智慧)
4、君子生非異也。(生:同「性」, 天賦,資質。)
5、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受:同「授」,教授。)
6、或師焉,或不焉。(不:同「否」。)
7、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馮:同「憑」。)
8、山川相繆。(繆:同「繚」,連結,盤繞。)
9、舉匏尊以相屬。(尊:同「樽」,酒杯。)
10、自余為僇人。(僇:同「戮」,刑辱。)
11、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趣:同「趨」,往,赴。)
二、詞類活用。
(一)名詞作動詞。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
2、其下聖人也亦遠矣。(低於)
3、方其破荊州,下江陵。(攻佔)
4、順流而東。(東進)
5、卧而夢。(做夢)
6、故為之文以志。(寫文章)
7、外與天際。(交會)

(二)名詞作狀語。
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每天)
2、上食埃土,下飲黃泉。(向上,向下)
3、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向西,向東)
4、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向南)
5、日與其徒上高山。(每天)
6、四望如一(名詞用作狀語,向四面;數詞用作形容詞,相同)
(三)形容詞作名詞。

1、其曲中規。(彎曲的弧度)
2、吾未見其明也。(高明的地方)
3、縈青繚白。(青山,白水)
4、自遠而至。(遠處)
5、窮山之高而止。(頂點)

(四)形容詞做動詞。
1、不知東方之既白。(顯出白色)
2、窮回溪。(走到盡頭)
3、窮山之高而止。(走到盡頭)
(五)使動用法。
1、舞幽壑之潛蛟。(使……起舞) 2、泣孤舟之嫠婦。(使……哭泣)
(六)意動用法。
1、吾從而師之。(以……為師。)
2、而恥學於師。(以……為恥。)。
3、孔子師郯子。(以……為師。)
4、侶魚蝦而友糜鹿。(以……為侶,以……為友。)
5、始指異之。(以……為異。)
三、古今異義。
1、輮以為輪。 古義:把……做成 今義:認為
2、金就礪則利。 古義:文中指金屬製成的刀劍等 今義:黃金
3、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古義:廣泛地學習 今義:學問廣博精深
4、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義:求學的人 今義:指在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古義:不一定 今義:不需要
6、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古義:無論 今義:沒有,常為否定副詞
7、吾從而師之。 古義:跟隨、而且 今義:表目的或結果的連詞
8、今之眾人。 古義:一般人 今義:許多人
9、小學而大遺。 古義:小的方面學習; 今義:指小學教育的階段
10、徘徊於鬥牛之間。 古義: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義:一種游戲方式
11、白露橫江。 古義:白茫茫的水汽 今義:二十四節氣之一
12、凌萬頃之茫然。 古義:曠遠的樣子 今義:完全不知道的樣子
13、於是飲酒樂甚。 古義:在這個(時候) 今義:表示後一事緊接著前一事
14、然後知是山之特立。古義:這樣之後今義:表示一件事情之後接著又發生另一件事情
15、頹然就醉。 古義:倒塌,文中指身子傾倒的樣子; 今義:精神萎靡不振
16、游於是乎始。 古義:從此 今義:表示一件事情之後接著又發生另一件事情
四、虛詞歸納
(一)而
1、連詞,表轉折。

⑴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⑵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⑶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⑷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⑸惑而不從師。
⑹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⑺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
⑻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⑼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⑽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
⑾而不知其所窮。
⑿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
⒀小學而大遺。

2、連詞,表修飾。

⑴吾嘗終日而思矣。
⑵吾嘗跂而望矣。
⑶登高而招。
⑷順風而呼。
⑸則群聚而笑之。
⑹倚歌而和之。
⑺自其不變者而觀之。
⑻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⑼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3、連詞,表遞進。

⑴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⑵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4、連詞,表並列。

⑴蟹六跪而二螯。
⑵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
⑶侶魚蝦而友麋鹿。

5、連詞,表承接。

⑴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⑵人非生而知之者。
⑶吾從而師之。
⑷擇師而教之。
⑸正襟危坐,而問客曰。
⑹披草而坐,傾壺而醉。
⑺卧而夢。
⑻覺而起,起而歸。
⑼自遠而至。

6、連詞,表因果。 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7、連詞,表條件。 窮山之高而止。
8、與「已」連用,表陳述語氣。 如是而已。
(二) 焉
1、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兼詞,於之,從這里)
2、積水成淵,蛟龍生焉。(兼詞,於之,從這里)
3、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句末語氣助詞,了)
(三)之
1、代詞。

⑴青,取之於藍。(代靛青)
⑵冰,水為之而寒於水。(代「冰」)
⑶人非生而知之者。(指代知識、道理等)
⑷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指代童子)
⑸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代詞,這)
⑹郯子之徒。(代詞,這)
⑺作師說以貽之。(代詞,他,指代李蟠)
⑻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代詞,它)
⑼耳得之而為聲。(代詞,它)
⑽取之無禁,用之不竭。(代詞,它們)
⑾始指異之。(代詞,它,指西山)
⑿故為之文以志。(代詞,它,指宴遊西山這件事)
⒀聖人之所以為聖。(指代這件事)
2、助詞。
⑴不如須臾之所學。(用於定語和中心詞間,無實義)
⑵彼童子之師。(的)
⑶非蛇蟮之穴,無可寄託者。(的)
⑷古之學者必有師。(的)
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的)
⑹月出於東山之上。(的)
⑺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的)
⑼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定語後置的標志)
⑽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賓語前置的標志)
⑾凌萬頃之茫然。(定語後置的標志)
⑿師道之不傳也久矣。(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⒀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⒁苟非吾之所有。(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⒂吾與子之所共適。(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⒃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⒄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⒅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⒆不知日之入。(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⒇然後知吾向之未始游。(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21)六藝經傳皆通習之。(音節助詞)
(四)於

1、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從,比)
2、善假於物也。(介詞,表對象,可不譯)
3、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比)
4、而恥學於師。(向)
5、於其身也,則恥師焉。(對於)
6、其皆出於此乎?(從)
7、不拘於時,學於余。(被,向)
8、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在)
9、月出於東山之上。(從)
10、徘徊於鬥牛之間。(在)
11、於是飲酒樂甚。(在)
12、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被)
13、漁樵於江渚之上。(在)
14、寄蜉蝣於天地。(在)
15、托遺響於悲風。(給)

(五)乎
1、介詞,相當於「於」。
⑴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對)
⑵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在,比)
⑶相與枕藉乎舟中。(在)
2、語氣助詞。
⑴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表反問,譯為「嗎」、「呢」)
⑵其皆出於此乎?(表揣測,譯為「吧」、「呢」)
⑶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表感嘆,與「嗟」連用,譯為「唉」)
⑷嗚乎!師道之不復也可知矣!(表感嘆,與「嗚」連用,譯為「唉」)
⑸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表反問,譯為「嗎」、「呢」)
⑹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表反問,譯為「嗎」、「呢」)
⑺而又何羨乎?(表疑問,譯為「嗎」、「呢」)
3、形容詞詞尾,相當於「然」,……的樣子。

⑴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⑵飄飄乎如遺世獨立。
⑶郁乎蒼蒼。
⑷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
⑸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

(六)其
1、其為惑也終不解矣。(代詞,那些,指代疑難問題)
2、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代詞,他,指代「生平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代詞,他的)
4、其皆出於此乎。(副詞,表揣測語氣,大概)
5、其可怪也歟。(副詞,與也「歟」配合表反問語氣,相當於「這不是……嗎?」)
(七)也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句末語氣助詞,與「者」連用,表判斷)
2、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語氣助詞,錶停頓)
3、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句中語氣助詞,錶停頓)
4、其可怪也歟。(句末語氣助詞,與「歟」連用,加強語氣)
五、一詞多義
(一)師

1、古之學者必有師。(老師)
2、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從師求學)
3、吾從而師之。(以……為師)
4、吾師道也。(學習)
(二)傳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傳授)
2、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流傳)
3、六藝經傳皆通習之。(解釋經文的著作)

(三)窮

1、窮回溪。(走到盡頭)
2、窮山之高而止。(走到盡頭)
3、而不知其所窮。(盡頭)
(四)絕

1、而絕江河。(橫渡)
2、不絕如縷。(斷)
(五)夢

1、卧而夢。(做夢)
2、夢亦同趣。(名詞)

(六)始

1、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曾經)
2、始指異之。(才)
3、游於是乎始。(開始)

(七)則

1、於其身也,則恥師焉。(卻)
2、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就)
3、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那麼)

(八)惑

1、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疑惑)
2、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糊塗)

(九)行

1、三人行,則必有我師。(走路)
2、余嘉其能行古道。(履行)

(十)復

1、師道之不復可知矣!(恢復)
2、雖有槁暴,不復挺者。(再)

(十一)如
1、縱一葦之所如。(往) 2、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像)
(十二)東
1、東望武昌。(向東) 2、順流而東也。(東下,東進)
(十三)然
1、凌萬頃之茫然。(……的樣子) 2、何為其然也?(這樣)
(十四)所以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用來……的)2、聖人之所以為聖。(……的原因)
(十五)異

1、始指異之。(以……為異)
2、以為凡是州之山有異態者。(獨特)

(十六)特

1、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特別)
2、然後知是山之特立 (超出一般)

(十七)為

1、余自為僇人。(成為)
2、故為之文以志。(介詞,表目的)
3、輮以為輪。(做)

(十八)夫
1、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句首語氣助詞)2、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那)
(十九)道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道理)
2、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風尚,傳統)

六、文言句式
(一)判斷句

1、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2、非蛇蟮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3、雖有槁暴,不復挺者,鞣使之然也。
4、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5、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6、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7、是歲,元和四年也。

(二)省略句

1、鞣以(之)為輪。
2、假(於)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4、吾從(之)而師之。
5、始指(之)異之。

(三)狀語後置

1、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3、善假於物也。
4、而恥學於師。
5、師不必賢於弟子。
6、學於余。
7、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
8、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
9、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
10、相與枕藉乎舟中。

(四)定語後置

1、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2、凌萬頃之茫然。

(五)賓語前置

1、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2、何為其然也?
3、而今安在哉
4、而又何羨乎?

(六)謂語前置。
1、渺渺兮予懷。
(七)被動句

1、不拘於時。
2、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

(八)疑問句

1、何為其然也?
2、此非曹孟德之詩乎?
3、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
4、而今安在哉?
5、客亦知夫水與月乎?
6、而又何羨乎?

㈧ 誰能幫我整理一下高一蘇教版語文必修一的『字詞』、『拼音』、以及『課文中的成語』。

蘇教版語文必修一字詞
1、讀准下列加點的字。
陰霾(mái) 攫(jué)來 混沌(dùn) 瘴氣(zhàng)剔(tī)透 粗獷(guǎng)
奔放不羈(jī)千峰萬壑(hè)咆哮(páo)(xiào)壬(rén)戌 窈窕(yǎo)(tiǎo)
馮(píng)虛御風 棹(zhào) 扣舷(xián) 裊裊(niǎo)
釃(shī)酒 橫槊(shuò) 匏(páo)尊 相與枕藉(jiè) 嫠(lí)婦 愀(qiǎo)然
山川相繆(liáo) 舳艫(zhú)(lú) 蜉蝣(fú)(yóu)
箕踞(jī)(jù)而遨 施施(yí)(yí)而行 無盡藏(zàng)
漣漪(lián)(yī) 蓊(wěng)郁 憂悒(yì)
追溯(sù) 嗥叫(háo) 迸發(bèng)
湍急(tuān) 毛骨悚然(sǒng) 蜿蜒(wān)(yán)
2、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自艾自憐:自己憐惜悔恨自己。
怨天尤人:抱怨上天推及到他人。
入不敷出:收入不夠開支。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妄自菲薄:毫無根據地看輕自己。
恪盡職守:嚴格遵守自己的職責。
瞠目結舌:瞪大眼睛說不出話來。多形容吃驚或窘迫的樣子。瞠:瞪眼睛。
冥思苦想:深沉地思索。冥,深深地。
苟延殘喘:勉強維持一線生命。也比喻其他事物勉強存在下去。苟延,勉強延續;殘喘,臨死前殘存的喘息。
水落石出:喻指事情真相大白。
一如既往:完全跟從前一樣。既,已經。
氣象萬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種多樣,非常壯觀。
舉一反三:比喻懂得一件事就可以類推出其他許多同類的事。
鍥而不舍:比喻有恆心,有毅力。
安然無恙:很平安,沒有什麼疾病和事故。恙,病。
魂牽夢縈:形容思念非常深切,達到夢中都在牽掛的地步。
悲歡離合:泛指人生的種種經歷、遭遇和感受。
鎩羽而歸:指失敗或不得意,灰溜溜地回來。鎩,摧殘、傷害。
寄人籬下:比喻依靠別人過活。
功敗垂成:快要成功的時候遭到失敗(含惋惜意)。
方興未艾:正在興起發展,一時不會終止。形容事物正處在蓬勃發展階段。
概莫能外:一概不能超出這個范圍;一概不能例外。
索然無味:形容呆板枯燥,毫無趣味。
面目全非:事物的樣子改變得很厲害(多含貶義)。
莫名其妙:沒有人能說出它的奧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驚世駭俗:因言行異於尋常而使人震驚。
憤世嫉俗:對於不合理的社會和習俗表示憎惡。
息息相通:說息息相關,呼吸相關聯,比喻關系密切。
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樣子。
無動於衷:心裡一點不受感動,一點也不動心。

熱點內容
猥褒怎麼念 發布:2025-07-22 10:21:39 瀏覽:456
教師技能大賽方案 發布:2025-07-22 09:15:41 瀏覽:92
師德模範事跡簡介 發布:2025-07-22 07:53:42 瀏覽:25
考個教師 發布:2025-07-22 06:50:45 瀏覽:523
課堂點睛五上語文答案 發布:2025-07-22 06:25:33 瀏覽:783
教師角色定位 發布:2025-07-22 05:21:38 瀏覽:10
二年級數學下冊課件 發布:2025-07-22 04:34:56 瀏覽:247
女友本命年送什麼 發布:2025-07-22 03:39:32 瀏覽:410
軟體工程師英語 發布:2025-07-22 01:45:58 瀏覽:620
你的班主任老師 發布:2025-07-22 01:04:08 瀏覽: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