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兒童學數學加法

兒童學數學加法

發布時間: 2021-08-06 21:03:36

如何教孩子20以內學數學加減法

對於孩子學運算,提醒注意兩點: 其 一,學前兒童學計算,在於啟蒙,主要是讓孩子對計算有興趣,活化頭腦,發展思維,不在於要學得多,學得深,所以,不要追求運算的難度; 其 二,要根據孩子的可能與需要施教,孩子們學數學是存在差異的,如果孩子有可能、有需要學,就應該施教,若孩子有困難、有反感,就不要強加於孩子。 關於學習進退位運算的做法,提供家長一些參考: 1、要練習10以內的運算,這是進位退位運算的基礎,10以內的運算清楚了就好辦,不然,10以後的運算就會糊塗。 2、要讓孩子認識兩位數數字的結構,分辨「十位」和「個位」,例如「14」,包含一個「10」,一個「4」,特別是十位的「1」,要明白它是代表「10」,只有搞清楚了,才能接受兩位數的運算。 3、兩位數的運算,適合將「橫式」與「豎式」結合起來運算,豎式的十位與個位的關系更明顯一些,不是給孩子講這些「術語」,而是讓孩子通過感性理解。 4、若孩子運算有困難,就提供小物品讓孩子邊擺弄邊運算,例如,14減5不會算,就讓孩子取14顆蠶豆輔助運算,學前兒童的思維是很具體的,要讓孩子在需要的時候,運用 「實物」這個「拐棍」,有助於提高運算能力。 5、運算的進程要分步走,先練習20以內不進位不退位的加減,搞清楚了以後,再進行進位和退位的運算。進位和退位的難度是較大的,不要著急 在教孩子1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的時候,可以經常編一些小故事,讓孩子參與其中,不知不覺孩子就學會了運算。而且,每次孩子都對這種小故事表現出非常濃厚的興趣,學起加減運算來非常輕松。 比如,學習8的加減法,編了一個這樣的小故事,其中經常和孩子互動一下,互相提問,甚至讓孩子把故事編下去: 小猴子要買8個蘋果送給奶奶。它來到市場上,看見紅蘋果挺誘人的,綠蘋果也挺好的,於是,這兩種蘋果它一樣買了幾個。(紅蘋果買5個,綠蘋果買幾個?) 小猴子拎著裝了8個蘋果的框高高興興地往奶奶家走去。路上同小豬撞了一下,結果撞掉一個蘋果,它們都不知道。(這時還剩幾個蘋果了?) 小豬是小猴子的好朋友,見到小猴很高興。小豬說口渴了,小猴子就給小豬一個蘋果解渴。(這時還剩幾個蘋果?) 看到小豬吃蘋果吃得津津有味的,小猴子也想吃,於是它也拿了一個蘋果吃了起來。(這時還剩幾個蘋果?) 突然,背後響起一聲獅子的吼聲:「吼——」不好了,獅子看見小猴子了,快跑啊!小猴子拎著框使勁往前跑,框里的蘋果噼里啪啦地往外掉。 好不容易跑到奶奶家了,獅子也沒有追來,小猴子終於鬆了口氣。小猴子把蘋 果送給奶奶,可是它往框里一看:「咦?怎麼只剩下2個蘋果了呢?」 奶奶聽完小猴子講的途中的遭遇後,哈哈笑了起來。奶奶對小猴子說:「你來了就是最好的禮物了!」 就這樣,故事講完了。講的過程中我還不時讓孩子算算還有幾個蘋果,而後面的遇到獅子的事情也是孩子自己編出來的。整個過程非常輕松,既讓孩子開拓了思維,又達到了學習的目的。 最近有個別家長反映幼兒加減法學不好,怎麼 教也教不會,問老師該怎麼辦? 首先,我覺得家長不要太著急,幼兒學數學也是 有一個認知的過程的,就象幼兒學走路學說話一樣的 ,是有年齡特點的,大班階段只要求幼兒掌握十以內 的加減運算。而有的家長現在就要求孩子算20、30、 甚至100以內的加減法,我覺得是不合適的,這樣無 異於揠苗助長。

Ⅱ 怎樣教孩子數學加減法

事實上,在幼兒數學啟蒙早期,孩子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的,很難理解抽象的數學符號概念。所以,在學習加減法之前,我們可以通過對數的組成的學習,避免孩子直接進行抽象的符號運算。

數的組成是指一個數可以分成幾個部分數,幾個部分數可以合成一個數(總數),數的組成包含著分解和合成2個方面。

根據幼兒認知發展規律,從5歲以後,可以嘗試讓孩子學習數的組成(又稱數的分合),到大班以後,孩子基本可以掌握1-10以內數的分合,以及加減法。

那麼,在孩子學習數的組成階段,我們應該如何引導呢?

1、從較小的數字入手,讓孩子認識組成號,體會組成的含義。

取4個桃子,分到兩個盤子里,同時,寫出數字4分成1和3的組合式,接著,告訴孩子,分開的兩條線"∧"就是"分"的意思,這是指4可以分成1和3。

然後再把桃子合並放在一個盤子里,寫出1和3合成4的組合式,告訴孩子,符號"∨"就是"合"的意思,這是指1和3合起來是4。

2、 讓孩子親自動手操作實物
讓孩子親自動手操作,首先可以驗證已知結果的正確性,同時也可以通過反復的操作和練習,加深對分、合意義的理解。

除了分桃子,我們還可以給孩子更容易操作的實物,比如說分扣子、分雪花片、分卡通玩具等等。

3、 引導孩子發現其他的分合方法
當孩子已經完全理解並掌握一個數的一種分合方式時,嘗試引導孩子發現其他分合方式。比如說:將4個西瓜分到2個竹筐里,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分法。

4既可以分成1和3,也可以分成2和2;3和1,同時,1和3;2和2;3和1合起來都是4。也可以把西瓜換成更容易操作的實物,比如積木、豆子、小棍等等,讓孩子實際操作,理解不同的分法。

4、 引導孩子發現數組成中的等量、互補和互換關系。
在孩子能夠完成一個數的所有分合式的時候,將各種的分合集中歸納起來。通過不同的書寫方式,讓孩子發現其中的規律。比如數字5的分合。

通過讓孩子填寫或者自己寫出一個數的所有分合式,讓孩子總結出分合規律。

√ 一個數可以分成2個部分,2個部分數合起來等於整數,這是分合中的等量關系。

√ 1個數分成兩個部分數,一邊部分數是順序排列,一邊部分數是倒敘排列,同時,1個部分數多1(+1),另一個部分數少1(-1),而總數不變,這是分合中的互補關系。

√ 在數的分合式中,將2個部分數位置互換,分合式依然成立。這是分合式中的互換關系。

通過學習數的分合,讓孩子理解一個整數分成兩個部分以後,包含以上三種關系。

讓幼兒在操作中認識數的組成,體驗分與合。從實物分合再慢慢過渡到數字分合,從數的分合過程體會數的組成。通過這樣的活動,感受數字的組成和聯系。

數的組成式加減法運算的基礎,通過實物練習數的組成,給孩子具體直觀的感受,也有助於孩子理解抽象的數學"+"、"-"符號的概念,為加減法的引入打下良好的基礎。

Ⅲ 如何教幼兒學數學加減法

①N加1,即按遞增1的順序正著數,這是學N加1計算的基礎;

②N減1,即按遞減1的順序倒著數,這是學N減1計算的基礎;

③數單數,建立奇數概念;

④數雙數,建立偶數概念;

⑤逢10數,建立進位概念;

⑥逢5數,將5作為一個基本單元,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數數技能,因為在提高數數和計算技能方面,5的重要性僅次於10。

(3)兒童學數學加法擴展閱讀

教學中,我深有體會,低年級數學教學,使學生學好「兩法」非常重要。「兩法」即「湊十法」和「破十法」。湊十法是幾和幾合成十;破十法是從10裡面拿出幾還剩下幾。

比如:教7+8=15有兩種演算法。一種是一個一個地加,算式:7+1+1+1+1+1+1+1+1=15,或8+1+1+1+1+1+1+1=15,這種方法對於接受能力差的學生不錯,但這樣加太繁,又浪費時間,多數同學都不適用。而湊十法就簡便多了,方法是想8和幾或7和幾合成十(8和2、7和3),那麼從7裡面拿出2,7拿出2還剩下5元,或從8裡面拿出3,8拿出3還剩下5,算式:8+2=10,10+5=15;或7+3=10,10+5=15。

Ⅳ 如何教幼兒學數學加減法

教幼兒學習加減法,要注意方式方法,主要是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可以用小棒來輔導孩子進行學習。

Ⅳ 如何教孩子學數學加法

按部就班就好,網上有各種天才心算少年養成秘籍,不過孩子接收這些東西並不容易上手。十以內加減法沒有比數手指更容易的了,要學十以上百以內加減法時就直接教他豎式運算。

Ⅵ 教孩子學數學10加減法,有什麼好方法嗎

可以用如下方法,參考自網路經驗。

  • 家長告訴孩子,要用自己的雙手來表示十,每個手的五個手指頭表示五,雙手反過來,左手錶示一個數,右手錶示一個加數,讓孩子數出來,如下圖所示。

Ⅶ 幼兒數學加減法怎麼教

如果想讓孩子真正的理解加減的意義,那麼,就要讓孩子操作實物,不斷的練習,從練習中理解。我還是推薦這一種,因為都說數學是思維的體操,理解加減的意義才能真正的讓孩子的思維得到鍛煉。 加法,實際上就是:將兩個集合和在一起,變成一個集合。 減法:將一個集合分開,分成兩個。 孩子真正的理解加減法的意義,不是算會那道題,而是理解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比如:6個蘋果,可以分成2個和4個蘋果,也可以反過來說是4個和2個蘋果,同時,2個和4個蘋果(或者4個蘋果和2個蘋果)合起來就是6個蘋果。 也就是說: 1、從分解組合開始教孩子,一邊分,一邊用語言表述,一定要用嘴巴說出來,能說出來的孩子,表示她自己真的掌握了。 2、從5以內的開始。先從分解2開始。 3、每次分開後表述完,要記得在合起來。 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打基礎的方法 1、學數數 學計算之前先學數數,這誰都知道,但是利用多種數數形式來為計算打基礎,卻被相當多的父母所忽視。不少父母在孩子會唱讀1~100之後就認為孩子已學會了數數,而可以教計算了,但實際上孩子並沒有真正建立數的概念,也沒有真正掌握計數的技巧。 數數的內容其實很多,除了要建立數的一對一的概念以外,還要包括多種數數的技能,主要形式有: ①N加1,即按遞增1的順序正著數,這是學N加1計算的基礎; ②N減1,即按遞減1的順序倒著數,這是學N減1計算的基礎; ③數單數,建立奇數概念; ④數雙數,建立偶數概念; ⑤逢10數,建立進位概念; ⑥逢5數,將5作為一個基本單元,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數數技能,因為在提高數數和計算技能方面,5的重要性僅次於10。 2、計算N加1,凡是能正著依次數數並理解其含義是依次遞增1個的幼兒,都能輕而易舉地學會計算N加1,包括10加1、20加1、99加1乃至100加1。 3、計算N減1,凡是能倒著數數並理解其含義是依次遞減1個的幼兒都能學會計算N減1的題,包括11減1,21減1、100減1乃至101減1。 4、整10相加或相減,如10加10、20加10、……90加10,凡是會逢10數數並理解其含義是依次遞增或遞減10個的幼兒都能很容易地學會。 5、整5相加或相減,如0加5、5加5、10加5乃至95加5,凡是會逢5數數並理解其含義是遞增或遞減5個的幼兒,掌握起來並不難。 6、計算10加N,包括10加1、10加2……10加9,幼兒一旦理解10加幾就等於十幾,不僅能快速運算10加N,還能推廣至20加N、30加N乃至90加N。 7、兩個相同數相加,包括1加1、2加2……9加9,對於會數雙數的幼兒,當發現兩個相同的數相加後的結果都是雙數時,便會很容易地學會運算這類題。教學實踐發現,幼兒普遍對兩個相同數相加的題有自發的關注與興趣,因而幼兒對這組題的掌握往往要先於10以內非N加1的題。 8、計算兩數之和等於10的題,包括1加9、2加8、3加7、4加6及5加5,這組題的熟練與否對於進行10以上的運算是至關重要的。 9、口算(20以內),當幼兒已掌握了上述技能之後,就可以做20以內的口算題了。父母應注意提醒幼兒學會運用已掌握的計算技能來推算其它題,如由2加2等於4而推知2加3等於5,由3加7等於10而推知3加6等於9,9加9等於18而推知9加8等於17,等等。 10、豎式筆算(100以內),口算100以內的數即使是對學齡兒童也是不容易的,可是列成豎式之後,凡具備上述技能的學齡前幼兒稍加指點即可完成運算,因為一道兩位數相加的題列成豎式後實際上就變成了兩道一位數相加的題。目前,5歲左右的幼兒都在幼兒園里學會了書寫阿拉伯數字,因而這個年齡段的幼兒進行獨立的豎式運算是完全可能的。

Ⅷ 如何教育幼兒學習數學加減法

可以根據孩子的喜好來,比如說他喜歡糖,你可以用糖的個數來代替數字教他數學的加減法。還可以用蘋果、香蕉等容易數的東西而且有時孩子喜歡的,這樣可以引起孩子的學習興趣。 在平時生活中,也可以提一點數學的加減法,比如一起玩積木游戲,比賽看誰先拿到5個積木,這樣就可以在玩的同時學習數學,而且增加了樂趣。

熱點內容
南科生物 發布:2025-07-09 04:15:57 瀏覽:993
蹲踞式跳遠教學反思 發布:2025-07-09 03:09:33 瀏覽:84
高中歷史嶽麓 發布:2025-07-09 02:45:51 瀏覽:353
新開的英語 發布:2025-07-09 01:27:47 瀏覽:276
物理實驗教師 發布:2025-07-09 00:46:01 瀏覽:21
怎麼刪除朋友圈 發布:2025-07-09 00:19:21 瀏覽:154
包鋼股份歷史 發布:2025-07-08 22:01:23 瀏覽:878
囚禁教師電影 發布:2025-07-08 20:48:26 瀏覽:962
化學鍵復習 發布:2025-07-08 20:42:29 瀏覽:831
北京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8 19:38:24 瀏覽: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