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數學知識點
1.函數
2.幾何 全等 相似 四邊形 可能有大題
題的類型
1選擇(知識點)(所有)
2填空(同上)
3計算(二次根式 一元二次方程 分式 銳角三角函數sin cos等)
4作圖(軸對稱 旋轉 平面直角坐標系等)
5方案設計(一次函數 不等式 二元一次方程組應用等)*
6函數幾何的結合(找點問題 二次函數 圓 勾股定理 四邊形等)*
7三個圖題(四邊形 相似 等腰三角形 全等 勾股定理等)*
8二次函數應用(拋物線)
9.一次函數圖像的應用(路程 相遇 加工等)
❷ 中考數學全部考點都有什麼
哪個地區的?不同地區教材不一樣。考綱要求也不一樣。
❸ 中考數學一般主要要考哪些知識點
這個既要看這幾年的數學的常考知識點。
還有可能根據地區的不同,有不同的題。
這幾年的數學中考題一般都是由易到難。
除了單純的計算,還有一些綜合運用題。
現在的數學考題一般綜合性較強,
不僅要記住課本上的知識點,還要靈活的運用。
❹ 中考數學考點有多少
一、數與式; 二、方程(不等式)與方程(不等式)組; 三、函數;一次、反比、二次; 四、三角形;相似、全等、直角三角形(正弦。。); 五、圓 六、概率 其中二次函數是重點
❺ 中考數學各知識點所佔分值各是多少
你是什麼地方的?現在中考命題基本上就是以市為單位的,各個市區的試題是不同的。當然也可能會有省卷。比如廣東就有省卷和市卷分開來考試的 。所以具體的知識點的比值會不同的。
❻ 初中數學中考重點是什麼
很多的學生到了初中之後,發現自己的分數會有一定的下降,這可能是由於上初中之後數學科目的難度加大,所以分數會有一定的降低,那麼初中數學應該怎樣學?應該使用什麼方式哪?
知識點
當老師在講完內容之後會講一些課外的內容,一般是定理、概念等等,會讓你對這些知識更加的了解,所以如果對這類題目有問題的同學可以多看一些課外的題目,當然想要提升分數是離不開練習題的,想要多好就需要多做一些習題,但是不可以過多,需要邊做邊思考才可以,這樣所學的知識就會運用出來.
以上就是初中數學應該怎樣學習的內容,如果在這個階段對自己分數不滿意的同學可以借鑒一下以上的內容,或許會對你有一定的幫助,將自身的分數提升.
❼ 中考數學重點知識歸納內容是什麼
一、圓周角定理及其推論
1、圓周角
頂點在圓上,並且兩邊都和圓相交的角叫做圓周角。
2、圓周角定理
一條弧所對的圓周角等於它所對的圓心角的一半。
推論1:同弧或等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同圓或等圓中,相等的圓周角所對的弧也相等。
推論2:半圓(或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90°的圓周角所對的弦是直徑。
推論3:如果三角形一邊上的中線等於這邊的一半,那麼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二、一些基本公式
三倍角的正弦、餘弦和正切公式
sin3α=3sinα-4sin^3(α)
cos3α=4cos^3(α)-3cosα
tan3α=[3tanα-tan^3(α)]/[1-3tan^2(α)]
三、二元一次方程組
1、二元一次方程
含有兩個未知數,並且未知項的最高次數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使二元一次方程左右兩邊的值相等的一對未知數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個解。
3、二元一次方程組
兩個(或兩個以上)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一般形式:(不全為0)
4、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使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兩個方程左右兩邊的值都相等的兩個未知數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5、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
四、基本思想:"消元"
解法:(1)代入法(2)加減法(3)二元一次方程組一元一次方程組.
6、三元一次方程
把含有三個未知數,並且含有未知數的項的次數都是1的整式方程。
五、列方程(組)解應用題
注意:千萬不要死記硬背例題的類型及其解法,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般來講,應按下面的步驟進行:
1、審題:弄清題意和題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並能找出能夠表示應用問題的全部含義的等量關系。
2、設未知數:選擇一個或幾個適當的未知量,用字母表示,並根據題目的數量關系,用含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相關的未知量。
3、列方程(組):根據等量關系列出方程(組)。
4、解方程(組):其過程可以省略,但要注意技巧和方法。
5、檢驗:首先檢查所列方程(組)是否正確,然後檢驗所得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題意。
6、寫答:不要忘記單位名稱。
7、分式方程的解法
①一般解法:去分母法,即方程兩邊同乘以最簡公分母。
②特殊解法:換元法。
(2)驗根:由於在去分母過程中,當未知數的取值范圍擴大而有可能產生增根.因此,驗根是解分式方程必不可少的步驟,一般把整式方程的根的值代人最簡公分母,看結果是不是零,使最簡公分母為零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須捨去。
說明:解分式方程,一般先考慮換元法,再考慮去分母法。
六、相交線中的角
兩條直線相交,可以得到四個角,我們把兩條直線相交所構成的四個角中,有公共頂點但沒有公共邊的兩個角叫做對頂角。我們把兩條直線相交所構成的四個角中,有公共頂點且有一條公共邊的兩個角叫做臨補角。
臨補角互補,對頂角相等。
直線AB,CD與EF相交(或者說兩條直線AB,CD被第三條直線EF所截),構成八個角。其中∠1與∠5這兩個角分別在AB,CD的上方,並且在EF的同側,像這樣位置相同的一對角叫做同位角;∠3與∠5這兩個角都在AB,CD之間,並且在EF的異側,像這樣位置的兩個角叫做內錯角;∠3與∠6在直線AB,CD之間,並側在EF的同側,像這樣位置的兩個角叫做同旁內角。
七、線段的性質
1、線段公理:所有連接兩點的線中,線段最短。也可簡單說成: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2、連接兩點的線段的長度,叫做這兩點的距離。
3、線段的中點到兩端點的距離相等。
4、線段的大小關系和它們的長度的大小關系是一致的。
5、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定理及逆定理
垂直於一條線段並且平分這條線段的直線是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定理: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和這條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逆定理:和一條線段兩個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