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家歐拉的故事
『壹』 歐洲數學家--歐拉的故事,急!!!!~~~~~~~~~~~~~~~·
歐拉的數學生涯開始於牛頓(Newton)去世的那一年。對於歐拉這樣一個天才人物,不可能選擇到一個更有利的時代了。解析幾何(1637年問世)已經應用了90年,微積分大約50年,牛頓(Newton)萬有引力定律這把物理天文學的鑰匙,擺到數學界人們面前已40年。在這每一個領域之中,都已解決了大量孤立的問題,同時在各處做了進行統一的明顯嘗試。但是還沒有像後來做的那樣,對整個數學,純粹數學和應用數學,進行任何有系統的研究。特別是笛卡兒(Descrates)、牛頓(Newton)和萊布尼茨(Leibniz)強有力的分析方法還沒有像後來那樣被充分運用,尤其在力學和幾何學中更是如此。
那時代數學和三角學已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上系統化並擴展了。特別是後者已經基本完善。在費馬(Fermat)的丟番圖分析和一般整數性質的領域里則不可能有任何這樣的"暫時的完善"(甚至到現在也還沒有)。但就在這方面,歐拉也證明了他確是個大師。事實上,歐拉多方面才華的最顯著特點之一,就是在數學的兩大分支--連續的和離散的數學中都具有同等的能力。
作為一個演算法學家,歐拉從沒有被任何人超越過。也許除了雅可比之外,也沒有任何人接近過他的水平。演算法學家是為解決各種專門問題設計演算法的數學家。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們可以假定(或證明)任何正實數都有實數平方根。但怎樣才能算出這個根呢?已知的方法有很多,演算法學家則要設計出切實可行的具體步驟來。再比如,在丟番圖分析中,還有積分學里,當一個或多個變數被其他變數的函數進行巧妙的(常常是簡單的)變換之前,問題往往不可能解決。演算法學家就是自然地發現這種竅門的數學家。他們沒有任何同一的程序可循,演算法學家就像隨口會作打油詩的人--是天生的,而不是造就的。
目前時尚輕視"小小演算法學家"。然而,當一個真正偉大的演算法學家像印度的羅摩奴闊一樣不知從什麼地方意外來臨的時候,就是有經驗的分析學者也會歡呼他是來自天國的恩賜:他那簡直神奇的對表面無關公式的洞察力,會揭示出隱藏著的由一個領域導向另一個領域的線索。從而使分析學者得到為他們提供的弄清這些線索的新題目。演算法學家是"公式主義者",他們為了公式本身的緣故而喜歡美觀的形式。
『貳』 數學家歐拉的故事
瑞士數學家歐拉早年曾受過良好的神學教育,成為數學家後在俄國宮廷供職。
有一內次,容俄國女皇邀請法國哲學家狄德羅訪問她的宮廷。狄德羅試圖通過使朝臣改信無神論來證明他是值得被邀請的。女皇厭倦了,她命令歐拉去讓這位哲學家閉嘴。於是,狄德羅被告知,一個有學問的數學家用代數證明了上帝的存在,要是他想聽的話,這位數學家將當著所有朝臣的面給出這個證明。狄德羅高興地接受了挑戰。
第二天,在宮廷上,歐拉朝狄德羅走去,用一種非常肯定的聲調一本正經地說:「先生,,因此上帝存在。請回答!」對狄德羅來說,這聽起來好像有點道理,他困惑得不知說什麼好。周圍的人報以縱聲大笑,使這個可憐的人覺得受了羞辱。他請求女皇答應他立即返回法國,女皇神態自若地答應了。
就這樣,一個偉大的數學家用欺騙的手段「戰勝」了一個偉大的哲學家。
『叄』 瑞士數學家歐拉的貢獻
歐拉是世界上特別著名的數學家,他為數學領域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那麼數學家歐拉有哪些比較經典的故事呢。下面從數學家歐拉的故事中來全面的了解一下這位了不起的天才吧。
雖然歐拉在他所從事的領域裡面做出了很多驚人的成就,但是這位大數學家在小學的時候卻是個令老師們特別頭疼的孩子。他曾經還是個被學校開除過的小學生,歐拉小的時候是在教會裡面讀的書,有一次他就問老師,天上有多少顆星星。當然,老師肯定是不知道的,但是出於作為一個老師威嚴,他不懂裝懂的而且答非所問的告訴歐拉說星星是上帝鑲嵌在上面的。但歐拉又追問上帝是怎麼把那麼多星星鑲上去的,要是弄錯了怎麼辦。老師自然是不知道要怎麼去回答他的這個問題,而且歐拉竟然還質疑了萬能的上帝。老師很生氣,歐拉就這樣被勒令回家。
在家的日子,歐拉一邊放羊,一邊讀書,其中包括了很多數學書。在這一期間,因為羊的數量增加了,父親想要再建羊圈,但是歐拉卻想了個方便又實惠的法子。父親覺得孩子很聰明,就想方設法讓他認識了一位數學家。這位數學家也發現他是個數學方面的小天才,於是通過推薦,歐拉成為了一名年紀最小的大學生。從此之後,歐拉就踏上了他偉大的人生之路。
從數學家歐拉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他從小就是個與眾不同的孩子,長大了自然會有大成就的。
歐拉的成就主要在數學領域,十八世紀被人們稱為歐拉世紀,他對數學分析學和微積分的研究相當透徹,偏微分方程、橢圓函數論等著名的論著是數學領域最為重要的內容之一。他的很多研究成果是數論的基礎,他還總結了前人對代數學的研究,完成了《代數學入門》這本書,為初學代數的人提供了很好的參考依據,無窮級數、初等函數、單復變函數、微積分學、微分方程,歐拉的成績幾乎覆蓋了數學的各個方面。除了數學上的造詣,歐拉在力學、幾何學、經濟學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他甚至將音樂和數學結合起來,用數學詮釋了音樂的獨特之處。
歐拉的成就不僅僅在學術方面,他還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老師,他培養出了另外一個偉大的數學家拉格朗日,據說為了推薦這個天才一般的學生,歐拉將自己的研究成果藏了起來,發表了拉格朗日的論文。在歐拉毫無保留的培養下,拉格朗日成為了數學大師。
晚年的時候,歐拉雙目失明,但這仍然沒有阻擋他對數學的熱情,他以常人難以想像的毅力堅持研究,讓助理幫助他寫文章,歐拉的成就有不少是在他失明之後做出來的,實在是讓人敬佩不已。
望採納,謝謝啦。
『肆』 十個數學家的小故事
說一個重量級的人物,他叫做馮·諾依曼,曾經參加過原子彈的製造,構築了現代計算機的架構,進行了第一次可靠的現代數值氣象預報。他也是二十世紀最傑出的數學家之一,他記憶力超群,可以一字不差地張口引用15年前度過的《大英網路全書》或《雙城記》,同時他的心算能力也很厲害,下面我們通過幾個故事來更進一步地了解他。
但這樣有趣並且對世界有重要貢獻的人,卻英年早逝,與1957年在美國去世,享年54歲。我們如今在使用計算機,看天氣預報時,一定要記得背後是這些數學家和科學家的貢獻,他們讓世界更美好。
『伍』 數學家的故事
中學畢業後,他因交不起學費被迫失學。回到家鄉,一面幫父親幹活,一面繼續頑強地讀書自學。不久,又身染傷寒,病勢垂危。在床上躺了半年之後,病雖然痊癒,卻留下了終身的殘疾———左腿的關節變形,瘸了。當時,他只有19歲,在那迷茫、困惑,近似絕望的日子裡,他想起了雙腿後著兵法的孫臏。「古人尚能身殘志不殘,我才只有19歲,更沒理由自暴自棄,我要用健全的頭腦,代替不健全的雙腿!」青年華羅庚就是這樣頑強地和命運抗爭。白天,他拖著病腿,忍著關節劇烈的疼痛,拄著拐杖一顛一顛地幹活,晚上,他油燈下自學到深夜。
1930年,他的論文在《科學》雜志上發表了,這篇論文驚動了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教授。以後,清華大學聘請華羅庚當了助理員。在名家雲集的清華園,華羅庚一邊做助理員的工作,一邊在數學系旁聽,還用四年時間自學了英文、德文、法文、發表了十篇論文。
他25歲時,已是蜚聲國際的青年學者了。
1910年11月12日,華羅庚生於江蘇省金壇縣。他家境貧窮,決心努力學習。上中學時,在一次數學課上,老師給同學們出了一道著名的難題:「有一個數,3個3個地數,還餘2;5個5個地數,還餘3;7個7個地數,還餘2,請問這個得數是多少?」大家正在思考時,華羅庚站起來說:「23」他的回答使老師驚喜不已,並得到老師的表揚。從此,他喜歡上了數學。
華羅庚上完初中一年級後,因家境貧困而失學了,只好替父母站櫃台,但他仍然堅持自學數學。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論文,被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教授發現,邀請他來清華大學;華羅庚被聘為大學教師,這在清華大學的歷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1936年夏,已經是傑出數學家的華羅庚,作為訪問學者在英國劍橋大學工作兩年。而此時抗日的消息傳遍英國,他懷著強烈的愛國熱忱,風塵僕僕地回到祖國,為西南聯合大學講課。
華羅庚十分注意數學方法在工農業生產中的直接應用。他經常深入工廠進行指導,進行數學應用普及工作,並編寫了科普讀物。
華羅庚也為青年樹立了自學成才的光輝榜樣,他是一位自學成才、沒有大學畢業文憑的數學家。他說:「不怕困難,刻苦學習,是我學好數學最主要的經驗」,「所謂天才就是靠堅持不斷的努力
功夫不負有心人,蘇步青在數學上漸漸地嶄露了頭角,這引起了校長洪彥元的極大關注。洪校長給了蘇步青很大的支持,精神上不時地鼓勵、物質上安排專門的老師指導、為他提供資金等。後來這位極具慧眼的校長因某些原因被調走了,臨走時,他把蘇步青叫進自己的辦公室,撫著他的頭語重心長地說:「我雖然調走了,但我們今後還可以聯系,我不是你的校長了,還可以做你的朋友。你是個有才華、有理想的年輕人,在中國你很難繼續深造,你畢業後可到日本學習,我一定竭盡全力的幫助你。」說完洪校長拿了自己的東西走出了辦公室,走出了學校,蘇步青獨自在秋風中目送他離去……
『陸』 急需數學家歐拉的故事,50字簡短!!!!!
歐拉是18世紀數學界最傑出的人物之一,他不但為數學界作出貢獻,更把整個數學推至物理的領域。他是數學史上最多產的數學家,平均每年寫出八百多頁的論文,還寫了大量的力學、分析學、幾何學、變分法等的課本,《無窮小分析引論》、《微分學原理》、《積分學原理》等都成為數學界中的經典著作。
『柒』 數學家的故事4個 急!!!!!!!!!!!
傳說古希臘的國王,想制一頂與泰爾的王冠一模一樣的純金王冠,便召見一位高明的首飾匠,向他說明了旨意,並如數讓他稱走了黃金。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首飾匠如期將王冠交來,外表金碧輝煌,確實與泰爾的王冠完全相同,重量也恰如取走的黃金。國王按照自己原先的許諾,給了首飾匠重重的獎勵。
但是那個首飾匠的舉止行動像個騙子,被取去的黃金會不會偷換下來而摻進了別的金屬?面對這個金色的王冠,國王的心一下子冷了!但是不把王冠熔化,又怎能判定黃金中是否摻了假?這么美麗輝煌的王冠,又怎麼捨得再熔化?國王被這個難解的疑團日夜纏繞,寢食不安,終於卧病不起。
最後,他召見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是當時最著名的智者。國王把這個難題交給了他:必須檢驗王冠是不是純金製造,卻又不準損壞王冠的一絲一毫。阿基米德苦思冥想,把所有想到的辦法,都作了嘗試,然而仍不能揭開王冠的秘密。他忘記了飲食、睡眠,忘記了洗澡、治病,痴痴迷迷,連夢中都叨念著:「王冠……國王……首飾匠……銀子……金子……」幾個星期以後,阿基米德蓬頭垢面,妻子把他趕進了浴室里。當阿基米德浸入水中之後,突然感到自己的體重減輕了,只要輕輕用力,身體就能浮起……此時,他滿腦袋的仍是王冠……國王……首飾匠……金子……銀子……。身體一會兒沉下,一會兒浮上,浴盆的水位也一會兒升,一會兒降……
阿基米德忽翻身跳起,大聲高呼:「有辦法了,有辦法了!」連衣服也沒穿,光著身子直向王宮奔去,路上留下一條濕漉漉的足跡……
你知道,阿基米德從水的浮力中得到了什麼啟示嗎?
解:阿基米德根據身體在浴缸中沉浮引起了水位升降的道理,取了一隻盛滿水的容器,將王冠放進水中,容器里的水必然溢出。他把溢出的水收集在另一個容器里。
接著他將一塊與王冠同樣重的純金,也放進那個盛滿水的容器中,再把溢出的水收集起來。如果王冠是純金製成的,那麼兩次溢出的水應該同樣多,可是王冠排出的水,與純金排出的水並不同,說明王冠中摻進了比重與純金不同的材料,從而斷定金冠中被摻了假。阿基米德終於解決了難題。狡詐的金匠因此受到了懲罰。
『捌』 數學家歐拉的故事
數學家歐拉的故事:
18世紀中葉,歐拉和其他數學家在解決物理問題過程中,創立了微分方程這門學科。值得提出的是,偏微分方程的純數學研究的第一篇論文是歐拉寫的《方程的積分法研究》 。歐拉還研究了函數用三角級數表示的方法和解微分方程的級數法等等。
歐拉引入了空間曲線的參數方程,給出了空間曲線曲率半徑的解析表達式。1766年他出版了《關於曲面上曲線的研究》,建立了曲面理論。這篇著作是歐拉對微分幾何最重要的貢獻,是微分幾何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歐拉在分析學上的貢獻不勝枚舉。
如他引入了Γ函數和B函數,證明了橢圓積分的加法定理,最早引入了二重積分等等。數論作為數學中一個獨立分支的基礎是由歐拉的一系列成果所奠定的。他還解決了著名的組合問題:柯尼斯堡七橋問題。在數學的許多分支中都常常見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重要常數、公式和定理。
(8)數學家歐拉的故事擴展閱讀
歐拉是18世紀數學界的中心人物。他是繼牛頓(Newton)之後最重要的數學家之一。在他的數學研究成果中,首推第一的是分析學。歐拉把由伯努利家族繼承下來的萊布尼茨學派的分析學內容進行整理,為19世紀數學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他還把微積分法在形式上進一步發展到復數范圍,並對偏微分方程,橢圓函數論,變分法的創立和發展留下先驅的業績。在《歐拉全集》中,有17卷屬於分析學領域。他被同時代的人譽為「分析的化身」。
歐拉將數學分析方法用於力學,在力學各個領域中都有突出貢獻;他是剛體動力學和流體力學的奠基者,彈性系統銷定性理論的開創人。
在1736年出版的兩卷集《力學或運動科學的分析解說》中,他考慮了自由質點和受約束質點的運動微分方程及其解。歐拉在書中把力學解釋為「運動的科學」,不包括「平衡的科學」即靜力學。
『玖』 世界著名數學家歐拉有哪些成就
歐拉(L.Euler,1707.4.15-1783.9.18)是瑞士數學家。生於瑞士的巴塞爾(Basel),卒於彼得堡(Petepbypt)。父親保羅·歐拉是位牧師,喜歡數學,所以歐拉從小就受到這方面的熏陶。但父親卻執意讓他攻讀神學,以便將來接他的班。幸運的是,歐拉並沒有走父親為他安排的路。父親曾在巴塞爾大學上過學,與當時著名數學家約翰·伯努利(Johann Bernoulli,1667.8.6-1748.1.1)及雅各布·伯努利(Jacob Bernoulli,1654.12.27-1705.8.16)有幾分情誼。由於這種關系,歐拉結識了約翰的兩個兒子:擅長數學的尼古拉(Nicolaus Bernoulli,1695-1726)及丹尼爾(Daniel Bernoulli,1700.2.9-1782.3.17)兄弟二人,(這二人後來都成為數學家)。他倆經常給小歐拉講生動的數學故事和有趣的數學知識。這些都使歐拉受益匪淺。1720年,由約翰保舉,才13歲的歐拉成了巴塞爾大學的學生,而且約翰精心培育著聰明伶俐的歐拉。當約翰發現課堂上的知識已滿足不了歐拉的求知慾望時,就決定每周六下午單獨給他輔導、答題和授課。約翰的心血沒有白費,在他的嚴格訓練下,歐拉終於成長起來。他17歲的時候,成為巴塞爾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年輕的碩士,並成為約翰的助手。在約翰的指導下,歐拉從一開始就選擇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進行數學研究的道路。1726年,19歲的歐拉由於撰寫了《論桅桿配置的船舶問題》而榮獲巴黎科學院的資金。這標志著歐拉的羽毛已豐滿,從此可以展翅飛翔。
『拾』 關於數學家的故事
數學家萊昂哈德·歐拉 失明前
萊昂哈德·歐拉小時候他就特別喜歡數學,不滿10歲就開始自學《代數學》。這本書連他的幾位老師都沒讀過,可小歐拉卻讀得津津有味,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用筆作個記號,事後再向別人請教。13歲就進巴塞爾大學讀書,這在當時是個奇跡,曾轟動了數學界。小歐拉是這所大學,也是整個瑞士大學校園里年齡最小的學生。在大學里得到當時最有名的數學家微積分權威約翰·伯努利(Johann Bernoulli,1667-1748年)的精心指導,並逐漸與其 萊昂哈德·歐拉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約翰·伯努利後來曾這樣稱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學生:「我介紹高等分析時,他還是個孩子,而你將他帶大成人。」兩年後的夏天,歐拉獲得巴塞爾大學的學士學位,次年,歐拉又獲得巴塞爾大學的哲學碩士學位。1725年,歐拉開始了他的數學生涯。
歐拉的父親保羅·歐拉(Paul Euler)也是一個數學家,原希望小歐拉學神學,同時教他一點數學。由於小歐拉的才人和異常勤奮的精神,又受到約翰·伯努利的賞識和特殊指導,當他在19歲時寫了一篇關於船桅的論文,獲得巴黎科學院的獎金後,他的父親就不再反對他攻讀數學了。
1725年約翰·伯努利的兒子丹尼爾·伯努利赴俄國,並向沙皇喀德林一世推薦了歐拉,這樣,在1727年5月17日歐拉來到了彼得堡。1733年,年僅26歲的歐拉擔任了彼得堡科學院數學教授。1735年,歐拉解決了一個天文學的難題(計算彗星軌道),這個問題經幾個著名數學家幾個月的努力才得到解決,而歐拉卻用自己發明的方法,三天便完成了。
失明後
過度的工作使他得了眼病,並且不幸右眼失明了,這時他才28歲。1741年歐拉應普魯士彼德烈大帝的邀請,到柏林擔任科學院物理數學所所長,直到1766年,後來在沙皇喀德林二世的誠懇敦聘下重回彼得堡,不料沒有多久,左眼視力衰退,最後完全失明。不幸的事情接踵而來,1771年彼得堡的大火災殃及歐拉住宅,帶病而失明的64歲的歐拉被圍困在大火中,雖然他被別人從火海中救了出來,但他的書房和大量研究成果全部化為灰燼了。
沉重的打擊,仍然沒有使歐拉倒下,他發誓要把損失奪回來。歐拉完全失明以後,雖然生活在黑暗中,但仍然以驚人的毅力與黑暗搏鬥,憑著記憶和心算進行研究,直到逝世,竟達17年之久。
1783年9月18日,在不久前才剛計算完氣球上升定律的歐拉,在興奮中突然停止了呼吸,享年76歲。歐拉生活、工作過的三個國家:瑞士、俄國、德國,都把歐拉作為自己的數學家,為有他而感到驕傲。
超人的記憶和心算能力
歐拉的記憶力和心算能力是罕見的.他能夠復述年青時代筆記的內容;心算並不限於簡單的運算,高等數學里的計算一樣可以用心算去完成。有一個例子足以說明他的本領,歐拉的兩個學生把一個復雜的收斂級數的17項加起來,算到第50位數字,兩人相差一個單位,歐拉為了確定究竟誰對,用心算進行全部運算,最後把錯誤找了出來。歐拉在失明的17年中;還解決了使牛頓頭痛的月離問題和很多復雜的分析問題。
高尚的風格
歐拉的風格是很高的,拉格朗日是稍後於歐拉的大數學家,從19歲起和歐拉通信,討論等周問題的一般解法,這引起變分法的誕生。等周問題是歐拉多年來苦心考慮的問題,拉格朗日的解法,博得歐拉的熱烈贊揚,1759年10月2日歐拉在回信中盛稱拉格朗日的成就,並謙虛地壓下自己在這方面較不成熟的作品暫不發表,使年青的拉格朗日的工作得以發表和流傳,並贏得巨大的聲譽。他晚年的時候,歐洲所有的數學家都把他當作老師,著名數學家拉普拉斯(Laplace)曾說過:「讀讀歐拉、讀讀歐拉,它是我們大家的老師!」 當歐拉64歲高齡之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燒掉了他幾乎全部的著述,而神奇的歐拉用了一年的時間口述了所有這些論文並作了修訂。一年以後,1783年9月18日的下午,歐拉為了慶祝他計算氣球上升定律的成功,請朋友們吃飯,那時天王星剛發現不久,歐拉寫出了計算天王星軌道的要領,還和他的孫子逗笑,喝完茶後,突然疾病發作,煙斗從手中落下,口裡喃喃地說:"我要死了",歐拉終於"停止了生命和計算"。
淵博的知識
歐拉淵博的知識,無窮無盡的創作精力和空前豐富的著作,都是令人驚嘆不已的!他從19歲開始發表論文,直到76歲,半個多世紀寫下了浩如煙海的書籍和論文。可以說歐拉是科學史上最多產的一位傑出的數學家,據統計他那不倦的一生,共寫下了886本書籍和論文(七十餘卷,牛頓全集八卷,高斯全集十二卷),其中分析、代數、數論佔40%,幾何佔18%,物理和力學佔28%,天文學佔11%,彈道學、航海學、建築學等佔3%,彼得堡科學院為了整理他的著作,足足忙碌了四十七年。到今幾乎每一個數學領域都可以看到歐拉的名字,從初等幾何的歐拉線,多面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