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八年級下冊蘇教版
Ⅰ 蘇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書
搜索電子課本網,有你想找的課本資源
Ⅱ 八下語文書下冊蘇教版目錄
第一單元(詠物抒懷)
1海燕 (馬克西姆·高爾基)
2白楊禮贊 (茅盾)
3*石榴 (郭沫若)
4馬說 (韓愈)
5紫藤蘿瀑布 (宗璞)
文筆精華(四)
楊柳 (豐子愷)
寫作 運用聯想,豐富寫作內容
口語交際 清楚連貫地表達思想觀點,不離話題
專題:鳥
第二單元(道德修養)
6紀念白求恩 (毛澤東)
7敬業與樂業 (梁啟超)
8*多一些寬容 (郭安鳳)
9*人的高貴在於靈魂 (周國平)
10陋室銘 (劉禹錫)
誦讀欣賞
詩詞曲三首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李白)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范仲淹)
寫作 寫簡單的議論文
口語交際 聽出討論的焦點,有針對性地發表意見
第三單元(事理說明)
11沙漠里的奇怪現象 (竺可楨)
12*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 (伽利略)
13短文兩篇
活板 (沈括)
核舟記 (魏學洢)
14*叫三聲誇克 (卞毓麟)
15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賈祖璋)
誦讀欣賞
山市 (蒲松齡)
寫作 寫簡單的說明文
語文實踐活動 如果我主辦校刊
第四單元(小說之林)
16孔乙己 (魯迅)
17范進中舉 (吳敬梓)
18口技 (林嗣環)
19*變色龍 (契訶夫)
20*窗 (泰格特)
文筆精華(五)
一雙明亮的眼睛 (巴金)
寫作 寫人記事突出中心
語文實踐活動 市場新商品調查
名著推薦與閱讀《水滸傳》 (施耐庵)
第五單元(人生體驗)
21錯過 (劉心武)
22*散步 (莫懷戚)
23送東陽馬生序 (宋濂)
24*我驕傲,我是一棵樹 (李瑛)
25有的人 (臧克家)
誦讀欣賞
古詩二首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李商隱)
寫作 從生活中提取有價值的寫作素材
修改文章專題訓練
語文實踐活動 社會熱點問題研討會
專題「葉」
第六單元(精彩演講)
26悼念瑪麗·居里 (愛因斯坦)
27在莫泊桑葬禮上的演說 (左拉)
28在聯邦德國海姆佗市市長接見儀式上的答詞(公劉)
29*在蕭紅墓前的五分鍾講演 (郭沫若)
30*北京申奧陳述發言兩篇 (《中國體育報》)
誦讀欣賞
古詩二首
夜雨寄北 (李商隱)
論詩 (趙翼)
寫作 寫簡短的演講稿
口語交際 (師生自行設計)
附錄
附錄一 應用文示例(通告、布告、啟事、廣播稿)
附錄二 語法簡表(短語結構簡表)
附錄三 字詞表
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相關知識積累
Ⅲ 蘇教版八下語文課文
蘇教版)初中語文教科書七年級下冊課文目錄
第一單元(人物風采)
《貝多芬傳》
《一面》
《展示華夏文化的魅力》
《趙普》
《周總理,你在哪裡?》
第二單元(童年趣事)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三顆枸杞豆》
《我們家的男子漢》
《柳葉兒》
《黃紗巾》
第三單元(建築藝術)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巍巍中山陵》
《凡爾塞宮》
《黃鶴樓》
《於園》
第四單元(動物世界)
《松鼠》
《松樹金龜子》
《國寶—大熊貓》
《師生自薦課文》
《古詩三首》(蟬、孤雁、鷓鴣)
第五單元(信息傳播)
《三個太陽》
《錄音新聞》
《決戰太空》
《新聞兩篇》(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在港隆重舉行)
《七子之歌》
第六單元(詩詞拔萃)
《沁園春 雪》 《卜運算元 詠梅》
《古代詩詞三首》(木蘭詩、觀刈麥、破陣子)
《現代詩三首》(樹、信念、中國的土地)
《歌詞三首》(我的中國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黃河頌)
《古詩二首》(黃鶴樓、歸園田居)
(蘇教版)初中語文教科書八年級上冊課文目錄
第一單元(長征組歌)
《七律 長征》
《長征組歌兩首——四渡赤水出奇兵、過雪山草地》
《老山界》
《草》
《<長征>節選》(劇本)
《詩人 領袖》
第二單元(愛國情懷)
《棗核》
《最後一課》
《始終眷戀首自己的祖國》
《晏子使楚》
《古詩四首》(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過零丁洋)
《革命烈士詩二首》(把牢底坐穿、花)
蘇教版)初中語文教科書八年級下冊課文目錄
第一單元(借物抒懷)
《海燕》
《白楊禮贊》
《石榴》
《竹溪記》
《紫藤蘿瀑布》
第二單元(道德修養)
《紀念白求恩》
《敬業與樂業》
《多一些寬容》
《人的高貴在於靈魂》
《陋室銘》
《詩詞曲三首》(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漁家傲、天凈沙·秋思)
第三單元(事理說明)
《沙漠里的奇怪現象》
《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
《活板》
《宇宙里有些什麼》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山市》
第四單元(小說之林)
《孔乙己》
《范進中舉》
《核舟記》
《變色龍》
《窗》
(蘇教版)初中語文教科書九年級上冊課文目錄
1、鼎湖山聽泉
2、林中小溪
3、飛紅滴翠記黃山
4、畫山綉水
5、扁鵲見蔡桓公
6、桃花源記
7、與朱元思書
8、核舟記
9、故鄉
10、我的叔叔於勒
11、在烈日和暴雨下
12、多收了三五斗
13、成功
14、論創造
15、學問與智慧
16、說美 散文家談散文 小說家談小說 詩人談詩
17、陳涉世家
18、捕蛇者說
19、岳陽樓記
20、醉翁亭記
21、綠
22、囚綠記
23、環球城市 風行綠牆
25、一雙手
,紀念白求恩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白求恩⑴同志是加拿大共產黨員,五十多歲了,為了幫助中國的抗日戰爭,受加拿大共產黨和美國共產黨的派遣,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去年春上到延安,後來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職。一個外國人,毫無利己的動機,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他自己的事業,這是什麼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的精神,這是共產主義的精神,每一個中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這種精神。列寧主義認為: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要擁護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無產階級要擁護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的解放斗爭,世界革命才能勝利⑵。白求恩同志是實踐了這一條列寧主義路線的。我們中國共產黨員也要實踐這一條路線。我們要和一切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聯合起來,要和日本的、英國的、美國的、德國的、義大利的以及一切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聯合起來,才能打倒帝國主義,解放我們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這就是我們的國際主義,這就是我們用以反對狹隘民族主義和狹隘愛國主義的國際主義。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在他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每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他。不少的人對工作不負責任,拈輕怕重,把重擔子推給人家,自己挑輕的。一事當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後再替別人打算。出了一點力就覺得了不起,喜歡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對同志對人民不是滿腔熱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關心,麻木不仁。這種人其實不是共產黨員,至少不能算一個純粹的共產黨員。從前線回來的人說到白求恩,沒有一個不佩服,沒有一個不為他的精神所感動。晉察冀邊區的軍民,凡親身受過白求恩醫生的治療和親眼看過白求恩醫生的工作的,無不為之感動。每一個共產黨員,一定要學習白求恩同志的這種真正共產主義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個醫生,他以醫療為職業,對技術精益求精;在整個八路軍醫務系統中,他的醫術是很高明的。這對於一班見異思遷的人,對於一班鄙薄技術工作以為不足道、以為無出路的人,也是一個極好的教訓。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見過一面。後來他給我來過許多信。可是因為忙,僅回過他一封信,還不知他收到沒有。對於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現在大家紀念他,可見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們大家要學習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從這點出發,就可以變為大有利於人民的人。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注 釋
〔1〕白求恩即諾爾曼·白求恩(一八九○——一九三九),加拿大共產黨黨員,著名的醫生。一九三六年德意法西斯侵犯西班牙時,他曾經親赴前線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務。一九三七年中國的抗日戰爭爆發,他率領加拿大美國醫療隊,於一九三八年初來中國,三月底到達延安,不久赴晉察冀邊區,在那裡工作了一年多。他的犧牲精神、工作熱忱、責任心,均稱模範。由於在一次為傷員施行急救手術時受感染,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二日在河北省唐縣逝世。
〔2〕參見列寧《民族和殖民地問題提綱初稿》和《民族和殖民地問題委員會的報告》(《列寧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9—166、229—234頁)。
2,原文
敬業與樂業
作者:梁啟超
我這題目,是把禮記里頭「敬業樂群」和老子里頭「安其居,樂其業」那兩句話,斷章取義造出來。我所說是否與禮記、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本題主眼,自然是在「敬」字、「樂」字。但必先有業,才有可敬、可樂的主體,理至易明。所以在講演正文以前,先要說說有業之必要。
孔子說:「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又說:「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沒有什麼人不可教誨,獨獨對這兩種人便搖頭嘆氣說道:「難!難!」可見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葯可醫,惟有無業遊民,雖大聖人碰著他,也沒有辦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禪師,他常常用一句格言教訓弟子,說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飯。」他每日除上堂說法之外,還要自己掃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歲,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門生想替他服務,把他本日應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這位言行相顧的老禪師,老實不客氣,那一天便絕對地不肯吃飯。
我徵引儒門、佛門這兩段話,不外證明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人人都要不斷地勞作。倘若有人問我:「百行什麼為先?萬惡什麼為首?」我便一點不遲疑答道:「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沒有職業的懶人,簡直是社會上蛀米蟲,簡直是「掠奪別人勤勞結果」的盜賊。我們對於這種人,是要徹底討伐,萬不能容赦的。有人說:「我並不是不想找職業,無奈找不出來。」我說:職業難找,原是現代全世界普通現象,我也承認。這種現象應該如何救濟,別是一個問題,今日不必討論。但以中國現在情形論,找職業的機會,依然比別國多得多;一個精力充滿的壯年人,倘若不安心躲懶,我敢相信他一定能得相當職業。今日所講,專為現在有職業及現在正做職業上預備的人——學生——說法,告訴他們對於自己現有的職業采何種態度。
第一要敬業。「敬」字為古聖賢教人做人最簡易、直捷的法門,可惜被後來有些人說得太精微,倒變了不適實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說:「主一無適便是敬。」用現在的話講: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業有什麼可敬呢?為什麼該敬呢?人類一方面為生活而勞動,一方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人類既不是上帝特地制來充當消化麵包的機器,自然該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認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當大總統是一件事,拉黃包車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稱,從俗人眼裡看來,有高下;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並沒有高下。只要當大總統的人,信得過我可以當大總統才去當,實實在在把總統當作一件正經事來做;拉黃包車的人,信得過我可以拉黃包車才去拉,實實在在把拉車當作一件正經事來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這叫做職業的神聖。凡職業沒有不是神聖的,所以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們對於各種職業,沒有什麼分別揀擇。總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至於我該做那一種勞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呢?惟一的秘訣就是忠實,忠實從心理上發出來的便是敬。莊子記痀僂丈人承蜩的故事,說道:「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麼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做的事來和他交換。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同一價值;我信得過我當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乾凈,和你們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同一價值。大家同是替社會做事,你不必羨慕我,我不必羨慕你。怕的是我這件事做得不妥當,便對不起這一天里頭所吃的飯。所以我做這事的時候,絲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說:「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一個人對於自己的職業不敬,從學理方面說,便是褻瀆職業之神聖;從事實方面說,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結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為必要,又於人生最為有利。莊子上說:「用志不紛,乃凝於神。」孔子說:「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所說的敬業,不外這些道理。
第二要樂業。「做工好苦呀!」這種嘆氣的聲音,無論何人都會常在口邊流露出來。但我要問他:「做工苦,難道不做工就不苦嗎?」今日大熱天氣,我在這里喊破喉嚨來講,諸君扯直耳朵來聽,有些人看著我們好苦;翻過來,倘若我們去賭錢、去吃酒,還不是一樣淘神、費力?難道又不苦?須知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人生從出胎的那一秒鍾起到絕氣的那一秒鍾止,除了睡覺以外,總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擱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費力,勞苦總是免不掉的。會打算盤的人,只有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過於無業遊民,終日閑游浪盪,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擺在那裡才好,他們的日子真難過。第二等苦人,便是厭惡自己本業的人,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卻滿肚子里不願意做。不願意做逃得了嗎?到底不能。結果還是皺著眉頭,哭喪著臉去做。這不是專門自己替自己開玩笑嗎?
我老實告訴你一句話:「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為什麼呢?第一、因為凡一件職業,總有許多層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變化、進展的狀態,最為親切有味。第二、因為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斗;一步一步地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第三、職業性質,常常要和同業的人比較駢進,好像賽球一般,因競勝而得快感。第四、專心做一職業時,把許多胡思、妄想杜絕了,省卻無限閑煩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孔子自述生平,說道:「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這種生活,真算得人類理想的生活了。
Ⅳ 八年級下冊蘇教版語文書193頁注釋
我看見:學海載舟上面好像有的
Ⅳ 語文(八年級下冊《配蘇教版》績優學案陝西省師范大學
是的,很好
Ⅵ 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下社戲原文
我們魯鎮的習慣,本來是凡有出嫁的女兒,倘自己還未當家,夏間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那時我的祖母雖然還康建,但母親也已分擔了些家務,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歸省了,只得在掃墓完畢之後,抽空去住幾天,這時我便每年跟了我的母親住在外祖母的家裡。那地方叫平橋村,是一個離海邊不遠,極偏僻的,臨河的小村莊;住戶不滿三十家,都種田,打魚,只有一家很小的雜貨店。但在我是樂土:因為我在這里不但得到優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和我一同玩的是許多小朋友,因為有了遠客,他們也都從父母那裡得了減少工作的許可,伴我來游戲。在小村裡,一家的客,幾乎也就是公共的。我們年紀都相仿,但論起行輩來,卻至少是叔子,有幾個還是太公,因為他們合村都同姓,是本家。然而我們是朋友,即使偶而吵鬧起來,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少少,也決沒有一個會想出「犯上」這兩個字來,而他們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識字。
我們每天的事情大概是掘蚯蚓,掘來穿在銅絲做的小鉤上,伏在河沿上去釣蝦。蝦是水世界裡的獃子,決不憚用了自己的兩個鉗捧著鉤尖送到嘴裡去的,所以不半天便可以釣到一大碗。這蝦照例是歸我吃的。其次便是一同去放牛,但或者因為高等動物了的緣故罷,黃牛水牛都欺生,敢於欺侮我,因此我也總不敢走近身,只好遠遠地跟著,站著。這時候,小朋友們便不再原諒我會讀「秩秩斯干」,卻全都嘲笑起來了。
至於我在那裡所第一盼望的,卻在到趙庄去看戲。趙庄是離平橋村五里的較大的村莊;平橋村太小,自己演不起戲,每年總付給趙庄多少錢,算作合做的。當時我並不想到他們為什麼年年要演戲。現在想,那或者是春賽,是社戲了。
就在我十一二歲時候的這一年,這日期也看看等到了。不料這一年真可惜,在早上就叫不到船。平橋村只有一隻早出晚歸的航船是大船,決沒有留用的道理。其餘的都是小船,不合用;央人到鄰村去問,也沒有,早都給別人定下了。外祖母很氣惱,怪家裡的人不早定,絮叨起來。母親便寬慰伊,說我們魯鎮的戲比小村裡的好得多,一年看幾回,今天就算了。只有我急得要哭,母親卻竭力的囑咐我,說萬不能裝模裝樣,怕又招外祖母生氣,又不準和別人一同去,說是怕外祖母要擔心。
總之,是完了。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戲已經開場了,我似乎聽到鑼鼓的聲音,而且知道他們在戲台下買豆漿喝。
這一天我不釣蝦,東西也少吃。母親很為難,沒有法子想。到晚飯時候,外祖母也終於覺察了,並且說我應當不高興,他們太怠慢,是待客的禮數里從來沒有的。吃飯之後,看過戲的少年們也都聚攏來了,高高興興的來講戲。只有我不開口;他們都嘆息而且表同情。忽然間,一個最聰明的雙喜大悟似的提議了,他說,「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來了么?」十幾個別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攛掇起來,說可以坐了這航船和我一同去。我高興了。然而外祖母又怕都是孩子,不可靠;母親又說是若叫大人一同去,他們白天全有工作,要他熬夜,是不合情理的。在這遲疑之中,雙喜可又看出底細來了,便又大聲的說道,「我寫包票!船又大;迅哥兒向來不亂跑;我們又都是識水性的!」
誠然!這十多個少年,委實沒有一個不會鳧水的,而且兩三個還是弄潮的好手。
外祖母和母親也相信,便不再駁回,都微笑了。我們立刻一哄的出了門。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輕鬆了,身體也似乎舒展到說不出的大。一出門,便望見月下的平橋內泊著一隻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雙喜拔前篙,阿發拔後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艙中,較大的聚在船尾。母親送出來吩咐「要小心」的時候,我們已經點開船,在橋石上一磕,退後幾尺,即又上前出了橋。於是架起兩支櫓,一支兩人,一里一換,有說笑的,有嚷的,夾著潺潺的船頭激水的聲音,在左右都是碧綠的豆麥田地的河流中
,飛一般徑向趙庄前進了。
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庄,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台,但或者也許是漁火。
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漁火;我才記得先前望見的也不是趙庄。那是正對船頭的一叢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經去遊玩過,還看見破的石馬倒在地下,一個石羊蹲在草里呢。過了那林,船便彎進了叉港,於是趙庄便真在眼前了。
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臨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戲台,模胡在遠處的月夜中,和空間幾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畫上見過的仙境,就在這里出現了。這時船走得更快,不多時,在台上顯出人物來,紅紅綠綠的動,近台的河裡一望烏黑的是看戲的人家的船篷。
「近台沒有什麼空了,我們遠遠的看罷。」阿發說。
這時船慢了,不久就到,果然近不得台旁,大家只能下了篙,比那正對戲台的神棚還要遠。其實我們這白篷的航船,本也不願意和烏篷的船在一處,而況沒有空地呢……
在停船的匆忙中,看見台上有一個黑的長鬍子的背上插著四張旗,捏著長槍,和一群赤膊的人正打仗。雙喜說,那就是有名的鐵頭老生,能連翻八十四個筋斗,他日里親自數過的。
我們便都擠在船頭上看打仗,但那鐵頭老生卻又並不翻筋斗,只有幾個赤膊的人翻,翻了一陣,都進去了,接著走出一個小旦來,咿咿呀呀的唱。雙喜說,「晚上看客少,鐵頭老生也懈了,誰肯顯本領給白地看呢?」我相信這話對,因為其時台下已經不很有人,鄉下人為了明天的工作,熬不得夜,早都睡覺去了,疏疏朗朗的站著的不過是幾十個本村和鄰村的閑漢。烏篷船里的那些土財主的家眷固然在,然而他們也不在乎看戲,多半是專到戲台下來吃糕餅水果和瓜子的。所以簡直可以算白地。
然而我的意思卻也並不在乎看翻筋斗。我最願意看的是一個人蒙了白布,兩手在頭上捧著一支棒似的蛇頭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黃布衣跳老虎。但是等了許多時都不見,小旦雖然進去了,立刻又出來了一個很老的小生。我有些疲倦了,托桂生買豆漿去。他去了一刻,回來說,「沒有。賣豆漿的聾子也回去了。日里倒有,我還喝了兩碗呢。現在去舀一瓢水來給你喝罷。」
我不喝水,支撐著仍然看,也說不出見了些什麼,只覺得戲子的臉都漸漸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漸不明顯,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沒有什麼高低。年紀小的幾個多打呵欠了,大的也各管自己談話。忽而一個紅衫的小丑被綁在台柱子上,給一個花白鬍子的用馬鞭打起來了,大家才又振作精神的笑著看。在這一夜裡,我以為這實在要算是最好的一折。
然而老旦終於出台了。老旦本來是我所最怕的東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這時候,看見大家也都很掃興,才知道他們的意見是和我一致的。那老旦當初還只是踱來踱去的唱,後來竟在中間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我很擔心;雙喜他們卻就破口喃喃的罵。我忍耐的等著,許多工夫,只見那老旦將手一抬,我以為就要站起來了,不料他卻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舊唱。全船里幾個人不住的吁氣,其餘的也打起哈欠來。雙喜終於熬不住了,說道,怕他會唱到天明還不完,還是我們走的好罷。大家立刻都贊成,和開船時候一樣踴躍,三四人徑奔船尾,拔了篙,點退幾丈,回轉船頭,駕起櫓,罵著老旦,又向那松柏林前進了。
月還沒有落,彷彿看戲也並不很久似的,而一離趙庄,月光又顯得格外的皎潔。回望戲台在燈火光中,卻又如初來未到時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樓閣,滿被紅霞罩著了。吹到耳邊來的又是橫笛,很悠揚;我疑心老旦已經進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說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後了,船行也並不慢,但周圍的黑暗只是濃,可知已經到了深夜。他們一面議論著戲子,或罵,或笑,一面加緊的搖船。這一次船頭的激水聲更其響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條大白魚背著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躥,連夜漁的幾個老漁父,也停了艇子看著喝采起來。
離平橋村還有一里模樣,船行卻慢了,搖船的都說很疲乏,因為太用力,而且許久沒有東西吃。這回想出來的是桂生,說是羅漢豆正旺相,柴火又現成,我們可以偷一點來煮吃。大家都贊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裡,烏油油的都是結實的羅漢豆。
「阿阿,阿發,這邊是你家的,這邊是老六一家的,我們偷那一邊的呢?」雙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說。
我們也都跳上岸。阿發一面跳,一面說道,「且慢,讓我來看一看罷,」他於是往來的摸了一回,直起身來說道,「偷我們的罷,我們的大得多呢。」一聲答應,大家便散開在阿發家的豆田裡,各摘了一大捧,拋入船艙中。雙喜以為再多偷,倘給阿發的娘知道是要哭罵的,於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裡又各偷了一大捧。
我們中間幾個年長的仍然慢慢的搖著船,幾個到後艙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剝豆。不久豆熟了,便任憑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圍起來用手撮著吃。吃完豆,又開船,一面洗器具,豆莢豆殼全拋在河水裡,什麼痕跡也沒有了。雙喜所慮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鹽和柴,這老頭子很細心,一定要知道,會罵的。然而大家議論之後,歸結是不怕。他如果罵,我們便要他歸還去年在岸邊拾去的一枝枯桕樹,而且當面叫他「八癩子」。
「都回來了!那裡會錯。我原說過寫包票的!」雙喜在船頭上忽而大聲的說。
我向船頭一望,前面已經是平橋。橋腳上站著一個人,卻是我的母親,雙喜便是對伊說著話。我走出前艙去,船也就進了平橋了,停了船,我們紛紛都上岸。母親頗有些生氣,說是過了三更了,怎麼回來得這樣遲,但也就高興了,笑著邀大家去吃炒米。
大家都說已經吃了點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
第二天,我向午才起來,並沒有聽到什麼關系八公公鹽柴事件的糾葛,下午仍然去釣蝦。
「雙喜,你們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罷?又不肯好好的摘,蹋壞了不少。」我抬頭看時,是六一公公棹著小船,賣了豆回來了,船肚裡還有剩下的一堆豆。
「是的。我們請客。我們當初還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蝦嚇跑了!」雙喜說。
六一公公看見我,便停了楫,笑道,「請客?——這是應該的。」於是對我說,「迅哥兒,昨天的戲可好么?」
我點一點頭,說道,「好。」
「豆可中吃呢?」
我又點一點頭,說道,「很好。」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來,將大拇指一翹,得意的說道,「這真是大市鎮里出來的讀過書的人才識貨!我的豆種是粒粒挑選過的,鄉下人不識好歹,還說我的豆比不上別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給我們的姑奶奶嘗嘗去……」他於是打著楫子過去了。
待到母親叫我回去吃晚飯的時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羅漢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給母親和我吃的。聽說他還對母親極口誇獎我,說「小小年紀便有見識,將來一定要中狀元。姑奶奶,你的福氣是可以寫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卻並沒有昨夜的豆那麼好。
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
Ⅶ 八年級下冊語文蘇教版古詩詞全部(與課本一致)
語文八年級下冊課後十首古詩
贈從弟(其二) 劉楨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lí)凝寒?松柏有本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登幽州台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終南別業 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chuí)。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sǒu),談笑無還期。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zhāo)散發弄扁舟。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無題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相見歡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登飛來峰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蘇幕遮 范仲淹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Ⅷ 八年級下冊蘇教版語文書
http://www.newxue.com/yuwen/#2
Ⅸ 新課程學習指導語文八年級下冊(蘇教版)的答案
www.snepublish.com
Ⅹ 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
我六年級,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