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指語文
數碼:1、 2、 3、 4、 5、 6、 7、 8、9、10
小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大寫: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
英文:
1、是one、英[wʌn]美[wʌn]
2、2是two、英[tuː]美[tu]
3、3是three、英[θriː]美[θri]
4、4是four、英[fɔː]美[fɔr]
5、5是five、英[faɪv]美[faɪv]
6、6是six、英[sɪks]美[sɪks]
7、7是seven、英['sev(ə)n]美['sɛvn]
8、8是eight、英[eɪt]美[et]
9、9是nine、英[naɪn]美[naɪn]
10、10是ten、英[ten]美[tɛn]
(1)十指語文擴展閱讀
一:yī
1、數目「一」的大寫。多用於票證、賬目等。
2、壹:「一」的大寫。常用於支票、銀行票據等,以避免差錯或塗改。壹的哲學本義指:專一純粹、專精。
二、貳:èr
1、數目「二」 的大寫。多用於票證、賬目等。
2、變節;背叛:~臣。
3、貳(èr),「二」的大寫形式,用來計數和記賬。 變節,背叛:貳臣。貳心。
三、叄:sān
1、數目「三」的大寫。多用於票證、賬目等。
2、三的大寫形式,一般用於錢財記賬方面,如叄佰元整。
四、肆:sì
1、任意而行,不顧一切:~無忌憚。~行無忌。
2、鋪子;商店:市~。酒~。
3、數目「四」的大寫。多用於票證、賬目等。
4、數詞上是四的大寫,如肆仟元整。作動詞一般指放肆,肆虐。也可以作名詞表示店鋪。
五、伍:wǔ
1、古代軍隊的最小單位,由五個人編成,現在泛指軍隊:隊~。入~。行~。
2、同夥的人:羞與為~。
3、「五」的大寫。見〖數字〗。
4、姓。
5、伍,中國漢字,讀音:wǔ,其部首:亻。
六、陸:lùliù
1、[ lù ]
陸地,高出水面的土地:大~。~路。
2、[ liù ]
數目「六」的大寫。多用於票證、賬目等。
3、作名詞時可以指陸地,大陸。作數詞時可以作為六的大寫,記賬時常用,如六千元整。亦可作為姓氏。
② 語文的不同角度指的是
文章不同人物的觀點去是靠的方式,不同的人物,性格也不同,所以就是從不同角度去看這個問題才能更加深入的理解
什麼是語文教學?——關於語文教學本體的思考
面對這樣一個並不陌生的問題,幾代語文工作者、幾百萬的教師,思索了半個世紀,結果還是難以形成一個廣泛認同的答案。時至今日,仍然是你說我說大家說,越說越糊塗。「說法越多,頭緒越復雜,目的越不明確。結果是教者辛辛苦苦,學者迷迷糊糊,鬧到畢業,還是不通。」(張志公)今天我也必須面對這一問題,必須將自己不成熟的看法斗膽說出來。因為學科性質是學科教學的根。無根將無枝無葉,更不會有花有果。一、「語文」即語言!
「語文」是語文教學的對象,正確認識「語文」嘩撫糕幌蕹呵革童宮闊是語文教學成功的起點。但說清語文不容易。1、「語文」的由來:「『語文』一名,始用於一九四九年華北人民政府教科書編審委員會選用中小學課本之時。前此中學稱「國文」,小學稱「國語」,至是乃統而一之。彼時同人之意,以為口頭為『語』,書面為『文』,文本於語,不可偏指。」雲雲。(葉聖陶)不難看出:「語文」原義是指「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二者合稱「語文」。但取掉了「國」,是否有喪失學科個性的危險呢?2、「語文」解釋的混亂。口語以「語音」為表現形式,書面語以「文字」為外在表現。二者也有交叉,不宜截然分開。所以,後人解釋頗多:①語言·文章②語言·文字③語言·文學……但似乎均有不通之處:文章、文字、文學是不能與語言並列的。文章是語言的物化成果;文字是語言的外在形式(另一形式為語音),文字存在的唯一理由是在於表現語言;文學有口頭、書面兩種,但比語言概念要小,僅是語言的一種形式、一種功能。三種解釋均有望文生義之嫌,將「語」稱為「語言」,將「文」演繹為文章、文字、文學。是否還可演繹為「語言·文化」「語言·人文」,甚至「語言·文盲」呢?但奇怪的是這些均出自名家之手,刊載於專業傳媒之中,謬種流傳。3、「語文」就是語言。既然無法作科學的分析,「語文」又是「口語」和「書面語」的「合言」,那麼,「語文」就是語言,學語文就是學語言,教語文就是教語言。4、「語文」就是漢語。中小學的語文課其實是漢語課,相當於英國的英語課、法國的法語課。
④ 什麼是語文的語感
語感,是比較直接、迅速地感悟語言文字的能力,是語文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內它是對語言文字分析、理解、體容會、吸收全過程的高度濃縮。語感是一種經驗色彩很濃的能力,其中牽涉到學習經驗、生活經驗、心理經驗、情感經驗,包含著理解能力、判斷能力、聯想能力等諸多因素。
語感並不是不可捉摸的虛無飄渺的東西,也不是天生的資質,與其他語文能力一樣,是靠長期反復實踐得來的。任其自然,在長期接觸語言材料的過程中潛移默化,語感也會提高。而有意識地加強科學的訓練,能促使語感的進一步形成。
(4)十指語文擴展閱讀
雖然語感的發生十分迅速,有時幾乎與視覺、聽覺同步,即一聽到、看到就能對語言文字產生多層次的感受,但總有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的過程:
1.比如讀到一個寫景的妙句,總須先感知字面信息,看到字、組成詞、連成句,知其所言;
2.再由獨有的詞的組合,追溯內在聯系,發覺潛藏的信息;
3.然後由詞的音韻、節律體味句子的氣勢,有詞句表達的意象,在心理描摹出其形色狀態,領悟其意境情感,如睹形色、如聞聲音、如知味滋,方得窺其妙也。
⑤ 小學一年級 語文 手十是 是什麼字
手十是 提
⑥ 語文中什麼是提示語
1.採用對偶句式是編擬提示語,讀來朗朗上口,聽來和諧悅耳,給人以美感,便於記憶。
2.利用諧音、諧義賦予詞句幾層不同的意思,從而收到耐人尋味之效,能增加表現的層次性和豐富性,詞淺意深.回味無窮,是—種行之有效的創作技巧。
3.運用對比手法擬寫的提示語,給人深刻的印象和啟示,句句富有教誨,發人深省;字字扣人心弦,叫人警惕。
4.擬人化可以使枯燥的道理變得生動有趣,因而能增添提示語的審美效果,由於採用了擬人化手法,使內容變得更為真實、具體、形象、感人,收到的效果是單純陳述所達不到的。
5.運用經典短句、詩詞、名言、歇後語、成語等作為提示語,讓人感到親切,作為提示語,有利於贏得人們的好感,也有利於迅速傳播。
6. 用日常通俗朴實的口語、俗語作為提示語,這種提示語給人隨和親切之感,看似沒有修飾,實則獨具匠心。參考資料: 網路前:xx說:「……」。
中:「……」,xx 說,「……」。
後:「……」,xx說。
⑦ 語文 什麼是指什麼
語文是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簡稱。在20世紀30年代後期,葉聖陶、夏丐尊二回人提出了「語文」的答概念,並嘗試編寫新的語文教材,可惜因日本侵略中國而被迫終止。全國解放後,葉聖陶先生再次提出將「國語」和「國文」合二為一,改稱「語文」。這一建議被華北政府教育機關採納,隨後推向全國,從此,「語文」成了中小學的一門主課。
⑧ 語文中的一到十該怎麼寫
語文中的一到十的寫法是: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
1、以中文的形式表示數字,在開具發票、收據的時候經常用到,尤其在金融領域。但數字的中文表示和其它語言有很大的不同,如中文以每4個數字(萬)為一個小的分隔。
2、大寫數字是中國特有的數字書寫方式,利用與數字同音的漢字取代數字,以防止數目被塗改。 據考證,大寫數字最早是由武則天發明,後經朱元璋改進完善。
(8)十指語文擴展閱讀:
1、計數的數目字用大寫,是自古一直沿用到現在,雖然解放後有些賬目逐漸改用阿拉伯數字,但是重要賬目;支票匯款;股票國債票據依舊使用大寫漢字數字。
2、銀行、單位和個人填寫的各種票據和結算憑證是辦理支付結算和現金收付的重要依據,直接關繫到支付結算的准確、及時和安全。
3、票據出票日期使用小寫填寫的,銀行不予受理。大寫日期未按要求規范填寫的,銀行可予受理,但由此造成損失的,由出票人自行承擔。
4、中文大寫金額數字前應標明"人民幣"字樣,大寫金額數字應緊接"人民幣"字樣填寫,不得留有空白。大寫金額數字前未印"人民幣"字樣的,應加填"人民幣"三字。在票據和結算憑證大寫金額欄內不得預印固定的"仟、佰、拾、萬、仟、佰、拾、元、角、分"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