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語文高考答案
A. 湖北20O9年語文高考試題的參考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湖北卷)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一、(15分,每小題3分)
1.B 2.C 3.B 4.D 5.D
二、(12分,每小題3分)
6.A 7.D 8.C 9.B
三、(9分,每小題3分)
10.D 11.C 12.B
四、(24分)
13.(10分)
(1)(孟德)用他的衣服換了一把刀和十個餅,攜帶(這些東西)進入山中。
(2)張安道正好執掌秦州,孟德託言有病,得以脫離軍籍成為老百姓。
(3)推測虎(要)吃人,先用威風壓倒對方,但(對於)不害怕它的人,虎威就無處施展了吧?
14.(8分)
(1)(4分)
①過橋人似鑒中行,暗寫人影(或橋影)。
②莫放修蘆礙月生,暗寫月影(或蘆影)。
(2)(4分)
上句著眼視覺,寫浮萍破處,山影在水中顯現出來,呼應了第一聯的「清」字。
下句則著墨於聽覺,以細微的草聲襯托出環境的寧靜,呼應了第一聯的「靜」字。
15.(6分)
(1)①郁乎蒼蒼 ②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2)③焚百家之言 ④多於南畝之農夫
(3)法國
(4)《圍城》
五、(18分)
16.(3分)
①窗子是本文的一條重要線索。
②作者開篇寫窗子的功用,接著主要寫「我」喜歡北窗的理由,最後具體形象地描繪想像中北窗的景象。
17.(6分)
①選用了諸如「山陰水曲」、「陰翳」、「枝葉扶疏」、「清虛」、「清暉」等有關文言色彩的詞語,格調典雅。
(或:在用詞上使用了對比手法,如「強烈」與「清淡」、「敞開」與「隱約」、「中午的驕陽」與「落日的古紅」等成對的詞語並舉,使語言繁富而典雅。)
②句式上長短相間,以長句為主,且整散結合,錯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
③使用排比,如接連使用了三個「不喜歡……喜歡……」,顯得整齊、工穩、典雅。
(或:多處直接引用了古典詩文名句,如「晨光之熹微「殘夜水明樓」、「明月照積雪」,使語言具有古典韻味。)
18.(5分)
①月下梅花因光色幽暗而比晴雪梅花更顯空濛靈動。
②因為幽光能激發人的想像,人的想像被放大,人格也被放大,更富有情思。
③因為光度影響了態度,月光與日光所帶來的美感是不同的。
19(4分)
① 通過古牆和疏竹把北窗的光影之美形象地描繪出來,強化了作者對北窗的偏愛,因為此處更宜於讀書和寫作。
② 虛實相生,動靜結合,增強了畫面感,營造了詩的意境。
③ 寫想像中的古牆和疏竹,使行文搖曳生姿,富有變化。
六、(12分)
20.(4分)
答案示例:
(1)(瑪蒂爾德說:我的幸福就是)鑽石項鏈,擁有了鑽石項鏈,就擁有了我的幸福。
(2)(水生說:我的幸福就是)家鄉白洋淀,保衛了白洋淀,就保衛了我的幸福。
21.(4分)
答案示例:王羲之變革了楷書,發展了草書,確立了行書的地位。
22(4分)
答案示例一:
我喜歡的書名:《獻給母親的歌》
理由:把祖國比喻為母親,給母親獻歌,表達了對祖國母親的深愛,直抒胸臆,情真意切。
答案示例二:
我喜歡的書名:《山河歲月歡樂頌》
理由:山河是祖國的代稱,歲月是祖國的歷程,歡樂頌是我們贊美祖國的共同心聲。
七、(60分)
23.(60分)
B. 2010湖北高考語文卷答案
答案:DABDB
1、【參考答案】D
2、【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扭怩」應為「忸怩」。忸怩:羞慚的樣子,與心理有關,應用「忸」。
3、【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本題將實詞和成語綜合進行考查。陵墓:指帝王諸侯的墳墓,現多指領袖或先烈的墳地,亦泛指墳墓。陵寢:古代帝王陵墓的宮殿寢廟,借指帝王陵墓。:墓塋:墓地,塋地。墓室:①猶墓廬;②猶墓穴。墳墓中放棺槨的處所。點綴:①加以襯托或裝飾,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②裝點門面,應景兒,湊數兒。鑲嵌:①將一物體嵌在另一物體中;②比喻深深地進入某種境界或思想活動中。裝飾:打扮,修飾;裝潢;點綴,裝點;指裝飾品;猶誇飾。裝點:裝飾點綴;點綴品;張揚,誇大。雖然:即使如此;猶即使。即使:連詞,表示假設的讓步。固然:連詞。①表示承認某個事實,引起下文轉折;②表示承認甲事實,也不否認乙事實。盡管:①副詞,表示不必考慮別的,放心去做;②〈方〉副詞,老是;總是;③連詞,表示姑且承認某種事實,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示轉折的連詞跟它呼應,反接上文。絕無僅有:只有一個,再沒有別的,形容非常少有。獨樹一幟:樹,立;幟,旗幟。單獨樹起一面旗幟。比喻獨特新奇,自成一家。獨一無二:沒有相同的或沒有可以相比的。舉世無雙: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個。
4【參考答案】D
【試題分析】A、成分殘缺,在「而且」後加入「做到了」;B、不合邏輯,「商家、企業」改為「企業、商家」;C、主客顛倒,「對我們」後加入「來說」。
5【參考答案】B
【試題分析】「竹林」後的頓號應該為逗號。
【參考答案】D
【試題分析】「琮的方形是特意加上去的,起裝飾作用」錯,文中說「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塊就變成琮」,方形象徵大石塊。
【參考答案】B
【試題分析】A「轉盤固定在長竹管上」錯,盤子要隨星轉;C「二是固定長竹管的一些方形大石塊」錯,是用一些方形大石塊把一根長竹管固定在地上;D石塊起固定作用,不用於直接觀察天象。
【參考答案】C
【試題分析】A、「璇璣」是玉器,不是天文儀器;B、壁和琮沒有保留觀測天文現象的功能,只是禮器;D、文中說:「一部分變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塊就變成琮。」
9【參考答案】典籍和文物
【試題分析】屈原的《天問》,璇璣、璧、琮的樣式和對它們之間關系的推測。
【高考考點】篩選信息
【參考答案】A
【試題分析】鄙,見識淺薄。
【參考答案】A
【試題分析】③是說後來的士兵;④是說飢荒時選廂兵的標准,⑥是作者的結論。
【參考答案】C
【試題分析】文中說:「國家罷兵, 三十三歲矣,兵嘗經用者老死今盡,而後來者……其勢不得不驕惰……禁兵給糧,不自荷而僱人荷之。」作者認為,休戰以來的士卒已經老邁逝世已經都沒有了,後來的人未曾經歷戰爭,士兵驕惰,禁軍背軍糧的任務自己不做,雇請他人來做。
【參考譯文】
農業是天下的根本,也是國家制訂統治措施的起源。古代治理國家的人不曾敢輕視疏忽,但是如今當官的不是這樣,只是處理公文、辦理政務罷了。聽見有人說起農業之事,就相互笑他說:(這是)低賤的事情。他們知道通過賦稅將農業物資移用到自己身上是緊急的事情,不懂得致力於農業是首先要考慮的,這是沒有弄清統治措施的根本啊。懂得致力於農業而不懂得節約用度來愛護農民,這是沒有盡到致力於農業的辦法啊。
古代治理國家的人,統治者和百姓相互移用來互相補充。處於下位的百姓盡力很勤勉,處於上位的統治者使用物資有節制,百姓不保留自己的氣力,國家不過分浪費,統治者愛護他們的百姓,百姓提供物資給統治者,使得上下都不相困擾。一位男子的力氣(官府)督促他一定要盡力完成自己的職責,一天的用度(官府)約束他一定要衡量自己的收入,一年種出的莊稼供給官府和百姓,食物都從這裡面出來,因而常常有富餘的,所以三年便能餘下一年的儲備。現在卻不是這樣,耕種的人不再督責盡力耕種,消費者不再更具收入確定支出。農民一年耕種打下的糧食供給官府才剛剛夠,而農民自己的食物卻不超過幾個月。嚴重的,收獲的事情剛剛結束,農民只能將簸出來的糠麩或秕稗作為食物,或者採摘橡樹的種子、存儲菜根來勉強度過冬春的飢荒時節。如果遭受不幸遇到水災旱災,就會紛紛倒下成為餓殍。這樣的情況很是可悲可嘆啊!
國家停止用兵已經33年了,士兵中那些身經百戰的人有的老的老死的死現在幾乎都沒有了,而後來當兵的人不曾聽見過戰鼓。懂得戰陣。生活在沒有戰事的時代而衣食不缺,那情勢不能不驕傲懶惰。現在士兵進入兵營,不自己抱著自己東西而讓別人抱著;禁兵領取糧食,不自己挑著而僱人挑著。他們的驕縱懶惰就是這樣,又怎麼願意冒著辛苦而參加戰斗呢?如果能讓士兵能承受辛苦而能夠戰斗,即使損耗農民的利益,這樣做也是可以的。但奈何他們只有當兵的虛名,而實際上是一群驕縱懶惰的無用之人啊。
古代大凡身材高大身體健壯的人都在田間勞作,農閑的時候就將作戰的技能教給他們,現在卻完全不同,一旦遇到災年,那麼各州郡的冠岩就用尺子度量百姓中身材高大身體健壯的人,招他們去做禁兵,稍差一點低於尺度且稍微有些瘦弱的,登記在冊作為廂兵。官員招人多的有賞賜,而百姓正處於窮困之時爭相投軍。所以,一遇上凶年荒災,那麼留在田地的,只有老弱之人了。而官方這時也說:如果不將他們收留當兵,那麼恐怕就會做強盜。唉!只是知道他們某段時間不做強盜,卻不知道他們一生驕縱蘭度而竊取食物啊。古代那些身材高大身體健壯的人承擔種田的工作,而年老體弱的遊玩;現在身材高大身體健壯的人遊玩,而老弱之人卻留守在田地間。為什麼相反到了這么嚴重的程度呢?然而百姓在田間盡力耕作的,有時不免於吃豬狗之食,而一旦離開田地做僧人或士兵,就終身安樂舒適而享有豐美的食物,那麼種田的農民不能不一天天減少啊。所以說有引誘農民離開田地的弊端,說得就是這種情況。
【參考答案】(1)但是如今當官的不是這樣,只是處理公文、辦理政務罷了。
(2)耕種的人不再督責盡力耕種,消費者不再更具收入確定支出。
(3)只知道他們一時不去做盜賊,卻不知道他們一生都在驕橫懶惰竊取衣食。
【試題分析】(1)為吏、然、簿書聽斷;(2)督、用者、計其出入;(3)苟知、而、竊食
【參考答案】范詞重點強調別離的舊愁與新愁:舊愁未去,新愁又添,雖有新歡,卻不抵思念愁苦。秦詞重點強調感情的堅貞與長久:雖然相逢短暫,但只要感情真摯,不在乎朝暮廝守。
【參考答案】①通過「群仙相妒」(具體表現為「月姊滿眉顰」和「雨姨吹雨」)反襯「雙星良夜」的美好。
②通過「舊愁多」與「新歡」少(「相逢草草」)的對比表達「雙星良夜」相逢的短暫。
③通過「重攪別離情緒」或「相逢草草」的「新歡」反襯「歸去」時所增添的「新愁」,以凸顯兩人感情的真摯和深沉。
註:舉出任意兩例,言之成理即可。
【試題分析】第一題考查情感,比較鑒賞。第二題考查表現手法,已經點出,要求舉例分析。
15.填空。(6分)
(1)裴多菲(2) 「荷花澱派」
(3)春與秋其代序。」
「少無適俗韻,
「乍暖還寒時候,
「早歲那知世事艱,
16【參考答案】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在結構上總結第一段,意在和北地風光進行對比。
煙花三月下揚州:是作者謀篇布局的著眼點,在結構上收束全文,引起下文,有貫通全文的作用。
秋盡江南草木凋:在結構上承上啟下,意在引出下文對揚州三月時節的景色描寫。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在結構上照應全文,意在凝聚全文的審美意趣,引出下文。
註:任選兩處作答,意思對即可。
【試題分析】考察名句的結構的作用。
【參考答案】D
【試題分析】作者寫揚州是追尋詩意的夢境,表現了對揚州的「風流不再」的悵然若失。
【參考答案】(1)作者從「小秦淮」與「瘦西湖」的命名方式切入,揭示了揚州景物「尺水玲瓏」、「小家碧玉」的詩化意味。
(2)多用古詩和四字詞語,整句和散句的交錯使用,言辭清麗,格調典雅。
【試題分析】切入角度:最嚮往的地方和什麼季節到揚州最好。
語言運用:音、詞、句、語言風格。
【參考答案】(1)今日的揚州依然繁華。(2)「唐代的風流」代表古時揚州的人文風氣和山水風光,「不再」一詞表明這種情境在今日的揚州已難覓蹤跡。(3)它的消逝令人感懷和惋惜,表達了作者悵然若失的感受。
【試題分析】理解「繁華」、「唐代的風流」、「不再」的含義和句子表達的情感。
【答案示例】1、(標准答案參考)浣完衣服的少女拎著水桶,踏著月色,從婆娑的竹林間穿過,伴著銀鈴般的笑聲,嘰嘰喳喳的打鬧著歸來。
2、(解析者提供答案參考)月光在竹林中灑下斑斑光點,四周一片寂靜。一陣風吹來,傳來洗衣歸來的少女的喧嘩。話音如玉盤落珠般清脆,笑聲如銀鈴搖動般響亮,是這般地無憂無慮。
【試題分析】注意幾個要素:竹、浣女歸、喧。盡量體現王詩「詩中有畫」的意境。
【答案示例】1、(標准答案參考)「滿紙荒唐言」,「誰解其中味」,絕世奇書《紅樓夢》中的詩詞也是難得的藝術瑰寶。讓我們走進寶山,去欣賞他們的璀璨與絢麗吧。
2、(解析者提供答案參考)「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這是寶釵的思想寫照,「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這是黛玉的生活環境,《紅樓夢》詩詞文質兼美。今天我們將對它進行專題鑒賞,希望同學們積極發言。
【試題分析】1、點明鑒賞《紅樓夢》詩詞;2、號召學生積極參與;3、盡量使用《紅樓夢》中的詩詞。
【答案示例】1(標准答案參考)(一)衣衫自己洗,小件不勞你。(四)急事你出馬,平日你休假。
2、(解析者提供答案參考)(一)洗衣不用電,手洗身體健。(四)拒絕小汽車,綠色自行車
C. 高考語文答案解釋(湖北)
1.A.質量(4)C.處理(chu3)D.參與(yu4)
2.A.歸納演譯(繹)B.自行其事(是)D.一愁(籌)莫展
3.A.雙手也情不自禁(不由自主)地顫抖
4.A.10分鍾縮短至1分鍾,縮短了10倍。B.不管他的身體有多差,生活條件再不好,D.卡拉OK等19項體育活動,
5.下列各項中,標點符號的使用合乎規范的一項是
A.冒號要改掉一個。B.句號放引號外面。C.去我家幹嘛,扶貧嗎,哈哈。(逗號該問號)
D. 2015年湖北高考語文試卷答案
不會出來這么快吧,明天晚上可以到網上看看,不然後天買份報紙
E. 2011高考湖北語文卷現代文閱讀答案
16.下列對趙樹理才氣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趙樹理喜愛民間戲曲,唱念做打樣樣都會,一個人能演活一台戲。
B.趙樹理的字寫得好,是歐體字的底子,結體也很有個性。
C.趙樹理寫東西從不起稿,考慮成熟,一氣呵成,稿子非常干凈。
D.趙樹理文學眼光獨到,有時能使被棄置的好搞起死回生。
【參考答案】C由原文中的句子「他的稿子非常干凈,極少塗改。他寫稿大概不起草。我曾見過他的底稿,」知C錯。
【解題思路】原文是猜測的語氣選項中是肯定的語氣。
17.本文語言很有特色,請結合文中畫線的①②兩處分別加以賞析。(4分)
【參考答案】(1)句子短小、簡單、緊湊,用「高」、「長」、「細」長分別形容個子、臉、眉眼,寥寥幾筆,形象地勾畫出了趙樹理的外貌特徵。 (2)語言簡潔,不用修飾語,用「唱」、「念」、「拉」、「走」等一連串的動詞表現了趙樹理的藝術才能。
【解題思路】本題所選兩個句子的特點句子簡單短小,(1)句運用外貌描寫(2)句使用動詞刻畫人物,兩句都是人物描寫,人物描寫的目的是刻畫人物形象。
18.本文細節描寫十分精彩,請舉兩例加以評析。(6分)
【參考答案】①他在一篇稿子的頁邊批了一行字:「排版,校對同志請注意,文內所有『你』字,一律不準改為『你』,否則要負法律責任。」趙樹理在一個尋常字眼的使用上,不盲從,並鄭重其事地在文稿中批字強調,凸顯趙樹理較真、堅持己見的性格。
②老趙劃拳與眾不同,兩只手出拳,左右開弓,一會兒用左手,一會兒用右手。趙樹理不循常規,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劃拳,別具一格,意趣橫生。這個細節描寫體現趙樹理幽默風趣的真性情,以及他和老舍之間的身後感情。
【解題思路】細節描寫在人物描寫中的作用是凸顯人物某一個方面的性格特點,答題時應側重人物獨特性格的分析。
19.請概括本文最後一段的主要內容,並談談該段在塑造趙樹理形象上的作用。(5分)
【參考答案】①最後一段主要寫趙樹理農民式的幽默:他在作品中描寫人物,現實中抨擊時事,都富有鄉土氣息的風趣語言出之。
②反映出趙樹理對農村生活的熟悉,對農民的關注和體恤,展現了有良知的作家的赤子情懷,使其形象更加豐滿。
【解題思路】文段的作用包括內容和結構兩方面答題時可以借鑒以下模式:概括內容+中心+結構上的作用。
F. 2013湖北語文高考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湖北卷)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一、語文基礎知識 (共15分,共5小題,每小題3分) 1.A 2.C 3.D 4.B 5.B
二、現代文(論述類文本)閱讀 (共9分,共3小題,每小題3分) 6.A 7.C 8.B
三、古代詩文閱讀 (共34分,共7小題) 9.(3分)C 10.(3分)B 11.(3分)D 12.(9分) (1)(3分)你難道猜想我不會射箭嗎?只是我的箭弓稍微軟了點。 (2)(2分)劉整行拜禮後起身,在旁邊站立,廉希憲不跟他講一句話。 (3)(4分)(廉希憲)恭敬地(把秀才們)迎入家裡,陪他們坐著,擺出酒食,對待他們的禮節非常恭敬,並且記下他們住的地方。 13.(3分) 勺飲不入口者三日/慟輒嘔血/扶乃能起/既葬/結廬墓所/諸相以居憂無例/欲極力起公。 14.(8分) (1)(3分) 這首詞蘊含的情感主要有:①久別重逢的喜悅;②宦海沉浮的悲惋無奈;③離別在即的愁緒。 (2)(5分) ①想像奇特,虛實相生。詞人忽發奇想,將本來荒僻的閬州點化為神仙閬苑,賦予閬州神話般的美麗。虛實處理得當,富有浪漫色彩。②境界縹緲開闊,語言灑脫靈動。「閬山」 通「閬苑」,「滁州」望「閬州」,展現了多重時空的組合變化。「聞說」二字導入傳說,忽又接以「樓高」句設想將來,靈動超逸,揮灑自如。 15.(5分) (1)申之以孝悌之義 (2)執敲撲而鞭笞天下 (3)雞鳴桑樹顛 (4)聲斷衡陽之浦 (5)征蓬出漢塞 (6)勢拔五嶽掩赤城 (7)目遇之而成色 (8)梧桐更兼細雨 (8個小題,從中任選5個小題作答即可)
四、現代文(文學類、實用類文本)閱讀 (共20分,共4小題) 16.(4分) A E 17.(4分) ①羅蘭痴迷於音樂,音樂是他的生命。德國的音樂充滿藝術魅力,滋潤了羅蘭的心靈。②他開始接觸德國音樂的時候,還沒有在現實生活中接觸過德國人,也不了解「德國」一詞意味著什麼。 18.(4分) ①音樂的天才,傑出的文學家。②真理的尋求者,時代的聖人,理想人格的化身。 19.(8分) ①一個人應該轉益多師。羅蘭在人生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英雄」。莫扎特與貝多芬奠定了羅蘭的藝術基礎;莎士比亞拓展了羅蘭的藝術世界;托爾斯泰為他樹立了人生的榜樣。②要選擇真正的「英雄」。羅蘭的「英雄」莫扎特、貝多芬、莎士比亞、托爾斯泰等都是世界性的先聖與時賢,是人類藝術史上的豐碑。③在「英雄」的影響下,自身還應不懈地努力。羅蘭在堅持不懈並經嘗種種精神的苦痛後,才逐步被世界認識與接受。 聯系現實略。 (此題考生作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正常評分)
五、語言文字運用 (共12分,共3小題) 20.(4分) 答案示例一:兩位作家的讀者群體不同,不能也不應在銷量上簡單比較。 答案示例二:銷量與作品的文學價值不能劃等號,這兩位作家各有千秋。 21.(4分) 答案示例一:甲句更好。①句中兩次出現「一件事」,表明周朴園很重視這「一件事」。②使用長句,語氣緩和,與前面的「嚴厲」形成對照,表現了周朴園復雜的心態。 答案示例二:乙句更好。①突顯了動詞「做」和「當」,表明周朴園希望周萍做事要敢於擔當,符合劇情的發展。②使用短句,中間增加了語音停頓,合乎口語習慣,語氣較周朴園前面的話更嚴厲。 22.(4分) 答案示例:夕陽西下,晚霞如飄揚在天空中的輕紗,暮色溫柔。奶奶牽著孫子的小手,佇立巷口,翹首盼望那遠游者歸來的身影——是兒子,是父親。背後,深巷幽幽,低吟著等候者的悠悠心曲。
六、寫作 (共60分,共1小題) 23.(60分) 答案略
G. 2011高考湖北卷,語文,A卷答案。
湖北省整理版: A卷、1-5:B、A、C、C、B 6-8是一樣的 DDB 10-12 DBA (1)樑柱問過渡部分結構部分減少剪力消除了梁折斷的危機 (2)把每一構材料的做法,天然材料休整的程度等都規格化 (3)關於硅石牆壁門窗油飾,屋瓦等方面的「石作做法」,彩畫做法「瓦作做法」學 13.(1)古代埋葬死人,用柴草厚厚地把他包裹起來,將其葬於山野之中,既無封土堆,又不樹立墓碑,後世的聖人用棺槨來替代這種情況 (2)在這之後牧童丟失了羊,羊進入了墓室的通道,牧童拿火把照著尋找羊,不小心失火燒了始皇的棺槨 (3)孝文皇帝放棄了築墳的禮節而簡單地埋葬,用節儉安定神明,可以把這作為准則 14題:(1)和風細雨 (2)1.點明中心 2.承上啟下 (3) 1.劉詩通過寫雨映寒空,山深樹幽,倚樓眺 望的一幅水墨畫,運用白描手法,永優美 2.蘇詩通過寫橫風斜雨,潮江涌動,運用比喻手法,寫出了雨 前,雨後二個壯觀美景 15題(1)、狂人日記、(2)川端康成、(3)、①振長策而御宇內、②舉類邇而見義遠③煙光凝而暮山紫(4)別時茫茫江浸月 16題 . C 17題.(1)運用幽默詼諧語文,生動形象 (2)大量運用動詞於短句,短小精煉 20.讓校園永遠明朗清凈,讓心靈不受煙霧繚繞 18.1對於趙樹理對「你」「你」使用的態度的細節描寫,看似「較真」,從側面寫出他正直,對性別歧視 不滿。2 趙樹理喝酒、劃拳細節的描寫,細致而有力,劃拳場面如在眼前生動 19.趙樹理和老舍幽默的不同,及其他的幽默在小說中的體現. 作用:從他小說中「幽默」的體現及城鄉 差別的感受,突出趙樹理愛憎分明及對農民疾苦的不滿 20.讓校園永遠明朗清凈,讓心靈不受煙霧繚繞 21(1)公路運量聚減,鐵路大幅上升(2)鐵路速度提高,且經濟,安全,省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