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數學與詩歌

數學與詩歌

發布時間: 2021-08-21 10:50:59

Ⅰ 贊美數學的詩詞

一.數學入詩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這是宋代邵雍描寫一路景物的詩,共20個字,把10個數字全用上了.這首詩用數字反映遠近、村落、亭台和花,通俗自然,膾炙人口.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無數片,飛入梅中都不見.
這是明代林和靖寫的一首雪梅詩,全詩用表示雪花片數的數量詞寫成.讀後就好像身臨雪境,飛下的雪片由少到多,飛入梅林,就難分是雪花還是梅花.
一窩二窩三四窩,五窩六窩七八窩,
食盡皇家千鍾粟,鳳凰何少爾何多.
這是宋代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王安石寫的一道《麻雀》詩.他眼看北宋王朝很多官員,飽食終日,貪污腐敗,反對變法,故把他們比作麻雀而諷刺之.
一篙一櫓一漁舟,一個漁翁一釣鉤,
一俯一仰一場笑,一人獨佔一江秋.
這是清代紀曉嵐的十「一」詩.據說乾隆皇帝南巡時,一天在江上看見一條漁船盪槳而來,就叫紀曉嵐以漁為題作詩一首,要求在詩中用上十個「一」字.紀曉嵐很快吟出一首,寫了景物,也寫了情態,自然貼切,富有韻味,難怪乾隆連說:「真是奇才!」

Ⅱ 關於數學的詩詞

與數學有關的詩詞比較多,選取部分,舉例如下:
1、《山村詠懷》
(北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雪梅》
(明)林和靖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無數片, 飛入梅中都不見。
3、《閨怨》
(清)黃煥中
百尺樓台萬丈溪,雲書八九寄遼西。
忽聞二月雙飛雁,最恨三更一唱雞。
五六歸期空望斷,七千離恨竟未齊。
半生四顧孤鴻影,十載悲隨杜鵑啼。
4、《樂大夫輓詞》
(唐)駱賓王
可嘆浮生促,吁嗟此路難。丘陵一起恨,言笑幾時歡。
蕭索郊埏晚,荒涼井徑寒。誰當門下客,獨見有任安。
蒿里誰家地,松門何代丘。百年三萬日,一別幾千秋。
5、《絕句》
(唐)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6、《使至塞上》
(唐)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吏,都護在燕然。
7、《行路難·其一》
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8、《飲中八仙歌》
(唐)杜甫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9、《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10、《結客少年場行》
(唐 )李白
紫燕黃金瞳,啾啾搖綠騣。平明相馳逐,結客洛門東。少年學劍術,凌轢白猿公。
珠袍曳錦帶,匕首插吳鴻。由來萬夫勇,挾此生雄風。託交從劇孟,買醉入新豐。
笑盡一杯酒,殺人都市中。
11、《月下獨酌四首》
(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12、《把酒問月》
(唐)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
13、《籌邊樓》
(唐)薛濤
平林雲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
14、《梅花絕句·其一》
(宋)陸游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15、《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Ⅲ 關於數學的詩句

1、釣魚絕句 (清 紀曉嵐)
一篙一櫓一漁舟,一個漁翁一釣鉤,一俯一仰一場笑,一人獨佔一江秋。
釋義:相傳清代乾隆皇帝有一個秋日和紀曉嵐開個玩笑,難為他一下,就讓他以遠處一個釣魚翁為題,寫一首鑲嵌十個 「一」字的絕句。紀曉嵐略一沉思,就脫口吟出一首描繪秋釣的《釣魚絕句》:「一篙一櫓一漁舟,一個漁翁一釣鉤。一拍一呼又一笑,一人獨佔一江秋。」乾隆皇帝不禁拍案叫絕,親自酌酒賞給紀曉嵐。
2、山村詠懷 (北宋 邵雍)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釋義:一眼看去有二三里遠,薄霧籠罩著四五戶人家。村莊旁有六七座涼亭,還有許多鮮花正在綻放。
3、 雪梅詩 (明 林和靖)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無數片,飛入梅中都不見。
釋義:這是明代林和靖寫的一首雪梅詩,全詩用表示雪花片數的數量詞寫成。讀後就好像身臨雪境,飛下的雪片由少到多,飛入梅林,就難分是雪花還是梅花。
4、高僧晚歸圖 (何佩玉)
一花一柳一點磯,一抹斜陽一鳥飛。一山一水一中寺,一林黃葉一僧歸。
釋義:清代的女詩人何佩玉擅長作數字詩,也連用了十個「一」,生動地勾畫了一幅高僧晚歸圖。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釋義:巍巍長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卻在迢迢遠方。你我命運何等相仿,奔波仕途,遠離家鄉。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內不覺遙遠。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覺就像近鄰一樣。岔道分手,實在不用兒女情長,淚灑衣裳。

Ⅳ 數學與詩歌的意義

教育看起來只是一種知識教育,但本質上是一種素質教育。我們所接受的數學訓練,所領會的數學思想和精神,所獲得的數學教養,無時無刻不在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成為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
本文為李大潛院士在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2016級新生迎新大會上的講話。
李大潛:中國數學家,復旦大學數學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數學是一生中學得最多的一門課程:從小學到中學,從中學到大學,包括到了研究生的學習階段,都在學習數學。為什麼要花這么多時間來學習數學?又為什麼一定要努力學好數學呢?
如果認為這種學習只是為了執行學校與老師的規定,只是為了應付有關的考試並取得一個好的成績,只是為了混得一張文憑將來找一個高收入的工作,或者只是為了或多或少掌握一些有關的數學知識,那麼即使進了數學科學學院,也必然會對數學學習採取一個被動和應付的態度,學習的效果也必然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因此,這個看來似乎很平凡的問題其實很值得大家認真地想一想。
無處不在的數學
要搞清為什麼要學好數學,首先要認識數學這門學科本身的重要性。
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有數與形這兩個側面,數學作為研究現實世界中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是剔除了物質的其它具體特性,僅僅從數與形的角度來研究整個世界的。數學的作用和地位,現在看來,概括起來可以有以下幾條:
1 常青的知識

Ⅳ 與數學有關的古詩詞

我國古代詩詞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學的瑰寶.在文學這個百花園中,有些詩同數學時有聯姻,如把數字嵌入詩中,有的一首詩就是一道數學題.當你在讀聯吟詩時,既提高了文學修養,又學會了解題,還能得到美享受.
一.數學入詩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這是宋代邵雍描寫一路景物的詩,共20個字,把10個數字全用上了.這首詩用數字反映遠近、村落、亭台和花,通俗自然,膾炙人口.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無數片,飛入梅中都不見.
這是明代林和靖寫的一首雪梅詩,全詩用表示雪花片數的數量詞寫成.讀後就好像身臨雪境,飛下的雪片由少到多,飛入梅林,就難分是雪花還是梅花.
一窩二窩三四窩,五窩六窩七八窩,
食盡皇家千鍾粟,鳳凰何少爾何多.
這是宋代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王安石寫的一道《麻雀》詩.他眼看北宋王朝很多官員,飽食終日,貪污腐敗,反對變法,故把他們比作麻雀而諷刺之.
一篙一櫓一漁舟,一個漁翁一釣鉤,
一俯一仰一場笑,一人獨佔一江秋.
這是清代紀曉嵐的十「一」詩.據說乾隆皇帝南巡時,一天在江上看見一條漁船盪槳而來,就叫紀曉嵐以漁為題作詩一首,要求在詩中用上十個「一」字.紀曉嵐很快吟出一首,寫了景物,也寫了情態,自然貼切,富有韻味,難怪乾隆連說:「真是奇才!」
一進二三堂,床鋪四五張,
煙燈六七盞,八九十枝槍.
清末年間,鴉片盛行,官署上下,幾乎無人不吸,大小衙門,幾乎變成煙館.有人仿邵雍寫了這首啟蒙詩以諷刺.
西漢時,司馬相如告別妻子卓文君,離開成都去長安求取功名,時隔五年,不寫家書,心有休妻之念.後來,他寫了一封難為卓文君的信,送往成都.卓文君接到信後,拆開一看,只見寫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萬千百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她立即回寫了一首如訴如泣的抒情詩:
一別之後,二地相懸,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撫彈,八行書無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我眼望穿,百思想,千繫念,萬般無奈叫丫環.萬語千言把郎怨,百無聊賴,十依闌干,九九重陽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點燭祭祖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梳妝懶,三月桃花又被風吹散!郎呀郎,巴不得二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司馬相如讀後深受感動,親自回四川把卓文君接到長安.從此,他一心做學問,終於成為一代文豪.
二.詩歌趣題
1.數學是一種抽象思維活動,本來與詩無緣,可是清代詩人徐子雲竟將「抽象」與「形象」結合在一起,創作出這首數學詩:
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內幾多僧.
三百六十四隻碗,看看周盡不差爭.
三人共食一碗飯,四人共吃一碗羹.
請問先生明算者,算來寺內幾多僧?
詩句的意思是:寺內有三百六十四隻碗,如果三個和尚共吃一碗飯,四個和尚共吃一碗羹,就每個和尚都有得吃,寺內共有和尚多少個?
「周盡不差爭」意即很准確,晚數就這樣,一點也不差.
顯然這一道代數題,初中生只要稍動腦筋就能解決——設和尚數為x,列出以下的代數式子:x/3+x/4=364,x=624.
2.百羊問題
明代大數學家程大位著的《演算法統宗》一書,有一道詩歌形式的數學應用題,叫百羊問題.
甲趕羊群逐草茂,乙拽一羊隨其後,
戲問甲及一百否?甲雲所說無差謬,
所得這般一群湊,再添半群小半群,
得你一隻來方湊,玄機奧妙誰猜透?
此題的意思是:一個牧羊人趕著一群羊去尋找青草茂盛的地方.有一個牽著一隻羊的人從後面跟來,並問牧羊人:「你的這群羊有100
只嗎?」牧羊人說:「如果我再有這樣一群羊, 加上這群羊的一半又1/4群,連同你這一隻羊,就剛好滿100隻.
」誰能用巧妙的方法求出這群羊有多少只?
此題的解是:
(100-1)÷(1+1+1/2+1/4)=36隻
3.李白打酒
李白街上走,提壺去打酒;
遇店加一倍,見花喝一斗;
三遇店和花,喝光壺中酒.
試問酒壺中,原有多少酒?
這是一道民間算題.題意是:李白在街上走,提著酒壺邊喝邊打酒,每次遇到酒店將壺中酒加一倍,每次遇到花就喝去一斗(斗是古代容量單位,1斗=10升),這樣遇店見花各3次,把酒喝完.問壺中原來有酒多少?
此題用方程解.設壺中原來有酒x斗.得〔(2x-1)×2-1
〕×2-1=0,解得x=7/8.
4.百饃百僧
明代大數學家程大位著的《演算法統宗》中有這樣一題:
一百饅頭一百僧,大僧三個更無增;
小僧三人分一個,大小和尚各幾丁?
這題可用假設法求解.現假設大和尚100個,
(3×100-100)÷(3-1÷3)
=75(人)…………
小和尚人數
100-75=25(人)
大和尚人數
5.啞子買肉
這也是程大位《演算法統宗》中的一道算題:
啞子來買肉,難言錢數目,一斤少四十,
九兩多十六.試問能算者,今與多少肉?
此題題意用線段圖表示,就一目瞭然.
從圖可以看出:
每兩肉價是:(40+16)÷(16-9)=8(文)
啞子帶的錢:8×16-40=88(文)
啞子能買到的肉:88÷8=11(兩)
(註:舊制1斤=16兩)
6.及時梨果
元代數學家朱世傑於1303年編著的《四元玉鑒》中有這樣一道題目:
九百九十九文錢,及時梨果買一千,
一十一文梨九個,七枚果子四文錢.
問:梨果多少價幾何?
此題的題意是:用999文錢買得梨和果共1000個,梨11文買9個,果4文買7個.問買梨、果各幾個,各付多少錢?

梨每個價:11÷9=1 2/9(文)
果每個價:4÷7=4/7(文)
果的個數:
(1 2/9×1000-999)÷(1
2/9-4/7)=343(個)
梨的個數:1000-343=657(個)
梨的總價:
1
2/9×657=803(文)
果的總價:
4/7×343=196(文)
7.隔壁分銀
只聞隔壁客分銀,不知人數不知銀,四兩一份多四兩,半斤一份少半斤.
試問各位能算者,多少客人多少銀?
此題是民間算題,用方程解比較方便.
設客人為x人.則得方程:
4x+4=8x-8

x=3,4×3+4=16
答:客人3人,銀16兩.
(註:舊制1斤=16兩,半斤=8兩)
8.寶塔裝燈
這是明代數學家吳敬偏著的《九章演算法比類大全》中的一道題,題目是:
遠望巍巍塔七層,紅光點點倍加增,
共燈三百八十一,請問頂層幾盞燈?

各層倍數和:
1+2+4+8+16+32+64=127
頂層的盞數:381÷127=3(盞)

Ⅵ 數學與詩歌太陽落山晚霞紅我把鴨子趕回籠一半在外鬧哄哄一半的一半進籠中剩下

15×2×2
=30×2
=60(只)
答:共有60隻鴨子.

Ⅶ 關於數學的詩歌

我國古代詩詞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學的瑰寶.在文學這個百花園中,有些詩同數學時有聯姻,如把數字嵌入詩中,有的一首詩就是一道數學題.當你在讀聯吟詩時,既提高了文學修養,又學會了解題,還能得到美享受.
一.數學入詩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這是宋代邵雍描寫一路景物的詩,共20個字,把10個數字全用上了.這首詩用數字反映遠近、村落、亭台和花,通俗自然,膾炙人口.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無數片,飛入梅中都不見.
這是明代林和靖寫的一首雪梅詩,全詩用表示雪花片數的數量詞寫成.讀後就好像身臨雪境,飛下的雪片由少到多,飛入梅林,就難分是雪花還是梅花.
一窩二窩三四窩,五窩六窩七八窩,
食盡皇家千鍾粟,鳳凰何少爾何多.
這是宋代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王安石寫的一道《麻雀》詩.他眼看北宋王朝很多官員,飽食終日,貪污腐敗,反對變法,故把他們比作麻雀而諷刺之.
一篙一櫓一漁舟,一個漁翁一釣鉤,
一俯一仰一場笑,一人獨佔一江秋.
這是清代紀曉嵐的十「一」詩.據說乾隆皇帝南巡時,一天在江上看見一條漁船盪槳而來,就叫紀曉嵐以漁為題作詩一首,要求在詩中用上十個「一」字.紀曉嵐很快吟出一首,寫了景物,也寫了情態,自然貼切,富有韻味,難怪乾隆連說:「真是奇才!」
一進二三堂,床鋪四五張,
煙燈六七盞,八九十枝槍.

Ⅷ 與「數學有關」的古詩詞有哪些

1、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唐·杜甫

出處:《絕句》

釋義: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婉轉地歌唱,一隊整齊的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隻。

2、一片兩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萬片無數片,飛入梅花總不見。——清·鄭板橋

出處:《詠雪》

釋義:詩的前兩句是虛寫,後兩句是實寫,虛實相映融鑄出了清新的意境。前三句看似平平常常,在低谷徘徊,然而到了結尾的第四句,卻以動靜相宜的深邃意境,一下子將全詩從低谷推向奇峰。

3、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邵雍

出處:《蒙學詩》

釋義:一
個小孩,牽著媽媽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氣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過一個小村子,只有四五戶人家,正在做午飯,家家冒炊煙。娘倆走累了,看見路邊有六七座亭
子,就走過去歇腳。

4、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

出處:《元日》

釋義:鞭炮響轉眼間一年己過,屠蘇酒暖心房春風吹拂。旭日東升,千門萬戶是多麼地明亮,慶新春到處都是新鞭炮換舊符。

5、一年老一年,一日衰一日;譬如東周亡,豈復須大疾。——陸游

出處:《一年老一年》

釋義:一年過去了,又老了一歲;一天過去了,又少了一天,人與人就是在你我一會兒我一會兒的來往中相識的,相識的人中又能有幾個是知音呢?

Ⅸ 數學與詩歌的關系

用數學知識讀詩

有許多詩歌,從字面上看不出它與數學的聯系,但仔細思索之下,利用數學知識重新反思詩歌內容,會有全新的認識。
譬如歌劇《劉三姐》中,劉三姐與三位秀才(陶,李,羅)對唱,羅秀才:"小小麻雀莫逞能,三百條狗四下分。一少三多要單數,看你怎樣分得清。"劉三姐:"九十九條打獵去,九十九條看羊來。九十九條守門口,還剩三條奇奴才。" 計算一下可以發現300 = 99 99 99 3 。這正是數學中的整數分拆問題。如果不計次序的分拆,就有四種分拆方法:300 = 99 99 99 3 = 99 99 3 99 = 99 3 99 99 = 3 99 99 99 。顯然,上面的分拆數目若計及次序的分拆便是4種;若不計及次序的分拆便是1種。這時候可以有一個更一般的問題題: "將300分成有次序的4個奇數之和,有多少種不同的方式?"不難想像,如果當年與劉三姐對唱的羅秀才,將歌詞的最後一句改為: "多少分法請說清",那麼即使劉三姐非常聰明,一時間,也恐怕難於應付了。

熱點內容
2017高考語文試卷安徽 發布:2025-05-20 06:36:58 瀏覽:837
泰安一中教師招聘 發布:2025-05-20 04:20:27 瀏覽:231
兵佣哪裡 發布:2025-05-20 01:47:42 瀏覽:170
一年級語文拼音練習題 發布:2025-05-20 00:57:44 瀏覽:91
教學管理培訓 發布:2025-05-20 00:56:58 瀏覽:889
師德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發布:2025-05-20 00:37:15 瀏覽:824
課堂整老師 發布:2025-05-19 23:37:16 瀏覽:919
天才的英語 發布:2025-05-19 19:40:53 瀏覽:547
2016繼續教育考試答案 發布:2025-05-19 17:57:30 瀏覽:128
學生喜歡的教師 發布:2025-05-19 17:55:49 瀏覽: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