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日記300字
❶ 數學日記3篇300字左右
古老的咒語——讓一個人三天內愛上你
一天,男孩和女孩吵架了。他不再對她說"我愛你",當然她也不再對他說"我也是。一天晚上,他們談到了分手的事,背對背睡下了。半夜,天上打雷了。第一聲雷響時,他醒了,下意識地猛地用雙手去捂她的耳朵,才發現不知何時他又擁著她。雷聲緊接著炸假裝什麼也沒發生,可誰都沒有睡著她想也許他還愛我,生怕我受一點點嚇。他想,也許她還愛我,不然她不會流淚的。愛的最高境界是經得起平淡的流年。世界上最美的木乃伊,這是一個古老的符咒,請在收到次消息後發給三個論壇。等發完後看看三天內就能得到心愛的人。不發的話你將有霉運一個月,同學說他試過了,很靈。-令人愛上你..)
❷ 數學日記300字怎麼寫
中午爸爸下班回來,哼著小調,興高采烈地跨進家門我迎上去問道:「爸爸,今天有什麼事這么高興?」爸爸說:「這個月我漲工資了。」我問道:「那你現在一個月拿多少工資?」爸爸想了想,微微一笑說:「我比你媽的工資高,我倆的月工資加起來是2800元,月工資差是100元,你說我一個月拿多少工資?」
聽了爸爸的話,我動手在紙上畫出了線段圖幫助我理解:
通過觀察和思考,我很快算出了答案,並且告訴爸爸。首先把媽媽的工資看作和爸爸同樣多,那麼爸爸、媽媽的月工資一共是(2800+100)=2900元,再把月工資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爸爸的月工資。列式是:(2800+100)÷2=1450元。
爸爸聽了,滿意地直點頭。這時,正在做飯的媽媽對我說:「你還有其它方法嗎?」「還有其它方法?」我驚奇地說。我報著好奇的心情靜下心來再次觀察、思考,我發現此題關鍵是找出以誰作標準的問題,標准不同,方法也就不同。於是,我有了第二種方法:就是以媽媽的工資作標准,假設爸爸和媽媽的工資同樣多,那麼倆人的月工資和就是(2800-100)=2700元,再把月工資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媽媽的月工資最後加上爸爸比媽媽多的100元,就是爸爸的月工資。列式為(2800-100)÷2+100=1450元。
聽完了我第二種方法的介紹,爸爸、媽媽笑了……
❸ 數學日記300字左右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暑假作業。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並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麼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媽媽的一個同事來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於是,他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接著我們開始排除,然後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棱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於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最後,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後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後,我心裡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
❹ 300字以上數學日記,10篇,急!!!
篇一:有趣的數學問題
生活中與許許多多的數學信息,我們每時每刻也離不開數學!
說到離不開數學我今天就發生了一件有趣的數學問題。
今天等寬頻連接的時候我坐下來拿起媽媽給我買的加菲貓的幸福生活,看到了加菲貓的簡介,加菲貓2005年登上大屏幕時是它26歲生日我把這句話給媽媽說了,媽媽問我那現在是2013年,那加菲貓現在多大呢?我一聽是一個不錯的問題,於是我開始一年一年的算2005年26歲,2006年就是27歲,2007年28歲,2008年29歲,2009年30歲,2010年31歲,2011年32歲,2012年33歲,2013年34歲,那加菲貓今年34歲,他也可是動物界的 文學家了呀!但是我這樣算太麻煩,我便思索起來05年到13年中間相差多少?我能用13減5就知道中間相差多少了13減5等於8,8年,我在用這8年加他現在的26歲不就知道他現在多少歲了嗎!8加26等於34,加菲貓今年34歲了,我知道怎樣算歲數了。
同學們,生活中有許多數學問題我今天解決了一個問題,還有許多問題等著我去探索發現。如果你會心去發現,一定有不一樣的結果,就像今天的數學問題,學習數學,它很有趣的。
篇二:測量電視機的周長
今天,我什麼事都幹完了,我覺得很無聊,就去量電視機的周長。當我拿著尺子去量電視機的周長時,就發現尺子不夠長,我想:「怎麼辦?」突然,我想到了今天許老師教了可以用線來量,想到這,我便開始動手,我剪了一條很長的白線,就開始量了。當我就要量完了,就發現線不夠長,可我又不想剪了,我就想「怎樣能變簡便一點」?我回房間拿起書學書來看,不一會兒,就找到了簡便一點的方法。因為我家的電視機是長方形,所以只用量一條長和一條寬。我拿著線去量,過了一會兒,我量出來了,一條長和一條寬是一百零六厘米,但是有兩條長和寬,所以再用一百零六乘以二,等於二百一十二厘米。原來我家的電視機的周長是二百一十二厘米。
我知道了,以後量物體的周長時,能想出簡便的方法,就用簡便的方法。
篇三:買書
今天,我和爸爸去書店買書。
我們來到書店。我挑了一本我盼望已久的書,來到收銀台。爸爸說:「你這本書12.6元,我這本書16.3元,我再拿3支1.5元的圓珠筆,給了50元還剩多少元?如果你猜對了,剩下的錢就給你買雪糕吃。」我想:50減12.6加16.3加1.5乘3的和等於16.6元。我說:「16.6元。」「好,這16.6元就給你買雪糕吃。」爸爸爽快地說
來到雪糕店,爸爸又問我:「我買2個1.5元的雪糕,付了16.6元,還剩多少錢?」我想:簡單,16.6減1.5乘2,等於13.6元。我說:「還剩13.6元。」爸爸說:「不錯嘛!還可以。」我生氣地說:「你小看我啊,這可是二年極的題目。我要是連這些都不會,我還是五年級的學生嗎?」
數學在生活中是離不開的。
篇四:心算
暑假裡的一個晚上,媽媽帶我去了留下世紀聯華超市,我看到了商場的人可真多啊!裡面的東西也是很多,有文具、食品、服裝、煙酒、玩具等。我和媽媽買了紫菜、牛奶、果凍、飲料、魷魚絲、沐浴露、襪子、梅子、香欖和巧克力等。他們的價錢分別是:23元、9元、3元、6·5元、28元、3元、40元、6元、10元、1元。在收銀台前,媽媽說:「兒子,你能跟阿姨比算速度嗎?把要付款的金額算出來?」我知道我的心算能力不是很強,連忙找來一張紙和一支筆,迅速認真地算起來,不過還是沒售貨員阿姨的電腦快,當我把結果告訴媽媽的時候,阿姨已經把要找的錢都給了媽媽,我核對了我倆的計算結果,沒想到我也這么快地算對了,媽媽也表揚了我,但我知道在今後的學習中,我要提高自己的心算速度!只要努力,我會有進步的。
篇五:生活中的數學題
今天在數學的課本中看見了一道題「生活中的數學題」。題目是:「我們國家大約13億的人口,如果我們每人每天節約1角錢,如果這樣的話,我國全國就節約了約1300萬元了。如果小學生從一年級到大學大約要節約1萬幾千元錢了,那麼這筆錢可以供給1805位失學沒錢上學的小朋友,把這筆錢給那些人,那豈不是很好嗎!」
看了上面的信息,我想啊:可真是人多力量大啊。突然我想起來了,人多力量大?不好的啊,因為我想了想:如果這大約13億的人口,都浪費了1滴水,那麼一共約浪費13億滴水了,那麼大家想一想13億滴水大約有多重呢?
我做了一個小實驗:在水龍頭下面滴1000滴水,用稱稱了一下,1000滴水重200克,我又動筆算了一下。
1300000000÷1000×200=260000000(克)
260000000克=260噸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呀:如果按每人一個月用了一噸水計算的話,那麼260噸水就足足可以用上2年了。我去問我爸爸:「1噸水能夠發多少度的電?」爸爸說:「1
❺ 6年級數學日記300字
日記:記下這一天所發生的開心或不開心事情。
數學日記:記下這一天所學到的數學知識。
日記,一定要求實。
所以數學日記,也要求實哦。
綜上所述,建議你的數學日記寫一下幾點:
1、記下今天所學到的知識
2、記下今天沒掌握的知識
3、確立自己今後對沒掌握知識的攻克計劃
4、並做好自己以後對數學學習的長遠計劃
數學的學習對於我們女孩子真的有些吃力。但為了心中夢想的大學和前程,努力把。
o(∩_∩)o... 數學日記
今天上午,我正在為數學日記寫些什麼而煩惱。在網路的知道上閑逛,希望能碰到些啟發。突然,知道上的一片文章吸引了我:
「 八路實驗小學六(7)班 徐瑞祥
今天下午,我在《小學生雙色課課通》上看到了這樣一道題。
一個圓錐底面半徑是8分米,高的長度與底面半徑的比3:2,這個圓錐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分析:這是一道按比例分配的應用題……」
我沒多看分析,對著這道題便琢磨開了,咦?圓錐體的面積我沒學過怎麼計算啊。那這道題我有怎麼解呢?我嘆了口氣,准備繼續看完分析,刻我轉念又想,這個暑假過了我不久是六年級了嗎?若是連這道課課通上的題都不會做。我還算是什麼奧數班的啊?不就是名不副實了嗎?對,我一定要靠自己把它解出來。
按照往常我在這種題面前一定是在腦子里建立一個模型,可是,對於這道題我卻格外謹慎,生怕有個閃失。我在紙上畫了一個圓錐的透視效果。定睛一看,咦?這個圖形如果是平面圖形不就和三角形一樣了嗎,那這個圓錐的立方面積不就是和它同底同高的圓柱體的面積的2分之1了嗎?我一下子喜出望外。原來圓錐體的面積也同容易求的嘛。只要知道圓錐體的高,和底面積不就可以求出了嗎?再回到這道題上,它的條件里告訴了你底的半徑,就等於告訴了底面積,它說高和底半徑的比例是3:2,也就是底半徑的長度是高的3分之2。那高不就是半徑×3÷2=高。這么說來,高就是12分米,底面積就是200.96立方分米,圓錐體面積就是200.96×12÷2=1205.76立方分米。
「呼,終於被我解出來了。」我長吁了一口氣,通過這道題,我也發現了,其實數學中有許多東西是相通的,就像圓錐體面積和是三角形面積一樣。其實並不需要知道所有的計算公式,只要可以融會貫通,一樣可以解題。
❻ 數學日記300字的
今天我做了一個很有趣,也很有意義的試驗。
我用三根冰棒棍平成了一個回三角形,我發現,答這三根棍的關系相當固定,根本無法動搖。可是如果用四根棍拼成一個四邊形情況就不一樣了,竟然可以變成平行四邊形。即使用四根不同長度的棍拼成不規則的四邊形,仍然可以活動,改變原有的形狀。這充分說明了四邊形是不穩定性的。
我在四邊形的兩個對角上又加了一根棍兒,嘿!原有的四邊形被這根棍分成了兩個三角形,這個四邊形變得不再動搖了。這個試驗充分說明了三角形具有穩定性,而四邊形是不穩定的。
通過今天我自己動手實驗,加深了我對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的認識。今天的收獲真大呀!
參考資料: 小學二、三年級數學日記精選
❼ 數學日記300字
和爸爸做題
又是周末,唉,作業做完了,漫漫長日,該怎麼過啊?我嫌無聊,隨手拿了一本《十萬個為什麼》,捧起來看。"唉,又是看過的書。"我抱怨著。
"咔啦",房門打開了,哦,原來是爸爸,正好,我想出氣呢!"爸,我好悶啊!""悶就看書啦!你爸我小時候哪有什麼電腦、電視啊?""可你又不給我出去玩……""對了,我最近看到一道數學題,恐怕……我們廖家大小姐也算不出來。"顯明,爸爸是在吊我的胃口。不過,一向好勝好強的我還是經不起這番考驗,說:"出題吧!"
"我先講一個故事,古印度有一個國王,非常愛玩。有一次下令在全國張貼招賢榜:如果誰能替國王找到奇妙的游戲,將給予重賞。"
我等得不耐煩了,說:"趕緊出題吧!"爸爸說:"你先別急啊!進入正題啦!一個術士揭了招賢榜。他發明了一種棋,使國王玩得捨不得放手。國王高興地問術士:"你想要些什麼賞賜呢?"術士趕緊說:"大王,我只請您在那個棋盤的第1格放1粒米,在第2格放兩粒米,在第3個格子里放4粒米,然後在後面的每1個格子放下比前1個格子多1倍的米,64格放滿了,也就是我要求的獎勵。"國王一口答應了。問題來了,國王能不能把這些米獎給術士呢?
這還不容易嗎?我偷偷地拿來一台計算機,爸爸卻說:"諒你用計算機也算不了。"這我可有點心慌了,因為我爸爸可不開玩笑。
讓我們算一算,第1格里有1粒米,第2格有2粒,第3格有4粒……從第1格到第64格,2必須相乘64次,再減去1,經過我一個小時的計算,結果是:18446744073709551615。
為什麼這個數字會這么驚人呢?原來是因為這個術士聰明地將2作為基本倍數,棋盤上的格數64作為這個倍數的被乘數,那麼這個2就必須不斷相乘64次,至於為什麼要減去1,那是因為第一個格子只有1粒米。1粒米,2粒米的數量確實很少,可是,如果這個2,不斷乘下去,就會變成一個巨大的數目。缺乏學識的國王又怎麼會知道呢?
我們的社會,我們的生活到處都充滿了數學問題,如果數學水平不高的人確實很容易吃虧。我得要抓緊時間鑽研一下奧數題才行
❽ 四年級數學日記300字
買蘑菇
今天,我跟著媽媽去菜場買菜。媽媽說:「今天要考考你,會不會自己去買樣你喜歡吃的菜。」媽媽給了我20元錢,要看看我的表現。「保證完成任務。」我自信地說。
於是,我邊走邊看,來到蔬菜區,看到嫩嫩白白的新鮮蘑菇,讓我垂涎欲滴,因為我最喜歡吃蘑菇了。那就買蘑菇吧!我問賣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錢一斤?」阿姨說:「7元一斤。小朋友,你要買多少?」「兩斤。」我想:兩斤的話,二七十四,正好14元,阿姨還應該找我6元。這時,阿姨一稱,說:「小朋友,兩斤二兩,多了二兩,不要緊吧。」「這個……」兩斤二兩是多少錢呀?我該給阿姨多少錢呢?我正在左思右想的時候,媽媽走過來了。我見了媽媽有點難為情了,因為剛才才誇口,現在算不出來了。媽媽告訴我說:「兩斤是14元,二兩是1元4角。」「那,一共是15元4角。」我脫口而道。我便把20元錢給了賣菜的阿姨,阿姨找了我4元6角。我又算了算,正正好,不多也不少。
通過這次考驗,我感到我們的生活中躲藏著許多數學奧秘,學會數學的本領真的很重要。而且,我們應該不驕傲,要努力地學習和掌握更多的數學本領,才能夠學以致用,解決身邊的問題。
❾ 三年級數學日記 300字
參考一下吧
數學日記
今天家裡包鉸子一共包了三大盤,我數了數一盆有68隻。這時爸爸問我:「如果有六個人吃,每人得到多少。」我寫了一道算式:3×68÷6我想:首先3×68有多少個鉸子,我列豎式算出一共是204個。知道了鉸子的總數,又知道把它平均分給6個人,那就很容易了,204÷6,列豎式算出結果是34。我告訴爸爸每人吃68隻鉸子。
數學日記
今天我和奶奶到田裡拔蘿卜,奶奶說:「田裡有15個蘿卜,」我問:「一個大約有多重?」奶奶說:「大約七八兩吧」奶奶問:「如果一斤蘿卜一元錢,這里一共能值多少錢?」我算了算如果一個蘿卜八兩重,那麼15個蘿卜就應該15×8=120兩重,奶奶又說:「10兩=1斤」我說:「那這兒就有12斤,12×1=12元,那麼這里就有12元,錢雖不多,卻是奶奶辛辛苦苦種來的,我今後一定要愛惜它,想到以前那麼浪費糧食,我真覺得慚愧。
數學日記
今天是星期五,我們進行了期中小測驗。其中,數學考試卷上有一道題目,讓我很難忘。這上面的題目是:有8人去劃船,大船可以坐5個人,租金10元;小船可以坐3人,租金6元。問:可以怎樣租船?怎樣租合理,為什麼?我先想到老師說的:「如果遇到這種題目,就要先看怎樣租位子正好的。然後,在算一算要花多少元?」這道題目我是這樣算的:先看一條大船和一條小船加起來正好能坐8人,再算一算一共要花16元。然後,我算有沒有別的方法,於是,我就看了看,可是都沒有合理的,位子也多了。這就說明:應該租一條大船和一條小船。
數學日記
數學期中考試的試卷有兩張,一張和平時的試卷一樣大,還有一張只有半張試卷這么大。當時我緊張極了,不過我考試一點也不慌,我先把題目讀懂了,再動筆寫。這次期中考試我對自己很有信心,我覺得只要認真,不粗心大意就能考好。我已做到了認真審題、讀題、檢查和不粗心大意,雖然考試的結果還沒有出來,不過相信我一定能考100分回家,因為我也答應過媽媽一定要考100分的,我一定要說到做到。
數學日記
同學們我們做作業的時候一定要讀清題目,我因為粗心,經常做錯題目並不是自己不會。比如說:「①三塊磚邊長為長20分米,寬10分米的長方形,求周長?②三塊磚每塊長20分米,寬10分米的拼在一起的長方形周長?就相差幾個字,做法就不一樣,第一題是(20+10)×2=60(分米)。第二題是(20×3+10)×2=140(分米)。所以我們做作業的時候不能粗心。
數學日記
今天,我在數學伴你成長上看見一道題目,有四道筆算題,100÷4、200÷4、300÷4、400÷4,第一道我想100÷4那麼100÷4=25,200÷4=50,這時,我發現50和25相差25,那麼300÷4就是75了,於是,我算了算,沒想到真的是75,400÷4=100、100也比75多25,從這些題目中,可以發現被除數多100,商就多25。數學也是有規律的。
數學日記
今天中午我和爸爸到王大媽水鉸店去吃水鉸,我們共花了十七元,吃完飯我們回到家裡。到了下午我們又去洗澡共花了二十元,我們洗完澡剛到家門口電話響起來,爸爸拿起電話,只聽見電話里的人教我爸爸跟我去買運動鞋,我爸爸問:「你是誰?」「我是秦川的媽媽。」說完就掛掉電話。於是爸爸又帶我去買運動鞋共花了四十五元,問:今天我們共花了多少元?我算十七加二十加四十五等於七十九元,啊,今天共花了七十九元。
爺爺養豬
爺爺養了10條豬,一條豬每天吃3頓,33天100頓夠嗎?我想33×3=99(頓)答:100頓夠。爺爺問?如果每條豬500元錢10條豬多少元?我想10×500=5000(元)答:如果500元錢10條豬5000元。爺爺又問?如果我養5條豬,每天豬一天吃兩頓,5條豬吃多少頓?2×5=10(頓),答:5條豬吃10頓。數學真有趣!
數學日記
今天我和奶奶到田裡拔蘿卜,奶奶說:「田裡有15個蘿卜,」我問:一個大約有多重?奶奶說:「大約七八兩吧」奶奶問:如果一斤蘿 卜一元錢,這里一共能值多少錢?我算了算如果一個蘿卜八兩重,那麼15個蘿卜就應該是15×8=120兩重,奶奶又說:「10兩=1斤」我說:「那這兒就有12斤,12×1=12元,那麼這里就有12元,錢雖不多,卻是奶奶辛辛苦苦種來的,我今後一定要愛惜它,想到以前我那麼浪費糧食,我真覺得慚愧。
數學日記
今天媽媽走過來說:「我出一道題給你做,有85個人去秋遊,每條船能坐9人,需要幾條船,」我一想就說:「85÷9=9……4,要9條船。媽媽說你再想想,我想應該要10條船,因為還有4個人要坐,所以要10條船。媽媽說:」以後不能再有同樣的錯誤,我心裡在想,啊!數學真是千變萬化。
數學日記
今天,家裡來了親戚,吃午飯時,媽媽問我:「今天中午我們一共用了多少只碗?我一看每人一隻飯碗,2人一隻菜碗,4人一隻湯碗。我家裡有8人,連忙說道:」8÷1=8(只)、8÷2=4(只)、8÷4=2(只),再用8+4+2=14(只)。媽媽喊我吃飯了,我對媽媽說:「下次我要一人一隻菜碗,一人一隻湯碗,才講衛生嗎!」
數學日記
今天,我鬧著要去買鉈鏍,阿姨一口答應了,以她性格是不會答應的。於是,她帶我去了小店,我看了看,大鉈鏍10元,小鉈鏍4元,誰知阿姨的本意是給妹妹買練習冊啊。一看練習冊:「啊,一本19元!」阿姨只帶了30元。還可以買2×4=8(元),2個小鉈鏍。於是,我們買了一本,可是,售貨員說:「那隻是原價,現價26元。」30-26=4(元)還夠買個小鉈鏍。可是,30÷4=7(個)……2(元),我原來可以買7個的,沒辦法。
買書
《小學生數學報》非常好看,今天我和媽媽一起看數學報。把數據歸類,我和媽媽弄不懂,題目是:比爾用10元買了一條狗,後以15元賣出,接著又以20元買回,最後又以25元賣出,問比爾最終掙錢還是賠錢了?掙或賠了多少元?我們看了看答案,答案上寫了讀完這道題,覺得買了又賣,賣了又買,反復之中,思維也被搞得混亂起來。但如果能根據「買」和「賣」對數量進行歸類,則豁然開朗。(1)兩次「買」花去的錢:10+20=30(元)。(2)兩次「賣」掙得的錢:15+25=40(元)。顯然,比爾掙錢了,掙了40-30=10(元)。數學報上的知識真豐富呀!
砍 價
五一長假第一天,我們全家去湖南江永旅遊。到了我們事先預訂好的香穗大酒店,服務員阿姨告訴我們房價是每天198元,我們需要兩個房間,住兩天,這樣總共就需要792元。我們覺得太貴了,就跟她砍價,砍來砍去,她同意給我們打七折。這樣一個房間一天只要140元。後來服務員阿姨又問我們要不要發票,我們說:「不要了,不要了。」服務員阿姨就說給我們優惠到120元。我算了一下120乘4等於480元,再用792減去480等於312元。哇,我們一下子就省下了312元!看來要得到實惠,還得會砍價才行。這一趟旅遊的住宿真劃算,我還學會了砍價。不過我想不明白的是,為什麼不要發票就能優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