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語文
『壹』 五年級上冊語文課文詩意
長相思
——[清]納蘭來性*德
山一源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注釋】
榆關:山海關。
那畔:那邊,指關外。
聒:喧鬧,嘈雜。
故園:故鄉,家園。
【詩意】
翻過一座座山,越過一倒倒水,我隨同護駕的千軍萬馬,浩浩盪盪地向山海關進發。天黑了,營帳中燃起了盞盞燈火,壯麗輝煌。夜深了,不知道什麼時候,營帳外忽然風雪交加,陣陣風雪聲攪得人無法入眠。同樣的寒夜風雪之聲,卻覺得和家鄉截然不同。
『貳』 小學語文人教版 五年級上學期
木笛(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選讀課文)
一、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五年級共有學生30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5人。學生的年齡大部分在11歲左右,年齡結構比較正常,男女生比例均衡。但部分學生基礎較差,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學習態度不夠端正。自律性差,上課好動,喜歡說話等。
二、教學內容分析
《木笛》是一篇選學課文,課文主要寫木笛演奏手朱丹在高手如雲的招考激烈競爭中進入終試,但因為當日正值「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日」,拒絕吹奏歡樂的樂曲而被取消考試資格,後來又被破格錄取的感人故事。本文以「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日」為背景,以「進入終試 → 拒絕吹奏,取消資格 → 紀念碑前吹奏悲樂 → 破格錄取 」為線索,在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兩難話題的同時,深情歌頌了朱丹高尚的民族情懷和不忘國恥的深邃情感。
三、設計理念:
文本故事情節巧妙曲折,語言敘述精煉生動,人物刻畫細致真切,讀中令人心靈震撼。緊扣文本語言的表達特點,引學生讀入故事的情境,在情節中進行角色互動與對話,讀與品、悟與想,讓心靈在情境中張開,讓體驗在情境中升華,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主動生成,充分發展。
在這一課時的學習中,我預定嘗試「初讀整體感知——再讀聚焦笛聲——深讀情感體驗——讀得共生共鳴」為主要的設計思路。首先引領學生對文本進行整體上的把握,然後抓住「那一曲木笛聲」作為文本解讀的突破口,讓學生通過研讀文本,觸摸詞句的溫度,傾聽詞句的聲音,更是逐漸引導學生從讀薄「笛聲」到讀厚「笛聲」之中,真真切切的品味國恥國難的痛楚至極,真真切切的感受文中朱丹及作者銘記恥辱,誓寫國魂的滿腔壯志!
四、教學目標:
1、正確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2、品讀感悟,感受朱丹拒吹背後隱藏的濃濃愛國情懷。
3、引導學生懂得不能忘了南京大屠殺這個恥辱,心懷祖國得心懷國恥,在心裡裝上遇難的同胞。
五、教學重點、難點:
讀懂朱丹的笛聲。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木笛
引導讀題:見過木笛嗎?聽過木笛吹奏的聲音嗎?
2、師: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課文,一起來認識一位叫朱丹的木笛樂手。
(二)、初讀感知:
1、組織自讀課文,讀准確、讀通順課文。不認識或有困難的請教同學或舉手問老師。
2、指導讀正確重點詞語:
苛刻 纖弱 打量 悲戚 歉疚 冷峻 婉惜 樂壇 應試者
正襟危坐 不苟言笑 蓓蕾初綻
3、交流:課文寫了朱丹的什麼事?
根據回答板書:拒絕吹奏 盡情吹奏
(三)、品笛聲,感受悲戚:
1、引導找到朱丹吹奏木笛的句子。課件出示:
朱丹佇立雪中,小心地從絨套中取出木笛吹奏起來。笛聲悲涼凄切,猶如脈管滴血。寒冷凝凍著這聲音,火焰溫暖著聲音。墜落的雪片紛紛揚起,托著笛聲在天地間翩然迴旋。
2、師:這就是朱丹在紀念碑前,佇立雪中,盡情吹奏的那曲木笛聲。
1)讀正確句子。
2)找出句中描寫笛聲的詞。
3、師:你聽到了朱丹的吹奏,我們聽到了朱丹的笛聲,還有誰也聽到了?
引導讀句:孩子們靜靜地傾聽,他們似乎聽懂了這如泣如訴的笛聲。
4、課件出示詞語:悲涼凄切 脈管滴血 如泣如訴
1)讀詞語。
2)想像:讀著這些詞語,你彷彿聽到了怎樣的笛聲?
5、師:此時朱丹正站在你面前,把你心中的疑問問出來。
生「面對朱丹」提問題。
6、師小結:是呀,朱丹,你為什麼要吹奏如此悲涼凄切的笛聲呢?你想傾訴寫什麼?讓我們帶著問題,走近朱丹,尋找朱丹這樣做的原因。
(四)、尋原因,不忘國恥:
1、交流原因,板書: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日
師:因為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應該忘卻的日子。
2、課件出示:
南京大屠殺是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這場大屠殺持續了40多天,近1000個小時,大約60000分鍾,屠殺了近300000人,大約是每分鍾殺6個人。
1)齊讀這組數字。
2)交流:讀著這組數字,你覺得這僅僅是一組數字嗎?
3、出示南京大屠殺的圖片。教師悲情講述圖片內容。
1)說看圖片後的感受。
2)教師小結:國恥!
4、師:朱丹記住了這個日子,記住了這段奇恥大辱,所以在如此重要的考試中,他拒絕了考試的要求——吹奏歡快的樂曲。
引導讀朱丹與大師的對話。
5、朱丹放棄了考試,等於放棄了什麼?
到此,你認識了一個怎樣的朱丹?(有個性的、愛國的青年)
(五)、聽笛聲,一同感動:
1、那是不是只有朱丹記住了這個不該被忘卻的日子呢?
引導讀文找句。
2、出示:臨近石碑,只見一片瑩瑩光亮,像曙光萌動,像蓓蕾初綻,像墨滴在宣紙上無聲暈染。走近一看,竟是一個由孩子們組成的方陣。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們高矮不一,衣著不一,顯然是自發聚集起來的。他們的頭上、肩上積著一層白雪,彷彿一片幼松林。每個孩子手上都擎著一支紅燭,紅燭流淌著紅寶石般的淚。
1)師:孩子們記住了!我們都被孩子們感動了!
2)心中有感動的一起來讀這段話。
3)朱丹也被孩子們感動了,於是他——
引導再讀句子:朱丹佇立雪中,小心地從絨套中取出木笛吹奏起來。笛聲悲涼凄切,猶如脈管滴血。寒冷凝凍著這聲音,火焰溫暖著聲音。墜落的雪片紛紛揚起,托著笛聲在天地間翩然迴旋。
3、還有一個人被朱丹、被孩子們感動著,誰?(大師)
大師被朱丹的什麼感動了?被孩子們的什麼感動了?
4、被朱丹、被孩子們感動著的還有我們!
1)說自己感動的原因。
2)交流。
3)動筆寫下自己想說的話。
(六)、總結升華:
1、師: 朱丹有一顆愛國心,孩子們從小心懷祖國。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記住這個充滿恥辱的日子,在心裡裝上國恥,裝上遇難的同胞!
2、課件出示:銘記國難,不忘國恥!
學生齊聲吶喊。
七、課堂練習
八、作業設計
九、板書:
木 笛
拒絕吹奏 ———— 盡情吹奏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日
銘記國難,
不忘國恥
『叄』 五年級上冊所有課文的語文主要內容是什麼
五年級上冊語文第十六課《珍珠鳥》,
一文講述了:
由於作者對珍珠鳥的悉心照顧和真切關愛,讓小鳥由怕人到喜人、近人、親人、愛人,最後到與人融為一體的經過.從而譜寫了一曲人與自然之間愛的頌歌,並由衷地發出了「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慨.
『肆』 五年級上冊語文書內容
五年級
(上)
一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陳壽)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書猶葯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二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張九齡)
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杜甫)
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馬戴)
明月有情應識我,年年想見在他鄉。(袁枚)
家在夢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幾人還?(盧綸)
江南幾度梅花發,人在天涯鬢已斑。(劉著)
三
四時之風
春風能解凍,和煦催耕種。
裙裾微動搖,花氣時相送。
夏風草木熏,生機自欣欣。
小立池塘側,花香隔岸聞。
秋風雜秋雨,夜涼添幾許。
颼颼不絕聲,落葉悠悠舞。
冬風似虎狂,書齋皆掩窗。
整日呼呼響,鳥雀盡潛藏。
四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欲要看究竟,處處細留心。
虛心萬事能成,自滿十事九空。
滴水能把石穿透,萬事功到自然成。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六
兄弟敦和睦,朋友篤誠信。(陳子昂)
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桓寬)
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孝經》)
非少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七
同仇敵愾臨危不懼
勇往直前前仆後繼
力挽狂瀾中流砥柱
大義凜然豪情壯志
不屈不撓披荊斬棘
奮發圖強勵精圖治
眾志成城捨生取義
任重道遠再接再厲
八
卜運算元 詠梅
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伍』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
【清】納蘭性德寫的詞《長相思》中的「聒碎」是聲音嘈雜,使人厭煩的意思 。專
選擇正確解釋,並給另兩種屬意思寫句子----------------他袋裡的錢少得可憐。
可憐:1:憐憫;2:不值得一提;3:可愛;
答:是1。
2.他家的房子小的可憐。
3.她的頭發短的可憐。
『陸』 五年級上冊語文總結
小學五年級語文總結 教師版
時間飛快,本學期即將結束,回顧自己經歷的教學路程,有艱辛,有歡樂,留下很多回憶,在此將自己的教學經歷作如下總結:
一、堅持不懈地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態度
從某種角度來說,學生所具有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是學業成敗的關鍵,對於高年級的學生來說,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仍是不容忽視的。面對越來越深的知識體系,我充分利用了學生在校的時間,並進行合理細致的安排。每天三讀語文:早晨7:30到校後讀十分鍾,中午1:30到校後讀五分鍾,下午放學回家前讀五分鍾。一絲不苟的加強學生基礎知識的訓練,從寫好字,按時完成作業入手,督促每一位學生踏實、認真的面對學習;利用其他空隙,耐心細致的對後進生進行輔導,寬容學生的不足,讓學生重新審視自我,以積極的態度迎接學習。
二、牢牢打好基礎
就語文學科來說,基礎知識主要指字、詞、句。該部分也是個浩大的工程:每冊書有二百多個生字、幾百個詞語、四五首古詩、七八篇要背誦默寫的課文,要切實掌握好該部分困難也較大,往往一本書濾上許多遍都收效甚微。我安排學生小組合作系統的逐課、逐單元進行字、詞、句的基礎訓練;布置學生使用的練習冊,人人做到提前做,組內討論,從而使疑難問題的答案統一、規范;糾正錯題的方式因題而異,如看拼音寫詞一類的題,我要求學生在改正時抄寫完整的拼音詞,訓練學生拼讀寫等能力的綜合運用,大作文中出現了錯別字,我要求學生將正確的生字連成詞抄寫,從而針對性的幫助學生走出各自的誤區……
三、讀寫訓練,常抓不懈
「讀」是思的憑借、「悟」的前提、「說」的儲備、「寫」的基礎。因此,我從多種渠道開創閱讀寫作的新天地,努力讓讀寫成為學生心靈與文本對話的過程。首先,力求在審題能力、答題技巧、表達方式、思維的角度方面使學生獲得提升。其次,鼓勵學生以課本為依託,向課外延伸,廣泛閱讀,讀好書、讀整本書,做好讀書筆記,寫好讀後感。
一學期的努力,我班的班風學風改觀明顯,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空前高漲,但部分學生多年來形成的一些不良學習方法和習慣,還有待進一步規范和引導。今後,本人將繼續本著「教到老,學到老」的精神,不斷探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機制,爭取在教學上有新的突破。 I love 語文。。
『柒』 五年級上冊語文課文
你是要問五來年級上冊自語文要背的課文吧!
一、《走遍天下書為侶》
所以,我願意坐在自己的船里,…………這真像與另一個人同船而行。
二、古詩詞三首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秋 思 唐.張 籍
《長相思》清. 納蘭性德
三、《「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這些年來,我少年時代聽到的這兩種聲音一直交織在我的耳際………………我努力地向前駛去。
四、《圓明園的毀滅》
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所以,它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五、《狼牙山五壯士》
五位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眺……………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
六、《七律.征》
七律·長征毛澤東
七、《開國大典》
這庄嚴的宣告……………使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
『捌』 五年級上冊語文人教版教科書。
「部編本」力圖突破既有的模式,在突出綜合能力的前提下,注重基本寫作方法的引導。寫作方法和技能訓練的設計編排照顧到教學順序,讓老師能夠落實,克服隨意性。但也注意到避免應試式的反復操練。
『玖』 五年級上冊(語文)
淘知學堂2020秋預習直播課部編語文五年級(上)(960×540視頻)網路網盤
鏈接: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拾』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所有古詩
1、《古詩詞三首》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譯文:京口和瓜洲不過一水之遙,鍾山也只隔著幾重青山。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麼時候才能夠照著我回家呢?
秋思
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譯文:一年一度的秋風,又吹到了洛陽城中,身居洛陽城內的遊子,不知家鄉的親人怎麼樣了;寫封家書問候平安,要說的話太多了,又不知從何說起。信寫好了,又擔心匆匆中沒有把自己想要說的話寫完;當捎信人出發時,又拆開信封,再還給他。
《長相思》
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譯文:我扈駕赴遼東巡視,隨行的千軍萬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盪盪,向山海關進發。入夜,營帳中燈火輝煌,宏偉壯麗。夜已深,帳篷外風雪交加,陣陣風雪聲攪得人無法入睡。作者思鄉心切,孤單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惱之意:家鄉怎麼沒有這么煩亂的聲音呢?
譯文:紅軍不怕萬里長征路上的一切艱難困苦,把千山萬水都看得極為平常。綿延不斷的五嶺,在紅軍看來只不過是微波細浪在起伏,而氣勢雄偉的烏蒙山,在紅軍眼裡也不過是一顆泥丸。金沙江濁浪滔天,拍擊著高聳入雲的峭壁懸崖,熱氣騰騰。大渡河險橋橫架,晃動著凌空高懸的根根鐵索,寒意陣陣。更加令人喜悅的是踏上千里積雪的岷山,紅軍翻越過去以後個個笑逐顏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