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小孩子學語文

小孩子學語文

發布時間: 2021-08-24 18:29:43

如何讓孩子學好語文

讓孩子學好語文需要日復一日的堅持,相信孩子做到下面這些事情時,語文自然會取到好成績:
1. 每天堅持寫一段200字的豆腐塊,沒必要要求字字珠璣,主要是你可以通過這種方法知道你的腦子里缺少哪些詞彙。
2. 多上類似於作文網、資源下載網的相關教育網站,下載名校密卷,各地復習診斷試卷等,熟悉知識點與考試技巧。
3. 多看一些偉人傳記。不僅能起到勵志的效果,對於豐富作文的內容和給文章加彩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4. 即使暫時不能完全看懂也要每天讀一篇或者幾段文言文。讀文言文最需要的是語感,經常接觸對於語感的培養大有好處。
5. 讀文言文的時候一定要用文言文去理解文言文,不要一上來就用漢語去理解文章。學著用古人的思想理解古人的文章。
6. 每天早上起來,哪怕是走走路,新鮮的空氣也會讓你的思想生活更加豐富。
7. 偶爾做首詩,不好不要緊,要緊的是你可以知道你的詞彙到底夠不夠,哪方面的詞彙量不夠。
8. 盡量不要在你的作文中用到非主流詞彙。
9. 多看點試卷的精析文章,而非一味地做試卷。有時候吃透一篇好的試卷精析比悶著頭做十套卷子管用。
10. 對於語文考卷上的前三項題目,在平時訓練中,遇到自己做錯的拿本子記下來,沒事的時候翻翻,無須特別記憶也一樣能記得住。
11. 做詞彙選擇題目的時候,對於近似的詞彙,多念幾遍,培養語感。別以為語感可有可無,早早晚晚他會讓你大吃一驚。
12. 閱讀文章完成題目類試題,在讀文章的時候切不可一字一句死摳,也不能一目十行。只要按照正常的速度就可以。一定要注意培養自己的第一感覺。
13. 針對作文進行專項訓練:一周一篇作文,切記構思不要超過一個小時;時不時練習一下為某段話擬個題目。
14. 寫作的時候要收放得體,別搞得憋半天好容易憋出個思路,一下筆就收不住,記住一句經典成語:過猶不及!
15. 在兜里准備一個手掌大的小本和筆,碰到好的語句和詞彙,記下來。可不是只有在看書的時候,時時刻刻都要准備記。
16. 看廣告也要學習。經典的廣告往往蘊含著語言的力量。
17. 多看看《荷塘月色》之類的文章,多體會修辭的運用。
18. 多記兩首詩,盡量從詩人的角度理解詩歌。
19. 早上大聲朗讀課文,不僅是用聲音,還要用心讀。
20. 看到一個新的問題想一想有什麼例證。
21. 每周練習一次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寫段話。
22. 平時寫作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卷面整潔,字體工整。你沒必要字寫得比書法大師還好,但至少應該讓人認為你是在很認真地答卷。

② 小學生怎樣學好語文

對於學好語文,提供以下幾點建議:除了字、詞、句、章等基礎的識記知識掌握之外,還要做好以下這幾點。

大量閱讀

博覽群書是培養孩子語文素養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說閱讀是語文學習的根本。大量的課外閱讀是提高孩子語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

美國心理學家克拉森的心理實驗研究表明,學生充滿興趣的課外閱讀對提高他們寫作能力的作用,遠遠大於機械的寫作訓練。

語文成績好的孩子幾乎都是特別喜歡課外書。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積累:語詞的積累、素材的積累、情感的積累等。

這樣的孩子在寫作上往往有突出的構思、神奇的用詞,在閱讀理解方面有傑出的見地,在說話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見識等。總之,他們由於見多識廣而語文根底厚實。

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在低年級,推薦給他們一些民間故事,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等來讀;在中高年級,推薦一些兒童文學,雜文隨筆,報刊雜志,科幻漫畫,歷史名著,文學名著,名人傳記等不同類型、不同內容的多種書籍來讀,並且取消種種人為的限制,允許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選擇不同種類的書籍,從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營養。

理解能力是一種語文素養,它不會像識記能力那樣易於形成,需要耐心長期積累。

堅持閱讀是培養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徑。特別是多讀一些文辭優美、氣魄宏大的散文,對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幫助,比如《魯迅文集》,《讀者》雜志對培養這些能力和素養都很有幫助。

博覽群書不但是孩子語文素養的基本功之一,而且是孩子成材的一個重要條件。因為豐富的知識是創造力必不可少的一個條件,也是見識增長,智慧來源的途徑之一。

這里需要強調一點: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不能遠離名著,培養孩子閱讀經典名著要從小引導,循序漸進。

譬如,在小學階段可以讓孩子閱讀根據名著改編的連環畫,小學高年級可以讓孩子閱讀一些專門給少年兒童看的名著簡寫版。

進入初中,就應該接觸原著。我們建議一個孩子從小學到高中畢業閱讀的課外書最低應該在500本之上,最好在1000本以上。

其中包括100本以上各行各業的人物傳記,來奠定孩子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基礎。同時要注意不但要閱讀,而且要寫讀書筆記或者書評。

背誦經典

背誦經典文章、名言佳句也是培養孩子語言素養基本功之一,中學畢業孩子如果能背誦150首古今詩詞,25首白話詩歌,4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每篇三五百字),10篇精美的現代白話文(每篇800到1000多字),200多條古今中外格言警句。

那麼,他的語文功底應該是不錯的。如果在孩子記憶的黃金時間——16歲之前,讓孩子記誦大量的語言精華,那麼,這個孩子從小就奠定了堅實的語文根底。

如果不能在孩子們閱讀背誦的「童子功」季節引導他們走向閱讀的海闊天空,讓他們在書中與歷史對話,與高尚交流,與智慧撞擊,從而打下沉實、厚重的文學素養、人文素養的基礎,將來孩子就很難成為高尚的、文明的,具有創造性的現代人。

養成寫日記的習慣

日記能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別能力,增強孩子的自我約束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達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磨練孩子的意志力和積累作文素材。

寫日記的好處大大超過了教育者的想像。培養孩子寫日記的習慣要循序漸進,開始可以寫短些,每天一、兩句,到每天三、五行,慢慢提高增長。

內容也不拘格,什麼都可以寫,想像的,現實的,國內的,國外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國家大事,小到雞毛蒜皮等等,要做到有聞必記,有為必記,有見必記,有感必記。

但一定不能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現象。哪怕一兩句也要寫上,寫得荒誕一點,不合常規也行,但必須要寫下去,目的是為了習慣的養成,終止了,就前功盡棄了。

超越課堂,走進社會生活

要孩子懂得: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語文學習應該在課堂上,但絕對不是只靠課堂就能學好的,生活也是語文學習的課堂,語文學習還要在廣闊的天地中,引導孩子睜開驚奇的眼睛面對世界,去直面精彩紛呈的生活場景,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

去逛書店、旅遊、看展覽、做采訪、搞調查、看焦點訪談;討論下崗分流、西部開發、腐敗現象、庸俗文化……

讓孩子在豐富多彩的世界裡,懂得我們生活在奇妙的大自然里,生活在多變的信息社會中,感受人世間的愛與恨,美與丑。

寫好作文

作文是需要靈性的,是需要創造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世界各國的學校都非常重視,例如美國從小學開始,寫作就是孩子們的必修課,到博士畢業都是如此。

那麼怎麼樣才能寫好作文呢?我們提供建議如下:

1、能說出來就能寫出來

我口表我心,我手寫我口,就能打消孩子對寫作文的距離感和畏懼感。說的時候就是「話」,把它寫在紙上就是「文」,怎麼想,就怎麼說,怎麼說,就怎麼寫;大人有大人的想法和說法,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和說法,不同的人都有各自的想法和說法,所以每個人寫出來的文章都不一樣,這就是寫作的秘訣。

2、讓孩子用自己的語言寫

所謂作文就是讓真摯的思想感情從心靈深處流淌出來。想怎麼寫,就怎麼寫,不要給與過多的約束和限制,不要給予太多的標准,不能把大人自以為是更有「意義」和「價值」的東西強加在他們頭上,最需要的是寬容。

忠實自己的心靈和生活,是打開作文大門的第一把鑰匙。要多用短句子,多用白話,多用具體事例,少用概括性句子,多採用描述性語言。做人要直,作文要曲。

3、模仿中創新

人類能藉助模仿而飛快地學習。特別是孩子,他們非常善於在模仿中學習,如果不許模仿,他們一定舉步維艱。

剛開始的所謂臨摹,可以以記人家的結構為主,猶如偷學了幾招花拳綉腿,當然,臨摹「結構」學的是招式,偷的是初級功法。臨摹「構思」和「角度」,學的是配方,偷的是中級功法。

臨摹人家的「思維方式」,學的是精髓,偷的是高級功法。在模仿中要有創新,還應教會孩子像大師一樣思考。像大師一樣,並不困難,只要對生活的態度不粉飾、不矯情,坦誠地去表現、體味、感悟、剖析生活,特別是自己最熟悉和最有興趣表現的生活,就可以了。

讓孩子學會把自己的觀察思考整理整理寫下來。看、想、寫,往復運動,盤旋上升,久而久之,就既有生活又有思想了,思考可以帶動對生活的構思和表達。

4、給孩子展示和被認可的機會

宏湖是北京某報社的一位編輯,他向鄰居高二學生吳菲約稿,沒想到吳菲「作文在班裡較差」,但是因為稿源奇缺,他還是說服吳菲花了三天的時間寫了一篇稿子。後經他的「潤色」,文章登出來了,稿費也同時算出來,1600字的文章共得25元稿費。他想不管吳菲文章寫得好賴,畢竟耗時三天啊,25元稿費確實太少了,就自己又貼上15元,湊了個40元的整數給吳菲送去。誰知從那以後,吳菲就像一個上了發條的機器,拚命寫稿,不但是一個優秀小作者,而且在2002年的高考中,以674分的總成績考取了北京大學中文系。

孩子之所以不喜歡寫作文,不是因為他寫得不好,而是因為教育者缺少一顆寬容的心,缺少一顆發現優秀的心,缺少一顆善於激勵和欣賞的心!他們往往「只顧到學生的作文,而忽視了作文的學生。」

在一定意義上教育者不應該把力量都放在「指導」孩子如何寫作文上,而應該研究如何給孩子展示和被認可的機會,即研究如何「發表」這些作文。「發表」是廣義的,哪怕只是當眾念一念,「製作精品作文集」、「內部出版」等都是發表。

「發表」——給孩子展示和被認可的機會是最強勁的推動力。只要公開發表過一次作文,從此就會改變孩子對作文的態度。作文的持續熱情和靈感,很大部分是靠「發表」運轉起來的。

5、多練多改

巴金說:「只有寫,才能寫出好文章。」魯迅說:「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修改是寫作文最後一個步驟,並且非常重要。文學巨匠托爾斯泰一部《復活》就改了六次之多。

6、素材積累

引導和促使孩子通過觀察、調查、訪談、上網、閱讀、思考等多種途徑,運用各種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要讓孩子多體驗生活。寫作成功秘訣在於寫熟悉的事,寫具體的事,寫感動自己的事,寫自己喜歡的事,寫自己體驗嘗試實踐過的事。閱讀是寫作的基礎。

多讀名家之言,多欣賞名篇做積累是根本。作文素材積累途徑概括為以下三點:A觀察,B閱讀,C體驗。

7、多觀察生活,體驗生活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做萬件事。概括起來說,要寫好作文要做好以下四點:

A、玩中豐富自己的人生實踐證明,會玩的人往往容易取得成功,科學史上許多重大的發明,都和玩有關系哦。愛玩瓶瓶罐罐的愛迪生成了大發明家,終身玩炸葯的諾貝爾成了大化學家。而那些文學家、大詩人呢,似乎個個都是旅行家,遊山玩水,寫出了精美的散文、游記。所以,寫好作文的第一秘訣——會玩。玩的豐富多彩一些,自然比閉門不出好得多了。

B、讀中豐富自己的情感。立品同白玉,讀書上青雲。愛讀書的孩子,沒有壞孩子。所以,寫好作文的第二秘訣——多讀。精讀與泛讀像結合,深度與廣度相結合,變他人所知為自己所知,充實自己的頭腦,豐富自己的情感。

C、思中激發創造的靈感。魯迅先生說過:「一味只讀,就變成了書櫥。」這就是孔子警示我們的「學而不思則罔」。只有在經歷了、閱讀了之後深入地思考,才會不斷激發創作的靈感,使自己文思泉湧。所以,寫好作文的第三秘訣——會思。

D、寫好表達自己的情感。「好腦子不如爛筆頭」。清朝唐彪寫過《文章惟多做始能精熟》,穩重強調了多做文章的妙處:「多讀乃藉人之功夫,多做乃切實求己功夫,其益相去遠矣。」由此可見,多寫,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才能鍛煉出良好的表達能力。

③ 小孩子怎樣學習好語文課

首先呢要讓孩子喜歡上語文,培養孩子多提問,多動腦筋的習慣,這點老師也很重要,舉個例子:老師提問的時候,孩子舉手嗎?孩子舉手老師會叫到孩子嗎?老師一定要讓孩子感覺到老師很喜歡你家的孩子,這樣就可以促進孩子的學習能力,我本身自己從小就喜歡語文,所以語文科目都特別好。說的有不對的地方多包涵。

④ 小孩子怎麼學習語文

想學好語文,首先要培養孩子的興趣,多看書或讀物、報刊等,積累知識,此外父母要多帶孩子去外面走走,看看世界,領略風景,父母要與孩子多溝通多交流,在語文課本基礎知識上多鞏固。

⑤ 孩子如何學習語文

首先,需要在平時有大量的閱讀積累。培養孩子博覽群書是語文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說是學習語文的根本。大量的課外閱讀是提高語文學習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通過閱讀,可以有語詞的積累、素材的積累、情感的積累等。有了大量閱讀,在寫作時才可能有突出的構思、神奇的用詞,更能培養出對文章閱讀理解方面的傑出見地,也能溝通時有超出他人的見識等。需要強調的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定要讓孩子多讀名著。培養孩子閱讀經典名著,要從小開始,循序漸進,在上學的各個階段閱讀不同層次的連環畫、簡寫等讀本,最終早點讓孩子接觸到經典名著原著。

其次,需要背誦經典文章和名句。背誦經典也是培養孩子語文素養的基本功之一。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在他記憶力最好的年齡段,能夠背誦大量古今詩詞和格言警句,讓他幼小的心靈接觸到高尚的靈魂和智慧的火花,從而打下沉實而厚重的基礎,將來學習語文就有了條件。

第三,培養孩子說和寫的表達習慣。從小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包括說和寫的能力。我口表我心。很小的時候,孩子不一定能寫字,但是一定能說,從小培養孩子表達自己內心感覺的能力,能從一定程度上鍛煉孩子的思維。我手寫我口。魯迅先生說過:「一味只讀,就變成了書櫥」。不拘一格的放手讓孩子去寫,不限內容,不限方式,不限地域,不限長短,什麼都可以寫,但一定要做到堅持,堅持把內心的想法寫下來,養成良好的寫的養成,就能完全打消孩子對寫作文的距離感和畏懼感。

第四,培養孩子參加生活實踐的習慣。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社會生活是語文水平的基礎,有經歷才會有素材,語文不能只靠課堂上的學習,還要依靠生活實踐的歷練。讓孩子在廣闊天地中,學會觀察世界,更要學會用內心去體會世界,去思考人生。讓孩子在豐富多彩的現實世界裡,懂得生活的奇妙,看到大自然的風景,了解社會生活,感受人世間的愛恨美醜。孩子經過的事情越多,內心的世界就會越精彩,語言表達自然就有更多廣度和深度。

最後,包容孩子的創新和犯錯。語文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偏向於主觀性的內容,重點就是閱讀和作文,最後達到能讀懂別人的文章,能表達自己的意思。這也是學習語文的核心目標。孩子的學習語文的時候,家長不要加入過多的約束和限制,讓孩子想怎麼說就怎麼說,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包容孩子的創新和錯誤,讓孩子在摸索前行中掌握技巧,去表現、體味、感悟、剖析他自己理解的生活。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夠在思考中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理解。

⑥ 怎樣教孩子學語文

「語」就是說話;「文」就是讀文章、寫文章。北京孩子都會一口標準的北京腔,台灣孩子都會一口標準的台灣普通話。你知道嗎,這是何等的聽力?你知道嗎,這是何等的學習能力?是父母親教的嗎?根本就不要教,只要這個地方有這樣的語言,3歲學完!乃至於有兩種、三種、四種、五種語言,3歲之內全部學完。你要知道,一種語言是多麼的復雜,電腦是學不會的。電腦學起來還是沒有像我們這樣靈活呀!我們講話時,是不要思考的。一種語言就這么復雜:發音復雜,詞語復雜,文法復雜。兩種語言兩倍復雜。有兩倍復雜的學習,就造就了兩倍的聰明程度。所以,讓你的孩子多學幾種語言,就造就他一輩子反應非常的靈活,這是最好的教育。而且不費吹灰之力,根本不要教。但是你要懂!不懂,就浪費他的天才了。學英語,太簡單了,還要教嗎?還要教得那麼辛苦嗎?你去看美國嬰兒好了,他3歲就學完了。說個半開玩笑的話,我在台灣,勸導那些來聽的人,因為他們都有孩子,我就跟他們說:假如你有孩子的時候,你要注意了,父親講家鄉話,母親講普通北京話,再請他的阿姨來講英語,讓他的爺爺來講日語,請一個德國的司機,再請個西班牙女傭。3歲之後,這孩子會講五種語言。但是他不會跟你講英語,是因為他知道你不懂英語,他只跟他的小阿姨講英語。語言是不需要教的,但是假如我們不了解人性,不了解人類發展的歷程,我們就白白浪費掉了。等到錯過時機,你就要用九牛二虎之力,焦頭爛額,還是學不好。假如用九牛二虎之力,能夠學好,我也甘願。但是時機一去不復返,叫做「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學文,什麼叫「文」?記載我們語言的工具,而這種記載,自古以來都是一件慎重的事,我們講話比較不慎重,隨便說說便算了。但是我既然有思想,要記載下來,要傳諸久遠,我們就要慎重。怎麼慎重呢?第一點,我們的思想都要精確,不是隨便說說。要精確化,要考量,要整理,整理才能精確。第二點,你不要太羅嗦,要很簡明來表達。第三點,你既然要讓很多人來看,你要非常優美地來表達。所以這種表達,是把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語言,經過整理精確化、簡捷化、優美化,才把它記載下來。這樣的語言不是普通語言,這樣的語言叫做「文章的語言」,寫文章的時候,特別用這語言,是人造的語言,是升華的語言,是高度的語言。這種語言不在日常生活中,但是它是從日常生活中提煉出來的,這種文章的語言,簡稱「文言」。人類之所以偉大,一個文化之所以可以傳下去,我們之所以可以欣賞到優美的文章,就是靠文言文。自然環境可以學語言,自然環境卻不能學文言,學文言使我們人類學習的角度更加地開放,使我們人類能夠進入到歷史當中。 現在有很多孩子作文寫不好、成績提不上去,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沒有文化基礎。首先,作文寫得好與壞,與生活直接相關,而孩子不太可能有太多的閱歷,他接觸的生活往往單調而枯燥,僅僅讓孩子看一些淺顯的作文範例遠遠不能滿足孩子的求知慾,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但單看那些深度不夠的作文很難開發孩子的創造性。南懷瑾先生曾說過:「我們現行的小學課本,與中學、大學並非都能銜接。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拚命教孩子們背誦現行課本上的許多大可不必要的知識,來准備月考和期考。因此弄得有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庭,比較上進的孩子,「三更燈火五更雞」背書做功課,比起科舉時代的考功名、背「八股」更加嚴重。當時為了考功名,背「經」「書」,背了以後,一輩子受用不盡而學無止境。只要問一問,我們現代六、七十歲以上有所建樹的老少年們,請他們平心靜氣地談一談,哪一個的學問知識不是從這種教育方式中打下基礎。可是現在我們花費了無價可比的下代童年時代的時間與精力來背課本,弄得頭腦呆板,眼睛近視,背熟了以後,除了應付一級一級的考試以外,便等於毫無用處。大學畢業以後,踏進各階層社會來做事,無論如何專業,也會感覺到所學與所用,完全毫不相干。除非還要為一輩子的考試再接再厲,那才還有些用處。因而,正常情況下,或者在大學畢業以後,還需要正式開始重新讀書求學。」王財貴教授說得好:「科學的科目要用科學的方法來教,非科學的科目就不一定非要用科學的辦法來教,如果用科學的辦法來教,就會費力多而收益少。」語文教育就是非科學的教育,不需要懂了才教。 一言以蔽之,學語文就是要從學文開始,而學文則應從誦讀經典開始。

⑦ 如何讓孩子語文學習好

1. 每天堅持寫一段200字的豆腐塊,沒必要要求字字珠璣,主要是你可以通過這種方法知道你的腦子里缺少哪些詞彙。
2. 多上類似於作文網、資源下載網的相關教育網站,下載名校密卷,各地復習診斷試卷等,熟悉知識點與考試技巧。
3. 多看一些偉人傳記。不僅能起到勵志的效果,對於豐富作文的內容和給文章加彩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4. 即使暫時不能完全看懂也要每天讀一篇或者幾段文言文。讀文言文最需要的是語感,經常接觸對於語感的培養大有好處。
5. 讀文言文的時候一定要用文言文去理解文言文,不要一上來就用漢語去理解文章。學著用古人的思想理解古人的文章。
6. 每天早上起來,哪怕是走走路,新鮮的空氣也會讓你的思想生活更加豐富。
7. 偶爾做首詩,不好不要緊,要緊的是你可以知道你的詞彙到底夠不夠,哪方面的詞彙量不夠。
8. 盡量不要在你的作文中用到非主流詞彙。
9. 多看點試卷的精析文章,而非一味地做試卷。有時候吃透一篇好的試卷精析比悶著頭做十套卷子管用。
10. 對於語文考卷上的前三項題目,在平時訓練中,遇到自己做錯的拿本子記下來,沒事的時候翻翻,無須特別記憶也一樣能記得住。
11. 做詞彙選擇題目的時候,對於近似的詞彙,多念幾遍,培養語感。別以為語感可有可無,早早晚晚他會讓你大吃一驚。
12. 閱讀文章完成題目類試題,在讀文章的時候切不可一字一句死摳,也不能一目十行。只要按照正常的速度就可以。一定要注意培養自己的第一感覺。
13. 針對作文進行專項訓練:一周一篇作文,切記構思不要超過一個小時;時不時練習一下為某段話擬個題目。
14. 寫作的時候要收放得體,別搞得憋半天好容易憋出個思路,一下筆就收不住,記住一句經典成語:過猶不及!
15. 在兜里准備一個手掌大的小本和筆,碰到好的語句和詞彙,記下來。可不是只有在看書的時候,時時刻刻都要准備記。
16. 看廣告也要學習。經典的廣告往往蘊含著語言的力量。
17. 多看看《荷塘月色》之類的文章,多體會修辭的運用。
18. 多記兩首詩,盡量從詩人的角度理解詩歌。
19. 早上大聲朗讀課文,不僅是用聲音,還要用心讀。
20. 看到一個新的問題想一想有什麼例證。
21. 每周練習一次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寫段話。
22. 平時寫作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卷面整潔,字體工整。你沒必要字寫得比書法大師還好,但至少應該讓人認為你是在很認真地答卷。

⑧ 孩子如何學好語文

1、語文來自生活 生活是最好的語文世界 平時注意觀察 細心對待微小事情 就 OK 語文還要優良好功底 不是幾天就能提高的

2、給他講故事,孩子比較喜歡聽故事,然後你告訴他,如果學好語文就可以自己去看故事了,建議年齡階段3-5

3、多加閱讀,任何健康讀物都可以,不要強行指定,要「均衡讀書」。並且對不懂得詞句要自己體會,再詢問或查書。
不能讀讀了事,要養成能復述的習慣。培養了語言能力,將來對習作方面會有所幫助。多與別人交流,在不同的語境,說不同的話,對以後的句式變換有好處。

熱點內容
2017年四川數學卷 發布:2025-05-18 00:16:14 瀏覽:719
中國社會科學院暑期 發布:2025-05-17 23:31:35 瀏覽:687
簡單廣場舞教學 發布:2025-05-17 20:37:48 瀏覽:13
二級學科博士點 發布:2025-05-17 19:10:15 瀏覽:125
永興教師招聘 發布:2025-05-17 19:10:15 瀏覽:664
高中教師資格證考試用書 發布:2025-05-17 16:29:17 瀏覽:52
小學教師的條件 發布:2025-05-17 16:21:01 瀏覽:419
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題庫 發布:2025-05-17 16:14:16 瀏覽:819
夏威夷群島地理位置 發布:2025-05-17 16:10:46 瀏覽:949
奴隸老師漫畫全集 發布:2025-05-17 16:01:34 瀏覽: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