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學數學
3670
Ⅱ 開心數學+開開心心=數學開心每個分別代表什麼數字
由於學+心=心
所以學=0
故有:心+開=10或心+開+1=10(心+開=9)
數+心=開或(數+心=開+10)
開+開+1=數
可得:2開+1=數,心+開=9
因此有:
數=3,學=0,開=1,心=8;
數=5,學=0,開=2,心=7;
數=7,學=0,開=3,心=6;
數=9,學=0,開=4,心=5.
Ⅲ 如何讓學生輕鬆快樂學數學
解析:
(1) 學習原本就是一件痛苦的事。
(2) 學生分三六九等。只有一小部分學生能快樂學習。
Ⅳ 學數學+真開心=開心學,請問:學=
猜
學數學
+真開心
-----------
=開心學,
由末位,心=0,所以數+開=10,①學+真+1=開.②
把②代入①,數+學+真=9,數、學、真互異,
數+真最小為3,最大為8,於是學=6,5,4,3,2,1.有6個解。
Ⅳ 如何讓幼兒快樂地學習數學
數學是一門培養和鍛煉思維能力的基礎課,人們形象地稱數學是人類思維的「體操」。
幼兒園進行數學啟蒙教育,對孩子的思維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03.有 用 性
有用的數學,無論是出發點還是歸宿,都與幼兒的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能切實幫助幼兒感知和體驗、發現自己的生活是離不開數學的,它可以幫助幼兒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使幼兒的生活更方便。有用的數學更考慮為幼兒未來的數學學習打下基礎。
Ⅵ 如何開心學數學
把數學當成排遣的方式
煩了就做數學,慢慢數學就成了你煩惱時必不可少的夥伴
(我是這麽想的,雖然以前成績老不好,三四十也有好幾次,但從未厭煩數學,當真正把數學當成陪自己度過煩惱的朋友時,數學成績也提高了,兩個星期像是開了竅,突破了100,高考考了120)
Ⅶ 如何讓孩子快樂學數學
告訴孩子一些學習的樂趣。通過小故事,小活動的形式,讓孩子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通過孩子動手動腦的方式去進行快樂學習。
Ⅷ 淺談如何讓學生快樂學數學
首先,教師要深鑽教材,明確數學教學目的。
其次,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多元化。
一、創設情境,活躍思維
二、教師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鼓勵學生合作交流
三、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優化數學課堂
四、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是讓學生快樂學習的重要保障
Ⅸ 如何讓小學生快樂學數學
一、創造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快樂學習
新型的師生關系是平等、信任、互尊、互敬、互助關系,要使學生熱愛老師,老師首先要關心和愛護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使他們從內心中感到快樂。學生只有喜歡教師,才會喜歡其所教的科目,才會對你敬佩,從而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同時,學生能把對教師的這份情感遷移到他所教的科目上。教師還應把微笑與鼓勵帶進課堂,尊重、理解、信任和愛護每位學生,把學生看作教學活動中的朋友和同伴,使學生產生親切感、信任感和自信心。這樣,學生的思維才能始終處於積極狀態,從而敢想、敢問、敢創新,自覺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二、創設情境,努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學習往往從興趣出發。教師要善於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此外,還有教師幽默的語言、和藹的態度、良好的示範,在課堂上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還給學生親切愉快之感。一個學習興趣濃厚的學生,對各種現象和問題會產生驚異感。在學習過程中,他能灌注全部熱情,興致勃勃,津津有味,甚至會達到對所學知識迷戀不舍的地步;在學習後,他會產生滿足感,覺得書是他的良師益友,自己從中受到了啟迪,並由此產生歡快、愜意的心情。
三、體驗成功的喜悅,使學生在快樂中學數學
1.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鼓勵,讓學生快樂學數學。
針對小學生的年齡小,喜歡受表揚的特點,教師在課堂上多表揚、多鼓勵,可以激發他們從小對學習產生興趣,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2.採用激勵式評價,讓學生體驗成功,快樂學數學。
作為數學教師,在課堂上,要把學生當作平等的朋友來對待,熱情關心、循循善誘,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學生的優點,進行「激勵式」的評價。在教學中,積極創造機會,適時鼓勵、表揚、贊賞,不斷讓學生體驗成功。
3.在探究知識的過程中,體驗成功,快樂學數學。
創新意識潛藏於每個學生的頭腦中,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保護每一個學生的獨創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見解,也要給予充分地肯定,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到自己在探究知識的過程中,有能力,能勝任,有獨創性。教師對學生學習結果的信息反饋進行激勵和強化,使學生從反饋信息中看到自己的創造天賦,從而使學習興趣得到加強,激起更進一步深入學習的強烈願望。
Ⅹ 怎樣才能快樂學習數學
怎樣才能快樂地學數學
做有趣的事情、自己心甘情願要做的事情,做起來就快樂;做枯燥乏味的事、不得不做而又不想做的事,做起來就痛苦。但這有趣或枯燥又因人因時而異,飲酒、下棋、踢球、學習數學都是這樣。學習數學的樂趣類似於下棋,是思考之樂,是挑戰之樂。實際上,數學能給我們更多。
比如震撼感。隨著對數學理解的不斷深入。你會發現,原來世界上還蘊藏著如此奇妙的規律。愛因斯坦曾回憶說,當他在中學幾何中學到「三角形的三條高線必交於一點」時,受到了很大震撼,他覺得這個世界上一定有更多這樣的「奧秘」還沒被人發現,這對他的一生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奠定了他從事科學研究的決心。
比如力量感。曾經有很多幾乎無法下手的難題,在掌握了一種思考方法後,每向前一步,就會有成千上萬的問題迎刃而解。這時,人會忽然意識到自身的力量,而這種力量的增長往往是在幾個小時 、一天之內就能獲得的。曾被四則應用問題搞得焦頭爛額的人,一旦學了列方程解應用題,就會感受到數學的力量。萊布尼茲談到微積分方法時說,過去許多飽學之士百思不解的問題,一個掌握了這種方法的普通人就能輕易地解決,這就是數學的力量。
比如解放感。一開始學數學,會感到被很多「清規戒律」所束縛,但隨著學習的深入,它們被一個個打破。一開始只能5減3,到後來3也可以減5了;一開始只有數字才可以相加,後來字母也可以相加、符號也可以相加……學習越深入就越有這種自由解放的感受。
還有科學之美,包括圖形的美、規律的美和和諧的美。
「火是怎樣被發現的?」有人說是取暖的需要,有人說是為了開荒,有人卻說是因為原始人被火焰的跳動所吸引,決定將火種延續下去。這當然只是一個美麗的故事,但是學數學的人的確是會為數學魂牽夢繞。有位哲學家說,數學就是在看似簡單的事物背後探尋美麗的規律。一個直角三角形一目瞭然,似乎很清楚明了,可是經過探索,發現裡面隱藏著勾股定理。數學家不但能發現這些有趣有用的奧秘,而且能夠論證,能夠讓你毫不懷疑地相信。而這些由前輩在千百年間千辛萬苦開掘得來的珍寶,我們常常在一節課的時間內就能學到手、就能輕松欣賞。不亦樂乎?
好的教材、好的讀物、好的老師,就應當向學生展示數學思維的美妙,引導學生體驗震撼毫、力量感、解放感和科學之美。這樣,我們才能更快樂地學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