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文化
❶ 德國文化特徵
德國企業文化特點
在國際市場上,德國製造和德國標准通常代表著高品質,是消費者可以完全信賴的。在這方面,就連一向以高品質取勝的日本人都不得不甘拜下風。對於這種現象,日本經濟學家進行了潛心的研究。根據相關的研究成果,日本經濟學家認為,德國企業的高質量產品主要取決於德國企業的高質量的文化。與其他國家的企業文化相比,德國企業文化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顯著特點:
1.縮短工時
據不完全統計,在過去的30年中,德國工人的工時已經減少了500小時。在工資和工時關繫上,德國是工資不斷上升、工時逐漸減少;日本盡管工資高,但工時卻相當長;英國、美國雖然工時也在減少,但遠不如德國明顯。
2.高附加值經營
比較日本和德國兩國的貿易品種單價就可以發現,在機器設備和汽車方面,兩國價格相差2至4倍。日本出口的往往是大路貨,而其他國家從德國買入的卻是清一色的高級產品。德國的實踐證明,高附加值經營的關鍵是高度專業性,促其形成的因素有文化、國民性、思維方法等。具體體現在管理上,就形成了德國特有的技師制度。具體體現在研究開發上,就是集中優勢力量,深入研究有限領域,從而產生非凡的獨創性和獨特性。技師制度和研究開發中的獨創性是德國企業通常採用的兩種方法,這也是德國經濟持久強大的根本原因之一。
3.雙重教育培訓制度
在教育培訓制度方面,德國通常實行雙重教育培訓系統,形成學校教育和工廠企業教育培訓雙重機構。德國教育系統的特色十分鮮明,有七至八成的學生在十五六歲時就已區分各自的主攻方向,確定了自己一生的努力目標。由此產生的高度專業性也就成為德國工匠卓越技術的源泉。從世界范圍來看,技師制度的確是德國特有的一項制度。以小汽車為例,組裝完成的汽車從生產線上出來時,技師就上場工作了。整個裝配工作的三分之一是由德才兼備的技師親自處理的收尾工序,其產品的質量自然有了絕對的保證。盡管日本的汽車品質非常高超,但卻始終難以超越德國汽車的水準,關鍵原因正在於此。因此,雙重教育培訓制度下形成的技師制度確實是德國企業文化的一大亮點。
4.注重創新研究開發
長期以來,德國企業高度重視開展創新活動,並為此提供了優越的條件、營造了良好的氛圍。目前,德國研究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2.9%,位居世界前列。德國人始終相信一句話:真正決定企業未來的前途命運的應當是研究與開發,而不是別的不能人為把握的什麼客觀因素。不管經濟如何不景氣,德國企業始終不削減開發費用。事實證明,德國企業的這種戰略眼光確實是非常高遠的。在研究中重視高度的獨創性和高度的專業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的創造潛力,這正是德國研究與開發體制的一大長處。
❷ 德國文化有哪些
德國文明起步雖然很晚,但是近代對世界文化貢獻良多。科學家如愛因斯坦,馬克斯·普朗克,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等。至今德國科學家一共獲得了超過60項諾貝爾物理、化學和生理醫學獎。德國是導彈、火箭的發源地,也是現代計算機技術的創始人馮·諾伊曼的祖國。
德國官方語言是德語,屬於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
19世紀在德國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共產黨——德國社會民主工黨,這是馬克思親自創建的,第一國際也產生於德國。馬克思逝世後,德國社會民主工黨中的一部分人放棄階級斗爭,走議會路線,被列寧抨擊為「修正主義」,在此基礎上產生了第二國際,德國是歐洲第二國際的大本營。由此可見德國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的傳統極為深厚。
20世紀30年代,在希特勒策動下,德國成為國家社會主義的發源地。
德國法典是有世界重大影響的法典,它和法國《拿破崙法典》構成大陸法系的基石。
❸ 德國的文化習俗是什麼
德國文化
德國的確是一個非常偉大的國家,判斷一個國家是否優秀是否偉大的一個標准就是看這個國家孕育了多少個大師,而德國稱得上是大師的人物實在是太多太多,比如:音樂家貝多芬、巴赫,文學家歌德、席勒、格林兄弟,思想家、經濟學家馬克思,科學家愛因斯坦,哲學家黑格爾、康德、尼采、弗洛伊德、叔本華、海德格爾……數之不盡,他們就像一顆顆明亮的恆星,閃耀在德意志的天空。
德國習俗
德國是老牌的歐洲傳統大國,德國人嚴肅認真的性格在日常生活中體現的尤為明顯,每個人都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德國人的時間觀念非常強,在德國生活,跟德國人交往一定要注意這一點,否則會被視為不禮貌。另外,德國人特別反感嘲笑別人的行為。
德國人不喜歡贈送貴重的禮物,跟德國友人交往時,不要贈送太過貴重的禮物,否則會使德國友人很不安,送一份有紀念意義的小禮物是最好的選擇。
跟中國不同,在德國,接受服務的時候給服務人員小費是一種禮貌的體現,小費也是服務人員的一個重要的收入來源,不要在小費問題上斤斤計較,幾馬克的小費就會使你得到熱情周到的服務。
德國人很注重個人隱私,包括年齡、職業、薪水、信仰等等,跟德國朋友們交往一定要注意這一點。
像很多西方國家一樣,德國人忌諱數字「13」,同時對星期五也是十分忌諱,這種習俗跟西方的宗教傳說有關。
格林童話The Complete Grimm's Fairy Tales
格林兄弟出生在18世紀的德國哈瑙,兄弟二人從1808年開始搜集德國民間傳說,經過7年的努力,最終完成了《格林童話集》的選編。可以說格林兄弟不但是這部偉大童話的編寫者,更是德國文化的保存者,德國民間的許多傳說故事,都通過格林童話流傳下來。格林童話中的名篇有《白雪公主》、《睡美人》、《小紅帽》、《灰姑娘》等。該書完成以後,被翻譯成幾十種文字,受到了世界各地讀者們的喜愛。200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格林童話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在德國,有一條從哈瑙到不來梅的童話旅遊線路,這段有著迷人風景、浪漫小城和歷史古跡的旅途正是格林兄弟曾經生活過的地方。
❹ 關於德國文化
盡管德國合並有些年頭了,但今天的柏林人從氣質上能夠看出其東德還是西德傾向來,這個不誇張,我認識的柏林朋友里清楚的能分出來。不過,甭管是東德還是西德人,都有友好親切的,也都有性格比較扭曲的,只是東德人多有些內斂不太讓人容易理解的一面,不能說是灰暗面,只能說他們不太善於隱藏這一面罷了。
一起出去吃飯打車的問題,我想樓主攬下這個任務來還是是有目的性的吧,至少想練練德語什麼的,所以個人覺得你應該接到他時,相互介紹寒暄之後,直接問他你要不要我幫你找個銀行換些人民幣,換錢後明確的把這個話題說出來:我可以帶領你了解一下天津,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們可以乘坐計程車到一些景點轉轉,我可以承擔一半的車費。只是不太清楚你關於遊玩和出行的預算有多少,是不是能夠接受計程車。至於吃飯,我覺得如果是我的話,一點地主之誼還是要盡的,第一天你可以請他吃午飯或晚飯。但如果第二天開始他還在等著你請的話就算了,到了飯點直接問他你想吃什麼我可以幫你點。
年輕人之間直接zen就好,或者見面了介紹的時候第一句直接就說「Wollen wir zen?"
至於去哪兒玩,找張地圖指給他看,一起安排路程好一些,問他對什麼樣的地方感興趣,你再酌情穿插一下比較好。
跟德國人打交道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截了當,不要用國內的處世之道來套用在他們身上,否則他們既不領情你又覺得不爽。利用這個機會練習一下口語和聽力,自己多說的同時注意練習聽他說話的節奏和語調,會有幫助。
❺ 德國的文化
德國的文化:
聯邦德國的聯邦制結構在文化生活領域中,表現的比任何其他地方都更為明顯。各州都有自己大大小小各具特徵的文化中心,開展自己獨特的文化生活。
德意志圖書館設在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萊比錫和柏林。聯邦檔案館的中央館址在科布倫次,它在柏林、波茨坦、布萊斯高的弗賴堡和拜羅伊特都設有分館。
漢堡是新聞媒介最集中的地方,科隆、杜塞爾多夫和卡塞爾僅僅是當代藝術生活的 3個中心,柏林的劇院數量居於德國首位。最有價值的博物館分布在柏林、慕尼黑、紐倫堡、科隆和斯圖加特。兩所最重要的文學檔案館在馬爾巴赫和魏瑪。
主要機構:
德國文化理事會 是藝術和媒體界、文化界、藝術科學、文化教育和文化介紹領域里的聯合會、設施以及專家們的一個文化政策方向的講壇。它首先將自己看作是咨詢和提供服務的辦事機構。
文化經紀組織 同外國在文化協定框架內的文化合作,以及國際文化交流在很大程度上由自己負責的法律上獨立的經紀組織進行。它們作為對外文化政策的一部分,其活動資金來自德國外交部預算。
新聞出版:
德國新聞出版業十分發達,報刊種類繁多。 2001年出版的各類報紙有412種,其中日報382種。發行量最大的日報是《圖片報》,2001年為429萬份;最大的地方性報紙是《西德意志匯報》,發行量110.5萬份。各類雜志近萬種,其中各類大眾雜志2040種,總發行量12445萬份;各種專業刊物3590種,總發行量1724萬份。最重要的時事政治性周刊《明鏡》2000年3月發行為105.2萬份。
德意志新聞社 :
1949年成立,為私營股份有限公司,下設報紙、廣播和電視新聞200多個部門,屬於世界大通訊社之一。總社在漢堡,圖片新聞編輯總部在法蘭克福,在國內其它50多個城市設有分社或編輯部,在80多個國家派駐記者或聘用撰稿人。是德國大眾傳媒的主要消息來源。
廣播電台:
德國廣播電台,由聯邦政府和州廣播電台出資興辦,主要負責對國內廣播;成立於 1960年的德國之聲電台,總部設在科隆,由聯邦出資興辦,用包括中文在內的31種語言向全世界廣播,並用德、漢、英等語言播放電視新聞節目。
電視台:
德國電視一台( ARD),由各州電台、德國廣播電台和德國之聲電台組成德國廣播協會,共同經營,播放全國性的第一套節目及地方性的第三套節目;德國電視二台(ZDF),是德國最大的電視台,1961年由各州共同組建,總部設在美因茲,播放第二套節目。另外一些衛星電視節目如德國電視台的1 PLUS和私營電視台如SAT 1、RTL、PRO 7也擁有大量觀眾。
❻ 德語文化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Gott ist tot
❼ 德國文化
德國不但是歐洲文化的「濃縮版」,也在世界文化之林佔有一席之地。德國目前有140家公立劇院、130多家公立歌劇舞劇院以及管弦樂隊。
不僅如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中,德國就有38個歷史文化古跡入圍。每年,來自全球成千上萬的遊客都慕名到德國觀光旅遊。
德國對從事文化產業的「文化個體化」提供的社保在世界各國中也是首屈一指的。據德國財政部提供的數據顯示,德國聯邦政府共為18萬包括記者、編輯、出版人在內的「文化個體化」提供了養老、醫療在內的各種保險。
對於從事文化創意產業的自由職業者來說,國家的這一對他們「生老病死」的「兜底」做法讓其感到既溫暖又貼心。
(7)德語文化擴展閱讀:
在德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從業者的社會保險的構成是這樣的:從業者自籌一半,而剩下的一半中,聯邦政府掏20%,從業者所在單位掏30%。這樣的話,文化創意產業從業者就可以像領取工資的雇員那樣擁有一份體面的社保。
德國聯邦政府還非常重視對文化創意產業的財政扶持,而BKM在其中則發揮著非常關鍵性的作用。
據BKM提供的一份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12年,德國文化創意產業產生的利潤總額為1430億歐元,為大約100多萬人提供了相應的就業崗位,而文化創意產業所涉及的業務則高達24.7萬個。
❽ 關於德國文化,你都懂什麼
大家對德國文化了解最多的就是有關於《格林童話》,相信不僅是小編自己還有很多人在小的時候都聽過小紅帽和大灰狼的故事。這種世代相傳的童話故事被格林兄弟收錄成冊,同時即使在現在德國的家庭依然有講童話故事的傳統。而且他們也有非常講究的下午茶以及詩歌賽,都是德國文化標志性特徵。
有些人將德國稱作是養老的天堂,在德國生活非常的愜意。無論是孩子還是成年人來說,都不會有沒錢吃飯的苦惱。小孩子上學,政府是完全承擔相關費用的。而且對於一些流浪漢來說,每個月還能領到補助費。這也導致德國人民分佛性,他們每天的生活也多姿多彩。
❾ 德國文化特點
德國不但是歐洲文化的「濃縮版」,也在世界文化之林佔有一席之地。德國目前有140家公立劇院、130多家公立歌劇舞劇院以及管弦樂隊。
不僅如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中,德國就有38個歷史文化古跡入圍。每年,來自全球成千上萬的遊客都慕名到德國觀光旅遊。
德國對從事文化產業的「文化個體化」提供的社保在世界各國中也是首屈一指的。據德國財政部提供的數據顯示,德國聯邦政府共為18萬包括記者、編輯、出版人在內的「文化個體化」提供了養老、醫療在內的各種保險。
對於從事文化創意產業的自由職業者來說,國家的這一對他們「生老病死」的「兜底」做法讓其感到既溫暖又貼心。
(9)德語文化擴展閱讀:
在德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從業者的社會保險的構成是這樣的:從業者自籌一半,而剩下的一半中,聯邦政府掏20%,從業者所在單位掏30%。這樣的話,文化創意產業從業者就可以像領取工資的雇員那樣擁有一份體面的社保。
德國聯邦政府還非常重視對文化創意產業的財政扶持,而BKM在其中則發揮著非常關鍵性的作用。
據BKM提供的一份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12年,德國文化創意產業產生的利潤總額為1430億歐元,為大約100多萬人提供了相應的就業崗位,而文化創意產業所涉及的業務則高達24.7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