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小學語文業務筆記

小學語文業務筆記

發布時間: 2021-08-29 03:02:06

1. 小學語文老師學習筆記內容

如何上好一節課?

很多學生說他們喜歡某個教師,「盼」著上他的課,也有很多學生不喜歡某個教師,「怕」或「煩」上這個教師的課,聽他的課就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同樣的學生,對不同的教師表現出不同的態度,這值得我們深思。教師怎樣做才能讓學生喜歡自己的課呢?

第一、積極備課——尋找激發興趣的切入點。備課是一個再創造過程,此間,教師不但要備知識,還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了解他們已有的知識儲備,努力尋找能夠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切入點;在對教材的把握上,首先對本學科的有關概念要正確理解,並能隨時了解本學科理論前沿的動態和發展,始終把最新最科學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並善於將學科知識與現實社會、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進行教學。其次,教師還要具備基本的社會知識和生活常識,有相關學科領域的知識儲備,並能靈活地把各知識點聯系起來。

第二、認真授課——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針對學習內容,學生的經歷、興趣、知識水平、理解力等,設計出富有彈性的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營造寬松的課堂學習環境,創設自主學習、積極互動參與、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師生一起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第三、語言和板書——課堂的通行證。馬卡連柯說過這樣一句話:「同樣的教學方法,因為語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教師應做到語音標准,用詞恰當,表達連貫,清楚准確,精練簡潔,形象生動。好的板書簡潔、形象,字跡工整清秀,帶有很強的啟發性和欣賞價值,也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並能給學生以美的享受。

2. 短一點的小學語文學習筆記,30條

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中亡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原來但凡世上專婦人哭有三樣哭:有淚有屬聲謂之哭;有淚無聲謂之泣;無淚無聲謂之號.
一切諸煩惱,皆從不忍生.見機而耐性,妙悟生光明.
禍福無門,惟人自招.
心安茅屋穩,性定菜羹香.世味薄方好,人情淡最長.
廣施恩惠,人生何處不相逢;多結冤讎,路窄狹時難迴避
惺惺惜惺惺,好漢識好漢.(第二回)
恩仇不辨非豪傑,黑白未分是丈夫.(第十六回)
大廈將傾,非一木可支.(第六十九回)
有力使力,無力鬥智.(第七十四回)

3. 如何做一名優秀的小學語文教師學習筆記

國運來興衰,系於教自育,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培養人才的人才,小學教師更是人才奠基階段的引導者。小學教育對於一個孩子的人格塑造、世界觀及價值觀的定位、身心的成長過程是至關重要的。而這些因素對孩子們今後的發展起了決定性作用

4. 小學語文筆記怎麼記好看

小學語文筆記,如果你要寫好看然後又清楚的話,你就把它裡面的內容寫清楚,然後用不同的顏色把重點給它標注出來。

5. 小學語文教師業務筆記內容新課程中教師角色的十大轉變

從傳統中走出來,處理好「繼承」與「發展」的關系,應該引導教師逐步實現下列轉變:

由「權威」向「非權威」轉變

我們應該允許在某些知識領域有不懂的問題而不是絕對的權威。教師可以向學生學習,可以向學生承認自己不懂的問題,可以請學生幫助老師解決教學中的疑難,讓學生消除學習的「神秘感」。教師不應該以「知識的權威」自居,而應該與學生建立一種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種平等的交流,是一種享受,是一種生命的呼喚。

由「指導者」向「促進者」轉變

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而不僅僅是指導者,要變「牽著學生走」為「推著學生走」,要變「給學生壓力」為「給學生動力」用鞭策、激勵、賞識等手段促進學生主動發展。

由「導師」向「學友」轉變

我們倡導專家型教師,但不提倡教師站在專家的高度去要求學生。教師要有甘當小學生的勇氣,與學生共建課堂,與學生一起學習,一起快樂一起分享、一起成長。教師不僅要成為學生的良師,更要成為學生的學友。

由「靈魂工程師」向「精神教練」轉變

長期以來,人們把教師比作「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其實教師不應該作學生靈魂的設計者,而應該作學生靈魂的鑄造者、凈化者。教師要成為學生「心智的激勵喚醒者」而不是「靈魂的預設者」,要成為學生的「精神教練」。

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轉變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成為學生取之不盡的「知識源泉」。缺乏師生互動,更缺乏生生互動。在新課程中,教師不僅要輸出信息,而且要交換信息,更要接受學生輸出的信息。教師要促成課堂中信息的雙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師要成為課堂中信息交換的平台。

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轉變

我們曾經認可教師要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須要有一桶水的觀點,然而隨著時代的變化,知識經濟時代已經到來,教師原來的一桶水可能已經過時,這就需要教師的知識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的更新,需要教師成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尋,以尋到知識的甘泉。

由「挑戰者」向「應戰者」轉變

新的課堂中不能僅僅是教師向學生提出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解決問題。它要求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去提出問題,因為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學生向教師提出問題,便是對教師的挑戰。開放的課堂中教師隨時可能接受學生的挑戰,而成為應戰者。

由「蠟燭」向「果樹」轉變

中國的傳統文化把教師比作「春蠶」、「蠟燭」,不管是春蠶還是蠟燭總是在奉獻給客體的同時而毀滅掉主體。新時代的教師不能再作「春蠶」或「蠟燭」而應該在向社會奉獻的同時不斷的補充營養,成為常青的「果樹」,而不是在照亮了世界或吐盡了芳絲後就毀滅掉自己。

由「統治者」向「平等的首席」轉變

教師不能把課堂視為自己的課堂,而應該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不能作課堂的統治者,因為統治者總免不了令人「懼怕」。教師應該從統治的「神壇」上走下來,與學生融為一體。在新課程中教師不能再是居高臨下的,而是與學生站在同一個平台上互動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裁判」,在激烈的爭論中做「首席」。

由「園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轉變

「園丁」是令人尊敬的。但「園丁」又是令人遺憾的,因為園丁把花木視作「另類生命」。園丁在給花木「澆水、施肥」的同時,還要給它們「修枝」、「造型」,他們是按照園丁自己的審美標准把花木塑造出來供人們欣賞。在園丁看來不合自己情趣的「歪枝」、「殘枝」是可以「判死刑」的,他們可以隨意「修剪」,可以培育出以曲為美的「病梅」。

6. 小學語文讀書筆記怎麼寫

(1)索引讀書筆記
索引讀書筆記是只記錄文章的題目、出處的筆記。如書刊篇目名、編著者、出版年月日、藏書處。如果是書,要記冊、章、節,如果是期刊,要記期號,報紙要記年月日和版面,以備日後查找方便。例如:《點亮小桔燈》作者金波,是金波爺爺80歲的時候寫給小讀者的。
(2)抄錄原文讀書筆記
抄錄原文讀書筆記就是照抄書刊文獻中與自己學習、研究有關的精彩語句、段落等作為日後應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寫上分類題目,在引文後面註明出處。例如:摘抄《藍喜鵲》中,「秋風像一把梳子,一夜工夫,滿樹的葉子都被梳掉了,那些書顯得瘦了許多」。
2. 提綱式讀書筆記和簡縮式
提綱是用綱要的形式把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論點、論據提綱摯領地敘述出來。提綱可按原文的章節、段落層次,把主要的內容扼要地寫出來。提綱讀書筆記可以採用原文的語句和自己的語言相結合的方式來寫。
當然,孩子們在熟練掌握了思維導圖這個工具後,這個寫法就會變得很簡單。因為無論是那種寫法的根本都在於,已經熟練了解原文,並能夠提煉重點內容。
3. 心得式讀書筆記
心得式讀書筆記,是在讀書之後寫出自己的認識、感想、體會和得到的啟發與收獲的一種筆記。 心得筆記也叫讀後感。讀書後把自己的體會、感想、收獲寫出來。這些讀書筆記,可以寫讀書時的心得體會,也可以寫對原文的某些論點的發揮或提出不同的意見。寫這種筆記,一般是以自己的語言為主,也可適當地引用原文。這種寫法伴隨著孩子成長,不僅在小學,甚至在有幾年的高考命題中,也選用了這樣的方式和寫法。
4. 仿寫式讀書筆記
這種讀書筆記,是難度較高的一種,對於中低段的小學生來說,不建議過早涉入。但是針對文章中,出現的好句子,可以適當的仿寫。

7. 小學語文如何做預習筆記

葉聖陶說:「自學的本領是用之不竭的能,儲能就要儲這樣的能。」語文課前預習有利於培養自學能力,張揚學生個性,對表現自我等方面有其獨到的作用,預習更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益的有效途徑。
《小學語文課程標准》也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要改變過去的傳授式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由此可見,課前預習這一方法的運用既有助於學生提高學習自覺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又能促進語文學習所必備的學習技能的形成。「預習」這一環抓得好,就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這樣一來,就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素質。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意識、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呢?為此,本人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以下幾種預習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每學一篇新課文時,都會有一些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初讀課文時,可以採用默讀了解的方法。初次默讀的要求有兩個:一是了解課文的大概意思,譬如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介紹了一個什麼人、描摹了一些什麼景、告訴了我們哪些知識、抒發了怎樣的感情等,目的在於對全文獲得一個完整的、初步的印象;二是准確地找出全部生字,劃出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語句。
一、查問求助。預習課文時,往往會遇到沒有學過的生字、新詞,要了解這些字詞的讀音、意思或用法,就要運用字典、詞典這些無聲的老師。學生預習課文時通過自己查閱工具書,就能掃除語言文字的障礙,牢固地掌握這些字詞的讀音、意思和用法。另外,對文中涉及到的文史典故就要嘗試著去查閱有關書籍獲取新知;還要查閱文章寫作的背景以及相關的知識。搜集有關課文的資料,拓展自己的視野,對於學生理解文本內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通過查字典、詞典,或問別人(包括同學、老師、家長),對不認識的字讀准字音,對不理解的詞語要初步了解它的意思。

二、讀通課文。預習時要多讀幾遍課文,還要注意每一遍的讀都要做點什麼。課文一定要朗讀,而且應該放聲朗讀。朗讀不僅能訓練自己的發音,還可以通過語氣的變換,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朗讀課文時,可分為三步來進行:第一步為初讀,可以大聲朗讀,遇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標注出來。然後讀准字音、認清字形,再通過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等弄懂詞義,也有利於掃除語言文字上的障礙。第二步為有感情地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理清課文脈絡。第三步則是精讀,通過細致地朗讀、思考,解決課文中的問題。
三、摘抄詞句。就是把應該積累的詞語句子和自己認為值得學習、借鑒的詞句摘錄下來。「嘴過三遍,不如手過一遍」,動手摘錄,使眼、手、腦並用,效果比讀更好。學生的讀書筆記也在使用中對學生更有價值,不枯燥了。
四、圈畫批註。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要指導學生在預習時用不同的符號在文中作標記。預習時,在課文一些重點地方寫、畫、圈、點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給不懂讀音的字標上拼音,不理解的詞寫上注釋,含義深的句子劃上線,重點的字詞加圈加點,有疑難的地方打個問號等。做上這些記號,等到上課的時候再特別加以注意,把自己覺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徹底弄明白。
五、預習思考。俗話說:不會提問的學生就是不會學習的學生。「發現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我常鼓勵學生再次回到課文中,通過默讀思考明白了什麼、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如課文的內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題的概括、層次的劃分、段意的歸納、句子的理解、寫作特色的分析等問題能否解決,課後習題是否能夠回答等。當同學們朗讀課文的時候,可以帶著問題(課文後面的練習題)進行閱讀,看到課文中有問題的答案就直接在書上劃出來。
六、目標檢測。學生預習課文時,一定要根據具體要求,有的放矢地進行。要帶著問題去認真地讀課文,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課後的思考題往往體現了作者的思路、課文的重難點,預習時,想想這些題目,可以幫助理清課文的條理,了解課文的重難點。練習題側重詞句段的訓練,富有啟發性,預習完課文試著做一做,可檢查預習的效果。但不要去抄參考書,因為畢竟自己通過動腦筋得來的答案是勞動收獲,可以很好地鍛煉自己的思維。
課前預習是學好語文的重要環節,做好了語文學習的預習,一定能提高語文課堂學習效率,而有效率的學習,對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提高學習興趣、鞏固素質教育的成果有重要意義。

8. 小學語文筆記怎麼做

小學語文的筆記是要靠你認真聽老師講的內容,那麼老師到哪該記哪不該記,她會詳細的告訴你

熱點內容
科高教育 發布:2025-05-15 04:51:38 瀏覽:764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試卷 發布:2025-05-15 03:39:22 瀏覽:833
葉開語文 發布:2025-05-15 03:38:08 瀏覽:879
北京假體隆鼻多少錢 發布:2025-05-15 02:49:41 瀏覽:117
年度師德師風自查報告 發布:2025-05-15 02:16:35 瀏覽:334
是在下輸了是什麼梗 發布:2025-05-15 01:59:54 瀏覽:289
教育課 發布:2025-05-15 00:39:16 瀏覽:887
筆畫視頻教學 發布:2025-05-15 00:06:14 瀏覽:99
小班幼兒英語 發布:2025-05-15 00:00:31 瀏覽:854
思教育網 發布:2025-05-14 22:14:17 瀏覽: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