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2015
『壹』 2015全國卷語文1
選A,A項原文第二段說「信用形式有借貸、質、押、典、賒買賒賣等多種形式」,也提及「典當作為不動產轉移的一種形式,也是在宋代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但並未說其他信用形式也是產生於宋代。B項參見原文第二段「政府借貸主要表現為賑貸的形式,在緊急情況下通過貸給百姓糧食或種子的方式,幫助他們度過困境」,C項參見原文第二段「質屬動產擔保,它的設立必須轉移動產的佔有;押屬不動產擔保,通常將抵押物的舊契交付抵押權人即可。債務人違約時,債權人可用變賣價款優先受償」,D項參見原文第二段「從其實際效果看,解決了軍需、賑濟了貧民、加強了流通、滿足了財政,更重要的一點,它向束縛生產流通擴大和發展的高利貸發起了沖擊」。
『貳』 2015年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書目錄
2015年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書目錄
第一單元
1、在山的那邊(王家新)
2、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頓·亨特)
3、生命,生命(杏林子)
4、紫藤蘿瀑布(宗璞)
5、童趣(沈復)
第二單元
6、理想(流水河)
7、短文兩篇 :1、《行道樹》(張曉風);2、 《第一次真好》(周素珊)。
8、人生寓言(節選)(周國平):1、 《白兔和月亮》 ;2、 《落難的王子》。
9、我的信念(瑪麗·居里)
10、《論語》十則
第三單元
11、春(朱自清)
12、濟南的冬天(老舍)
13、山中訪友(李漢榮)
14、秋天(何其芳)
15、古代詩歌五首:1、《觀滄海》(曹操);2、《次北固山下》(王灣); 3、《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4、《西江月》(辛棄疾);5、《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
第四單元
16、化石吟(張鋒)
17、看雲識天氣
18、綠色蟈蟈(法布爾)
19、月亮上的足跡(朱長超)
20、山市(蒲松齡)
第五單元
21、風箏(魯迅)
22、羚羊木雕(張之路)
23、散步(莫懷威)
24、詩兩首:1、《金色花》(泰戈爾);2、《紙船》(冰心)。
25、世說新語兩則:1、《詠雪》;2、《陳太丘與友期》。
第六單元
26、皇帝的新裝(安徒生)
27、郭沫若詩兩首:1、《天上的街市》;2、《靜夜》。
28、女媧造人(袁珂)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金波)
30、寓言四則 :1、《赫耳墨斯與雕像者》 ;2、《蚊子和獅子》;3、《智子疑鄰》;4、《塞翁失馬》。
課外古詩詞:
龜雖壽(曹操)
過故人庄(孟浩然)
題破山寺後禪院(王建)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夜雨寄北(李商隱)
泊秦淮(杜牧)浣溪沙(晏殊)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楊萬里)
如夢令(李清照)
觀書有感(朱熹)
名著導讀:1、《愛的教育》: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啟示;2、《繁星》《春水》:母愛·童真·自然;3、《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像的魅力
附錄:
硬筆書法
(2)語文2015擴展閱讀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書詩歌節選:
《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天上的街市 》
遠遠的街燈明了,好像閃著無數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現了,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
我想那縹緲的空中,定然有美麗的街市。
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
你看,那淺淺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寬廣。
那隔河的牛郎織女,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
我想他們此刻,定然在天街閑游。
不信,請看那朵流星,那怕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
『叄』 2015語文金榜奪魁答案
2014年高考勵志對聯:
1、效蘇秦之刺股折桂還需苦戰,學陶侃之惜時付出必有回報。
2、激流勇進,乘風踏浪我欲搏擊滄海橫流;傲視群雄,飛鞭催馬吾將痛飲黃龍美酒。
3、淡淡墨梅凌寒獨開今歲瑞雪兆豐年,莘莘學子壯志凌雲明年金秋送喜來。
4、壯志凌雲,十載求學縱苦三伏三九無悔無怨;眾志成城,一朝成就再憶全心全力有苦有樂。
5、卧虎藏龍地豪氣干雲秣馬礪兵鋒芒盡露,披星戴月時書香盈耳含英咀華學業必成。
6、礪志報親,拼十年寒窗挑燈苦讀不畏難;笑書人生,攜雙親期盼背水勇戰定奪魁。
7、滴水穿石戰高考如歌歲月應無悔,乘風破浪展雄才折桂蟾宮當有時。
8、意氣風發,時光如梭看我少年學子六月追風去;風華正茂,雲帆直掛令那美麗人生明朝入眼來。
9、冬去春來好景年年有,辭舊迎新成績步步高。
10、意氣風發,寒冬散盡喜迎元旦佳節;志存高遠,春意盎然更看男兒發憤。
11、花開花落臘梅傲雪盼新春,春去春來長風破浪迎高考。
12、金榜題名,辭舊迎新寒風陣陣催人逝;師生同心,苦盡甘來捷報片片暖人心。
13、知天文通地理莘莘學子攜手共進魚躍龍門,培棟梁育英才代代園丁含辛茹苦花香桃林。
14、功能技成,庖丁解牛久練而技進乎道;路在腳下,荀子勸學博學則青出於藍。
15、覽前賢思己任鐵杵磨針只求前程似錦,念親情感師恩懸梁刺股但願無愧我心。
16、唯有努力,向名校進軍百煉成鋼唱出青春無悔;一馬當先,圓人生夢想半載奮斗笑吟三年等待。
17、各界精英大展宏圖奪英魁,莘莘學子匯聚一堂學本領。
18、力爭上游,龍騰虎躍朝氣蓬勃;壯志凌雲,你追我趕誓奪第一。
19、良辰美景惜時如金敢與金雞爭晨暉,書山學海甘之若飴誓同峨眉共比高。
20、感親恩實高三年滴水穿石永不言棄;報師情火熱六月蟾宮折桂志在必得。
21、苦盡甘來,十年寒窗苦讀效三皇五帝逐群雄;師生同喜,一朝金榜題名成八斗奇才傲天下。
22、舞風翔鸞旌歌鬧處處迎新,披星戴月紫竹寧歲歲登高。
23、勇登書山,點點心血勤育英才厚澤九州;我本英雄,滴滴汗水勇赴學海逐鹿中原。
24、聞雞起舞成就拼搏勁旅師,天道酬勤再現輝煌王者風。
25、舍我其誰,群雄逐鹿鹿誰手尚待一朝試鋒芒;天南海北,萬木爭春春在何處但將今夕放眼量。
『肆』 2015年高考語文最高分是多少
1、2015年高考不同省份有不同的高考最高分,英語高考總分不同,無法統計全國最高分。
2、例如2015年北京高考文科裸分最高分為699分,理科裸分最高分為721分。
裸分:
理科721(最高)
文科699(最高)
理科平均分及最高分:
語文:均分100.41最高145
數學:均分106.04最高150
外語:均分115.03最高149
理綜:均分201.10最高296
文科平均分及最高分:
語文:均分97.11最高143
數學:均分111.70最高150
外語:均分105.21最高149
文綜:均分179.42最高272
『伍』 語文 2015年5月26日人民日報觀點是什麼
被稱為「畫聖」的是:BA.顧愷之B.吳道子C.鄭板橋D.齊白石12.「耳順」代指什麼年紀?CA.四十歲B.五十歲C.六十歲D.七十歲13.「宮保雞丁」中「宮保」是指:CA.地名B.官名C.人名14.郭沫若的詩集有:BA.《神曲》B.《女神》C.《燃燒的天空》D.《再別康橋》15.成語「沐雨櫛風」源於哪個故事?BA.蘇武牧羊B.大禹治水C.赤壁之戰D.安史之亂16.「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誰的詩句?AA.李商隱B.韓愈C.駱賓王17.「入木三分」這個典故原意用來形容:CA.雕刻技術高B.文章深刻C.書法筆力強勁D.射箭本領高18.古人常以「尺素」代指:BA.白色頭巾B.書信C.手帕19.「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描寫的是哪裡的景色?BA.蓬萊閣B.騰王閣C.嶗山D.百花洲20.《水滸傳》的第三回「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第二拳打在鄭屠的:BA.鼻子上B.眼睛上C.太陽穴上21.岳飛《滿江紅》中,有「笑談渴飲匈奴血」一句,其中「匈奴」是指:AA.匈奴統治者B.女真統治者C.契丹統治者22.餘音繞梁三日不絕本意是稱贊:AA.歌聲B.琴聲C.講學的聲音問題補充:能按我的題號嗎?
『陸』 2015年語文浙江高考作文。
題目:
古人說:「言為心聲,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則為文急促,品性澄淡,則下筆悠遠,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的人品應該是一致的。
金代元問好《論詩絕句》卻認為「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藝術家筆下的文雅不能證明其為人的脫俗。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離的。
材料詳細解讀:
1.材料本身的重點詞句及關鍵信息:
言為心聲,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則為文急促,品性澄淡,則下筆悠遠——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的人品應該是一致的。
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藝術家筆下的文雅不能證明其為人的脫俗——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離的。
這則材料前後兩句話中心意思相反。而每句話,都可分為三層來理解:一是觀點態度,是言為心聲,文如其人,還是文章中的聲音失真,要判斷一個人的人品,不能光看他的文章,更要觀察他的為人;二是人與文的具體表現,前一句表現為人個性的偏急澄淡與為文的急促悠遠,而後一句第二層具體表現為人與文的趣味問題,即雅俗問題;三是對第一層觀點態度的具體闡述,即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的人品一致,或者是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背離。
2.思考材料可以寫作的角度與立意:
a.側重於談言為心聲,文如其人,即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的人品應該是一致的,文章的風格即昭示著作者的人品與人格。當然,海風陸老師提醒大家,文章最好不要只論述這一點,而對材料中後一句話的意思避而不談,否則就很難體現出一個高中生該有的思辨性。
b.側重於談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背離,即文章中的聲音失真,要判斷一個人的人品,不能光看他的文章,更要觀察他的為人。跟上述角度與立意一樣,文章最好不要只論述這一點,而對材料中前一句話的意思避而不談。
c.綜合前面兩者,談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有的是一致的,有的是相背離的。因此,判斷一個人的人品,既要研究他的作品,更要看重他的為人,即一個人的言行舉止,不要被作品所表現出來的浪漫或高尚所蒙蔽。
d.綜合前面兩者,談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在一個人身上,有時是一致的,有時是相背離的。因此,更多地應該知人論世,看作者作品中所發表的言論是在何種情境下出於何種目的才發表的。
e.超越材料中所給出的「人品與文品」的關系來談,開掘兩者新的關系。比如,文品,將引起一個有良知的作家的反思,進而促進他的人品轉向高尚,轉向個性的從容,轉向趣味的高雅。
f.文以載道,道因文而生,文道相依,自古如此,有高的人品,才有高的文本。但是,卻不能將人品與文品等同而論,希望考生們能將此作為最佳立意。
其實要了解這兩者之間的關系,首先我們先了解人品與文品的含義。何為人品,思想素質與道德修養歸結一點,落實到每個靈魂深處,就叫人品。而文品指文章的品格和風格,即人品理論的變異與總結的不同階段。應該指出的是,「人品」與「文品」,其中的「品」,應包括人的道德、品格、情感、胸襟、趣味等。
可用素材推薦:
1.拜倫:在他的詩歌里塑造了一批「拜倫式英雄」,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詩人,還是一個為理想戰斗一生的勇士;他積極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參加了希臘民族解放運動,並成為領導人之一。據說他的個性很容易急躁,但他寫作時,往往是非常安靜沉穩地寫作。
2.「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無邪」,孔子強調「詩教」,認為詩與樂可以對培養人的道德有巨大作用,而孔子的這一切都在其弟子和他一起整理的《論語》中體現,孔子的一言一行都被記錄了下來,正是因為孔子自身對「仁」與「禮」的追求,對「詩教」的追求,他的《論語》,他的思想在中國歷史上乃至現在都有很深刻的影響。
3. 文章《人品和文品》有很多很好的。
人品的說法由來已久,有人稱為人格,有人名為品質,我們本地俚語叫「底」,或者叫「料」。一個人到底有沒有人品呢?回答是肯定的。但是僅憑一個人的言論就能斷定他(她)人品的好壞嗎?特別是網路時代的言論有多少可以反映一個人的人品問題,這是值得商榷的問題。
範文:談文品與人品
人們常說「道德文章」,將道德與文章並稱,強調立人對為文的影響,追求文品與人品的統一。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曾經說過:「有德者必有言。」將言語與品德聯系起來,認為德行的好壞直接決定著言辭的好壞,言辭被認為道德修養的自然流露。漢代揚雄在《法言》中則更形象地描述道:「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認為從作品的格調高低可以直接判斷出作者的品質的高尚與卑下。南朝劉勰在其集大成的文學理論著作《文心雕龍》中也指出:「世遠莫見其面,文輒見其心」。可以說「文如其人」是中國古代文論中影響深遠的命題之一,儼然成為一個格言,一條定律。
的確,縱觀歷史長河,許多偉大的作家都是文品與人品的高度統一。正因為性情高古清正,陶潛唱出了一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清遠之歌;正應為憂國憂民心懷天下,杜甫發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悲壯的喟嘆;正因為經歷世事滄桑看淡人生起伏,蘇軾寫下了「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深有禪意的詞句。
然而每個命題的都不是無條件成立的,清代葉燮之論:「功名之士,必不能為泉石淡泊之音;輕浮之子,必不能為敦厚大雅之響」中兩個「必」字,就下得過於片面、輕率了。文如其人的說法也不是在所有人身上都能完美的體現。無論中外,文品較高而人品不佳,甚至十分底下者,亦累見不鮮。西晉潘岳性情輕浮急躁,趨炎附勢,曲事權臣賈謐。他常同劣跡昭彰的石崇一起等候賈謐出門後,「望塵而拜」。這樣一個精於逢迎拍馬,阿諛奉承的人卻留下了恬淡高潔,清新淡雅,為人稱贊的《閑居賦》。對此,金代元好問在《論詩絕句》中不禁發出這樣的反問:「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高情千古《閑居賦》,怎信安仁拜路塵。」英國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文學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說出「知識就是力量」這句家喻戶曉的至理名言;在其著名的《培根論文集》中,論友誼、講人生、談真善美的絕妙好句俯仰可拾。但他卻是一個德行有虧的人,身為大法官,卻公然接受賄賂;為了博得女王好感,而出賣對自己有恩的好友。其文品與人品完全分裂,公然背叛了自己主張。
由此可見,文品與人品既可以和諧統,又有可能全然矛盾。「文如其人」,是我們大多數人美好的願景。我們不能因為文人無行就否定文人的寫作成就,甚至視其作品為洪水猛獸;也不能因為其文學成就而將某位無行文人的一切缺點都掩蓋起來,給他帶上巨大的光環。
錄取啦獨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