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句子結構
句子的組成成分叫句子成分,也叫句法成分。在句子中,詞與詞之間有一定的組合版關系,按照不同的關權系,可以把句子分為不同的組成成分。句子成分由詞或片語充當。漢語: 現代漢語里一般的句子成分有八種,即主語、謂語、賓語、動語,定語、狀語,補語和中心語。 英語:句子的組成部分,包括主語、謂語、賓語、表語、定語、狀語、賓語補足語七種。
⑵ 語文句子成分有哪些
語文句子成分有:包括主語、謂語、賓語、定語、補語、狀語六種。
主語:是句子中的陳述對象,說明是誰或什麼;
謂語:是對句子的主語作陳述的成分,說明主語是什麼或怎麼樣;
賓語:是謂語動詞的支配成分,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結果、處所、工具等。
補語:是謂語動詞的補充說明動作行為的情況、結果、處所、數量、時間等。
定語:是句子中名詞中心語前頭的修飾成分,表示事物的性質、狀態,或限定事物的領屬、質量、數量等。
狀語:是句子中動詞或形容詞中心語前頭的修飾成分,表示動作行為的方式、狀態、時間、處所或形狀的程度等。
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為:定語(修飾主語)主語 狀語 謂語 補語 定語(修飾賓語)賓語
⑶ 語文句子的結構
句子成分即:主,謂,賓,定,狀,補。
請照以下格式回答。
例如:補語是動詞或形容詞後的連帶成分。一般用<>表示。作補語的有動詞,形容詞,數量詞,介賓短語,動詞或形容詞短語。
主語:句子陳述的對象 ===========
謂語:句子陳述的內容 ----------
賓語:動詞性謂語中被動詞支配的對象 ~~~~~~~
補語:在動詞性謂語或形容詞性謂語之中對動詞或形容詞起補充作用 < >
定語:修飾或限制名詞所做的主語和賓語的中心語 ( )
狀語:修飾或限制動詞或形容詞所做的謂語中心語[ ]
1、主語 主語是謂語陳述的對象,指明說的是「什麼人」或「什麼事物」。例如:
(1)中國人民 志氣高。
(2)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 是億萬人民群眾的切身事業。
2、謂語 謂語是陳述主語的, 說明主語的說明主語「是什麼」或怎麼樣「。例如:
(1)滿天烏雲 頓時消散了。
(2)樹葉 黃了。
(3)小王 今年十六歲。
(4)魯迅 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5)明天 星期日。
(6)什麼書 他都看。
3、賓語 賓語在動語後面,表示動作、 行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誰」或「什麼」一類問題。例如:
(1)什麼叫信息?
(2)門口圍關一群看熱鬧的。
(3)馬克思認為知識是進行斗爭和為無產階級解放事業服務的手段。
4、定語 定語是名語前面的連帶成分,用來修飾、 名詞表示人或事物性質、狀態、數量、所屬等。例如:
(1)那(沉甸甸)的稻穀,象一壟壟(全黃)的珍珠。
(2)(三杯)美灑敬親人。
(3)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
(4)(中國)的歷史有(自己)的特點。
5、狀語 狀語是動語或形容詞前面的連帶成分, 用來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表示動作的狀態、方式、
時間、處所或程度等。例如:
(1)他[已經]走了。
(2)咱們[北京]見。
(3)歌聲[把王老師]帶入深沉的回憶。
(4)科學[終於以偉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戰勝了神權。
副詞、形容詞經常作狀語,表時間、 處所的名詞經常作狀語,一般名詞不作狀語。動詞中除助動詞外,一般
動詞很少作狀語,介詞短語常作狀語。一般狀語緊連在中心高速的前邊,但表時間、處所、目的的名詞或介詞
短語作狀語時,可以放在主語的前邊,如,[在杭州]我們游覽了西湖勝景。
6.補語 補語是動詞或形容詞後面的連帶成分, 一般用來補充說明動作、行為的情況、結果、程度、趨向、
時間、處所、數量、性狀等。例如:
(1)廣大人民幹得〈熱火朝天〉。
(2)他寫的字比原來不是好〈一點〉,而是好得〈多〉。
(3)他生〈於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顏色是那麼濃,濃得〈好象要流下來似的〉。
7.獨立成分 在句子中不與其他成分(主、謂、賓、定、狀、補)產生結構關系,但意義上又是全句所必需
的,具有相對獨立性的一種成分,用來表示稱謂呼叫,對事物原推測、估計、注釋、補充、感嘆、摹擬語氣等。
例如:
(1)事情明擺著,你看,我們能不管嗎?
(2)十分明顯,不大大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四個現代化就是一句空話。
(3)啊,多麼使人心醉的絢麗燦爛的秋色!
(4)砰,砰,一陣槍聲傳來......
充當獨立成分的,有的是一個詞,有的是短語, 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較靈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
8、復指成分 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或短語指同一事物,作同一個句子成分。例如:
(1)先生自己也要書。
(2)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這已經 成為。擋不住的歷史潮流。
(3)這就是朝鮮戰場上一次最壯麗的戰斗--松骨峰戰斗。
⑷ 漢語句子結構是什麼
主語+謂語
句子是由詞和片語構成的、能夠表達完整的意思的語言單位。為了把意思表達清楚,一般常用的句子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句子里說的「誰」或「什麼」(主語部分);另一部分是句子里說的「是什麼」「怎麼樣」或「做什麼」(謂語部分)。
主語的類型
施事主語:主語在句子中是動作行為的發出者。例如:大家要積極參加學校活動。(「大家」是主語)
受事主語:主語在句中是動作行為的承受者。例如:校報還沒有印出來。(「校報」是主語)
中性主語(當事主語):主語在句子中既不是施事,也不是受事,而是被描寫、說明、判斷的對象。又 叫「關系主語」。例如:我們的前程很美好。(「前程」是主語,是被描寫的對象)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主語
⑸ 語文句型結構
我要吃飯 主體 我 謂語 吃飯
如果是中學生就不用這些了 中學主要學說明文 說明文要求真實可信 呵呵
⑹ 句子結構語文
從句法結構的關系意義出發,對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叫句子成分分析法,即用各種方法標出基本成分(主語、謂語、賓語)和次要成分(狀語、補語)。
句子成分有六種——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
漢語句子成分口訣:
主謂賓、定狀補,主幹枝葉分清楚。
定語必居主賓前,謂前為狀謂後補。
狀語有時位主前,逗號分開心有數。
一、主語
多表示人或事物,是句子里被陳述的對象,在句首能回答「誰」或者「什麼」等問題。可由名詞、代詞、數詞、名詞化的形容詞、不定式、動名詞和主語從句等來承擔。例如:
(1)今 天 晚 上 ‖ 特別冷。
主語(偏正短語) 謂語
(2) [明天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走出戈壁灘了。
狀語(時間)主語(代詞) 謂語
以動作、性狀或事情做陳述的對象的主語句。例如:
(1) 笑‖是具有多重意義的語言。
主語(動詞)謂語
(2)公正廉潔‖是公職人員行為的准則。
主語(形容詞聯合短語) 謂語
二、謂語
是用來陳述主語的,能回答主語「怎麼樣」或「是什麼」等問題。謂語可以由動詞來擔任,一般放在主語的後面。
(1)動詞性詞語經常做謂語。例如:
他‖[只]答應了<一聲>。
主語 謂語(狀語+動詞+補語)
南海一中‖留下<過>(許多人)的夢。
主語謂語(動詞+補語+定語+賓語)
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主語 謂語(狀+動+補+賓)
(2)形容詞性詞語也經常做謂語。例如:太陽‖熱烘烘的。
主語謂語(形容詞+的)
人參這種植物,‖嬌嫩<極了>。
主語謂語(形容詞+補語)
說話‖[要]簡潔<些>。
主語謂語(狀語+形容詞+補語)
(3)主謂短語做謂語。例如:
這件事‖大家都贊成。
主語謂語(主謂短語)
任何困難‖她都能克服。
主語謂語(主謂短語)
大家的事情‖大家辦。
主語謂語(主謂短語)
(4)名詞性詞語做謂語。這種情況很少見,有一定的條件限制。可參考文言文中的判斷句。例如:
魯迅‖浙江紹興人。
主語謂語(名詞短語)
明天‖教師節。
主語謂語(名詞)
她 ‖大眼睛,紅臉蛋。
主語謂語(定中短語,表容貌)
⑺ 語文里的語法結構有哪些
1、賓語前置:古代漢語的賓語在某些特定的語法條件下要置於動詞之前,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賓語前置。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後,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
2、主謂倒置:為了強調謂語,有時將謂語置於主語之前。這僅僅是因為語言表達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還有定語置於中心詞之後,修飾名詞的量詞放在名詞之後等特殊現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3、謂語前置:古代漢語的一些句子,謂語在主語之前,稱之為謂語前置。有兩種句子里謂語前置的現象比較多見。
4、狀語後置:現代漢語中狀語置於謂語之前,若置於謂語之後便是補語。但在文言文中,處於補語的成分往往要以狀語來理解。例如:《鴻門宴》:「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戰河南」即「戰(於)河南」,應理解為「於河南戰」。《促織》:「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應理解為「用手掌覆蓋(蟋蟀)」。
5、主語的省略:在復句中第一分句出現了主語,如果後幾個分句的主語與第一分句相同,那麼後幾個分句的主語就可以省略。
⑻ 語文句子結構問題
一般的情況下,漢語一個完整陳述句的主要成分應該包含:主語、謂語、賓語、這樣的句子才可以將說話者要表達的意思完整的表達出來。
例句:【代替部長進行接待。】這個句子有兩個毛病:句子成分缺失、修飾詞語不恰當。
要檢查這個句子有沒有毛病可以先縮句,這句話縮句以後只有一個詞:【接待】。誰接待誰?很顯然這句話缺少了主要成分:主語、賓語。補充縮句完整:【我接待外賓】。這下你就完全可以看懂這個句子應該怎麼修改病句了。
修飾的詞語使用不當,也許一下不好理解。這是漢語句子修飾成分的約定俗成,也就是說,在一個句子里,能使用哪些詞語修飾動詞、名詞有一個限定,不能隨意使用。這句話里的【接待】一般情況下不使用【進行】修飾,而是使用【去】、或者乾脆不使用修飾詞語。
病句修改:【我代替部長去接待那些剛剛到達的外賓】或者【我代替部長接待那些剛剛到達的外賓】。
⑼ 語文語法,句子結構
1、詞類:有實詞與虛詞兩大類。
(1)實詞:表示實在的意義,能夠作短語或句子的成分能夠獨立成句。
虛詞:一般不表示實在的意義,不作短語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詞例外),它們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語法關系。
A、名詞:表示人和事物名稱的詞。表示人的名稱,如同志、作家;表示具體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學;表示時間名稱,上午、夏天;表示處所名稱:上海、中國;表示方位名稱:上、下(簡稱方位詞)
名詞的語法特點:①表示人稱的名詞,可以在後頭加「們」表示多數②方位詞常用在其他名詞後頭,組成表示處所、范圍或時間的方位短語③名詞一般不受副詞修飾。
B、動詞:是表示動作行為、發展變化、心理活動等意義的詞。
表示動作、行為:坐、聽;表示存現、消失或發展變化:有、發生;表示心理活動:愛、恨;表示使令:叫、讓;表示可能、意願(能願動詞):能、會;表示趨向(趨向動詞):來、去;表示判斷(判斷詞):是。
動詞的語法特點:①動詞一般受副詞「不」的修飾。②動詞後面可以帶「著、了、過」,表示動態。③一部分動詞可以重疊,表示時間短暫或嘗試的意思。④判斷詞「是」主要是聯結句子的主語和賓語。⑤能願動詞後面不能跟名詞,能願動詞可以和後面的動詞一起作謂語中心語,也可以單獨作謂語中心語。⑥趨向動詞可以單獨作謂語中心語,也可以在謂語中心語後面作補語。
C、形容詞:是表示事物的形狀、性質、狀態的詞。
表示事物形狀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質的:漂亮、結實;表示事物狀態的:快、慢;
形容詞的語法特點:①一部分形容詞可以用重疊形式來加強語義。②大多數形容詞可以受副詞「很」修飾。
D、數詞:是表示數目的詞。
表確數(表示分數,整數和倍數);表概數:幾、許多;表序數:第一、老三;數詞的語法特點:①數目增加,可以用分數表示,也可以用倍數表示②數目減少,只能用分數,不能用倍數。
E、量詞:是表示事物和動作、行為單位的詞。表示事物單位的量詞叫數量詞。表示動作、行為單位的量詞叫動量詞。表示事物單位的:個、只;表示動作、行為單位的:次、回,有時也借用某些名詞來表示,如:腳、年;
量詞的語法特點:①量詞經常和數詞連用,組成數量短語,也稱為數量啟數量詞。②表示物量的數量詞常用在名詞的前面。③表示動量的數量詞數量詞常用在動詞的後面。
F、代詞: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詞。
代詞分為人稱代詞、疑問代詞、指示代詞三類。代詞的語法特點:①第二人稱的敬稱「您」不用於復數,如果需要表示復數,就用「您幾位」「您諸位」②第三人稱復數代詞「他們」可專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們」則專指女性③注意「我們」和「咱們」用法的區別。「我們」指說話人,有時也可以包括聽話人;「咱們」一定包括說話人和聽話人④指示代詞「那」用於遠指,「這」用於近指⑤代詞用得不恰當,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
G、副詞:一般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邊,表示行為、動作或性質、狀態的程度、范圍、時間、頻率、情勢、語氣等。
表示範圍:都、全;表示語氣:可、倒;表示否定:不、沒;表示時間:剛、恰好;表示程度:很、極;表示情勢:彷彿、漸漸。
副詞的語法特點:①副詞主要用來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在動詞、形容詞前面作狀語。②副詞有時用在形容詞後面,補充說明程度、結果,作補語。③副詞不能修飾名詞、代詞。
H、連詞:是用來連接詞、短語或句子的詞。一般連詞:和、與、並、或、及;關聯詞:主要用來連接復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不但 而且、雖然 但是。
語法特點:①一般連詞的前後兩部分可以調換而基本意思不變。②關聯詞的主要在復句中進行運用。
I、介詞:介詞經常用在名詞、代詞等的前面,和這些詞合起來,表示動作、行為、性狀的起止、方向、處所、時間、對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較等。
常用介詞及其用法(順口溜)
自、從、以、當、為、按照,
由於、對於、為了、到
和、跟、把、比、在、關於
除了、同、對、向、往、朝……
用在名詞、代詞前,組成介賓短語後,修飾、補充「動」「形」要記牢。
J、助詞:是附著在實詞、短語或句子上面,起輔助作用的詞。助詞可分三類:結構助詞、動態助詞、語氣助詞。結構助詞:的、得;動態助詞:著、了、過;語氣助詞:的、了、嗎、吧、呢等。
K、嘆詞:表示感嘆、呼喚、應答等聲音的詞。如啊、嗯等。語法特點:一般獨立成句,用逗號或感嘆號隔開。
L、擬聲詞:是摹擬人或事物的聲音的詞。語法特點:在句子中相當於一個形容詞。
(2)、詞類的辨別:
①區分名詞和非名詞,名詞前不能加「不」和「很」。②區分形容詞和動詞,形容詞可以用「很」來修飾,動詞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除外)③區分形容詞和副詞,形容詞能修飾名詞,前面能加「很」;副詞不能修飾名詞,前面不能加「很」。④區分連詞和介詞,前後能互換的是連詞,前後不能互換的是介詞。⑤區分動詞和介詞,作謂語中心語的只能是動詞,組成介賓短語修飾、補充動詞、形容詞的是介詞。⑥區分語氣助詞和嘆詞,語氣助詞一般用在句尾,嘆詞往往獨立成句,一般在句首。⑦區分介詞和副詞,介詞後面跟名詞、代詞,副詞後面是動詞或形容詞。
2、短語:是由詞和片語合而成的語言單位。
(1)、並列短語:由兩個或由兩個以上的名詞、動詞或形容詞等並列組成的短語,基本結構有名+名、名+代、代+代、動+動、形+形、數量+數量。特點:①並列短語前後的詞性一致。(名詞和代詞除外)②並列短語兩部分之間是平等關系,沒有修飾、限制關系。③並列短語中的詞一般顛倒過來意思不變。④並列短語中詞和詞之間可以直接組合,也可以借用虛片語合。
(2)、偏正短語:定義參見課本。基本結構:①中心語是名詞時,修飾限製成分是定語,用()表示。有如下結構:形+名、數量+名、名+名、代+名②中心語是動詞或形容詞時,修飾語是狀語,用〔〕表示。有如下結構:形+動、副+動、數量+動、副+形。
(3)、動賓短語:動詞後邊帶上一個受動詞支配的詞,組成一個短語,這種短語叫做動賓短語。基本結構:動+名、動+代。特點:①動賓短語前邊的動詞直接支配後邊的名詞、代詞,後邊的名詞、代詞受前邊的動詞的支配,它們之間是支配和被支配的關系。②動賓短語中受動詞支配的名詞、代詞,是賓語。③賓語一般在動詞後面回答「誰」、「什麼」的問題。④使用動詞短語時,要注意動詞和賓語意義上的配合,否則造成動賓不搭配。
(4)、補充短語:包括動補短語和形補短語兩大類。語法特點:①在動詞、形容詞後面起補充、說明作用的成分是補語,用<>表示。②這類短語的中心語在前,前後兩部分是被補充和補充的關系。③補語在動詞或形容詞後邊補充說明怎麼樣、多久、多少等問題。④有的補語前頭常用結構助詞「得」。
(5)、主謂短語:定義詳見課本。基本結構:名(代)+動、名(代)+形、名(代)+疑問代詞、特殊的有:名+名,如今天星期一;名+數量,如紙三張。特點:①主謂短語前邊的詞表示「誰」或「什麼」,後面的詞說明前邊的詞「怎麼樣」「干什麼」或「是什麼」。前後兩部分是被陳述和陳述的關系。②使用主謂短語加上語氣,書面上加上標點就是一個單句,表達的意思是完整的。
(6)、介賓短語:由介詞和它的賓語構成的短語。基本結構:介詞+名詞、介詞+代詞。語法特點:①介賓短語在句子中作為一個整體充當句子成分。②介賓短語在為主中心語前做狀語,在謂語中心語後面作補語。③介賓短語有時也做定語,後頭必須帶「的」。
(7)、「的」字短語:由動詞、形容詞、動賓短語加上「的」構成。基本結構:動詞+的、形容詞+的、動賓短語+的。特點:①「的」字短語在句中相當於一個名詞。②「的」字短語一般常做主語、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