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口述歷史博物館

口述歷史博物館

發布時間: 2022-01-18 17:21:08

Ⅰ 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怎麼

簡介: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原名「四川攀枝花三線建設博物館」,位於四川省攀枝花市花城新區干壩塘村,佔地面積59畝,建築總面積24023平方米,項目總投資3.4億元。博物館是國內面積最大、展陳最全的三線主題博物館,全面展示了全國13個省區三線建設的歷史面貌。 博物館展陳內容由全國三線建設的歷史背景、黨中央的決策發動、十三省區三線建設的展開情況、三線建設推動發展的中西部城市和重點項目、三線建設的重中之重——攀枝花的開發建設、三線建設的調整改造和成就、三線建設的精神傳承七大部分組成。收集文物、文獻史料1萬余件(套),圖片2萬余張,口述歷史視頻120人,8000多分鍾,收集了其他三線建設時期視頻資料3000多分鍾。 博物館是四川省黨性教育基地、黨史教育基地和統一戰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基地。博物館的建成,既反映了三線建設歷史的全貌,宣傳紀念了三線建設的巨大成就,又弘揚了三線建設的偉大精神,更充分展示了攀枝花形象,成為了攀枝花最亮麗的一張文化名片。 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注冊資本:128萬人民幣

Ⅱ 崔永元決心離開央視背後有何隱情

在央視主持人當中,真正有主見、用自己腦子說話的只有兩個人,一位是崔永元,一位是白岩松,而真正敢一直說真話的只有崔永元。2月27日,崔永元正式宣布,自己很快就向央視提出申請,離開央視,盡快調回到母校---中國傳媒大學。崔永元這從堅持回母校,就是因為母校給他很大的創作和研究的平台和空間。據悉,傳媒大學提供一座約8000平米的獨立大樓,建立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和口述歷史博物館,口述歷史博物館則會把崔永元十年收集到的所有口述歷史影像資料建成數字化存儲檢索系統。這是央視永遠做不到的,也無法做到。

Ⅲ 新加坡新加坡國家博物館景點怎麼樣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建於1849年,是新加坡歷史最久遠的博物館。館內主要展示新加坡歷史,翻修後增設新加坡歷史館、新加坡文化生活館和臨時展廳,人們參觀歷史館時,可以通過隨身佩帶的講解機了解展覽品背後的歷史故事;而部分展覽品的原使用者,也會通過小屏幕親自講述它們所經歷的新加坡歷史。 另外,在新加坡文化生活館中,更是保留了新加坡本土多元種族、多元文化風格,讓人們從美食、時尚、影片和攝影這四個方面,去認識新加坡的歷史面貌。這里還有一些互動展示項目,如觸摸屏、老電影膠片、口述歷史等,新奇而印象深刻.有許多展場除了歷史文物之外,也有一些相關的藝術文物,我們在這里待了一整個下午,除了解暑之外,也獲得了心靈上的滿足。 但展場都有點冷,建議要帶外套前往.博物館以多種方式向遊客展示新加坡的歷史,可以看影像,可以聽錄音,還可以解讀符號。雖然博物館沒有對建國之後的國家發展進行詳細的說明,但我還是對這一部分的知識很有興趣。
這是我在新加坡游覽一天中最喜歡的活動。真是很有趣,可以了解到這個國家的歷史。咖啡館很棒

Ⅳ 上海歷史博物館簡介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位於上海市南京西路325號原上海跑馬總會大樓,是介紹上海歷史的上海市級地方性歷史博物館。上海市自1950年代開始籌建上海歷史與建設博物館,於1983年建成上海歷史文物陳列館,1991年7月更名為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但是沒有對外開放的永久展館。1994年10月,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在虹橋路1286號再次開館,於1999年3月關閉。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的展品在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裙房內的上海城市歷史發展陳列館向社會開放,展區分五部分,分為「華亭溯源」、「城廂風貌」、「開埠掠影」、「十里洋場」、「海上舊蹤」五部分。
上海歷史博物館是綜合反映上海地方歷史的地誌性博物館,以基本陳列為主的東樓設「序廳」「古代上海」和「近代上海」三個板塊,遵循「以城市史為脈絡,以革命史為重點」的原則,全面展現上海城市發展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要節點和重大歷史事件。西樓設特展廳、口述歷史廳及公共教育、觀眾服務區。
上海歷史博物館共展陳1100餘件文物,吸納上海史最新研究成果,全面梳理上海歷史脈絡。博物館分為「序廳」、「古代上海」和「近代上海」和「尾廳」四大部分,通過9個單元,綜合反映上海社會發展歷程和人文歷史特徵。

Ⅳ 請問大家龍華烈士紀念館值得去嗎

龍華烈士紀念館很值得去參觀,沒有先烈們的犧牲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紀念館內有很多照片、文獻和文物,百餘塊口述歷史、知識擴充、青少年互動等多媒體屏和21個多媒體互動展項以及百餘件全國名家,進去的每一位觀眾都能找到自己心中的英雄。

Ⅵ 三線建設博物館以哪些史料呈現歷史

三線建設博物館中以三線建設的決策文獻史料、三線重點企業等各類三線建設文物10000餘件(套)、圖片2萬余張和三線建設領導者、親歷者和研究學者等120人的口述歷史視頻,歷時8000多分鍾,還有其他三線建設時期視頻資料3000多分鍾等史料形式呈現了三線建設的歷史。

Ⅶ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Singapore),是新加坡的一座國立博物館,同時也是新加坡歷史最久遠的博物館。這座博物館可追溯到1849年,在當時,博物館僅僅是新加坡公共機構中一個圖書館的一部分。在經過幾次變革和布置之後,於1887年成為了一個獨立而永久存在的場所。
新加坡全國一共有四家國立博物館,新加坡國家博物館是其中之一,該館以介紹新加坡歷史為主。另外三個分別是亞洲文明博物館(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在皇後坊和舊道南學校的兩個展館,以及新加坡美術館(Singapore Art Museum)。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位於城市心臟地帶,博物館採用了大量先進而又豐富多彩的展覽元素,如觸摸顯示屏、口述歷史以及老電影展播等,讓遊客全方位感受新加坡的歷史。
新加坡歷史原來並不是國家博物院展覽及研究重點,這和殖民地官員以動植物為文化重點很有關系。當年,首任英國駐扎官威廉·法奇爾(William Farquhar)到處收集本地的動植物標本,甚至叫人把這些動植物畫下來收藏,當時,慕名到博物院去的外國科學家絡繹不絕,可見博物院在自然科學方面收藏非常可觀。1972年以前,人們踏進國家博物院,抬頭便可看到猴子、鹿、犀牛、野熊、老虎、黑豹、大象、鳥類、魚類和蝴蝶等動物的骨骼或標本。當然還有本地水果、蔬菜和礦產等的展示,以及馬來人、爪哇人所使用的器物,如武器、錢幣、紙幣,以及他們的工作場所和巫術。
在一百多年的歷史中,國家博物院經歷過好幾個重要的發展階段。早在1918年,博物院便增設了新加坡歷史收藏部分,以肖像、地圖和新加坡的舊照片為內容,初期,博物院主要作為以人類學、自然考古、動植物為收藏、展覽及研究為重點。到了1972年,博物院移走所有自然科學方面的收藏,展覽重點由原來的自然科學轉向社會科學、建國歷史和美術展覽。1976年畫廊開幕後,便成為本地美術家舉行展覽會的重要場所。自然科學方面的收藏則交由新加坡科學館和新加坡國立大學保管。到了1993年,國家博物院歸國家文物局管轄,國家博物院也一分為三,即:新加坡美術館、亞洲文明博物館和新加坡歷史博物館。
1965年時,博物館開始使用現在的名稱,在1993年至2006年的大部分時間里,人們稱它為新加坡歷史博物館(Singapore History Museum)。博物館經歷過長達三年多的修復工程,後於2006年末正式開放,新開張的博物館也沿用原有的名稱作為該館的名字。

Ⅷ 井岡山大學 青原色人文記錄中心 簡藝創辦

我是井岡山大學的一名學生,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你吧。

簡藝

●吉安市吉州區人,35歲

●導演、獨立製作人。

●曾就讀於吉安詩專(井岡山大學前身)。美國聖母大學(UniversityofNotreDame)國際和平專業碩士(1998年)。

●美國耶魯大學2009年度「耶魯世界學人」,美國紐約新校大學(TheNewSchool)中印研究所研究員(2008-2010年)。

●2010年,井岡山大學特聘傳授。

2008年秋季,藝術家簡藝在留學美國之後,回到家鄉吉安市,並於2009年6月創立青原社井岡山大學人文記錄中心。在美國兩年,他受當地民間慈善組織「食物銀行」的啟發,決定創辦「一勺米」捐助公益活動,讓「慈心家庭」以每周「一勺米」的形式來幫助貧苦家庭。

青原社井岡山大學人文紀錄中心介紹

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故事。一個家庭有一個家庭的故事。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故事。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故事。一個人從小到大聽到的故事的總和構成了他對世界的理解。當一個人離開世界,他留下的和帶走的,是關於他的故事。

青原社井岡山大學人文紀錄中心創立於2009年6月,位於中國江西省吉安市,是全國獨一無二的全方位紀錄和講述一座城市和居住在這座城市裡的社區、家庭和個人的故事的公益性藝術文化機構。

我們的影片、攝影、口述歷史和劇場作品,全方位紀錄了中國一個最普通的小城市的歷史與現狀,由此所構建的民間記憶將通過建立國內第一家「記憶博物館」來進行分享、傳播與教育。

同時,我們的藝文項目在全球化的時代探索真正屬於本地的文化。我們以最普通的小城市及其周邊的農村為標本,通過真正具有本地精神的建築景觀設計、壁畫、時尚、音樂和公共藝術等藝文項目,力圖探索本地文化最本初的動力。我們的義倉「一勺米」、「試驗田」等項目探索著和諧社會的未來方向。

我們的探索將為中國乃至世界其他社區和社會提供藝術文化發展的新思路和新動力。

我們的一些特點:

全國獨一無二的立足小城市尋找藝術文化發展動力的一家非盈利性機構

不是藝術家做藝術,是普通居民參與藝術

在藝術文化領域的探索走在國內的前列

在吉安乃至江西最有意思的一些藝術文化活動在這里發生

眾多國外藝術家、大學生自費來到中心進行藝術創作或做義工

2010年資助機構:

中國北京簡單藝術工作室(ARTiSIMPLEStudio,Beijing)

荷蘭王國PrinceClausFond(克勞斯親王基金會)

美國紐約AsianCulturalCouncil(亞洲文化協會)

國際顧問(第一期):

AliHakanAltinay(全球頂尖智庫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

HollyChang(張虹琳,慈善金橋機構首席執行官)

ZhiwuChen(陳志武,美國耶魯大學教授、著名金融學家)

KarinChien(錢盈,紐約dGenerate電影機構總裁,製片人)

JaneNolan(英國劍橋大學社會學家)

AlanPlattus(耶魯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城市設計室主任)

KerryRobinson(美國著名慈善家族Rascob基金會家族成員)

JasonB.Subler(簡森,路透社上海分社社長)

NancyM.Yao(姚南薰,美國雅禮協會會長)

AngelaZito(美國紐約大學教授、宗教與媒體研究中心主任)

中心創辦人、主任是簡藝先生。簡先生是井岡山大學兼職教授、亞洲協會21世紀亞洲青年領袖(2010)、耶魯大學「耶魯世界學人」(2009)、紐約新校大學中印學人(2008-2010)、亞洲文化協會授獎藝術家(2008)、劍橋大學訪問學人(2007)。他的影片曾經獲得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銅天極獎(2007)、巴塞羅那亞洲電影節數字電影獎(2008)、入選紐約現代藝術館(MOMA,2009)紀錄片雙周展、英國劍橋電影節(2007)、在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會議首映(2009),並且在包括牛津大學、劍橋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康奈爾大學、紐約大學在內的各地高校進行了專場放映。簡先生是美國聖母大學國際和平專業碩士(1998)、北京廣播學院國際新聞碩士(1999),並且曾在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執教5年,在多個歐盟項目工作3年。他的攝影作品曾經在歐盟歐洲委員會總部、歐洲議會總部、歐洲委員會駐華代表團巡迴展出(2005)。

一、記憶類

通過「記憶」項目的探索,我們試圖在飛速發展的中國社會回答這些問題:我們為什麼需要了解歷史?歷史對於個人、家庭、社群、社會乃至族群有何意義?歷史有多少種敘述的形式?個人歷史有沒有必要紀錄、保存和分享?紀錄片對於社群有何意義?紀錄片如何讓社群了解自身?

紀錄電影單元

用影片作為媒介,紀錄當下吉安發生的變遷。

項目1.1.1社群作者項目:將攝像機交給普通的吉安農村及城市居民,舉辦社群紀錄片工作坊培訓,幫助他們用攝像機紀錄自己每一年的生活。從每個個體微小的角度去紀錄一個社群、一座城市、一個社會的變遷。

項目1.1.2青年導演項目:招募生活在吉安的青年人(主要是井岡山大學學生),舉辦青年紀錄片工作坊培訓,指導和協助他們完成關注吉安本地生活、文化的紀錄影片。通過影片去提出一些問題或者去解答另外一些問題。

紀錄攝影單元

用照相機作為媒介,紀錄變化中的城市、社區、家庭與個人。

項目1.2.1:青少年攝影項目:在吉安的中小學建立青少年影像基地,將照相機交給中小學生,舉辦培訓工作坊,「小小攝影師」用鏡頭和筆紀錄自己的學校、家庭生活,以及他們對於生活的思考。

項目1.2.2:青年攝影項目:招募在吉安生活的年輕人(主要是井大學生),舉辦工作坊培訓,指導和協助他們完成關注吉安本地生活、文化的攝影作品。通過攝影去提出一些問題或者去解答另外一些問題。

口述歷史單元

人們講述自己一生的經歷——從最微小的個體出發,紀錄個人、社區、城市的成長。

項目1.3.1:年代口述歷史項目:以年代為劃分進行紀錄。

項目1.3.2:主題口述歷史項目:以主題為劃分進行紀錄。

紀錄劇場單元

用身體來表現人們生活的經歷和體驗。

項目1.4.1:青年劇場項目:以青年人(主要是井大的學子)為主體的劇場表演活動。

項目1.4.2:社群劇場項目:以城市和農村居民為主體的劇場表演活動。

記憶博物館單元:

國內首家。所有記憶類項目的產出都將在記憶博物館得到保存、分享和傳播。博物館將致力於青少年的教育,讓年輕的一代了解並且熱愛自己的家鄉。

二、文化類

通過「文化」項目,青原社試圖在物質豐富的今天尋找文化是什麼?文化的最初的動因是什麼?社群能否離開文化而存在?文化如何才能社群的紐帶?

1、建築空間單元(青原社空間工作室):

我們去農村,幫助農民建房子,也幫助農村地區設計公共空間,建設新農村。江西是中國惟一一個與最發達的三個沿海地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台灣海峽都毗鄰的內陸省份,因此也是中國最大的外來務工人員輸出地之一。而在歷史上,江西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傳統,是理學、道家和禪宗最重要的陣地之一。

我們繼承和發揚廬陵文化,幫助農村建設低成本的、本地材料的、環保節能低碳的、有文化的房子。

項目2.1.1農村私宅項目:幫農民建自住房

項目2.1.2農村公共空間項目:幫農村設計公共建築和空間

2、義倉單元

義倉繼承廬陵傳統文化美德,為吉安的城市和農村社區建立人與人之間信任、互愛的紐帶,提升社會善的力量和信念,建設和諧社會。

項目2.2.1「一勺米」計劃:「慈心家庭」加入「一勺米」,承諾每周捐贈一勺米。義倉的義工負責把這些米和其它糧食交給受助家庭。幫助經濟上有需要的家庭的同時,幫助自己,幫助建設和諧社區、和諧城市和和諧社會。「慈心家庭」也可以捐贈時間,每周帶著孩子去看望孤寡老人、為老人做簡單的家務或者陪老人聊天。

項目2.2.2「試驗田」計劃(籌建中):讓學生、市民參與到試驗田的有機種植、和提倡蔬食、低碳生活,培養公民意識和參與精神,建設環保節能社會。

3、公共藝術單元:

藝術家為社群服務,把藝術作為聯系人與人之間的紐帶,創造和諧社會。我們的藝術家在城市和農村社區帶領社區成員創作屬於自己社區的獨特的壁畫。在敬老院為老人義務演出等。

項目2.3.1「快樂屋子」項目:藝術家和市民在敬老院、醫院、特殊學校、留守兒童學校等地方為居住在裡面的人繪制壁畫,為他們營造快樂的生活環境,同時也加強社區的紐帶。

項目2.3.2「社群壁畫」項目(籌建中):藝術家帶領居民在自己的生活空間里創作壁畫。

項目2.3.3「愛樂」項目(籌建中):音樂家去敬老院、孤兒院、兒童病房、留守兒童學校等地方為老人和孩子演奏音樂作品,用音樂陪伴他們,同時也加強人與人之間的紐帶。.

4、公共設計單元(籌建中)

通過服裝設計、家居設計等,結合廬陵傳統文化和當地特色,創作屬於本地的設計。

音樂單元(籌建中)

Ⅸ 中國傳媒大學 博物館是什麼類型的博物館,是歷史博物館還是其他什麼類的

中國傳媒大學博物館是致力於國內外廣播電視傳媒行業歷史與現狀的研究、傳媒前沿理念與創新思維的研究、傳媒理論與傳媒實踐的研究、傳媒素養與傳媒教育的研究、傳媒藏品與傳媒產業開發研究的綜合性傳媒博物館。

中國傳媒大學博物館包括七大主題分館:校史館、廣播館、電視館、廣告館、動漫館、體驗館、崔永元口述歷史館。目前,博物館正在進行整體規劃、設計和建設,一期的「廣播、電視、廣告、校史」分館擬於2010年上半年正式對外開放。

熱點內容
章子怡露骨電影 發布:2024-05-03 15:22:54 瀏覽:368
直接看的網址有沒有 發布:2024-05-03 15:21:10 瀏覽:726
片鬼片大全 發布:2024-05-03 15:06:47 瀏覽:10
一部電影打影子的電影 發布:2024-05-03 15:02:01 瀏覽:591
連續放了很久的戲曲片 發布:2024-05-03 15:01:02 瀏覽:931
在那裡可以看島國片 發布:2024-05-03 14:49:16 瀏覽:199
比較大尺度的電影在線觀看 發布:2024-05-03 14:48:23 瀏覽:832
比較出名的電影 發布:2024-05-03 14:47:31 瀏覽:496
創新將改變歷史 發布:2024-05-03 14:36:56 瀏覽:452
甜甜的高分國產電影 發布:2024-05-03 14:33:06 瀏覽: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