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電解質
㈠ 高中化學電解質概念
中學階段:
硫酸為二元強酸(硫酸電離H2SO4=2H+ + SO42- ),離子反應中完全電離成離子,因此離子方程式中拆成兩個氫離子和一個硫酸根離子,所以硫酸氫根在離子方程式中要拆開成氫離子和硫酸根離子(也可以認為硫酸氫根共價鍵較弱,在水分子作用下易斷裂)
碳酸、亞硫酸、磷酸等為多元弱酸,離子反應中部分電離成離子,因此離子方程式中不能拆開,所它們的「氫根」在離子方程式中也肯定不能拆開。
總結:在水溶液中,強酸的酸式酸根完全電離,強酸的「氫根」在離子方程式中拆開成氫離子和酸根,弱酸的酸式酸根不完全電離,弱酸的「氫根」不能拆開。
特別需要注意狀態!
在熔化時,加熱只能破壞離子鍵,硫酸氫根離子不能拆,溶於水時,離子鍵和共價鍵均能破壞,所以形成的是氫離子和硫酸根離子。
如: 在水溶液中:NaHSO4 == Na(+) + H(+) + SO4(2-)
在熔融狀態下:NaHSO4 == Na(+) + HSO4(-)
因為硫酸氫鈉中鈉與硫酸氫根離子間形成的是離子鍵,硫酸氫根離子中氫與硫酸根形成的是共價鍵.
大學階段:HSO4(-)不能拆
硫酸的二級電離是部分電離,硫酸氫根其實是一種弱酸,在溶液中也只是部分電離,中學為了簡化,將硫酸看成強酸,認為其在水溶液中完全電離,而不加區分地將其第二級電離也看成完全電離子,其實是不科學的。
㈡ 高中化學常見電解質有哪些
高中化學電解質: 所有的酸,鹼,鹽都是電解質。
酸溶於水能發生完全電離的,屬於強酸。如、H2SO4、HNO3、HBr、HI。
酸溶於水不能發生完全電離的,屬於弱酸。如碳酸、H2S、HCN、HF、磷酸、甲酸、乙酸、等。(高中階段,所有的有機酸都是弱酸)。
鹼溶於水能發生完全電離的,屬於強鹼。如KOH、NaOH、Ba(OH)2、CsOH、(活潑的金屬對應的鹼一般是強鹼)。
鹼溶於水不能發生完全電離的,屬於弱鹼。如一水和氨、氫氧化鈣(中強鹼)、氫氧化鋁、氫氧化鋅、氫氧化銅等。
電解質都是以離子鍵或極性共價鍵結合的物質。化合物在溶解於水中或受熱狀態下能夠解離成自由移動的離子。離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能導電;某些共價化合物也能在水溶液中導電,但也存在固體電解質,其導電性來源於晶格中離子的遷移。
(2)高中化學電解質擴展閱讀:
相同類型的共價化合物由於鍵能不同,電離程度也不同。例如,HF、HCl、HBr、HI就其鍵能來說是依次減小的,它們分子內核間距的依次增大。從分子的鍵能依次減小來看,HF的鍵能最大,分子結合得最牢固,在水溶液中電離最困難。
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的區別:
電解質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下可以導電的化合物;非電解質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單質、混合物不管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是否能夠導電,都不是電解質或非電解質。如所有的金屬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因它們並不是化合物,不符合電解質的定義。
1、是否能電離(本質區別):電解質是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電離的化合物,而非電解質不能電離。
2、常見物質類別:電解質一般為酸、鹼、鹽、典型的金屬氧化物和某些非金屬氫化物。非電解質通常為非金屬氧化物、某些非金屬氫化物和絕大多數有機物。
3、化合物類別:電解質為離子化合物和部分共價化合物,非電解質全部為共價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