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的劃分
Ⅰ 世界歷史的分期是怎樣分的,分為哪幾個時期,分別是以哪種社會形式出現的.
1. 古代:公元476年之前,主要社會形式為奴隸社會。
2. 中世紀:公元476年-1644年,主要社會形式為封建社會。
3. 近代:公元1644年-1900年,主要社會形式為資本主義社會。
4. 現代:公元1900年至今,主要社會形式為帝國主義社會。
Ⅱ 世界歷史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世界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當代史的劃分如下:
1、世界古代史(三四百萬年前—約公元15世紀)世界古代史始自三四百萬年前人類的出現,止於約公元15世紀,分為上古和中古兩個歷史時期,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
2、世界近代史(16世紀前後—20世紀初)世界近代史是16世紀前後至20世紀初資本主義社會形態醞釀、產生和發展的歷史。
3、世界現代史(20世紀初—至今)世界現代史主要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以來世界歷史發展的基本進程。俄國十月革命姿緩緩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一般把十月革命作為世界現代史的開端。
4、世界當代史:通常說是二戰之後,但有時也把它與現代同義。
(2)世界歷史的劃分擴展閱讀
世界歷史的時間劃分
兩極世界理論把游牧民族產生後的世界歷史分為三個階段,是為三代進程。每代進程都有其動力內核,而每代內核則是前一代進程的壓力下產生的。動力內核之所以能成其為動力內核,在於其在哪賀當時的世界范圍內率先實現了社會形態變革,並在此基礎上實現了經濟或自然實踐的發展。
經濟的強大,使他們可以通過軍事、經濟等壓力向世界的其他政治經濟實體輸出變革動力。根據每代動力內核的性質,兩極世界理論對三代進程的本質特徵作了概括:
第一代進程始於第一代動力內核封建主義秦國或中國的強大,結束於第二代動力內核資本主義英國的崛起,其本質特徵是「土地貢稅」;
第二代進程始於資本主義英國的崛起,結跡模束於第三代動力內核社會主義中國的發展,其本質特徵是「原料市場」;
第三代進程始於社會主義中國的發展,結束於世界共產主義的實現,其本質特徵是「產權合作」。
Ⅲ 世界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如何劃分
世界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的劃分如下:
世界古代史:
- 時間范圍:自人類誕生以來到文藝復興的一段時期,大約從三四百萬年前人類出現開始,到公元15世紀左右結束。
- 主要特點:分為上古和中古兩個歷史時期,涵蓋了人類文明的起源、發展以及早期社會的演變。
世界近代史:
- 時間范圍:以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為開端,到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結束。
- 主要特點:是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確立與基本定型的歷史。這一時期,資本主義產生並發展,逐漸形成了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並向帝國主義過渡。
世界現代史:
- 時間范圍:從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開始,至今仍在繼續。但一般認為,其重要起點包括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7年的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 主要特點: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歷史發展的基本進程,包括兩次世界大戰、冷戰以及全球化時代的來臨等。這一時期,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Ⅳ 世界歷史分幾個階段時間是什麼時候
世界歷史可以為分史前時期、古代文明時期、帝國與征服時期、封建時期、中世紀、資本主義六個階段。
1、史前時期:500萬年前~公元前5000年
早期人類的進化
原始農業的出現、原始畜牧業的出現、父系氏族公社金石並用時代的來臨、父系氏族公社的形成私有制的產生、軍事民主制國家產生、原始社會的文化、原始的宗教、原始繪畫、原始雕刻,原始音樂。
2、古代文明:公元前5000~前500年
亞洲 (公元前5000~前500年)
中國第一王朝——夏朝、大禹治水、階級社會的產生、夏啟建國、少康中興、夏桀亡國、商朝的興衰、成湯建商商朝的滅亡、商朝的農業生產技術、神奇的甲骨文、發達的青銅文化、禮樂統治下的西周等級森嚴的分封制。
3、 帝國與征服:公元前500~公元元年
亞洲(公元前500~公元元年)
秦朝統一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的建立、秦始皇萬里長城的修築、秦朝的覆亡、「世界第八大奇跡、」 西漢劉邦建西漢、漢武帝時代、漢匈和戰、司馬遷著《史記》、孔雀帝國被佔領的時代、
旃陀羅笈多創立孔雀王朝、阿育王的征伐、孔雀王朝時期的政治與軍事、森嚴的種姓制度、孔雀王朝後的印度、帝國時代的文化、印度的史詩《佛本生經》、孔雀帝國時代的建築藝術。
4、封建時期
歐洲(公元前500~公元元年)
馬其頓的興起、馬其頓王國的興盛、腓力二世統一希臘、亞歷山大東征、安提柯王朝的建立、斯巴達的社會改革、托勒密王朝和塞琉古王國、托勒密王朝的專制統治、強權獨裁時代的到來、蘇拉獨裁龐培興起、前三頭同盟,愷撒獨裁後三頭同盟等。
亞洲(公元元年~400年)
中國第一王朝——夏朝、大禹治水、階級社會的產生、夏啟建國、夏桀亡國、商朝的興衰、神奇的甲骨文、發達的青銅文化、禮樂統治下的西周等級森嚴的分封制、周公制禮作樂、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清凈無為」的道家、孔子創立儒學、《考工記》問世等。
5、中世紀
歐洲(公元400~1500年)
日耳曼王國的建立、古代日耳曼人的社會制度、西歐封建關系的萌芽、日耳曼諸王國的建立、倫巴德人入侵義大利、西歐封建制的產生、克洛維創建法蘭克王國等。
亞洲(公元400~1500年)
元朝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國、忽必烈稱帝、元朝建立行省制度、郭守敬與《授時歷》、關漢卿與元曲、中前期的明朝、明朝的建立、明初設內閣、朱元璋加強吏治、鄭和下西洋等。
6、資本主義:1300~1600年
歐洲(1300~1500年)義大利早期文藝復興、但丁創作《神曲》、第一個人文主義者彼特拉克、薄伽丘與《十日談》、早期文藝復興的藝術、早期文藝復興的史學、義大利後期文藝復興、全才式人物達·芬奇、米開朗琪羅等。
(4)世界歷史的劃分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階段——傳說時代和氏族時期
傳說時代
傳說時期:又稱傳說時代、上古時代、遠古時代、三皇五帝時代或神話時代,在中國指的是夏朝以前的歷史時期。
中國猿人(較早期為一百七十萬年,較晚期為四五十萬年)只在地下留下原始的舊石器文化,不可能有當時的神話傳說留傳下來。到大約六七千年以前,各地以不同形式走向母系氏族公社的繁榮時期,還留下了新石器文化。
這時各族有自己的圖騰崇拜及宗教和神話,但往往是些朦朧的記憶或結合後來的宗教思想所作的描述。到大約五六千年前,各地先後進入了父系氏族社會,有了內容較豐富的神話傳說。
氏族
最早的神話故事和歷史傳說,總是氏族部落關於其本氏族或本部落的來源及其祖先的神話故事。這樣的神話傳說靠歷史文獻記載下來,並逐步發生由較簡朴到較復雜,由缺乏系統到逐步有系統。
由神性很濃逐漸演化成人性,由純神話逐步變成歷史故事的演進變化。從西周到戰國,就是中國古史神話傳說演進變化的時期。漢代則把它歷史化、定型化。
西周文獻中的古史神話傳說今存反映古代各族神話傳說的最早文獻,是《詩》和《書》中屬於西周的一些篇章(包括西周加工的夏商文獻遺篇)。還有《易》的卦爻辭,因其錄事隱約,不如《詩》、《書》那樣明確反映了有史實作為背景的一些商周兩族的古代神話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