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化學纖維

化學纖維

發布時間: 2020-11-21 06:11:55

什麼化學纖維製造

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為原料,經過制備紡絲原液、紡絲和後處理等工序製得的具有紡織性能的纖維,除無機纖維外,化學纖維一般都是高分子化合物,能製造纖維的高分子化合物稱為成纖高聚物。成纖高聚物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線型分子結構,適當的分子量,可溶解性或可熔融性。化學纖維由於原料來源、分子組成、成品要求等不同,其具體的製造方法也不一樣,一般均須經過紡絲液制備、紡絲成形和後加工三個工序。

㈡ 化學纖維分類有哪些,製造方法是什麼

一、按形狀分

(1)長絲:化學纖維加工中不切斷的纖維。長絲又分為單絲和復絲。

單絲:只有一根絲,透明、均勻、薄。

復絲:幾根單絲並合成絲條。

(2)短纖維:化學纖維在紡絲後加工中可以切斷成各種長度規格的纖維。

(3)異形纖維:改變噴絲頭形狀而製得的不同截面或空心的纖維。

①、改變纖維彈性,抱合性與覆蓋能力,增加表面積,對光線的反射性增強。

②、特殊光澤。如五葉形、三角形。

③、質輕、保暖、吸濕性好。如中空。

④、減少靜電。

⑤、改善起毛、起球性能,提高纖維摩擦系數,改善手感。

(4)復合纖維: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聚合體,以熔體或溶液的方式分別輸入同一噴絲頭,從同一紡絲孔中噴出而形成的纖維。又稱為雙組分或多組分纖維。復合纖維一般都具有三度空間的立體捲曲,體積高度蓬鬆,彈性好,抱合好,覆蓋能力好。特點是:

①、結構不均勻。

②、組分不均勻。

③、膨脹不均勻。

(5)變形絲:經過變形加工的化纖紗或化纖絲。

①、高彈滌綸絲:利用合纖的熱塑性加工,50~300%的伸長率。

②、低彈滌綸絲:伸長率控制在35%以下。

③、腈綸膨體紗;利用腈綸的熱彈性。熱拉伸——高收縮,收縮可達45~53%,與低收縮纖維混合紡紗,經蒸汽處理。

二、按用途分

(1)普通纖維:再生纖維與合成纖維。

(2)特種纖維:耐高溫纖維、高強力纖維、高模量纖維、耐輻射纖維。

製造:化學纖維是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為原料,經過制備紡絲原液、紡絲和後處理等工序製得的具有紡織性能的纖維。

(2)化學纖維擴展閱讀

纖維的長短、粗細、白度、光澤等性質可以在生產過程中加以調節。並分別具有耐光、耐磨、易洗易干、不霉爛、不被蟲蛀等優點。廣泛用於製造衣著織物、濾布、運輸帶、水龍帶、繩索、漁網、電絕緣線、醫療縫線、輪胎簾子布和降落傘等。

一般可將高分子化合物製成溶液或熔體,從噴絲頭細孔中壓出,再經凝固而成纖維。產品可以是連綿不斷的長絲、截成一定長度的短纖維或未經切斷的絲束等。化學纖維的商品名稱,中國暫行規定合成短纖維一律名「綸」(例如,錦綸、滌綸),纖維素短纖維一律名「纖」(例如,粘纖、銅氨纖),長絲則在末尾加一「絲」字,或將「綸」、「纖」、改為「絲」。

㈢ 紡織纖維和化學纖維的區別

化學纖維是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為原料,經過制備紡絲原液、紡絲和後處理等工序製得的具有紡織性能的纖維。
紡織纖維分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兩種。 亞麻、棉紗、麻繩等是從植物中獲取的,屬於天然纖維;羊毛和絲綢來自動物,也是天然纖維。 化學纖維的種類很多, 例如尼龍、人造纖維、玻璃纖維等等。

㈣ 化學纖維的原料是什麼

化學纖維的原料是纖維素、蛋白質、或者
化學纖維是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為原料,經過制備紡絲原液、紡絲和後處理等工序製得的具有紡織性能的纖維天然纖維是自然界存在的,可以直接取得纖維,根據其來源分成植物纖維、動物纖維和礦物纖維三類。
植物纖維
植物纖維是由植物的種籽、果實、莖、葉等處得到的纖維,是天然纖維素纖維。從植物韌皮得到的纖維如亞麻、黃麻、羅布麻等;從植物葉上得到的纖維如劍麻、蕉麻等。植物纖維的主要化學成分是纖維素,故也稱纖維素纖維。植物纖維包括:種子纖維、韌皮纖維、葉纖維、果實纖維。
種子纖維:是指一些植物種子表皮細胞生長成的單細胞纖維。如棉、木棉。
韌皮纖維:是從一些植物韌皮部取得的單纖維或工藝纖維。如:亞麻、薴麻、黃麻、竹纖維。
葉纖維:是從一些植物的葉子或葉鞘取得的工藝纖維。如:劍麻、蕉麻。
果實纖維:是從一些植物的果實取得的纖維。如:椰子纖維。動物纖維是由動物的毛或昆蟲的腺分泌物中得到的纖維。從動物毛發得到的纖維有羊毛、兔毛、駱駝毛、山羊毛、氂牛絨等;從動物腺分泌物得到的纖維有蠶絲等。動物纖維的主要化學成分是蛋白質,故也稱蛋白質纖維。動物纖維 (天然蛋白質纖維) 包括:毛發纖維和腺體纖維。
毛發纖維:動物毛囊生長具有多細胞結構由角蛋白組成的纖維。 如:綿羊毛、山羊絨、駱駝毛、兔毛、馬海毛。
絲纖維:由一些昆蟲絲腺所分泌的,特別是由鱗翅目幼蟲所分泌的物質形成的纖維,此外還有由一些軟體動物的分泌物形成的纖維。如:蠶絲。
礦物纖維
礦物纖維是從纖維狀結構的礦物岩石中獲得的纖維,主要組成物質為各種氧化物,如二氧化硅、氧化鋁、氧化鎂等,其主要來源為各類石棉,如溫石棉,青石棉等。
化學纖維
化學纖維是經過化學處理加工而製成的纖維。可分為人造纖維(再生纖維),合成纖維和無機纖維。
人造纖維
人造纖維也稱再生纖維合成纖維的化學組成和天然纖維完全不同,是從一些本身並不含有纖維素或蛋白質的物質如石油、煤、天然氣、石灰石或農副產品,先合成單位,再用化學合成與機械加工的方法製成纖維。如聚酯纖維(滌綸)、聚醯胺纖維(錦綸或尼龍)、聚乙烯醇纖維(維綸)、聚丙烯腈纖維(腈綸)、聚丙烯纖維(丙綸)、聚氯乙烯纖維(氯綸)等。
無機纖維
無機纖維是以天然無機物或含碳高聚物纖維為原料,經人工抽絲或直接碳化製成。包括玻璃纖維,金屬纖維和碳纖維。

㈤ 服裝面料哪些是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

一、天然纖維:

天然纖維的種類很多,長期大量用於紡織的有棉﹑麻﹑毛﹑絲四種。棉和麻是植物纖維,毛和絲是動物纖維。

石棉存在於地殼的岩層中,稱礦物纖維,是重要的建築材料,也可以供紡織應用。棉纖維的產量最多,用途很廣,可供縫制衣服、床單、被褥等生活用品,也可用作帆布和傳送帶的材料,或製成胎絮供保溫和作填充材料。

麻纖維大部分用於製造包裝用織物和繩索,一部分品質優良的麻纖維可供作衣著。羊毛和蠶絲的產量比棉和麻少得多,但卻是極優良的紡織原料。用毛纖維製成呢絨,用絲纖維製成綢緞,縫製作衣著,華麗莊重,深受人們喜愛。

二、化學纖維:

常用的化學纖維有滌綸、錦綸、腈綸、氯綸、維綸、氨綸、聚烯烴彈力絲等。

1、滌綸:滌綸的學名叫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簡稱聚酯纖維。滌綸的最大特點是質量穩定、強度和耐磨性較好,由它製造的面料挺括、不易變形,滌綸的耐熱性也是較強的;具有較好的化學穩定性,在正常溫度下,都不會與弱酸、弱鹼、氧化劑發生作用。

2、錦綸:錦綸是中國的商品名稱,它的學名叫聚醯胺纖維。錦綸是世界上最早的合成纖維品種,由於性能優良,原料資源豐富,因此一度是合成纖維產量最高的品種。

3、腈綸:腈綸是國內的商品名稱,其學名為聚丙烯腈纖維。腈綸的外觀呈白色、捲曲、蓬鬆、手感柔軟,酷似羊毛,多用來和羊毛混紡或作為羊毛的代用品,故又被稱為「合成羊毛」。

4、維綸:維綸的學名為聚乙烯醇縮甲醛纖維。維綸潔白如雪,柔軟似棉,因而常被用作天然棉花的代用品,人稱「合成棉花」。維綸的吸濕性能是合成纖維中吸濕性能最好的。另外,維綸的耐磨性、耐光性、耐腐蝕性都較好。

5、氯綸:氯綸的學名為聚氯乙烯纖維。氯綸的優點較多,耐化學腐蝕性強;導熱性能比羊毛還差,因此,保溫性強;電絕緣性較高,難燃。

6、氨綸:氨綸的學名為聚氨酯彈性纖維。它是一種具有特別的彈性性能的化學纖維,已工業化生產,並成為發展最快的一種彈性纖維。

7.、聚烯烴彈力纖維:聚烯烴彈力纖維是採用熱塑性彈性體經熔融紡絲而成的,能耐220℃的高溫,具有耐氯漂及強酸強鹼處理,具有較強的抗紫外線降解等特性的新型彈力絲。

(5)化學纖維擴展閱讀

天然纖維:

天然纖維來源於有機原料,根據原來的來源可以將天然纖維分為植物纖維(主要由纖維素組成)和動物原料纖維(主要由蛋白質組成)。

自然界存在的天然纖維主要有,棉花,麻類,蠶絲和動物毛。其中棉花和麻類的分子成份主要是纖維素,而蠶絲和毛類的分子成份主要是蛋白質(呈聚醯胺高分子形式存在)。

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相比,具有長度、細度不均一;吸濕性、抗熔性較好;強力、伸長能力小;抗靜電性好等特點。

化學纖維:

化學纖維是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為原料,經過制備紡絲原液、紡絲和後處理等工序製得的具有紡織性能的纖維。

纖維的長短、粗細、白度、光澤等性質可以在生產過程中加以調節。並分別具有耐光、耐磨、易洗易干、不霉爛、不被蟲蛀等優點。廣泛用於製造衣著織物、濾布、運輸帶、水龍帶、繩索、漁網、電絕緣線、醫療縫線、輪胎簾子布和降落傘等。

一般可將高分子化合物製成溶液或熔體,從噴絲頭細孔中壓出,再經凝固而成纖維。產品可以是連綿不斷的長絲、截成一定長度的短纖維或未經切斷的絲束等。。

㈥ 常用的化學纖維有哪些

長絲:常作為低彈絲,製作各種紡織品 而短纖:棉、毛、麻等均可混紡,工業上:輪胎簾子線,漁網、繩索,濾布,緣絕材料等。是目前化纖中用量最大的一種。考試中一般會給一定的條件,並且會告訴是短纖或是長絲,所以不要擔心。

㈦ 人造纖維,合成纖維,化學纖維 分別是什麼有什麼區別

化學纖維是用化學方法加工製成的纖維。按照所用的原料和 化學加工方法的不同,專化學纖維又分成人造纖維和合屬成纖維兩大 類。 人造纖維一般是用不能直接紡紗的纖維素材料(木材、棉籽 短絨、甘蔗等)作原料,經過化學處理和機械加工而生產出來 的。像粘膠纖維、銅氨纖維、醋酸纖維和富強纖維等,都是人造 纖維。人造纖維實質上都是天然纖維素經過溶解後「再生」的, 所以也稱為「再生」纖維。 合成纖維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質紡製成的纖維,即先從簡 單的低分子物質,如天然氣、石油、煤、石灰石等物質或棉籽 殼、玉米芯、蓖麻油、糠醛等農副產品中提煉出簡單的有機化合 物,經過復雜的化學「合成」作用,製成高分子物質,再利用紡 絲設備紡成各種纖維。合成纖維品種很多,有滌綸、錦綸、腈綸、維綸、丙綸、氯綸等等。

㈧ 化學纖維的定義是什麼

化學纖維

chemical fibre

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質為原料、經過化學或物理方法加工而製得的纖維的統稱。因所用高分子化合物來源不同,可分為以天然高分子物質為原料的人造纖維和以合成高分子物質為原料的合成纖維。化學纖維的制備,通常是先把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物質或無機物製成紡絲熔體或溶液,然後經過過濾、計量,由噴絲頭(板)擠出成為液態細流,接著凝固而成纖維。此時的纖維稱為初生纖維,它的力學性能很差,必須經過一系列後加工工序才能符合紡織加工和使用要求。後加工主要針對纖維進行拉伸和熱定形,以提高纖維的力學性能和尺寸穩定性。拉伸是使初生纖維中大分子或結構單元沿著纖維軸取向;熱定形主要是使纖維中內應力鬆弛。濕紡纖維的後加工還包括水洗、上油、乾燥等工序。紡制長絲時,經上述工序即可卷繞成筒;紡制短纖維時還須增加捲曲、切斷和打包等工序。

人造纖維主要有粘膠纖維、硝酸酯纖維、醋酯纖維、銅銨纖維和人造蛋白纖維等,其中粘膠纖維又分普通粘膠纖維和有突出性能的新型粘膠纖維(如高濕模量纖維、超強粘膠纖維和永久捲曲粘膠纖維等)。

合成纖維主要有聚醯胺6纖維(中國稱錦綸或尼龍6),聚丙烯腈纖維(中國稱腈綸),聚酯纖維(中國稱滌綸),聚丙烯纖維(中國稱丙綸),聚乙烯醇縮甲醛纖維(中國稱維綸)以及特種纖維(包括用四氟乙烯聚合製成的耐腐蝕纖維,耐200℃以上溫度的耐高溫纖維,強度大於10克/旦、模量大於200克/旦的高強度、高模量纖維,以及難燃纖維、彈性體纖維、功能纖維等)。20世紀50年代開展合成纖維的改性研究,主要是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改善合成纖維的吸濕、染色、抗靜電、抗燃、抗污、抗起球等性質,同時還增加了化學纖維的品種。

㈨ 人造纖維有哪些

1、粘膠纖維

粘膠纖維是人造纖維中的一種,它的吸濕性符合人體皮膚的生理要求,具有光滑涼爽、透氣、抗靜電、防紫外線,色彩絢麗,染色牢度較好等特點。其具有棉的本質,絲的品質。是地道的植物纖維,源於天然而優於天然。目前廣泛運用於各類內衣、紡織、服裝、無紡等領域。

2、硝酸酯纖維

硝酸酯纖維是人造纖維中的一種,又稱硝酸人造絲。1855年,英國人將纖維素硝化後溶解成膠液並擠壓成絲。1884年,脫硝方法研究成功,硝酸法製造人造絲正式投產。

3、醋酯纖維

醋酯纖維是人造纖維中的一種,是一種半合成纖維材料,與粘膠纖維有所不同。醋酯纖維是由纖維素醋酸酯紡製成的纖維,在醋酯纖維中,纖維素環上的羥基大部或全部被乙醯化。醋酯纖維耐日曬能力好,超過錦綸、粘膠纖維及棉纖維,受熱時先軟化變形,後緩緩燃燒,並有助燃性。

4、銅氨纖維

銅氨纖維是人造纖維中的一種,是一種再生纖維素纖維,由於纖維細軟,光澤適宜,常用做高檔絲織或針織物。

5、人造蛋白纖維

人造蛋白纖維,人造纖維中的一種,纖維中的成纖物質是由再生天然蛋白質構成的,是類似蜘蛛絲一樣強度和彈性的纖維

㈩ 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有什麼區別

(一)天然纖維 天然纖維是自然界存在的、可以直接獲得的纖維。天然纖維又可分為植物纖維、動物纖維和礦物纖維三種。 1.植物纖維 植物纖維又稱天然纖維素纖維,是由植物上種籽、果實、莖、葉等處獲得的纖維。它包括種子纖維、韌皮纖維和葉纖維等。 ⑴種子纖維:如棉、木棉等; ⑵韌皮纖維:如薴麻、亞麻、黃麻、槿麻、羅布麻等; ⑶葉纖維:如劍麻、蕉麻等。 2.動物纖維 動物纖維又稱天然蛋白質纖維,是由動物的毛發或昆蟲的腺分泌物中取得的纖維。它包括毛發類和腺分泌物類。 ⑴毛發類:指羊毛、山羊絨、駝毛、兔毛、氂牛絨等; ⑵腺分泌物類:指桑蠶絲、柞蠶絲、蓖麻蠶絲、木薯蠶絲等。 3.礦物纖維 礦物纖維又稱天然無機纖維,是由礦物中提取的纖維。主要包括各類石棉。 (二)化學纖維 化學纖維是指由人工加工製造成的纖維狀物體,化學纖維又可分為人造纖維和合成纖維兩大類。 1. 人造纖維 人造纖維,也稱再生纖維,是由天然聚合物或失去紡織加工價值的纖維原料製成的纖維。包括人造纖維素纖維、人造蛋白質纖維、人造無機纖維和人造有機纖維。 ⑴人造纖維素纖維:指粘膠纖維、銅氨纖維、醋酯纖維等。 ⑵人造蛋白質纖維:指大豆纖維、花生纖維等。 ⑶人造無機纖維:指玻璃纖維、金屬纖維、碳纖維等。 ⑷人造有機纖維:指甲殼素(蟹殼)纖維,海藻膠纖維等。 2.合成纖維 合成纖維,占化學纖維的絕大部分,是由天然小分子化合物經人工合成有機聚合物後而製得的纖維。包括聚酯纖維、聚醯胺纖維、聚丙烯腈纖維等多種品種。 ⑴聚酯纖維:指滌綸纖維,也稱作達可綸、特麗綸、帝特綸等 ⑵聚醯胺纖維:指錦綸纖維,也稱為尼龍、耐綸、卡普隆等 ⑶聚丙烯腈纖維:指腈綸纖維,也稱為奧綸,開司米綸、愛克斯綸等⑷聚乙烯醇纖維:指維綸纖維,也稱作維尼綸、妙綸等 ⑸聚氯乙烯纖維:指氯綸纖維,也稱作天美綸、滇綸等 ⑹聚丙烯纖維:指丙綸纖維,也稱其為帕綸 ⑺聚氨基甲酸酯纖維:指氨綸纖維,也稱彈性纖維、司潘德克斯纖維等 ⑻其它纖維:包括芳綸1414、氟綸、碳纖維等鑒別方法:①鑒別的方法有手感、目測法、燃燒法、顯微鏡法、溶解法、葯品著色法以及紅外光譜法等。在實際鑒別時,常常需要用多種方法,綜合分析和研究以後得出結果。 ②一般的鑒別步驟如下: A. 首先用燃燒法鑒別出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 B. 如果是天然纖維,則用顯微鏡觀察法鑒別各類植物纖維和動物纖維。如果是化學纖維,則結合纖維的熔點、比重、折射率、溶解性能等方面的差異逐一區別出來。 C. 在鑒別混合纖維和混紡紗時,一般可用顯微鏡觀察確認其中含有幾種纖維,然後再用適當方法逐一鑒別。 D. 對於經過染色或整理的纖維,一般先要進行染色剝離或其它適當的預處理,才可能保證鑒別結果可靠。 化學纖維好處:低密度,高強度,伸拉性好,不易霉變和蟲蛀,無異味,氣密性好,抗皺性好,纖維細長易於加工,成本低,產量大,耐洗滌。 天然纖維的壞處:產量低,化學性質不穩定,纖維太短,易霉變和蟲 蛀,易褪色,抗皺性差,不耐磨,加工洗滌不方便,有異味。

熱點內容
教師招聘考試答題技巧 發布:2025-07-09 11:50:06 瀏覽:586
高中數學教學案例範文 發布:2025-07-09 11:21:11 瀏覽:269
汪麗老師 發布:2025-07-09 11:20:21 瀏覽:982
貴陽哪個 發布:2025-07-09 10:48:16 瀏覽:993
高中歷史框架 發布:2025-07-09 10:15:25 瀏覽:76
安全座椅哪個好 發布:2025-07-09 10:10:30 瀏覽:335
幻想老師漫畫 發布:2025-07-09 07:13:31 瀏覽:900
六年級語文補充答案 發布:2025-07-09 06:19:21 瀏覽:21
保證書寫給班主任100字 發布:2025-07-09 06:00:31 瀏覽:240
南科生物 發布:2025-07-09 04:15:57 瀏覽: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