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地理風

地理風

發布時間: 2020-11-21 07:30:53

Ⅰ 高一必修地理風的受力狀況和風向怎麼

近地面的風的畫法如下
第一步,,根據等壓線畫出水平氣壓梯度力。
第二步,根據南北半球畫風向。
第三步,根據南北半球畫出地轉偏向力。
第四步,畫出摩擦力。

Ⅱ 五行四象,地理風水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分別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在二十八宿中,四象用來劃分天上的星星,也稱四神、四靈。春秋易傳的天文陰陽學說中,是指四季天然氣象,分別稱為少陽,太陽,少陰,太陰。四象的概念在古代的日本和朝鮮極度受重視,這些國家常以四聖、四聖獸稱之。同時四象也指風、雨、雷、電,四種自然天候氣象。古人把東、南、西、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像為四種動物形象,叫做「四象」。然而古代的五行堪輿家根據以上的物象,卻融會貫通地運用到風水裡面去。

東青龍

五行堪輿家結合中國的地理情況,以及根據居室多適宜坐北朝南原因,從而把居室的左邊定位青龍方,也就是以上所講的二十八宿中的東七宿的東蒼龍。由於龍在中國傳統文化里具有特殊的顯赫地位,所以家居風水中的青龍方代表權利、功名、文官(大殿上的文官都是站在皇帝的左邊的)、男性、吉利和喜慶等。五行顏色是綠色。此方宜高大、熱鬧及多動。居家中青龍方的形態應該是高大完美無缺的。若青龍有損或者低矮無力,家中的男主人容易在外工作不得志,工作不順,小人得志,在內沒有地位,家居中小有吉慶的氣場等狀況。故此在選擇和裝修家居內部的時候,一定要特出青龍所處的位置。此外,由於內部化境要服從外部化境,所以家居的外太極青龍方(家居外圍環境),只能在選擇家居的時候多留意了。

西白虎

白虎方,地理本來方位在西面,在家居的右邊,五行屬金,色白,物象代表:武官(傳說隋唐的猛將羅成和薛仁貴父子都是白虎星托世的)、女人、小人、受傷等。此方總體代表不吉利,所以此方宜安靜低調不動。西邊嘯殺之氣太重,家居一般不宜開西門。若家居的內太極(內部環境)或者外太極(外圍化境)出現白虎比青龍高大,那麼容易出現小人得志、西風壓倒東風,女人掌權、家庭不和等。若白虎比青龍長(此叫白虎獻眉),那麼就容易婚姻不順,第三者插足等狀況。經雲:「白虎獻眉多情事」。此外根據「令讓青龍高一丈,不讓白虎高一寸」的原則,故此在家居裝修中,白虎宜伏,不宜高抬。

北玄武

北玄武,地理本來方位在北方,在家居的靠山方,五行屬水,色黑,物象代表:烏龜、人丁、健康、貴人、長輩等。此方宜高大圓潤,沒有破損。若此方低矮破損或者動土,容易對家人的健康不利,及不利人丁等狀況。故此家居裝修此方時,宜設置為家居的最高方位。

南朱雀

南朱雀,地理本來方位在南方,在家居的朝向方(明堂),五行屬火,色紅,物象代表:鳳凰、財運、事業等。此方宜開闊、低矮、見水和光亮等。若此方高大,甚至比玄武還要的,那麼採光自然不會好到那裡去了,所以除了財運不好之外,健康也欠佳,主在此處的人也容易得抑鬱毛病,並且與人相處容易出現客人欺負主人的狀況。

Ⅲ 地理風頻玫瑰圖的讀法

風頻圖 用中心點到各方向的線段的長度表示,風向和一年中各個風的發生頻率,越高的,表示每年經常刮這種風。以下幾種都是風頻圖,高中地理裡面常見的是圖4,如圖,東北方向線段長度最長,代表一年中東北風的頻率最大,是最大風頻,西北方向線段長度最短,代表一年中西北風的頻率最小,為最小風頻,一般有污染的工廠應該位於最小風頻的上風向,以減少對城市的大氣污染。

Ⅳ 地理季風環流

南亞的季風受氣壓帶風帶影響主要是體現在夏半年。因為北半球的夏半年專,氣壓帶風帶北移,帶動熱屬赤道北移,使得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北上越過赤道後在科理奧利效應的作用下偏轉成西南季風。加上亞洲夏季受亞洲低壓的影響,大氣運動從海洋到陸地,信風的偏轉加厚了這種西南季風的勢力,往往帶來驚人的雨量。
梅雨時節,大約每年5——6月,我國東部的鋒面雨帶移到江淮流域並長時間穩定於上空,造成持續性降水;這時剛好梅子成熟,因而得名。由於長期空氣濕潤,使得物品發霉,所以又稱霉雨。

Ⅳ 地理風格的寄語有哪些

1.晝長與所處緯度有關。有的人地處赤道,雖然自轉速度最快,但晝長年變化不專大。若要追求高緯區屬域地白夜、極光和極晝,就一定得忍受那裡的大風、低溫環境下的漫漫長夜的「冷冷清清」。

2.同一時刻的太陽高度,有的人小於0度,有的人等於0度,有的人大於0度,有的人等於90度。我們民眾,或許永遠達不到90度,但每個人都有自身輝煌的最大太陽高度。

3.每一天,面對同一個太陽,進取者眼中看到「晨線」,墮落者眼中看到「昏線」,原因在於他們大腦地球儀的旋轉方向不同。

4.唯有建立自身的定位導航系統,才能既公轉又自轉,並且永遠不會暈頭轉向。

5.珍惜人生的「此時太陽高度」,追求人生的「最大太陽高度」。

Ⅵ 地理季風是什麼

季風是由海陸分布、大氣環流、大地形等因素造成的,以一年為周期的大范圍對流現象。亞洲地區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季風區,其特徵主要表現為冬季盛行東北季風和夏季盛行西南季風。它們的轉換具有暴發性的突變過程,中間的過渡期很短。一般來說,11月至翌年3月為冬季風時期,6-9月為夏季風時期,4、5月和10月為夏、冬季風轉換的過渡時期。不同地區的季節差異有所不同,因而季風的劃分也不一致。

環繞著全球的東西向風帶,並不都是天衣無縫、完整無缺,而是呈現著明顯的不連續現象。在熱帶、副熱帶、溫帶地區的赤道無風帶、信風帶、副熱帶無風帶和西風帶上,有些地區完全被南北向的季風所取代。

季風是大范圍盛行的、風向隨季節變化顯著的風系,和風帶一樣同屬行星尺度的環流系統,它的形成是由冬夏季海洋和陸地溫度差異所致。季風在夏季由海洋吹向大陸,在冬季由大陸吹向海洋。

季風活動范圍很廣,它影響著地球上1/4的面積和1/2人口的生活。西太平洋、南亞、東亞、非洲和澳大利亞北部,都是季風活動明顯的地區,尤以印度季風和東亞季風最為顯著。中美洲的太平洋沿岸也有小范圍季風區,而歐洲和北美洲則沒有明顯的季風區,只出現一些季風的趨勢和季風現象。

冬季,大陸氣溫比鄰近的海洋氣溫低,大陸上出現冷高壓,海洋上出現相應的低壓,氣流大范圍從大陸吹向海洋,形成冬季季風。冬季季風在北半球盛行北風或東北風,尤其是亞洲東部沿岸,北向季風從中緯度一直延伸到赤道地區,這種季風起源於西伯利亞冷高壓,它在向南爆發的過程中,其東亞及南亞產生很強的北風和東北風。非洲和孟加拉灣地區也有明顯的東北風吹到近赤道地區。東太平洋和南美洲雖有冬季風出現,但不如亞洲地區顯著。

夏季,海洋溫度相對較低,大陸溫度較高,海洋出現高壓或原高壓加強,大陸出現熱低壓;這時北半球盛行西南和東南季風,尤以印度洋和南亞地區最顯著。西南季風大部分源自南印度洋,在非洲東海岸跨過赤道到達南亞和東亞地區,甚至到達我國華中地區和日本;另一部分東南風主要源自西北太平洋,以南或東南風的形式影響我國東部沿海。

夏季風一般經歷爆發、活躍、中斷和撤退4個階段。東亞的季風爆發最早,從5月上旬開始,自東南向西北推進,到7月下旬趨於穩定,通常在9月中旬開始回撤,路徑與推進時相反,在偏北氣流的反擊下,自西北向東南節節敗退。

影響我國的夏季風起源於三支氣流:一是印度夏季風,當印度季風北移時,西南季風可深入到我國大陸;二是流過東南亞和南海的跨赤道氣流,這是一種低空的西南氣流;三是來自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西側的東南季風,有時會轉為南或西南氣流。

季風每年5月上旬開始出現在南海北部,中間經過3次突然北推和4個靜止階段,5月底至6月5—10日到達華南北部,6月底至7月初抵達長江流域,7月上旬中至20日,推進至黃河流域,7月底至8月10日前,北上至終界線—華北一帶。我國冬季風比夏季風強烈,尤其是在東部沿海,常有8級以上的北到西北風伴隨寒潮南下;南海以東北風為主,大風次數比北部少。

季風地區享有得天獨厚的氣候,那裡的降水多半來自夏季風盛行時期。我國古代利用季風實施航海活動,取得過輝煌的成就。明代鄭和下西洋,除了第一次夏季啟航秋季返回外,其餘六次都是在冬半年的東北季風期間出發,在西南季風期間歸航。這充分說明了古人對風活動規律已經有了深刻的了解。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2333457.html

Ⅶ 地理風格的寄語

太陽已從南回歸線北移,未來的日子,黑夜將一點點短去,光明會成為我們眼中更常見的風景。版

未來的日子,夏季風權會從東南邊的太平洋帶來充足的水汽,生活中難免會有風風雨雨,但希望每一個人心中都永遠被反氣旋占據,總是充滿陽光,一片晴朗的好天氣。
未來的日子,祝願大家的生活像地表形態一樣豐富多彩,我們一起走過背斜向斜的高高低低,擁有避開一路上所有斷層的好運氣,快樂像水循環源源不斷,才華如大氣圈靈動飄逸,幸福似岩石圈堅定不移。
未來的日子,不會呈現出水平地帶性分異,也不會有垂直地帶性的規律,它會像馬達加斯加的熱帶雨林、秘魯沿岸的荒漠、荒漠里的綠洲,由非地帶性帶給我們出其不意的驚喜!

Ⅷ 高一地理風的形成

在北半球,地轉偏向力大概是風向偏右30-60度,南半球是向左的、

Ⅸ 關於地理風的問題

(1)選B;(2)選B。
分析:(1)、根據氣流運動方向,在同一水平方向上1>4,3>2,因為同一水平方向上空氣運動是由於氣壓差引起的;垂直方向上,海拔高度越高,氣壓越低,所以4>3,但是由於3處空氣向2處運動堆積下沉,才會出現2處向下到1處的運動方向。
(2)、要受到海峰的吹拂,就是要空氣從海洋吹向陸地。由乙圖知8時-17時海洋溫度低於陸地溫度,同一水平高度上氣壓高與陸地,空氣由海洋吹向陸地。

Ⅹ 中國 地理風情

幾百萬年前,青藏高原隆起,地球歷史上此一重大地殼運動形成了中國的地貌。從空中俯瞰中國大地,地勢就像階梯一樣,自西向東,逐漸下降。受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撞擊,青藏高原不斷隆起,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號稱「世界屋脊」,構成了中國地形的第一階梯。高原上的喜瑪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瑪峰高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第二階梯由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四川盆地組成,平均海拔1000—2000米。跨過第二階梯東緣的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向東直達太平洋沿岸是第三階梯,此階梯地勢下降到500米至1000米以下,自北向南分布著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平原的邊緣鑲嵌著低山和丘陵。再向東為中國大陸架淺海區,也就是第四級階梯,水深大都不足200米。

熱點內容
漫畫題師德 發布:2025-07-09 23:54:29 瀏覽:211
使某人做某事的英語 發布:2025-07-09 23:36:43 瀏覽:82
視頻直播哪個好 發布:2025-07-09 22:55:16 瀏覽:851
生物科幻 發布:2025-07-09 22:20:43 瀏覽:133
英語在線翻譯中文 發布:2025-07-09 20:39:43 瀏覽:738
歷史課前演講 發布:2025-07-09 20:27:46 瀏覽:635
三年級數學同步 發布:2025-07-09 20:04:31 瀏覽:338
高考全國卷化學 發布:2025-07-09 19:48:29 瀏覽:845
如何查看聊天記錄 發布:2025-07-09 19:15:55 瀏覽:807
化學元素族 發布:2025-07-09 17:19:25 瀏覽: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