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說課稿
您好,給您一個具有的方案
長理 只 陪 教師資格 考試 陪訓 班
《氫氣的燃燒與性質》教案:教案的撰寫是教資面試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它體現了本節課的授課思路。對於多數考生而言,並不清楚一份完整的教案都包括哪些內容。為大家准備了一篇關於《氫氣的燃燒與性質》的完整教案範例,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定的指導。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認識氫氣的物理性質,了解氫氣的燃燒現象及產物,知道氫氣的驗純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探究活動逐步提高觀察、記錄、分析實驗現象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實驗產物的驗證認識氫氣作為清潔燃料的原因,樹立環保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氫氣燃燒的現象及產物。
【難點】
氫氣的驗純方法。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實驗】教師用棉簽蘸取少量的煤油點燃,請學生觀察現象。
【學生回答】產生火焰並伴有大量黑煙。
【教師總結】可見如果是大量的煤油燃燒,對我們的環境就會造成一定的污染。那有沒有一種比較清潔的燃料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環節二:新課講授
1.實驗活動一:探究氫氣的物理性質
【教師演示】展示一瓶充滿氫氣的集氣瓶,讓學生觀察顏色;請學生上台打開葯品瓶塞,瓶口在前下方距離鼻孔約0.5米處,用手輕輕地在瓶口扇動,使極少量的氣體飄進鼻孔,請同學說出氣味。
【學生回答】無色、無味。
【教師演示】展示一個由氫氣充滿的氣球,松開氣球,讓學生觀察現象;接著向裝滿水的集氣瓶中通入氫氣,觀察實驗現象,並請同桌之間討論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
【學生討論後回答】通過實驗現象:氫氣球向上飛去直至屋頂,集氣瓶中的水被排出瓶外,說明氫氣密度小於空氣且氫氣難溶於水。
【教師總結】氫氣的物理性質為無色無味氣體,密度小於空氣且難溶於水。
2.實驗活動二:氫氣的驗純
【圖片展示】展示幾組氫氣爆炸的圖片引導學生意識到在實驗和生產中點燃氫氣之前一定要進行驗純。
【演示實驗】演示氫氣驗純的方法步驟,首先在試管中收集純凈的氫氣,用拇指堵住試管口靠近火焰,移開拇指點火,讓學生觀察現象;接著再用同樣的方法檢驗不純的氫氣,讓學生對比實驗現象。
【學生回答】檢驗氫氣純度時,用拇指堵住集滿氫氣的試管口,靠近火焰,移開拇指點火,若發出尖銳的爆鳴聲則表明氫氣不純,聲音很小則表示氫氣較為純凈。
【師生總結】點燃氫氣時一定要先檢驗純度,不純的氫氣點燃時極易發生爆炸。同樣地,點燃任何可燃性氣體之前都要先檢驗氣體的純度。
3.實驗活動三:氫氣的燃燒實驗
【學生小組實驗】在帶尖嘴的導管口點燃純凈的氫氣,觀察火焰的顏色。然後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冷而乾燥的小燒杯,過一會兒觀察杯壁的上方有什麼現象發生。
【學生總結】純凈的氫氣在空氣中安靜的燃燒,淡藍色的火焰,乾冷的小燒杯內壁出現水霧,說明氫氣燃燒生成水。
【教師引導】通過之前學習的碳、硫、鐵絲與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請同學們寫出氫氣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學生板演】
環節三:鞏固提高
【教師提問】通過剛剛的實驗探究,請學生思考為什麼說氫氣是一種清潔燃料?與其他燃料相比有什麼優點?
【學生回答】氫氣燃燒的產物只有水,與其他燃料相比,不污染環境而且原料利用率高,所以是一種清潔燃料。
環節四:小結作業
【教師提問】請同學回答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都有哪些收獲。
【學生回答】通過學習認識了氫氣的物理性質,了解了氫氣的燃燒現象及產物,知道了氫氣的驗純方法。
【作業】氫氣雖然是非常高能的清潔燃料,但是目前沒有得到廣泛應用,這是為什麼呢,請同學們課後查閱資料下節課一起分享。
2. 初中化學說課稿模板
《酸鹼鹽的實驗復習課》說課稿
[導讀]
《酸鹼鹽的實驗復習課》說課稿
一、教材及中考分析
酸鹼鹽的復習是初中化學復習的重點,也是難點,在教材中有很重要的地位,酸鹼鹽與現實生活聯系密切,是中考中基礎題(如填空題、選擇題)、實驗探究與開放性題、信息題型的知識區域,考查學生知識的形成過程與方法,實驗探究能力,滲透理論聯系生產生活實際的意識。
二、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分析,本節課主要達到以下「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常見酸鹼鹽的通性和用途,認識酸鹼的腐蝕性;初步了解稀釋濃硫酸的方法;知道酸鹼性對生命活動和農作物生長的影響;了解食鹽、純鹼等鹽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稱和作用;知道復分解反應及發生的條件;會用酸鹼指示劑和pH試紙檢驗溶液的酸鹼性。
2.過程和方法:通過酸鹼鹽知識的討論、歸納小結,培養學生總結知識,使知識系統化、網路化的學習能力;在知識遷移題、實驗探究性問題、開放性試題、趣味性題、信息題的解決過程中培養學生應用酸鹼鹽知識全面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建立學科內多知識點的聯系,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保持和增強學生對化學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樹立保護環境、關心愛護環境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酸鹼鹽的概念,通過化學實驗,將常見的酸鹼鹽的性質進行對比總結,歸納出酸鹼鹽的通性,掌握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和應用,培養學生對類似酸鹼鹽的性質進行推測的知識遷移能力。
2、教學難點:理解酸鹼鹽的概念,掌握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和應用,根據酸鹼鹽的性質分析常見離子的檢驗,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發散思維能力。
四、教學方法選擇
為達成以上教學目標,准備採用包括問題和實驗探究法、講授法、討論歸納法等過程式教學方法。採用"問題探究式"和「討論式探究」的復習法,即先給出實驗題例,通過對題例的探究暴露錯誤,討論發現問題,帶出知識點,引出方法,由此教會學生歸納整理知識的能力和科學探究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應用能力,實現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復習. 五、教學過程設計
圍繞教學內容中的重點,難點精心設計編排一些具有針對性的提問,實驗習題,在練習、討論探究中讓學生復習酸鹼鹽的知識的同時,能力和思維得到提高,科學素養得到升華。
引入課題:由前面物質分類中的化合物引入,這節課復習化合物中的酸鹼鹽,重點掌握它們的性質和用途,酸鹼鹽之間要發生復分解反應的條件。
1、常見的酸鹼鹽
活動探究一,讓學生討論回顧常見酸鹼鹽,提出問題:你對它們有多少認識?讓學生了解它們的俗名和化學式,並探究這些物質的類別,引導學生如何認識酸鹼鹽,敘述酸、鹼、鹽的概念,認識實驗台上提供的物質的類別,為下一個活動打下基礎。說出你最熟悉的一種物質的用途。
2、酸鹼鹽的通性和反應發生的條件
再由用途體現性質過渡到化學性質的復習。首先提問:同學們你對常見酸鹼鹽的化學性質有哪些認識?如鹽酸、氫氧化鈣、碳酸鈉、硫酸銅分別能跟哪些物質發生反應?揭示課題:通過化學實驗,驗證某些物質之間能發生反應,觀察並描述實驗現象,並正確書寫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部分學生板演,師生共同評價,從而歸納出酸、鹼、鹽的通性。從所寫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歸納出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的概念和反應發生的條件。
3、探究應用
展示另一個探究活動題目,提問,下面這個探險隊員硫酸怎樣走出小山?請你幫幫忙給他指指路。根據學生討論分析並給以適度的引導,在探究中復習鞏固酸的化學性質。再由學生寫出相關的化學方程式,鞏固復分解反應和置換反應發生的條件,在興趣、討論、質疑中愉快的學習,培養學生知識遷移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最後讓學生利用鹼、鹽的化學性質幫助氫氧化鈣、硫酸銅順利通過小山,作為課後探究,讓學生鞏固酸鹼鹽的知識讓學生學會審題,學會探究,學會解答開放性題,培養探究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總結評價與反思
讓學生對本節課知識進行自我總結回顧,不但要弄明白學到了什麼?明白了什麼?還有哪些問題沒弄清楚?通過展示板書設計進行反思回顧,整理歸納,並通過精選的練習拓展延伸,並提示下節課將從物質的鑒別,推斷,實驗研究,除雜等反面進行綜合復習。
3. 初中化學,面試說課,一般會出哪塊的問題
考官會提前半小時給你題目然後你設計教案,說課就是要說清楚你為啥要這樣設計教案
4. 初中化學所有章節的說課稿
http://www.nge.net/sort/59_1.htm
化學教育中有課件中心
5. 初中化學說課稿 離子
一、說教材:1、重點:離子的概念 2、難點:原子離子的區別與聯系。
二、說教法:1、導入 2、講解離子的形成(用多媒體演示)3、導出離子的概念4、分析陰陽 5、陰陽離子與原子的區別聯系。6、離子的表示符號 7小結
三、說學法:1、背誦離子的概念2、練習離子符號的書寫3、作業
四說板書:(簡明、直觀、體現知識結構)
備註:充分運用多媒體使說課設計體現優質高效和個人特色。
6. 初中化學《碳的幾種單質》說課稿
1.知識傳授目標:
了解碳的單質(金剛石、石墨)的物理性質,並聯系性質了解它們的主要用途;了解無定形碳(木炭、焦炭、活性碳、炭黑等)和C60。
2.能力培養目標:通過單質的性質學習有關實驗(如讓學生親手割一下玻璃,學會如何割玻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
3.思想教育目標:通過對金剛石、石墨和常見炭的學習,對學生進行共性、個性關系的認識人和學習方法的培養與教育。
4.目標的實施途徑:教師指導學生演示,學生動手操作,共同歸納。
二、重點、難點的確定與突破:
1.對教材所處地位的理解:本節課位於《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的第一節,教材內容貼近生活實際。學生在第一章里了解了氧氣與碳的反應,對碳物質認識比較模糊,木條、木炭燃燒都當作碳燃燒。通過本節的學習,真正對碳單質有本質上的了解,也為下一節進一少學習單質碳的化學性質作準備。
2.重點、難點的確定:重點是金剛石、石墨的重要物性和用途;難點是金剛石和石墨物性差異很大的原因。
3.處理重點、難點的手段與途徑:在教師演示和學生動手操作的基礎上,對金剛石、石墨的性質和用途進行觀察、分析,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