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金朝歷史

金朝歷史

發布時間: 2020-11-21 09:02:03

1. 為什麼歷史順序是唐宋元明清,而金朝不被排列其中

盡管宋朝在中國歷史上,並不是最強大的政權。但他成為了那個政權反對派的象徵。究其原因,主要是兩宋時期,漢人佔主導地位。眾所周知,宋朝,除了宋朝政權,還有遼、金、西夏、蒙古等政權。但在所有這些政權中,唯一被漢人統治的是宋朝。因此,宋朝自然被譽為當時的正統政權。但說實話,當時的兩個宋朝只是一個角落。就權力和影響力而言。宋朝有點短暫。宋代是中國歷史上商品、教育和科技創新高度繁榮的時期。宋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政治純潔明朗。歷代都沒有頑疾,即宦官專政與軍閥割據。在中國歷史上,兵變和國內動亂的數量和規模也相對較小。

北宋王朝雖然滅亡了,但南宋王朝很快取代並繼承了北宋政權。金朝被蒙古人和南宋王朝摧毀。因此,在蒙古人在元朝竭盡全力之前,宋朝是多個政權相互攻擊時期,最後也是存活時間最長的政權。在這方面,將宋朝定義為那個混亂時期的正統王朝並非不合理。另一方面,晉朝,在任何方面都不具有代表性。所以金朝自然不代表那個時代。

2. 金朝歷史簡介

金朝歷史

興起(1115年—1140年)

女真族的興起
女真族,唐朝時稱黑水靺鞨,生活在黑龍江一帶,以漁獵為生。遼帝國長期向女真人索要珍珠,和狩獵用的「海東青」。遼官川流不息的穿過女真部落,魚肉女真百姓,終於導致女真族叛亂。女真族領袖完顏阿骨打向遼的契丹統治者宣戰。他在取得寧江大捷和出河店之戰勝利後,於遼天慶五年(1115年)稱帝建國,國號大金。

滅遼和北宋
金建國後,就展開以遼五京為戰略目標的滅遼之戰。後來宋、金聯手攻打遼國。1125年,遼國的燕京被攻下,遼隨即滅亡了。

金滅遼後,與北宋很快成了敵國。金太宗完顏晟即位後,挾滅遼國之威,很快大舉南下,於金天會五年(公元1127年)攻打北宋王朝,攻破宋首都開封,虜宋徽宗、宋欽宗。宋室南遷,北宋滅亡。以後金與南宋多次交兵,南攻與北伐,均無力改變南北對峙的局面。金在與南宋、西夏並立期間,迫使西夏南宋臣附,成為當時中國名義上的中央政權。

政權的成立

興盛(1141年—1208年)

確立中央集權
金太宗死後,由金太祖的孫兒金熙宗繼承帝位,熙宗繼位後,金宋兩國漸漸平和,但熙宗本人暴燥,最後被堂弟完顏亮行弒而死。完顏亮繼位,是為海陵王。

海陵王繼位後,對宗室猜忌甚深,金太宗的後代差不多全被海陵王殺盡。而海陵王其中一項重大政績,就是把首都遷至燕京,是為中都城。

海陵王遷都,實際上是為了攻伐南宋鋪路,但是加上其他政治措施,為未來的金國確立中央集權制打下基礎。

海陵王征宋
採石之戰
金海陵王完顏亮即位之後,便一心一意圖謀消滅南宋,建立一個統一的大帝國,因此在1152年拆毀舊都上京會寧府,並在燕京(今北京)用拆自上京的宮室建材營建新都,甚至計畫進一步南遷北宋故都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

1161年5月,金廷遣使赴宋要求重劃國界,意在尋釁,南宋也開始積極備戰。次年6月,海陵王御駕親征,率號稱百萬的大軍開赴汴京。1162年9月,金軍兵分四路,沿著金宋國界大舉南侵。東面軍分成海路跟陸路兩股,陸路軍由海陵王親自率領,自宿州(今安徽省宿州縣)渡過淮水直攻和州(今安徽省和縣),海路水軍則直攻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市)。西路另有兩股大軍分別自陝西跟河南攻向四川及湖北,10月,金東路軍渡淮,所到之處,宋軍一敗塗地。該月下旬,金軍攻陷和州准備渡江。但就在這時,東路水軍在膠西(今江蘇省膠縣)被宋將李寶的水軍殲滅,而海陵王的堂弟完顏褒(就是日後的金世宗完顏雍)也在東京遼陽府自立為帝。雖然如此,海陵王仍然命令部下繼續做渡江的准備。11月8日,海陵王出動25萬大軍渡江,但是先遣部隊在採石被虞允文擊敗,船艦也被宋軍燒毀。海陵王心有不甘,下令移師揚州強渡長江,但是由於部下恐懼再遭敗績,於是發動兵變殺死了海陵王。自此之後金軍再也不敢圖謀徹底消滅南宋。

衰亡(1209年—1234年)

世宗時期
當海陵王南侵的時候,任東京遼陽府留守的宗室葛王完顏雍起兵,自稱皇帝,是為金世宗。當海陵王被殺後,世宗平定眾雄,統一金國。

世宗的治績為稱為大定之治。世宗一反海陵王的殘暴,使金國政治安定下來。海陵王的南征失敗後,宋室的北伐聲音再次高漲,世宗能把宋的軍隊擊退,穩住金國的統治。

章宗時期
金世宗死後,由於太子完顏允恭早逝,故立允恭的兒子完顏璟即位,是為金章宗。章宗即位後,金國政治漢化甚深,同時亦慢慢衰落下來。因為章宗一朝,章宗寵信皇妃李氏以及李氏外戚,使李家權勢日盛。

衛紹王時期
金章宗去世時沒有兒子,由皇叔衛王完顏永濟繼位,是為衛紹王。衛紹王一在位,立即清除李氏勢力。蒙古高原地區原本臣服於金,不過隨著金的衰落,形勢開始出現轉變。13世紀初,隨著蒙古族逐漸強盛起來,蒙古不再向金進貢。衛紹王早年曾與成吉思汗會面,被認為虛弱無能。蒙古打算進攻金國,先向臣屬金的西夏進攻,金不肯出兵援救西夏,最終導致西夏向蒙古屈服。蒙古消除了後顧之憂後,大舉入侵金國,屢敗金兵。

宣宗時期
衛紹王在1213年被大將紇石烈胡沙虎所殺,胡沙虎擁立章宗的庶兄完顏珣繼位,是為金宣宗。胡沙虎在同年被殺。

蒙古大軍入侵,1214年蒙金和議成,可是宣宗隨後宣布遷都開封,引來河北軍民不安,蒙古更以此為藉口再次入侵。1215年蒙古軍攻陷中都,陸續攻佔河北各地,遼東及上京等地又為耶律留哥及蒲鮮萬奴占據,金國的主要統治區只餘下河南、淮北及陝西一帶。

面對當前危局,金統治者錯誤地選擇了斷絕與西夏來往、進攻南宋、抗擊蒙古的戰略,導致三面樹敵,自我孤立,形勢急轉直下。由於成吉思汗後來為了報仇而親率主力遠征中亞,金才暫時得以喘息。

哀宗時期
金哀宗即位後,金與西夏修好,然而為時已晚,兩國早已兩敗俱傷。蒙古在1227年滅西夏後即全力攻金,在蒙宋夾擊之下,金朝於天興三年(1234年)正月滅亡。

3. 說說金國的歷史

金國是女真族建立起來的一個部落,後來慢慢強大,先前一直被遼所壓迫,從金政權建立內到滅遼的時間容不過十年的時間,當時金還向北宋發出邀請,一起幫忙打遼,加上天祚帝的不理朝政,再加上金的強大,所以遼很快就被滅了,至於天祚帝就不知所終,總之逃了。但沒想到,金滅了遼後,又接著不停息地又來打北宋,由於當時的北宋皇帝宋徽宗腐敗,見到金軍要來打自己,就趕緊的把皇位傳給了——就是宋欽宗。但是當時的宋軍,已經幾乎沒有什麼戰鬥力了,有人描述,宋軍戰士騎上馬,手不敢松開,會掉下去。所以,金軍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在1127年滅了北宋,同一年,南宋建立——康王趙構 宋高宗。金軍又想來打南宋,趙構就一直跑,被稱為;「逃跑皇帝」,金軍當時的戰鬥力很強,所以 趙構就一直跑,還曾被趕下海 。後來金軍勢力減弱所以有了後來的宋金議和,金的有名大將有:完顏宗望、完顏兀術==你如果想知道金的歷史,你可以看《百家講壇》每天中午12點40或50

4. 金朝是什麼人建立的,為什麼在歷史上找不到

金朝的建立者是完顏阿骨,打至於其在歷史上找不到的原因,是因為金朝建立支持南宋依然存在。公元1115年,完顏阿骨打完成了對女真各個部落的統一建立了金朝。金朝是當時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王朝,曾經多次擊敗遼國奪取了遼國的16個州郡,以及多次摧毀了南宋政權。但是眾所周知,我國朝代的排序是唐宋元明清,並沒有金朝的存在。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金朝建立之時南宋依然存在。

雖然經常無比強大,但是金國子民受漢人影響比較深重。無論是思想還是生產力的發展,金國人皆效仿漢人。這一點與金國的文化相沖突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行為愈演愈烈也就演化出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內部管理混亂和軍隊的享樂主義之風盛行,所以金國的實力很快便不復當年,從而隨著蒙古人的錚錚鐵蹄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當中。

5. 金朝是誰建立的有多少年的歷史

金朝的建立者是:完顏阿骨打。

公元1115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建立金朝,定都會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
公元1125年,金滅遼,次年滅北宋。後遷都中都,再遷都至汴京(今河南開封)。
公元1234年(金天興三年),金朝在蒙古和南宋的南北夾擊之下滅亡。

金朝的歷史共有119年,前後經歷了10位帝王。

6. 為什麼歷史順序是唐宋元明清,而金朝不被排列其中呢

在學習歷史時人們對於"唐宋元明清"這個朝代的排序都十分熟悉,但是其中金朝卻沒有被納入其中,按照"唐宋元明清"的說法,金朝是被排除在重要的歷史階段發展之外的。但是在很多歷史資料中都可以發現,金朝和遼國都是實力強大的民族,甚至強大到可以和中原抗衡,當時的中原統治者都對金朝和遼十分的懼怕,期間戰爭和利益相爭的局面也十分激烈,金朝在強盛時期還曾經將北宋一舉殲滅,宋朝為此只能到南方建立政權,可見當時金朝的彪悍和強大,那麼為什麼金朝又被排除在外了呢?


其次從領土方面來分析。唐宋元明清時期統治者都占據著國家領土,雖然當時的金朝也比較強大,但也只是割據了北方區域而已,而當時的南宋還依然存在,並和北方的金朝一直遙遙相對,金朝沒能完成徹底的統治,領土也不夠完整,自然沒有資格被納入到重要的歷史排序階段中。

7. 金朝重大歷史事件

簡介
女真勃興於今黑龍江、松花江流域及長白山地區。年1月28日,女真領袖完顏阿骨打稱帝建國,國號大金。金朝建國後,展開以遼五京為戰略目標的滅遼之戰。五京一下,遼朝隨即滅亡。金滅遼後,與北宋遂成敵國。金太宗完顏晟即位後,挾滅遼之威,很快席捲而南,於天會五年(公元1127年)滅亡北宋。女真在消滅遼朝和北宋後,統一了包括黃河流域在內的廣大北方地區,並與南宋長期對峙。金朝在實行猛安謀克等獨特製度的同時,也採納了內地的很多政治制度。完顏亮在位期間,對南宋發動大規模戰爭,但以失敗告終。金在與南宋、西夏並立期間,迫使西夏臣附、南宋屈辱求和,始終維持其霸主地位。金朝後期,統治集團極其腐朽,各民族起義風起雲涌,同時又受到蒙古帝國軍隊的不斷打擊,終於亡國。

金朝時期,隨著封建化的深入,社會經濟獲得一定的發展。除了畜牧業的優勢外,其農業、手工業以及商業也有所進步。金朝文化深受漢族影響,取得了相應的成就,其中戲劇較為突出,並產生了元好問等著名文學家。

詳細介紹
在800多年前阿城的這塊土地上,女真族建立了大金國,並在阿城定都(當時的會寧)。由於他們自身的強大和不堪遼宋壓迫,開始了伐遼、建金、攻宋的征程。金朝歷經十帝120年,鼎盛時期曾一度統治了大半個中國。

女真崛起伐遼建金

女真是我國東北地區的古老民族,生活在松花江和黑龍江流域的廣大地區。在女真30多個部落中,完顏部最為強大,完顏部逐步地統一了女真各部。公元1114年9月,阿骨打命女真各部人馬誓師來流水(今拉林河),開始了為期十年的伐遼征戰。

據史學家介紹,女真伐遼的原因實際上可以總歸為反抗遼對其經濟與精神上的雙重壓迫。作為遼的藩屬,女真每年都要向其進貢大量的金銀珠寶不說,還要向遼的銀牌天使上繳大量的捕獵猛禽———海東青,為了捕到最好的鳥兒,還不得不去強攻本是同族的部落。其次是,在貿易上,雙方的交易極不平等。如果說這兩種壓迫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忍受的話,銀牌天使看中的女真美女便得「薦枕」這一制度,引發的精神層面上的屈辱卻是「士可忍孰不可忍」。

1115年正月初一,阿骨打稱帝,建國號大金,定都會寧。金於1125年滅遼,滅遼後,金朝第二代皇帝金太宗吳乞買繼位,並於1127年滅北宋。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在位期間,因戰爭繁忙,並未修建宮殿。第二代皇帝金太宗完顏吳乞買繼位後,於1124年命漢人盧彥倫主持修建都城。都城的格局是集當時遼、宋風格於一身。金上京城的建治,大致採取近似中軸線、近似均衡和近似對稱的手法,規劃街道里坊,營築宮室官邸,使上京城為我國中世紀最北部的都城大邑,也是大金朝第一都。

雖然金上京會寧府如今已經成了大片的農田,但從殘存綿延11公里的的古城垣、至今仍佇立在水田間的點將台等遺址上,仍可想像800年前金上京的繁華與興盛。

目前,金上京會寧府皇城午門址,是唯一僅存的一處門址。金代共三個都城,上京會寧府是金朝第一個都城,1153年海陵王遷都燕京(今北京)是金朝第二個都城,稱金中都、金朝第八位皇帝宣宗於1214年遷都南京(今開封)。

上京路與會寧府

上京會寧府官衙設在大金國的前期都城內,又是金代上京路的治所。金朝設有五京十九路,「路」是金代地方最高最大的行政區,相當於現代的省。金上京路共轄有:一府,即會寧府;三州,即肇州、隆州、信州;五路,即蒲與路、合懶路、恤品路、曷蘇館路、胡里改路;六縣,即會寧縣、曲江縣、宜春縣、始興縣、利涉縣、武昌縣。

會寧府歸上京路所轄,但它又是上京路的治所。會寧府統領三縣,即會寧、曲江、宜春。路的最高官員是兵馬都總管,上京路則由會寧府尹兼領

燒毀金上京遷都燕京

正當上京城向前發展時期,金朝內部發生了宮廷政變,主要原因是,金熙宗在位後期驕奢淫逸,暴虐殺人,引起了朝中眾臣的不滿。金熙宗繼父之子完顏亮利用這個機會,聯合親信親手將金熙宗殺死,自立為帝。海陵王繼位後,為了緩和繼弟殺兄、臣弒君的「同室操戈」這個矛盾,就以上京會寧府偏於東北一隅、物質運輸與公文傳遞有違誤等理由,將京都遷往燕京(今北京市)。

在遷都燕京後,海陵王為了不留有金熙宗奉行君主制的痕跡,完全解除女真皇族組合力與反抗力,來確保自己的皇位,於正隆二年(1157年)下令毀上京。同年八月,海陵王下令撤銷上京留守衙門、罷上京稱號,只稱會寧府。

海陵王遷都、毀上京後,使上京會寧府不再有往日市井繁榮的景象。

重修會寧府復號上京

海陵王遷都平毀上京宮室、宗廟之後,已去蕭牆之憂,因而全力准備侵略宋朝的戰爭,同時大建宮宇、搜刮百姓,殘暴的統治給百姓帶來深重災難,民不聊生。正隆六年(1161年)十月,東京留守曹國公完顏雍繼位於遼陽,改元大定,是為金世宗。這時完顏亮還在南進征宋,而金軍亦十分厭戰,重要將領耶律元宜部反戈,元宜及其部下射殺海陵王於帳前,海陵王死於瓜州渡。

金世宗於大定二年(1162年)發布詔令,「以會寧府國家興亡之地,宜就慶元宮址建正殿九間,仍其舊號,以時薦享。」大定五年(1165年),重新修復了太祖廟,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修復宮殿,建城隍廟。至此,金上京被毀壞的舊宮室、宗廟大部分被修復,但唯有儲慶寺不見有修復的記載。

蒙宋聯軍攻滅金朝

金章宗末年,自然災害較為嚴重,上京的繁榮已成為過去。泰和八年(1208年)十一月金章宗病逝,章宗的皇叔衛紹王永濟繼位。同時,蒙古大汗成吉思汗叛金自立,開始進攻金朝的北方,並迅速佔領長城以北的廣大地區,於1213年又突破了長城防線,進入黃河平原。到1215年成吉思汗率領蒙古軍劫掠並佔領了金朝的北京。至天興二年(1234年)蒙宋聯軍攻破蔡州城,在戰火中繼位的金末帝完顏承麟則死在亂軍之中,金朝遂亡。

8. 金國在歷史上做過什麼事情,為什麼很少被提及

和影響短時間內迅速達到了頂峰。在金太宗完顏吳乞買去世後,金朝內部出現了短時間動亂,金熙宗和海陵王之後,金國出現了一位偉大的皇帝,金世宗完顏雍登場了。金世宗可謂是金國最為偉大的一位皇帝,他先後平息了北方契丹的起義和南方南宋的隆興北伐,使金國同南宋保持了四十多年的和平狀態,在內政方面注重經濟的發展,提倡漢文化,使用北宋和遼國的典章制度治理國家,是國家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狀態。

其次,是金國內部的腐敗,民不聊生,恰逢蒙古族崛起,在蒙古族與南宋聯手下,金國走向滅亡。金國在歷史上只有120年,存在時間太短了,能記載的史料太少,其次,金國根本沒有可以讓世人傳頌的東西,即歷史貢獻。如同曇花一現般消散,令人惋惜。

9. 金朝的歷史


金朝是由東北地區的女真族所建立,他以漁獵為生。唐朝時稱為靺鞨,五代時有完顏部等部落, 臣屬於渤海國。遼朝攻滅渤海國後,收編南方的女真族,稱為熟女真,北方則是生女真。遼朝晚期朝政混亂,天祚帝昏庸無能,遼廷不停的索求貢品, 並且魚肉女真百姓。1112年天祚帝赴長春州與女真各族的酋長聚會時對完顏旻等酋長肆行侮辱,使完顏阿骨打決意反抗遼廷。
在女真30多個部落中,完顏部最為強大,完顏部逐步地統一了女真各部。公元1114年9月,完顏阿骨打命女真各部人馬誓師來流水(今拉林河),開始了為期十年的伐遼戰爭。
隨後女真軍隊在寧江大捷和出河店之戰中擊敗遼軍。次年一月阿骨打在「皇帝寨」(即後來的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省阿城縣南之白城)稱帝,國號大金,建元收國,是為金太祖。遼帝天祚帝至此才重視此事,並且下令親征,但是遼軍被女真軍擊敗,同時遼朝國內發生耶律章奴與高永昌的叛亂 。
金太祖建國後以遼五京為目標兵分兩路展開金滅遼之戰。1116年五月東路軍佔領東京遼陽府,1120年西路軍攻陷上京臨潢府,遼朝失去一半的土地。戰事期間北宋陸續派使者馬政、趙良嗣與金朝定下海上之盟,聯合攻打遼朝。1122年東路軍攻下中京大定府,天祚帝逃亡沙漠。同時西路軍也攻下西京大同府,耶律大石等擁立耶律淳於南京析津府,即北遼。北宋也派童貫等人多次率軍攻打遼南京等燕雲十六州之地,但均被遼軍擊潰。北宋最後請金軍攻下遼南京,北遼亡,至此遼五京均被金軍攻下。 宋金雙方經過協商後,金軍給予燕雲十六州部分城市,並且獲得歲幣,然而北宋最後只獲得金軍洗劫後的一堆空城。1123年金太祖去世,其弟完顏吳乞買繼位,即金太宗。金太宗繼續討伐大同一帶的遼軍。1124年正月,金太宗為了聯合西夏滅遼,把下寨以北、陰山以南的遼地割給西夏。西夏則改對金朝稱藩。1125年遼天祚帝被俘,遼朝亡。而耶律大石率軍西行,於西域建立西遼 。
金朝在滅遼朝後,即有意南下滅宋朝。金太宗以宋收留平州之變 中的遼將張覺違反宋金雙方前議為由,於1125年發動金滅宋之戰。他派勃極烈完顏斜也為都元帥,分兵兩路從山西、河北南下,最後會師北宋首都開封 。在宋將李綱死守開封的情況下,雙方宣布議和。 1126年金太宗再以宋廷毀約為由,再派完顏宗望、完顏宗翰兵分二路攻破開封,於隔年俘虜宋徽宗、宋欽宗等宋朝皇室北歸,史稱靖康之禍,北宋滅亡。
然而宋康王趙構因機運逃過一劫,並於宋朝南京歸德府(今河南商丘)稱帝重建宋朝,是為宋高宗。史稱南宋。而此時金朝為了統治廣大新佔領的漢地,先後建立張楚與劉齊等傀儡國以統治之,並且多次派完顏宗弼等金將率軍南征南逃江南的宋高宗。然而南宋在宋將岳飛、韓世忠與張浚的努力下,屢次使南宋轉危為安。最後金朝只好迫使南宋稱臣,並且讓西夏、高麗等國臣服以稱霸東亞 。
1135年金太宗去世,由金太祖的孫子完顏亶即位,即金熙宗。當時輔佐金廷的一些功臣被稱為衍慶功臣,他們主要分成主戰派與主和派。 金熙宗於1137年廢除劉齊,而後聽從主和派完顏撻懶的建議與南宋主和派宋高宗與秦檜議和。由於割讓河南、陝西地讓主戰派完顏宗弼不滿,1140年讓完顏宗弼率軍攻下河南、陝西地。隔年完顏宗弼再度南征,但被岳飛與劉錡擊敗,岳飛於郾城之戰後再度北伐逼近汴京。最後完顏宗弼與南宋主和派合談,並且在岳飛被殺後簽訂紹興和議,至此金宋邊界完全確定。
金熙宗自幼受漢文化薰陶 ,登基後與完顏宗弼推動漢制改革,並且重用漢人。隔年派衍慶功臣的完顏宗磐、完顏宗乾和完顏宗翰三人共同總管政府機構,「並領三省事」。金朝官制此時基本漢化,建立以尚書省為中心的三省制。1150年金熙宗受衍慶功臣與皇後的控制,本人被過度壓抑,後期不理朝政,濫殺無辜,最後被右丞相海陵王完顏亮所殺,完顏亮稱帝,史稱海陵王 。
金帝完顏亮為了攻伐南宋以統一中國地區,推行許多措施:他將首都遷至燕京,是為中都(今北京市),並且有意南遷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將行政區劃重新劃分成十四路以便於管理;把駐紮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省阿城縣南之白城)屬於金太宗、衍慶功臣的完顏宗干與完顏宗翰管轄下的軍隊歸金廷管制,為金朝的中央集權制打下基礎。
然而金帝完顏亮對宗室猜忌甚深,金太宗的後代差不多全被完顏亮殺盡;並且耗費巨資,不顧部分大臣的反對,執意南征。1161年5月,金廷遣使赴宋要求重劃國界,意在尋釁,南宋也開始積極備戰。
隔年金帝完顏亮率大軍由汴京兵分四路南征。東面軍分成海路跟陸路兩股,陸路軍由金帝完顏亮親自率領,自宿州(今安徽省宿州市)渡過淮水直攻和州(今安徽省和縣),海路水軍則直攻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市)。西路分別自關中、河南攻向四川及湖北一帶。金東路軍渡淮水,攻陷和州准備渡江。然而東路水軍在膠西(今山東省膠縣)被宋將李寶的水軍殲滅。同時間西北契丹族叛變,鎮守東京遼陽府的葛王完顏雍自立為帝,並移居燕京(今北京市),即金世宗。
金帝完顏亮遇到此情形仍然執著渡江,但是先遣部隊在採石之戰被宋將虞允文擊敗,船艦也被宋軍燒毀。金帝完顏亮意圖移師揚州強渡長江,但是部下大力反對 ,最後他們發動兵變殺死金帝完顏亮。宋軍趁機收復淮南地區,此後金朝不再有滅宋之舉。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在位期間,因戰爭繁忙,並未修建宮殿。第二代皇帝金太宗完顏吳乞買繼位後,於1124年命漢人盧彥倫主持修建都城。都城的格局是集當時遼、宋風格於一身。大金朝上京城的建治,大致採取近似中軸線、近似均衡和近似對稱的手法,規劃街道里坊,營築宮室官邸,使上京城為中國宋元時期最北部的都城大邑,也是金朝第一都。
雖然大金上京會寧府已經成了大片的農田,但從殘存綿延11公里的的古城垣、至今仍佇立在水田間的點將台等遺址上,仍可想像800年前金上京的繁華與興盛。金代共四個都城,上京會寧府是金朝第一個都城,1153年海陵王遷都燕京(今北京)是金朝第二個都城,稱金中都,金朝第八位皇帝宣宗於1214年遷都南京(今開封),金在蒙古軍的進攻之下遷都開封,又遷都蔡州,公元1234年,蒙古軍攻下蔡州,金朝滅亡。金上京會寧府皇城午門址,是唯一僅存的一處門址 。
正當上京城向前發展時期,金朝內部發生了宮廷政變,主要原因是,金熙宗在位後期因為酗酒造成酒精中毒,胡亂殺人,引起了朝中眾臣的不滿。金熙宗繼父之子完顏亮利用這個機會,聯合親信親手將金熙宗殺死,自立為帝。海陵王繼位後,為了緩和繼弟殺兄、臣弒君的「同室操戈」這個矛盾,就以上京會寧府偏於東北一隅、物資運輸與公文傳遞有違誤等理由,將京都遷往燕京(今北京市)。
在遷都燕京後,海陵王為了不留有金熙宗奉行君主制的痕跡,完全解除女真皇族組合力與反抗力,來確保自己的皇位,於正隆二年(1157年)下令毀上京。同年八月,海陵王下令撤銷上京留守衙門、罷上京稱號,只稱會寧府。海陵王遷都、毀上京後,使上京會寧府不再有往日市井繁榮的景象。 1161年金世宗舉兵昭告金帝完顏亮罪過,率軍統一華北,並且停止南征滅宋之舉。然而宋金的戰爭並沒有終止,1162年他以南宋不願稱臣為由,派主將仆散忠義進駐汴京、紇石烈志寧鎮守前線,准備奪回淮南地區。此時南宋宋孝宗意圖收復失地,派主將張浚率領李顯忠、邵弘淵率軍北伐,史稱隆興北伐。宋軍陸續收復淮北各地,但於符離的符離之戰被紇石烈志寧擊潰而止。而後南宋主和派抬頭,於1164年金軍再度南征之際求和,兩國於年底簽定合約,雙方平等對待,金朝獲得歲幣。
內政方面,金世宗本身十分樸素,採取中庸穩固的方式管理朝政,提倡儒學;查問細微以激勵官吏,嚴禁貪污;對經濟採取務實的態度,並且免除不合理的賦稅,諾有天災發生,立即救濟賑災。當時各族人民紛紛起義,他為了維持統治,利用科舉、學校等制度,爭取漢族貴族支持,又加強猛安謀克權力,擴大女真族佔有的土地。這些都使金朝的經濟、文化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和發展,史稱大定之治。
金世宗除了抵禦南宋北伐,還出兵威震西夏、高麗,使這兩國臣服金朝,被金史稱為小堯舜。 1189年金世宗死後,由於太子完顏允恭早逝,故立允恭的兒子完顏璟即位,是為金章宗。
金章宗前期的政治漢化甚深,文化十分發達,史稱明昌之治。 金章宗不單對國內文化發展加以獎勵,他本身亦能寫得一手好字。然而金章宗過度重視文化發展,寵愛李師兒(後封元妃)以及李氏外戚,任用經童出身的胥持國管理朝政。這兩位互相協助,營利干政,使金章宗後期的政風逐漸下滑,而黃河泛濫與改道又使金朝國勢開始衰退。此時金朝軍事逐漸荒廢,北方蒙古諸部興起。金章宗曾派兵至蒙古減丁,並且誘使互相殘殺,但收效不大,最後由成吉思汗所一統 。
南宋權臣韓侂胄見金朝國勢衰退,命吳璘之孫吳曦管理蜀地,准備北伐,而金廷也派朴散揆坐鎮汴京,抵禦宋軍。1206年韓侂胄發動開禧北伐,宋軍一度收復淮北地區,但是鎮守蜀地的吳曦投降金朝。八月朴散揆率軍九路南下,年底金兵直逼長江,並且圍攻襄陽。隔年吳曦被殺,四川復歸南宋,至此雙方有意議和。韓侂胄最後在金朝與南宋的要求下被殺,雙方於1208年議和,史稱嘉定和議。 1208年金章宗去逝,由於他的六個兒子都在三歲前夭折, 李元妃立章宗叔衛紹王完顏永濟繼位,是為金後廢帝或衛紹王。 完顏永濟繼位後立即清除李元妃等外戚勢力,然而他本身昏庸且任用錯人,加上金朝國力衰退混亂,面對蒙古入侵時無力反抗。1206年蒙古部成吉思汗(元太祖)統一大漠南北,建立大蒙古國。
當時蒙古對金朝保持嚴重的敵意,有意脫離金朝控制, 而成吉思汗也知道完顏永濟是個無能之輩, 認為這是攻滅金朝的好時機。成吉思汗先攻打西夏以拆散金夏同盟,避免在伐金時被其牽制。當時西夏向金朝求援,金帝完顏永濟以鄰國遭攻打為樂而坐視不救,最後西夏向蒙古臣服,並且轉為附蒙伐金。消除後顧之憂後,成吉思汗於1210年與金朝斷交。
隔年發動蒙金戰爭,於野狐嶺(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張北縣與萬全縣交界處)大破丞相完顏承裕與將領獨吉思忠率領的四十萬金軍,金帝完顏永濟將丞相換成擅長謀略的徒單鎰。蒙古軍隨後攻入華北並四處掠奪,最後包圍金朝首都中都(今北京市),因中都城堅而撤 。1212年成吉思汗再次南征金朝,一度包圍金西京大同府。同年契丹人耶律留哥在東北叛金附蒙,並在迪吉腦兒(今遼寧昌圖附近)擊敗金兵,蒙古軍再次逼近中都。1213年將領胡沙虎殺金帝完顏永濟, 擁立金章宗的庶兄完顏珣繼位,是為金宣宗 。
1213年金宣宗繼位之初,胡沙虎執金朝大權。胡沙虎威脅中都守將術虎高琪作戰不力,最後反被其所殺。同年秋成吉思汗兵分三路攻金,他派皇子術赤經略山西、皇弟合撒兒往河北,他與幼子拖雷往山東發展,金朝只有中都、真定、大名等十一城未失。隔年金宣宗求和,獻黃金與岐國公主與成吉思汗,蒙金和議達成。
在蒙軍撤退後,金宣宗不顧徒單鎰等反對,與術虎高琪遷都汴京,僅派太子鎮守中都,引來河北軍民不安。1215年蒙古以金帝南遷為由,再度率軍攻陷中都,至此佔領河北地區。同年十月,蒲鮮萬奴在遼東自立,建東真國。此時金朝龍興之地遼東被蒲鮮萬奴與耶律留哥瓜分,山東與河北一帶都是民變的紅襖軍,金廷只能控制河南、淮北與關中一帶。當時河患泛濫成災,黃河自從金室南遷後改道,流向東南。河患的范圍非常廣泛。
金宣宗南遷之後國勢益弱,蒙古已經取代金朝稱霸東亞,由於成吉思汗與花剌子模發生糾紛而發動西征,他派木華黎統領漢地,封為「太師國王」 ,持續威脅金朝,金朝至此終於得以喘息。雖然金宣宗想要重振金朝,但無雄才大略,且又猜忌成性,政治上並無起色 。
1219年太原失守,金廷建立河北九公,封立王福、移剌眾家奴、武仙等九人為公,賜號「宣力忠臣」,打算以之堅守國土,但仍然無濟於事。金宣宗任用術虎高琪,他們苛刻成性,接連南征南宋、西征西夏以擴張領土,並且持續抗擊蒙古。此時金朝內政不良,軍力已衰,經過多次戰爭後又使金朝處於四面楚歌的局勢。1219年術虎高琪被金宣宗殺死,戰事直到金宣宗駕崩以後才平息。1224年金宣宗去逝,由於其長子早逝,故由三子完顏守緒繼位,即金哀宗 。
金哀宗即位後,鼓勵農業生產,與南宋、西夏和好。建立直屬中央的忠孝軍,任用完顏陳和尚等抗蒙名將,於1228年大昌原(今甘肅省寧縣太昌鄉)擊潰蒙古軍。而後金軍收復了不少土地,讓金朝起死回生。然而其盟國西夏因為之前的戰爭使得國力衰落,最後在1227年被西征回來的蒙古所滅。同年成吉思汗去世,1229年正式由其三子窩闊台繼位,是為元太宗 。
此後蒙古再度對付金朝,1230年窩闊台汗發動三路伐金,窩闊台汗率大軍渡黃河直攻汴京,斡陳那顏率東路軍走濟南,其四弟拖雷率西路軍自漢中借宋道沿漢水攻打汴京。1232年拖雷成功迂迴至汴京,金哀宗派完顏合達、移剌浦阿率大軍阻擊於鄧州。此時窩闊台汗率大軍渡河,並派速不台攻汴京。而完顏合達急率軍北援汴京,與拖雷率領的蒙軍於三峰山(今河南禹州市東南)發生三峰山遭遇戰,金軍精銳潰敗,名將張惠、完顏合達、完顏陳和尚與移剌浦阿先後戰死、被俘殺。蒙軍圍攻汴京,迫使金哀宗求和。而後金廷殺蒙古使者,蒙古再度圍攻汴京 。
金哀宗堅持至年底放棄汴京,南逃歸德(今河南商丘市),汴京守將崔立降蒙。蒙將史天澤一路緊追不舍,金哀宗逃往蔡州,蒙古軍約宋將孟拱、江海率軍聯合圍攻。1234年正月蔡州岌岌可危,金哀宗不願當亡國之君,將皇位傳給統帥完顏承麟,是為金末帝。此時蔡州城陷,金哀宗自殺,末帝死於亂軍中,金朝覆亡 。

10. 歷史上,金國為什麼沒有統一全國

首先,金國崛起時周邊的環境是遠不如成吉思汗時期蒙古崛起時周邊環境的,遼朝雖然腐朽,但是遼朝末年內部政局仍然平穩,君主專制非常穩固,遼國腹地也未出現大規模人民起義的現象;至於北宋王朝,根據記載,宋徽宗時期的汴梁城在夜晚萬家燈火,這也足見北宋王朝內部的穩定和繁榮,方臘起義究竟屬於當時為數不多的幾次起義之一,人民已經適應了宋王朝的領導;第二,女真究竟屬於外族,大規模侵略必然導致宋朝內部軍民的同仇敵愾;第三,因為南方富有,西邊的蒙古高原、西夏都屬於苦寒之地,金朝長期向南用兵、忽視西部的威脅,一方面造成了東西方向戰略縱深不足(可以看看金朝版圖,是長條形),蒙古高原歷來都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從秦始皇開始,中原王朝多次受到匈奴、突厥等民族的侵擾,但金朝的統治階級卻未引起足夠的重視,未能趁蒙古高原的短暫分裂而實施有效佔領或統治,由於金朝版圖東西方向縱深小,南北跨度又極大,金朝無法排除蒙古通過幾場大戰把金朝攔腰截斷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金朝常年向南宋用兵卻未取得較好的戰果,白白浪費了許多有生力量,如果趁著蒙古部落分裂的時機用這些有生力量去穩定金朝對北方的統治,也許會有更好的收益;第四,金朝入主中原後統治階級內部君主專政並不牢固,內部斗爭激烈、多次易主,導致金朝的對南宋的常年作戰大多沒有進行縝密系統的謀劃,卻嚴重消耗了國力;第五,金朝末年黃河泛濫,腹地地震頻發,金中都(今天的北京)周邊又連年大旱,一系列自然災害的發生導致階級矛盾日益顯現,社會的不穩定性也逐漸突出,農民多次不堪沉重的稅負而發生起義事件,這也給蒙古的入侵創造了良好的時機;第六,金朝的世宗、章宗兩位皇帝在位期間文治武功的發展不均衡,文治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卻忽視了武功的鍛造,在這期間大多數女真人喪失了自己的民族特性,尚武好戰、騎馬射箭的本領已經逐漸被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所取代,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後來蒙金戰爭中野狐嶺之戰的慘敗(當然野狐嶺之戰金朝慘敗的原因還有其用人失當、戰術指揮失誤等等一些原因);第七,金宣宗時期,其執政手段空前強硬,多次不聽大臣勸諫一意孤行,先後犯下了放棄中都南遷、野狐嶺戰敗後又大舉攻宋的重大戰略錯誤,導致金朝多面受敵。綜上,金朝不能實現統一是許多原因造成的,後來的清王朝統治階級充分吸取了老祖先的教訓,在蒙古內部廣泛傳播佛教,導致蒙古人口在幾十年裡急劇減少,有效消除了蒙古人南下的隱患,另外統治者在推崇文治武功綜合發展的同時,積極消除來自各割據勢力的威脅,最終實現了女真人對全國的統一。

熱點內容
英語培訓翻譯 發布:2025-07-10 10:05:31 瀏覽:823
2014暑期實踐 發布:2025-07-10 09:19:41 瀏覽:982
老師批改作業的圖片 發布:2025-07-10 07:56:40 瀏覽:819
蘭州市教育 發布:2025-07-10 04:28:12 瀏覽:486
常州一女教師與男 發布:2025-07-10 04:08:29 瀏覽:752
生物質熱電廠 發布:2025-07-10 03:37:47 瀏覽:304
歷史民權 發布:2025-07-10 03:34:51 瀏覽:53
tea化學 發布:2025-07-10 03:06:29 瀏覽:355
漫畫題師德 發布:2025-07-09 23:54:29 瀏覽:211
使某人做某事的英語 發布:2025-07-09 23:36:43 瀏覽: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