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學武器
① 二戰時日軍在中國使用的化學武器有哪幾種
當時日軍在中國戰場使用的化學武器有:芥子氣、路易氏氣、光氣、二苯氰砷、氫氰砷、二苯基乙酮、苯氯乙酮和三氰化砷等,共8種標准毒氣。
而日軍使用的的化學戰武器則種類繁多,除各種毒氣航彈,炮彈外,主要還有毒氣筒,布毒器,布毒車,毒氣鋼瓶等等。
另外,據最新資料顯示:日軍侵華戰爭時期曾生產過746萬發毒氣彈,這其中除沒有能研製出神經性毒氣外,幾乎研製和裝備了但是世界各國所裝備的所有毒氣。
另據不完全統計,日軍先後在中國14個省市,77個縣區,使用化武1731次。中國國民正府 軍政部防毒處的記錄中記載:日軍毒氣戰在中國軍隊(國民政府軍)中造成的死亡率平均每年為8.5%,最高年份達到28.6%(1937年)。
日軍進行毒氣戰的次數是:1937年9次,1938年105次,1939年455次,1940年259次,1941年231次,1942年76次,1943年137次,1944年38次,1945年2次,總計1312次(1945年的數據不完全)。
② 日本遺留中國化學武器危害
針對侵華日軍遺棄在中國的大量化學武器尚未完全清除以及中國仍有約2000名化學毒劑中毒者受病痛折磨的情況,軍事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全軍中毒救治中心教授黃韶清建議,應盡快建立專門的化學毒劑中毒救治中心。
據了解,黑龍江省齊齊哈爾曾被日本關東軍佔領了14年之久,是日軍化學武器部隊--「516」部隊和「526」部隊的大本營。侵華日軍在此遺棄了大量的炮、炸彈和毒氣彈。據統計,從2001年至今,這里發現了炮、炸彈775枚,毒氣彈28枚。而未被發現、妥善處理的遺棄化學武器將成為今後誘發中毒事件的巨大隱患。
黃韶清教授介紹,在齊齊哈爾發現的這些化學武器共有4大類約10種,危害性都極大。其中的芥子氣毒劑8月4日在齊齊哈爾造成嚴重的中毒事件,致使一人死亡、數十人身受傷害。這種糜爛性毒劑具有揮發性,通過呼吸及接觸可對人體特別是呼吸道、消化道、生育系統等造成損傷。只要沾染上,大部分患者將失去生育能力。感染創麵皮膚遇有天氣變化就會發癢、糜爛,且終生反復發病,很難治癒。包括「8·4」事件中已經出院的患者在內,大量化武中毒患者只能是「臨床治癒」,他們今後發病,還要入院接受治療。因此,建立一座具備相關救治經驗的專門醫院已是迫在眉睫。
黃韶清說,中國至今沒有十分有效的方法治療化武中毒,建立專門醫院既有利於對受害者的集中救治,也有利於相關科研工作的盡快開展和治療經驗的迅速積累,這對中國應對未來反恐和軍事戰爭具有重要意義。
③ 中國有什麼核武器和化學武器
原子彈,氫彈都有,至於中子彈,軍事機密,我也不知道,化學武器這個貌似也是機密..不太了解
④ 中國有生化武器嗎比如VX毒氣彈之類的
當然有。
只是有些毒氣種類因其殺傷效果過大,比如窒息性毒劑光氣、糜爛性毒劑芥子氣等等,人一旦受到毒劑沾染,會受到令他人慘不忍睹的傷害,甚至會死得很慘。同時,生化武器又屬於受國際公約禁止的武器,各國都嚴格封鎖本國此類的消息傳播。
但是,一些對人體殺傷效果較輕、持續時間較短的化學毒劑早就公開使用了。比如,各國警察使用的催淚彈,其內部裝葯就是最常見的刺激性化學制劑——CS毒劑,其實這種毒劑也屬於國際公約禁止的。
化學武器使用的毒劑分為六大類:刺激性毒劑、窒息性毒劑、糜爛性毒劑、神經性毒劑、失能性毒劑、全身中毒性毒劑。
⑤ 二戰中日本在中國使用的化學武器有哪些
:芥子氣(德式)、芥子氣(法式)、不凍芥子氣(德式)、路易氏氣、二苯氰胂、光氣、苯氯乙酮、氰溴甲苯和氫氰酸。這些毒劑往往隨火箭炮、迫擊炮、加農炮、手榴彈等一起發射,以此造成更大、更多的傷亡。
生物武器有:肉毒桿菌、鼠疫、傷寒, 二戰中日本在中國主要使用芥子氣,隨迫擊炮使用。
諾門坎事件時日本人在河水裡投過鼠疫 肉毒桿菌 ,但是蘇聯軍隊使用的是輸水管道的自來水,所以沒有任何蘇聯人中毒,反倒是很多日本兵誤飲河水中毒傷亡、
⑥ 中國有多少化學武器
沒有,中國九七年就批准了《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簽署國銷毀化學武器的最後日期是2012年4月29日。
⑦ 中國有研究生化武器嗎
中國生化武器儲存危險,用它攻擊不確定性大,見效慢(相對核武器)所以中國加入了反生化武器條約銷毀了所有生化武器。生化武器和核武器對國際關系影響一樣,我們當然用核武器了。
⑧ 中國有什麼核武器和化學武器
普通回答:雖然有核彈,但是因為受國際限制,不可以用。
亮劍回答:對不起,這是軍事機秘,我無權透露。
⑨ 中國有沒有化學武器
有專門的防化兵兵種,化學武器生產及其反制的相關研究肯定會有!
另外化學武器的概念有過於籠統和廣泛,象俄羅斯在別斯蘭人質事件的制服恐怖分子所使用的神經性毒氣,也可以歸為化學武器!
⑩ 中國有沒有化學武器,有詳細的說
具體到噸位?不可能的事,一般人不知道,知道的也不可能說。
如果是單純的「有」或「沒有」,那肯定是有的,化學武器中有一類叫失能毒劑,比如CN,CS,作用是通過刺激人的眼睛和呼吸道和皮膚,使人失去反抗能力,通俗的說就是催淚劑,特點是毒性極低,對人體不會造成長久傷害,只是暫時使人失去行動能力,其中CN因為毒性較大(相對而言毒性較大)已被淘汰。還有就是BZ,可以使人在一定時間內神志不清,你可以理解為武俠小說里的迷香,同樣低毒。這幾種一般是警用鎮暴劑,屬於警用產品,各國都在用,和沙林VX這類殺傷性毒劑是不同的,也不受國際條約限制。
再說沙林VX之類的殺傷性毒劑,我國七八十年代的三防教學片里有動物實驗,所以肯定有,但毒劑和化學武器是兩回事,拿來做試驗開發解葯和防護教程,你必須得有樣品才行。你想問的應該是有沒有裝備制式的化學武器,這個不好說,因為這東西確實有軍事價值,你可以不使用,但你不能不知道怎麼批量生產製作成可以安全儲存的實用化武器,這東西不是簡單的你裝到個容器里當炮彈打出去就行,還有容器腐蝕和保存年限問題需要研究,所以,應該也有制式化學武器的圖紙或成品,但是這東西的保存和維護銷毀又非常非常的危險,在日常儲存維護方面,核武器都比化學武器安全。而且,作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東西性價比遠低於核武器,作為一個軍費比較緊張的國家,裝備這東西,還不如多生產兩顆核彈頭劃算。綜合判斷,殺傷性化學武器在PLA中應該是沒有裝備,因為裝備這東西安全風險和成本都非常的巨大。
說實話,化學武器這東西根本算不上戰略武器,殺傷效能相比核武器實在是低的可憐,最多是戰術級別的非常規武器,美蘇(俄)當年是准備要打世界大戰才生產儲備了那麼多,俄羅斯已經在2017年9月銷毀了國內所有的化學武器,美國也准備在202X年之內將自己的化學武器悉數銷毀,本質原因就是,這東西儲存維護太危險,相比所能帶來的軍事價值,是個巨大的累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