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上下五千年歷史

上下五千年歷史

發布時間: 2020-11-22 05:05:28

A.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這只是我們國人比較認可的說法,是從上古時期的皇帝紀元開始算起,即從公元前2698年算起,到現是四千七百多年,接近五千年,所以號稱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

以上答案僅是個人理解,僅供參考。

B. 〖上下五千年有哪些故事〗上下五千年裡歷史故事有哪些

1、八仙過海

說呂洞賓等八位神仙去赴西王母的的蟠桃會,途經東海,只見巨浪洶涌。呂洞賓提議各自投一樣東西到海里,然後各顯神通過海。於是鐵拐李把拐杖投到水裡,自己立在水面過海;韓湘子以花藍技水而渡;呂洞賓、藍采和、張果老、漢鍾離、曹國舅。何仙姑也分別把自己的蕭、拍板、紙驢、鼓、玉版、竹罩投到海里,站在上面逐浪而過。八位神仙都靠自己的神通渡過了東海。八仙過海根據這個傳說而來。

2、老馬識途

在公元679年,齊桓公約諸侯共同訂立盟約。可是,楚國不但不參加,反而叫鄭國也別參加。齊桓公火了,正跟管仲商議去討伐楚國,沒想到北方的燕國到這里來討救兵說北邊的山戎打進來了,老百姓都快死光了。從此一場大戰展開了。

經過幾個國家的齊心協力,終於打了勝仗。山戎的老百姓歸順了齊國,但是,孤竹國大將黃花把齊桓公和燕庄公領進了孤竹國都城,騙到了迷谷,使齊桓公、燕庄公和將士們迷失了方向。那裡平沙一片,就跟大海一樣,一眼望去分不出東南西北。士兵們很著急,不知道怎麼辦?就在這危急時刻,管仲想出了老馬識途的辦法,讓大家走出了迷谷。

3、過五關斬六將

劉備三兄弟逃出許昌後,曹操派軍隊去進攻。打了幾仗之後,劉備戰敗,只好逃走了。張飛找不到兩個哥哥,也逃到山裡去了。關羽保護著劉備的家人,又被曹操的軍隊包圍,處境很危險。曹操很敬佩關羽,希望關羽能成為他手下的將領,就派關羽的朋友張遼去勸他投降。

關羽對張遼說:「我死也不會投降。」張遼告訴他可以暫時投降,這樣劉備的家人不會受到傷害,以後還可以去找劉備。關羽想了一下說:「要我投降也可以,但是知道了大哥劉備的下落後,我馬上就走。」曹操一開始不答應,張遼對他說:「關羽這個人講義氣,只要對他好,他一定會報答你的。」曹操覺得有道理,就同意了。

關羽投降以後,曹操對他很好,經常送給他珠寶、黃金,但是關羽都不要。後來,曹操把呂布的赤兔馬送給他,關羽卻很高興的接受了。曹操奇怪的問:「以前送珠寶你都不要,為什麼送你一匹馬就這么高興呢?」關羽解釋說:「這匹馬跑得很快,如果我知道大哥在什麼地方,可以馬上找到他。」曹操聽了,十分後悔送給他好馬。

後來,關羽得到了劉備的消息,准備帶著劉備的家人去找他。因為以前答應了關羽,曹操只好讓他走,但卻通知了各個關口的將軍攔住他。關羽的功夫十分厲害,他在路上經過了五個關口,殺死了留個阻攔他的將軍,終於找到了劉備和張飛。三兄弟見了,十分高興。

4、炎黃二帝

大約四千七百多年前,軒轅(即黃帝)聯合炎帝戰勝九黎族蚩尤,蚩尤俘虜被稱為「黎民」,本部落人被稱之為「百姓」。後人將黃帝譽為華夏族的祖先,因為黃帝和炎帝是近親,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們又稱為「炎黃子孫」。

5、二桃殺三士

春秋時期,齊國有三個勇士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他們居功自傲,蠻不講理,相國晏嬰擔心他們會鬧事而影響國家安危,建議齊景公賜兩個桃子讓他們三人論功而食,結果他們有勇無謀,因爭吃桃子紛紛自殺身亡。

C. 中國上下五千年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啊

上下五千年是從上古時期開始記算的 因為前2000多年的歷史沒有人記錄,只有傳說。所以詳細的是從夏商周開始並不是從秦始皇開始的。但這個只是傳統的說法,事實中華文明不止五千年,一般來說這個五千年是從大禹治水那時算起的。大禹治水的時間根據目前的考證應在公元前2200多年。一共有三十個朝代。結束於清朝。

(3)上下五千年歷史擴展閱讀:

夏商周,是即中國夏朝、商朝、周朝三個朝代的簡稱。夏朝是中國第一個世襲王朝。

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王朝。周亦為「華夏」一詞的創造者與最初指代。

春秋戰國歷史時期是一個大動盪的年代,諸侯爭霸戰亂不休最後被秦統一。歷史上產生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

歷史上人們習慣將秦始皇嬴政與漢武帝劉徹相提並論,其中原因就是秦皇和漢武所做的事都具有開創性,是前所未有的,都對後世產生了極深遠的影響。

D. 上下五千年什麼意思

上下五千年的意思是中國從古代至今的歷史年數。從古至今,中華名族走過了一條不尋常的道路,鑄成了燦爛的現代文明。楊蕾、王彬編著的《上下五千年(中國)》涵蓋了最能反映中華文明面貌的題材,開闊了讀者的視野。其講述了中國的實史,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無所不包。

(4)上下五千年歷史擴展閱讀:

《上下五千年(中國)》從始祖盤古開天地伊始,將各朝各代的故事以及五千年歷史中的博大精深與沒落成敗都展現在了讀者面前。五千年對於宇宙來說只是一瞬間,但對於人類,對於世世代代生息在地球的中華民族來說,算的上是一段悠久的歷史。

在華夏廣袤的大地上,我們的祖先以偉大的創造力、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凝聚力世世代代繁衍生息,歷盡磨難,從遠古走到現代,從蒙昧走向文明。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約有五千年的歷史淵源,所以"五千年"也就代指整個中國歷史。

E. 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算的

「俗史詳記古帝王年代,大抵皆據宋邵雍之《皇極經世》, 如雲黃帝元年距今四千六百二十五年。」《皇極經世》是宋代一本運用易理和易教推究宇宙起源和社會歷史變遷的書,書中稱堯元年為甲辰年,清末民初學者盧景貴考定認為相當於公元前2357年。

另據晉代皇甫謐的《帝王世紀》推算,堯以上共有五帝,歷時341年(其中黃帝100年,少吳金天氏84年,顓頊高陽氏78年,帝嚳高辛氏70年,帝摯9年),黃帝元年應為公元前2698年。這一說法後來被廣泛接受,1912年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時曾通電各省,「以黃帝紀元4609年為中華民國元年」。

在清末民初,尤其是辛亥革命(1911年)前十餘年,中國曾掀起一股「黃帝熱」:報章雜志處處可見關於黃帝的論述,黃帝事跡被譜作歌樂、用為教科,供兒童諷誦……台灣歷史學者沈松僑認為,這是因為晚清知識分子在西方民族主義的沖擊之下試圖建構本國國族認同的文化符號,便從遠古傳說中選擇了神話人物——黃帝,強調其為中國民族的「始祖」。「炎黃子孫」的概念也是在這時成為人們普遍接受的自我稱謂,影響直到今天。

魯迅於1903年在東京寫下「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詩句,事實上就是選擇了黃帝(軒轅)作為國族情感寄託的符號;錢穆在完成於抗戰期間的《國史大綱》中寫道:「中國為世界上歷史最完備之國家……從黃帝傳說以來約得四千六百餘年。

(5)上下五千年歷史擴展閱讀:

上下五千年屬於一種口語,是「在 中國的上下五千年中,經典的民間傳說和精粹的歷史故事」的縮略語。

從林漢達和曹余年版的《上下五千年》,我們知道始篇就是「盤古開天地」、「黃帝戰蚩尤」等經久流傳的民間故事,再有就是有文字記載歷史故事,從客觀的角度列數了古往今來的極具影響人物和事件,及其重大發明發現和貢獻作用。

F. 中華上下五千年內容簡介

我們偉大的祖國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按照古代的傳統說法,從傳說中的黃帝到現在,大約有四千多年的歷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

期間流傳有許多的神話,歷史故事等。故有書《中華上下五千年》。

在華夏廣袤的大地上,我們的祖先以偉大的創造力、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凝聚力世世代代繁衍生息,歷盡磨難,從遠古走到現代,從蒙昧走向文明。五千年來,中華民族走過了一條不尋常的道路,鑄成了燦爛的中華文明。

我們血液里流淌著傳統文明的精華,凝結著華夏兒女改造世界的不朽功業,更蘊涵著博大恢弘的民族精神。一位古希臘哲學家說過:「一個遠離歷史文明、頭腦中失去這方面知識的人是貧窮的。」

作為中國人,我們只有全面了解民族的歷史,才能更好地把握今天,創造明天。

《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歷史讀物。

在這套書中,作者選擇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據史籍材料,加以組織和剪裁,用通俗的現代語言寫出來,不加鋪敘和描寫,基本上沒有虛構。

這樣,在情節的生動性方面,不能不受到史料的限制;而對讀者了解歷史,提供的材料是比較可靠的,有根據的。

用故事化形式來講述歷史,有它的局限性。

通過故事,讀者只能了解某一歷史事件或某一人物活動的片斷;有的故事,可能只反映事件的現象,至於它的經濟、政治的背景(特別是經濟背景)以及它和思想文化發展的關系。

不大可能用故事形式來詳細論述。因此,《上下五千年》可以作為一種學習歷史的輔助讀物,不能代替歷史教科書。

寫歷史讀物,不能不涉及一些觀點問題。在這方面,仍要保持林先生的做法,即作者盡量不發議論,少作分析。

有些問題,留給讀者自己去分析、思考、批判。當然,在材料的取捨上,語氣的褒貶上,作者實際上已經表示了自己的態度。

我覺得還有兩點需要說明:第一,在運用原史籍材料的時候,作者力求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加以選擇、剪裁。

但是不用現代的觀點去修改史料。

故事中人物的活動、語言,基本上是按照原來的歷史原樣寫的。第二,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評價,不能離開具體的歷史條件,也不能輕易地全盤肯定或者全盤否定。

不能一說好人,就什麼都好;一提壞人,就壞到底。本書里的每則歷史故事,只反映事件或人物的一個側面,一個片斷,不能憑它來對某一事件或者人物作全面的評價。

(6)上下五千年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演算法

整個歷史的大致時間線如下:

1、約公元前3000年之前:原始社會,無文字記錄,僅存創世傳說。

2、約公元前3000-前2100年:原始社會時期。三皇五帝活躍時期。

3、約公元前2100-前221年:封建社會時代。家天下制度確立,王位世襲,夏商周朝代更替。

4、公元前221-1911年:帝國時代。秦王掃平六國,一統天下,首創皇帝制度,中國進入綿延2000年的帝國時代,直到滿清覆滅,徹底結束了皇權制度。

清朝末期,中國在世界舞台上備受屈辱,民族自信深受打擊。

5、公元1911年至今:近現代。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和國共內戰後,中共得政,經歷70年發展中國成為世界強國,民族自信心日益恢復。

G. 上下五千年歷史

中華上下五千年,因為中國有近
五千年
的歷史,說「上下五千年」通常就是指整個中國歷史;在中國以外更廣闊的范圍說「上下五千年」通常就是指全世界的人類文明史。目前,以「上下五千年」為書名的的著作有《中華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兩種。「網路」分別以「中華上下五千年」和「世界上下五千年」為詞條,去掉「中國」或「世界」,單說「上下五千年」,應該泛指全世界的「上下五千年」,即全世界的文明史。

我不知道你說的是哪個

H. 中國上下五千年時間軸

1、傳說時期

五帝∶炎帝、黃帝、堯、舜、禹(前26世紀-前22世紀末前21世紀初)

2、先秦時期

夏朝(前22世紀末前21世紀初-前17世紀初)

商朝(前17世紀初-前11世紀初)

周朝∶西周(前11世紀初-前771),東周(前770-前256)

春秋(前770-前475)

戰國(前475-前221)

3、秦漢時期

秦朝(前221-前206)

漢朝∶西漢 (前202年—8年),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

4、三國兩晉南北朝

三國(220年-280年)

晉朝(266年-420年)

南北朝(420年—589年)

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劉宋、南齊、南梁、南陳四朝;

北朝(386年—581年)則包含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五朝。

5、隋唐時期

隋朝(581年—618年或619年)

唐朝(618年—907年)

6、五代十國

五代(907-960年)

十國(902年-979年)

7、宋元時期

北宋(960—1127年)

南宋(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

8、遼金夏

遼朝(907年—1125年)

金朝(1115年-1234年)

西夏(1038年—1227年)

9、明清時期

明朝(1368年 -1644年 )

清朝(1636年—1912年)

10、近代時期

晚清(1840年—1912年)

辛亥革命(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

中華民國(1912——1949)

11、新中國成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至今)

(8)上下五千年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的起源——原始社會: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曠古悠久,自黃帝王朝的姬軒轅(也說公孫軒轅)(公元前2717-前2599年)時期算起,至今已有約5000年的歷史了。

一般認為,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有兩個,即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中華文明主要是由這兩種區域文明交流、融合、升華的果實。有歷史學者認為,在人類文明史中,「歷史時代」的定義是從產生文字之後算起,之前的時期稱之為「史前時代」。中國歷史中有傳說「伏羲創造八卦」,黃帝時期的「倉頡發明文字」等等,但都無證可考。近代考古發現了3350多年前(公元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約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約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質的龜骨契刻符號。

中國的原始社會,起自大約170萬年前的元謀人,原始社會經歷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兩個時期。氏族公社又經歷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兩個階段。

元謀人是已知的中國境內最早的人類。北京人是原始人群時期的典型。山頂洞人已經過著母系氏族公社的生活。長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和黃河流域的半坡氏族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繁榮時期。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的情況。

熱點內容
五好教師下載 發布:2025-07-22 12:37:05 瀏覽:729
師德考細則 發布:2025-07-22 11:58:05 瀏覽:453
熱鍵沖突怎麼辦 發布:2025-07-22 11:43:10 瀏覽:557
猥褒怎麼念 發布:2025-07-22 10:21:39 瀏覽:456
教師技能大賽方案 發布:2025-07-22 09:15:41 瀏覽:92
師德模範事跡簡介 發布:2025-07-22 07:53:42 瀏覽:25
考個教師 發布:2025-07-22 06:50:45 瀏覽:523
課堂點睛五上語文答案 發布:2025-07-22 06:25:33 瀏覽:783
教師角色定位 發布:2025-07-22 05:21:38 瀏覽:10
二年級數學下冊課件 發布:2025-07-22 04:34:56 瀏覽: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