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奧運歷史

奧運歷史

發布時間: 2020-11-22 05:07:53

A. 從古代奧運會到現代奧運發展史(詳細)

希臘人於公元前776年規定每4年在奧林匹亞舉辦一次運動會。 運動會舉行期間,全希臘選手及附近黎民百姓相聚於奧林匹亞這個希臘南部的風景秀麗的小鎮。
公元前776年在這里舉行第一屆奧運會時,多利亞人克洛斯在192.27 米短跑比賽中取得冠軍。他成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榮獲第一個項目的第一個桂冠的人。後來,古希臘運動會的規模逐漸擴大,並成為顯示民族精神的盛會。比賽的優勝者獲得月桂、野橄欖和棕櫚編織的花環等。從公元前776年開始,到公元394年止,歷經1170年,共舉行了293屆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 公元394年被羅馬皇帝禁止。
1875~1881年,德國庫蒂烏斯人在奧林匹克遺址發掘了出土文物, 引起了全世界的興趣。為此,法國教育家皮埃爾·德·顧拜旦認為,恢復古希臘奧運會的傳統,對促進國際體育運動的發展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在他的倡導與積極奔走下,1894年6月,在巴黎舉行了首次國際體育大會。國際體育大會決定把世界性的綜合體育運動會叫做奧林匹克運動會,1896年4月在希臘首都雅典舉行第一屆現代奧運會,以4年一次,輪流在各會員國舉行。到1992年,已經舉行了25屆奧運會。

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基本上是每四年舉行一次,這一周期被稱為「奧林匹亞德」。按此周期算,則從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4年間共應舉辦293屆;但實際上召開的次數要少得多。不過,古代奧運會有規定,一個奧林匹亞德為一屆,不管舉行與否次數照算。

古奧運會初期,競賽項目不多,所以前22屆時間僅一天。後來隨著比賽項目的增加,又延長為兩天。從第37屆增加少年比賽項目後,時間又延長到5天。其中第一天是開幕式,舉行獻祭和宣誓儀式,第二、三四天是比賽的具體內容,第五天是閉幕式,進行發獎和敬神活動。

目前奧運會的比賽項目有(未含冬奧會項目):田徑、游泳(含跳水、水球、花樣游泳)、射擊、舉重、自行車、射箭、籃球、排球、足球、手球、曲棍球、體操(含藝術體操)、擊劍、國際式摔跤(自由式和古典式)、拳擊、柔道、賽艇、皮艇和劃艇、帆船(含帆板)、馬術、現代五項、乒乓球、羽毛球、網球、棒球等。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不論從發展規模,還是從發展水平上來看,都已為舉世所矚目。奧林匹克精神得到了廣泛傳播。人們看到,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奧林匹克主義以競技的形式,將不同膚色、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緊密聯系在一起,對人類的社會活動,對人類的文明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作為一種體育現象,奧運會是人類探索體能極限的最引人入勝的賽場,奧運會紀錄、獎牌成為運動員追求的崇高目標,奧林匹克運動已成為參與國家和地區眾多、具有巨大吸引力、穿透力和凝聚力的一項全球性活動。
古代奧運會的由來

在半島上的阿爾菲斯河之濱,克羅菲斯山麓,屬於伊林斯地區的奧林匹亞村,被認為是諸神聚居之所。因此在這里建築廠宙斯神廟,其附近被稱為阿爾齊斯神域。當時每年七、八月間,各城邦都要來此祭祀宙斯。除獻納祭品、舉行儀式外,競技運動也被列為—種祭神活動。4年一次的閏年擴大祭祀,後來形成制度,這就是奧運會4年舉行一次的由來。4年一次的古代奧運會周期,被稱作「奧林匹亞德」。

關於古代奧運會的最早的誕生,有不少的神話傳說,其中.最為噲炙人口的神話傳說是:海神之子伯羅普斯為娶公主希波達米亞,在賽馬車中戰勝了國王俄諾馬依斯,因而得到了公主和王位。為了慶祝勝利和感謝神靈佑護,在奧林匹亞舉行了競技盛會。

當然神話井非歷史。事實上,古代奧運會所以在古希臘出現,是由地理環境,經濟生活方式、文化習俗、宗教信仰、價值觀念,審美觀點等多種歷史文化因素鑄造成的一個客觀歷史現象。—般歷史學家都認為,從公元前776年始,競技表演以比賽形式出現,因而人們通常把這作為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起始年代。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興起於歐洲資本主義工業時代,但其淵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古奧運會每四年一屆,從公元前776年有文字紀錄的第一屆奧運會到公元393年,共舉辦了293屆,歷時1169年,經過了產生,發展和衰弱幾個階級。

第一, 古希臘自然環境與竟技運動習俗的形成。

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古希臘成為多種文化的交匯之處,並因此加快了社會發展的進程,在科學,文化,藝術和體育等領域里為人類做出了多方面的卓越貢獻,成為西方文明的發祥地。竟技運動是希臘人生活的重要內容。

第二, 奧運會初期的比賽項目也反應了戰爭與古奧運的發展關系。從公元776年開始長達500年期間,奧運會項目逐步擴大,從單一的賽跑發展為有摔跤,混斗,拳擊,四馬戰車,馬車賽,角力,賽馬,五項運動項目等的綜合運動會,這些比賽項目,多與軍事技能有關,反應了戰爭對奧運會比賽項目發展的驅動作用。雖然古奧運會的比賽項目有明顯的軍事烙印,但是奧運會本身卻是整個希臘民族歡聚一堂的盛會。雖然各城邦間的沖突經常發生,但是它們之間聯系也是十分密切的,特別自公元前8世紀開始,隨著古希臘殖民運動的興起,在地中海區域形成了一個希臘文明圈。

第三, 古希臘的宗教習俗與奧運會模式的形成。

古奧運會是一種泛希臘的宗教慶典,有如下三個特點:一是對奧林匹斯山諸神的膜拜;二是有一獨特的祭祀制度;三是有豐富的宗教神話傳說。

第四,古奧運會的盛衰。

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公元前8世紀-----公元前6世紀)發展為各希臘城邦參加的盛會,第二階段(公元前6世紀----公元前4世紀)為古希臘城邦奴隸制的全盛期,古奧運會達到鼎盛。第三階段(公元前4世紀-----公元4世紀)古希臘先後被馬其頓和羅馬帝國征服,古奧運會進入衰落期。

二:奧林匹克運動的動因:

體育國際化發展的需要,19世紀下半葉,隨著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發展,現代體育的發展出現了兩個明顯的傾向。一是竟技運動的迅速發展,二是體育的國際化趨勢,1881年第一個國際單項體育組織----國際體操聯合會成立。隨著國際體育交往的擴大,建立一個綜合的國際體育交流的大舞台,建立一個協調各單項組織活動的國際體育組織以發揮管理作用,已成為時代的迫切需要。

終於在1893年根據顧拜旦的建議,法國田徑協會聯合會舉行了一次國際性體育會議。討論復興奧運會的問題。

1894年國際體育運動代表大會在巴黎索邦神學院隆重開幕。並通過了一個重要文件----(復興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決議。由於首屆奧運會將於1896年在古奧運會的發源地希臘雅典舉行,因此希臘人維凱拉斯任第一任主席,顧拜旦為秘書長。大會規定每隔四年在哪個國家的大城市舉行奧運會。

三:現代奧運會與古代奧運會主要特點的比較

1. 沿用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名稱。

2. 繼承了「奧林匹亞」每四年一個周期的傳統

3. 借用和發展了古代奧運會的某些儀式。

4. 吸收和發展了古代奧運會的傳統思想。

B. 有關奧運會的歷史

伯羅奔尼撒的統治者伊菲圖斯(古代奧運會的創始人)努力使宗教與體育競技合為一體。他不僅革新宗教儀式,還組織大規模的體育競技、活動,並決定每四年舉行一次。時間定在閏年的夏至之後。所以公元前776年的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就正式載入史冊,成為古代奧運會的第1屆。參加第一屆古代奧運會的國家僅有三個國家——伯羅奔尼撒、伊斯利、斯巴達。當時僅有一個比賽項目,即距離為192.27米的場地跑。
古希臘人於公元前776年規定每4年在奧林匹亞舉辦一次運動會,原因是為了和平和表示尊重奧林匹克眾神(即古希臘神話里的宙斯等神)。當時各個城邦有他們自己算年的方法,並沒有一個共通的紀元。但是各城邦之間每年度最重要的大事就是希臘的大運動會。這些運動會一共有四種:奧林匹克運動會、匹西亞運動會、尼米亞運動會與伊斯米亞運動會。這四個運動會以奧林匹克運動會為首,依照順序分別在四個地點舉行,這樣形成的一個四年周期,稱為奧林匹克周期(Olympiad),成為城邦之間計算年份的方法。
運動會舉行期間,全希臘選手及附近的百姓相聚於奧林匹亞這個希臘南部風景秀麗的小鎮。公元前776年在這里舉行第一屆奧運會時,多利亞人克洛斯在192.27米短跑比賽中取得冠軍,成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榮獲第一個項目的第一個桂冠的人。後來,古希臘運動會的規模逐漸擴大,並成為顯示民族精神的盛會,比賽的優勝者獲得月桂、野橄欖和棕櫚編織的花環等。
從公元前776年開始,到公元394年止,歷經1170年,共舉行了293屆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公元394年奧林匹克運動會被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一世禁止。
這一時期各城邦之間雖有紛爭,但卻是運動會的黃金時期。特別是公元前490年,希臘雅典在馬拉松河谷打敗波斯軍之後,民情奮發,興建了許多運動設施、廟宇等,參賽者遍及希臘各個城邦,奧運會盛極一時,成為希臘最盛大的節日之一。
有關古代奧運會的起源的傳說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以下兩種:一是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是為祭祀宙斯而定期舉行的體育競技活動,另1種傳說與宙斯(Zeus)的兒子赫拉克勒斯(Heracles)有關。赫拉克勒斯因力大無比獲「大力神」的美稱。他在伊利斯城邦完成了常人無法完成的任務,不到一會兒功夫便掃干凈了國王堆滿牛糞的牛棚,但國王不想贈送300頭牛給他,赫拉克勒斯一氣之下趕走了國王。為了慶祝趕跑了小氣的國王,他在奧林匹克舉行了一場盛大的運動會。所以才有了奧運會。
古代奧運會項目:5項全能(包含鐵餅、標槍、跳遠、賽跑;摔跤和拳擊)、賽跑、拳擊、摔跤、拳擊角力(拳擊和摔跤的混合運動)、4輪馬車賽跑、騎馬。

C. 奧運會歷史

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除了宗教這一古老的社會文化現象外,奧林匹克運動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歷史最為悠久的社會文化現象。奧林匹克運動的起源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6年。但在此以前,古奧運會可能已經存在了幾個世紀。奧林匹克運動會簡稱「奧運會」,是由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辦的世界性綜合運動會。

奧林匹克運動會起源於古希臘,因舉辦地點在奧林匹克而得名。傳說古代奧運會是由眾神之王宙斯所創始的。第1屆古代奧運會於公元前776年舉行,到公元394年共舉行了293屆。運動會每隔1417天即4年舉行一屆。後來人們將這一周期稱為奧林匹克周期。隨著近代體育的興起,希臘人民希望恢復古代奧運會。在1859――1889年,希臘曾舉辦過4屆奧運會,做了初步嘗試。自1883年開始,法國人顧拜旦致力於古代奧運會的復興。經他與若干代人的努力,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於1894年6月23日成立。顧拜旦制訂的第一部奧林匹克憲章強調了奧林匹克運動的業余性,規定在奧運會上只授予優勝者榮譽獎,不得以任何形式發給運動員金錢或其他物質獎勵。1896年4月6――15日,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雅典舉行。

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基本上是每四年舉行一次,這一周期被稱為「奧林匹亞德」。按此周期算,則從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4年間共應舉辦293屆;但實際上召開的次數要少得多。不過,古代奧運會有規定,一個奧林匹亞德為一屆,不管舉行與否次數照算。

古奧運會初期,競賽項目不多,所以前22屆時間僅一天。後來隨著比賽項目的增加,又延長為兩天。從第37屆增加少年比賽項目後,時間又延長到5天。其中第一天是開幕式,舉行獻祭和宣誓儀式,第二、三四天是比賽的具體內容,第五天是閉幕式,進行發獎和敬神活動。

目前奧運會的比賽項目有(未含冬奧會項目):田徑、游泳(含跳水、水球、花樣游泳)、射擊、舉重、自行車、射箭、籃球、排球、足球、手球、曲棍球、體操(含藝術體操)、擊劍、國際式摔跤(自由式和古典式)、拳擊、柔道、賽艇、皮艇和劃艇、帆船(含帆板)、馬術、現代五項、乒乓球、羽毛球、網球、棒球等。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不論從發展規模,還是從發展水平上來看,都已為舉世所矚目。奧林匹克精神得到了廣泛傳播。人們看到,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奧林匹克主義以競技的形式,將不同膚色、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緊密聯系在一起,對人類的社會活動,對人類的文明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作為一種體育現象,奧運會是人類探索體能極限的最引人入勝的賽場,奧運會紀錄、獎牌成為運動員追求的崇高目標,奧林匹克運動已成為參與國家和地區眾多、具有巨大吸引力、穿透力和凝聚力的一項全球性活動。

1893年,根據「奧運之父」顧拜旦的建議,在巴黎舉行了討論復興奧運會問題的國際性體育會議。1894年1月,顧拜旦草擬了復興奧運會的具體步驟和需要探討的10個問題,致函各國體育組織和團體。6月16日,"國際體育運動代表大會"在巴黎索邦神學院開幕,到會代表79人,代表著12個國家的49個體育組織。有2000人參加了開幕式。大會通過了《復興奧林匹克運動》的決議。6月23日成立了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成立,標志著奧林匹克運動的誕生。

D. 奧運歷史九大巨星,你都知道是誰嗎

奧運歷史九大巨星,你都知道是誰嗎

120年的奧運歷史上,群星璀璨,擁有18枚金牌的菲爾普斯是獲得金牌數最多的選手,拉蒂尼娜、帕沃-努米、卡爾-劉易斯也都有著八金的輝煌歷史。下面就讓我們開回顧下奧運歷史上的九大巨星。

【加藤澤男】

國籍:日本

出生:1946年10月11日

從事項目:體操

奧運戰績:8金3銀1銅

加藤澤男是亞洲體操界在上世紀70年代的巨星級選手,也是很罕見的世錦賽戰績遠遜奧運會的特例。他是參加奧運會的亞洲選手裡,第一位達成八金成就的選手,整個現代奧運史也只有十人達成此成就,他也是男子體操界獲得奧運金牌最多的選手。加藤澤男對國際體操界最大的貢獻,是和教練一起發明了不少在鞍馬、吊環、雙杠上的創新動作,極大豐富了競技體操項目的可看性,因此他還擔任過國際體操聯合會的技巧委員會副會長。

E. 奧運歷史知識

奧運歷史
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由來和發展,從歷史上看,可分為兩大階段,公元1986年開始至今舉辦的奧運會被統稱為現代奧運會。 14世紀初,歐洲文藝復興導致人們對古奧林匹克精神的贊揚。義大利早期活動家馬泰奧•帕爾米里亞1450年提出要把古奧運會和平與友誼精神,貫注於人們的社會生活思想意識中去。在這一時期,對奧林匹亞的考察挖掘不斷受到重視。德國人庫齊烏斯率領的考察團,進行了長達6年之久的挖掘,獲得大量文物和史料,被堙埋多年的奧林匹亞村得以重見天日。1852年1月10日,庫齊烏斯在柏林宣讀了以「奧林匹亞」為題的考察、挖掘報告,建議把這個運動會恢復起來,引起社會強烈反響。從1895年到 1889年之間,在希臘人札巴斯的倡導下,希臘舉行過五次全國奧運會,但始終沒有擴大。
19世紀的歐洲,隨著科學文化教育的發展,各國建立了本國的體育組織,有些國家舉行了某些項目的競賽,德國、瑞典、英國還形成了各自的體育制度或競技運動。正當人們進而要求組織國際比賽時,第一批國際體育聯合會成立,如1881年建立了國際體操聯合會,1892年建立了國際賽艇聯合會和國際滑冰聯合會。此外,19世紀末,世界上出現了帝國主義和壟斷資本,新的強大的威廉德國欲發動戰爭來重新瓜分世界市場,法國是德國的近鄰,如果德國發動戰爭,戰爭的災難首先就會落到法國人民頭上,所以法國人民想保持和平。也就在這樣的局面下,有人想了重新恢復象徵過和平和友誼的奧林匹克運動會。
法國教育家皮埃爾•德•顧拜旦,於1883年提出舉辦類似古奧運會的比賽,並把它擴大到世界范圍。1892年,他遍訪歐洲,宣傳奧林匹克思想,呼籲復興奧林匹克運動。同年,在巴黎運動聯合會成立10周年會議上,倡議恢復「奧林匹克運動會」, 1894年1月,他致函各國的奧林匹克組織,建議於同年在巴黎召開國際體育會議。同年6月16日-24日,在巴黎舉行的國際體育大會上,15國代表決議每4年舉行一次奧林匹克運動會,為了籌辦奧運會,6月23日成立了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希臘人維凱拉斯出任主席,顧拜旦任秘書長,還親自設計了奧運會的會徽、會旗。並於1896年4 月6日-15日在希臘的雅典舉辦了第一屆現代奧運會,共有13個國家的311名運動員參加了雅典大會。美國運動員詹•康諾利以13.71米的成績獲三級跳遠金牌,從而成為第一位現代奧運會冠軍。現代奧運會歷史上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是打破了古代不允許女子參加的規定。在第二屆奧運會上,盡管顧拜旦執意反對女子參加,女運動員還是踏上了在此之前一直屬於男子的體育場。但性別歧視並未就此了結,田徑運動直到1928年第九屆奧運會才對女子開放。奧運史上另一個讓人刻骨銘心的事是開始了現代奧運會誕生地希臘雅典引燃奧林匹克火炬,之後以接力方式傳遞至奧運會舉辦地,並在開幕式上點燃奧運聖火的儀式。從1924年開始,現代奧運會又分為夏季奧運會、冬季奧運會兩種。當時在巴黎舉行的是第8屆夏季奧運會,在夏蒙尼舉行的是第1屆冬季奧運會。
以政治問題為由抵制奧運會於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上首開先河。英、法出兵蘇伊士運河造成埃及、伊拉克和黎巴嫩抵制,而前蘇聯出兵匈牙利導致瑞士、西班牙和荷蘭拒絕跨進當時奧運會大門。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發生了由美國倡議、61個國家加入的奧運史上最大「抵制事件」,抗議前蘇聯入侵阿富汗。為此,前蘇聯糾集其東歐盟友在四年後的洛杉磯奧運會以安全問題為由回敬了美國。丹麥自行車選手詹森在1960年羅馬奧運會比賽中倒地身亡,自此,葯物問題便形影不離地尾隨奧運會。直到1988年漢城奧運會,世界和奧運會雙料冠軍、世界紀錄創造本•約翰遜仰仗類固醇的事昭然天下。
現代奧運會誕生100年來,歷盡艱難,它的興衰、榮辱牽動著全世界億萬民眾,它為加強世界各國人民和運動員之間的友誼,促進世界和平及世界體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不可抹滅的功績,這是人們在回憶奧運會歷史時所不會忘記的。
參考資料:網站

F. 奧運會的歷史簡介

奧運匹克的精神:更快、更高、更強

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除了宗教這一古老的社會文化現象外,奧林匹克運動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歷史最為悠久的社會文化現象。奧林匹克運動的起源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6年。但在此以前,古奧運會可能已經存在了幾個世紀。奧林匹克運動會簡稱「奧運會」,是由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辦的世界性綜合運動會。
奧林匹克運動會起源於古希臘,因舉辦地點在奧林匹克而得名。傳說古代奧運會是由眾神之王宙斯所創始的。第1屆古代奧運會於公元前776年舉行,到公元394年共舉行了293屆。運動會每隔1417天即4年舉行一屆。後來人們將這一周期稱為奧林匹克周期。隨著近代體育的興起,希臘人民希望恢復古代奧運會。在1859—1889年,希臘曾舉辦過4屆奧運會,做了初步嘗試。自1883年開始,法國人顧拜旦致力於古代奧運會的復興。經他與若干代人的努力,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於1894年6月23日成立。顧拜旦制訂的第一部奧林匹克憲章強調了奧林匹克運動的業余性,規定在奧運會上只授予優勝者榮譽獎,不得以任何形式發給運動員金錢或其他物質獎勵。1893年4月6—15日,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雅典舉行。
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基本上是每四年舉行一次,這一周期被稱為「奧林匹亞德」。按此周期算,則從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4年間共應舉辦293屆;但實際上召開的次數要少得多。不過,古代奧運會有規定,一個奧林匹亞德為一屆,不管舉行與否次數照算。
古奧運會初期,競賽項目不多,所以前22屆時間僅一天。後來隨著比賽項目的增加,又延長為兩天。從第37屆增加少年比賽項目後,時間又延長到5天。其中第一天是開幕式,舉行獻祭和宣誓儀式,第二、三、四天是比賽的具體內容,第五天是閉幕式,進行發獎和敬神活動。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不論從發展規模,還是從發展水平上來看,都已為舉世所矚目。奧林匹克精神得到了廣泛傳播。人們看到,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奧林匹克主義以競技的形式,將不同膚色、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緊密聯系在一起,對人類的社會活動,對人類的文明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作為一種體育現象,奧運會是人類探索體能極限的最引人入勝的賽場,奧運會紀錄、獎牌成為運動員追求的崇高目標,奧林匹克運動已成為參與國家和地區眾多、具有巨大吸引力、穿透力和凝聚力的一項全球性活動。
1893年,根據「奧運之父」顧拜旦的建議,在巴黎舉行了討論復興奧運會問題的國際性體育會議。1894年1月,顧拜旦草擬了復興奧運會的具體步驟和需要探討的10個問題,致函各國體育組織和團體。6月16日,「國際體育運動代表大會」在巴黎索邦神學院開幕,到會代表79人,代表著12個國家的49個體育組織。有2000人參加了開幕式。大會通過了《復興奧林匹克運動》的決議。6月23日成立了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成立,標志著奧林匹克運動的誕生。

第一屆現代奧運會舉行時,國際單項體育組織還很少,奧運會項目無嚴格規定,基本上由東道國決定。因此,頭幾屆奧運會不僅一些項目中的單項變化較大,而且大項也不穩定,還曾列一些在世界范圍內開展不很廣泛的項目,如馬球、拉考斯球、汽船、壁球等。隨著各種國際單項體育組織的先後建立,奧運會項目逐漸趨向穩定。
為了使奧運會在項目的設置上符合世界體育運動的發展,國際奧委會規定,每一屆夏季奧運會至少應包括下列大項目中的15個,才能舉行。1963年,國際奧委會確定了這些夏季奧運會大項目的比賽順序是:田徑、游泳、摔跤、體操、舉重、曲棍球、馬術、擊劍、賽艇、拳擊、射擊、現代五項、帆船、籃球、皮劃艇、自行車、足球、排球、射箭、手球、柔道等21項。
從1972到1984年,奧運會比賽大項一直固定為21項。第24屆奧運會則有歷史性的突破,增加了乒乓球、網球兩大項目,使夏季奧運會的大項目達23個,單項數達237個,其中男子佔151個,女子佔72個,男女混合項目為14個。

目前奧運會的比賽項目有(未含冬奧會項目):田徑、游泳(含跳水、水球、花樣游泳)、射擊、舉重、自行車、射箭、籃球、排球、足球、手球、曲棍球、體操(含藝術體操)、擊劍、國際式摔跤(自由式和古典式)、拳擊、柔道、賽艇、皮艇和劃艇、帆船(含帆板)、馬術、現代五項、乒乓球、羽毛球、網球、棒球等。
被列入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的批准條件是:夏季奧運會男子項目至少要在4大洲75個國家廣泛開展,女子項目至少要在3大洲40個國家廣泛開展。
現代奧運會誕生以來,經過100多年的曲折發展,已經成為當前國際生活中一項重要活動。當今,奧林匹克運動幾乎遍及世界各地,奧林匹克運動會已成為舉世矚目的高水平綜合性運動會,"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格言成了世界體壇響亮的口號。

G. 奧運會的歷史

奧林匹克運動會發源於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因舉辦地在奧林匹亞而得名。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停辦了1500年之後,法國人顧拜旦於19世紀末提出舉辦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倡議。1894年成立,1896年舉辦了首屆奧運會,1960年舉辦了首屆殘奧會,2010年舉辦了首屆青奧會。現任國際奧委會主席是德國人托馬斯·巴赫。
2008年8月,中國北京承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及2008年北京殘奧會。
2014年8月,中國南京承辦2014年南京青奧會。
2015年7月,北京和張家口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北京成為全球首個承辦夏季奧運會和冬季奧運會的城市。
2016年奧運會將在巴西城市裡約熱內盧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源地 希臘的奧林匹亞村位於伯羅奔尼撒半島西部皮爾戈斯的東面、阿爾費夫斯河與克拉澤夫斯河的匯流處,距雅典約370公里。這里是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源地,也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古老的運動場。

H. 奧運歷史簡介

奧林匹克奧林匹克運動會 (Olympic Games) 來源於古希臘的奧林匹亞村。公元前884年,希臘的伊利斯城邦和斯巴達城邦發生了一場為爭奪奧林匹亞的戰爭。當時,頻繁的戰爭使廣大平民百姓厭棄訴諸武力,渴望和平的生活。遂後經協調,雙方訂立了神聖條約,規定奧林匹亞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地方,並將其作為和平的聖地和競技的場所。在古希臘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戰爭與和平這一對矛盾,就由體育競技活動暫時將其統一了起來。當時,統治者倡導體育競技,是因他們可從浩大的競技隊伍中挑選身體健壯的士兵。平民百姓樂於參加體育競技活動,不僅是因為通過它可以鍛煉出健美的體魄,得到娛樂和精神享受,而且可以過上一段和平生活。

I. 中國奧運歷史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傳入中國,並取得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1894年籌備第一屆奧運會時,國際奧委會便向中國發出了邀請。當時的清王朝因對奧運會不了解,沒有答復。1904年許多中國報刊曾報導過第三屆奧運會消息。1906年,中國的一家雜志介紹了奧林匹克歷史。1907年10月24日著名教育家張伯苓先生在天津學界運動會發獎儀式上,以奧林匹克為題發表了著名的演說。他指出:雖然許多歐洲國家獲獎機會甚微,但仍然派出選手參加奧運會。他建議中國組隊參加奧運會。1908年倫敦奧運會後,天津的一家報紙再次介紹了奧林匹克運動的歷史,還提出了要爭取這個盛會,舉辦了奧林匹克專題演講會。1910年10月18日~22日,在「爭取早日參加奧運會」和「爭取早日在中國舉辦奧運會」口號的鼓舞下,在南京舉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運動會——「全國學校區分隊第一次體育同盟會」。1913年開始舉辦的遠東運動會(最初名為「遠東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奧林匹克運動在亞洲的先驅,中國是發起者之一。在遠東運動會上中國運動員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表現了良好的體育道德。1915年國際奧委會致電遠東運動會組委會,承認了遠東體協,並邀請中國參加下屆奧運會和奧委會會議。1922年,我國的王正延當選為國際奧委會委員。1924年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成立後。中國陸續加入了田徑、游泳、體操、網球、舉重、拳擊、足球、籃球等8個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在第8屆奧運會上,我國3名網球手參加了表演賽。1928年第9屆奧運會上,我國派觀察員宋如海參加。並進行了考察工作。1931年,當時的中華全國體育協參加奧運會的歷史由此開始。

第一個參加奧運會的中國人--劉長春

1932年,第10屆奧運會在美國洛杉磯舉行。我國本不想派選手參加,僅由全國體育協進會總幹事沈嗣良前往觀禮。而日本帝國主義扶持的偽滿,為了騙取世界各國的承認。竟然電告國際奧委會:擬派劉長春、於希謂作為「滿州國」選手參加奧運會。於是,全國一片嘩然,劉長春也予以拒絕。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國民黨政府決定,劉長春、於希謂為運動員,宋君復為教練員,沈嗣良為領隊,代表中國參加奧運會。在開幕式上,劉長春為領隊,代表中國參加奧運會。在開幕式上,劉長春執旗前導,沈嗣良、宋君復以及中國留學生和美籍華人劉雪松、申國權、托平等6人組成了中國代表團。於希渭因日方阻撓破壞、未能成行。劉長春在100米、200米預賽中位於小組第五、六名,未能取得決賽權,但他以我國第一位參加奧運會的選手而留名於中國奧運史。
在第10屆奧運會閉幕後,由國際奧委會奧地利委員史密特、瑞士委員馬素理、李密3人組成的考察小組受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耶-拉圖爾的委託來華訪問。考察組首先到達北京(時稱北平)、後啟程去上海。在上海考察組遺責了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戰爭暴行。最早來中國訪問的國際奧委會是日本人嘉納治五朗,他是日本柔道的創始人,1909年被選為國際奧委會日本委員。1915年他率日本隊來上海參加第2屆遠東運動會,1921年他又代表國際奧委會參加了在上海舉行的第5屆遠東運動會。
1936年,第11屆奧運會在德國柏林舉行。中國派出了140人組成的代表團。其中運動員69人,參加籃球、足球、游泳、田徑、舉重、拳擊、自行車等7個項目的比賽。另外,還有11人的武術表演隊和34人組成的體育考察團。其中籃球比賽勝過法國隊,撐桿跳選手符寶盧取得復賽權。中國武術隊的多次表演轟動了歐洲。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的第一位國際奧委會委員王正廷體育家袁敦禮、董宋義等人提出請求第15屆奧運會(1952年)在中國舉行,引起了國人的興奮。
1948年,第14屆奧運會在英國倫敦舉行。我國派出了33名男運動員參加了籃球、足球、田徑、游泳和自行車等5個項目的比賽,但沒有一人進入決賽。奧運會結束後,代表團在當地華僑總會的幫助下,解決了路費,運動員才得以返回祖國。
1952年,第15屆奧運會在芬蘭的赫爾辛基舉行。中國接到正式邀請較晚,只派出了40人的代表團,可當代表團到達赫爾辛基時,比賽已接近尾聲。只有吳傳玉參加了百米仰泳比賽。
中國與奧運大家庭

1954年國際奧委會雅典年會中以23:21的票數承認了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為中國奧委會,但同時卻保留了台灣的所謂「中華民國奧委會」,開了在一個國家中承認兩個國家奧委會的先例。國際奧委會後來又作出允許這兩個奧委會同時參加第16屆奧運會的決定,並規定兩個代表團使用的名稱一個是「台灣中國」,一個是「北京中國」。
新中國奧委會始終堅持一個中國的政治立場,堅決反對國際奧委會搞「兩個中國」的陰謀,在得知國際奧委會允許台灣參加這屆奧運會時,立即致電國際奧委會表示抗議,並明確表示:如果允許台灣參加,新中國將拒絕參加本屆奧運會。11月17日,國際奧委會執委會討論中國問題,後來統一了意見,即:以政治為理由的抗議,都不予理會。有的委員甚至建議中國應像民主德國、聯邦德國一樣能聯合組隊。結果可想而知,台灣體育組織被邀請參加比賽,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於1956年1月發表聲明,強烈抗議國際奧委會分裂中國的做法,並宣布拒絕參加第16屆奧運會。中國,在面臨民族問題時,勇敢地向國際奧委會說:「不!」
1956年到1979年間,中國奧委會派代表參加奧運會,中國台北選手楊傳廣在1960年羅馬奧運會上奪取十項全能比賽的銀牌。他是第一位獲得奧運會獎牌的中國運動員。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會上,台北女子選手紀政獲80米欄銅牌,她是第一位獲得奧運會獎牌的中國女子運動員。
1979年11月26日,國際奧委會恢復了中國奧委會的合法權利,並決定台灣以中國台北奧委會的名義參加。中國又回到了奧林匹克大家庭中。1980年2月,首次參加了第13屆冬季奧運會。
金牌0的突破

1984年7月,美國洛杉磯第二十三屆奧運會,中國奧委會派出了一個大型體育代表團參加這次盛會。52年前,舊中國首次參加的第十屆奧運會,地點也是在洛杉磯。當時運動員僅劉長春孑然一身。而這次運動員達225人,參加了除足球、曲棍球、拳擊、馬術、現代五項以外的其餘16個大項的比賽。中國台北奧委會也派出67名運動員參加了田徑、游泳、舉重等項的比賽,這是海峽兩岸中華兒女首次在夏季奧運會上相逢。重返奧運賽場的中國體育代表團,在洛杉磯奧運會開幕後的第一天,便展示出新興世界體育強國的風采。許海峰在男子手槍慢射比賽中所獲的金牌不僅是本屆奧運會決出的第一塊金牌,更實現了炎黃子孫在奧運會上金牌「零的突破」,一雪百餘年來「東亞病夫」的恥辱。

申奧的成功

2001年7月13日22時,北京申奧成功。
中國作為世界大國,自現代奧林匹克運動誕生之日起,就與她結下了難以割捨的不解之緣。1894年國際奧委會在籌備第一屆奧運會之際,就向當時中國的清王朝發出了邀請,但沒有得到答復。1904年以後,奧林匹克運動逐漸為一些有識之士所關注,國內的一些報刊雜志開始對其進行報道,奧運精神得以在華夏大地上傳播。1913年中國政府參與發起了奧林匹克運動在亞洲的先驅——遠東運動會(最初名為「遠東奧林匹克運動會」)。1915年國際奧委會承認遠東體協,並邀請中國參加下屆奧運會和奧委會會議。
1922年,中國人王正延當選為國際奧委會委員。1924年第八屆奧運會上,中國首次派3名運動員參加了表演賽。1928年第九屆奧運會,中國派觀察員宋如海對其進行了考察工作。1931年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被國際奧委會承認為「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中國正式參加奧運會的歷史自此開始。1932年第十屆奧運會,中國派出由劉長春等6人組成的代表團參加,劉長春在100米、200米預賽中位居小組第五、六名,未能取得決賽權,他是中國第一位參加奧運會的選手。1936年第11屆奧運會,中國派出140人組成的代表團參加了籃球、足球、游泳、田徑、舉重、拳擊、自行車等七個項目的比賽。
1948年第14屆奧運會,中國派出33名男運動員參加了籃球、足球、田徑、游泳和自行車等5個項目的比賽,但沒有一人進入決賽。1952年第15屆奧運會在芬蘭的赫爾辛基舉行。中國正式接受邀請較晚,只派出了40人的代表團,可當代表團到達赫爾辛基時,比賽已接近尾聲,只有吳傳玉參加了百米仰泳比賽。1952年到1979年間,由於政治上原因,中國沒有參加期間的幾屆奧運會,而中國台北則派隊參加。
1960年羅馬奧運會上,中國台北選手楊傳廣奪得十項全能比賽銀牌,這是中國人獲得的首枚奧運會獎牌。1979年國際奧委會恢復了中國的合法席位,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奧林匹克委員會的名稱為「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設在中國台灣省台北市的奧委會的名稱為「中國台北奧林匹克委員會」。自此,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都有了參加奧運會的機會。1980年和1984年中國代表團兩度參加了冬季奧運會。1984年第二十三屆洛杉磯奧運會,中國派出353人組成的大型代表團,其中225名運動員參加了除足球、拳擊、馬術以外的其餘16個大項的比賽,共奪得15枚金牌,8枚銀牌,9枚銅牌,名列本屆奧運金牌榜第四位,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此後的幾屆奧運會,中國均派出大型代表團參賽,並取得了較為優異的成績。
1991年,中國北京向國際奧委會提出舉辦2000年夏季奧運會的申請,最後惜以二票之差未獲成功。1999年,北京市政府再次提出承辦2008年奧運會的申請,經中國奧委會同意後,由市長親自前往國際奧委會總部遞交了申請書。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取得了金牌榜及獎牌榜均列第三位的好成績,標志著中國體育水平開始步入世界一流行列。2001年北京時間7月13日22:10,北京在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會上獲得第29屆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
中國參加奧運會的歷史

1924年5月,法國巴黎第八屆奧運會
中國有3名自行去參賽的網球選手,參加了這屆奧運會的網球表演比賽,盡管他們在預賽時即被淘汰。但這卻是中國人首次出現在奧運會的賽場上。
1928年5月,荷蘭阿姆斯特丹第九屆奧運會
中國這次派了觀察員宋如海出席。當時正在美國斯普林菲爾德學院留學的宋如海受中華體育協進會的指派,由美國乘船前往荷蘭,出席了賽會。這是中國首次正式派人參與奧運會。
1932年7月,美國洛杉磯第十屆奧運會
中國代表團共6人,分別為劉長春、沈嗣良、宋君復、劉雪松、申國權、托平,但運動員僅劉長春一人。劉長春原擬參加3個短跑項目,因旅途勞頓,放棄了400米跑,在100、200米預賽中,分列第五、六名,遭淘汰。此次參賽開創了中國參加奧運會比賽的歷史,對中國體育的發展影響深遠。
1936年,第11屆奧運會在德國柏林舉行。中國派出了140人組成的代表團。其中運動員69人,參加籃球、足球、游泳、田徑、舉重、拳擊、自行車等7個項目的比賽。另外,還有11人的武術表演隊和34人組成的體育考察團。其中籃球比賽勝過法國隊,撐桿跳選手符寶盧取得復賽權。中國武術隊的多次表演轟動了歐洲。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的第一位國際奧委會委員王正廷體育家袁敦禮、董宋義等人提出請求第15屆奧運會(1952年)在中國舉行,引起了國人的興奮。
1948年,第14屆奧運會在英國倫敦舉行。我國派出了33名男運動員參加了籃球、足球、田徑、游泳和自行車等5個項目的比賽,但沒有一人進入決賽。奧運會結束後,代表團在當地華僑總會的幫助下,解決了路費,運動員才得以返回祖國。
1952年,第15屆奧運會在芬蘭的赫爾辛基舉行。中國接到正式邀請較晚,只派出了40人的代表團,可當代表團到達赫爾辛基時,比賽已接近尾聲。只有吳傳玉參加了百米仰泳比賽。
1954年國際奧委會雅典年會中以23:21的票數承認了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為中國奧委會,但同時卻保留了台灣的所謂「中華民國奧委會」,開了在一個國家中承認兩個國家奧委會的先例。國際奧委會後來又作出允許這兩個奧委會同時參加第16屆奧運會的決定,並規定兩個代表團使用的名稱一個是「台灣中國」,一個是「北京中國」。
新中國奧委會始終堅持一個中國的政治立場,堅決反對國際奧委會搞「兩個中國」的陰謀,在得知國際奧委會允許台灣參加這屆奧運會時,立即致電國際奧委會表示抗議,並明確表示:如果允許台灣參加,新中國將拒絕參加本屆奧運會。11月17日,國際奧委會執委會討論中國問題,後來統一了意見,即:以政治為理由的抗議,都不予理會。有的委員甚至建議中國應像民主德國、聯邦德國一樣能聯合組隊。結果可想而知,台灣體育組織被邀請參加比賽,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於1956年1月發表聲明,強烈抗議國際奧委會分裂中國的做法,並宣布拒絕參加第16屆奧運會。
1956年11月,澳大利亞墨爾本第十六屆奧運會
鑒於國際奧委會的少數人堅持「兩個中國」的政策,中國奧委會於1958年8月19日宣布退出國際奧委會,故自本屆奧運會起,中國中斷了對奧運會的參與。
1960年8月,義大利羅馬第十七屆奧運會.
1964年10月,日本東京第十八界奧運會
中國繼續拒絕參與奧運會。
1968年10月,墨西哥墨西哥城第十九屆奧運會 台北女子選手紀政獲80米欄銅牌
中國繼續拒絕參與奧運會。
1972年8月,德國慕尼黑第二十屆奧運會
1976年7月,加拿大蒙特利爾第二十一屆奧運會
中國繼續拒絕參與奧運會。
1979年11月26日,國際奧委會恢復了中國奧委會的合法權利,並決定台灣以中國台北奧委會的名義參加。中國又回到了奧林匹克大家庭中。1980年2月,首次參加了第13屆冬季奧運會。
1980年7月,蘇聯莫斯科第二十二屆奧運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奧委會的合法席位本來已在國際奧委會1979年10月的名古屋會議上得以恢復,從本屆奧運會開始,中國運動員就可以正式參加奧運會了。正式而完整地參加奧運會是中國運動員自建國以來多年的夙願,但為了維護奧林匹克精神和中國的國家利益,他們也服從了中國奧委會於1980年4月24日發布的公告,放棄參加莫斯科奧運會。
1984年7月,美國洛杉磯第二十三屆奧運會
中國奧委會派出了一個大型體育代表團參加這次盛會。52年前,舊中國首次參加的第十屆奧運會,地點也是在洛杉磯。當時運動員僅劉長春孑然一身。而這次運動員達225人,參加了除足球、曲棍球、拳擊、馬術、現代五項以外的其餘16個大項的比賽。中國台北奧委會也派出67名運動員參加了田徑、游泳、舉重等項的比賽,這是海峽兩岸中華兒女首次在夏季奧運會上相逢。
重返奧運賽場的中國體育代表團,在洛杉磯奧運會開幕後的第一天,便展示出新興世界體育強國的風采。許海峰在男子手槍慢射比賽中所獲的金牌不僅是本屆奧運會決出的第一塊金牌,更實現了炎黃子孫在奧運會上金牌及獎牌「零的突破」,一雪百餘年來「東亞病夫」的恥辱。
此後,中國體育健兒再接再厲,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共獲15 金牌、8銀牌、9銅牌,列金牌榜第四位。
1988年9月17日韓國漢城奧運會第二十四屆奧運會
中國這次選派301名選手參加比賽。由於蘇聯、民主德國及東歐等國家都參加了本屆奧運會,競爭比上屆激烈得多,中國運動員在本屆奧運會上最終只獲得5枚金牌、11枚銀牌和12枚銅牌,總分數居第8位。
2008年8月8日,中國北京第29屆奧運會
中國終於圓了奧運夢,運動員人數達到580人以上,是中國奧運史上參與項目最全,人數最多的一屆。在這一屆奧運會上,中國健兒獲得了51枚金牌之多。這說明了中國的能力已經足以舉辦奧運會這樣大型地國際化的體育活動,也體現出了我國競技水平的提高。
求採納????????????

熱點內容
五好教師下載 發布:2025-07-22 12:37:05 瀏覽:729
師德考細則 發布:2025-07-22 11:58:05 瀏覽:453
熱鍵沖突怎麼辦 發布:2025-07-22 11:43:10 瀏覽:557
猥褒怎麼念 發布:2025-07-22 10:21:39 瀏覽:456
教師技能大賽方案 發布:2025-07-22 09:15:41 瀏覽:92
師德模範事跡簡介 發布:2025-07-22 07:53:42 瀏覽:25
考個教師 發布:2025-07-22 06:50:45 瀏覽:523
課堂點睛五上語文答案 發布:2025-07-22 06:25:33 瀏覽:783
教師角色定位 發布:2025-07-22 05:21:38 瀏覽:10
二年級數學下冊課件 發布:2025-07-22 04:34:56 瀏覽: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