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高中地理試卷

高中地理試卷

發布時間: 2020-11-19 01:12:21

㈠ 真心問高中地理老師求一些歷年高考卷看看

201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文科綜合能力測試
讀圖1. 完成1-2題
1.組成該山體演示的礦物直接來自[
A.地表 B.地殼上部 C. 地殼下部 D.地幔
2. 在岩石圈物質 循環過程中,該山體演示在地球表層可轉換成
A .噴出岩 B.侵入岩 C.沉積岩 D.變質岩
【解析】本組題難度中等,1題對大綱版而言,有超綱的嫌疑,因為大綱版未涉及地球內部圈層結構。對課標版而言,則屬於容易題。
1題、據圖可知演示的是火山噴發,火山噴發物包括岩漿、碎屑物質和氣體,這些物質均來自上地幔中的軟流層。
2題、抓住「表層」和「轉化」,岩漿岩可轉化為沉積岩(地表)和變質岩(地下),這道題學生容易忽略「地球表層」而錯選變質岩或者直接看成火山噴發物應該形成噴出岩。
芝加哥是美國五大湖區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見圖2。1848年修通聯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運河,隨後興建鐵路並形成以芝加哥為中心的放射狀鐵路網。這段時期,芝加哥工業主要有農產品加工、農具、交通工具等生產部門。1890年,芝加哥人口達到100萬。20世界上半葉,芝加哥發展以鋼鐵為主導的重工業,並成為20世界美國最大的鋼鐵工業基地。據此完成3~5題。
3.1848年後,芝加哥成為美國中西部農產品集散中心的主導區位條件是
A.瀕臨五大湖 B.位於美國中西部的中心位置
C.位於密西西比河航運的上游起點 D.位於密西西比河與五大湖的轉運地點
4.20世紀之前,芝加哥的工業活動主要聯系
A.芝加哥周邊農村地區 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
C.美國東北部工業區 D.美國本土
5.芝加哥發展鋼鐵工業最有利的條件是
A.良好的工業基礎 B.便捷的交通運輸 C.充足的勞動力 D.豐富的原料和燃料
【解析】本組題材料來自魯教版教材,難度中等,主要考察學生提取、解讀圖文材料所顯示信息的能力,答案基本都隱含在圖文材料中。
3題、從材料中「1848年修通聯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運河,」得出早期以水運為主,結合圖中顯示的芝加哥的位置可推知芝加哥位於位於密西西比河與五大湖的轉運地點。
4題,從文字材料中「這段時期,芝加哥工業主要有農產品加工、農具、交通工具等生產部門」得出,此時芝加哥功能單一 、規模較小、輻射能力有限,應該主要輻射周邊農村地區。
5題,從圖上看,煤鐵都離芝加哥較遠,從文字材料來看,強調芝加哥的交通,故選擇便捷的交通運輸(美國中部水陸交通樞紐)
到2010年底,我國投入運營的高速鐵路約7500千米,圖3顯示我國某段高速鐵路景觀。據此完成6~8題。
6.為了保持列車高速運行,高速鐵路選線時首要考慮的自然因素是
A 地形 B地質 C氣候 D水文
7.在平原地區,修建高速鐵路時多採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為了
A減少噪音擾民 B較少佔用耕地
C縮短運營里程 D保護野生動物
8.我國高速鐵路網建成後,下列區段中,民航客運業受沖擊最大的是
A武漢-----廣州 B杭州----上海 C成都----上海 D蘭州-----北京
【解析】本組題目難度不大,屬於容易題,但是8題有點模糊,另外對於山區孩子而言,難度自然較大,而對於東部平原平原的孩子而言,很簡單。本組題體現了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這一新課標理念。
6題、解題關鍵在於影響速度的因素,地形首當其沖,此題區分度非常小。
7題、模擬題中類似題目很多,平原地區人口稠密、人均耕地較少,聯系我國土地政策(切實保護耕地,應該都能選出答案,區分度小。
8題、高鐵在中長途有優勢,航空在長途優勢明顯,公路運輸在短途有優勢,還應該注意兩地之間客流量,杭州----上海距離太短,沖擊較小,成都----上海、蘭州-----北京客運量較小距離較遠,其中成都----上海是最難判斷的。
一般情況下空氣的密度與氣溫、空氣中的水汽含量呈負相關。圖4示意北半球中緯某區域的地形和8時氣溫狀況剖面, 高空自西向東的氣流速均20千米/時。據此完成9-11題
9、此時,甲、乙、丙三地的大氣垂直狀況相比較
A甲地比乙地穩定 B乙地對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穩定 D丙地最穩定
10.正午前後
A甲地氣溫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現強對流天氣
C丙地颳起東北風 D甲地出現強勁的偏南風
11.該區域可能位於
A.黃土高原 B.內蒙古高原 C.華北平原 D. 東南丘陵
【解析】本組題較難,主要考察區域定位、等溫線判讀、熱力環流、天氣系統移動等知識。
9題、一般情況下,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垂直方向(下-上)溫差越大,對流運動越強,溫差差越小,氣流越穩定。 由圖可知甲垂直方向等溫線最密集,肯定不穩定;乙地地面與高空溫差不是最大,對流不是最旺盛;乙、丙比較當然是丙地等溫線最平穩。
10題、正午前後應該指當地12點前後,圖示甲地西側高考的冷空氣移至乙地附近,垂直溫差大,而且空氣中水汽豐富(湖泊、材料中「一般情況下空氣的密度與氣溫、空氣中的水汽含量呈負相關」均提示乙地水汽豐富),容易導致乙地產生強對流天氣。
11題、圖中地勢起伏和緩、海拔多在250—500米之間,應為丘陵。東南丘陵大部分在低緯,小部分在中緯(北到長江、南至珠江、西到雪峰山、東臨大海)解題關鍵是海拔。
36.(36分)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黃麻適合在濕熱的氣候環境中生長。收獲的黃麻在水中浸漚後,才能進行初加工以獲取製作麻袋、麻布、紙張等的原料。圖7中甲城市為世界最大的麻紡工業中心,也是該地區聯系河運和海運的重要港口。圖8為甲城市的氣候資料

(1)簡述圖示黃麻產區的氣候特徵。(8分)
【答案】:全年高溫(各月均溫都在20攝氏度以上);全年降水量大(年降水量1600毫米以上);5—10月(或者6—9月)降水較豐沛(為雨季);11月—次年4月(10月—次年5月)降水較少(為旱季)。
【解析】本題主要考察學生讀圖、析圖能力以及對氣候特徵描述思路的掌握,屬於容易題,區分度不大,估計大部分考生能拿滿分。某種氣候的特徵描述思路一般包括:年均溫高低、年較差大小、日較差大小、降水總量、降水季節分配和年際變化大小等方面描述。據圖可知各月均溫在20度以上,年均溫高,年較差小,降水總量豐富且有明顯季節變化(一般情況下,月降水量大於100毫米可以稱之該月降水豐富)可得出5—10月為雨季,11月——次年4月為旱季,結合所有季風氣候共同特徵,還可以得出降水年際變化大的特徵。
(2)簡析圖示黃麻產區的地形特徵。(6分)
【答案】(兩)大河下游沖積平原和三角洲,(海拔低於200米)地勢低平,自北(西北)向南(東南)傾斜(或者自內陸向沿海漸低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區域圖、等高線圖判讀以及地形特徵描述一般思路的掌握程度,屬於容易題,區分度不高。地形特徵描述一般思路:地勢特徵(某方向高、相反方向低)、起伏大小、地形類型及其分布、可能的地質災害等。由圖中等高線數值可判斷出大部分地區海拔在200米以下,應該為平原,再根據圖中河流(恆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向(自西北流向東南)可得出: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勢起伏小,主要地形為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3)說明該地區有利於黃麻生產的水文條件。(8分)
【答案】水網密、水量豐、利於運輸;利於乾季時或乾旱時對黃麻灌溉;便於浸漚黃麻。
【解析】本題整體難度不大,主要考察水文條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也是體現學生生活中有用地理的課標理念,只要學生注意閱讀材料以及聯系水文即可得出答案。從圖中可看出黃麻產地主要集中在恆河三角洲(也可說恆河三角洲和布拉馬普特拉河三角洲)可得出河網密布,根據氣候圖可得出水量豐和水量季節變化大,河流可提供航運和灌溉之利,材料中的「收獲的黃麻在水中浸漚後,才能進行初加工以獲取製作麻袋、麻布、紙張等的原料」可得出水豐利於浸漚黃麻得到原料。註:(漚麻(retting for bast fibers) 獲得麻纖維的初加工技術。分水浸和雨露漚麻兩種。水浸漚麻,是將收割的麻株或剝下的麻皮,浸泡於水中,進行發酵,以獲其中之纖維。雨露漚麻是將收獲的麻株平鋪於田間,通過雨露浸潤發酵制纖)
(4)分析甲城市發展麻紡織業的有利條件。(14分)
【答案】位於黃麻集中生產區(原料地);稠密水系利於原料運輸,連河通海利於產品外運;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麻紡織業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工業基礎好,麻紡織歷史長,工藝精、有(技術好、經驗豐富的)技術工人。
【解析】本題考察學生區位分析能力,題目難度不大、區分度小,勞動密集型工業區位分析的一般思路為:豐富廉價勞動力、便利的交通、市場廣闊、豐富的生產經驗、接近原料地、政策支持、充足水源等,國西北,地域廣闊。復雜

39.(60分)分析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注意: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祖國西北,地域廣闊。復雜多樣的自然環境,農牧並存的人文特徵,使這里成為各民族繁衍生息、交流融合的家園。陝、甘、寧等地區曾是周、秦、漢、唐立國之基。現代歷史上,這里孕育了中國革命的聖地。西北的全面開發與社會經濟發展,必將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新的貢獻。
材料一
周、秦、漢、唐定都關中且國勢強盛,並非只因為關中農業經濟繁盛、四周險塞,關中西北面、北面的山地、高原同樣重要。西周末年,王室失去了山地中「戎」族的支持,被趕出了關中平原。秦國控制了山地,「遂霸西戎」,積聚起雄視「山東」的力量;視死如歸的戰士與關中繁榮的農業經濟,同是支撐秦統一全國不可忽視的因素。由山地、高原中「善騎射」的「六郡良家子」組建的軍隊,也一直是漢朝軍隊的核心。隋及唐前期,關中在經濟上已然衰落,遠不能與「山東」相比,但依靠關隴為主體的府兵,以及國家馬場飼養的最多時達到四十萬匹的戰馬,仍足以控轄全國;當唐朝失去對西北山地的有效控制後,國勢便一蹶不振。在歷史學家吳於廑看來,游牧世界與農耕世界的互動,構成世界范圍內農業時代歷史發展的動力之一。就中國歷史來說,唐以後草原與中原農耕地區的互動更為廣泛而深入。
-----摘編自白壽彝《中國通史》等
(1)根據材料一並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關中周邊地區對秦漢隋唐統一強盛的作用。(8分)
材料二
圖10中甲區域作為軍馬場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面積達到2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00米,地勢傾斜平緩,宛若平原。
(2)根據材料二分析甲區域成為優良牧場的的自然條件。(12分)
【答案】地域較廣且較平坦;(西、北)氣流受地形抬升在此多雲雨;海拔較高、氣溫較低、蒸發較弱,氣候較濕潤;祁連山冰雪融水(河流)水量較豐,適合牧草生長。
【解析】本小題考查考生農業區位分析能力和材料閱讀、理解、分析、歸納能力。農業自然區位一般包括:氣候(雨熱同期、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等)、地形(廣闊平坦、復雜多樣等)、土壤(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等)、水源等,從文字材料中的:」平均海拔2300米,地勢傾斜平緩,宛若平原「——推出地形廣闊平坦而且海拔較高(平均海拔2300) 、氣溫較低、蒸發較弱,氣候較濕潤;另外根據圖中甲區域位置可知甲區域位於河西走廊,有祁連山冰雪融水和河流提供灌溉和山地抬升作用使山地降水較多。
(3)根據材料二分析甲區域歷史上一直作為軍馬場的區位條件(自然條件除外)(8分)
【答案】甲區域位於河西走廊的(中部),(地理位置適中)河西走廊一直是農耕民族與西部、北部游牧民族爭奪的戰略要地,軍馬需求量大;河西走廊及往西、往北的大片區域氣候乾旱;河西走廊中的綠洲以及以東地區則主要應農耕之需,皆不適宜大規模集中畜牧戰馬。
【解析】本小題主要考察學生區域位置分析、農業區位分析、位置對農業的影響以及推理能力,相對前一小題而言,要難一些。從圖中可以看出,甲區域位於河西走廊,結合歷史、影視、古代文學作品等可知該區域一直是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的結合部和爭奪之地,也是半乾旱和乾旱地區結合部,以西以北為乾旱地區,不適合牧草生長,以東則為半濕潤地區或者有水源灌溉的半乾旱地區(如寧夏平原、河套平原、黃土高原等)適合農耕,只有甲區域適合牧草生長。

㈡ 高中地理試卷簡析題目

一:
1.非洲板塊和亞歐板塊相互碰撞,迫使亞歐板塊抬升而形成。
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碰撞所引起的地質運動形成的
2.青藏高原光照強 晴天多 晝夜溫差大 白天氣溫高光合作用強 晚上氣溫低 呼吸作用弱,
3.都是乾燥少雨或者缺水的荒漠半荒漠地區,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十分嚴重,因此繼續保護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退耕還林、退耕還牧可以有效的含蓄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二:
1.河床增高的原因是黃河中游北沖刷下來的泥沙,在下游平緩的地區大量沉積而成。
上游的水土保持和植樹造林
2.人類對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對環境的破壞 人口增多,經濟發展,工農業城市用水量增多 水費低廉,水資源利用率低 人們對黃河沿岸植被的破壞
三:
1.最主要原因天氣反常,上游洪水提前,中下游洪水延後,江湖底水過高,上游洪水接 踵而來,洪水過程重疊,干支流洪水反復遭遇, 圍湖造田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2.交通便利 河流交匯處 鐵路公路完善 是一個直轄市 政治中心 人口多
四:
1.但是由於鐵路運輸運費較貴,所以選擇海運,這也需要北方的幾個海港,如天津,秦皇島,大秦線就是一條專門的煤炭運輸路線。所以多呈現東西走向。
2.課本鐵路的意義原話套搬
五:
1.龍門石窟 麥積山石窟 莫高窟
2.①基礎產業先行,有利於東西部之間的物質和信息的交流;②推動沿線各國的經濟與國際貿易發展;③創造有利於我國經濟建設的和平的周邊環境。
六:
1.三江源:長江 黃河 瀾滄江
主要保護對象為江河源頭的生態系統、高原濕地、高原特有野生動物、高原原始地貌和世界第三極自然景觀。
2.困難有:凍土層 氣候惡劣 高原氣候 極度缺氧 保護生態野生動物植被。最大困難是凍土層~
意義:一;促進西藏經濟發展。二;促進民族交流、了解。三;鞏固邊防。四;向世界展示我國鐵路建設的科技實力。

㈢ 高中地理套卷

山谷地形 東低
1500 2500
800 500
西北
第二個圖看不清

熱點內容
事業單位語文 發布:2024-05-19 03:36:12 瀏覽:200
龍強班主任 發布:2024-05-19 01:43:31 瀏覽:365
怎麼樣的什麼 發布:2024-05-19 00:51:35 瀏覽:131
文成公主進藏教學設計 發布:2024-05-19 00:51:31 瀏覽:868
我和班主任蔣晴晴 發布:2024-05-18 23:56:33 瀏覽:733
研究生暑期學校總結 發布:2024-05-18 22:33:16 瀏覽:287
初三數學期中 發布:2024-05-18 22:28:58 瀏覽:907
住友化學中國 發布:2024-05-18 19:09:25 瀏覽:88
教育觀幼兒 發布:2024-05-18 16:46:25 瀏覽:129
中國政法大學地理位置 發布:2024-05-18 14:45:01 瀏覽: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