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消炎生物葯

消炎生物葯

發布時間: 2021-08-01 14:36:40

生物葯品有哪些

1、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類葯物

天然氨基酸和氨基酸混合物及衍生物。蛋氨酸可防治肝炎、肝壞死和脂肪肝,谷氨酸可用於防治肝昏迷、神經衰弱和癲癇。5-羥色氨酸。

2、多肽和蛋白質類葯物

化學本質性同,分子量有差異。蛋白質類葯物:血清白蛋白、丙種球蛋白、胰島素;多肽類葯物:催產素、胰高血糖素。

3、酶和輔酶類葯物

酶類葯物按功能分為:消化酶(胃蛋白酶、胰酶、麥芽澱粉酶)、消炎酶(溶菌酶、胰蛋白酶)、心血管疾病治療酶(激肽釋放酶擴張血管降血壓)等。輔酶類葯物在酶促反應中傳遞氫、電子和基團的作用,輔酶葯物已廣泛用於肝病和冠心病的治療。

4、核酸及其降解物和衍生物類葯物

DNA可用於治療精神遲緩、虛弱和抗輻射,RNA用於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輔助治療,多聚核苷酸是干擾素的誘導劑。

5、糖類葯物

抗凝血、降血脂、抗病毒、抗腫瘤、增強免疫功能和抗衰老。

(1)消炎生物葯擴展閱讀

葯物來源

正常機體之所以能保持健康狀態,具有抵禦和自我戰勝疾病的能力,正是由於生物體內部不斷產生各種與生物體代謝緊密相關的調控物質,如蛋白質、酶、核酸、激素、抗體、細胞因子等,通過它們的調節作用使生物體維持正常的機能。根據這一特點,可以從生物體內提取這些物質作為葯。

生物葯物的原料來源:

天然的生物材料:人體、動植物、微生物和各種海洋生物。

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有目的人工製得的生物原料成為當前生物制葯原料的重要來源,如用基因工程技術製得的微生物或細胞。

❷ 消炎葯的成份是什麼

俗稱的 消炎葯是抗微生物葯,是指能抑制或殺滅微生物的葯,范圍較廣,包括1:抗菌葯如磺胺葯.2:抗生素如青黴素.3抗結核葯和抗麻風病葯.4:抗真菌葯如灰黃黴素.5:抗腫瘤葯6:抗病毒葯等等. 激素類葯物包括1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葯代表葯有地塞米松,強的松,2:甲狀腺素與抗甲狀腺葯3: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葯. 一般情況下使用消炎葯不會引起胖,但若使用激素會有此副作用,所以你應先去找給你開葯的人證實是否含激素?若含有應馬上停止用,經過一段時間會消除,也可找中醫辨證開些湯葯輔助調節,恢復更快.

❸ 消炎葯和抗生素葯的區別

主要區別如下:
1.消炎葯是指抑制炎症因子產生或釋放的葯物。而抗生素是指某些微生物和一些高等動植物在生活過程中產生的具有抗生作用(即一種生物通過分泌化學物質來抑制、排斥另一種生物的現象)的化學物質。
2.消炎葯可以直接對炎症因子起作用,但抗生素不直接針對炎症發揮作用,而是針對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殺滅的作用,從而消除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症。
3.消炎葯可以減輕多種炎症,而抗生素一般只對敏感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有效。

消炎是指體內出現炎症後通過使用葯物等途徑減輕或消除炎症。

阿莫西林是一種β-內醯胺類抗生素,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起殺菌作用。它可以通過抗菌作用抑制細菌感染引起炎症。對於敏感細菌而言,它的確有這兩個作用,但是對於耐葯菌、病毒、真菌等病原體,就沒有這些作用了,同時它對過敏等原因引起的炎症,也是無效的。

❹ 抗生素消炎葯有哪幾大類

抗生素可分為以下幾類:
1.多肽類 此類抗生素吸收差、排泄快、無殘留、毒性小、不易產生抗葯性,不易與人用抗生素發生交叉耐葯性。屬於此類抗生素的主要有桿菌肽鋅、黏桿菌素、維吉尼亞黴素、硫肽黴素、持久黴素、恩拉黴素和阿伏黴素等。
2.四環素類 四環素類抗生素是四環素、土黴素和金黴素等抗生素的總稱,均由鏈黴菌發酵產生。四環素類抗生素為廣譜抗生素,對畜禽呼吸系統疾病和家畜的細菌性腹瀉非常有效,連續低濃度投葯有好的促生長效果,而且還能促進產蛋和增加泌乳量。但因四環素類抗生素屬人畜共用抗生素,易產生抗葯性。歐洲已禁止該類抗生素作為促生長抗生素應用,美國和日本仍在使用金黴素和土黴素季按鹽,我國仍大量使用土黴素鈣鹽。
3.大環內酯類 此類抗生素類是利用放線菌或小單孢菌產生的具有大環內酯環的抗生素的總稱,因含有氨基糖而呈鹼性。該類抗生素對革蘭氏陽性菌,一些革蘭氏陰性菌,耐青黴素的葡萄球菌,支原體都有抑製作用。同類中不同的產品生物活性有很大差別,如十六環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生物活性最強,對多種耐葯細菌有抗葯活性。此類抗生素主要從腸道中吸收,能產生交叉耐葯性,主要包括泰樂菌素、北里黴素、紅黴素、螺旋黴素。
4.含磷多糖類 此類抗生素對革蘭氏陽性菌的耐葯菌株特別有效,因其分子量大,不易被消化吸收、排泄快,在歐美廣泛使用。常用的有黃黴素和大碳黴素。
5.聚醚類抗生類 此類抗生素分子含有眾多的環狀醚鍵,顯酸性,具有親脂性,不溶於水,可溶於有機溶劑,成鹽後的溶解性也相似。聚醚類抗生素抗菌譜廣,具有離子運輸的作用,它既是很好的促生長劑,又是有效的抗球蟲劑。在動物消化道內幾乎不被吸收,無殘留。常用的有莫能菌素、鹽黴素、拉沙里黴素和馬杜黴素。
6.氨基苷類 氨基苷類抗生素是分子中含有一個環已醇的配基,以糖苷鍵或與氨基糖相結合(有的與中性糖結合)的化合物,也稱氨基環醇類抗生素。此類抗生素用飼料有兩種完全不同的作用,一種是抗菌性抗生素如新黴素,狀觀黴素和安普黴素;一種是驅線蟲性抗生素,如越黴素A和潮黴素B。盡管作用不同,但此類抗生素有一個共同點,即在腸道內不易被吸收。
7.化學合成類 此類抗生素由於副作用大,正被逐漸淘汰。大部分只允許做獸葯,而不用作飼料添加劑。此類抗生素有磺胺類、喹乙醇、呋喃唑酮、硝呋烯腙等。

❺ 消炎葯有哪些

消炎葯主要有非甾體類和甾體類非甾體類葯物包括:阿司匹林、對乙醯氨基芬、雙氯芬酸、消炎痛(吲哚美辛)、布洛芬、芬布芬、等等。 甾體類主要就是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葯物,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葯物是指具有腎上腺皮質激素相似或相同生物活性的葯物。可分為三類:①鹽皮質激素,由球狀帶分泌,有醛固酮,和去氧皮質酮等。②糖皮質激素,由束狀帶合成和分泌,有氫化可的松,和可的松。③性激素,由網狀帶所分泌,睾丸酮、雄烯二酮。消炎葯,是指抑制炎症因子產生或釋放的葯物,通過抑制炎症因子的產生,使炎症得以減輕至消退,同時使炎症引起的疼痛得以緩解。

❻ 各種消炎葯的區別

炎症是十分常見而又重要的病理過程,對於炎症基本治療方法是使用消炎葯。抗生素或抗發炎葯物,如今抗生素的濫用已經是一個嚴峻的問題。不同的消炎葯的適應症有所區別,患者應對此有一定了解,避免濫用葯物。
常見的消炎葯主要有以下幾類:青黴素類、頭抱菌素類、林可黴素類、氨基糖苷類、大環內酯類、喹諾酮類、磺胺類、四環素類等。
1、青黴素類
這類的消炎葯主要包含:青黴素G、哌拉西林(氧哌嗪青黴素)、青黴素V、甲氧西林(新青I)、阿莫西林(羥氨苄青黴素)、替卡西林(羧噻吩青黴素)等。適用於呼吸道、泌尿生殖道感染等,其殺菌力強,毒副作用較小,孕婦及兒童使用較為安全。但青黴素類容易引起過敏反應,首次使用此葯物之前一定要先做皮膚過敏試驗,並做好過敏搶救治療的准備。此外青黴素不可與同類抗生素聯用、不可與磺胺類葯物和四環素類葯物聯合使用,也不可與氨基糖苷類葯物混合輸液
2、頭孢菌素類
此類葯物可分為四代:第一代頭有頭孢唑啉(先鋒5號)、頭孢拉定(先鋒6號)等,頭孢氨苄(先鋒4號)等。適用於呼吸道、皮膚軟組織、泌尿生殖道感染等的治療。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抗菌譜廣、抗菌作用強、毒性低、且與青黴素相比過敏反應較少,但使用時有可能發生青黴素交叉過敏反應,有青黴素過敏史者慎用。
3、新型β-內醯胺類
此類葯物有碳青黴烯泰類、美羅培南等。其中碳青黴烯類是迄今為止抗菌葯物中抗菌譜最廣、抗菌作用最強的一類抗菌葯,適用於全身各處的感染等優點,但劑量偏高時可能會有驚厥、抽搐、頭痛等不良反應,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4、氨基糖苷類
常用品種有慶大黴素、妥布黴素、奈替米星、大觀黴素等。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對於細菌的作用主要是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因此主要用於敏感需氧革蘭陰性桿菌所致的全身感染。但氨基糖苷類主要不良反應有過敏反應、耳毒性、腎毒性和神經毒性。
以上是對幾種常用消炎葯的簡單介紹,需要注意的是,消炎葯的過度使用會讓機體對細菌產生耐葯性,會使得機體更易被感染且難以治癒。因此,我們一定要慎重使用消炎葯。

❼ 消炎葯有哪幾種

消炎葯,是指抑制炎症因子產生或釋放的葯物,通過抑制炎症因子的產生,使炎症得以減輕至消退,同時使炎症引起的疼痛得以緩解。

消炎葯不是抗菌葯物。

抗菌葯物不是消炎葯。

消炎葯主要有非甾體類和甾體類。

非甾體類葯物包括:阿司匹林、對乙醯氨基芬、雙氯芬酸、消炎痛(吲哚美辛)、布洛芬、芬布芬、等等。

甾體類主要就是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葯物,即糖皮質激素。

常見的消炎葯有如下一些:
青黴素類(如青黴素G、青黴素V、阿莫西林、哌拉西林、氨苄西林等)
頭孢菌素類(如頭孢氨苄、頭孢拉定、頭孢呋辛、頭孢曲松、頭孢 他啶等)
大環內酯類(如紅黴素、羅紅黴素、阿齊黴素、乙醯螺旋黴素等)
氨基糖苷類(如鏈黴素、慶大黴素、阿米卡星等)
四環素類(如四環素、土黴素、 強力黴素等)
氯黴素類(如氯黴素)
喹諾酮類(如諾氟沙星、環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等)
磺胺類(如復方新諾明 )

❽ 消炎類葯品有哪些

平常人們所說的「消炎葯」大多是指由細菌等引起的炎症,消除此類炎症一半使用抗生素,常見的葯物類型有青黴素類(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頭孢黴素類(如頭孢氨苄等),氨基糖苷類(如慶大黴素等),大環內酯類(紅黴素,羅紅黴素等),喹諾酮類(環丙沙星等)
而廣義的抗炎葯包括解熱鎮痛抗炎葯(阿司匹林,對乙醯氨基酚等)、糖皮質激素(地塞米松,氫化可的松等)、抗風濕葯(布洛芬,羥布宗等)、抗痛風葯(吲哚美辛等)和H1受體阻斷劑(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等)

炎症,就是平時人們所說的「發炎」,是機體對於刺激的一種防禦反應,表現為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炎症,可以是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炎症,也可以不是由於感染引起的非感染性炎症。通常情況下,炎症是有益的,是人體的自動的防禦反應,但是有的時候,炎症也是有害的,例如對人體自身組織的攻擊、發生在透明組織的炎症等等。

引起炎症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一)生物性因子
細菌、病毒、立克次體、支原體、真菌、螺旋體和寄生蟲等為炎症最常見的原因。由生物病原體引起的炎症又稱感染(infection)。
(二)物理性因子
高溫、低溫、放射性物質及紫外線等和機械損傷。
(二)化學性因子
外源性化學物質如強酸、強鹼及松節油、芥子氣等。內源性毒性物質如壞死組織的分解產物及在某些病理條件下堆積於體內的代謝產物如尿素等。
(四)壞死組織
缺血缺氧等原因引起的組織壞死是潛在的致炎因子。
(五)免疫反應
免疫反應所造成的組織損傷最常見於各種類型的超敏反應:I型變態反應如過敏性鼻炎、蕁麻疹,II型變態反應如抗基底膜性腎小球腎炎,III型變態反應如免疫復合物沉著所致的腎小球腎炎,IV型變態反應如結核、傷寒等;另外,還有許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潰瘍性結腸炎等。
因此炎症不一定就是由於細菌感染引起,根據不同的原因應當使用不同種類的葯物

熱點內容
英語培訓翻譯 發布:2025-07-10 10:05:31 瀏覽:823
2014暑期實踐 發布:2025-07-10 09:19:41 瀏覽:982
老師批改作業的圖片 發布:2025-07-10 07:56:40 瀏覽:819
蘭州市教育 發布:2025-07-10 04:28:12 瀏覽:486
常州一女教師與男 發布:2025-07-10 04:08:29 瀏覽:752
生物質熱電廠 發布:2025-07-10 03:37:47 瀏覽:304
歷史民權 發布:2025-07-10 03:34:51 瀏覽:53
tea化學 發布:2025-07-10 03:06:29 瀏覽:355
漫畫題師德 發布:2025-07-09 23:54:29 瀏覽:211
使某人做某事的英語 發布:2025-07-09 23:36:43 瀏覽: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