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地理數據服務

地理數據服務

發布時間: 2021-08-01 15:19:00

什麼地理數據編碼,它有什麼作用

地理編碼是為識別點、線、面的位置和屬性而設置的編碼,它將全部實體按照預先擬定的分類系統,選擇最適宜的量化方法,按實體的屬性特徵和集合坐標的數據結構記錄在計算機的儲存設備上。

正向地理編碼提供的專業和多樣化的引擎以及豐富的資料庫數據使得服務應用非常廣泛,在資產管理、規劃分析、供應物流管理和移動端輸入等方面為用戶創造無限的商業價值。

(1)地理數據服務擴展閱讀:

正向服務:

1、反向地理編碼服務

反向地理編碼服務實現了將地球表面的地址坐標轉換為標准地址的過程,反向地理編碼提供了坐標定位引擎,幫助用戶通過地面某個地物的坐標值來反向查詢得到該地物所在的行政區劃、所處街道、以及最匹配的標准地址信息。通過豐富的標准地址庫中的數據,可幫助用戶在進行移動端查詢、商業分析、規劃分析等領域創造無限價值。

2、向量式地理編碼

向量式地理編碼(vector geocoding)指使用坐標參考系統去定義點、線、面特徵的位置。 向量化(vectorization):指將網格式資料轉換為向量形式的過程。

3、網格式地理編碼

網格式地理編碼(raster geocoding)指使用建立於矩陣或方格的座標系統來標定位置,這樣的位置資料包含欄與列,稱為圖元(pixel)。 柵格化(rasterization)指將向量式資料轉換為網格形式的過程。

㈡ 地理信息服務的社會影響

一般認為,地理信息服務的目標是讓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獲取任何空間信息,即所謂的4A(AnyBody、AnyTime、AnyWhere、AnyThing)。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突破若干技術難關,其中,嵌入式GIS技術保障任何人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接入網路環境,提出服務需求,獲取服務內容,分布式異構GIS系統技術和地理信息共享技術則保障能迅速地提供任何空間信息。在「十一五」期間,地理信息服務已經得到了井噴式發展,特別是網路地圖和移動導航服務已經完成將地理信息傳遍千家萬戶的光榮使命。「十二五」則開了個好頭。10月21日,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中國區域內數據資源最全的地理信息服務網站——「天地圖」正式開通。盡管「天地圖」在技術上引發了一些爭議,但這畢竟是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取得的重要成果,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國傳統地理信息服務方式,標志著我國地理信息公共服務邁出實質性的一步。可以說,我國的地理信息服務剛一起步便取得了不小的成功,在下一個五年中,除了在技術上完善網路架構和加強標准化建設外,希望更多的服務模式能夠被探索出來,比如,可以基於微博發布你的瞬時位置和狀態,將空間信息和屬性信息關聯起來,存入時空資料庫,你的朋友就可以通過網路地圖服務獲取你的時空變化信息,真正掌握你的一舉一動,實現更高層次的「人肉」——當然,關於地理信息服務的相關政策法規也必須配套健全,以免更多侵權案、隱私案等杯具出現。

㈢ 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的主要系統功能有哪些

國土資源信息是基本國情的重要反映,是國土資源規劃、管理、保護和合理利用的基礎。通過國土資源信息的深度開發和充分利用,以准確掌握資源「家底」,及時了解資源的動態變化,監測與分析資源市場走勢,為有效調控資源開發、供應和布局,加強國土資源監管、落實最嚴格資源保護制度提供科學依據。同時,國土資源信息也是國家宏觀規劃、區域發展、城市與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結構布局和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依據。據統計,約有75-80%的人類社會活動都涉及自然資源和地理空間信息。隨著人們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類社會對於空間信息的消費需求日益增長,基於空間位置的信息服務可望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資源和地理空間信息的加工、製作和分發等服務必將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與壯大。因此,國土資源信息是國家重要的基礎性、戰略性信息資源,國土資源信息的深度開發和廣泛利用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經過建國50多年來的國土資源調查、監測與評價工作,我國積累了大量的國土資源信息。通過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城鎮地籍調查和耕地後備資源調查評價等一系列基礎工作,查清了從每一地塊到村、鄉、縣、市(地)、省和全國的土地利用、權屬狀況等大量翔實的第一手資料;通過開展區域地質調查、礦產資源勘查和環境地質調查評價等工作,掌握了豐富的區域地質、礦產資源儲量和分布、地質環境與災害等基礎信息;獲取了大量的海洋宏觀經濟、海洋基礎地理、海洋資源、海洋環境和海洋災害等基礎信息;完成了覆蓋全國陸地的基礎測繪。

國土資源部成立後,開展的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通過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獲取和積累了大量的國土資源數字信息。近幾年,建立了覆蓋全國的1∶50萬土地利用現狀、國家級土地利用規劃、城市基準地價、1:50萬基礎地質、1:20萬基礎地質與水文地質、礦產資源儲量、國家級礦產資源規劃等基礎資料庫。完成700多個縣(市)1:1萬土地利用現狀、400多個縣(市)城鎮地籍、主要城市土地利用遙感監測、重點城市及經濟開發區1∶5萬水工環綜合地質、重要礦產勘查與開發利用等資料庫建設。已完成1:100萬和1:50萬海洋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建設,並實現了與國際海洋信息的交換與共享。建立了全國1:100萬、1:25萬、1:5萬和七大江河流域1∶1萬基礎地理資料庫。

國土資源信息積累不僅支撐了國土資源管理工作,而且成為我國制定國民經濟規劃、計劃的重要依據。由於國土資源信息具有數據海量、空間性強、動態變化、類型和結構復雜等特點,深度開發、科學管理和有效利用國土資源信息,充分發揮其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是一項需要認真研究、科學規劃並重點加以推進的系統工程。我們將按照國家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總體部署,以「統一領導、統籌規劃,統一標准、信息共享,服務管理、面向社會」為指導方針,突出一個「統」字,立足一個「用」字,著眼需求,講求實效,進一步推進國土資源信息的開發利用,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大力推行電子政務,促進國土資源信息的開發利用。面向資源監管、調控和服務的國家目標,通過實施「金土工程」,建立耕地保護國家監管系統、礦產資源國家安全保障系統、地質災害預警預報及應急指揮系統,加快應用系統的部署和業務化運行,在國土資源管理的各環節深度開發並充分利用信息資源,大幅度提高國土資源管理中信息資源的採集、處理、傳輸效率,促進國土資源管理和決策的科學化水平。加強政務信息資源的組織與集成,通過門戶網站向社會提供信息發布、查詢服務和網上業務受理服務,形成公益性國土資源信息產品生產、管理與服務的長效機制。

第二,面向經濟社會發展,加強基礎性、戰略性國土資源信息庫建設。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地籍信息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基礎性、戰略性作用。我們將積極爭取把地籍資料庫建設納入國家基礎資料庫建設規劃,在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和總體框架下,按照統一的標准體系,整合現有的數據海量、布局分散的城鎮地籍和農村地籍信息資源,建立多尺度國家地籍資料庫,形成地籍信息的共享機制,完善應用服務體系,滿足資源與資產管理、財政稅收和社會公眾的需要。整理和匯總分散各地的地質勘查鑽孔資料,建立全國地質鑽孔資料庫,拯救建國50多年以來國家累計投入上千億元所取得的寶貴地質資料,並廣泛提供服務。加快推進「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建設,為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提供統一的空間定位與基礎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立國家資源與生態環境監測資料庫,服務於國家資源與生態環境建設。

第三,加快國土資源信息標准建設,完善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政策與管理機制。重點開展國土資源信息採集、質量控制、電子政務管理流程、電子文檔等方面標准與規范的編制。加快國土資源數據匯交、共享政策研究與相關制度的制定,建立科學、有效的信息管理機制。構建國土資源信息共享的分級分類體系,在保障安全的條件下實現信息的充分共享,滿足人民生活日益提高情況下對國土信息需求增加的需要。

第四,加強網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國土資源信息開發利用的效率。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先進的國土資源信息開發利用技術平台。依託國家政務網路,建立連接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網路體系,形成安全、暢通、便捷的高速國土資源信息網,提高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之間信息傳輸的效率。建立統一的國土資源門戶網站,通過信息服務系統建設,積極推行「窗口式」辦公和「一站式」服務,圍繞依法行政和政務公開,大力開展國土資源政務信息的網上公開。

第五,積極參與國家自然資源與地理空間資料庫建設。國土資源信息庫建設是國家自然資源與地理空間資料庫建設的重要內容,我們將在國家的統一部署下,在國土資源數據分中心平台上,加強信息資源整合改造,建設可提供電子政務和社會化共享服務的標准化、規模化和可持續更新維護的基礎性、戰略性國土資源信息庫,為國家宏觀管理構築國土資源信息共享和應用服務平台,為社會提供系列化、標准化的國土資源信息產品,為促進我國空間信息產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第六,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國土資源信息開發利用意識。為滿足國土資源信息開發利用事業長遠發展的需要,我們將大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培養一批既懂信息技術和信息管理,又有國土資源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同時,在國土資源行業內進一步統一思想,充分認識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戰略意義,牢固樹立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意識,為大力推進國土資源信息開發利用創造良好的環境。

各位來賓、朋友們、同志們,國土資源信息開發利用是國家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土資源部將繼續深入學習和貫徹小平同志關於「開發信息資源,服務四化建設」的指示,按照國家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總體規劃,加強與其他部門的交流與協作,大力推進國土資源信息的開發利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我們真誠的希望國家和有關部門對國土資源信息的開發利用給予更多的支持和關注。

本次論壇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讓我們充分利用這次機會,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共同探索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道路,讓信息資源更好地造福於人類。

㈣ 零售業分店選址地理數據分析服務具體怎麼

可以通過周圍人口地理環境數據及競爭對手的綜合分析,分析門店間/商圈之間的相互關系和影響,對布局點進行優化 減少不必要的網點現場拜訪,以及避免新網點與現有店的競爭關系。

㈤ 宏圖遠見零售業分店選址地理數據分析服務是什麼

如何進行復正確的門店選址制和網點布局優化;面對著大量的供應商資源,如何進行 供應渠道的區域分析,以及高效的供應鏈管理;對於大規模跨區域的零售 企業,擁有著眾多的資產和設施,如何進行資產管理、了解各項資產的存 儲位置,以及如何規劃資產轉移等,這都是零售行業面臨的眾多問題。宏圖遠見據估算,超過80%的商業經濟數據與空間位置有關,合理有效地開發和利用 這些空間數據,可以優化資源配置,降低商業運行成本,並用於規劃、監 測、改善區域商業和經濟環境。

㈥ 地理空間信息服務研究現狀

目前國內外在地理信息服務領域研究較多,主要分為下面三個方面。

1.3.3.1 地理空間信息服務標准化方面

地理空間信息服務標准化工作是地理空間信息服務得以穩健發展,高效互操作與集成的基礎,得到了許多國際化組織和機構的關注,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作為全球最大的空間信息、互操作規范的制訂者和倡議者,開放地理信息系統聯盟(OpenGISConsortium,OGC)已經認識到在地理信息領域中引入 Web 服務技術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對地理信息服務制定了一系列的規范,主要包括: 網路矢量數據服務(Web Feature Service,WFS)、網路柵格數據服務(Web Coverage Service,WCS)、網路地圖服務(Web Map Service,WMS)、網路處理服務(Web Geoprocessing Service)、網路目錄服務(Catalogue Service-Web)等地理信息服務的相關規范。以上這些規范既可以作為 Web 服務的空間數據服務規范,又可以作為空間數據的互操作實現規范。國際標准化組織 ISO/TC211 技術委員會在 ISO 19119 草案中也對地理信息服務的相關概念、標准做了規定。在 ISO/TC211 技術委員會和 OGC 組織制定地理信息服務的內涵和標準的基礎上,越來越多的學者投入到地理信息 Web 服務研究中。然而,國內在地理空間信息服務標准化方面的研究人員和研究工作非常少。

1.3.3.2 地理空間信息服務模式及框架方面

國外 Panatkool(2002)介紹了一種基於 P2P 網格的分布式網路地理信息服務模式,在這個模式下,地理信息服務可以在節點間遷移。Onchaga(2006)研究了一種服務質量(QoS)支持的服務鏈方法,使得地理空間信息服務在發現、組合以及執行過程中能同時顧及功能性以及質量上的要求,並且構建了一個服務質量管理框架以對服務鏈中基礎的概念,規則以及機制進行定義。Shu et al.(2006)提出了如下圖 1.8 融合 OGC 技術和網格技術的地理空間信息共享架構。

圖 1.8 於 OGC 服務的網格框架(Shu et al.,2006)

梁旭鵬等(2006)在分析了傳統的解決空間信息共享與互操作方法存在的不足的基礎上,提出從數據共享、功能互操作系統集成等多面考慮實現空間信息共享與互操作的設計思想,建立基於 Web 服務的分布式空間信息共享與互操作模型。陳應東(2008)提出了適合空間信息特點的空間信息服務模式組成結構,並詳細論述了空間信息服務模式的基本組成要素和特徵,以及模式之間的演變規律; 並在此基礎上闡述了面向服務的空間信息服務活動過程的實現架構與運行流程,空間信息服務資源管理體系以及基於脫坡結構的描述服務之間關系的方法(陳應東,2008)。羅英偉等(羅英偉等,2003; 王文俊等,2005)設計了一個基於 Web Services 技術的、可實現城市空間信息服務集成與互操作的框架 - π 系統框架,系統由 6 個層次組成: 應用層、WWW 服務層、Web 空間應用集成層、空間應用集成服務層、元數據服務和空間信息服務層以及空間信息庫層,系統給城市空間信息應用的開發者提供了一個二次開發的平台和應用系統的基礎框架,屏蔽了城市空間信息應用的分布性和 GIS 平台的異構性,整個系統貫穿 Web Services 的概念,使系統具有良好的開放性,為支持其他 GIS 平台和空間信息服務提供基礎。李琦等(李琦等,2002; 黃曉斌等,2004)在闡述空間智能體 GeoAgent 的概念、特點和行為等有關內容的基礎上,提出基於 GeoAgent 的地理信息服務模式。該模式能夠利用 GeoAgent 的優勢來克服現有GIS 的不足,並通過與 Web 服務等技術相結合,為數字城市中地理信息服務的構建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有利的支撐。汪洋等(2004)認為,區域性/全國性的海洋環境監測系統需要集成許多已有業務化運行的海洋信息系統,並且要為成千上萬的應用系統提供服務,迫切需要一個支持分布式異構環境的海洋監測信息及服務集成框架來指導系統的建設。因此他提出了基於 XML,Web Service,Ontology 等技術的集成框架包括集成匯流排及 Adapter Serv-ice,元資料庫及集成協調器與供二次開發的 API 及 Web Service 工具集。這一集成框架是開放的可擴充的,它實現了數據互操作,軟體互操作與語義互操作,可以應用於大規模海洋監測系統的動態集成,並能有效利用網上豐富的涉海商業 Web 服務(汪洋等,2004)。

1.3.3.3 地理空間信息服務應用方面

這方面研究比較多,Best(2007)介紹了一種是通過在科學工作中使用地理空間信息服務的方法來實現動態環境中對海洋哺乳動物棲息地的預測。Hamre(2009)在 InterRisk項目(歐洲海洋海岸帶環境風險互操作服務)中建立了基於網路地理信息服務的海洋污染監測與預報互操作服務,並成功運用於挪威、英國、愛爾蘭、德國以及波蘭的水域。Foerster et al.(2010)在網路服務環境下基於 OGC 的 WPS 服務實現了地理空間數據的地圖綜合以及模式轉換。王興玲(2002)對基於 Web 的地理信息服務模式以及相關方面的問題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利用 XML(GML/SVG)和 Web Service 技術構建了一個基於 Web 的地理信息服務平台,並成功應用到 「北京指南」平台中。馬林兵等(2003)提出了一個基於可重用 Web Services 技術在全球范圍內解決 GIS 數據集成和共享問題的新方法,並應用於城市交通管理信息系統中。劉文亮等(2009)、楊峰等(2008),分別通過 Web Service 實現了在分布式環境下海洋標量場數據與矢量場數據的遠程時空過程可視化。何亞文等(2009b)通過 Web Service 實現了網路環境下的 NDVI 的計算,研究了基於Web Service 的 Argo 數據服務框架及相應的實現方法,為用戶提供透明的、 「一站式」 的Argo 數據 Web 應用(何亞文等,2009a)。

㈦ ISO 系列標准中地理信息服務標准

如表 3.10 所示,提供了引用過的 ISO 19100 系列標准與擴展開放系統環境的空間信息服務分類之間的映像關系。

表 3.10 ISO 19100 系列標准與擴展開放系統環境空間的信息服務分類之間的映像

續表

表 3.11 說明影像與柵格數據處理的服務。

表 3.12 給出了地理信息融合處理服務分類

表 3.11 影像與柵格數據處理的服務分類

表 3.12 地理數據融合服務分類

㈧ 零售業分店選址地理數據分析服務是什麼意思來著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給零售行業帶來很多挑戰,要能夠做出正確的 商業決策、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必須對市場有充足深入的分析。如何進 行正確的門店選址和網點布局優化;面對著大量的供應商資源,如何進行 供應渠道的區域分析,以及高效的供應鏈管理;對於大規模跨區域的零售 企業,擁有著眾多的資產和設施,如何進行資產管理、了解各項資產的存 儲位置,以及如何規劃資產轉移等,這都是零售行業面臨的眾多問題。宏圖遠見據估算,超過80%的商業經濟數據與空間位置有關,合理有效地開發和利用 這些空間數據,可以優化資源配置,降低商業運行成本,並用於規劃、監 測、改善區域商業和經濟環境。

㈨ 地理數據分析服務是什麼服務呢是做什麼的

地理數據是直接或間接關聯著相對於地球的某個地點的數據,是表示地理位置、分布特點的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諸要素文件。包括自然地理數據和社會經濟數據。如土地覆蓋類型數據、地貌數據、土壤數據、水文數據、植被數據、居民地數據、河流數據、行政境界及社會經濟方面的數據等。
地理數據是各種地理特徵和現象間關系的符號化表示。
地理數據包括空間位置、屬性特徵以及時態特徵三個部分。
自然地理數據在計算機中通常按矢量數據結構或網格數據結構存貯,構成地理信息系統的主體。社會經濟數據在計算機中按統計圖表形式存貯,是地理信息系統分析的基礎數據。
指表徵地理圈或地理環境固有要素或物質的數量、質量、分布特徵、聯系和規律
的數字、文字、圖像和圖形等的總稱。包括空間位置、屬性特徵及時態特徵三部分 。
所謂的地理數據,就是用一定的測度方式描述和衡量地理對象的有關矢量化標志。對於不同的地理實體、地理要素、地理現象、地理事件、地理過程,需要採用不同的測度方式和測度標准進行描述和衡量,這就產生了不同類型的地理數據。在這一方面宏圖遠見做的還是比較不錯,建議推薦!

㈩ 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的數據怎麼使用

步驟 

1

網路搜索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打開第一個

2

服務資源

3

詳細信息

4

打開網頁

5

選擇打開方式為arcmap

6

下載

7

用arcmap打開

注意事項 

電腦必須聯網,因為數據的訪問是通過已經發布好的服務訪問的。

熱點內容
英語培訓翻譯 發布:2025-07-10 10:05:31 瀏覽:823
2014暑期實踐 發布:2025-07-10 09:19:41 瀏覽:982
老師批改作業的圖片 發布:2025-07-10 07:56:40 瀏覽:819
蘭州市教育 發布:2025-07-10 04:28:12 瀏覽:486
常州一女教師與男 發布:2025-07-10 04:08:29 瀏覽:752
生物質熱電廠 發布:2025-07-10 03:37:47 瀏覽:304
歷史民權 發布:2025-07-10 03:34:51 瀏覽:53
tea化學 發布:2025-07-10 03:06:29 瀏覽:355
漫畫題師德 發布:2025-07-09 23:54:29 瀏覽:211
使某人做某事的英語 發布:2025-07-09 23:36:43 瀏覽: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