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化學與生活
『壹』 綠色化學的好處
綠色化學的好處:
綠色化學不但有重大的社會、環境和經濟效益,而且說明化學的負面作用是可以避免的,顯現了人的能動性。綠色化學體現了化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是化學科學高度發展以及社會對化學科學發展的作用的產物,對化學本身而言是一個新階段的到來。作為新世紀的一代,不但要有能力去發展新的、對環境更友好的化學,以防止化學污染;而且要讓年輕的一代了解綠色化學、接受綠色化學、為綠色化學作出應有的貢獻。
(1)綠色化學與生活擴展閱讀:
綠色化學主要研究問題共有12個方面:
(1)從源頭制止污染,而不是在末端治理污染。
(2)合成方法應具備"原子經濟性"原則,即盡量使參加反應過程的原子都進入最終產物。
(3)在合成方法中盡量不使用和不產生對人類健康和環境有毒有害的物質。
(4)設計具有高使用效益低環境毒性的化學產品。
(5)盡量不用溶劑等輔助物質,不得已使用時它們必須是無害的。
(6)生產過程應該在溫和的溫度和壓力下進行,而且能耗最低。
(7)盡量採用可再生的原料,特別是用生物質代替石油和煤等礦物原料。
(8)盡量減少副產品。
(9)使用高選擇性的催化劑。
(10)化學產品在使用完後能降解成無害的物質並且能進入自然生態循環。
(11)發展適時分析技術以便監控有害物質的形成。
(12)選擇參加化學過程的物質,盡量減少發生意外事故的風險。
『貳』 綠色化學對社會的影響是什麼對社會有什麼作用
綠色化學是一門具有明確的社會需求和科學目標的新興交叉學科。綠色化學具有豐富的內涵,並與生物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材料科學和地學等學科有密切的聯系。綠色化學的實施,需要上述學科的知識做基礎並帶動這些學科的發展。從科學觀點認識,綠色化學是對傳統化學思維方式的更新和發展;從環境觀點認識,它是從源頭上消除污染;從經濟觀點認識,它是合理利用資源和能源,降低生產成本,符合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綠色化學又稱環境無害化學或環境友好化學,它從源頭上避免和消除對生態環境有毒有害的原料、催化劑、溶劑和試劑的使用和產物、副產物的產生,力求使化學反應具有「原子經濟」性,實現廢物的「零排放」。因此,綠色化學是發展生態經濟和工業的關鍵,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發展綠色化學的核心科學問題是研究新反應體系,其中包括新合成方法和路線,尋求新的化學原料包括可再生的生物質資源,探索新反應條件如超臨界流體、環境無害的介質以及設計和研製環境友好產品。
綠色化學與環境治理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環境的治理是對已被污染的環境進行治理,使之恢復到被污染前的面目,而綠色化學則是從源頭上阻止污染物生成的新策略,即所謂污染預防。既然沒有污染物的使用、生成和排放,也就沒有環境被污染的問題。因此,只有通過綠色化學的途徑,從科學研究出發發展環境友好化學、綠色化工技術,才能解決環境污染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矛盾。
(1)綠色化學的歷史發展與現狀
綠色化學是當今國際化學學科研究的前沿。1990年美國頒布污染防治法案,並確立其為國策,推動了綠色化學在美國的迅速興起和發展。1996年,美國政府設立的「總統綠色化學挑戰獎」,獎勵在利用化學原理從根本上減少化學污染方面的成就。1997年由美國國家實驗室、大學和企業聯合成立了綠色化學院;美國化學會成立了「綠色化學研究所」。日本制定了環境無害製造技術等以綠色化學為內容的「新陽光計劃」。歐洲、拉美地區也紛紛制定了綠色化學與技術的科研計劃。有關綠色化學的國際學術會議不斷增加,展示了綠色化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受到學術界的高度重視。美國每年有以綠色化學為主題的哥登會議(Gordon Conference)。1999年綠色化學的Gordon Conference在英國牛津召開,同時出版了《綠色化學:理論與應用》專集;同年英國皇家化學會創辦了綠色化學(Green Chemistry)國際性化學期刊,旋即在歐洲掀起了綠色化學的浪潮。總之,綠色化學與技術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政府、企業和學術界所關注的重要研究與發展方向。
我國對綠色化學這一新興學科的研究也十分重視。1995年中國科學院化學部確定了「綠色化學與技術——推動化工生產可持續發展的途徑」的院士咨詢課題,199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聯合資助了「環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學與化學反應工程」重大基礎研究項目,自1998年開始舉辦了國際綠色化學高級研討會,推動了我國綠色化學的發展。以後每年舉行一次, 2001年在山東省召開了第四屆國際綠色化學高級研討會。
(2)綠色化學的發展預測
作為一門新興的多學科交叉滲透的科學,綠色化學已成為當前化學研究的熱點和前沿,是21世紀化學發展的重要方向。未來十年綠色化學主要研究的問題(又稱12項原則)是:
1) 從源頭上制止污染,而不是在末端治理污染;
2) 合成方法應具有「原子經濟性」,即盡量使參加過程的原子都進入最終產物;
3) 在合成方法中盡量不使用和不產生對人類健康和環境有毒有害的物質;
4) 設計具有高使用效益低環境毒性的化學品;
5) 盡量不使用溶劑等輔助物質,不得已使用時它們必須是無害的;
6) 生產過程應該在溫和的溫度和壓力下進行,而且能耗應最低;
7) 盡量採用可再生的原料,特別是用生物質代替石油和煤等礦物原料;
8) 盡量減少副產品;
9) 使用高選擇性的催化劑;
10) 化學產品在使用完後應能降解成無害的物質,並且能進入自然生態循環;
11) 發展適時分析技術以便監控有害物質的形成;
l2) 選擇參加化學進程的物質,盡量減少發生意外事故的風險。
『叄』 綠色化學與現代生活
綠色化學與現代生活.此二者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互為有機結合的.綠色化學是現代生活高品質的一種代衍產物,綠色化學更能使我們的生活水平進快接近高品位高標准.然而現代生活中太多的工業化學未必是綠色的.所以我們要必須了解什麼是綠色化學,它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生活品質,綠色化學是不是在基因工程的范疇之內等等一系列問題.生命是綠色的,所以我們要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
『肆』 求一篇綠色化學與生活的論文!!
現在寫綠色化學與生活的很多啊,上網搜應該可以搜出來吧
『伍』 列舉綠色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實例
2.1 綠色化學在洗滌劑中的應用
多年來, 洗滌劑類化學品是最易引起社會公眾注意的一大類生活必需品。洗滌劑工業不僅要考慮產品的性能、經濟效益, 還更需要有良好的環境質量做保證。表面活性劑對人體的溫和性、安全性及環境相容性一直為人們所關注,通過研究結構性能關系進行分子設計, 開發和使用性能優越、對人體溫和、生態友好的新型"綠色"表面活性劑已成為表面活性劑和洗滌劑生產商的生態責任。溫和型表面活性劑,如烷基多苷(APG) 、醇醚羧酸鹽(AEC) 、脂肪酸甲酯磺酸鈉(MES)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FMEE) 和葡糖醯胺(AGA) 等的用量將增大。
2.2 綠色化學在水處理中的應用
在工業用冷卻水中加入高效穩定劑,可將生產中的直流冷卻水(一次性用水) 改成循環冷卻水,從而節省大量的淡水資源。從綠色化學的角度考慮,新型緩蝕劑是用鉑酸鹽替代原來的鉻酸鹽和重鉻酸鹽,由脂肪胺替代芳香胺,其毒性和污染性都顯著降低,如用綠色產品聚天冬氨酸替代原來的有機磷酸鉻和磷酸鹽類。中水是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經綠色化學技術處理以後,可用於工農業生產的非飲用水。近年來淡水資源日趨緊張,中水的生產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我國在北京、上海等地先後建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中水生產裝置。
2.3 綠色化學在合成有機物上的應用
1991年美國著名有機化學家Trost首先提出了原子經濟性的概念,認為高效的有機合成應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中的每一個原子,使之結合到目標分子中,實現零排放。目前在大工業品中,如氫甲醯化反應、Ziegler-Natta 聚合、從丁二烯和氫氰酸合成己二腈等都是原子經濟性反應的典範。
2.4 綠色化學在能源中的應用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產國和消費國,煤炭為國民經濟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環境污染問題。將生物物質用作化學原料和能源是綠色化學的戰略目標。地球上的綠色植物每年產生的碳氫化合物高達300 億噸以上,其能量儲備相當於8萬億噸煤或8百億噸石油,且可在自然環境中降解。如可將澱粉或纖維素降解成葡萄糖,再用細菌發酵和(或)酶進行催化,生產出我們所需的化學物質。TexasA&M 大學的Holtzapple M教授利用廢棄的生物物質經石灰消化處理,然後進行發酵,生產出有機化學品和燃料。此外,太陽能、水力能、海洋能、風力能、生物物質能均屬於清潔能源。我國水力能資源豐富,水力能實際可利用2.5億千瓦;全國陸地表面每年接受太陽能相當於1.7億噸標准煤的能量。如果能夠合理開發和利用這些清潔能源,既可以替代相當部分的礦物能源,又可減少環境污染。
2.5 綠色化學在輕化工業中的應用
輕化工業的綠色化生產,主要是指製革工業、造紙工業以及發酵工業的綠色化生產。僅造紙行業每年有害廢水的排放量就高達50億噸,佔全國工業廢水總量的1/6,其中90%以上是難以降解的制漿黑液和漂白廢水(白液)。因此,一方面要研究開發源頭綠色化的輕化工業生產工藝技術,另一方面要改造傳統的生產工藝,使之逐步綠色化。鉻鞣仍然是皮革生產中使用的主要鞣製方法,鉻以及皮革中的三價鉻可能被氧化為致癌的六價鉻,對環境和人體健康危害嚴重。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採用單獨的無鉻鞣法還不能完全達到鉻鞣皮革的目的。但無鉻鞣應該是未來的發展趨勢。THP鹽(TetrakisHydroxymethyl Phosphonium Salt,四羥甲基磷鹽)是近年來比較受到關注的一種無鉻化鞣劑,由於它本身還具有阻燃、殺菌、防腐和助染等性能,可以在鞣製的同時賦予皮革更多的功能性,被認為是一種極具前途的有機鞣劑。蔣嵐等利用丙烯酸樹脂和THP鹽結合鞣製,得到皮革的收縮溫度可達到85℃。
2.6 綠色化學在農葯中的應用
由於農葯及其在環境介質間傳遞所引起的污染很難根治,近年來研究者的注意力從農葯的強殺傷力和廣譜性上逐漸轉移到高選擇性和環境友好型農葯的研究上來,高效、安全的農葯品種在市場上漸唱主角。在眾多的新型農葯中,生物農葯可以說是綠色農葯的首選。近年來,我國已經生產了一些植物源農葯,用於綠色食品生產中,如苦楝素、魚藤酮、苦參鹼、藜蘆鹼等,絕大部分植物源殺蟲劑都具有對人畜安全、不污染環境、不易使害蟲產生抗葯性等優點。開發單一活性異構體農葯或降低產品中無效、低效性異構體的比例是當代農葯生產的發展方向之一,如順式氰戊菊酯、順式氯氰菊酯的葯效分別是氰戊菊酯、氯氰菊酯的4倍和2~3倍。目前生物農葯還不能實現大規模的生產,進行大面積快速防治時效果不理想, 很難在短時期內成為農葯的主力軍。模擬天然物質結構合成、開發新劑型以及採用綠色合成技術生產低毒無害的綠色化學農葯,將是未來農葯的重要發展方向。
『陸』 綠色化學與生活
綠色化學與食品加工
綠色化學與現代生活
綠色化學的12項原則和5R原則
為了簡述了綠色化學的主要觀點,P.T.Anastas和J.C.Waner曾提出綠色化學的12項原則,這12項原則對我們今後從事綠色化學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Ⅰ.防止——防止產生廢棄物要比產生後再去處理和凈化好得多。
Ⅱ.講原子經濟——應該設計這樣的合成程序,使反應過程中所用的物料能最大限度地進到終極產物中。
Ⅲ.較少有危害性的合成反應出現——無論如何要使用可以行得通的方法,使得設計合成程序只選用或產出對人體或環境毒性很小最好無毒的物質。
Ⅳ.設計要使所生成的化學產品是安全的——設計化學反應的生成物不僅具有所需的性能,還應具有最小的毒性。
Ⅴ.溶劑和輔料是較安全的——盡量不同輔料(如溶劑或析出劑)當不得已使用時,盡可能應是無害的。
Ⅵ.設計中能量的使用要講效率——盡可能降低化學過程所需能量,還應考慮對環境和經濟的效益。合成程序盡可能在大氣環境的溫度和壓強下進行。
Ⅶ.用可以回收的原料——只要技術上、經濟上是可行的,原料應能回收而不是使之變壞。
Ⅷ.盡量減少派生物——應盡可能避免或減少多餘的衍生反應(用於保護基團或取消保護和短暫改變物理、化學過程),因為進行這些步驟需添加一些反應物同時也會產生廢棄物。
Ⅸ.催化作用——催化劑(盡可能是具選擇性的)比符合化學計量數的反應物更占優勢。
Ⅹ.要設計降解——按設計生產的生成物,當其有效作用完成後,可以分解為無害的降解產物,在環境中不繼續存在。
Ⅺ.防止污染進程能進行實時分析——需要不斷發展分析方法,在實時分析、進程中監測,特別是對形成危害物質的控制上。
Ⅻ.特別是從化學反應的安全上防止事故發生——在化學過程中,反應物(包括其特定形態)的選擇應著眼於使包括釋放、爆炸、著火等化學事故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為了更明確的表述綠色化學在資源使用上的要求,人們又提出了5R理論: 減量——Rection 減量是從省資源少污染角度提出的。減少用量、在保護產量的情況下如何減少用量,有效途徑之一是提高轉化率、減少損失率。②減少「三廢」排放量。主要是減少廢氣、廢水及廢棄物(副產物)排放量,必須排放標准以下。 重復使用——Reuse 重復使用這是降低成本和減廢的需要。諸如化學工業過程中的催化劑、載體等,從一開始就應考慮有重復使用的設計。 回收——Recycling 回收主要包括:回收未反應的原料、副產物、助溶劑、催化劑、穩定劑等非反應試劑。再生——Regeneration 再生是變廢為寶,節省資源、能源,減少污染的有效途徑。它要求化工產品生產在工藝設計中應考慮到有關原材料的再生利用。
拒用——Rejection 拒絕使用是杜絕污染的最根本辦法,它是指對一些無法替代,又無法回收、再生和重復使用的毒副作用、污染作用明顯的原料,拒絕在化學過程中使用。 綠色化學的發展前景
反應原料的綠色化 即反應原料符合5R原則。 原子經濟性反應 在基本有機原料的生產中,已有一些原子經濟性反應的典範,如丙烯氫甲醯化制丁醛、甲醇羰化制醋酸和從丁二烯和氫氰酸合成己二腈等。 高效合成法 不涉及分離高效的的多步合成無疑是潔凈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提高反應的選擇性———定向合成 如不對稱合成。 環境友好催化劑 例如在正己烷的裂解反應中,固體酸SiO2-AlCl3比普通AlCl3具有更好的選擇性,更小的腐蝕性。 物理方法促進化學反應 如微波引發和促進Diels Alder反應、Claisen重排、縮合等許多重要的有機反應。 酶促有機化學反應 酶促有機化學反應有高效性、選擇性、反應條件溫和和自身對環境友好等特點。 溶劑 化學污染不僅來源於原料和產品,而且與反應介質、分離和配方中使用的溶劑有關,有毒揮發性溶劑替代品的研究是綠色化學的重要研究方向。如超臨界流體、水相有機合成和室溫熔鹽溶劑等。 計算機輔助綠色化學設計和模擬 在化學化工領域,計算機已廣泛用於構效分析、結構解析、反應性預測、故障診斷及控制等許多方面。無疑,計算機在尋找符合綠色化學原則的最佳反應路線、化工過程最化、產品設計等方面推動了綠色化學的更快發展。 環境友好產品 如可降解塑料、環境友好農葯、綠色燃料、綠色塗料和CFCs替代物等。 綠色化學為化學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21世紀化學必將大有可為。
『柒』 綠色化學對現在和將來的人類社會發展有何意義
一、來 什麼是綠色化自學
「綠色」是環境意識的革命,「綠色化學」則是化學學科的又一次飛躍。為此,美國還在1996年設立了總統綠色化學挑戰獎,獎勵在利用化學原理從根本上減少化學污染方面的科學成就。此外,日本、歐洲、拉美等國家也相應地制定了環境無害製造技術、減少環境污染技術等方面的內容並建立了大量的綠色化學研究機構。綠色化學在節約原料、保護環境、保障人類健康與安全方面發揮了日益顯著的作用,並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世界各國的許多科研機構和政府部門都在致力於綠色化學的開發和推廣應用。相信隨著科學的進步和人們綠色意識的提高,我們的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會變得更加美好。總之,綠色化學的研究已經成為一門重要的化學學科分支,是我們人類通向綠色生活的必由之路。
『捌』 綠色化學與低碳生活的關系
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可以理解為: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的生活。「節能減排」,不僅是當今社會的流行語,更是關繫到人類未來的戰略選擇。提升「節能減排」意識,對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消費習慣進行簡單易行的改變,一起減少全球溫室氣體(主要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意義十分重大。「低碳生活」節能環保,有利於減緩全球氣候變暖和環境惡化的速度,勢在必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選擇「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應盡的責任。綠色化學又稱環境無害化學,與其相對應的技術稱為綠色技術、環境友好技術。理想的綠色技術應採用具有一定轉化率的高選擇性化學反應來生產目的產品,不生成或很少生成副產品或廢物,實現或接近廢物的「零排放」過程。化學工藝過程中使用無毒無害原料、溶劑和催化劑。 綠色意識是人類追求自然完美的一種高級表現,它不把人看成大自然的主宰者,而是看作大自然中的普通一員,追求的是人對大自然的尊重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綠色意識的發展產物就是綠色科技,綠色科技的范圍比綠色化學廣得多。所謂綠色科技是指以綠色意識為指導研究與環境兼容、不破壞生態平衡、節約資源和能源的綠色科學和工程技術,它的目標在於研究可持續發展的源頭戰略問題。 由於當今世界主要的環境問題大部分直接與化學反應、化工生產過程及它們的產物有關,因此綠色化學便自然而然地成為綠色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
『玖』 綠色化學與現代生活的介紹
《綠色化學與現代生活》是2011年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拾』 舉幾個綠色化學生活實例
一年沒碰化學書了,不知道回答好不好
乙醇汽油
清潔能源
水力發電
電力發電
沼氣池
汽車要尾氣處理或有尾氣吸收裝置
洗衣粉用無磷洗衣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