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地理學重點
概念:經濟地理學是研究產業結構與產業布局演變規律的科學。換句話說,經濟地理學是研究經濟活動區位、空間組織及其與地理環境的相互關系的學科。
❷ 經濟地理學主要內容是什麼
我上個學期剛學完,雖然可能每個學校版本不一樣,但內容應該差不多的。
緒論就只是介紹一下這門學科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意義,整個的體系與其他學科的大概聯系。
然後學習經濟活動區位的內容,經濟活動區位本身也是一個概念,然後結合經濟與地理區位來分析主要的影響因素,比如要素投入(土地、原材料、資源等)、交通、整個的人文與自然環境;還會介紹經典的經濟學和地理學上的著名區位論,比如杜能農業區位論、韋伯工業區位論、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論等,也會講一下關於多部門企業和跨國公司區位。
接著就是經濟活動區域分析,分析區域的結構組織、區域經濟的發展包括產業集群和經濟地域綜合體等,區域之間的空間組織這些,主要就是圍繞經濟與區域。
以上基本上是重點學習的內容,
當然也會學到經濟活動的全球化,那些趨勢還有經典的行業案例比如汽車製造、服裝加工,也會提到發展中國家的一個問題。
最後就會介紹一下經濟地理學研究方法和目前的研究進展什麼的,其實就是講講經典的經濟地理學研究的方法有哪些,還有目前經濟學家一些新的看法和思路什麼。
希望能幫到你啦。
❸ 經濟地理學復習要點和題
這個是我們學校經濟地理學的題
一、解釋下列名詞(每題4分,共20分)
1、k=3的中心地系統(4分)
2、城市化(4分)
3、經濟全球化(4分)
4、區域管制(4分)
5、區域經濟協調發展(4分)
二、概念辨析題(每題10分,共20分)
1、橫向一體化與縱向一體化(10分)
2、通達指數和分散指數(10分)
三、簡答題(每題10分,共30分)
1、邁克爾.波特的競爭優勢理論(10分)
2、用產品周期理論解釋跨國投資的發生(10分)
3、赫希曼的極化――涓滴效應學說(10分)
四、論述題(每題15分,共30分)
1、對比分析跨國公司生產單位四種區位類型之間的特徵和優缺點(15分)
2、分析弗里德曼的區域空間結構演變理論的主要內容及其理論應用(15分)
2007-2008第一學期經濟地理學B卷
一、解釋下列名詞(每題4分,共20分)
1、需求門檻(4分)
2、垂直一體化(4分)
3、交通網的連接度(4分)
4、范圍經濟(4分)
5、產業集群(4分)
二、概念辨析題(每題10分,共20分)
1、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10分)
2、雁行形態學說和赫克歇爾--俄林模型(10分)
三、簡答題(每題10分,共30分)
1、分析區域產業結構的演進機制及其作用機理和缺陷(10分)
2、綜合分析企業增長的原因、戰略和方法(10分)
3、分析區域經濟差異對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10分)
四、論述題(每題15分,共30分)
1、論述增長極理論及其在實踐中的應用(15分)
2、對比分析集聚和擴散機制在區域空間結構形成中的作用機制(15分)
2008-2009第一學期經濟地理學A卷
一、解釋下列名詞(每題3分,共21分)
1、網路的分散指數(3分)
2、規模經濟(3分)
3、經濟全球化(3分)
4、區域管制(3分)
5、根植性(3分)
6、地方化(本土化)(3分)
7、空間距離衰減原理(3分)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9分)
1、20世紀經濟地理學研究的思維方式不斷發生變化,前期的區位論研究以規范性分析為主,60年代的
計量革命帶來了____分析方法,後來又受行為學派的影響,注重____分析,60年代末期以來,又興起
_____分析,90年代以來,經濟地理學研究開始關注制度和文化因素對經濟空間的影響而出現_____
轉向。(4分)
2、制度厚度與區域發展的關系有三種觀點:____、____、____。(3分)
3、杜能圈的圈層結構由里向外依次是____、____、輪作式農業、穀草式農業、三圃式農業和____。
(3分)
4、克里斯塔勒市場原則下形成的中心地系統稱K=____系統,系統中各級中心地市場區的比例關系是
____,各級中心地的比例關系是____。(3分)
5、經濟全球化形成了____、____、____三足鼎立的多極化世界經濟格局。(3分)
6、企業增長的戰略可分為____、____、____。(3分)
三、簡答題(每題8分,共32分)
1、邁克爾.波特的競爭優勢理論(8分)
2、分析區域經濟差異對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8分)
3、赫希曼的極化――涓滴效應學說(8分)
4、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的區別與聯系響(8分)
四、論述題(每題14分,共28分)
1、對比分析集聚和擴散機制在區域空間結構形成中的作用機制(14分)
2、運用你最熟悉的經濟地理學理論解釋一個經濟地理案例或現象(14分)
2008-2009第一學期經濟地理學B卷
一、解釋下列名詞(每題3分,共21分)
1、需求門檻(3分)
2、垂直一體化(3分)
3、交通網的連接度(3分)
4、主導產業(3分)
5、產業集群(3分)
6、雁行形態說(3分)
7、區位因子(3分)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9分)
1、20世紀經濟地理學的發展特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即研究____的變化、研究____的變化和研究
____的變化。(3分)
2、企業增長的動因有以下四個方面:____、____、_____、_____。(4分)
3、在弗農的產品周期理論中,弗農把產品的發展分為____、____和____三個階段。(3分)
4、克里斯塔勒市場原則下形成的中心地系統稱K=____系統,系統中各級中心地市場區的比例關系是
____,各級中心地的比例關系是____。(3分)
5、主要的國際經濟協調組織是____、____、____。(3分)
6、區域增長極理論認為,增長極通過____、____、____對區域經濟活動產生組織作用。(3分)
三、簡答題(每題8分,共32分)
1、用產品周期理論解釋跨國投資的發生(8分)
2、分析企業增長的原因、戰略和方法(8分)
3、分析區域產業結構的演進機制及其作用機理和缺陷(8分)
4、橫向一體化與縱向一體化的區別與聯系(8分)
四、論述題(每題14分,共28分)
1、對比分析跨國公司生產單位四種區位類型之間的特徵和優缺點(14分)
2、區域空間結構的三種形式及其內在聯系(14分)
❹ 經濟地理學考研要考些什麼
1、經濟地理學不是考研設置的專業,而是屬於人文地理學的一個研究方向。
2、人文地理學考研要考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業務課一和業務課二。
3、專業課的考試內容因為學校不同而不同,具體可以去研招網或者報考學校官網查看碩士專業目錄,如北大人文地理學的初試科目是: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或其他外語
(639)城市地理學或(693)高等數學
(864)經濟地理學
❺ 中國經濟地理研究的重點是哪些
中國經濟地理是研究我國「區域發展與運行」的一門學科,對象是全國及各個區域經濟發展與運行的條件、特點、規律與前景。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地理作為地理學科區域研究的一個重要分支在高等教育中的發展是健康的。問世了諸多版本的中國經濟地理教材,培養了大批的經濟地理人才。同時,在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中,一直以「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為主旨,根據國家各個時期的戰略要求又開展了大規模的規劃工作,為制定區域發展政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❻ 經濟地理學的基本內容
對於經濟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多年來一直是各國經濟地理學者探討的一個理論問題。在歐美各國,大致認為經濟地理學主要研究包括生產、交換、消費的廣義的經濟活動,這種研究是在地區基礎上或以一定的地區為單位而進行的;不僅研究經濟活動的分布,而且聯繫到經濟的空間結構;在聯系有關因素時,把地理環境擺在重要地位,著重探討經濟活動和地理環境的關系。
經濟地理學所研究的經濟活動的地域系統,即包括各經濟部門在地域上的布局,也包括各地區經濟部門的結構、規模和發展,以及地域布局和部門結構的相互聯系。因此經濟地理學涉及自然、社會經濟、技術條件多方面的綜合性問題,具有綜合性特徵。經濟活動必然發生在一定的地域內,與一定的地理環境相關,因此經濟地理學又具有明顯的地域性。
與經濟活動有關的條件是多方面的,包括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技術條件。因此經濟地理學的研究工作具有自然—社會經濟—技術相結合的特點。經濟地理學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聯系一定地區的各種有關條件來論證經濟活動的地域布局系統,有助於國家和地區的發展和經濟建設。 由於經濟地理學所研究的特殊領域具有自然、技術、經濟相結合的特點,可以認為它是一門與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有著密切聯系的社會科學范圍內的邊緣科學。
經濟地理學是人文地理學的重要分支學科,它同人文地理學的其他分支如人口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社會地理學、文化地理學等有互相交流觀點、方法和資料的密切聯系,研究領域也有部分重疊。經濟地理學和新興的國土經濟學、生態經濟學、區域科學(區域經濟學)也有許多共同的研究對象。
此外,由於基本理論和分析方法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需要,現代經濟地理學研究內容不斷豐富,與有關學科互相滲透,在地理科學體系內部產生了一系列新的邊緣科學,如資源地理學、應用地理學、建設地理學、數量地理學、發展地理學、預測地理學等。
經濟地理學根據研究對象和范圍的不同,可分為綜合經濟地理學、部門經濟地理學和區域經濟地理學3類,主要是對經濟地理學中一些帶普遍性的綜合問題和基本理論、方法論等問題進行規律性研究,如經濟活動和自然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自然資源的經濟評價、經濟發展對資源的遠景需求及進行地區間平衡的可能性、生產布局的一般規律和原則,經濟活動地域系統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經濟地理學方法的革新、經濟地理學史等。
❼ 當前經濟地理學的理論研究重點有哪些
1) 人地關系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理論研究。 (1) PRED 指標體系選定問題 (2) 區域發展質量的科學認定 (3) 微觀尺度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4) 區域生態型經濟與循環經濟系統的建立問題 。
2.) 全球與地方關系的理論研究。
3) 經濟發展空間格局的理論研究。
4) 區域經濟發展的公平與效率關系。
5) 企業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 。
❽ 經濟地理學研究的重點內容有哪些
學習經濟活動區位的內容,經濟活動區位本身也是一個概念,然後結合經濟與地理區位來分析主要的影響因素,比如要素投入(土地、原材料、資源等)、交通、整個的人文與自然環境;還會介紹經典的經濟學和地理學上的著名區位論,比如杜能農業區位論、韋伯工業區位論、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論等,也會講一下關於多部門企業和跨國公司區位。
接著就是經濟活動區域分析,分析區域的結構組織、區域經濟的發展包括產業集群和經濟地域綜合體等,區域之間的空間組織這些,主要就是圍繞經濟與區域。
以上基本上是重點學習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