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物理奧林匹克競賽

物理奧林匹克競賽

發布時間: 2021-08-01 20:28:42

⑴ 高中物理奧林匹克競賽 和 全國物理聯賽有什麼區別,請從時間、報送學校方面談談。

其實沒有「高中物理奧林匹克競賽」只有「國際中學生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也沒有「全國物理聯賽」只有「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但實際上平常習慣這樣稱呼,都指的是「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

⑵ 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與全國物理競賽一樣嗎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是在中國科協的領導下,由中國物理學會主版辦,各省、自治區、直轄權市自願參加的群眾性的課外學科競賽活動。各項活動得到教育部的同意和支持。競賽的目的是促進中學生提高學習物理的主動性和興趣,改進學習方法,增強學習能力;促進學校開展多樣化的物理課外活動,活躍學習空氣;發現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以便更好地對他們進行培養。

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
國際物理學奧林匹克的英文全名是International Physics Olympiad,縮寫為IPhO。 IPhO的宗旨是通過組織國際性中學生物理競賽來促進學校物理教育方面國際交流的發展,以強調「物理學在一切科學技術和青年的普通教育中日益增長的重要性」。IPhO經過近40年的成功舉辦,其國際聲望越來越高,它的作用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和歐洲物理學會(EPS)所肯定。鑒於IPhO在促進物理教育進步和推動國際交流上所取得的成績,國際物理教育委員會(ICPE)於1991年10月向IPhO頒發了永久性的銅質獎章,輪流由舉辦國保存。
感覺這樣的提問沒有意義
建議自己下去查查資料

⑶ 參加省物理奧林匹克競賽需要什麼條件嗎

困難,你必須在全省,全國的比賽中,再經過國家隊的選拔,培訓,才有資格.我看你的版事情不必想太多.因為權有一些研究生招生考試中的「簡單」的問題,你可以在大學學習.國家這樣做純粹是在世界這件事情並沒有得到調查結果的結果,為了面對它.大多數獲獎者在這個項目是中國人,但沒有人在獲獎者從事的研究有絲毫的成功.和疑問畢業生招聘在中國的質量有目共睹 - 從研究生的實際需求方向嚴重偏離.如果你想走過高考,全國比賽(這是比較困難的,具有挑戰性的高中,然後誤入歧途,走路困難)贏得金牌.你想證明自己,成為每個人身體的能力.依靠自身所好的學校(無論是高中,大學),不局限於學校,不相信教科書會教你就夠了.在物理學領域,並設定自己的方向(物理是非常廣泛的,現在不是一個人全包,有必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填報志願的入口處),您認為楊,愛因斯坦把這個東西?(愛因斯坦高中老師被指責在數學課為弱智,24歲才剛剛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 在瑞士專利局職員,他的成功源於他拚命努力和思考)

⑷ 物理高中奧林匹克競賽都考啥

競賽內容提要(理論基礎)

運動學
1.運動學 參照系。 質點運動的位移和路程、速度、加速度。相對速度。 矢量和標量。矢量的合成和分解。 勻速及勻變速直線運動及其圖象。運動的合成。 拋體運動。圓周運動。 剛體的平動和繞定軸的轉動。
靜力學
1.物體的平衡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 力矩。剛體的平衡條件。重心。 物體平衡的種類。 2.流體靜力學 靜止流體中的壓強。 浮力。
動力學
1.牛頓運動定律 力學中常見的幾種力 牛頓第一、二、三運動定律。慣性參照系的概念。 摩擦力。 彈性力。胡克定律。 萬有引力定律。均勻球殼對殼內和殼外質點的引力公式(不要求導出)。開普勒定律。行星和人造衛星運動。
動量與能量守衡
1.動量 沖量。動量。動量定量 動量守恆定律。 反沖運動及火箭。 2.機械能 功和功率。 動能和動能定理。 重力勢能。引力勢能。質點及均勻球殼殼內和殼外的引力勢能公式(不要求導出)。彈簧的彈性勢能。 功能原理。機械能守恆定律。 碰撞。

波動力學
1.振動 簡諧振動[x=Acos(ωt+α)]。振幅。頻率和周期。位相。 振動的圖象。 參考圓。振動的速度和加速度。 由動力學方程確定簡諧振動的頻率。 阻尼振動。受迫振動和共振(定性了解)。 2.波和聲 橫波和縱波。波長、頻率和波速的關系。波的圖象。 波的干涉和衍射(定性)。 聲波。聲音的響度、音調和音品。聲音的共鳴。樂音和雜訊。

熱學
1.分子動理論 原子和分子的量級分子的熱運動。布朗運動。溫度的微觀意義。 分子力。 分於的動能和分子問的勢能。物體的內能。 2.熱力學第一定律 熱力學第一定律。 3.氣體的性質 熱力學溫標。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普適氣體恆量。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的微觀解釋(定性)。 理想氣體的內能。 理想氣體的等容、等壓、等溫和絕熱過程(不要求用微積分運算)。 4.液體的性質 液體分子運動的特點。 表面張力系數。 浸潤現象和毛細現象(定性)。 5.固體的性質 晶體和非晶體。空間點陣。 固體分子運動的特點。 6.物態變化 熔解和凝固。熔點。熔解熱。 蒸發和凝結。飽和氣壓。沸騰和沸點。汽化熱。臨界溫度。 固體的升華。 空氣濕度和濕度計。露點。 7.熱傳遞的方式 傳導、對流和輻射。 8.熱膨脹 熱膨脹和膨脹系數。

電學
1.靜電場 庫侖定律。電荷守恆定律。 電場強度。電力線。點電荷的場強,場強疊加原理。均勻帶電球殼殼內的場強和殼外的場強公式(不要求導出)。勻強電場。 電場中的導體。靜電屏蔽。 電勢和電勢差。等勢面。點電荷電場的電勢公式(不要求導出)。電勢疊加原理,均勻帶電球殼殼內和殼外的電勢公式(不要求導出)。 電容。電容器的連接。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公式(不要求導出)。 電容器充電後的電能 電介質的極化。介電常數。 2.穩恆電流 歐姆定律。電阻率和溫度的關系。 電功和電功率。 電阻的串、並聯。 電動勢。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一段含源電路的歐姆定律。 電流表。電壓表。歐姆表。 惠斯通電橋。補償電路。 3.物質的導電性 金屬中的電流。歐姆定律的微觀解釋。 液體中的電流。法拉第電解定律。 氣體中的電流。被激放電和自激放電(定性)。 真空中的電流。示波器。 半導體的導電特性。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 晶體二極體的單向導電性。三極體的放大作用(不要求機理)。 超導現象。 4.磁場 電流的磁場。磁感應強度。磁感線。勻強磁場。 洛侖茲力。電子荷質比的測定。質譜儀。迴旋加速器。 5.電磁感應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楞次定律。 自感系數。 互感和變壓器。 6.交流電 交流發電機原理。交流電的最大值和有效值。 純電阻、純電感、純電容電路。 整流、濾波和穩壓。 三相交流電及其連接法。感應電動機原理。 7.電磁振盪和電磁波 電磁振盪。振盪電路及振盪頻率。 電磁場和電磁波。電磁波的波速。赫茲實驗。電磁波的發射和調制。電磁波的接收、調諧、檢波。

光學
1.幾何光學 光的直進、反射、折射。全反射。 光的色散。折射率與光速的關系。 平面鏡成像。球面鏡成像公式及作圖法。 薄透鏡成像公式及作圖法。 眼睛。放大鏡。顯微鏡。望遠鏡。 2.波動光學 光的干涉和衍射(定性)。 光譜和光譜分析。電磁波譜。 3.光的本性 光的學說的歷史發展 光電效應。愛因斯坦方程。 波粒二象性。
原子和原子核
1.原子結構 盧瑟福實驗。原子的核式結構。 玻爾模型。用玻爾模型解釋氫光譜。玻爾模型的局限性。 原子的受激輻射。激光。 2.原子核 原子核的量級天然放射現象。放射線的探測。 質子的發現。中子的發現。原子核的組成。 核反應方程。 質能方程。裂變和聚變。 基本粒子。

數學基礎
1.中學階段全部初等數學(包括解析幾何) 2.矢量的合成和分解極限、無限大和無限小的初步概念 3.不要求用微積分進行推導或運算

實驗基礎
1.要求掌握國家教委制訂的《全日制中學物理教學大綱》中的全部學生實驗。 2.要求能正確地使用(有的包括選用)下列儀器和用具: 米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天平。秒錶。溫度計。量熱器。電流表。電壓表。歐姆表。萬用電表。電池。電阻箱。變阻器。電容器。變壓器。電鍵。二極體。光具座(包括平面鏡、球面鏡、棱鏡、透鏡等光學元件在內)。 3.有些沒有見過的儀器,要求能按給定的說明書正確使用,例如電橋、電勢差計、示波器、穩壓電源、信號發生器等。 4.除了國家教委制訂的《全日制中學物理教學大綱》中規定的學生實驗外,還可安排其他的實驗來考查學生的實驗能力,但這些實驗所涉及到的原理和方法不應超過本提要第一部分(理論基礎),而所用儀器應在上述第2、3指出的范圍內。 5.對數據處理,除計算外,還要求會用作圖法。關於誤差,只要求直讀示數時的有效數字和誤差、計算結果的有效數字(不作嚴格的要求)和主要系統誤差來源的分析。

其他方面
物理競賽的內容有一部分有較大的開闊性,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物理知識在各方面的應用。對自然界、生產和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現象的解釋。 2.近代物理的一些重大成果和現代的一些重大信息。 3.一些有重要貢獻的物理學家的姓名和他們的主要貢獻。

⑸ 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一般是什麼時候開始報名怎麼報名

之後能走多遠就看你自己的水平了,這個報名貌似是在5這個是要經過層層選拔,從市裡省里一直到全國賽取得一等獎的再集訓最終確定參賽人選,報名直接報每年9月的全國高中xx競賽就好(數理化的初賽都是9月)

⑹ 求這幾年全國物理奧林匹克競賽題目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
一、理論基礎
力 學
1、運動學
參照系。質點運動的位移和路程,速度,加速度。相對速度。
矢量和標量。矢量的合成和分解。
勻速及勻速直線運動及其圖象。運動的合成。拋體運動。圓周運動。
剛體的平動和繞定軸的轉動。
2、牛頓運動定律
力學中常見的幾種力;牛頓第一、二、三運動定律。慣性參照系的概念。
摩擦力。彈性力。胡克定律。
萬有引力定律。均勻球殼對殼內和殼外質點的引力公式(不要求導出)。開普勒定律。行星和人造衛星的運動。
3、物體的平衡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力矩。剛體的平衡。重心。
物體平衡的種類。
4、動量
沖量。動量。動量定理。
動量守恆定律。反沖運動及火箭。
5、機械能
功和功率。動能和動能定理。
重力勢能。引力勢能。質點及均勻球殼殼內和殼外的引力勢能公式(不要求導出)。彈簧的彈性勢能。
功能原理。機械能守恆定律。
碰撞。
6、流體靜力學
靜止流體中的壓強。 浮力。
7、振動
簡揩振動。振幅。頻率和周期。位相。振動的圖象。
參考圓。振動的速度和加速度。
由動力學方程確定簡諧振動的頻率。
阻尼振動。受迫振動和共振(定性了解)。
8、波和聲
橫波和縱波。波長、頻率和波速的關系。波的圖象。
波的干涉和衍射(定性)。
聲波。聲音的響度、音調和音品。聲音的共鳴。樂音和雜訊。
熱 學
1、分子動理論
原子和分子的量級。
分子的熱運動。布朗運動。溫度的微觀意義。
分子力。
分子的動能和分子間的勢能。物體的內能。
2、熱力學第一定律
熱力學第一定律。
3、氣體的性質
熱力學溫標。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普適氣體恆量。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的微觀解釋(定性)。
理想氣體的內能。
理想氣體的等容、等壓、等溫和絕熱過程(不要求用微積分運算)。
4、液體的性質
流體分子運動的特點。
表面張力系數。
浸潤現象和毛細現象(定性)。
5、固體的性質
晶體和非晶體。空間點陣。
固體分子運動的特點。
6、物態變化
熔解和凝固。熔點。熔解熱。
蒸發和凝結。飽和汽壓。沸騰和沸點。汽化熱。臨界溫度。
固體的升華。
空氣的濕度和濕度計。露點。
7、熱傳遞的方式
傳導、對流和輻射。
8、熱膨脹
熱膨脹和膨脹系數。
電 學
1、靜電場
庫侖定律。電荷守恆定律。
電場強度。電場線。點電荷的場強,場強疊加原理。均勻帶電球殼殼內的場強和殼外的場強公式(不要求導出)。勻強電場。
電場中的導體。靜電屏蔽。
電勢和電勢差。等勢面。點電荷電場的電勢公式(不要求導出)。電勢疊加原理。均勻帶電球殼殼內和殼外的電勢公式(不要求導出)。
電容。電容器的連接。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公式(不要求導出)。
電容器充電後的電能。電介質的極化。介電常數。
2、恆定電流
歐姆定律。電阻率和溫度的關系。
電功和電功率。 電阻的串、並聯。
電動勢。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一段含源電路的歐姆定律。
電流表。電壓表。歐姆表。
惠斯通電橋,補償電路。
3、物質的導電性
金屬中的電流。歐姆定律的微觀解釋。 液體中的電流。法拉第電解定律。
氣體中的電流。被激放電和自激放電(定性)。
真空中的電流。示波器。
半導體的導電特性。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
晶體二極體的單向導電性。三極體的放大作用(不要求機理)。
超導現象。
4、磁場
電流的磁場。磁感應強度。磁感線。勻強磁場。
安培力。洛侖茲力。電子荷質比的測定。質譜儀。迴旋加速器。
5、電磁感應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楞次定律。 自感系數。 互感和變壓器。
6、交流電
交流發電機原理。交流電的最大值和有效值。
純電阻、純電感、純電容電路。
整流和濾波。 三相交流電及其連接法。感應電動機原理。
7、電磁振盪和電磁波
電磁振盪。振盪電路及振盪頻率。
電磁場和電磁波。電磁波的波速,赫茲實驗。
電磁波的發射和調制。電磁波的接收、調諧,檢波。
光 學
1、幾何光學
光的直進、反射、折射。全反射。
光的色散。折射率與光速的關系。
平面鏡成像。球面鏡成像公式及作圖法。薄透鏡成像公式及作圖法。
眼睛。放大鏡。顯微鏡。望遠鏡。
2、波動光學
光的干涉和衍射(定性)
光譜和光譜分析。電磁波譜。
3、光的本性
光的學說的歷史發展。
光電效應。愛因斯坦方程。
波粒二象性。
原子和原子核
1、原子結構
盧瑟福實驗。原子的核式結構。
玻爾模型。用玻爾模型解釋氫光譜。玻爾模型的局限性。
原子的受激輻射。激光。
2、原子核
原子核的量級。
天然放射現象。放射線的探測。
質子的發現。中子的發現。原子核的組成。
核反應方程。
質能方程。裂變和聚變。
基本粒子。
數學基礎
1、中學階段全部初等數學(包括解析幾何)。
2、矢量的合成和分解。極限、無限大和無限小的初步概念。
3、不要求用微積分進行推導或運算。
二、實驗基礎
1、要求掌握國家教委制訂的《全日制中學物理教學大綱》中的全部學生實驗。
2、要求能正確地使用(有的包括選用)下列儀器和用具:米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天平。停表。溫度計。量熱器。電流表。電壓表。歐姆表。萬用電表。電池。電阻箱。變阻器。電容器。變壓器。電鍵。二極體。光具座(包括平面鏡、球面鏡、棱鏡、透鏡等光學元件在內)。
3、有些沒有見過的儀器。要求能按給定的使用說明書正確使用儀器。例如:電橋、電勢差計、示波器、穩壓電源、信號發生器等。
4、除了國家教委制訂的《全日制中學物理教學大綱》中規定的學生實驗外,還可安排其它的實驗來考查學生的實驗能力,但這些實驗所涉及到的原理和方法不應超過本提要第一部分(理論基礎),而所用儀器就在上述第2、3指出的范圍內。
5、對數據處理,除計算外,還要求會用作圖法。關於誤差只要求:直讀示數時的有效數字和誤差;計算結果的有效數字(不做嚴格的要求);主要系統誤差來源的分析。
三、其它方面
物理競賽的內容有一部分要擴及到課外獲得的知識。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物理知識在各方面的應用。對自然界、生產和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現象的解釋。
2、近代物理的一些重大成果和現代的一些重大信息。
3、一些有重要貢獻的物理學家的姓名和他們的主要貢獻。

⑺ 高中物理奧林匹克競賽大綱以及規則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章程
(1991年2月12日經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通過、2004年11月修改)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對外可以稱中國物理奧林匹克,英文名為chinese physics olympiad,縮寫為CPhO)是在中國科協領導下,由中國物理學會主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自願參加的群眾性的課外學科競賽活動,這項活動得到國家教育委員會基礎教育司的正式批准。
競賽的目的是促使中學生提高學習物理的主動性和興趣,改進學生方法,增強學習能力;幫助學校開展多樣化的物理課外活動,活躍學習空氣;發現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以便更好的對他們進行培養。
第二條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要貫徹「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精神,競賽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可以比中學生物理教學大綱和教材有所提高和擴展。
第三條 參加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者主要是在物理學習方面比較優秀的學生,競賽應堅持學生自願參加的原則。競賽活動主要應在課余時間進行,不要搞層層選拔,不要影響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
第四條 學生參加競賽主要依靠學生平時的課內外學習和個人努力,學校和教師不要為了准備參加競賽而臨時突擊,不要組織「集訓隊」或搞「題海戰術」,以免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和身體健康,學生在物理競賽中的成績只反映學生個人在這次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水平,不應當以此來衡量和評價學校的工作和教師的教學水平。

第二章 組織領導

第五條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由中國物理學會主辦。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制定《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章程》;設立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簡稱全國競委會),統一領導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活動。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由主任1人、副主任和委員若幹人組成,主任和副主任由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聘任,組成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簡稱常委會)。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可設名譽主任,由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聘任。
全國競委會委員任期一年,產生辦法如下:
1、 每省(自治區、直轄市)物理學會各委派委員一人;
2、承辦本屆和下屆決賽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物理學會各委派3人;
3、由常委會根據需要聘請若幹人任特邀委員。
第六條 常委會在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領導下主持全國競委會工作;制定有過競賽工作的各項實施細則。
全國競委會在決賽期間召開全體會議,研究和討論與本屆和下屆競賽有關事宜,交流組織競賽活動的經驗,提出意見和建議;審議通過決賽獲獎學生名單。
全國競委會委員在任期內負責常委會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競賽委員會工作上的聯系。
第七條 常委會下設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命題組(簡稱命題組)和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辦公室(簡稱辦公室)等工作機構。
命題組成員由常委會聘請專家擔任。命題組負責預賽、復賽理論試題及決賽的理論、實驗試題的命題工作。
辦公室負責處理有關競賽的日常事務。
第八條 每年承辦決賽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物理學會與有關方面協商組成該界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組織委員會(簡稱組委會),組委會負責決賽期間各項活動的籌備與組織工作以及命題會議的會務工作。
第九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物理學會與各有關方面協商組成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簡稱地方委員會)。地方委員會要按照《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章程》和常委會制定的有關競賽工作的各項實施細則,負責組織和領導本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競賽的各項活動。
地方競委會的工作受全國競委會的指導和監督。

第三章 競賽程序

第十條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每年舉行一次,包括預賽、復賽和決賽。在校高中生可向學校報名,經學校同意,由學校倒地方競委會制定的地點報名。凡報名參加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的學生均在地方競委會指定的地點參加預賽。預賽(筆試)由全國競賽委員會統一命題和制定評分標准,辦公室統一制卷。各地方競賽委員會組織賽事和評定成績。預賽滿分為200分,競賽時間為3小時。地方競委會不得組織其它考試來確定學生參加預賽的資格。
第十一條 復賽包括理論和實驗兩部分。理論題由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命題組統一命題和制定評分標准,辦公室統一制卷。理論考試滿分為160分,時間為3小時。各地方競委會組織賽事和評定成績。復賽實驗由地方競委會命題和評定成績,滿分為40分,實驗時間為3小時。復賽實驗的日期、地點和組織辦法由各地方競委會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制定。
參加復賽的學生由地方競委會根據決賽成績確定。參加復賽理論考試的人數不得少於本賽區一等獎名額的5倍。參加復試實驗考試人數不得少於本賽區一等獎名額的的1.2倍。
第十二條 各地方競委會根據學生復賽的總成績(理論考試成績和實驗考試成績之和)擇優推薦3名學生參加決賽。對於在上屆決賽中成績較好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給予獎勵名額,凡有學生獲一等獎者,一律獎勵1名。在當年舉行的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中獲金、銀、銅講的學生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每有1名學生獲獎,就獎勵1名。
承辦決賽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參加決賽的名額可增加3名。
若參加決賽的最後一個名額有兩名以上的學生總成績相同,則地方競委會根據他們的理論成績高低擇優確定一名;若理論成績最高的學生有兩名以上也相同,則地方競委會可對理論成績並列最高的學生以筆試的形式進行加試,選取成績最好的1名。
決賽由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命題組命題命題和制定評分標准,決賽包括理論和實驗兩部分。競賽時間各3小時。理論滿分為140分,實驗滿分為60分。由組委會聘請高校教師閱卷評分。
由常委會聘請專家組成評獎組,由評獎組核審學生決賽成績,提出獲獎名單,最後由全國競委會審議通過。

第四章 命題原則

第十三條 競賽內容要從我國目前高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但不必拘泥於現行的教學大綱和教材。常委會要根據此原則編寫《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和《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復賽實驗指導書》。
第十四條 預賽、復賽和決賽理論命題均以《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為依據。復賽實驗題目從《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復賽實驗指導書》中選定。決賽實驗命題以《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和《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復賽實驗指導書》為基礎。

第五章 獎勵辦法

第十五條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只評選個人獎,不搞省、地、市、縣或學校之間的評比,根據決賽成績和參加決賽人數,每屆評選出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一等獎和二等獎人數各占參加決賽人數的1/6和1/3。若一(或二)等獎最後一個名額有兩名或兩名以上的學生總成績相同,則都評定為一(或二)等獎。由全國競賽委員會給予獎勵,在舉行決賽的城市召開授獎大會,頒發全國學和物理競賽獲獎證書。
第十六條 對於預賽和復賽中成績優異的學生,全國競委員設立賽區一、二、三等獎,由地方競委會按學生成績進行評定。賽區一等獎的評定以復賽總成績為准。賽區二等獎的評定以復賽理論成績為准。賽區三等獎的評定標准由地方競委會根據學生成績和當地實際情況決定。賽區一、二、三等獎獲獎者均頒發相應的獲獎證書。
賽區一等獎的名額由常委會決定。若賽區一等獎最後一個名額由兩名以上的學生總成績相同,則地方競委會應根據他們的理論成績高低擇優確定一名;若理論成績最高的學生又兩名以上相同,則地方競委會可對理論成績並列最高的學生以筆試的形式進行加試,選取成績最好的一名。賽區二、三等獎的名額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物理學會確定。
對獲獎學生的獎勵要有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
第十七條 對在決賽中獲獎和獲賽區一、二等獎的學生的指導老師,由各地方競委會確定名單,以全國競委會名義給予表彰,發給榮譽證書。

第六章 守則和紀律、監督、懲罰

第十八條 關於競賽守則和紀律、監督和懲罰,按中國科協頒發的有關條例中的規定執行。

第七章 經 費

第十九條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所需經費應根據中國科協的規定主要通過各種途徑自籌,但必須嚴格遵守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
第二十條 學生參加預、復賽應繳納報名費和試卷費。報名費收入全部由地方競委會留用,試卷費上交全國競委會辦公室。參加決賽的學生要繳納決賽參賽費,作為全國競委會和組委會進行與決賽有關的各項工作的部分經費。
學生參加競賽所需食、宿、交通費用原則上由學生自理。對經濟有困難的學生由地方競委會與有關方面協商給予補助。
第二十一條 決賽活動所需經費由組委會負責籌措,全國競委會給予適當補助。
第二十二條 經費開支應貫徹勤儉節約的原則。向學生收取的費用應根據競賽成本核定,不以盈利為目的。

第八章 附 則

第二十三條 本章程經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制定。本章程的解釋權屬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會。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2006年2月修訂版。
一、理論基礎
力 學
1、運動學
參照系。質點運動的位移和路程,速度,加速度。相對速度。
矢量和標量。矢量的合成和分解。矢量的標積和矢積
勻速及勻速直線運動及其圖象。運動的合成。拋體運動。圓周運動。
剛體的平動和繞定軸的轉動。
2、牛頓運動定律
力學中常見的幾種力
牛頓第一、二、三運動定律。慣性參照系的概念。摩擦力。
彈性力。胡克定律。 慣性力的概念。
萬有引力定律。均勻球殼對殼內和殼外質點的引力公式(不要求導出)。
開普勒定律。行星和人造衛星的運動。
3、物體的平衡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力矩剛體的平衡。重心。物體平衡的種類。
4、動量
沖量。動量。質點與質點組的動量定理。
動量守恆定律。質心,質心運動定理。反沖運動及火箭。
5、沖量距
角動量。質點與質點組的角動量定理(不引入轉動慣量)。
角動量守恆定律。
6、機械能
功和功率。動能和動能定理。
重力勢能。引力勢能。質點及均勻球殼殼內和殼外的引力,勢能公式(不要求導出)。
彈簧的彈性勢能。功能原理。機械能守恆定律。碰撞。恢復系數。
7、流體靜力學
靜止流體中的壓強。浮力。
8、振動
簡揩振動[ x=Acos(ωt+α)]。振幅。頻率和周期。位相。振動的圖象。
參考圓。振動的速度υ=-Asin(ωt+α)]和加速度。
由動力學方程確定簡諧振動的頻率,簡諧振動的能量。
同方向同頻率簡諧振動的合成。
阻尼振動。受迫振動和共振(定性了解)。
9、波和聲
橫波和縱波。波長、頻率和波速的關系。波的圖象。
平面簡諧波的表達式y= Acos(t-x/v)
波的干涉和衍射(定性)。駐波,聲波。聲音的響度、音調和音品。
聲音的共鳴。樂音和雜訊。多普勒效應。
熱 學
1、分子動理論
原子和分子的量級。
分子的熱運動。布朗運動。溫度的微觀意義。
分子力。 分子的動能和分子間的勢能。物體的內能。
2、熱力學第一定律
熱力學第一定律。
3、熱力學第二定律
熱力學第二定律。可逆過程和不可逆過程。
4、氣體的性質
熱力學溫標。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普適氣體恆量。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的微觀解釋(定性)。
理想氣體的內能。
理想氣體的等容、等壓、等溫和絕熱過程(不要求用微積分運算)。
5、液體的性質
流體分子運動的特點。
表面張力系數。浸潤現象和毛細現象(定性)。
6、固體的性質
晶體和非晶體。空間點陣。
固體分子運動的特點。
7、物態變化
熔解和凝固。熔點。熔解熱。
蒸發和凝結。飽和汽壓。沸騰和沸點。汽化熱。臨界溫度。
固體的升華。空氣的濕度和濕度計。露點。
8、熱傳遞的方式
傳導、對流和輻射。
9、熱膨脹
熱膨脹和膨脹系數。
電 學
1、靜電場
庫侖定律。電荷守恆定律。
電場強度。電場線。點電荷的場強,場強疊加原理。均勻帶電球殼殼內的場強和殼外的場強公式(不要求導出)。勻強電場。
電場中的導體。靜電屏蔽。
電勢和電勢差。等勢面。點電荷電場的電勢公式(不要求導出)。電勢疊加原理。均勻帶電球殼殼內和殼外的電勢公式(不要求導出)。
電容。電容器的連接。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公式(不要求導出)。
電容器充電後的電能。電介質的極化。介電常數。
2、恆定電流
歐姆定律。電阻率和溫度的關系。
電功和電功率。電阻的串、並聯。
電動勢。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一段含源電路的歐姆定律。基爾霍夫定律。
電流表。電壓表。歐姆表。
惠斯通電橋,補償電路。
3、物質的導電性
金屬中的電流。歐姆定律的微觀解釋。
液體中的電流。法拉第電解定律。
氣體中的電流。被激放電和自激放電(定性)。
真空中的電流。示波器。
半導體的導電特性。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
晶體二極體的單向導電性。三極體的放大作用(不要求機理)。
超導現象。
4、磁場
電流的磁場。磁感應強度。磁感線。勻強磁場。 長直導線中的電流和磁場。
安培力。洛侖茲力。電子荷質比的測定。質譜儀。迴旋加速器。
5、電磁感應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楞次定律。感應電場(渦旋電場)
自感系數。互感和變壓器。
6、交流電
交流發電機原理。交流電的最大值和有效值。
純電阻、純電感、純電容電路。
整流、濾波和穩壓。
三相交流電及其連接法。感應電動機原理。
7、電磁振盪和電磁波
電磁振盪。振盪電路及振盪頻率。
電磁場和電磁波。電磁波的波速,赫茲實驗。
電磁波的發射和調制。電磁波的接收、調諧,檢波。
光 學
1、幾何光學
光的直進、反射、折射。全反射。
光的色散。折射率與光速的關系。
平面鏡成像。球面鏡成像公式及作圖法。薄透鏡成像公式及作圖法。
眼睛。放大鏡。顯微鏡。望遠鏡。
2、波動光學
光程,光的干涉和衍射(定性),雙縫干涉,單縫衍射。
光譜和光譜分析。電磁波譜。
原子和原子核
1、光的本性
光電效應。光的學說的歷史發展。愛因斯坦方程。波粒二象性。光子的能量和動量。
2、原子結構
盧瑟福實驗。原子的核式結構。
玻爾模型。用玻爾模型解釋氫光譜。玻爾模型的局限性。
原子的受激輻射。激光。
3、原子核
原子核的量級。
天然放射現象。放射線的探測。
質子的發現。中子的發現。原子核的組成。
核反應方程。質能方程。裂變和聚變。基本粒子。 誇克模型。
4、不確定關系 實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5、狹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假設時間和長度的相對論效應
6、太陽系、銀河系宇宙和黑洞的初步知識。
數學基礎
1、中學階段全部初等數學(包括解析幾何)。
2、矢量的合成和分解。極限、無限大和無限小的初步概念。
3、不要求用微積分進行推導或運算。
二、實驗基礎
1、要求掌握國家教委制訂的《全日制中學物理教學大綱》中的全部學生實驗。
2、要求能正確地使用(有的包括選用)下列儀器和用具:米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天平。停表。溫度計。量熱器。電流表。電壓表。歐姆表。萬用電表。電池。電阻箱。變阻器。電容器。變壓器。電鍵。二極體。光具座(包括平面鏡、球面鏡、棱鏡、透鏡等光學元件在內)。
3、有些沒有見過的儀器。要求能按給定的使用說明書正確使用儀器。例如:電橋、電勢差計、示波器、穩壓電源、信號發生器等。
4、除了國家教委制訂的《全日制中學物理教學大綱》中規定的學生實驗外,還可安排其它的實驗來考查學生的實驗能力,但這些實驗所涉及到的原理和方法不應超過本提要第一部分(理論基礎),而所用儀器就在上述第2、3指出的范圍內。
5、對數據處理,除計算外,還要求會用作圖法。關於誤差只要求:直讀示數時的有效數字和誤差;計算結果的有效數字(不做嚴格的要求);主要系統誤差來源的分析。
三、其它方面
物理競賽的內容有一部分要擴及到課外獲得的知識。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物理知識在各方面的應用。對自然界、生產和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現象的解釋。
2、近代物理的一些重大成果和現代的一些重大信息。
3、一些有重要貢獻的物理學家的姓名和他們的主要貢獻。

⑻ 高中物理奧林匹克競賽

關於組織參加第二十五屆全國中學生
(高中)物理競賽的通知

各完中: 接江蘇省物理學會、第25屆中學物理競賽委員會和常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通知,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經國家教育部基教司和江蘇省教育廳批准,經市教育局同意,決定組織我市有關中學參加競賽,同時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參賽對象 本屆高二(即2009屆高三,復讀生除外)學生(高一學生也可參加)。本著全面貫徹教育方針,不加重學生過重課業負擔,自願參加的原則。 二、命題范圍 預賽、復賽筆試題和全國決賽試題由全國競委會負責。
2008年預賽試卷(仍為筆試)的內容和題型將有適當的變動:
1、試卷中的題型有選擇題、填空題、計算題三種,試卷的題量會比前幾年增多。
2、試卷中含有筆答的實驗題。實驗題以現行中學物理教學大綱中規定的實驗(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為基礎,要求學生能正確使用這些實驗中使用過的儀器和實驗方法,並能用這些儀器和方法進行某些其他的簡單實驗。
3、選擇題和填空題中有較多的試題不超出現行中學物理教學大綱,以體現學好中學物理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是參加物理競賽的基礎。
4、計算題中有一部分試題的要求不超出現行中學物理教學大綱,另一部分試題不超出《全國中學物理競賽內容提要》。
復賽實驗題由省競委會負責確定,主要考察學生的實驗構思、設計能力及數據處理的能力。 三、日程安排 1、2008年4月30日前,各單位將參賽人數交市教研室朱勤章老師。 2、2008年7~8月間南京大學物理系舉辦「中學生物理實驗夏令營」和「中學生物理理論夏令營」,進行實驗能力、理論知識和綜合應用能力的培訓。各校可推薦優秀學生參加(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3、2008年7~8月間舉辦「物理奧賽教練員培訓班」(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4、2008年9月7日上午8:30—11:30全國統一時間進行預賽(可帶計算器)。同時各單位將參賽學生名單和指導教師名單交市教研室物理組。 6、2008年9月7日下午1:30開始由市競委會組織有關教師統一閱卷。 7、2008年9月10日前將預賽優勝者的名單、成績及試卷報送省競委會。
8、2008年9月20日上午8:30—11:30在南京進行復賽筆試(學生於9月19日到南京報到,具體報到地點另行通知)。 9、2008年9月20日晚確定參加實驗部分復賽的學生名單,9月21日進行實驗部分復賽(考試地點另行通知)。 10、按復賽的理論成績和實驗成績擇優挑選(3 1 2)名學生參加全國決賽。 11、參加復賽學生的賽前培訓有南京師范大學物科院、南京理工大學理學院和蘇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等高校組織舉辦,參加全國決賽學生的賽前集訓由南京大學組織舉辦。 四、獎勵方式 1、根據復賽成績,全省設一、二、三等獎,另設總分特別獎、理論特別獎、實驗特別獎和女生特別獎各一名。 另設市級獎若干名。 2、對在本屆競賽中獲省一、二等獎學生的指導教師,由省奧賽委和省物理學會給予表彰,發給榮譽證書。每一位獲省一、二等獎學生的教師可推薦1至2名予以表彰。對在競賽中作出突出貢獻的中學予以表彰。 榮譽證書由省奧賽委統一製作,收工本費10元。 五、競賽經費 每位參賽學生由所在學校交組織活動費12元。

⑼ 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的歷史

由原捷克斯洛伐克、 匈牙利和波蘭3國物理學家倡議發起的國際物理競賽。1967年在波蘭首都華沙舉行第一屆競賽,共有五個國家參加。除發起3國以外,還有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 自第二屆起,參加的國家逐漸增多,1972年,西歐、北美國家也加入了這個競賽,從此,成為國際性的物理競賽。
為組織國際性物理學科競賽,波蘭的Cz。Sctstowski教授、捷克斯洛伐克的R。Kostial教授和匈牙利的n。Kunfalvi教授作了艱苦的准備工作,使得首屆IPhO於1967年在波蘭的首都華沙舉行。
早期賽事參賽加國都是中歐國家。獲邀參與國家包括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及羅馬尼亞(當中包括主辦國波蘭)每隊有三名中學生及一名導師。
第一屆學生需要解答四條理論及一條實驗問題。
第二屆物理奧林匹克由Rezs Kunfalvi舉行,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行。八個國家參與角逐。東德、蘇聯及南斯拉夫參與比賽。隊中都是有三名中學生及一名導師。在第二屆舉辦前舉行一場淘汰賽。
第三屆由Rostislav Kostial教授在捷克斯洛伐克布爾諾舉行。該屆有五名中學生及兩名導師
第四屆在1970年在蘇聯莫斯科舉行。每個國家派出六名學生及兩名領隊。此屆比賽作出了少許改動。
自第五屆1971年在保加利亞索菲亞舉行,每隊有五名學生及兩名領隊。1978年及1980年沒有舉辦國際物理奧林匹克。因為西方國家參賽的影響。西德是第一個參加此比賽的資本主義國家。因此東方國家取消1980年及1982年比賽。1982年以後,西方國家可以自由參賽。從那之後每年均會決定舉行的場地,每個國家需要在三年內不能舉行兩次比賽。
理論測驗最少五小時及回答三條問題。大多數問題都多於一個部份。問題包括一條或兩條實驗題,需要五小時完成。

⑽ 想報名全國物理奧林匹克競賽

我當初也搞物理競賽的

怎麼說,基本是屬於:1.超前學習高中知識2.根據競賽考綱內學習一些超出高考容考綱的東西(不同省要求不一樣我是福建省的要補的東西就特么巨多無比)3.拚老命地刷題

推薦幾本書:

  1. 程稼夫系列,口碑一流,比較側重講解基本知識,推導地非常詳細(當然是相對的。。)

  2. 更高更妙的物理(俗稱高妙),題型不錯都是一些經典的物理模型,鑽研透了就是流弊

  3. 范曉輝,不解釋了,題庫,我們競賽班的都是刷了又刷,因為刷完最後一題就基本忘了第一題是什麼樣了。。。

  4. 問你們的物理老師,學校肯定會組織的,每個學校都會,哪怕只是做做樣子也會送一批學生去參賽你就放心吧

  5. 全部手打望採納可追問

熱點內容
漫畫題師德 發布:2025-07-09 23:54:29 瀏覽:211
使某人做某事的英語 發布:2025-07-09 23:36:43 瀏覽:82
視頻直播哪個好 發布:2025-07-09 22:55:16 瀏覽:851
生物科幻 發布:2025-07-09 22:20:43 瀏覽:133
英語在線翻譯中文 發布:2025-07-09 20:39:43 瀏覽:738
歷史課前演講 發布:2025-07-09 20:27:46 瀏覽:635
三年級數學同步 發布:2025-07-09 20:04:31 瀏覽:338
高考全國卷化學 發布:2025-07-09 19:48:29 瀏覽:845
如何查看聊天記錄 發布:2025-07-09 19:15:55 瀏覽:807
化學元素族 發布:2025-07-09 17:19:25 瀏覽: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