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地圖集
『壹』 最早的歷史地圖集是誰編繪的
最早的歷史地圖集是裴秀編繪的。
裴秀(224年-271年4月日),字季彥。河東郡聞喜縣(今山西省聞喜縣)人。 魏晉時期名臣、地圖學家,東漢尚書令裴茂之孫、曹魏光祿大夫裴潛之子。裴秀出身著名的大族「河東裴氏」,少年時便頗有名氣,後被大將軍曹爽辟為掾屬,襲爵清陽亭侯,又遷黃門侍郎。
高平陵之變後,因是曹爽的故吏而被罷免。此後歷任廷尉正、安東將軍及衛將軍司馬,參與謀劃軍國之政,參與平定諸葛誕叛亂。因功轉任尚書,進封魯陽鄉侯。魏元帝繼位後,進爵魯陽縣侯,任尚書僕射。咸熙元年(264年),受命負責修改官制,又提議恢復五等爵制。
五等制恢復後,獲封濟川侯。他建議立司馬炎為世子,司馬炎繼位晉王後,拜裴秀為尚書令、右光祿大夫。西晉建立後,加左光祿大夫,封鉅鹿郡公。泰始三年(267年),升任司空。泰始七年(271年),裴秀因服食寒食散後飲冷酒而逝世,年四十八,謚號「元」。有文集三卷。
裴秀作《禹貢地域圖》,開創了中國古代地圖繪制學。李約瑟稱他為「中國科學制圖學之父」,與古希臘著名地圖學家托勒密齊名,是世界古代地圖學史上東西輝映的兩顆燦爛明星。
(1)歷史地圖集擴展閱讀:
主要成就
裴秀在地圖學上的主要貢獻,在於他第一次明確建立了中國古代地圖的繪制理論。他總結中國古代地圖繪制的經驗,在《禹貢地域圖》序中提出了著名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制圖理論「制圖六體」。「制圖六體」就是繪制地圖時必須遵守的六項原則是:
即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離)、高下(地勢起伏)、方邪(傾斜角度)、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前三條講的是比例尺、方位和路程距離,是最主要的普遍的繪圖原則;後三條是因地形起伏變化而須考慮的問題。
這六項原則是互相聯系,互相制約的,它把制圖學中的主要問題都接觸到了。裴秀的制圖六體對後世制圖工作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直到後來西方的地圖投影方法在明末傳入中國,中國的制圖學才再一次革新。
『貳』 中國歷史地圖集 譚其驤 什麼時候出版的
《中國歷史地圖集》是一部以歷代疆域政區為主的普通地圖集。也是迄今為止國內外同類地圖中質量最高、內容最詳、印製最精的一種。由已故中國科學院院士譚其驤主編,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有關研究所、中央民族學院、南京大學、雲南大學數十位學者歷時三十餘年合作完成,1974年起曾以中華地圖學社名義出版內部試行本;1980年決定進行修訂後公開發行;1982-1988年由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1992年由香港三聯書店出版繁體字版。
《中國歷史地圖集》(以下簡稱《圖集》)按歷史時期分為8冊:第一冊:原始社會•夏•商•西周•春秋•戰國時期;第二冊:秦•西漢•東漢時期;第三冊:三國•西晉時期;第四冊:東晉十六國•南北朝時期;第五冊:隋•唐•五代十國時期;第六冊:宋•遼•金時期;第七冊:元•明時期;第八冊:清時期。按年代分為20個圖組,共有304幅地圖(不另占篇幅的插圖不計在內),549頁。地圖上的內容包括:已知原始社會遺址和其他時期重要遺址的分布,中國歷史上各民族建立的政權的疆域政區或活動范圍、民族分布,秦以前見於記載的全部可考地名,自秦代開始全部縣以上地名、一二級政區的界線,可考的長城、關津、堡寨、穀道、陵墓、庭帳等,主要的河流、湖泊、山嶺、海岸線、島嶼等,共收地名7萬多個。各冊均有中、英文的編例和地名索引。
『叄』 世界歷史地圖集大家有什麼推薦主要是古代史
最早有蘇聯編的《世界古代史地圖集》地圖出版社1957年版;後來有《錢伯斯世界歷史地圖》北京三聯書店1981年版;《泰晤士世界歷史地圖集》北京三聯書店1982年版;《大學世界歷史地圖》吳於厪主編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但是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以及《世界史》上的地圖都挺不錯。至於中國的,我們的歷史書上很多。
請採納謝謝
我國的不知您感不感興趣,知道得多不多,劉就先不向您介紹了,如您感興趣的話再問我吧。國外的,我首推您看外國的【上下5000年】,另外【一千零一夜】,會講術很多古代外國的文化,其中還會涉及好多地方和國家。【麥哲輪的航海記】,真實,准確。
『肆』 《中國歷史地圖集》和《中國戰爭史地圖集》哪個好
沒有這樣的地圖。譚其驤先生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都是政區,重點在於區劃,標注內容包括城鎮、定居點、水域等等,而沒有地形。中信引進的三軍大學主編的《中國歷代戰爭史》的附圖中有等高線等內容,同樣地圖出版社的《中國戰爭史地圖集》也有地形。
多數地圖都對地形要求不高的,除非是軍事類的。
那就是後兩種了。不過兩個都有缺點,中信那個不是分層設色地圖,地圖那個超級大本太貴。http://ke..com/link?url=_efAbPvoB_這是中國歷代戰爭史的介紹,http://ke..com/view/4554761.htm這是貴的要死的那個。
『伍』 推薦一部全面的世界歷史地圖集
您買的應該就是張之聯編的《世界歷史地圖集》吧?那在簡化版的地圖集中已經算是非回常好的了。再者就是《答泰晤士世界歷史地圖集 》,英國出的書。主編Richard Overy是英國當代最重要的歷史學家之一,是現代史領域的主要權威,BBC歷史類節目的顧問。譯本由三聯書店出版,360頁,量大份兒足,但是在涉及中國的地圖上出現了一些錯誤(其實還是咱自個兒的那點兒破事兒)。
『陸』 求推薦些歷史地圖集
譚其驤編的都不錯《中國歷史地圖集》(主編),中國地圖出版社,1982—1988年。《長水集》(上、下冊),人民出版社,1987年。《長水集續編》人民出版社,1994年。《長水粹編》,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簡明中國歷史地圖集》(主編),中國地圖出版社,1991年。《辭海·歷史地理分冊》(主編),辭書出版社,1978年。《中國自然地理歷史自然地理》(第一主編),科學出版社,1982年。《中國歷史大辭典、歷史地理》(主編),辭書出版社,1996年。
『柒』 中國最早的歷史地圖集是誰主編的
裴秀主編完成《禹貢地域圖》18篇,它是中國目前有文獻可考的最早的歷史地圖集。李約瑟稱他為「中國科學制圖學之父」,與歐洲古希臘著名地圖學家托勒密(Ptolemaeus Claudius,約公元90-168)齊名,是世界古代地圖學史上東西輝映的兩顆燦爛明星。
裴秀(223-271年)字季彥,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縣)人。自幼好學,知識淵博。出身官僚世家,官至司空。接觸到不少的地理和地圖資料。由於才華出眾,所以青少年時代就受到社會知名人士的贊賞。
春秋戰國時期地圖已廣泛用於戰爭和國家管理,秦漢以後損失嚴重。出於政治和軍事需要,裴秀立意製作新圖。他領導和組織編製成《禹貢地域圖》18篇,為了便於應用,他還將一幅篇幅過大(用娟八十匹繪制)的《天下大圖》縮製成以寸為百里(比例尺 1:1,800,000)的《地形方丈圖》,圖上載有名山都邑,為軍政管理提供了科學依據。
裴秀在地圖學上的主要貢獻,在於他第一次明確建立了中國古代地圖的繪制理論。他總結我國古代地圖繪制的經驗,在《禹貢地域圖》序中提出了著名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制圖理論--制圖六體。
「制圖六體」是:一曰分率(比例尺),用於測定地區的大小;二曰准望(方向),用於確定各地物的方位;三曰道里(距離),用於確定道路的理程;四曰高下(高取下,取下為水平直線距離);五曰方邪(方取斜,取斜為直線距離);六曰迂直(迂取直,取直為直線距離)。這六項原則歸納起來也就是現代地圖學所論述的比例尺、方向和距離3要素,說明繪制地圖必須制定比例尺,測出地物之間的方向,並求得各地物間的水平直線距離。
裴秀還指出這「六體」的作用和相互關系,他認為,六體必須綜合運用,互相參考,否則就不能正確繪制出反映實際地貌的地圖來。裴秀提出的這些制圖原則,是繪制平面地圖的基本科學理論,為編制地圖奠定了科學的基礎,它一直影響著清代以前中國傳統的制圖學。
『捌』 《中國歷史地圖集》
你好,我找到了兩處可以下載的地址。
http://www.lsxkc.cn/lsjy/Article_Show2.asp?ArticleID=1132
電驢資源:
http://www.verycd.com/topics/43442/
都分成了兩個部分進行下載的,每個部分有500多M,加起來有一個多G。
補充回答:
我這兩個地址中的《中國歷史地圖集》都是譚其驤主編的。
對不起,網上找不到能夠閱讀的,找了很多網站都找不到的。因為容量太大了。
建議你還是花點時間下載下來吧。
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玖』 《中國歷史地圖集》下載地址
絕塵穿雲行,歷史地圖大全
http://muxiang37.blo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