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文物與歷史

文物與歷史

發布時間: 2021-08-02 02:53:10

❶ 文物的出土有何重要歷史意義

文物,舊為禮樂、典章制度的統稱。《左傳·桓公二年》記載,「夫德,儉而有度,登降有數,文物以紀之,聲明以發之;以臨百官,百官於是乎戒懼而不敢易紀律。」 文物保護單位,是指不能移動的文物。包括:①革命遺址和革命紀念建築物;②古代遺址;③古代墓葬;④古建築以及歷史紀念建築物;⑤石窟等;⑥石刻及其他。 散存文物,是指可以移動的文物。包括:①革命文物:指我國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840年至1919年)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至1949年)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的有關遺物;②歷史文物:歷代的石器、玉器、陶器、瓷器、銅器、鐵器、金屬器、骨角器、漆器和磚瓦、石刻、織綉、璽印、書畫、輿圖、貨幣、徽章、文獻、拓片以及紙筆墨硯、鍾表、眼鏡、景泰藍、下班器皿、名遺照片等;③民族文物:指近現代國內少數民族文物。1840年以前的古代少數民族文物歸入歷史文物類;④外國文物:指古代、近代和現代由外國傳入中國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文物。 文物是我們祖先勞動、智慧和革命精神的結晶,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其一,文物是向人民群眾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的令人信服的實物教材。人們通過文物右以深刻體會歷史、祖國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以及無數先輩為了反抗外敵入侵和推翻舊制度而英勇斗爭的光輝事跡;其二,文物是祖國歷史發展的見證,是最右靠的史料,可以起到補充歷史記載的作用。我國商代以前的歷史,就是完全靠地下出土文物得到證實和恢復的;其三,文物是我們文明古國的標志,是我國最重要的旅遊資源;其四,文物可以發揮它忠實記錄歷史上地理變遷、水文、地震情況的作用,可以為今天的文化藝術創作提供豐富的營養,可以為發展現代科學技術提供必不可少的借鑒,可以在現實國際政治斗爭中發揮獨特的重要作用。總之,文物在我們的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❷ 文物和文化遺產的區別

1、從范圍上看

文化遺產的范圍要比文物廣,文物是包含在文化遺產的范圍之內的。文化遺產不僅包括有形的物質文化遺產,還包括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文物單指有物質形態的遺存。

2、分類的標准不同

文物有多種分類方式,比如時代分類法、存在形態分類法、來源分類法、質地分類法、屬性分類法等等。如果按照時代分類法,那麼文物就可以分為史前文物、古代文物和近代現代文物。而文化遺產的分類最常使用的分類方式就是按照文化遺產的形態來分,即是物質文化遺產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3、反映的內容不同

文物可以反映多種內容,比如天文圖可以反映當時的科學技術,法器可以反映宗教文化,《清明上河圖》等書畫文物可以反映的當時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狀況。相較於文物而言,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反映傳承下來的表演、手工技能、禮儀等內容。

❸ 歷史文物

司母戊鼎,華清宮,
「五星出東方」護膊
◆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
◆陶鷹鼎
◆ 司母戊銅鼎
◆ 利簋
◆ 大盂鼎
◆ 虢季子白盤
◆ 鳳冠
◆嵌綠松石象牙杯
◆ 晉侯蘇鍾(一套14件)
◆ 大克鼎
◆ 太保鼎
◆ 河姆渡出土朱漆碗
◆良渚出土玉琮王
◆ 水晶杯
◆淅川出土銅禁
◆新鄭出土蓮鶴銅方壺
◆齊王墓青銅方鏡
◆ 鑄客大銅鼎
◆朱然墓出土漆木屐
◆朱然墓出土貴族生活圖漆盤
◆司馬金龍墓出土漆屏
◆婁睿墓鞍馬出行圖壁畫
◆ 涅盤變相碑
◆常陽太尊石像
◆ 大玉戈
◆ 曾侯乙編鍾
◆ 曾侯乙墓外棺
◆ 曾侯乙青銅尊盤
◆ 彩漆木雕小座屏
◆紅山文化女神像
◆鴨形玻璃注
◆青銅神樹
◆三星堆出土玉邊璋
◆ 搖錢樹
◆ 銅奔馬
◆ 銅車馬
◆ 牆盤
◆淳化大鼎
◆何尊
◆ 茂陵石雕
◆ 河姆渡土「陶灶」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舞馬銜杯仿皮囊式銀壺
◆ 獸首瑪瑙杯
◆景雲銅鍾
◆ 銀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八重寶函
◆ 銅浮屠
◆銅錯金銀四龍四鳳方案
◆中山王鐵足銅鼎
◆劉勝金縷玉衣
◆ 長信宮燈
◆ 銅屏風構件5件
◆ 角形玉杯
◆人物御龍帛畫
◆人物龍鳳帛畫
◆直裾素紗禪衣
◆馬王堆一號墓木棺槨
◆馬王堆一號墓T型帛畫
◆紅地雲珠日天錦
◆ 西夏文佛經《吉祥遍至口本續》紙本
◆青花釉里紅瓷倉
◆竹林七賢磚印模畫
◆清代金雙龍鈕「天子之寶」方形璽
◆元代景德鎮窯青白釉水月觀音菩薩像
◆西周時期的伯矩鬲

乾陵,故宮,長城,秦始皇陵,圓明園,馬踏飛燕........等

歷史文物包括可移動和不可移動兩大類,可移動的包括歷史上各時代重要實物、藝術品、文獻、手稿、圖書資料、代表性實物等可移動文物,分為珍貴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貴文物分為一級文物、二級文物、三級文物。
不可移動的包括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石刻、壁畫、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築等。
總之,中華歷史博大精深,想要更加詳細的文物,還需要參考歷代朝代。

❹ 中國歷史文物

文物是指可以移動的文物。
包括:①革命文物:指我國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840年至1919年)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至1949年)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的有關遺物
②歷史文物:歷代的石器、玉器、陶器、瓷器、銅器、鐵器、金屬器、骨角器、漆器和磚瓦、石刻、織綉、璽印、書畫、輿圖、貨幣、徽章、文獻、拓片以及紙筆墨硯、鍾表、眼鏡、景泰藍、下班器皿、名遺照片等
③民族文物:指近現代國內少數民族文物。1840年以前的古代少數民族文物歸入歷史文物類
④外國文物:指古代、近代和現代由外國傳入中國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文物。
還有的是最近出土的文物:
1958年出土於明十三陵定陵地宮的金翼善冠。中國現存最為精緻的帝王皇冠,其細金工藝登峰造極。該冠由前屋、後山、角(俗稱紗帽翅)三個部分組成。此冠以極細的金絲編織得天衣無縫,空眼均勻。精美絕倫,氣勢雄渾,充分表現出封建帝王用器的庄嚴肅穆氣氛,堪稱中國明代金銀細工高超技藝的傑作。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的清代金雙龍鈕「天子之寶」方形璽。該璽上有滿文「天子之寶」陽文篆書,附黃色綬帶及牙牌,牙牌兩面分別用滿漢文刻「天子之寶匱」。原紫禁城交泰殿在乾隆初年收藏39方寶璽,乾隆十一年(1746年)將御寶總數定為25方。從剩下的14方中又選出10方,這10方寶文有的與25寶文重復,或者是清初諸帝使用過,曾經在歷史上發揮過很大作用,所以乾隆帝非常重視,將「十寶」存於盛京(今沈陽)。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俄國出兵東北,盛京告急。「十寶」同其他國寶被送往承德避暑山莊,民國時送回北京。這方寶璽就是「十寶」之一。

西周時期的伯矩鬲。鬲為古代炊具,此為燕國貴族伯矩所屬。有蓋,口沿外折,方唇,束頸,直立耳,蹄足,足跟部呈袋狀。此鬲造型別致,工藝復雜,以高浮雕修飾,在西周早期器物中十分少見,充分反映出西周早期燕國青銅器鑄造工藝的高超水平。

清乾隆年間的銅胎鎏金掐絲琺琅三足香爐。銅胎掐絲琺琅器的代表作,用於宮廷陳設。器身通體施天藍色琺琅釉,彩色纏枝蓮間飾萬壽團花,以銅鍍金象首為足、耳。該器寓意太平吉祥。

現代作品白玉東方巨龍花薰。花薰共分為兩個部分,蓋鈕為一條昂首盤龍;花薰蓋部鏤雕百花紋樣,四個開光內分別雕有祖沖之、張衡、僧一行、李時珍之像。用料講究大氣、富麗典雅,為現代玉雕作品中的精品。該器物由中國現代工藝美術特級藝術大師夏長馨雕刻完成,曾長期陳設在人民大會堂的毛主席休息廳內,後被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收藏。

元代景德鎮窯青白釉水月觀音菩薩像。這座高65厘米的觀音像,是現存元代最出色的青白釉瓷塑人物造型藝術品。此尊塑像頭戴寶冠,廣額豐頤,神態庄肅,氣質高雅。右腿支起,左腿下垂,右手放在右膝上,姿態自然優美。這種姿勢的觀音一般稱水月觀音。

明代景德鎮窯青花海水白龍紋天球瓶。此瓶是明代宣德年間青花瓷器中的代表作,由景德鎮御窯廠燒造。圓口、長頸、圓腹、平底,頸部用青花飾以卷草紋一道,瓶腹飾滿青花海水紋,在洶湧起伏的波濤之間,兩側各有一條白龍。此器獨特之處在於以青花繪大面積海水紋,以暗刻工藝留白做龍紋,製作復雜,工藝繁縟。

西漢虎牛銅案。西漢時期滇國貴族盛放祭品的禮器。此件虎牛銅案造型別具一格。牛頭巨大而前伸,雙角向前,項頸肥壯;設計者為處理由於沉重的牛頭給整個銅案帶來的不平衡感,在牛尾一端,特意連鑄了一隻緊緊咬住牛尾的猛虎。它是雲南青銅文化中的藝術珍品,反映了古滇國高度發達的青銅製造技術和藝術成就。

❺ 文物與博物館和歷史系本科學的東西相近嗎

並不相同的,可以說不同范疇的研究
主要學習文物學、博物館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受到歷史、藝術、文化和科技等綜合知識的基本訓練,具有文物、鑒賞、研究和文博事業管理的基本能力。

❻ 說出文物和歷史之間有什麼樣的關系

你好;文物反映了當時的生產和生活的狀態,為我們探究古代作為實物參考。

❼ 文物和古董有什麼區別啊

文物是文物,古董是古董,不可否認它們之間存在著某種關系,但不可一概專而論。

文物和古董的區別屬如下

1、法律地位不同

文物是受國家的法律保護,允許私人持有,但是不允許販賣。

古董可以收藏,可以投資,也可以轉手。

2、時間限制不同

古董古玩的分類是以清代為界限。具體年限學術界一般認為是1911年。即之前時期遺留下的產物均可稱之為古董古玩。

文物的范圍就不止了,近現代產物如果有對現代社會具有影響力也可以稱之為文物。

3、范圍不同

文物可分為珍貴文物和一般文物,文物幾乎包括各個歷史時期。從時間上來說,比古董的含量要大。

古董就算是很久很久之前遺留下來的,也不一定能稱之為文物。

❽ 中國文物的歷史

中國歷史文物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主管。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的學術研究刊物,主要刊發有關中國古代文物,考古,歷史,以及。博物館專業的學術研究文章。最近在北京和上海啊,連續舉辦了100件中的事件,是一個展覽,這個展覽室還是精心准備的啊,他是用文物來的,是世界的演示,這個阿叔阿叔名就叫大英博物館這件事,這個輸油管的嚴的限重呢,這個點了一個副標題,這個標題叫不可完成的任務說明什麼呢?說明這事太難列印博物館,用自己博物館館藏的100件文物去展現一個世界的歷史是非常困難的,它不是某一個問題,它是全世界的一個問題。這本書的名字就叫世界閑書,北京和上海都是中國最重要的城市,這個展覽呢,北京先展,上海後展呢,一看這個展覽非常難得,所以呢,這個排長隊據說在上海排隊的時間比北京更長一些,最長的要排6個小時,可見這個展覽。不要說對中國人對世界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國家的人來說,都非常難理解,如此不好理解的展覽吸引這么多人一看,說明有什麼問題呢,說明了我們今天的人非常關心文化,這是一種元氣啊,元氣是2010年的時候,它英國館與英國廣播公司就是ABC的聯合。

❾ 文物和歷史有何聯系

文物訴說著歷史!文物是歷史的承載物,我們可以通過文物來窺視歷史的一角,研究歷史。而歷史則是出產文物的,因為有了這段歷史,才會有這樣的文物!

❿ 歷史文物資料

新聞鏈接:
據有關資料記載,江心嶼東塔建於唐咸通十年(869年),西塔建於宋開寶二年(969年)。自宋至清約900年間,江心雙塔白天高大顯赫,是船舶進港的目標,夜晚燈火輝煌通宵不熄,為夜航船隻導航。1997年,國際航標協會將江心嶼雙塔連同上海青浦泖塔、浙江舟山嵊泗花鳥山燈塔、大連老鐵山燈塔、海南臨高燈塔一起評定為歷史文物燈塔百強,並正式宣布為世界航標遺產。歷史文物 簡要地說,文物就是歷史文化的遺存。從《文物保護法》的內容來看,可以把文物分為兩大體系:一是文物保護單位;一是散存文物。
文物保護單位,是指不能移動的文物。包括:①革命遺址和革命紀念建築物;②古代遺址;③古代墓葬;④古建築以及歷史紀念建築物;⑤石窟等;⑥石刻及其他。
散存文物,是指可以移動的文物。包括:①革命文物:指我國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840年至1919年)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至1949年)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的有關遺物;②歷史文物:歷代的石器、玉器、陶器、瓷器、銅器、鐵器、金屬器、骨角器、漆器和磚瓦、石刻、織綉、璽印、書畫、輿圖、貨幣、徽章、文獻、拓片以及紙筆墨硯、鍾表、眼鏡、景泰藍、下班器皿、名遺照片等;③民族文物:指近現代國內少數民族文物。1840年以前的古代少數民族文物歸入歷史文物類;④外國文物:指古代、近代和現代由外國傳入中國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文物。
文物是我們祖先勞動、智慧和革命精神的結晶,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其一,文物是向人民群眾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的令人信服的實物教材。人們通過文物右以深刻體會歷史、祖國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以及無數先輩為了反抗外敵入侵和推翻舊制度而英勇斗爭的光輝事跡;其二,文物是祖國歷史發展的見證,是最右靠的史料,可以起到補充歷史記載的作用。我國商代以前的歷史,就是完全靠地下出土文物得到證實和恢復的;其三,文物是我們文明古國的標志,是我國最重要的旅遊資源;其四,文物可以發揮它忠實記錄歷史上地理變遷、水文、地震情況的作用,可以為今天的文化藝術創作提供豐富的營養,可以為發展現代科學技術提供必不可少的借鑒,可以在現實國際政治斗爭中發揮獨特的重要作用。總之,文物在我們的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文物,舊為禮樂、典章制度的統稱。《左傳·桓公二年》記載,「夫德,儉而有度,登降有數,文物以紀之,聲明以發之;以臨百官,百官於是乎戒懼而不敢易紀律。」
現在人們多把古代遺留的東西稱為文物,但對於究竟什麼是文物,尚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輯的《現代漢語詞典》中,稱文物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在文化發展史上有價值的東西,如建築、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種藝術品。」《辭海》中對文物的解釋是:「遺存在社會上或埋藏在地下的歷史文化遺物,一般包括: (1)與重大歷史事件、革命運動和重要人物有關的、具有紀念意義和歷史價值的建築物、遺址、紀念物等:(2)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群、古建築、石窟寺、石刻等;(3)各時代有價值的藝術品、工藝美術品,(4)革命文獻資料以及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古舊圖書資料;(5)反映各時代社會制度、社會生產、社會生活的代表性實物。 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二條,對保護文物的范圍作了明確規定:「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下列文物受國家保護:
(一)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和石刻、壁畫;
(二)與重大歷史事件、革命運動或者著名人物有關的以及具有重要紀念意義、教育意義或者史料價值的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實物、代表性建築;
(三)歷史上各時代珍貴的藝術品、工藝美術品;
(四)歷史上各時代重要的文獻資料以及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手稿和圖書資料等;
(五)反映歷史上各時代、各民族社會制度、社會生產、社會生活的代表性實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二條同時還規定:「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和古人類化石同文物一樣受國家保護。」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上述規定中,十分明確地指出了國家保護文物的范圍。可以認為,國家保護文物的范圍,也就是文物所包括的內容。由此,可以明確以下幾點:
第一,文物一般具有歷史、藝術、科學三個方面的價值。具體到每一件文物,不一定都具有三個方面的價值,但至少要具有其中一方面的價值。
第二,文物應是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實物。
第三,國家保護的文物具有廣泛性,應是反映歷代社會制度、社會生產、社會生活、文化藝術、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有代表性的實物。各個方面的文物之間具有廣泛和密切的聯系。只有全面保護各個方面的文物,才能使文物的價值不受損害。
至此,可以這樣認為:文物是人類社會活動中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遺物和遺跡。也可以說,它是歷史上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遺存,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是重要的文化遺產。
此外,文物按其屬性,又可分為「不可移動文物」和「可移動文物」兩類。《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為此明確規定:
「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石刻、壁畫、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築等不可移動文物,根據它們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可以分別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上各時代重要實物、藝術品、文獻、手稿、圖書資料、代表性實物等可移動文物,分為珍貴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貴文物分為一級文物、二級文物、三級文物。」

熱點內容
教師招聘考試答題技巧 發布:2025-07-09 11:50:06 瀏覽:586
高中數學教學案例範文 發布:2025-07-09 11:21:11 瀏覽:269
汪麗老師 發布:2025-07-09 11:20:21 瀏覽:982
貴陽哪個 發布:2025-07-09 10:48:16 瀏覽:993
高中歷史框架 發布:2025-07-09 10:15:25 瀏覽:76
安全座椅哪個好 發布:2025-07-09 10:10:30 瀏覽:335
幻想老師漫畫 發布:2025-07-09 07:13:31 瀏覽:900
六年級語文補充答案 發布:2025-07-09 06:19:21 瀏覽:21
保證書寫給班主任100字 發布:2025-07-09 06:00:31 瀏覽:240
南科生物 發布:2025-07-09 04:15:57 瀏覽: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