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加速度教案
課題的引入要求,簡潔不拖延時間,不然後面的內容不好安排。因此在這里我建議這堂課這樣開場:老師:在生活中,我們有時候會說「你加速度的吃啊」「你加速度的跑啊」.......強調的語氣和手勢:那麼什麼是我們物理當中將要學習的加速度?(至此課題引入結束)同學們結合預習可以思考交流(引起學生的思考聯想)轉身板書課題寫完後轉生提問:兩位同學在操場上同時起跑一位同學拚命的推著老師的這張講桌往前跑另一位同學則空著手拚命的往前跑從起跑時開始計時,五秒時刻他們誰的速度快?同學回答完後,你順勢引入為什麼要有加速度的概念。接著便正式進入新課加速度的定義我認為這樣也不錯。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和效果
② 求:加速度教案.加速度課前的引入該怎麼引入
舉例說明快慢的概念,或者說用快慢能描述哪些物理量,然後從對快慢的理解引入到速度的變化快慢,即加速度.
③ 高中物理關於加速度所有公式
1、平均速度V平=/t(定義式),有用推論Vt^2-Vo^2=2as
2、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3、末速度Vt=Vo+at
4、位移s=V平t=Vot+at^2/2=Vt/2t
6、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7、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8、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3)高中物理加速度教案擴展閱讀
加速度的不一定
1、物體具有加速度,但不一定做加速運動
做直線運動的物體,如果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則物體做加速運動;如果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則物體做減速運動。可見,物體具有加速度,但不一定做加速運動。
2、物體的速度方向改變,但加速度的方向不一定改變
加速度的方向決定於合外力的方向。物體的合外力方向不變,則加速度方向就不變。如做平拋運動的物體,雖然速度方向不斷變化,但由於只受重力作用,所以物體的加速度方向始終豎直向下。
3、物體的速度大,但加速度不一定大
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表示物體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物體速度大但速度變化不一定快。比如,汽車在高速公路上快速勻速行駛時,雖然速度很大,但速度變化卻為零。
④ 高一的物理的加速度的主要內容及講解
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理解領悟
加速度是力學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一物理課較難懂的概念,要結合具體實例加深理解。要注意區別「速度快」、「速度變化大」與「速度變化快」的含義,理解平均加速度和瞬時加速度。
基礎級
1. 為什麼要引入加速度的概念?
教材中列舉了小型轎車和旅客列車不同的加速情況:小型轎車起步時可在20s內速度達到100km/h,它的速度平均1s增加了5km/h;而旅客列車由靜止開始達到100km/h的速度,大約要用500s,它的速度平均1s只增加0.2km/h。小型轎車的速度增加得比較快,這說明做變速運動的物體,速度變化有快有慢。
讓我們再來看一個例子:圖1-27描述了汽車的加速過程和制動過程中速度變化的情況。汽車的加速性能是反映汽車質量優劣的一項重要標志,汽車的制動距離也是反映汽車性能的一項指標。
可見,研究速度變化快慢是有意義的,需要引入一個物理量——加速度來描述速度變化的快慢。
2. 如何定義加速度?
要比較物體運動速度變化的快慢可以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相同時間內,比較物體運動速度變化量的大小,速度變化量大,速度變化得快;另一種是速度變化量相同,比較所用時間的長短,時間短的,速度變化得快。
物理學中用速度的變化量與發生這一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表示物體速度變化的快慢,這就是加速度。如果在時間△t 內物體的速度變化量是△v,它的加速度就可以表示為
用速度的變化量與時間的比值比較物體運動速度變化的快慢,事實上是採用了前一種比較方法,即比較相同時間1s內速度變化量的大小。
3. 對加速度的進一步理解
在加速度的定義式中,△v是速度的變化量,它是運動物體的末速度與初速度的差,即△v=vt-v0。因為速度本身是矢量,所以其差是矢量差。對於直線運動而言,速度可用帶有正負號的代數量表示,因此其差等於末速度與初速度的代數差。
△t是速度改變△v所經歷的時間,必須注意兩者的同一性。
因為速度是矢量,所以加速度也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就是速度變化的方向。在直線運動中,速度變化的方向可以與速度的方向相同,也可以與速度的方向相反。因此,加速度的方向可以與速度的方向相同,也可以與速度的方向相反。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的方向相同,物體做加速運動;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的方向相反,物體做減速運動。
在直線運動中,加速度可以用一個帶有正負號的數值表示,絕對值表示其大小,正負號表示其方向。加速度為正表示其方向與規定的正方向相同,加速度為負表示其方向與規定的正方向相反。
加速度的單位可由其定義式確定。在國際單位制中,加速度的單位是「米每二次方秒」,符號是「m/s2」或「m•s-2」。要將加速度的單位與速度的單位區別開來。
加速度不是「加」出來的速度,而是「加速」的快慢程「度」,更確切地說是變速的快慢程度,它是速度對時間的變化率,是表示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物體的速度增量很大,但如果經歷的時間很長,加速度的值仍可能很小。加速度只是在數值上等於單位時間內增加的速度。
4. 速度和加速度的區別
速度和加速度是兩個不同的物理量,我們可以從以下三方面來區別它們。
(1)從定義上看: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是位置的變化(位移)和時間的比值;加速度是描述物體速度變化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的變化(速度增量)和時間的比值。
(2)從方向上看: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體運動的方向,而加速度的方向不是速度的方向,而是速度變化的方向,故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沒有必然的聯系。只有在直線運動中,加速運動時加速度與速度方向一致,減速運動時加速度與速度方向相反。
(3)從量值上看:加速度「大」,只意味著速度變化「快」,不表示速度變化量大,也不表示速度大。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小,加速度不一定小;加速度減小而速度可能增大,加速度不為零而速度大小可能不變。例如,空中勻速飛行的飛機,蘇打很大,加速度為零。今後我們還會學到,彈簧振子在最大位移處速度為零,但加速度卻是最大;汽車以恆定功率啟動時,加速度在減小而速度卻在增大;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加速度不為零,而速度的大小卻保持不變。結合這些實例進行分析,可進一步認識速度和加速度這兩個基本概念的區別。
5. 平均加速度和瞬時加速度的區別
嚴格地講,由公式 定義的加速度實際上指的是平均加速度,同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的關系相似,只有當所取的時間間隔△t趨近於零時,平均加速度才趨近於瞬時加速度。
平均加速度和一段時間(或一段位移)相對應,瞬時加速度和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相對應。講平均加速度必須指明是哪一段時間(或哪一段位移)內的平均加速度,講瞬時加速度必須指明是哪一個時刻(或哪一個位置)的瞬時加速度。
平均加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一段時間內物體速度變化的快慢程度,瞬時速度能夠精確地描述某一時刻物體速度變化的快慢程度。
另外還需指出,平均加速度與加速度的平均值也是有嚴格區別的,兩者的數值一般並不相等,不可混淆。
在勻變速運動(加速度保持不變的運動)中,平均加速度與瞬時加速度相等。
6. 從速度圖象求加速度
在如圖1-28所示的物體運動的速度圖象中,比值 越大,直線OP就越陡。所以我們把 叫做直線的斜率。比值 是物體運動的加速度a。所以,圖象的斜率等於物體運動的加速度。在同一個坐標平面上,斜率越大,即直線越陡,表示加速度越大。
7. 對「說一說」問題的討論
本節教材「說一說」欄目指出,日常生活中講的「快」和「慢」,有時指速度,有時指加速度,要求分別舉出幾個這樣的例子。
速度描述了物體位置變化的快慢。日常生活中講的「快」和「慢」,指速度的如:你走得真「快」;將要進站時,汽車行駛「慢」下來了;下課後,同學們「快」步奔向操場……
加速度描述了物體速度變化的快慢。日常生活中講的「快」和「慢」,指加速度的如:賽車性能不佳,起步太「慢」;幸虧汽車急剎車剎得「快」,才沒有釀成事故……
發展級
8. 對速度的變化量的再認識
加速度的定義是 ,理解△v的含義是重要的。由於本章只研究直線運動,因此, 用△x=x2-x1表示位移,即用正負號表示位移的方向顯得自然,容易理解。同樣,速度的方向也可用正負號表示。速度的變化量是矢量減法,用正負號表示矢量的方向後,同一直線上矢量減法就變換成了標量的代數減法。
速度的變化量是△v=v2-v1。速度是矢量,因此v2-v1的矢量減法可以處理為其含義是v1+△v=v2(圖1-29a汽車加速的情況);汽車減速的情況△v的方向與車的前進方向相反(圖1-29b汽車減速的情況)。要逐漸養成使用矢量語言進行運算的習慣。
9. 關於「變化率」
前面我們學到,速度是物體位置的變化率,它表示物體位置變化的快慢;加速度是物體速度的變化率,它表示物體速度變化的快慢。一般來說,描述變化快慢的量就是變化率。
教材對「變化率」下了如下定義:自然界中某量D的變化可以記為△D,發生這個變化所用的時間間隔可以記為△t;變化量△D與△t的比值 就是這個量的變化率。可見,變化率表示變化的快慢,不表示變化的大小。
需要進一步指出的是,教材中所定義的「變化率」明確地講是指「對時間的變化率」,還有另一種變化率——「對位移的變化率」。例如,速度對位移的變化率就定義為「物體速度的變化與發生這一變化物體位移的比值」,即定義為 ,它在數值上等於物體發生1m位移時速度的變化量。當然,若不加特別說明,講「變化率」就是指「對時間的變化率」。
應用鏈接
本節課的應用主要是對加速度概念的理解,對速度、速度的變化量和速度的變化率(加速度)的辨析,以及運用加速度的定義式或速度圖象求解加速度。
基礎級
例1 關於加速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速度變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 速度變化所用的時間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
C. 速度變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 單位時間內速度變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提示 根據加速度的定義式及物理意義進行判斷。
解析 由加速度的定義式 可知,加速度的大小是由速度的變化量和發生這一變化所用的時間共同決定的。速度變化越大,所用的時間不確定,加速度不一定越大。速度變化所用時間越短,但速度的變化量大小不確定,也不能確定加速度一定越大。單位時間內速度變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加速度是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變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選項C、D正確。
點悟 加速度是反映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越大,只能說明速度變化越快,不能說明速度變化越大,也不能說明物體運動越快。要正確區分運動的快慢(v)、速度的變化量(△v)和速度變化的快慢( 即a)的不同。
例2 下列運動可能出現的是( )
A. 物體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減小
B. 物體的加速度減小,速度反而增大
C. 物體的速度為零時,加速度卻不為零
D. 物體的加速度始終不變,速度也始終不變
提示 物體做加速直線運動還是做減速直線運動,要看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的方向是否一致。只要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的方向相同,速度就增大;加速度的大小則決定速度變化的快慢,而不決定速度變化的趨勢(即速度增大還是減小)。
解析 當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時,物體做減速運動,速度在不斷減小,若加速度增大,速度減小得更快。當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時,物體做加速運動,速度在不斷增大,若加速度減小,只是速度增大得慢了。當速度為零時,加速度可能為零,也可能不為零。加速度是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有了加速度,物體的速度一定要發生變化。選項A、B、C正確。
點悟 有的同學可能錯誤地認為「加速度增大時,速度一定增大;加速度減小時速度一定減小」,產生這種錯誤的原因在於沒有弄清楚加速度對速度變化的影響。加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加速度的方向決定速度是增大還是減小;加速度的大小則決定速度增大或減小的快慢,即單位時間內變化了多少。
例3 籃球以10m/s的速度水平撞擊籃板後以6m/s的速度反向彈回,籃球與籃板的接觸時間為0.1s,則籃球在這段時間內的加速度為多大?加速度的方向如何?
提示 因為速度和加速度均為矢量,所以在求解之前必須首先確定正方向。若速度、加速度方向與規定的正方向相同,則為正;反之,則為負。已知量代入公式時必須冠以符號,未知量一般先假設為正,解後再作出判斷。
解析 選取籃球的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則初速度v0=10m/s。因為末速度方向與規定的正方向相反,故末速度為vt=-6m/s。由加速度的定義式可得
m/s2=-160m/s2
可見,加速度的大小為160m/s2,負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與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點悟 加速度的定義式為矢量式,對於直線運動只要規定正方向,速度與加速度均可用帶有正負號的代數量表示,在解題時要特別注意各個量正負的確定。本題也可以選取末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解出的加速度將為正值,同學們不妨試一試。
例4 圖1-30是一個物體向東運動的速度圖象。由圖可知在0~10s內物體的加速度大小是 ,方向是 ;在10~40s內物體的加速度為 ;在40~60s內物體的加速度大小是 ,方向是 。
提示 ,由速度圖象讀出與△t相應的△v,代入公式即可算得加速度a;由a的正負號即可確定加速度的方向。
解析 由題圖可知,在0~10s內物體的加速度為
m/s2=3m/s2
方向向東;在10~40s內物體的加速度a2=0;在40~60s內物體的加速度為
m/s2=-1.5m/s2
負號表示a3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即方向向西。
點悟 要理解速度圖象的物理意義,能根據速度圖象和加速度的定義式計算加速度的大小,判斷加速度的方向。
發展級
例5 有些國家的交通管理部門為了交通安全,特製定了死亡加速度為500g這一數值(g取9.8m/s2)以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車加速度超過此值,將有生命危險。這么大的加速度,一般車輛是達不到的,但發生交通事故時,將會達到這一數值。假如兩輛摩托車以36km/h的速度相向而行發生碰撞,碰撞時間為2×10-3s,你判斷一下駕駛員是否有生命危險?
提示 只要計算出摩托車碰撞時加速度的大小,即可作出判斷。
解析 碰撞後摩托車靜止,則碰撞中摩托車的加速度為
m/s2=-5×103m/s2
可見,摩托車加速度的大小為5×103m/s2,已超過死亡加速度500g,駕駛員會有生命危險。
點悟 本題是一道聯系實際的物理問題,在運用加速度的定義式求解加速度時,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挖掘出摩托車碰撞後末速度等於零這一隱含條件。值得注意的是,求得加速度a=-5×103m/s2,負號僅表示加速度的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不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千萬不能因為a是負值,而誤認為a<500g。
例6 圖1-31中每一個圖都有兩條圖線,分別表示一種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和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其中可能正確的是( )
提示 根據速度圖象和加速度圖象的物理意義進行分析判斷。
解析 在A圖中,表示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減至零再反向加速,是可能的。在圖B與C中,速度恆定,還有變化的加速度,這是不可能的。在圖D中,加速度恆定,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速度隨時間均勻增加,這是可能的。選項A、D正確。
點悟 在速度圖象中,圖線的斜率表示物體的加速度。圖線斜率的絕對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絕對值越大,表示速度變化得越快。圖線斜率的正負表示加速度的方向,斜率為正,表示加速度的方向與規定的正方向相同;斜率為負,表示加速度的方向與規定的正方向相反。根據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的方向相同還是相反,即可判斷物體是在做加速運動還是減速運動。
課本習題解讀
[p.31問題與練習]
1. 100km/h=27.8m/s。
由 ,可得A、B、C三種型號的轎車在測試時的平均加速度
m/s2=2.46m/s2;
m/s2=2.11m/s2;
m/s2=1.79m/s2。
2. 有符合下列說法的實例:
A. 物體運動的加速度等於0,而速度不等於0。例如,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B. 兩物體相比,一個物體的速度變化量比較大,而加速度卻比較小。例如,列車起動慢慢達到最大速度50m/s,速度變化量較大,但加速時間較長,如經過2min,則加速度為0.42m/s2,比汽車起動時的加速度小。
C. 物體具有向東的加速度,而速度的方向卻向西。例如,汽車向西行駛,汽車減速時加速度向東。
D. 物體做直線運動,後一階段的加速度比前一階段的加速度小。例如,汽車起動達到最大速度的過程中,後一階段的加速度比前一階段的加速度小,但速度卻比前一階段大。
本題告訴我們,加速度的大小與速度的大小、速度變化量的大小均無直接的聯系。
3. a的斜率最大,加速度最大。由加速度的定義式 ,可得
a物體運動的加速度 m/s2≈0.63m/s2,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
b物體運動的加速度 m/s2≈0.083m/s2,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
c物體的運動加速度 m/s2=-0.25m/s2,負號表示ac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
本題要求讀懂速度圖象,能從速度圖象求加速度的大小,判斷加速度的方向。
4. 滑塊通過光電門的時間很短,可將平均速度看成瞬時速度。
滑塊通過第一個光電門的速度 cm/s≈10cm/s;
滑塊通過第二個光電門的速度 cm/s≈27cm/s;
滑塊的加速度 cm/s2≈4.8cm/s2。
⑤ 誰有加速度教案 有視頻的更好!
2.5、速度改變快慢的描述 加速度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1理解加速度是表示速度矢量變化快慢的物理量;○2明確加速度的定義、公式、符號和單位. 2、明確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始終跟速度改變數的方向一致. 3、明確加速度跟速度、速度改變數的區別. 二、重點難點 加速度概念既是重點,又是難點,要弄清加速度與速度、速度改變數之間的區別,理解加速度是如何描述速度矢量改變快慢的. 三、教學方法 比較、分析、歸納 四、教學過程 (一)概念引入 實例:某鉛球運動員在投出鉛球時,可在0.2s內使鉛球的速度由零增加到17m/s,而迫擊炮射擊時,炮彈在炮筒中的速度在0.005s內由零增加到250m/s,在這兩種運動中,速度改變數各為多少?哪一個速度變化得快? 解析:用v0表示物體開始時刻的速度(初速度),用vt表示末了時刻的速度(末速度),t表示完成速度改變所經歷的時間,那麼Δv=vt-vo表示物體速度的改變.為了描述速度改變的快慢,應該比較速度對時間的變化率,即速度的改變跟發生這一改變所用時間的比值. 速度m/s 速度改變m/s vt-v0 速度變化率m/s2 (vt-v0)/t 初速度v0 末速度vt 鉛球0 17 17-0=17 (17-0)/0.02=85 炮彈0 250 250-0=250 (250-0)/0.005=5×104 從上面的計算可以看出,速度改變數vt-v0能夠描述物體在時間t內速度改變了多少,但不能描述速度改變的快慢,而比值(vt-v0)/t能夠描述物體速度改變的快慢,為此,引入加速度的概念. (二)加速度 1、定義:加速度等於速度的改變跟發生這一改變所用時間的比值,即 a =(vt-v0)/t 式中vt、v0分別表示質點的末速度和初速度,t是質點的速度從vo變化到vt所需的時間,a表示質點的加速度. 2、物理意義:加速度是表示速度矢量改變快慢的物理量,其大小在數值上等於單位時間內速度的改變. 3、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加速度的單位是米每二次方秒,符號是m/s2. 4、加速度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改變數Δv的方向相同. 在變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的方向始終在一條直線上,取初速度v0的方向為正方向. (1)若vt>v0,速度增大,a為正值,表示a的方向與v0的方向相同; (2)若vt
⑥ 高中物理加速度公式有那些 要全了
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一、質點的運動(1)------直線運動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註: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
(4)其它相關內容:質點、位移和路程、參考系、時間與時刻〔見第一冊P19〕/s--t圖、v--t圖/速度與速率、瞬時速度〔見第一冊P24〕。
2)自由落體運動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注:
(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3)豎直上拋運動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論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拋出點算起)
5.往返時間t=2Vo/g (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
注:
(1)全過程處理:是勻減速直線運動,以向上為正方向,加速度取負值;
(2)分段處理:向上為勻減速直線運動,向下為自由落體運動,具有對稱性;
(3)上升與下落過程具有對稱性,如在同點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質點的運動(2)----曲線運動、萬有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