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野馬歷史
㈠ 福特野馬一共有幾代
福特野馬一共有六代車型,最早的第一代福特野馬車型是1964-1971年,第六代福特野馬車型是2015年至今。
如果樓主問的是福特野馬
在這里:http://ke..com/view/463031.htm?fr=aladdin
㈢ 福特野馬為什麼被稱為經典
福特的時間表把握得非常之巧,此時正值戰後生育高峰期的一代剛剛進入購車的年齡,這一代人對車的要求與其父母大相徑庭,他們想張揚自己的個性,野馬應運而生。
㈣ 騰躍野馬汽車的歷史
野馬汽車是四川的民族汽車品牌,有三十多年的歷史,以前是公檢法定點用車。 現在的野馬品牌是四川汽車工業股份公司生產,現有野馬F99、野馬F10、野馬F12三款車型,屬於城鄉實用型SUV車型,價格在5-7萬元之間,性價比很高。
㈤ 想呀知道野馬的來歷嗎
福特野馬品牌從誕生到現在,已經發展到了第五代,縱觀車壇,任何一個品牌的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野馬同樣也不例外,從輝煌到沉寂再到復興,把骨子裡的那種頑強的美國精神演繹的淋漓盡致,邁入新世紀,進入汽車時代,品牌競爭日趨白熱化,面臨著生存的壓力和強大的挑戰。然而,有壓力才有動力,願福特野馬能重新迎來燦爛的明天,也希望全世界的汽車工業發展的越來越好。 追本溯源——福特、塔克機長與第一輛野馬的故事 雖然福特野馬汽車向公眾首次亮相是在1964年4月17日,但第一輛車卻是在3月初下線的。因為經銷商需要用車來提前布置展廳,以便迎接即將來臨的全國大型展示。第一輛野馬的車輛識別號碼(VIN)為5F08F100001,是一輛4,261立方厘米V 8型白色敞篷車。這輛車下線後不久便參加了加拿大宣傳游,被送到位於紐芬蘭聖約翰市的喬治帕森(George Parson)福特經銷店。 第一輛野馬車注冊的車主名叫斯坦利-塔克(Stanley Tucker),是一位19歲就開始在天上飛的客機飛行員。五十年代塔克在加拿大東部駕駛小飛機,在蒙特利爾飛過道格拉斯DC-3和柯蒂斯C-46,後來成為聖約翰市東方航空公司的一位機長。一天,塔克開著他的汽車在聖約翰附近兜風,看見一群人在圍觀車號為5F08F100001的野馬車。塔克向經銷店老闆帕森說他要買這輛野馬,帕森原本不想賣,想把車多留在店裡一段時間作廣告用。 但第二天塔克帶著支票來了,帕森只好將這部第一輛野馬賣給了塔克機長。 對於塔克買下野馬後最初幾年的情況,野馬月刊中曾引述過這樣一段話:很長時間在紐芬蘭只有我這一輛野馬。真是讓人春風得意。人們好幾次將我逼到路旁,問這問那,比如這輛車是什麼牌子,哪兒出的,性能怎樣,價錢多少等等。擁有和駕駛這部汽車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進入車里有進入駕駛艙的感覺,我覺得和開飛機差不多。塔克無意中買下這部有歷史意義的汽車後不久,福特公司的代表就得知他們在加拿大促銷用的這部第一輛野馬汽車已經不在自己手中了。福特執意要把車購回,但塔克不願意。 在擁有該車的兩年時間里,塔克駕著它行駛了16,100公里。 與此同時,福特野馬的銷售更加火爆。野馬之前,福特的暢銷紀錄由Falcon占據首位,在兩年零16天內共生產了一百萬輛。野馬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便生產了一百萬輛,打破了這個紀錄。 由於要進行第一百萬輛福特野馬下線的慶典活動,福特向塔克正式提出了一個交換條件:用第一百萬輛野馬交換第一輛野馬。在1966年3月2日,在迪爾伯恩舉行的第一百萬輛野馬下線慶典上,塔克和福特公司的主管們一起站到了裝配線的終點。 後來福特汽車公司將第一輛野馬車交給了亨利-福特博物館,這輛車便進入了館藏。在野馬10周年和20周年慶祝會上,該車曾短暫地展示過。1987年,該車參加了美國人生活中的汽車的長期展覽。 原型福特野馬的底盤是在福特Falcon底盤的基礎上開發的;全長為 461厘米,軸距274厘米,寬度為173厘米,各尺寸與Falcon底盤均十分接近。首批福特野馬的平均零售價為2,812美元,選件平均價格為371美元。但在野馬進入80年代之後,卻因種種原因漸漸沉寂了下來。 復興——21世紀 時間進入21世紀,與野馬一樣經歷了輝煌與沉寂的福特公司決定復興這個凝集了美國精神的汽車品牌。2001年,福特推出野馬BullittGT,其設計靈感來自經典的1968款野馬溜背式汽車。福特希望通過這款車,勾起包括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內的,經歷過六七十年代野馬輝煌時期人們的回憶。 2003年4月,福特重提一百年前的每天5美元的口號。表示每天只需花5美元,就可租一輛裝備齊全的2003款野馬V6豪華兩門跑車。這一活動使野馬的日銷量保持在400輛以上。而且,福特又推出了三款紀念野馬四十周年的2004款特製版,包括野馬四十周年紀念版、SVT野馬MystiChromeCobra和野馬Mach1。 野馬四十周年紀念版將限量生產5700輛,其主要是在野馬和野馬GT兩門跑車基礎上選裝四十周年套件,有三種面漆顏色,包括一種獨有的深紅色,還有特製的飾條、車輪與內飾加強件。目前價格還沒有公布,但福特表示保證人們完全可以承受。 採用4.6升V8發動機的390馬力的SVT野馬MystiChromeCobra是有史以來生產的馬力最大的產品型野馬。對於2004款,總共將會有1000輛Cobra兩門跑車和活頂車可以選裝MystiChrome外觀套件,其中包括可以變換顏色的面漆。車身顏色可以隨視角而變,從黃晶綠、鈷藍、皇紫最後變到瑪瑙黑。這種變色主題也延伸到內飾上,與座椅嵌件和方向盤上採用的MystiChrome真皮相配。套件的最後一項是鍍鉻車輪。 1969款的原型Mach1是最具收藏價值的一款野馬汽車。它被汽車生活雜志(CarLifeMagazine)的道路試驗授予速度最快的四人產品汽車稱號。而2004款的野馬Mach1將裝備305馬力的V8發動機,還配有帶飛馬圖標的17英寸5輻Heritage車輪,以及上世紀60年代風格的舒適編織式黑色真皮座椅,車輪設計的靈感來自於1969-1973年野馬Mach1的車輪。將提供兩種新的漆色:競爭橙和鳴叫黃。計劃於2004年底投產,產量限定為5000輛以下。 福特野馬品牌從誕生到現在,已經發展到了第五代,縱觀車壇,任何一個品牌的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野馬同樣也不例外,從輝煌到沉寂再到復興,把骨子裡的那種頑強的美國精神演繹的淋漓盡致,邁入新世紀,進入汽車時代,品牌競爭日趨白熱化,面臨著生存的壓力和強大的挑戰。然而,有壓力才有動力,願福特野馬能重新迎來燦爛的明天,也希望全世界的汽車工業發展的越來越好。 追本溯源——福特、塔克機長與第一輛野馬的故事 雖然福特野馬汽車向公眾首次亮相是在1964年4月17日,但第一輛車卻是在3月初下線的。因為經銷商需要用車來提前布置展廳,以便迎接即將來臨的全國大型展示。第一輛野馬的車輛識別號碼(VIN)為5F08F100001,是一輛4,261立方厘米V 8型白色敞篷車。這輛車下線後不久便參加了加拿大宣傳游,被送到位於紐芬蘭聖約翰市的喬治帕森(George Parson)福特經銷店。 第一輛野馬車注冊的車主名叫斯坦利-塔克(Stanley Tucker),是一位19歲就開始在天上飛的客機飛行員。五十年代塔克在加拿大東部駕駛小飛機,在蒙特利爾飛過道格拉斯DC-3和柯蒂斯C-46,後來成為聖約翰市東方航空公司的一位機長。一天,塔克開著他的汽車在聖約翰附近兜風,看見一群人在圍觀車號為5F08F100001的野馬車。塔克向經銷店老闆帕森說他要買這輛野馬,帕森原本不想賣,想把車多留在店裡一段時間作廣告用。 但第二天塔克帶著支票來了,帕森只好將這部第一輛野馬賣給了塔克機長。 對於塔克買下野馬後最初幾年的情況,野馬月刊中曾引述過這樣一段話:很長時間在紐芬蘭只有我這一輛野馬。真是讓人春風得意。人們好幾次將我逼到路旁,問這問那,比如這輛車是什麼牌子,哪兒出的,性能怎樣,價錢多少等等。擁有和駕駛這部汽車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進入車里有進入駕駛艙的感覺,我覺得和開飛機差不多。塔克無意中買下這部有歷史意義的汽車後不久,福特公司的代表就得知他們在加拿大促銷用的這部第一輛野馬汽車已經不在自己手中了。福特執意要把車購回,但塔克不願意。 在擁有該車的兩年時間里,塔克駕著它行駛了16,100公里。 與此同時,福特野馬的銷售更加火爆。野馬之前,福特的暢銷紀錄由Falcon占據首位,在兩年零16天內共生產了一百萬輛。野馬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便生產了一百萬輛,打破了這個紀錄。 由於要進行第一百萬輛福特野馬下線的慶典活動,福特向塔克正式提出了一個交換條件:用第一百萬輛野馬交換第一輛野馬。在1966年3月2日,在迪爾伯恩舉行的第一百萬輛野馬下線慶典上,塔克和福特公司的主管們一起站到了裝配線的終點。 後來福特汽車公司將第一輛野馬車交給了亨利-福特博物館,這輛車便進入了館藏。在野馬10周年和20周年慶祝會上,該車曾短暫地展示過。1987年,該車參加了美國人生活中的汽車的長期展覽。
㈥ 福特野馬的歷史
1962年,福特汽車公司開始研發了野馬的第一輛概念車——野馬型車。它是一部發動機中置的兩座跑車,為了紀念在二戰中富有傳奇色彩的北美P57型「野馬戰斗機,福特汽車將這輛跑車命名為「野馬」。它的初次亮相是在1962年10月,賽車手丹。格尼(Dan Gurney)駕著它參加了在紐約舉辦的美國汽車大獎賽。
詳細 http://ke..com/view/463031.htm?wtp=tt
㈦ 福特野馬的名字起源於
車標:名車的靈魂和象徵- -
在你未真正看到一款車前,它的名字成了你認知它的第一感覺。一個好的名字不僅發音圓潤、與本土文化契合、更能展現車子本身的特性。這樣的名字在築就營銷和產品歷史中的作用不可低估。然而,取一個既能體現產品特性又能閃現品牌光芒的好車名並非易事。
據調查,全球汽車品牌已從二戰後全球的55個增加到了240個。這表明汽車製造商們面對的問題就越來越多,而其中的一大麻煩就是為自己的品牌找到一個好名字。正如福特品牌總裁SteveLyons表達的:「這甚至比給自己的小孩取名字更有難度」。名字並不是汽車不朽的唯一理由,但是,好的名字,如福特Explore「探索者「和「「野馬「確實有自己的意義。Explore的中文譯名是探索者。在面市之初,Explore是福特革命性的新產品,它運用具有指向性的名字則向人們傳遞著一種信念:你駕駛的是一款越野汽車,而這正是福特最想要傳達的一種信息。也許是英文單詞的單一性和發音具有的世界通用性,這局限了一件事情———同一產品的英文名可能與不同市場的地域文化產生沖突,生出不少「尷尬」來……
比如,通用汽車不幸地發現他們即將在加拿大推出的別克轎車LaCross是法籍加拿大小孩口中的粗口。而大眾SUV車Touareg則讓大多數美國人不知道應該如何拼讀,更可怕的是,Touareg同時也是20世紀北美一個熱衷於奴隸貿易的游牧民族的名字。像上面這種所指的名字還有很多。前兩年,福特汽車曾2次使用其引以為傲的歷史故事中的名字來命名自己的原型車,最後卻發現福特已經不再擁有對其的所有權。如超級跑車GT的原名是GT40,這是根據他們在60年代推出的傳奇轎車命名的。而將要上市的一款新中型轎車本意是為了復甦Futura品牌,現在已經不再隸屬於福特公司。所以,至今,它都還沒有一個正式的名字。
在這里最被批判的車名多半在於那些冠以奇異英文名字的日本汽車。比較有代表性的名字有裸體大發(DaihasuNaked、生命大灌籃(LifeDunk)、日產的淑女Z(FairladyZ),他們的名字都有一定的怪異性。
一個地域的取名特徵肯定與地域文化和汽車工業發展的成熟度有關系。看看我們國家的車名,還未有形成鮮明的車名文化特徵。除了一些引進汽車的音譯名,最有特徵的就是吉利、中意、銳意、路寶、賽馬、雲雀等吉祥的事物或意願名,用他們來談論車名文化可能還有些俗氣,相比之下,像君威、千里馬、飛度這樣的汽車名字似乎也有了值得品評的意義。
㈧ 福特野馬Shelby GT500的生產歷史
第一輛正規生產的野馬是一輛Wimbledon白色活頂汽車,裝備V8發動機,於1964年3月9日下線。
40年後,賽車界傳奇人物卡羅爾·謝爾比(Carroll Shelby)和福特野馬再次聚首,推出了2007款ShelbyGT500。
㈨ 六張圖帶你搞懂Mustang54年的發展史
作為廣大國內車迷朋友來說,Mustang只是顏值頗高,又極具性價比的美式跑車,但是對於美國人而言,更是一種精神圖騰,它代表了美國人開拓進取、放浪不羈的精神,在美國汽車發展史上留下了舉足輕重的一筆。今天我就通過六張圖,給大家講解Mustang的傳奇故事。
初代目:1964-1973
初代Mustang於19六4年的紐約世博會正式發布,Mustang的名稱正是為了致敬美軍二戰傳奇戰斗機P-51Mustang。由於福特官方將該款車定位於平民跑車,新車售價僅僅23六8美元起步,不到兩年時間,就售出一百萬台,大大超過福特官方的預期。
這一代Mustang是一款劃時代的車型,在經典的肌肉車外觀和低廉價格的加持下,創造了美國Pony Car史上的傳奇,也誕生了像「Shelby」這樣的性能款車型。
二代目:1974-1978
第二代Mustang的變化很大,依託於福特Pinto平台,整體變得更加緊湊。第二代Mustang是Mustang歷史上存活時間最短的車型,這一代車型的推出更多是為了Mustang車型的延續做鋪墊,可以說在美國當時的經濟環境下,Mustang能夠順應時代發展及時調整,存活下來已經很不錯了。雖然時間段短,但4年間,Mustang總銷量超過110萬台,依舊是福特公司的爆款車型。
三代目:1979-1993
這一代的Mustang基於Focus平台開發,外觀上改動很大,還是沿用第二代2.3T直4發動機,2.8L V六發動機和4.2L V8發動機。不過值得一提是,這台頂著V8頭銜的發動機最大功率只有121馬力,因此這台引擎也使得第三代Mustang被嘲笑,不過福特公司當時的目的只是為了保住V8引擎,功率大小不是重點。
四代目:1994-2004
這一代福特在展出的一刻可以說顛覆了人們對傳統Mustang的認知,本質上來說,這一代的Mustang更像是一台日系小炮車。不過這代Mustang在動力上有了明顯提升,2.3T引擎被取消,換成了一台3.8L的V六引擎,GT車型搭載一台5.0L V8引擎,最大馬力215馬力。
五代目:2005-2014
由於四代車型飽受置疑,加上福特此時的經濟實力得以恢復,所以福特得以將重心放到第五代車型的設計上。第五代車型讓諸多第一代Mustang的經典得以重現,動力上五代Mustang用一台4.0L的V六引擎取代了之前的3.8L V六引擎。
六代目:2013-至今
第六代Mustang在全球多個城市發售,這也是Mustang發展了六代以來首次以這樣的形式發售,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福特官方首次以正規渠道方式將該車型引入中國。在保留經典元素的同時,第六代最大變化是增加了一個多連桿獨立懸架,舒適度也是六代裡面最舒服的。
總結:
Mustang車系的發展史到這里就介紹完了,經過56年發展的Mustang無疑是經典的,雖然在發展中有過爭議,但Mustang作為美國標志性的「PonyCar」,地位不可撼動。
福特Mustang已連續生產近55年,依舊沒有放緩的跡象。有一點是無可爭辯的:福特Mustang作為美國標志性的「PonyCar」,地位不可撼動。並且Mutang已經進入國內多年,相信國人對它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㈩ 野馬的發展歷程
1962年,福特研發了野馬的第一輛概念車——Mustang I概念車。它是一部發動機中置的兩座跑車。而野馬的名稱正是為了紀念二戰中富有傳奇色彩的美軍P-51型Mustang戰斗機。
由於Mustang I野馬概念車的兩座設計實用性太低,被福特高層駁回後,1963年10月,福特推出了Mustang II概念車,將布局改為了發動機前置,並採用四座布局。
1964年4月17日,經過福特團隊反復論證、修改後的第一代量產版Mustang於紐約世博會上正式發布,野馬自此正式向全世界展示了它的風范,在剛推出時的價格為:2368美元。福特的時間表把握得非常之巧,此時正值戰後生育高峰期的一代剛剛進入購車的年齡,這一代人對車的要求與其父母大相徑庭,他們想張揚自己的個性,野馬應運而生。
1964 Mustang
1974–1978 Mustang II.
1985–1986 Ford Mustang GT
2007–2009 Ford Mustang GT/CS convertible
2010 Ford Mustang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