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歷史建築
A. 香港著名建築有哪些
和平紀念碑、美利樓、九龍清真寺、天壇大佛、黃大仙祠等。
1、和平紀念碑
和平紀念碑(The Cenotaph),位於香港中環皇後像廣場,民國十二年(1923年)5月24日由時任香港總督司徒拔爵士揭幕,是香港首座為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死難者而正式建造的紀念碑。
和平紀念碑以細琢石塊修築而成,基座呈階梯形,上面部分採用壁階設計,逐漸向上縮窄,頂部為一長方形石棺,上面飾有石制花圈。
和平紀念碑屬古典復興建築風格,採用考古和學術研究所確立的純羅馬及希臘式建築主義建成,外觀設計勻稱。和平紀念碑的設計看似十分簡約,但其實採用了古典主義建築優美典雅的風格。
黃大仙祠內的九龍壁仿照北京九龍壁而建,壁上刻有中國佛教協會主席的題詩,增添黃大祠的中國傳統特色
大雄寶殿輝煌宏偉,雕刻精細。在香煙彌漫下,善信頂膜禮拜,祈求福至。殿內有碑文一則,簡介黃初平成仙的經過。
B. 香港百年歷史建築物 香港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建築
位於尖沙咀的1881相信大家都有去過,尤其是聖誕節的時候更加是拍照熱點!不過大家未必知道原來1881是由香港的前水警總部、前九龍消防局宿舍等歷史建築物組成,當中前水警總部更是香港現存最古老的歷史建築之一!
C. 香港歷史建築的名單
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於2007年1月9日正式公布三個級別香港歷史建築的部份清單,總數達496項,當中約40%為私人物業、約60%則為香港政府、華人廟宇委員會及市區重建局等擁有業權。何志平指出稱該名單原本於2007年年中才正式公布,事次公開資料是為回應市民對文物建築保護的訴求,以及特首曾蔭權要求能盡快開始新一輪的咨詢有關。當局又透露已於2006年委任專家小組將全香港其中1440幢建築,利用新的評審准則作深入評估,並計劃於2007年年中公開,同時會成立文物信託基金以籌集資金保護歷史建築,以及對政府自行營運歷史建築進行研究。受2006年保留舊中環天星碼頭事件影響,「集體回憶」成為不少人士反對拆卸愛丁堡廣場碼頭的主要理據,同時使市民對保護香港現有的歷史建築的意識有所提高下,政府打算將「集體回憶」和「社會價值」作為元素之一加入保護文物時的考慮因素之中。政府亦考慮成立基金,使歷史建築可得到適當維修。
一級歷史建築——雷生春 與此同時,政府宣布已加入15名新成員到新一屆古物咨詢委員會中,加上13名再獲委任的成員,總數由21人增至28人,其中香港中文大學政治及行政學系講師沈旭暉、行政會議成員陳智思、長春社理事長吳祖南及反對拆卸中環天星碼頭的組織成員等亦有包括在內。該委員會任期為兩年,由2007年1月1日起開始生效。何志平稱,將在委員會轄下同時成立3個專責委員會,各自負責文物建築的保護和活化再利用;文物建築保護的研究、標准及立法;及社區參與、教育和推廣事務。同一時間會邀請各個界別的社會人士成為委員會成員,以及加強委員會與區議會的聯系從而聽取更多不同意見。
政府將在2007年1月中至2月初進行兩場大型地區性公眾論壇、三場公開論壇,以及與有關的專業界別人士會面的聚焦小組討論,趁此提升現時文物保護機制的公開度及汲取意見。何志平提出文物建築保護政策的咨詢,目的為與公眾共同研究哪些歷史建築需要保護,並就保護文物制訂具前瞻性的政策和制度。
何志平在一電台節目又提及:「文物保育不等於要擁有有關文物,(香港)政府不會輕易動用公帑購買文物的業權。」「如果有需要,而與業權持有人,我們交換了意見,政府內部每個個案要個別處理,但總的原則是,我們一般不會動用公帑購買業權。」
D. 香港有什麼歷史古跡
其實香港名勝不多,
歷史古跡更是少,下列很多都不是歷史古跡,但一並列出
1、天壇大佛
香港大嶼山寶蓮禪寺前廣場附近有一座庄嚴雄偉的佛像,為「天壇大佛」。大佛由200塊青銅鑄件組成,高26公尺,重達220公噸,是全球最大的戶外青銅坐佛。
天壇大佛面相參照龍門石窟的昆廬庶那佛,衣服的紋理和頭飾則參照敦煌石窟第36窟的釋迦牟尼佛像。天壇大佛坐在蓮花上,取其出污泥而不染之意。在象徵北京天壇的三層基座之內,設有展覽廳,布置了各佛教藝術品如壁畫、書畫及佛祖釋迦牟尼的舍利子等陳列。天壇大佛現已成為香港著名的宗教建築物。
2、銅鑼灣
銅鑼灣原稱東角,位於香港島的中心北岸之西,是香港的主要商業及娛樂場所集中地。區內有多家大型日資百貨公司及大型商場很多人會將銅鑼灣比擬作日本的新宿,因為這里是香港著名購物,娛樂,美食中心,也是白領麗人的逛街熱點,如果有興趣了解香港OL的潮流喜好,便應到此一游(尤其是崇光百貨公司或時代廣場一帶)。銅鑼灣海旁更有一個避風塘﹐內有特別的「舢舨餐廳」。
銅鑼灣是香港最熱鬧、中高檔購物飲食最集中的地區。這里有各類型的港式商場、日式百貨公司,而大街小巷也布滿了高中低檔大小商店及各式餐廳,一定可以滿足您的購物及飲食慾望!
逛銅鑼灣的路線,可從銅鑼灣東面記利佐治街的皇室堡作為起點,至到銅鑼灣西面的時代廣場作為終點。沿途有恆隆中心、名店廊、金百利商場、世界貿易中心、祟光百貨、銅鑼灣廣場、三越百貨、渣甸坊及利園等等。
3、尖沙咀
尖沙咀位於九龍半島南端,是九龍區內最重要的商業中心、旅遊區和購物天堂。除此之外,區內設有多個文化和教育中心,例如香港文化中心、香港藝術館、香港太空館、香港歷史博物館和香港科學館等等。
尖沙咀最著名的景點包括前九廣鐵路鍾樓、星光大道和尖沙咀海濱。在尖沙咀文化中心一帶海濱欣賞維多利亞港夜景及「幻彩詠香江」多媒體燈光音樂匯演是游香港不可缺少的香港觀光項目。此外,尖沙咀是國際名店最集中的一區,也是遊客必定到訪的購物區。喜歡購賣美容化妝品的遊客一定不能錯過位於海港城和加連威老道的化妝品專門店。
尖沙咀前九廣鐵路鍾樓
屹立在香港文化中心廣場的尖沙咀前九廣鐵路鍾樓高44公尺,以紅磚及花崗岩築成,鍾樓四面各裝有時鍾。
九廣鐵路尖沙咀火車站始建於1913年,由於部份自英國訂購的器材及裝置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關系,未能依時運抵香港,尖沙咀火車總站的內部工程一度被迫擱置。直至1916年3月28日,尖沙咀火車總站才正式啟用。
九廣鐵路火車總站於1978年遷往現址,而舊有的尖沙咀火車站亦遭拆卸,只留下鍾樓的部份。鍾樓於1990年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跡。
4、黃大仙祠
黃大仙祠又名嗇色園,始建於1921年,是香港著名廟宇之一,祠廟設計色彩豐富、建築雄偉、金碧輝煌,極富中國傳統寺廟建築的特色。
據祠內的《赤松子自述》記載,黃大仙原名黃初平,約於公元328年於浙江省金華縣蘭溪市出生。他十五歲得仙翁指示開始學道,並在赤松山一石室中修煉,潛心修道,40年不吃人間煙火,最後修得法道。他得道後,在民間懲惡除奸,贈醫施葯。因為他隱居於赤松山,故又稱為赤松仙子。
黃大仙祠佔地18,000多坪,除主殿大雄寶殿外、祠旁還設有小園林、三聖堂、從心苑,以及供善信們購買香火及平安符等的小攤位。祠內的九龍壁仿照北京故宮九龍壁而建,壁上刻有中國佛教協會主席的題詩,增添黃大仙祠的中國傳統特色。
到黃大仙祠祀,據說"有求必應",簽文尤其靈驗,但是求得來的簽果,都只是解當年的運勢。因此在農歷過年前後,是黃大仙廟香火最鼎盛的時候,善男信女紛紛前來求問一整年的運勢及還神。
5、星光大道
以香港電影業發展史及旨在表揚幕前巨星和幕後電影工作者成就為主題的星光大道設於尖沙咀海濱長廊,大道全長440公尺,從香港藝術館旁伸延至新世界中心對開。香港星光大道仿照美國好萊塢星光大道設計、耗資四千萬港元建成並於2004年4月28日正式開放。
星光大道地面裝嵌了73名電影名人的牌匾,當中30多塊有名人打手印。大道入口處亦設有金像獎銅像及一個供表演活動的小舞台。大道沿途有小食亭、記念品小賣亭、一些與電影相關的雕塑和休憩座椅供遊人享用。此外,你亦可發現一些穿上滾軸溜冰鞋的星光大使在大道上穿梭來往,為遊人提供迅速的協助及服務。在星光大道漫步,遊客可以從容地欣賞香港著名的維多利亞港景色、香港島沿岸特色建築物以及香港嶄新的多媒體燈光音樂匯演幻彩詠香江。
6、淺水灣
香港島南部海岸線蜿蜒曲折,自然擁有很多美麗的海灘。淺水灣位於港島南部,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泳灘。淺水灣水清沙細,海灘綿長,灘床寬闊,而且波平浪靜。夏季是淺水灣最熱鬧的時候,大批泳客蜂擁而至作日光浴或暢泳,沙灘上人山人海,各式各樣的泳裝組成了一幅色彩斑斕的圖畫。
淺水灣東端的林蔭下,是富有宗教色彩的鎮海樓公園。園內面海矗立著兩尊巨大塑像「天後娘娘」和「觀音菩薩」,其旁則放置海龍王、河伯和福綠壽等吉祥人物塑像,栩栩如生。附近建有七色慈航燈塔,氣勢雄偉,吸引著眾多遊客在此留影。在沙灘周圍有一些酒家、快餐店和超級市場。臨海的茶座,則是欣賞日落及濤聲拍岸的好地方。淺水灣的秀麗景色,使它成為港島著名的高尚住宅區之一,區內遍布豪華住宅。這些依山傍水的建築,構成了淺水灣獨特的景區,令人流連忘返。
7、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位於灣仔海旁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Hong Kong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er)外貌雄偉,由兩座建築物組成。舊翼於1988年落成,新翼則於1997年擴建而成。新翼外形以流線形上蓋為設計重心,猶如大鵬展翅,成了灣仔海旁的標記。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是國際大型會議及展覽會的首選場地。
8、海洋公園
海洋公園是東南亞最大的海洋主題消閑中心,它依山傍海,佔地二百一十五畝,集海洋奇觀與游樂設施於一體,是香港居民最佳休閑去處,更是大陸及國外遊客旅遊香港的必到之地。每年接待超過320萬遊客。
遊人可利用登山纜車和室內扶手電筒梯往來公園各個景點,登上海洋摩天培更可欣賞南中國海的怡人景色。海洋劇場有海豚及海獅的天才表演,會令遊客贊不絕口。此外,可觀看海豹和企鵝,走訪百鳥居、金魚大觀園、鯊魚館和蝴蝶屋。刺激有趣的玩意有瘋狂過山車、摩天巨輪及滑浪飛船。小孩可到兒童游樂場玩耍。
9、香港迪斯尼樂園
香港迪斯尼樂園位於大嶼山竹篙灣,佔地126公頃,背靠北大嶼山、面向竹篙灣,是全球第五個以迪斯尼樂園模式興建、迪斯尼全球的第十一個主題樂園,中國第一個迪斯尼主題樂園。
香港迪斯尼樂園由華特·迪斯尼公司與香港特別行政區合作發展,發展項目包括迪斯尼樂園式的主題樂園,兩間酒店及樂園內各式各樣的購物、飲食娛樂設施。香港迪斯尼樂園里包括有:美國小鎮大街、明日世界、探險世界和幻想世界。園內將興建兩間酒店:維多利亞式的香港迪斯尼樂園酒店和迪斯尼好萊塢酒店共擁有1000間房間供遊客入住。
10、太平山頂看香港夜景
太平山頂俗稱山頂,雄居香港島的西部,海拔554米,是港島最高的山峰。游覽太平山,可以乘車從公路盤旋而上太平山頂。不過,更多的遊客喜歡選擇登山纜車,因為它是前往山頂既快捷又極富游覽價值的交通工具。
當夜幕降臨之際,站在太平山上放眼四望,只見在萬千燈火的映照下,港島和九龍宛如鑲嵌在維多利亞港灣的兩顆明珠,互相輝映。香港的心臟中環地區,更是高樓林立,顯示著香港的繁華興旺。太平山也因此成為觀賞香港這顆「東方之珠」美妙夜景的最佳去處,跟日本函館和義大利那不勒斯(拿坡里)並列為世界三大夜景之一。太平山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人文景觀,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海內外遊客,成為人們到香港的必游之景點。
E. 香港有什麼歷史古跡
香港法定古跡香港法定古跡是指受到香港法例第53章《古物及古跡條例》所保護的歷史文物及建築。截至2008年7月11日共有法定古跡85項:港島區(28項)、九龍區(9項)、新界區(42項)、離島區(8項)。 [編輯本段]港島區中西區
前中央裁判司署
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今香港終審法院)
香港大學本部大樓外部
香港大學鄧志昂樓外部(今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香港大學孔慶熒樓外部
香港禮賓府(前香港總督府)
域多利監獄
堅巷舊病理學院(今香港醫學博物館)
梅夫人婦女會主樓外部
都爹利街石階及煤氣路燈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主樓
聖約翰座堂
聖若瑟書院北座及西座
舊三軍司令官邸(今茶具文物館)
舊上環街市(今西港城)
舊中區警署
舊最高法院外部(今香港立法會大樓)
舊總督山頂別墅守衛室
東區
柴灣羅屋(今羅屋民俗館)
銅鑼灣天後廟 (參考 天後 (香港))
南區
大浪灣石刻
香港大學大學堂外部
黃竹坑石刻
舊赤柱警署
鶴咀燈塔(自2006年3月3日 1 2)
灣仔區
舊灣仔郵政局(今環境保護署環境資源中心)
景賢里 [編輯本段]九龍區九龍城區
九龍寨城南門遺跡
前九龍寨城衙門
瑪利諾修院學校
深水埗區
李鄭屋漢墓(今李鄭屋漢墓博物館)
油尖旺區
尖沙咀前水警總部
前九龍英童學校
前九廣鐵路鍾樓
香港天文台總部 [編輯本段]新界區北區
上水河上鄉居石侯公祠
粉嶺天後宮
坪輋長山古寺
廖萬石堂
龍躍頭老圍門樓及圍牆
龍躍頭松嶺鄧公祠
龍躍頭麻笏圍門樓
龍躍頭覲龍圍圍牆及更樓
龍躍頭覲龍圍門樓
鏡蓉書屋
西貢區
大廟灣刻石
西貢上窯村
滘西洲洪聖古廟
佛頭洲稅關遺址
東龍洲炮台
東龍洲石刻
滘西洲石刻
龍蝦灣石刻
沙田區
沙田王屋村民宅
大埔區
上碗窯樊仙宮
文武二帝廟
大埔碗窯窯址
舊北區理民府
前政務司官邸
敬羅家塾
舊大埔墟火車站(今香港鐵路博物館)
荃灣區
三棟屋村(今三棟屋博物館)
汲水門燈籠洲燈塔
海壩村民宅
屯門區
何福堂會所馬禮遜樓(前香港達德學院本部大樓)
[編輯] 元朗區
二帝書院
山廈村張氏宗祠
屏山愈喬二公祠
屏山聚星樓
屏山鄧氏宗祠
廈村楊侯宮
新田大夫第
橫洲二聖宮
麟峰文公祠
八鄉元崗村梁氏宗祠
八鄉植桂書室
廈村鄧氏宗祠
離島區
大嶼山分流石圓環
大嶼山分流炮台
大嶼山石壁石刻
大嶼山東涌小炮台
大嶼山東涌炮台
長洲石刻
蒲台島石刻
橫瀾島橫瀾燈塔
F. 香港比較著名的建築物有那些謝謝。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金紫荊廣場、凌霄閣、杜莎夫人蠟像館、黃大仙祠。
1、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簡稱香港會展中心;英語:Hong Kong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er,HKCEC)位於香港灣仔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是香港區海邊最新建築群中的代表者之一。除了作大型會議及展覽用途之外,這里還有兩間五星級酒店、辦公大樓和豪華公寓各一幢。
2、金紫荊廣場
金紫荊廣場(Golden Bauhinia Square)位於香港會展中心的新冀海旁的博覽海濱花園內。「永遠盛開的紫荊花」雕塑-金紫荊雕像矗立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海旁的博覽海濱花園內。
金紫荊廣場位於香港會展中心旁,是為紀念香港回歸祖國而設立。金紫荊廣場位於香港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人工島上,三面被維港包圍,在維港的中心位置,與對岸的尖沙咀對峙,是觀景的好地方。
3、凌霄閣
凌霄閣(The Peak Tower)是香港的一座特色建築,位於香港島太平山與歌賦山之間的爐峰峽上,亦是山頂纜車的終點站,地址為山頂道128號。
它座落於海拔396米高之處而非山頂最高處,設計突出卻不破壞山景線。凌霄閣最高處達海拔428米,能俯覽維多利亞港兩岸景緻,是香港主要旅遊景點之一。
4、杜莎夫人蠟像館
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是以名人為創作靈感的獨特景點,將參觀者與著名的人物、事件及時代緊密聯系。展館展出超過100尊栩栩如生的國際及本地名人蠟像,配合精彩無比的視聽效果及新奇刺激的互動體驗,為賓客帶來真正奇妙難忘的歡樂時刻。
5、黃大仙祠
黃大仙祠,在中國有兩個,分別是廣州黃大仙祠和香港黃大仙祠,香港黃大仙祠又名嗇色園,始建於1945年,是香港九龍有名的勝跡之一,是香港最著名的廟宇之一,在本港及海外享負盛名。廣州黃大仙祠 始建於清朝已亥年,即公元1899年,是廣州宗教聖地之一。
G. 香港歷史建築的各界反應
香港測量師學會會長陳旭明表示憂慮政府將清單公布,反而會使一些業主害怕物業被列作法定古跡,而加快清拆步伐。
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課程主任李浩然提議香港可參考外國的造法,設立基金來保護歷史建築,以免重建區的歷史建築面臨清拆威脅。
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環境管理研究中心副教授伍美琴謂,跟各地城市相比,現時所列的496項歷史建築並不算多,卻提醒政府不應以樓齡作唯一標准,同時希望政府與公眾多作交流。
香港中文大學建築系教授及香港建築師學會前會長林雲峰指責香港測量界的保育意識不夠,對古建築的價值低估,忽略古建築隱藏的無形社會價值,如:有助刺激旅遊業增長。
三級歷史建築——灣仔街市環保團體長春社主席何小芳贊成香港歷史建築名單的公布及政府對集體回憶的重視,有助避免天星碼頭事件風波再次發生。卻同時批評,古物咨詢委員會的三個級別評級「形同虛設」,因目前不如香港法定古跡受法例保護。並建議當建築物牽涉到私人業權時,當局可考慮以地積比轉移方式,將鄰近地區的一樣大小的土地給予有關發展商來交換歷史建築的擁有權。
香港業主會主席佘慶雲表示政府應收購歷史建築的業權以保存建築,而不要以行政手段去干預業主的發展權,以避免影響私有產權權益,使等候收購多年的舊樓老業主的願望落空。
市區重建局發言人指出,假若重建項目內包含歷史建築,將以一貫收購政策收購,而不會因此降低收購價,但未來重建時會考慮保留歷史建築作其他用途。
畢打行業主霍震寰稱其曾考慮重建畢打行,但未有既定時間表,並透露即使重建亦會盡力保留原有外觀。同時希望若政府限制文物發展,能以轉移地積比率的方式作為補償。
《信報》社評以《文物保護論虛實,保護文物說利益》為題。內文提及「保護文物建築離不開文化傳承,保留古文物和古建築,主要是為了保存本國/本地或本社區的身份認同,特別是在全球化浪潮下,普及文化無遠弗屆,有「鏟平」各國本土文化之勢,保護本身的文物建築,因此愈來愈受到各國政府重視。」
民政事務局副秘書長梁悅賢指,政府2006年內會對保留文物及建築物發表更詳盡政策。如:中環街市、域多利監獄、皇後碼頭等之拆卸問題,會繼續咨詢市民,並會擴大古物咨詢委員會的層面,除建築、規劃、歷史等方面的專家外還會納入年輕人等,以汲納不同的聲音。
古物咨詢委員會主席何承天稱,香港1960年代以前的歷史建築約有8000幢,該委員會正為當中(2006年1月)1400多幢進行評級,。
第一太平戴維斯行政董事陳超國提出,香港測量業界只按建築坐落的區份、重建時的地積比率來評估建築物之價值,並未有將建築物歷史和社會價值等因素納入。同時說明:「發展商重視發展,對保育並不熱中,既然重建價已大於保育價值,那又何須考慮建築物的歷史和社會價值?」
H. 香港歷史建築的介紹
香港歷史建築,可泛指香港具有一定歷史的建築物,多數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興建,除了富悠久歷史的寺廟、教堂及祠堂外,還有一些政府建築,如:水塘建築、軍營、官員官邸等。這些建築保留了不少早年香港居民的生活情況及信仰等,而由於香港曾為英國殖民地,不少建築亦因而保留了殖民地時代的西方建築風格,一些更是中西合璧,成為香港獨有的特色建築。
I. 香港名勝古跡有哪些
黃大仙廟 原名嗇色園,是香港的精神寄託。黃大仙是九龍的住宅區。黃大仙廟是全香港香火最鼎盛的廟宇,非常靈驗,但是求得來的簽果,都只是解今年的運勢,不包括明年或者以後永遠如此。至於沿沙田拗道上山可九龍中部獅子山郊野公園,或可以經衛奕信徑到沙田紅梅谷、望夫石等地。這一個理想的郊遊起點或終點站
銅鑼灣 很多人會將銅鑼灣比擬作日本的新宿,因為這里是香港著名購物,娛樂,美食中心,也是白領儷人的逛街熱點,如果有興趣了解香港OL的潮流喜好,便應到此一游(尤其是崇光百貨公司或時代廣場一帶)。銅鑼灣海旁有一個避風塘,內有特別的「舢舨餐廳
淺水灣
淺水灣就如澳洲的黃金海岸,四周都是建築華麗的豪宅、浪漫的茶座、高級餐廳、游泳灘水清沙幼、沿岸海堤是幽靜的小徑、假日更有極具特色的跳蚤市場。至於沙灘盡頭的鎮海樓天後像便是拍照留念的熱點。這里是訪港遊客必到的
中環
在這百多年來,中環真是香港的經濟、行政中心。昂然高聳的摩天大樓反映這里的繁榮。中環的行人走得特別快,此乃特色之一。蘭桂坊和蘇豪內可以找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r至於文物古跡方面則包括立法會大樓、和平英雄紀念碑、茶具博物館、聖約翰大教堂、中區警署、前港督府等
蘭桂坊
很多香港明星、名人都喜歡來蘭桂坊消遺,這里也是外籍人士及專業人士下班後的聚腳處。這幾條小街內開了很多酒吧及高格調的餐廳,故吸引越來越多的趕潮流的青年流連此地。
跑馬地
太平山頂 太平山俗稱扯旗山,是遊客必到的旅遊點。在這里可以俯瞰維多利亞港的香港島,九龍半島兩岸,日落後欣賞有「東方之珠」美譽的夜景。山頂一帶更是官紳名流的官邸所在
旺角 旺角一如其名,由早到晚都是人車匯集地方,為九龍區的心臟地帶。旺角街頭的店鋪是香港消費、美食潮流的指針。香港人對流動電話的熱熾追求,可以從其門如市的電訊商店內反映,看廚內展示著仍未在港公開發售最新型號電話,叫價極高,但詢問及訂購者依然絡亦不絕:至於街頭小食之皇;芝士旦糕、沙冰及牛油粟米粒等,曾先後駐及出旺角大街小巷,可見港人貪新忘舊之快。此外,旺角的購物熱點還有:女人街(通菜街)、信和中心、先達廣場、花園街、花墟、雀島市場等……多不勝數,各具特色。
灣仔現代與傳統的融合,加上與兩側中環與銅鑼灣的對照,突顯出灣仔迷人之處。這里鄰近港灣的土地都是填海造地而來,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式辦公大樓、購物商場展現香港生機與繁忙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