釗怎麼讀
Ⅰ 釗字怎麼讀
釗,這個字讀作 zhao,聲調是第一聲,李大釗。
Ⅱ 釗怎麼讀,什麼意思
zhao,發一聲,有勉勵的意思
Ⅲ 釗字怎麼讀
釗
讀音:zhāo
釋義:
1、會意。從刀從金。表示用刀削金屬。本義;磨損;削損。
2、用勇氣、精神或希望鼓舞〖某人〗;勉勵。
3、中國古代的寓意是匕首。
4、姓氏。
釗的五筆:qjh
筆順編號:3111522
釗的繁體:釗(「金刀」釗)
釗的區位碼:7840
Ⅳ 釗閩南語怎麼讀
釗,廣東汕尾海豐地區河洛語讀:jiao,一聲。義→勉勵,人名中有見到。
Ⅳ 釗怎麼讀音是什麼
釗
讀音:zhāo
解釋:勉勵;遠;姓。
詳細解釋:
1.(會意。從刀從金。表示用刀削金屬。本義:磨損;削損)
釗,刓也。——《說文》。承培元引經證例:「刓,…謂摩去器芒角也。」
2.用勇氣、精神或希望鼓舞 [某人];勉勵。
門沆碭,駕以猋。俯下士,無不釗。——明· 宋濂《補雩壇祝舞歌辭》
Ⅵ 「釗」的偏旁怎麼讀
「釗」的偏旁是釒,讀作金字旁,常見金字旁的字有釘(dìng)、針(zhēn)、釣(diào)。
Ⅶ 釗字拼音怎麼打
讀音zhāo。
基本字義:
會意字。從金(全),從刀( ),表示用刀削金 屬。釗簡化為釗。本義是磨版損、削損。又表示勉權勵。現多用於人名。勉勵。現多用於人名。
部首:釒;四角碼:82700;倉頡:opln
86五筆:qjh;98五筆:qjh;鄭碼:PKD
統一碼:948A;總筆畫數:7;筆順:3111522
(7)釗怎麼讀擴展閱讀
字形演變
同義詞:
1、昭
昭漢字字義為形容詞,名詞或動詞。作形容詞用時釋義有彰明、顯著,光明美好等意思。作名詞有光、亮光,姓,古代國名等釋義。作動詞時顯揚,顯示的意思。
引申義:(昏暗中的)一抹亮色。(黑暗中的)明亮。說明:本字的造字技巧和「齠(tiáo)」、「軺」等字是一樣的,前者為「引領齒」,意為「引領恆齒生長」;後者為「先導車」、「開道車」,意為「引領貴賓車隊進王宮」。
2、召
召是一個多音字,讀音為zhao時指呼喚,用言語叫人來;讀音為shào時指古邑名;姓氏或者寺廟。
3、詔
詔是一個漢字,讀作zhào,本意是指帝王召集大眾講話。引申義是(帝王)告知(下屬、大眾),告訴。
Ⅷ 郄曉釗 怎麼讀
郄曉釗
讀音:[qiè xiǎo zhāo]
注釋:郄(qiè)姓,郄姓(江蘇省東海縣"郄"作為姓氏也讀kè;山東省青州市、內蒙古、山西 "郄"作為姓氏讀qí)。
注:完全沒有問題,希望幫助到您。請珍惜回答者付出的知識和勞動,及時採納答案。
Ⅸ 釗廣州話怎麼讀
1、粵語讀音:ciu1。
2、釗:zhāo]
指的是勉勵。用勇氣、精神或希望鼓舞某人;勉勵
釗,中國古代的寓意是匕首之意
釗,人名:李大釗(參與了以孫中山為首的辛亥革命)
釗,姓。明代有釗劍佩。--《辭海》,得姓於周康王姬釗。
(9)釗怎麼讀擴展閱讀:
康熙字典解釋:
《唐韻》止遙切《集韻》《韻會》《正韻》之遙切,𠀤音招。《說文》刓也。
又《說文注》鄭樵曰:釗,或以為弩機。
又姓。《正字通》明釗劒佩,三河人。
又《爾雅·釋詁》釗,勉也。《揚子·方言》釗薄勉也。秦晉曰釗,自關而東,周鄭之閑,曰勉釗。
又《廣韻》見也。《汲冢周書》釗我周王。
又《廣韻》古堯切《集韻》堅堯切,𠀤音澆。義同。
又周康王名。《史記·三代世表》康王釗。《注》索隱曰:克堯反。
又音昭。
又《集韻》庄交切,音𥊌。周康王名。《書·顧命釋文》徐邈讀。
Ⅹ 「釗」字怎麼讀
釗,讀音zhāo,漢語詞彙。意思是勉勵,也有作姓名。
筆畫部首
釗的五筆:qjh
結構:左右
釗的繁體:釗(「金刀」釗)
詳細解釋
1、作動詞。從刀從金。表示用刀削金屬。本義:磨損;削損。
釗,刓(wán)也。——《說文》
譯文:釗,用金屬削成的。
2、用勇氣、精神或希望鼓舞某人;勉勵。
門沆碭,駕以猋。俯下士,無不釗。——明·宋濂《補雩壇祝舞歌辭》
譯文:讓雨神走出白氣彌漫的大門,駕車出來,可以看到下屆的祈雨的人,他們都會被鼓舞的。
3、釗,中國古代的寓意是匕首之意。
4、釗,人名:李大釗(參與了以孫中山為首的辛亥革命)
(10)釗怎麼讀擴展閱讀:
以釗為名的名人——李大釗
李大釗(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樂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 ,1913年畢業後東渡日本,入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學習。
李大釗同志是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不僅是我黨早期卓越的領導人,而且是學識淵博、勇於開拓的著名學者,在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事業中,佔有崇高的歷史地位。
為紀念李大釗同志,發揚他偉大的共產主義革命精神,中共中央於一九八三年三月十八日將他和他的夫人趙紉蘭同志(一八八三年——一九三三年)的靈柩移葬於新建的李大釗烈士陵園。
李大釗犧牲後,1933年由黨在白區的秘密組織將其安葬在萬安公墓內。新中國建立後,在河北樂亭、北京等李大釗生活和戰斗過的地方相繼建立了李大釗的紀念館。1983年10月,李大釗烈士陵園在北京萬安公墓建成,中共中央領導親自參加,舉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