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中山華僑中學

中山華僑中學

發布時間: 2020-11-19 22:55:30

㈠ 中山市華僑中學的辦學業績

學校高水平推進素質教育,塑造了全省前十名的文、理科高考尖子,創造了「清華北大年年有,世界名校屆屆出」的高考輝煌,彰顯了「低進中出、中進高出、高進優出」的深加工能力。學科競賽捷報頻傳,梁耀堅榮獲華羅庚金杯賽金牌,杜君裕同學勇奪全國高中生物競賽廣東省第一名。李健摘取中山市2002年高考總分桂冠,葉倩兒勇奪中山市2008年高考文科總分和語文單科狀元,冼嘉岐等7位同學2008年高考理科基礎滿分,位居全省第一名。劉曼奪得2012年中山市高考理科總分第一名,全省理科前十名。潘淑蓓奪得2013年中山市高考文科總分狀元,省前10名,獲得省、市文科數學單科狀元。連續九年榮獲市普通高中教學質量評價先進學校。中考連年豐收,出現狀元現象,連續九年榮獲市初中教學質量評價一等獎。
學校被授予廣東省首批省一級學校、首批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華文教育基地、中華文化傳承基地;獲評省綠色學校、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學校、省校園安全文明學校、省體育特色學校、省紅十字模範校、省特級檔案綜合管理學校、省依法治校示範校、教育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實驗學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EPD教育實驗學校;獲評省五一勞動獎狀,被確立為省教育系統創建學習型黨組織示範聯系點;校黨委獲評省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市先進黨委;學校獲評市模範集體;校團委獲評省五四紅旗團委。
附:清華北大年年有,世界名校屆屆出
2002年 李健 市高考總分狀元,清華大學,後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經濟學博士
2003年 杜君裕 新加坡國立大學 生物競賽全省第一名
2004年 陳伯君 北京大學
胡昉昊 武漢大學,後考入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2005年 陳廣球 清華大學
何漢清 清華大學
2006年 黃校藝 北京大學
2007年 邱文輝 清華大學
元東俊 清華大學
2008年 葉倩兒 北京大學 市高考文科總分、語文單科「雙料狀元」
蘇偉聰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黃也塵 香港中文大學
馮龍胤 香港中文大學
2009年 盧綺婷 北京大學 市高考語文單科狀元
尹若楠 上海交通大學,後進入耶魯大學攻讀博士,並獲全額獎學金。
2010年 鄧穎 北京大學
肖瑤 清華大學
2011年 梁晶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
麥龍輝 清華大學
2012年 劉曼 清華大學 市高考理科總分狀元、省前十名 被哈佛大學錄取為碩士研究生
趙恩斌 北京大學
李敏苑 北京大學
張玹碩 北京大學
鄭昭敏 香港大學
王艾婧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
易康 新加坡國立大學
何倩瑋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朱子心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高允逸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劉逸思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
劉思雋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
2013年 潘淑蓓 北京大學 市高考文科總分狀元、省前10名 省文科數學狀元。
林詩敏 北京大學 港澳台僑聯考全市第一名,全國第五名。
朱婧 北京大學
文孝珍 清華大學
黃麒沖 清華大學
黎敏靜 清華大學
谷秋實 劍橋大學
馬暢 牛津大學
余健 悉尼大學
徐健怡 悉尼大學
吳子欣 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
劉美娟 波士頓大學
黃雪雅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
余婷婷 加拿大渥太華大學
2014年 龍上邦北京大學
王艷卿 北京大學
陳嘉毅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李雨錡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
梁楚冰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梁玉瑩 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
向江蜀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鄭穎昕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
李星雨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
2015年 李瑞洋 清華大學 市高考理科總分第二名;
楊紫嫣 北京大學
王凱利 北京大學
金柳謙 清華大學
盧裕蕙 北京大學
盧裕盛 清華大學
盧裕樺 北京大學
陸泳儀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楊思婕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吳佩瑩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
趙冬德 克薩斯大學
劉美君 伊利諾香賓大學
周麗華 悉尼大學

㈡ 中山市華僑中學好還是中山市實驗中學好

中山市華僑中學好。下面從多角度進行二者的比對:

一、師資力量

1、中山市華僑中學:正高級教師2人;省特級教師4人;高級教師200人,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教師202人。有114位教師獲評中山市優秀教師;體育科組有省特級教師1人,省名教師1人,正高級教師1人,國際級裁判員1人、國家級裁判員5人。

2、中山市實驗中學:共有教職員工420人,其中高級教師80人,碩士研究生93人。教師學歷全部達到本科以上,達標率100%。

二、硬體設施

1、中山市華僑中學:中山市華僑中學設有圖書館,教室與功能室使用現代化教學平台,教室和宿舍安裝空調,有400米塑膠跑道標准運動場。設有教學樓4座,宿舍樓3座,飯堂2座,綜合樓一座。飯堂是廣東省A級食堂。

2、中山市實驗中學:建設了藝術中心、新體育館、小球館、戶外廣場舞台、音樂廳等;藝術設施方面有108間鋼琴房,120多架鋼琴,40多台電子琴,專用舞蹈室2間,以及長期用於展示師生各類作品的展示廳;體育設施有50多畝足球運動場、2個游泳池,6個羽毛球場,15個籃球場。

三、學校規模

1、中山市華僑中學:佔地310餘畝,擁有八千名師生員工,共有初高中兩個校區,其中高中班共設72個

2、中山市實驗中學:佔地面積500餘畝,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學生5738人,90個普通高中教學班(含3個西藏班),14個初中班(含3個西藏班)。

(2)中山華僑中學擴展閱讀

中山市華僑中學始終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依法治教、以德施教,把握初中階段學生的身心和教育教學規律,嚴謹治學、科學育人,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學校以「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辦學宗旨,形成了良好的辦學傳統,取得了顯著的辦學實績。

中山市華僑中學以科研為先導,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切實抓好在課程體系、教育教學內容和方法上的改革,全面形成職業道德和一定專業水平的教師隊伍。形成了「養德、勵志、博學、務實」的校風以及「敬業愛生、團結進取、求實創新」校園文化,努力把學校辦成現代化、高質量、多功能、重實驗、講示範、有特色的強校。

㈢ 請問中山市紀念中學 中山市第一中學 中山市華僑中學分別有什麼特點

2014年之前只有四所直屬普通高中
中山紀念中學;
中山市第一中學;
中山市華僑中學;
中山市實驗高級中學
2014年9所原歸鎮區的高中調整為市直屬高中,包括
中山市濠頭中學;
中山市楊仙逸中學;
中山市東區中學;
中山市小欖中學;
中山市古鎮高級中學;
中山市東升高級中學;
中山市龍山中學;
中山市第二中學;

中山市桂山中學
調整後共計13所直屬普通高中

㈣ 中山市市華僑中學好還是市實驗中學好

中山市華僑中學較好,它的歷史和師資都較好,在中山略遜於紀中和一中,實驗是前幾年才建立起來的,前身是中山師范。

㈤ 中山市華僑中學

高中部不在市中心,在東明橋那邊,接近港口了。不過和各間高中相比,已經是最方便了。我本人就是僑中的學生,其實僑中還是很不錯的!特別是師資很好,就是飯菜貴了點。附近挺多新樓盤的,臻園什麼的。一般在4,5千,很好的要6千多。

㈥ 中山市華僑中學的歷任校長

屆數校長任期1鄧連添1954.09—1955.082李耀武版1955.09—1958.083任幸1958.09—1968.084楊佩權謙1968.09—1978.085吳景星1978.09—1979.096李佐1979.09—1986.087陳偉行1986.09—1989.088李鏡澄1989.08—1998.129汪雅子1999.01—2005.0810林加良2005.09—2015.0911高毅2015.09—(以上信息來自中山市華僑中學官網 )

㈦ 中山市華僑中學的師資隊伍

成立名師和名班主任工作室,為教師發展搭建平台。設立教師專業發展、班主任專業發展和教育科研發展三大基金,助推教師成名成家。現有全國模範教師2名,全國優秀教師2人,全國師德標兵1人;省骨幹校長培養對象1人,省名教師1人,省首屆名師工作室主持人1人;特級教師4人;省師德標兵1人,南粵優秀教師9人,省名師培養對象1人,省級以上骨幹教師培養對象8人,市教育名師6人,高級教師206人,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教師177人。科研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兩次榮獲省基礎教育成果一等獎,兩次榮獲省僑資辦學優秀成果一等獎。課題《和諧發展教育模式下的校本課程建設與開發》榮獲教育部全國「十一五」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

㈧ 中山市華僑中學怎麼

簡介:中山市華僑中學(Zhongshan Overseas Chinese Secondary School),簡稱中山僑中,是首批廣東省一級學校、回首批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答通高中、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華文教育基地、中華文化傳承基地。 1954年,歸僑陳茂垣先生首倡建校;1959年1月,中山縣華僑中學並入該校,更名為「中山縣華僑中學」;1967年初,校名改為中山縣紅旗中學;1982年3月,復名為「中山縣華僑中學」。 截至2018年3月,中山市華僑中學佔地310餘畝,8000多名師生員工。共設72個高中班。
注冊資本:9117萬人民幣

㈨ 中山市華僑中學的地址

第一批普通高中計劃內最低控制分數線七科總分為624分,各學校出檔分數線分別為:中山紀念中學690分;中山市第一中學668分;中山市華僑中學656分;中山市桂山中學650分;中山市實驗高中632分;中山市第二中學628分;中山市博文學校624分;華南師大中山附中624分。至於初中,是電腦派位的,大多名額都是一中,抽到僑中的很渺茫,除非僑中邀請你進入他們學校,否則很難入的.

㈩ 中山市華僑中學初中部有多大

2012年起,市華僑中學初中部拆除重建,師生借用遠洋城學校校舍上學。據悉,市僑中初中部重建工程分為兩期,一期在2014年12月完工,包括新建3棟教學樓、蔡潮勛大禮堂重建和蔡繼有教學樓加固3部分,二期工程2015年7月動工,包括圖書館、體育館、生活區、校園道路建設和綠化等。建築面積翻倍,從原來的3萬平方米增加到5.5萬平方米,生均佔有建築面積也從原來的18平方米擴大到30平方米。因為增加了建築面積,配套的場室達到50個,跟教學課室可以達到1比1,設備設施的投入也比較大,尤其是信息化建設,最有亮點的一個地方是有3間電子書包課室、有2間比特實驗室和創客實驗室。
重建校區僑文化元素更多,新建成的蘇華贊圖書館、朝暉堂等主要建築全部沿襲了北校區高中部「穿西裝,戴斗笠」陳嘉庚式建築風格。

熱點內容
教師資格證音樂 發布:2025-08-22 10:22:39 瀏覽:739
痛苦的教學 發布:2025-08-22 10:05:13 瀏覽:556
同桌的英語 發布:2025-08-22 08:50:02 瀏覽:32
教師黃美玲 發布:2025-08-22 08:41:58 瀏覽:429
2017高考漢語文答案 發布:2025-08-22 07:01:58 瀏覽:800
牡丹江第二高級中學 發布:2025-08-22 05:01:45 瀏覽:13
有哪些銀行信用卡 發布:2025-08-22 04:00:30 瀏覽:317
生物必修一第五章 發布:2025-08-22 03:40:09 瀏覽:710
超級教師小說下載 發布:2025-08-22 02:15:19 瀏覽:490
全國卷語文2017答案 發布:2025-08-22 00:57:51 瀏覽: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