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景賢中學
『壹』 江門景賢中學是民辦學校嗎初中要學費嗎
分數線是看情況的..
例如265分的錄取線..如果你過了..有可能進尖子班..
然後就會降低錄取分專..250.
取決屬於多少人..05年的降了3次後來過了241就錄取了.
我本來不過分數線的.後來景賢發通知書給我.
估計可能不夠人..想要找多點人..
一個級800多人..自己看情況吧
255分最穩陣
『貳』 江門景賢學校 江門九中 江門實驗中學 哪個好____
九中和實驗其實都差不多啦~~至於學習氛圍好不好就看你的運氣了,不是實驗班就一定好的....
『叄』 如果考不進江門的景賢中學要賠錢嗎是不是硬要進去景賢才要給錢
應該不是的,景賢中學的前身至少也是江門一中啊,應該不會的,我也是六年級的,我也想進啊!~~~~~
『肆』 江門市景賢中學為何要公立民辦是為了收錢嗎
這是公辦民助性質的,一般是地方財政緊張。老師工資不能正常保證,因而對其甩包袱。讓承包者發所在學校老師的工資等,並收取相應的承包費來就絕教育經費不足。當然也不否認其他情況
『伍』 江門市景賢中學的辦學成績
秉承江門一中的嚴謹教風和自主學風,學校在近年的辦學實踐中取得了顯版著的成績。初中畢業生考權上江門一中的升學率近五年都達到了60%以上,中考全市前50名的尖子生比例佔80%以上,2005年囊括全市中考前十名;在各級各類學科競賽及第二課堂的競賽評比中,每年均保持有三百多人次獲獎。第二課堂已經成為學校的特色校本課程,包括環保、插花、航模、攝影、集郵等各類綜合實踐項目,這些活動既豐富了學生生活,又發展了學生的特長。
『陸』 景賢學校的景賢簡介
廣東省江門市景賢學校,源出於江門一中,轉軌於年7月,是一所國有民辦性質的全日制初級中學。
1996年,為了爭創全國1000所示範性高級中學,江門市政府批准江門一中高、初中分離。初中部由教育促進會主辦,江門一中協辦,轉軌為國有民辦性質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初名蓬江學校,2001年改名為景賢學校。景為「景仰」,賢為「賢人」,既有仰慕前賢,立志好學,又有沿襲景賢書院——江門一中——景賢學校一脈相承、源遠流長之意。
學校自1996年至今,曾三易校址,起始在釣台小學,繼又遷至原江門二中校址,2005年遷至原江門一中校址。而辦學規模亦由1997年兩個小學班(小學部2003年不再招生)9個初中班,至今有46個初中班,成為江門五邑地區一間極具規模,有較高知名度的學校。
現有校址佔地近7萬平方米,教學建築為4萬多平方米,有教學中心大樓、明志樓、蓬萊樓(共有約60個高標准課室)、科學樓、生化樓、電教樓、圖書館、體育館、游泳池以及400米塑膠跑道運動場。還有多個籃、排球場及一個網球場。校園內綠樹成蔭,流水潺潺,奼紫嫣紅,鳥語花香,安全設施到位,校園環境深受師生、家長喜愛,教學質量也不斷攀升。 創新進取 業績輝煌(1996—2006) 江門市景賢學校校史簡介
廣東省江門市景賢學校,源於江門一中初中部,上溯景賢書院(為清朝時所建,在景賢學校今址蓬萊山上)是一所轉軌十年、規模較大、設施先進、業績沛然的國有民辦性質的全日制初級中學。
自1996年創辦以來,經歷了奠定基礎、努力拚搏、開拓進取、改革創新的歷程,學校在辦學規模和教學質量上都邁上了一個新台階,不僅為江門市教育事業開創了一條新路,也為江門一中輸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優質生源。贏得了社會的認同、家長的贊許,學校知名度不斷提高,成為江門地區一間頗有影響的初級中學。
回首辦學歷程,可謂「十年開拓不尋常」。上級的關懷、社會的支持,給予了我們前進的力量,素質教育方針指引著我們前進的航向,而全校師生團結協作、和諧發展、奮力拚搏的精神更是我們成績取得的源泉。十年來,我們既感嘆創業的艱辛,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更明白社會各方面對我們的期待,深覺肩負責任之重。
教育改革是一個新課題,也是一個較長的過程,需要研討,需要探索,需要總結,需要積累。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改革還會碰到許多新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虛心地學習,冷靜地思考,認真地探索,勇敢地實踐,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 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適應現代化教學需要的教師隊伍,是學校的靈魂,是質量的保證,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該校十年來,反復組織教師學習《教育法》、《教師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使教師明確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是教師神聖職責,為師者必須有德,為教者必須敬業,這已成為廣大教師自覺遵守的原則。我們還不斷吸收本科以上水平的教師,同時對學歷還未達標的部分教師通過脫產學習,業余函授,在職培訓等手段,保證了教師隊伍學歷水平達標。我們認真組織教師學習現代教育理論,學習現代化教學手段,更新知識,使教師適應現代化教學要求。
我們經常組織教師進行公開課、示範課、探索課等活動,積極參加省、市級說課比賽,讓他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進步,要求教師要充分備好課,站穩講台、站好講台、向40分鍾要質量。因此十年來,教師水平不斷有所提高。從而保證了教學質量不斷攀升。 積極開展各類型的綜合實踐課和課外活動。按類型分有提高知識面的各學科競賽小組,有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航模製作小組,有以提高體能技巧為主的體育小組、棋類小組、武術小組,有培養興趣,陶冶性情的書法、繪畫小組,有發展特長的音樂、舞蹈小組。這些小組的茁壯發展,就象一股強勁的東風,推著該校素質教育的航帆沖浪前進。
2005年11月在東湖廣場進行的「景賢金秋」大型文藝匯演,百架鋼琴齊奏把匯演推向高潮,獲得廣泛好評,標志著該校素質教育又上了一個新台階。
近三年來(2004~2006),特別是中考成績的不斷攀升,更說明素質教育所起的積極作用。2004年共有畢業學生458人參加中考,中考平均分為535分,達到江門一中必錄線(587分)的有234人,占學生總人數的51%,全市600分以上有496人,該校佔176人;全市前10名,有9人;前30名有22人;前50名有34人;單科狀元3人。
2005年該校中考人數575人,達到江門一中必錄線243人,占學生總人數42.3%。囊括全市前10名,前50名有41人。
2006年該校參加中考考生人數624人,上一中必錄線332人,百分比為53.21%。在將最優秀的54名學生直接保送江門一中後,市直和兩區僅有的兩個800分(標准分)全被囊括,市直和兩區的50名仍佔33人。
可以說三年中考連升三個台階,而且是在2004年擴招之後取得的成績,擴大數量的同時質量持續提升,這對我們的辦學實力更具說服力。 △ 經數年辦學取得不少驕人成果,其中國際級獎項13人次,國家級獎項580人次,省級獎項115人次。
△ 香港SWAYDER杯少年鋼琴賽三等獎
△ 國際舞蹈節少兒組傑出表演獎
△ 國際舞蹈節少兒組傑出貢獻獎
△ TOYAMA亞洲青少年音樂比賽第五名
△ 新加坡少年美術書法攝影比賽銅獎
△ 中日兒童書畫交流展銀獎
△ 全國初中化學競賽二等獎
△ 十一屆全國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一等獎
△ TI杯全國初中數學競賽一等獎
△ 第八屆華羅庚杯復賽全國一等獎
△ 第十屆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科幻繪畫二等獎
△ 全國初中英語奧林匹克競賽第一名
△ 全國初中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第四名
組織沿革
景賢學校能有今天這樣的成績,是在江門市政府、市教育局、教育促進會,江門一中等單位的領導和支持下、在歷屆領導班子帶領廣大師生奮發圖強、銳意進取,勇於改革所取得的。
本組織機構沿革,是通過查閱有關的文書檔案卷宗等資料,按照辦學的時間順序、辦學宗旨、辦學規模、機構設置以及學校的發展、變化等實際情況,簡要編寫而成。它對於了解景賢學校的面貌,進一步辦好景賢學校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由於編寫倉促,錯漏難免,希社會各界及了解事實的同志指正。
此沿革,由景賢學校檔案室編寫 上世紀九十年代,在改革開放大潮推動下,教育戰線改革思潮亦十分活躍。多元化的辦學模式在市場經濟的帶動下,純民辦、國有民辦,及民辦公助等形式的學校應運而生。
1995年1月,國家教委頒發《關於評估驗收1000所左右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的通知》,這是一項重要的戰略措施,這對推動普通高中教育發展,帶動我國教育水平的提高,起著積極的作用。為了抓住這個機遇,讓江門一中邁上新的台階,1996年7月,市人民政府批准江門一中高中、初中分離,原一中初中部轉軌為一所國有民辦性質的蓬江學校(後改名景賢學校)。
學校由市教育促進會主辦、江門一中協辦,學制為九年一貫制(即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九年級)
由於原釣台小學與江門一中相連,市教育局決定將釣台小學校址劃歸蓬江學校。釣台小學1996年9月起停招新生,原有班級逐年畢業後自然取消。而江門一中原有初中部1996年9月也不再招生、初二、初三兩個級到1998年亦自然取消。初三級兩個蓬江班劃歸蓬江學校到1997年6月畢業。可以說1996年6月——1997年6月是蓬江學校的轉軌階段。由於是國有民辦性質,而且由江門一中協辦,所以當時學校主要領導亦由江門一中委派,教育局認可。首任校長是餘子焯(原江門一中副校長),副校長是余遠安(原江門一中總務處主任)、俞漢鵬(原江門一中物理科組長)、書記是伍克榮(原江門一中黨總支副書記)。小學部負責人是容東傑(原釣台小學校長)。期間,1998年9月一中辦公室主任藍學堅調入任黨支部書記、副校長,伍克榮不再擔任書記。
其它中層幹部有:
尹錫鈞(原江門一中總務處副主任,調任總務處主任)
林桂嬋(原江門一中工會副主席、婦女委員,調任辦公室主任)
梁國衡(原江門一中政體處主任 任教導主任)
盧世雄(原江門一中語文科組長 任教導處副主任)
何金海(原江門一中教導主任 任教導處副主任)
原江門一中政體處主任關健良調入任政體處主任
任課教師全由江門一中原初中部老師擔任
當時校舍只佔釣台小學一層樓,所有設施均與一中共用。蓬江學校除經濟上獨立核算外,招生問題、人事問題與一中協商解決。1997年7月蓬江學校正式招生,小學部招兩個班,直升初中。初中部招生8個班,後又增收1個班,共招生約500人,採用各小學按成績推薦與選拔相結合原則錄取。當時由於生源較好,決定不設試驗班。在平等條件下進行教改探索。
學校創辦初期由於學生人數增多而釣台小學原有學生尚未完全畢業,無法容納,因此小學部在釣台小學,初中部借用一中部分教學樓,其餘設施共用。1998年間,原江門二中搬遷至新校舍,興建的教學大樓歸紫茶小學使用,紫茶路舊校址劃歸蓬江學校。於是1998年7月招收的初一新生在紫茶路校址上課。這時候是一校三址。為了教學上的需要,紫茶路校址改建了電腦室、辦公室、圖書室及一間音樂舞蹈室。
1998年12月,江門一中丁繼開校長退休。吳軍校長接任。同月,市教育局宣布蓬江學校餘子焯、俞漢鵬不再擔任正、副校長職務,已退休的中層幹部也不再留任。蓬江學校校長由原福泉學校校長朱錦華擔任。藍學堅、余遠安、尹錫鈞、林桂嬋繼續留任,關健良調教育局後病逝,校址仍然是一校三地。為了加強教育教育教學工作,提拔了一批年青幹部:2001年5月原江門一中教導處副主任戴旌調入任教導處主任、藍天任辦公室主任、林桂嬋任政體處主任、馮海燕為團總支書記。
2002年9月人事上作進一步調整,袁荔生調景賢學校任黨支部書記,藍學堅調一中任工會副主席。戴旌任副校長。
2002年7月,江門一中、江門二中進行資源重組,市政府、市教育局決定景賢學校逐步搬遷至原江門二中校址,小學部劃歸紫茶小學。從而結束了一校多址的情況。也結束了九年一貫制的辦學過程。2004年4月,林耀光任景賢學校校長,朱錦華任顧問,黃玉玲為教導處代主任(後為主任),增補鄺羨沛為總務處代主任(後為主任)、原江門二中政體處主任張仕勛為政體處主任,曾林茂為副主任。2005年7月,江門一中搬遷新校址,景賢學校遷入江門一中原址,至此,景賢學校經過數次搬遷後終於有了固定的校址。
現有校園面積近七萬平方米,建築面積四萬多平方米,有教學中心大樓、明志樓(有25個高標准課室)、蓬萊樓(有30個高標准課室)、圖書館、科學館、生化實驗樓、地理園、生物園、綜合音像室、體育館、游泳池、高標準的田徑塑膠跑道運動場、網球場、籃球場、電腦辦公系統、閉路電視網路、音像資料視聽室、語言實驗室、衛星電視接收站、以及各種勞動技術教育專用教室等。成為規模宏大,設施先進的一所全日制國有民辦的初級中學。
現在校園環境優雅,樹木蔥蔥、綠草茵茵、流水潺潺、鳥語啾啾、奼紫嫣紅、空氣清新而且安全設施到位,是一處市區最佳讀書學習的好地方。
2005年12月,實行競爭上崗,一批中青年幹部脫穎而出,他們有朝氣,有活力,肯實踐,不僅充實了幹部隊伍,也為景賢的繼續前進提供了動力。新的主要領導和中層幹部是:
校長: 戴旌 負責全面工作
黨總支書記:袁荔生 負責黨務及政治思想工作
校長顧問:朱錦華
副校長:曾林茂 負責教學工作
副校長:鄺羨沛 負責總務、後勤工作
教導處主任:黃玉玲 副主任:劉明霞、商慶平
總務處主任:張仕勛 總務一室(負責總務後勤工作)
副主任:陳登攀
總務二室(負責原辦公室工作)
副主任:梁瑞萍、江龍飛
政體處主任:張冬梅、溫洪仕
團總支書記:馮海燕
至此,景賢學校已基本完成校舍建設,教學設施,幹部隊伍的完善工作,為下一個騰飛做了充分的准備。
2010年學校幹部名單:
校長,黨總支書記:戴旌 負責全面工作
副校長:戴旌 負責教學工作
副校長:鄺羨沛 負責總務、後勤工作
副校長:曾林茂
教導處主任:商慶平
副主任:劉明霞、趙同生
總務處:
(1)辦公室:主 任:江龍飛 副主任:梁瑞萍
(2)總務室:主 任:陳登攀
政體處主任:主任:張冬梅 副主任:溫洪仕 馮海燕
團總支書記:馮海燕 團總支副書記(代): 張旭良 分離於江門一中,與江門一中有深刻的淵源關系,江門一中好的傳統我們必須傳承,「發憤圖強、勇於改革」是江門一中的光榮傳統。又逐步形成了「務實求活和諧發展」的辦學特色。以「愛、嚴、勤、實、活」為校訓。在教育觀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上推行富有現代化教育思想的「三主教育」模式:即「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素質教育為主線」。在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中,相信和尊重學生
進入新千年以後,江門一中更提出「明志崇德,礪教篤學」的新校訓。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基礎,建設優美恬靜的園林化校園,建立團結和諧的人際關系,建造愉悅快樂的學習生活,江門一中行之有效的這一切,我們都很好地傳承過來,成為我們辦學的指導方針。 景賢學校的教師隊伍大部分來自江門一中初中部,很多老師既有良好的師德,又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如「十傑」班主任盧忠誠,長期抓初三畢業班的尹麗冰、潘伯鈞、吳聘雲、李慧容、梁燦榮、文小燕、溫惠芬、劉明霞、傅啟玲、黃玉玲、張冬梅以及戴旌、林銘協、馬紹成等。還有從他校調入的陳小珠,以及新分配來的年青教師馮海燕、羅淑芳、黎碧琳、吳東敏等,一、二中合並後二中一部分幹部和骨幹教師也融匯進來如張仕勛、關鳳、彭理中、陳聖群、麥淑玲、趙燕玲等。這些老師很快成為學校的教學骨幹,有的還提拔到領導崗位。有了這樣一支高素質的穩定教師隊伍,起著骨乾和中堅作用,使後來的年青教師有了榜樣,對他們提高起著積極的影響,從而保證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為了使教師的教學水平可持續性發展,我們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各學科每月至少有一次科組學習活動,每次活動要有主題,有中心發言人,各備課組每月至少有兩次集體活動,原則上每位教師每年在備課組或科組內舉辦一次公開課。
每一學年要求教師寫一篇教學論文參加選評活動。
堅持聽課,點課和評課制度
加強課題研究,開展信息技術與研究性學習課程整合的研究與探討。
每年進行一次開放日活動,旨在加強校際交流,促進信息互動,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水平 要保證素質教育很好地貫徹,必須有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我們實行了以校長領導下的年級組長負責制,並且在校長領導下實行三會制度:一是校長辦公會議,研究學校重大問題部署,協調年級與職能部門工作;二是職能部門辦公會議,研究各職能部門涉及全局的工作計劃、規劃、制度建設,協調各職能部門工作;三是年級組長辦公會議,研究年級涉及全局的工作,協調年級之間的配合與合作。
學校還以人為對象,逐步建立人事管理制度,教職員工獎懲制度,學生獎懲制度;以事為對象,建立德育工作制度、體育工作制度、衛生工作制度,消防制度;以環境為對象,建立的學校體育管理制度,圖書館管理制、電教室管理制度,使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場所有人管,各人司其職。
對各項管理我們還做到網路化、制度化、規范化、例如德育工作,各年級成立德育工作小組,團委、學生會組成學生自治委員會;成立家長委員會;建立社會德育網,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育人新格局。所以創辦十年來,學生優良率在全市名列前茅,學生中沒有賭博、群毆、抽煙、吸毒等現象,違法犯罪率為零。 加強各類課外活動,發展學生特長,在實踐中激勵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動手能力。
各種課外活動興趣小組,不僅可以讓學生把課堂所學結合於實踐,更重要地可以充分發揮青少年的智慧與才幹,充分發揮他們的個性,讓他們的潛質得到凸現,潛能得到發揮,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多年來,各學科成立了各種興趣小組和競賽小組,培養了一批對學科有特殊興趣的尖子,在歷年的物理、化學、數學競賽中獲獎。2005年11月在東湖廣場舉行的「景賢金秋」大型文藝演出,更是獲得巨大成功。
我們堅信,在開拓創新中取得輝煌業績的景賢學校,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指引下,在上級有關部門的領導下,一定能夠發揚優良的辦學傳統,繼往開來,跟上改革開放時代的步伐前進,邁向更輝煌燦爛的前程。 2009年,學校領導承諾在學校設置斑馬線,現在學校有兩天斑馬線,交通標示若干,這說明了學校領導對學生的交通安全的重視,自2009年以來,學校的校道經過多次的修改後,改為二人行道雙向機動車道,在人行道和機動車道上放上雪糕筒,用塑膠線連接起來,形成一堵「安全牆」,有關部門還在校道上增深車道分界線的顏色。
每年學校都有例行的防空逃生演習,例如開消防講座,放消防,地震教育片,開消防,地震特色班會,每年還會請來消防局的教導員為學生講解。
學校每天12點30分之前有保安人員進行「清場」,檢查每一棟教學樓是否有學生在逗留,並檢查每間課室是否關好門,關閉用電器,做好安全工作,並鎖好每一棟教學樓的大門;晚上6點也例行「清場」,並且對體育場上活動的學生進行報時間,讓他們早早回家,不讓家長擔心。學校有大約10多名保安保證學生的安全。
學校有良好的閉路電視網路,能觀察到每一間課室和大門,有助於保證學生的安全。
『柒』 江門景賢學校 是好的學校嗎
景賢學校現在的校址就是舊江門一中校址,面積大,設備齊全,交回通好(就在市中心,答東湖百貨附近)。是江門最好的初中,這個好的標准就是師資好,升學率高(升上江門一中)。最重要的是學生大部分都是優秀學生,有良好的學習氛圍。
缺點就是學校屬於私立形式,因而學費高(3千多)。還有就是學生中有部分是富二代,有時會形成攀比等不良風氣。
整體來說景賢學校還是先進江門最優秀的初中。我是03屆的畢業生,很高興為你解答
『捌』 江門市景賢中學的介紹
景賢學校是一所由江門市教育局領導、江門市教育促進會主辦的國有民辦實內驗型學校,前身為江門一中的初容中部,於1996年獨立成為江門市第一所探索教育體制改革的完全中學。最初命名為江門市蓬江學校,2001年更名為景賢學校。
『玖』 江門景賢學校紅樓歷史
廣東省江門市景賢學校,源於江門一中初中部,上溯景賢書院(為清朝內時所建,在景賢學容校今址蓬萊山上)是一所轉軌十年、規模較大、設施先進、業績沛然的國有民辦性質的全日制初級中學。
自1996年創辦以來,經歷了奠定基礎、努力拚搏、開拓進取、改革創新的歷程,學校在辦學規模和教學質量上都邁上了一個新台階,不僅為江門市教育事業開創了一條新路,也為江門一中輸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優質生源。贏得了社會的認同、家長的贊許,學校知名度不斷提高,成為江門地區一間頗有影響的初級中學。
『拾』 江門景賢中學的詳細地址,在什麼地方的附近
江門景賢中學坐落於市區躍進路63號,即原一中舊址.
附近有九中,東湖百貨,躍進路人內行天橋容(很好找)。
這是該學校的主頁:http://www.jxschool.cn/school1.asp
希望對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