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校園籃球
1. 關於籃球的論文
籃球運動有一百多年的發展歷史,回顧和總結20世紀籃球運動發展的歷程,就會深切地感到社會的進步推動了籃球運動的發展;而籃球運動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對於人類社會進步、文化繁榮又有一定的貢獻。以奧運會為最高層次的競技籃球正在向國際化、科學化、商業化和職業化推進;以擴大籃球人口為目標的大眾籃球正朝著平民化、普及化、生活化和多樣化的方向發展。競技籃球和大眾籃球的相互作用,推動著現代籃球運動發展的進程。本文縱觀世界籃球運動的發展歷程,對21世紀世界籃球運動發展趨勢進行了探討,並預測未來世界籃球運動將具有以下幾個發展趨勢。一. 隊伍大型化,高大隊員速度快,技術全面,位置趨向模糊二. 中國球員對速度的要求及身體對抗要求的不斷增加三. 戰術的簡練性、實效性增強,「人球為主」的攻擊性、多變性防守運用更加普遍,貼身防守更加兇狠四. 明星隊員的數量將是一個實力的重要標志。五. 中國女籃將繼續向男籃風格發展六. 中國教練員水平的作用更加突顯七. 中國籃球運動的職業化程度將不斷提高綜上所述,世界籃球運動總的發展趨勢是:技術、戰術、身體素質、心理穩定高水平的全面對抗將向更高層次發展,十分重視攻與守的平衡發展;以籃球運動員的選用和訓練將更加強調「全面一特長型」;球星的作用將日趨突出;運動員和教練員的文化素質、心理素質、智能結構、實踐經驗將有一個迅速飛躍;女子籃球趨向男子化風格;職業化程度將不斷提高。
2. 關於籃球的好評 學校開班會 講述青少年發展 對籃球的了解
球場規格 NBA的球場尺寸是長94英尺(28.65米),寬50英尺(15.24米)。球場的丈量是從界線的內沿量起,線寬為2英尺(5.08厘米)。 球場兩端標有長方形的罰球區,長19英尺(5.79米),寬16英尺(4.88米)。 球場兩端標有3分投籃線,劃法是:從底線引出兩條平行於邊線的線,各距邊線3英尺(0.91米),與以球籃中心點為圓心、以23英尺9英寸(7.24米)為半徑的圓弧相交。WNBA的圓弧半徑為19英尺9英寸(6.02米)。 圓圈的半徑是6英尺(1.83米)。中圈內圓圈的半徑是2英尺(0.61米),一條中線橫貫其中。 另有4條垂直於邊線寬2英寸(5.08厘米)的標志線,各距底線28英尺(8.53米)向場內延伸3英尺(0.91米)。(位置區和中立區域以及一些短標志線略。) 2.比賽時間 每場比賽分兩個半時共4節,每節12分鍾。加時賽為5分鍾。 在第一節和第二節、第三節和第四節之間休息130秒。兩半時之間休息15分鍾。在第4節和加時賽之間和任何加時賽之間休息100秒。 在第一節、第二節和第三節的最後一分鍾期間,投籃成功後應停止比賽計時鍾。在第四節和加時賽的最後兩分鍾期間,投籃成功後應停止比賽計時鍾。 3.球隊 比賽時,每隊由5名隊員組成,場上隊員不得少於5名。 如果隊員第六次侵人犯規,而且該隊已無有資格的替補隊員,該隊員應留在場上,並應登記一次侵人犯規和全隊犯規;還要判罰該隊一次技術犯規。所有後來發生的侵人犯規(包括進攻犯規),應照此處理。 如果只有5名合格的隊員,其中一名隊員受傷必須離場或被驅逐,他應由最後一名因6次侵人犯規而被取消比賽資格的隊員來替換。每一次需要替換受傷或被驅逐的隊員時,均應照此倒轉的順序處理。任一被取消比賽資格的隊員再進入比賽,應判罰一次技術犯規。 4.比賽開始 第一節比賽和加時賽應以在中自跳球開始。 第二節和第三節比賽應由第一節比賽開球後失掉球權的隊在端線擲界外球開始。 第四節比賽應由第一節比賽開球後獲得球權的隊在端線擲界外球開始。 5.死球、活球、壓力球 當出現下列情況時球成死球: 爭球; 球停留在球籃上或卡在籃圈與籃板之間; 任一節時間終了;技術犯規的罰球; 侵人犯規(拳擊犯規、非賽犯規); 多次罰球中的第一次罰球; 場上違例(帶球走,3秒,10秒,24秒等); 打架犯規; 疏漏的鳴哨; 投籃或罰球成功後; 在隊員佔有界外之前。 下列情況球成活球:在任何跳球中,裁判員拋球時;擲界外球隊員可處理球時;罰球隊員可處理球時。 下列情況球成活力球:球被一名跳球隊員合法拍著時;球離開擲界外球隊員的手時;球離開罰球隊員的手時。 6.替換 替補隊員應向記錄員報告他和被替換隊員的姓名和號碼,並置身於記錄台前的替換區內。如不向記錄員報告,則罰款25美元。記錄員應在球成死球時就鳴哨宣告替換(投籃成功後除外),替補隊員需經裁判員招手才能進人比賽。替換被取消比賽資格的隊員的時間為30秒鍾。 在多次罰球的第一次罰球後,不論罰中與否,允許替補隊員進入比賽。 替補隊員不得替換罰球人員或跳球隊員,除非受傷隊員要求替換,這時應由對方教練員在罰(跳)球一方的球隊席上挑選替補隊員。受傷隊員不能再上場比賽。替補隊員一旦進入比賽就得留在場上,直到下一個死球時才允許替換。 如果是以不符合體育道德的行為造成隊員受傷,而且不能執行罰球,他的教練員可指定該隊任一合格的隊員來執行罰球。受傷隊員也可再上場比賽。 7.暫停 (l)20秒暫停 每隊每半時有權請求一次20秒暫停。每場比賽(包括加時賽)共可請求兩次20秒暫停。 隊員請求20秒暫停,只有當球成死球或該隊控制球時才給予。隊員要喊出:「20秒暫停」。 在20秒暫停期間,球隊只可替換一名隊員。如果請求暫停的隊替換一名隊員,對方隊也可替換一名隊員。 如果在半時(包括加時賽)中請求第二次20秒暫停,應予允許,但要登記一次常規暫停。 如果20秒結束時比賽不能繼續進行,也應登記一次常規暫停。 (2)常規暫停(100秒) 每隊有權請求7次要登記的常規暫停。限定每隊在第四節中不得超過4次暫停;在第四節的最後兩分鍾內不得超過3次暫停。在加時賽內,允許每隊3次暫停。 隊員請求100秒暫停,只有當球成死球或該隊控制球時才給予。隊員要喊出:「暫停」。 每節比賽必須有兩次暫停。如果每節比賽剩下6分59秒時沒有任一隊叫暫停,記錄員應在第一次死球時採取強制暫停,這一暫停登記在主隊名下。在每節比賽剩下2分59秒時沒有任一隊叫第二次暫停,記錄員應在第一次死球時採取強制暫停,這一暫停登記在該節先前沒有登記的隊的名下。 允許有追加的暫停,但要判罰一次技術犯規。主教練員可以在比賽中止時,請求20秒或100秒暫停。 8.24秒鍾規則 當某隊在比賽中獲得新的球權時,或在擲球入界中當球在場上被隊員合法觸及時,
3. 關於籃球小論文
大家喜歡NBA,多數是對籃球的喜愛,對高水平籃球的嚮往,同時也有一部分是出於對姚明和易建聯的關注。每當看到一些明星球員精彩的表現,都會有一種急切的、想親身在籃球場上馳騁的沖動,也許有一些人不會打籃球,不過不要緊,他們同樣可以用不同的方式釋放自己的激情。可以說,籃球可以帶給人以快樂與享受,可以讓一個人積極地去面對生活中的一切。
既然去了籃球場,誰都不想做弱者,誰也不願意輸,每個人都會努力的拼搏,展現自己的球藝。如果你投籃精準,那麼你就盡可能地發揮你的優勢,瘋狂的得分;如果你傳球准確但投籃得分欠佳,那你可以揚長避短,做一個組織的高手;如果你技術優秀,那麼你可以表演一些難度的動作;如果你身體健壯,那麼你可以在籃下強打和搶籃板。最重要的是,別小看自己,只要用心,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不能否定籃球場上個人的能力很重要,一些能力極其突出的球員能憑一幾之力確實能左右比賽,但那畢竟是少數。客觀地說個人能力只是一個球員必備的基礎條件,球隊的集體配合、集體力量才更為重要,團隊配合才是籃球這項集體運動的精髓所在。我們所選修的籃球(高級)就是這樣一門教授籃球技術與集體配合戰術的課程。當然選修這門課程的同學需要有一定的籃球基礎,課上並不是教你如何運球和傳球這些基礎性動作,而是一些標準的進攻、防守動作以及實戰中幾個人之間的戰術配合。
通過學習,進一步規范了我們的進攻、防守動作,增強了我們的籃球意識,提高了我們的集體觀念。如果你防守動作不到位,那麼你就會被別人突破得分;如果因為你一個人的失誤,導致團隊配合的不暢,最後就不能順利的完成指定的任務。經過一次次努力的練習與配合,每個人的籃球技術和配合意識都有所提高,這也正達到了課程設置的目的。
假如你感覺在課上並沒有學到什麼,那麼實踐會作為依據告訴你,「你學到了很多」。平日里學習之餘,籃球場上的你,會不由地發現自己的防守動作讓別人感到很難通過,自己的進攻讓人很難招架,自己的配合意識讓所屬團隊不斷贏取勝利。如果你感受到了這些,就證明你有所收獲。
大學里的學習生活不僅要求我們有充沛的精力,也要求我們具有同樣充沛的體力,良好的身體狀況是保證學習的前提,俗話說的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忙碌了一個星期的我們,也能通過這門課程來放鬆心情,釋放平時的壓力,在學習籃球技術的同時又鍛煉了身體,真可謂是好處多多。
相信下學期的課程內容會更豐富,同學們會收獲的更多,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我想自己還會選擇這門值得參與的課程。
4. 校園籃球的論文
第一講 運 球
運球是個人擺脫防守進行攻擊的有力手段,也是組織全隊進攻戰術配合的重要橋梁。通過運球練習,可以提高手對球的感應能力,熟悉球性,提高控制球、支配球的能力。運球方法很多,常用的有:高、低運球;運球急停急起;體前變向換手、不換手運球;背後運球;運球轉身;胯下運球等。
運球技術動作包括身體姿勢、手臂動作、球的落點和手腳協調配合四個環節。
※身體姿勢:兩腳前後或左右開立,兩膝微屈,上體稍前傾,抬頭眼看前方,非運球手屈臂平抬,用以保護球。運球時,下肢各關節隨運球高度而有所變化。
※手、臂動作:運球時,五指分開,擴大控制面積,手心空出。運球時因運球方法的不同分別採用手腕手指力量、前臂或上臂等不同部位用力。按拍球時,應隨球上下迎送,盡量延長控制球的時間,以利於保護球。如原地運球,按拍球的上方,向前運球時,按拍球的後上方。
※球的落點:一般情況下的運球,球的落點在運球手同側腳前外側約20CM處,速度越快,落點越靠前。積極防守時,運球的落點應在體側或側後方,以便護球。變向運球其落點基本上位於異側體側或側前方。胯下運球的落點位於胯下中間的地方。
※手腳協調配合:運球時,既要移動速度和運球速度協調一致,又要保持合理的節奏。要注意按拍球的部位、落點的選擇和力量大小的運用。移動越快,按拍球的部位越是靠後下方,落點越遠,反彈起來的力量越大。一般直線運球,運球一次,跑兩或三步。
運球動作的練習,需經歷一個較長的過程,關鍵是控制能力和手腳協調配合,因此手上功夫要天天練。可先從玩球開始,熟悉球性,再從原地運球過渡到行進間,從雙眼看球到不看球運球,從直線到變向運球。可一人一球、一人二球、一人運球一人搶球等方法進行練習
如何打好籃球(特別是投球 )
第一:心態要平和,不要想著如投不進會如何如何.
第二:如果你的姿勢不正確,一定要強迫自己適應教練說的姿勢,樓上各位說的要按自己的感覺舒服的姿勢去投其實是誤導.
第三:體力要保持,沒有好的體力是不可能投準的.腰腹肌肉是關鍵.
第四:勤學多練,會有感覺的.
補充一點:要在跳到最高點時出手,那時全身是最舒展的時候,命中率最高.
回答者:
5. 大家對校園籃球有什麼憧憬和建議
多開展聯賽,穩定規范的聯賽
中國球員,無論哪個級別,都缺少比賽經驗
6. 求一篇籃球課心得論文
球運動是一項以球為競賽工具,以投籃得分為目的而進行的攻守交替,集體對抗的球類運動項目。經常參加籃球活動,可以使身體得到全面鍛煉。籃球活動形式靈活,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競技性,並容易普及,深受人們喜愛。它對於增強體質、促進身心健康,提高體育活動的參與意識,培養優良品質都具有重要意義。從事籃球運動,有利於提高群體意識,團結合作,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而且能夠培養我們團結友愛的集體榮譽感,嚴格的組織紀律性和頑強的意志品質積極拼搏精神。
經過一年的籃球課的學習,我學習到了很多有用的技術與技巧,籃球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下面是經過學習,我在籃球方面的一些心得體會:
傳球中應注意的問題:
1、 要注意全隊的進攻配合,在自己持球的位置要預感到可能發生的進攻配合和機會。
2、 盡量提前觀察到每個潛在的接球隊員和防守隊員的情況。
3、 傳球要到位,要會用球領人,盡量做到球到人到,一般情況是把球傳到同伴遠離防守一側的位置。
4、 要學會左右手都能傳球,往往當防守者注重防強手的時候,利用弱手傳球是較為有效的。
5、 傳球要及時。
接球中應注意的問題。:
1、 在本隊戰術要求的范圍內,積極移動迎前接球或領前接球,尋找理想的接球角度。
2、 應結合傳球隊員有要求的信號及明確的傳球位置,要能控制較大的接球范圍(尤其內線隊員)給傳球隊員安全感。
3、 接球的同時要盡快地與下一步的進攻動作銜接好。
4、 接球的瞬間要利用來球的慣性,使球「粘」在手上。
投籃中應注意的問題:
1、 必須是先清楚自己與投籃的距離和角度。
2、 要判斷防守者的情況。
3、 要有突然性,掌握投籃時機。
4、 盡量按照自己習慣的節奏。
5、 應以打籃板投籃為好。
6、 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投籃的動作和投籃目標上。
7、 堅信能夠投中籃。
運球中應注意的問題:
1、 始終將球保持在自己所能控制的范圍內
2、 要抬頭,隨時觀察場上情況,要有目的地傳球
3、 要遠離防守者的手運球。
4、 應學會左右手都能運球。
5、 能傳球時盡量不運球。
6、 不要向隊員聚集的區域運球,離邊線和場角區域遠一些。
7、 運球中要掌握好節奏,不僅要有方向的變化,而且應有速度快慢的變化。
8、 運球中沒有好的傳球機會時不要停止運\球,以免被對方夾擊搶掉球或造成5秒違例,尤其緊逼時更是如此。
持球突破時應注意的問題:
1、 運用持球突破時,要與投籃和傳球相結合。
2、 對反應快,移動靈活的防守者可多利用假動作,對反應較慢,移動能力稍差的防守者可多用突破的起動突破防守者。
3、 突破前的重心要低而穩。
4、 突破時要敢於帖近防守者,進行合理的身體接觸。
防守時應注意的問題:
一般情況下,防守隊員應站在對手與球籃之間偏向有球的一側的位置上,防守者位置和距離必須根據球的轉移而及時調整。對離球較近的對手應採用面向對手側向球的斜步防守。對離球遠的對手,經常採用面向球側向對手的平步防守。防守隊員的移動必須搶先於進攻隊員之前,使防守具有破壞性和攻擊性。
防守中鋒的主要原則是盡量減小中鋒在限制區下部接球,破壞其與外圍隊員的聯系,對在限制區下部的中鋒,必要時應採用繞前防手(身體緊帖中鋒身前,兩腿下蹲,隨時准備跳起打斷對方的高吊球),對威脅較大的中鋒,依靠個人防守是有困難的,一定要注意協防。
籃球運動具有較強的集體性,它要求參加者必須齊心協力、密切配合、互相幫助,發揮集體的力量,爭取比賽的勝利。因此參加者容易形成團結友愛的集體榮譽感、嚴格的組織性和頑強的意志以及積極拼搏的精神,並能夠使參加者相互了解,形成友好的交往和長期的友誼。籃球課程的任務是通過課堂教學和學校課余活動,在教師、學生的參與和教與學相互作用中完成的。作為教與學的內容,課程是教與學活動的中介,相互作用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處於主導地位,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積極主動地掌握籃球運動的技能和理論知識。在教學過程之外,學生以籃球知識為手段參與學校課余活動。通過這兩種活動開發學生的智力,全面地發展其身體機能和素質,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和良好的道德情操。籃球課程在各級學校體育教學和課余校園文化生活中,已成為增進學生健康的身體教育手段和貫徹德、智、體、美全面素質教育有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寓政治思想教育、道德素質教育和集體主義教育於籃球課程教學過程中。
7. 選修籃球課感想1000字
1 籃球運動是我們較為喜愛的運動項目,也是中學體育必修課的主要內容之一, 有著十分廣泛的群眾基礎。但我們在籃球教學和比賽中經常發現學生技術、戰術運用生搬硬套,實效性差,不合理的跑位接應多,防守時不知如何選位等問題。而這些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在於學生對籃球運動競賽規律的認識不足,用籃球運動的術語說:即籃球戰術意識差。培養提高中學生的籃球戰術意識,對提高中學生運動員的籃球運動水平將產生積極而深刻的影響。中學生運動員處於基礎訓練階段,所以應把戰術意識的培養放在與其它專項能力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2 籃球戰術意識的概念 意識是心理發展的高級階段,是人類獨有的最完善的反映形式,是人腦對客觀現實自覺能動的放映。戰術意識是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按照一定的戰術目的,正確合理地運用戰術和技術的自覺的心理活動。籃球戰術意識是運動員對籃球運動的基本規律的認識和合理的運用。籃球戰術意識來源於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對變化著的客觀事物的初級認識過程,產生於運動員對所從事的運動項目本質和發展規律的高級認識過程,並通過運動員的具體行動表現出其主要的特徵和作用。 3 培養籃球戰術意識在中學訓練和教學中的重要性 近年來,我在教學和訓練工作中,對培養中學生運動員籃球戰術意識方面進行了一些積極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績。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3.1 從戰術意識在籃球比賽中的作用來看,培養中學生運動員的戰術意識是必要的。戰術意識被人譽為運動場上的「活靈魂」,是運動員高度智慧的結晶。戰術意識與運動員的技戰術水平、智力能力相適應, 戰術意識的強弱,往往是衡量一個球隊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認識戰術意識對中學生運動員的影響,關鍵是要擺脫「意識會在訓練比賽中自然形成和發展」的思想束縛,運用科學的理論和規律去指導訓練,堅持精講多練的原則,有的放矢地講清戰術意識的概念、特點及其作用,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戰術意識。 3.2 從籃球運動的特點來看,培養中學生運動員的戰術意識是必需的。籃球運動激烈、對抗、復雜、多變的特點決定了比賽是瞬息萬變的。在比賽中隊員要根據場上不斷變化的情況採取正確、果斷的行動,才能取得「攻必克、守必固」的效果,如果缺乏戰術意識,就只會蠻干、硬攻,既消耗體力,又往往事倍功半。同時,籃球運動作為集體運動項目,不僅要使隊員融入到整個隊伍當中,而且要使自己成為有獨特個性的個體。這些都要求隊員有一定的分析、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在較短時間內有相當多的思維活動。戰術思維是戰術意識的主要成分。由意識到行動的過程,主要靠戰術思維的預見性、敏捷性和創造性等。所以說,中學生運動員戰術意識的培養和形成與思維活動密切相關。戰術意識的形成是思維活動在執行戰術行動中的具體體現,加強中學生運動員思維能力的培養,對於他們戰術意識的形成和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3.3 從中學生運動員的心理特徵來看,培養戰術意識是極有可能的。中學生運動員的抽象思維能力日益發展,並逐漸佔主要地位,他們已經掌握的知識已能幫助他們理解比較抽象的概念。同時,中學生運動員的觀察力的准確性和持久性也有較大的發展。他們對訓練中出現的情況,既好奇又困惑,正是擺正和增強思維能力的最佳時期。當然,由於這個時期接觸的技術、戰術都屬於基礎性的,他們的思維能力必然受到一些限制,而滿足不了他們的求知慾,所以,教練員必須抓住時機,因勢利導,循循善誘,通過反復訓練、舉一反三,不僅讓學生學會多種戰術,更能深入領會這些戰術意識,並在實踐中加以運用。要加強中學生運動員球感和無球時場上位置感的培養;要鍛煉他們的意志品質,加強情緒的自我控制能力,學會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以適應比賽時的緊張激烈的氣氛,以沉著應戰,超常發揮。
8. 作文:校園籃球賽觀後感
中國對美國這場球,第一節打的最好,最好時還反超了2分。中國隊的後衛真是太垃圾了,5號劉偉4號陳江華,兩個一看就知道是太緊張了,特別是那個4號陳江華,運球時間那個叫長呀24秒你一個人要運15秒左右,你不幹脆一個人一條龍服務么好了,被蓋了回後場,哪個後衛運球時有你那麼激動的啊。作為一個後衛都能把球傳成打飛機的高炮球,一被夾防就慌掉了被抄球。
要表揚的是朱方雨和孫悅,還有那個6號的後衛,叫張進鵬好像,這個也不錯覺得一點都不緊張,不知道名字寫的是不是正確,這幾個打的時候有板有眼,也不緊張。特別是孫悅,打的真不錯,如果那個4號和5號後衛和你一樣的話,也不至於有那麼多失誤。
這一場比賽,覺得易健聯十足一個夢游者。開始時居然7投0中,臨近比賽結束時,總算還是暴發了一下。
比賽里我們看到了暴露出來很多的問題,陣地戰磨不好,快攻戰打不起來,體力也跟不上,行進間的傳球簡直可以用爛字來形容。人家美國隊,一有機會就是暴扣,多漲熱氣呀。
結果101:70,雖然輸了,但是分差只有31分,也是破了以前分差43分的記錄,總體來說如果不緊張的話,應該可以打的更好,下次最好不要安排4號5號上場,或是不要太多時間上場,應該讓9號孫悅和6號張進鵬多上場。——————————
隨著比賽結束的哨聲響起,勝利的喜悅降臨在每一個同學身上。比賽隊員尖叫著沖進教室,在黑板上寫下醒目的勝利比分,啦啦隊拾起水壺,去滋潤那已叫啞的嗓子。啊,我們的努力終於有了成果!
這成功的背後,有體育老師課上的辛勤的汗水,有課間爭分奪秒的練習,有老師中午耐心的教導,有……幾個月的認真准備換來了今天的成功。
到了決賽的那一刻,不光是隊員們,作為旁觀者的我們,也都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隊員們做了准備活動,討論好最後對策;啦啦隊使勁潤著嗓子,為後面的「加油」熱身;其他同學則忙著為球員們灌水壺,拿毛巾……「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精彩一幕即將上演。
比賽開始了,我們大喊「加油」。因光線強烈,我雖沒看到進球,但我從其他人驚喜地歡聲知道,我們班級投進了!大家都為第一個球歡呼、吶喊。前半場我們處於領先,可後來略為懈怠的我們,差點被對方的比分追上。急得我們大喊加油,有些謙分貝不夠高的同學乾脆拿起路障,當擴音器;那些替補隊員,更是恨不得跳進去幫一把。後來,在經過一大段「吶喊、尖叫、加油」後,我們終於贏了!
這場比賽,不僅比球技、比運氣,更多地比團結、比協作,「人心齊,泰山移。」我不經感嘆,「體育,更是一種精神!」——————
昨天下午6點,我乘地鐵去了深圳大運體育中心籃球館,觀看了美國隊vs芬蘭隊和中國隊vs羅馬尼亞隊。
現在的龍崗區建設得非常好,各處都是高樓,雖然秩序差了一點不排隊,和上公交車老是你擠我擠的,一點也不好。
到了比賽場館,比賽已經快開始了,第一場是美國隊vs芬蘭隊。第二場是中國隊vs羅馬尼亞隊。
剛開始的時候,芬蘭隊總是進球得分,美國隊開始的時候還沒有怎麼進球,可能是還在熱身,當我感到無聊的時候,美國隊的隊員終於進球了,從這一次開始美國隊的每個隊員都顯得團結起來,所以就總是進球了。中國隊開始的時候老是進球,可是後來,有些球員就不團結了,別的隊要進球了,別人叫他防,他無動於衷。看到這里我想起了一個故事,那個故事內容是以前有一個農夫,他有三個兒子,他們很不團結,那個農夫臨死前就叫他的小兒子拿來一根筷子,叫大兒子和二兒子拿一捆筷子來,他叫小兒子把筷子折斷,很容易,三個兒子不懂父親為什麼要他們這么做,父親又叫大兒子、二兒子和小兒子一起把那一捆筷子折斷,可是他們怎麼也折不斷,父親就跟他們說,兄弟要團結,就跟這些筷子一樣,一團結,你們怎麼折也折不斷它,可是不團結,就跟一隻筷子一樣,一下就被你們折斷了。
昨天真是太快樂了。——————————
今天,我看了一場很棒的球賽!雖然到最後我班輸了。但是,我並不感到沮喪又或者是憤怒,我只是用一種平和的心情去接受這樣的結果。本來,比賽的後半段的時候,我們班的形勢十分嚴峻,當時我的心感到很害怕,很害怕會輸掉,我甚至還想趁現在趕快走了吧!我想要逃避。可是,我很快制止了自己這樣的想法。我想到了自己當初為什麼會來這里,我來並不是為看比賽結果,而是來加油、打氣的。我怎麼可以中途就落跑了呢!看到球員在操場上奮勇拼搏著,努力著,我就告訴自己一定看完比賽,無論結果如何!我都要坦然面對。
比賽是輸了,許多同學感到可惜,沮喪,甚至是憤怒,但是,我很想告訴他們,比賽雖有不公平之處,但是,結果並不代表一切,我們要用自己良好的心態來面對。
其實不單是比賽,在我們所處的現在社會中,也會經常在存在著許多的不公平,在這個社會的激烈競爭中,不要認為「不公平」是導致你不成功的一切因素。如果你不停埋怨,你可能就這樣的劂不起,永遠停留在「不公平」的路口上,停滯不前。所以,我們需要一種良好的心態,去勇於面對這種不公平,就是因為這種不公平,我們更要向前走,走到「這種不公平再也追不上我們,這樣我們就戰勝了這種不公平」。
看完比賽,我不但看到了我們團結精神,堅持不懈,奮勇拼搏的精神,而且我還學到了無論輸還是贏,我們都要用自己良好的心態坦然的面對它。
9. 關於籃球的論文 急~
論世界籃球
1891年12月初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市基督教青年會國際訓練學校(後為春田學院),由該校體育教師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發明,當年的籃球規則只有13條,奈史密斯博士於1939年去世,終年78歲。他未曾料到,由他創建的籃球項目竟然在二百多個國家流傳市面著,而且至今美國籃球還譽滿全球。 為了紀念奈史密斯博士發明的籃球的功績,在春田學院校園內修建了美國籃球名人館-詹姆斯·奈史密斯紀念館。
起初,奈史密斯將兩只桃籃別釘在鍵身房內看台的欄桿上,桃籃上沿距離地面3.04米,用足球作比賽工具,向籃投擲。投球入籃得1分,按得分多少決定勝負。每次投球進籃後,要爬梯子將球取出再重新開始比賽。以後逐步將竹籃改為活底的鐵籃,再改為鐵圈下面掛網。
到1893年,形成近似現代的籃板、籃圈和籃網。最初的籃球比賽,對上場人數、場地大小,比賽時間均無嚴格限制。只需雙方參加比賽的人數必須相等。比賽開始,雙方隊員分別站在兩端線外,裁判員鳴哨並將球擲向球場中間,雙方跑向場內搶球,開始比賽。持球者可以抱著球跑向籃下投籃,首先達到預定分數者為勝。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條比賽規則,主要規定是不準持球跑,不準有粗野動作,不準用拳擊球,否則即判犯規連續3次犯規判負1分;比賽時間規定為上、下半時,各15分鍾;對場地大小也作了規定。上場比賽人數逐步縮減為每隊10人、9人、7人,1893年定為每隊上場5人。 1904年在第3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第1次進行了籃球表演賽。1908年美國制定了全國統一的籃球規則,並有移種文字出版,發行於全世界,這樣,籃球運動逐漸傳遍美洲、歐洲和亞洲,成為世界性運動項目。 1936年第11屆奧運會將男子籃球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並統一了世界籃球競賽規則,此後,到1948年的10多年間,規則曾多次修改,與現行規則有關的重要變化是:將得分後的中圈跳球,改為失分隊在後場端線外擲界外球繼續比賽;進攻隊必須在10秒鍾內把球推進到前場;球進前場後不得再回後場;進攻隊員不得在"限制區"內停留3秒鍾;投籃隊員被侵犯時,投中罰球1次,投不中罰球2次等。1952年和1956年第15、16兩屆奧運會的籃球比賽中,出現了兩米以上的多人,國際業余籃球聯合會曾兩次擴大籃球場地的"限制區"(也叫"3分區");還規定,一個隊控制球後,必須在30秒內投籃出手。60年代初有關10秒和球回後場的規定,一度因1960年第17屆奧運會後取消了中場線改畫邊線的中點而中止。1964年第18屆奧運會後,又恢復了中場線,這些規定又繼續執行。1977年增加了每隊滿10次犯規後,在防守犯規時罰球兩次,防投籃時犯規兩罰有1次不中再加罰1次的規定。1981年又將10次犯規後罰球的規定縮減到8次。很明顯,人員的變化的技術,戰術的發展引起了規則的改變,而規則的改變又促進了人員和技術、戰術的進一步發展變化。特別是50年代後期以來,規則的改變對籃球比賽的攻守速度,對運動員的身體、技術、戰術以及意志、作風等各方面都不斷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進了籃球技術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籃球是1976年第21屆奧運會上才列為正式比賽項目的。
籃球運動是1896年前後由天津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傳入中國的,隨後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會里也有了此項活動。在1910年的全運會上舉行了男子籃球表演賽之後,在全國各大城市的大、中學校的籃球活動逐漸開展起來,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開展得較好,水平也較高,當時的比賽規則很簡單,在球場中間畫一個約有1米直徑的中圈,中鋒隊員跳球時一隻手必須置於背後腰部,任何一足不得踏出圈外。技術也簡單,中圈跳球後,誰接到球就自己運球,超過防守人就投籃。當時只會直線運球前進,傳球方法是單、雙手胸前傳球,跑動投籃是用單手低手上籃,立定投籃無論遠近都是用雙手腹前低手投籃。1925年前後,進攻和防守的5名運動員,有了較明確的分工,中鋒對中鋒,後衛對前鋒,有人盯人,各自盯住自己的對手。但前鋒的職責是只管進攻投籃,不管退守;後衛的職責是只管防守搶截球,不管投籃。前鋒和後衛很少全場跑動,只有中鋒要攻守兼顧。以後又逐漸改為兩後衛1人助攻(活動後衛),1人留守後場(固定後衛),兩前鋒也變為1人留在前場專管偷襲、快攻,1人退守後場助防。技術動作也有所發展,跑動投籃出現了單手、高手投籃,立定投籃出現了雙手胸前投籃,傳球出現了單、雙手擊地傳球,運球出現了兩手交替運球躲閃防守和超越防守向前推進的技術。規則中增加了罰球區和罰球線,隊員犯規4次即被取消比賽資格,犯規罰球可由隊長指定任何1個隊員主罰。比賽時間分為上、下半時各20分鍾,中間休息10分鍾。每次投中或罰中後,都在中圈跳球,重新開始比賽。而中國籃球運動水平在1926年以後有了較大提高 。
籃球是一項大眾喜聞樂見、普及率高的運動項目之一,參加者不受年齡、性別的限制。它既能增強體質、促進健康,又能豐富人們的業余文化生活,提高學習、工作的效率。籃球比賽不僅是運動技戰術水平的較量,也是隊員的智慧、運動素質、心理品質、文化素養的比拼,因而具有較大的吸引力。如今,風糜世界的NBA籃球賽是學生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小巨人姚明是學生們心中的偶像和驕傲,而CUBA已成了部分高中學生心中的奮斗目標。
要打好籃球,掌握好籃球基本技術是基礎。根據動作在比賽中的作用,籃球技術分為進攻技術和防守技術兩大類。進攻技術有傳接球、投籃、運球、持球突破等,防守技術有防守對手、搶球、打球、斷球等,各類技術動作又各有許多不同的動作方法。
第一講 運 球
運球是個人擺脫防守進行攻擊的有力手段,也是組織全隊進攻戰術配合的重要橋梁。通過運球練習,可以提高手對球的感應能力,熟悉球性,提高控制球、支配球的能力。運球方法很多,常用的有:高、低運球;運球急停急起;體前變向換手、不換手運球;背後運球;運球轉身;胯下運球等。
運球技術動作包括身體姿勢、手臂動作、球的落點和手腳協調配合四個環節。
※身體姿勢:兩腳前後或左右開立,兩膝微屈,上體稍前傾,抬頭眼看前方,非運球手屈臂平抬,用以保護球。運球時,下肢各關節隨運球高度而有所變化。
※手、臂動作:運球時,五指分開,擴大控制面積,手心空出。運球時因運球方法的不同分別採用手腕手指力量、前臂或上臂等不同部位用力。按拍球時,應隨球上下迎送,盡量延長控制球的時間,以利於保護球。如原地運球,按拍球的上方,向前運球時,按拍球的後上方。
※球的落點:一般情況下的運球,球的落點在運球手同側腳前外側約20CM處,速度越快,落點越靠前。積極防守時,運球的落點應在體側或側後方,以便護球。變向運球其落點基本上位於異側體側或側前方。胯下運球的落點位於胯下中間的地方。
※手腳協調配合:運球時,既要移動速度和運球速度協調一致,又要保持合理的節奏。要注意按拍球的部位、落點的選擇和力量大小的運用。移動越快,按拍球的部位越是靠後下方,落點越遠,反彈起來的力量越大。一般直線運球,運球一次,跑兩或三步。
運球動作的練習,需經歷一個較長的過程,關鍵是控制能力和手腳協調配合,因此手上功夫要天天練。可先從玩球開始,熟悉球性,再從原地運球過渡到行進間,從雙眼看球到不看球運球,從直線到變向運球。可一人一球、一人二球、一人運球一人搶球等方法進行練習
如何打好籃球(特別是投球 )
第一:心態要平和,不要想著如投不進會如何如何.
第二:如果你的姿勢不正確,一定要強迫自己適應教練說的姿勢,樓上各位說的要按自己的感覺舒服的姿勢去投其實是誤導.
第三:體力要保持,沒有好的體力是不可能投準的.腰腹肌肉是關鍵.
第四:勤學多練,會有感覺的.
補充一點:要在跳到最高點時出手,那時全身是最舒展的時候,命中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