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宣漢縣中學

宣漢縣中學

發布時間: 2021-04-15 03:59:28

㈠ 宣漢縣南壩中學的知名校友

70餘年來從南壩中學走出的人才數不勝數,在此僅列舉幾人。
向守志:共和國開國將軍,是中國戰略導彈部隊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是第二炮兵首任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
焦奎:1983年在北京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是我國「文革」後第一位化學學科理學博士,師從我國已故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高小霞教授。現為青島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青島市第十三屆人大代表,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電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和「應用化學」編委。曾於1996年1月至1998年2月任青島化工學院(現青島科技大學)副院長,1998年3月至2002年6月任青島化工學院院長,2002年7月至2004年1月任青島科技大學校長。
雷禎孝:倡導「人才學」影響80年代青年。1944年12月出生於四川達州,1963年進入北大化學系。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自我設計、人才市場、自學考試、雙向選擇、知識結構、老幹部榮休、重視中青年等人才思想,因建議設立一門「人才學」而轟動一時。主要著作有《祝你成才》(1980年,合著)、《中國人才思想史》(1986年)等。1994年開始在國內學校推行「電影教育課」,現為中央電化教育館教授、電影教育總課題組執行組長。
朱普軒:甘肅省電力設計院黨委書記,紀委書記(法人代表)。1943年5月出生,四川省宣漢縣人,中共黨員。武漢水利電力學院畢業,教授級高工。歷任省電力局勘測設計處高壓送電線路設計技術員、工程師;省電力設計院副院長、高工、教授級高工、院長。曾獲甘肅省「七五」電力建設功臣、甘肅省電力局科技先進個人、甘肅省電力尊師重教先進個人、甘肅省建設科技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向奇漢:用友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北京大學計算數學學士、重慶大學應用數學碩士。曾任重慶大學數學系副教授、重慶大學數學系計算機實驗室主任等職。1997年開始涉足ERP事業,先後受聘國內多家知名管理軟體企業,擔任過分公司總經理、集團市場總監等要職,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2003年10月加盟用友,曾任U8業務本部總經理、產品市場部總經理、產品市場總監、ERP與行業解決方案事業部副總經理等職。

㈡ 四川宣漢中學

《四川省宣漢中學志》後記

《四川省宣漢中學志》本志的編纂工作始於2002年9月,止於2007年6月,歷時 4年零10個月。
經過90年的發展,宣漢中學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在90周年校慶到來之時,宣漢中學成功通過了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的評估驗收,實現了東西校區兩翼辦學,書寫了宣中辦學的新篇章。盛世修志,以承傳薪火,知古鑒今。為總結辦學經驗,探索基礎教育規律,為學校改革發展提供歷史借鑒,2002 年9月學校研究決定編纂校志,成立了以張武坤同志為組長的校志編纂工作組,由譙義山老師專職負責編纂工作。2006年,童國武、楊曦兩位年輕的語文老師曾先後參予這一工作。2007年3月各章節概述部分初稿形成。2007年3至5月,由龔元光同志整理附件並組稿統編。又經廣泛徵求意見,反復修改,於2007年6月終成書稿。《校志》共10章,總計50餘萬字。
宣漢中學90年的歷史,似長河一段,曲折蜿蜒,有風平水靜,也有波瀾壯闊。如此漫長的校史,要想條分縷析,一一廓清,實非易事。在《校志》編纂過程中,雖參考了《宣漢縣中學校志》(1968.4)、《宣漢縣中學校史》(續集1993.12)、《四川省宣漢中學校史》(續集2000.11),但由於種種原因,前30年歷史留下的文字資料幾乎是一片空白,而後60年雖有記載,要麼殘缺,要麼語焉不詳,給編纂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
《四川省宣漢中學志》的編寫是集體合作的結果。許多同志在搜集資料、寫作、修改、審稿過程中付出了辛勤的勞動。行政辦公室鄧崇智不辭辛苦,及時收集與提供大量歷史資料,為校志編寫服務,在此一並致謝。還要特別感謝趙德培、劉輝孝、符德言、衛貢金、肖注道等老教師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資料,張武坤、劉廷富、章昂等老師認真修改、校對。正是因為有這么多人重視、關心和支持,《四川省宣漢中學志》才得以問世。
由於編志時間匆促,編輯人員缺乏經驗,水平有限,《校志》中難免有不盡如人意之處,錯誤、遺漏在所難免。敬請各位領導、師生、校友批評指正,以便在下一次修史、修志中得到更正!

㈢ 宣漢中學好還是平昌中學好

我把兩個學校的資料給你,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
平昌中學
學校介紹
四川省平昌中學創辦於1938年,始名「私立巴陽初級中學」。創建伊始,陶行知先生就給學校題寫了「追求真理,服務人群」的校訓。六十多年來,一代又一代平中人傳承著先生的求索精神,在大巴山這片文化荒原上辛勤耕耘,播撒文明,推動學校不斷朝著巴蜀名校、中華名校邁進。2000年評為四川省重點中學,2002年,學校成為四川省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有教學班101個,近幾年來,每年向大專院校輸送合格新生800人以上,近200餘人進入重點大學深造,高考十年蟬聯全市同類學校之冠。2004年高考取得了上本科線913人,市文科第一、二名和理科第一名均在我校,上清華、北大4人的優異成績。1990年至2004年,高中學生參加各學科聯賽和奧林匹克競賽獲國家級一等獎2人次,省級獎89人次,研究性課題在2003、2004連續兩年獲得省一等獎。學校有2個科研課題獲四川省教學成果三等獎。建校以來,已為國家培養畢業生近3萬人。

校園環境優美,設施設備齊全。學校坐落在省級旅遊風景區——平昌縣佛頭山森林公園下,佔地153畝,建築面積9.6萬平方米,校園四季綠樹掩映,鳥語花香。有辦公大樓1幢,教學樓7幢,有300米、20 0米跑道的田徑運動場各1個,風雨球場1個,多媒體教室,語音室,理、化、生實驗室;藏書16萬多冊的圖書閱覽室,有能容納3000人同時就餐的學生食堂,9000餘個床位的學生公寓。擁有多媒體教室、閉路電視、遠程教育教學系統、校園網站等先進的教學設施,運動場館寬敞,實驗儀器先進,圖書藏量豐富。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436人,其中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116人,中級教師149人。教師具有碩士學位5人,研究生課程進修結業29人,本科學歷246人。有省、市、縣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66人,學科專業委員會理事68人次,參加全國各學術團體80人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人,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2人,全國優秀教師教育工作者3人,全國優秀教師5人,省市縣學科帶頭人和教學骨幹80餘人。現有教學班108個,學生9300餘人 。

教育理念
辦學思想
以人為本,和諧發展
學校內部管理嚴謹。以「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為辦學思想,堅持「以管理正校風、以校風促質量、以質量創品牌、以品牌求效益,以效益謀發展」的工作思路,構建了可持續發展機制和適應終身學習、適應未來發展的教育模式,鑄就了「團結奮進、求實創新」的校風、「敬業善教」的教風和「勤學尚美」的學風,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
辦學目標
開放型、實驗型、示範型、高質量、有特色的一流學校
辦學特色
開放、民主、創新
育人目標
培養品質高尚、智能卓越、身體健康、具有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的高校新生和現代建設者
辦學方略
學校按照「科研興校、名師強校、優生名校、質量立校、特色樹校」的辦學方略,大力加強教學科研工作,教改科研空氣濃厚.。先後承擔國家、省、市、縣教改科研課題36個,已結題24個。學校教師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科研論文1600餘篇,310多項教研成果在國際國內獲獎,出版個人專著58部,合著103部。學生在參加研究性學習、科技創新大賽和奧林匹克數、理、化、生等競賽中共2000多人次榮獲國家、省、市、縣獎勵。
校 訓
追求真理,服務人群
校 風
博學篤行
學 風
勤學尚美
宣漢中學
辦學條件
硬體設施
學校擁有東、西區兩個校區,校園佔地面積252畝,建

校園環境(18張)
築面積9萬余平方米,綠化面積5萬余平方米。

1999年投資數百萬元,新建和裝備了集信息技術、實驗於一體的科教大樓及圖書大樓。建有3個網路教室,15個多媒體演播室,6個理化生標准實驗室,5個儀器保管室,3個閱覽室;擁有圖書10餘萬冊,微機300多台;班班實現了「三機一幕」,形成了「三網合一」信息技術教育平台。2000年引資400萬元修建了設施齊全的學生公寓。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137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0000餘人,其中高中93個教學班,初中44個教學班。在崗教職工504人。先後有40多人獲得全國或省級優秀教育工作者、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及優秀教師稱號以及 「五·一」勞動獎章。
從厚重的歷史中,從競爭的現實里,宣中充分認識到: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學校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為此,學校實施了「師表工程」「青藍工程」「名師工程」,建立了「一幫一」制度,推出了「教師校本培訓工程」,大力造就一批師德高尚、學識淵博、教藝精湛的教師隊伍。學校鼓勵教師在職進修,先後派出5名一線教師到日本、英國、新加坡等國家考察學習;2000年與西南師大聯合開辦研究生課程進修班;2002年選送英語教師周伶俐到英國諾丁漢大學進修。學校與中國教育研究中心、川大、西南大學、川師大、達師專、市教科所等建立了科研協作關系,與北大附中、北京四中、黃岡中學、成都七中等全國知名中學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經常聘請外籍教師上課,邀請各地教育專家來校講學。學校國家級科研課題2個,省級課題2個,市縣共管項目45個,校級課題50個,個人申報課題30個。教育科研如火如荼,教育實踐扎實高效。

3教學研究
全校教師在各級報刊發表和獲獎的教研論文達600多篇,出席國家級和省級學術會議者29人,國家級、省級學會會員36人,省、市學會的理事12人,省特級教師、教育教學專家後備人才7人,省級學科帶頭人3人,市級學科帶頭人5人。先後有王專、李文欽、崔吉海、趙文祥、劉廷富等5人獲得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及優秀教師稱號,章雲格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鄭雄策、庹傳亮、牟必繼、伍先華等15人獲省級表彰,66人獲市、縣表彰,78人成為省、市骨幹教師。

4辦學模式
辦學路漫漫,上下而求索。宣中以「厚德勤學,勵志篤行」為校訓,以「嚴謹篤學,求是創新」為校風,以「敬業愛生 博學求真」為教風,以「自強自律、勤學思創」為學風,
為了提高辦學效益,宣中大膽突破單一辦學模式,建立了國家課程、校本課程、實踐課程三結合的課程結構。特別是在文科教育中,突破書本限制,變革課堂形式,探索考試模式;書籍報刊、電視網路成了學生求取真知的平台;研究性學習深入高效,教師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對下崗擇業、社會低保、城市環保、川劇嬗變、地質災害等社會問題作調查研究,拓展了學生視野,培養了社會實踐能力,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宣中文科教育現象。
學校活動豐富,形式多樣。每年定期開展元旦晚會、「五·四」藝術節、九月軍訓、金秋歌手賽、秋季運動會、中學生成人儀式,入學典禮等活動。不定期舉行反對邪教,篤信科學;遠離毒品,珍愛生命;拒進網吧,熱愛學習等活動。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夏令營活動。英語、寫作、科創、電腦、田徑、舞蹈等10多個興趣小組有聲有色,校園社團從零文學社魅力無窮,成為全國各類文學刊物及媒體爭先報道的焦點,成立以來先後被評為全國十佳文學社、全國百佳文學社、全國創新教育實驗基地等眾多榮譽稱號。校園電視台成為亮麗風景,被評為全國百佳校園電視台,《德育》《來鹿文學》《今日宣中》特色鮮明,學生的特長和個性得到了很好發展。10餘名學生獲得大學英語四級證書,上百人次獲奧賽獎、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獎、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獎,600多篇習作在全國各類報刊發表,形成了數百篇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美術作品獲「中日少年兒童藝術展」特等獎,單人舞《雨花》獲省中學生藝術節一等獎,武術比賽獲省一等獎,各級各類體育比賽屆屆受矚目,次次有獎杯。

5高考成績
據統計,從1573年來鹿書亭到1916年的「宣漢縣立中學堂」,再到2000年的「四川省宣漢中學」。宣漢中學為社會培養了28000餘名合格新生從宣中走進高校,其中800餘人已獲得碩士、博士學位。
據統計,從2008年到2015年宣漢中學文科上線人數一直穩居達州全市第一位。[3-4]
2015年高考,一本上線376人(文科93人,理科283人),比2014年凈增64人,增長率21%,其中應屆316人,創歷史新高。本科上線1464人(不含藝體),其中應屆1075人(不含藝體),上線率61%,創歷史新高。600分以上28人,其中文科5人、理科23人。理科最高分640分,文科最高分616分。達州市文科前10名,我校有3人;理科前10名,該校佔4人。文科本科上線529人,穩居達州市第一位。文、理科重本上線和本科上線人數均居達州市第二位。[4]
2014年高考,一本上線312人,較2013年增加101人,增長48%;本科上線1568人(不含藝體),較2013年增加178人,增長13%。一本上線人數和本科上線人數均創宣漢中學高考歷史之最,居達州市第二位。文科依然保持強勁勢頭,其中一本上線52人,本科上線452人,穩居達州市第一位。藝體類上線人數126人,居達州市前列。2014年,宣漢中學再次創造了達州教育界的升學神話。3名學生被清華大學錄取、2名學生被北京大學錄取、5名學生被中國人民大學錄取、1名學生被中國科學院大學錄取。由此,宣漢中學成為達州歷史上,一年考入北大清華最多的學校。

6校園社團
從零文學社
2007年,從零文學社在校園文化建設的春風中誕生了,成為學校第一個學生創辦的由學校指導、學生自主管理的校園社團。文學社以激發學生寫作興趣,開發學生文學創作潛力,活躍校園文學創作,拓展學生的第二課堂。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配合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為發展目標,以追求純文學、探討文學與人生的關系,提高自身文學修養及社員的交際能力、口才能力以及藝術欣賞水平為活動目的。我們的宗旨是:「讓文學之筆自由舞蹈,讓青春之夢盡情翱翔!」宣傳語是:「從零開始,一切精彩」、「零度文學,從心起跑」。文學社堅持學生自我鍛煉的原則,均由學生擔任社長、總編,學生也獨立承擔了撰稿、收稿、選稿、評稿到改稿、編輯、校對、排版的全程工作。文學社組織機構健全,分為社委會和編委會。文學社也大力開展從零杯創新作文大賽、詩歌朗誦、校園辯論賽、語文知識競賽和語文趣味活動,組織演講、創作筆會、文學沙龍、社會調查等活動。極大的激發了社員的積極性。成立以來,從零文學社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現已成為學校影響力最大的一個社團。文學社的發展得到全國、省、市、縣作協關心,中國作協副主席、省作協主席阿來,市作協主席鄒亮等先後蒞臨我校指導工作,文學社還聘請中國少年作家協會主席張政、中國青少年作家協會主席張金童擔任文學社顧問團主席;全國中小學文學社研究中心秘書長赫學穎,劉增傑、羅偉章、牛放、邱易東、李青、馮國平、陳曉輝等當代著名作家、雜志編輯出任文學社顧問,成為文學社不斷進步的智力源泉和創新動力。文學社還是全國中小學文學社團研究中心團體會員。文學社先後被教育部關工委社區教育中心、課堂內外雜志社評為「全國創新作文教育實驗基地」、「全國創新作文核心文學社」、2010年被北京大學中國語文語文系、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等評為「全國百佳文學社團」。2011年被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 、中國語文報刊協會、全國中語會、語文報社評為「全國十佳文學社團」。《課堂內外》、《語文報》、《考試指南報》、《高中生學習》、《學生文摘》、《達州日報》、《華西文學》、中國校園文學網、創新作文網、中國散文網、世界華人少年作家網等雜志社、報社、網站先後刊登我社社員文章或專版介紹、報道我社。文學社社員先後在全國各級報刊發表文章近百篇,在各項徵文比賽中,有許多社員的作品獲國家省市等各級獎勵,社員先後榮獲全國中小學優秀校內報刊最佳編輯一等獎、全國中小學生創新作文大賽一等獎、全國中學生原創文學大賽散文類最高獎,還培養出了全國十佳文學少年等眾多文學新星。才華橫溢的從零之星,還被北京師范大學、中央青年政治學院、四川大學、湖南大學等眾多名校錄取。文學社還不斷加強網路建設,QQ群、網站、博客、微博都成為文學社發展重地和社員暢所欲言的場所;社報《從零》也有著極大的特色,在第三屆、第四屆全國中小學優秀校內報刊評比活動中榮獲最佳社團報一等獎(四川省前列),並摘得全國最佳編輯獎桂冠。從零正在全面發展……

㈣ 宣漢縣南壩中學的學校概況

學校地處「扼上五區咽喉」的重鎮——南壩鎮,校園佔地54畝。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學校先後修建了初中教學樓、教師宿舍、初中男生宿舍、辦公樓、圖書樓、實驗樓、高中男生宿舍、學校大禮堂、園丁樓三幢、學生公寓兩幢、教學樓三幢、女生樓、行政樓、育英樓。學校教室現配有電視、電腦、多媒體投影儀等多種高科技電子設備。還擁有理化生實驗室、准備室、儀器室12間;多媒體教室、語言實驗室、電子實驗室共22間,微機室有寬頻聯網電腦250台;圖書室生均藏書40餘冊;體育場地12000平方米,內含300米環形跑道一條、足球場一個、籃球場三個、排球場兩個、塑膠曲棍球場一個;學生公寓可入住2500餘人,學校食堂可容納1200人同時就餐。隨著學校教學條件的不斷改善,學校規模不斷擴大,現在學校已擁有約80個教學班,6000多名師生。
如今校園環境幽雅,鳥語花香,四季常青。春飛柳絮、夏燃榴火、秋溢桂香·、冬綻臘梅,簡直是美不勝收。看那獅子壩的兩棵黃果樹,其枝幹如盤龍,或橫卧、或斜倚,樹冠則如一張巨傘,遮天蔽日,是同學們休閑納涼好去處;校園中間的大花園內,綠草如茵、異樹連理、唧唧鳥鳴、縷縷花香,徜徉其間,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走到高三教學樓的孔子塑像下,讓你感受到濃郁的學習氛圍;佇立在「私立精英中學」的石碑旁,又讓你感受到南壩中學深厚的歷史底蘊;再配上「白宮」的雄壯、精英廣場的小巧、小橋流水的幽韻、石山瀑布的飄逸、亭台小榭的優雅,一切都顯得那麼自然、和諧、天人合一。南壩中學已經成為「上五區」最適合學習研究的地方!
現任校長:李政軍
改革開放後歷任校長:冉崇育、向以福、孫本愷、胡清善、高美岱、顏尚亨、向曉星、李政軍
校訓: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地址:宣漢縣南壩鎮精英街189號
郵政編碼:636164

㈤ 宣漢縣南壩中學的南壩中學大事記

1938年初,向君卿、冉孝瑞、梁列五、婁元亮、王君異等一大批志士仁人匯集宣漢縣南壩場。發出了「同進人類光明,同歌民族復興」的驚天吶喊,並取《阿房宮賦》「齊楚之精英」之意,創立了私立精英中學。
1950年3月「精英中學」改名為「宣漢中學南壩分部」,冉雨生任分部主任。
1951年春,學校更名為「宣漢縣第二中學」,林心如、孫易和、冉常節先後擔任校長。
1958年學校被確定為地級重點中學,更名為「宣漢縣南壩中學」,冉常節先後擔任校長。
1979年校長何隆平調縣文教局任局長,冉崇育任校長,但由曾季於副校長主持工作。
1982年,向以福調南壩中學任支部書記、校長。
1984年9月縣委宣傳部孫本愷兼任南壩中學校長。
1985年6月15日,著名人才學家,南壩中學校友雷禎孝回到母校,發表演講「世界不大,南中不小,從南中可以走向世界。走向未來。」
1987年11月,胡清善任南壩中學校長。
1989年9月,國家人事部、教育部授予李立洲老師「全國優秀教師」稱號。
1990年10月,原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南京軍區司令員向守志將軍來校視察工作。
1991年9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陳仁發為「四川省中學特級教師」。
1994年9月,高美岱同志任南壩中學校長。
1995年6月,四川達縣籍著名軍旅詩人樑上泉來南中參觀,並題詞:「聖燈山上亮聖燈,精英中學育精英,前河開路後河繼,波涌浪飛濤有聲。」
1998年9月,顏尚亨同志任南壩中學支部書記、校長。
1998年12月,國家教育部體部體藝衛司司長楊力、省教育廳副廳長顏振一行,來校視察藝術教育工作。
1999年9月5日,舉行「南壩中學六十慶典」,時任四川省副省長徐世群同志送來賀幛「風雨六十年,桃李遍天下」,原精英中學校長王君異家人送來國畫「萬紫千紅總是春」一幅。
2001年10月,學校被省教育廳命名為「四川省藝術教育特色學校」。
2001年12月,學校被中央教科所命名為「校園文化基地實驗學校」。國家級課題《優化課堂教學,強化課外輔導》獲達州市人民政府教學成果二等獎,市級課題《說課的理論與實踐》,獲宣漢縣人民政府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2年始,建設「園丁樓」三幢,122套,建築面積16000平米。學生宿舍一幢4280平米;教學樓、教學綜合樓二幢,有專用教室、功能用房53間,建築面積約7200平米。2003年11月,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向學校捐資5萬元,用於圖書室建設。
2003年9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顏尚亨為「四川省中學特級教師」。
2004年5月21日,華融資產管理公司總裁楊凱生、達州市市長李向志、縣委書記肖雷一行來校參加教學綜合樓的奠基儀式,華融公司向學校捐資50萬元。
2004年12月,學校被達州市教育局評估認定為「達州市示範性普通高中」。
2007年,學校被命名「四川省現代教育示範學校」。向曉星同志任南壩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
2008年11月,清華大學教授朱普軒、湖南大學教授雷禎孝在北京接見南中教師,贈送電影課軟體。
2010年3月,何明茂老師被授予「宣漢縣首屆名師」稱號。

㈥ 2020年四川宣漢中學考上985大學有多少人,考上211有多少人

2020年四川宣漢中學考上985大學和211大學的人數,

目前尚未公布。

具體可詢問學校辦公室和教務處,

以學校的說法為准。

㈦ 宣漢城區中學有幾所個

宣漢中學目前大約已超過120個班。 初中部平均一個班超過70人。 高中部的班級人數在50——70不等。

㈧ 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內的高中有哪些

達洲國重有:達一中,達縣中
宣汗普通高中有:宣中,南壩中學.
這都是比較好的. 另達洲高中一大堆

㈨ 四川省宣漢中學的介紹

四川省宣漢中學坐落在巍峨連綿的巴山南麓、蜿蜒秀麗的州河之濱、紅三十三軍誕生地達州市宣漢縣東鄉鎮,是被譽為「巴山深處桃李園」的巴蜀名校。在四百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學校先後七次易名。她前身為創辦於明朝萬曆元年(1573年)的「來鹿書亭」;民國5年創立「宣漢縣中學堂」;2000年升為「四川省重點中學」;2006年2月升為「四川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是一個擁有眾多優秀學生的高校。2013年12月23日,經四川省教育廳復核正式批准宣漢中學成為四川省一級示範高中。

㈩ 宣漢有多少中學

宣漢中學是宣漢中學最好的翻開宣中厚重的歷史,一股淳樸的文明之風撲面而來。明朝萬曆元年即公元1573年,在宣漢這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誕生了「來鹿書亭」;民國5年即公元1916年,同盟會員、宣漢知縣景昌運改建「來鹿書院」為宣漢縣中學堂,高舉起新學的大纛,揭開了辦學的新篇章。從這時起直到1949年,宣中一直處於革命運動的前沿。王維舟、王波、修陶、宋更新、郭俊鐸、陳自卑……這些閃光的名字就與宣中緊緊聯系在一起。穿過彌漫硝煙,歷經時代風雨,百年學堂青春煥發,朝氣蓬勃,1958年便成為達縣地區重點中學。改革開放以來,幾代宣中人不懈努力,不負眾望,宣中終於在2000年4月跨進了省級示範高中的行列,2006年1月順利爭創為「國家級示範高中」。從來鹿書亭至今,四百餘年教化一脈相承。今天宣中早已成為一所學生嚮往、家長放心、社會矚目的川東名校,它正以矯健的步伐邁向國家級示範高中。
辦學路漫漫,上下而求索。近年來,宣中以「厚德勤學,勵志篤行」為校訓,以「嚴謹篤學,求是創新」為校風,以「敬業愛生 博學求真」為教風,以「自強自律、勤學思創」為學風,始終圍繞育人這一中心,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確立了「以人為本,全面育人,和諧發展」的辦學思想,
為了提高辦學效益,宣中大膽突破單一辦學模式,建立了國家課程、校本課程、實踐課程三結合的課程結構。特別是在文科教育中,突破書本限制,變革課堂形式,探索考試模式;書籍報刊、電視網路成了學生求取真知的平台;研究性學習深入高效,教師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對下崗擇業、社會低保、城市環保、川劇嬗變、地質災害等社會問題作調查研究,拓展了學生視野,培養了社會實踐能力,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宣中文科教育現象。
學校活動豐富,形式多樣。每年定期開展元旦晚會、「五·四」藝術節、九月軍訓、金秋歌手賽、秋季運動會、中學生成人儀式等活動。不定期舉行反對邪教,篤信科學;遠離毒品,珍愛生命;拒進網吧,熱愛學習等活動。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夏令營活動。英語、寫作、科創、電腦、田徑、舞蹈等10多個興趣小組有聲有色,校園電視台成為亮麗風景,《德育》《來鹿文學》《今日宣中》特色鮮明,學生的特長和個性得到了很好發展。10餘名學生獲得大學英語四級證書,上百人次獲奧賽獎、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獎、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獎,600多篇習作在全國各類報刊發表,形成了數百篇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美術作品獲「中日少年兒童藝術展」特等獎,單人舞《雨花》獲省中學生藝術節一等獎,武術比賽獲省一等獎,各級各類體育比賽屆屆受矚目,次次有獎杯。
宣中把握時代脈搏,搶占教育制高點,不斷改善辦學條件。1999年投資數百萬元,新建和裝備了集信息技術、實驗、圖書於一體的科教大樓。建有3個網路教室,15個多媒體演播室,6個理化生標准實驗室,5個儀器保管室,3個閱覽室;擁有圖書10餘萬冊,微機300多台;班班實現了「三機一幕」,形成了「三網合一」信息技術教育平台。2000年引資400萬元修建了設施齊全的學生公寓。極大地提高了辦學檔次。
進入21世紀以來,學校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現有教學班91個,學生6000餘人,教職工410人。其中特、高級教師68人,中級教師122人;專科以上學歷375人,研究生課程結業64人。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宣中領導班子是一個團結勤政,廉潔高效,勇於探索,與時俱進,富於戰鬥力的團隊。省「百名優秀中小學校長」、市「十佳校長」鄭雄策學識淵博,德高望重,極具人格魅力。副校長王專、張武坤、章雲格學高身正,團結協作,富有極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們為宣中發展群策群力,傾情奉獻,充分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事業發展得紅紅火火。
從厚重的歷史中,從競爭的現實里,宣中充分認識到: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學校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為此,學校實施了「師表工程」「青藍工程」「名師工程」,建立了「一幫一」制度,推出了「教師校本培訓工程」,大力造就一批師德高尚、學識淵博、教藝精湛的教師隊伍。學校鼓勵教師在職進修,先後派出5名一線教師到日本、英國、新加坡等國家考察學習;2000年與西南師大聯合開辦研究生課程進修班;2002年選送英語教師周伶俐到英國諾丁漢大學進修。學校與中國教育研究中心、川大、西南師大、四川師大、達師專、市教科所等建立了科研協作關系,與北大附中、北京四中、黃岡中學、成都七中等全國知名中學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經常聘請外籍教師上課,邀請各地教育專家來校講學。目前,學校國家級科研課題2個,省級課題2個,市縣共管項目45個,校級課題50個,個人申報課題30個。教育科研如火如荼,教育實踐扎實高效。

熱點內容
壞老師吧 發布:2025-09-17 22:02:36 瀏覽:643
化學能力培養 發布:2025-09-17 20:28:02 瀏覽:584
師德師風演講稿格式 發布:2025-09-17 19:57:15 瀏覽:728
國畫培訓教學內容 發布:2025-09-17 18:11:05 瀏覽:464
公教育網 發布:2025-09-17 17:52:26 瀏覽:706
小學二年級教學總結 發布:2025-09-17 16:05:57 瀏覽:320
小學教師學習筆記 發布:2025-09-17 15:10:22 瀏覽:380
2014年小學師德師風總結 發布:2025-09-17 14:19:55 瀏覽:129
教師1對1 發布:2025-09-17 13:05:38 瀏覽:317
粵菜教學 發布:2025-09-17 12:15:54 瀏覽: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