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曾鞏中學

曾鞏中學

發布時間: 2021-04-15 22:19:25

① 曾鞏的名氣並不大,為何他卻能躋身唐宋八大家之列

唐宋八大家中,宋朝就佔有六席,而北宋時期的這六位,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轍、蘇洵,這五位名氣都極盛,尤其是前三位,在文壇上更是獨霸一方,蘇洵名氣稍微次一些,但有「三蘇"這個頭銜在,他的知名度也不並低,但唯獨曾鞏,很多人知道他,只是因為他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且他並不像蘇軾、歐陽修等才子,動不動就是詩詞賦,並背誦全文,於是許多人就有了疑問,曾鞏名氣不過如此,他又為何而名列唐宋八大家之列呢?

歷代人對曾鞏的文風評價都是:「質朴、淡雅、中平、沖和、少文」,這樣的字眼,也說明了他的文章的素,並沒有華麗的辭藻堆砌,也沒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大言名句,這樣來看,曾鞏的文章確實不具備:」網紅」潛質,不紅是正常的。

曾鞏既然如此不紅,為何能入選唐宋八大家呢?

曾鞏的不紅,僅僅是名氣,和實力並沒有關系。

他是新古文運動的中堅力量,在古文理論中主張「先道後文,文道結合」。他十分重視教育、培養人才,在撫州居所側建有「興魯書院」,並親自定學規、執教席,推動撫州學風。

他的文章:「義理精深,節奏舒緩、講理有條不紊、語句簡潔。《宋史·曾鞏傳》稱他為文章上下馳騁,愈出而愈工,紆除而不煩,簡奧而不悔,卓然自成一家。

所以他能在唐大八大家之中占據一席!

【END】

② 初中的所有語文課本中有關唐宋八大家的作品有哪些

八大家:韓愈 柳宗元 歐陽修 王安石 蘇軾 蘇洵 蘇澈 曾鞏《醉翁亭記》、內《浣溪沙》、《伶官傳序》--歐陽修;《黔之驢容》、《捕蛇者說》、《小石潭記》——柳宗元《游褒禪山記》、《傷仲永》——王安石; 《師說》-——韓愈、《六國論》——蘇洵蘇軾——《水調歌頭》,《浣溪沙》,《江城子》、《赤壁賦》。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以散文著稱的八位文學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合稱三蘇)、王安石、曾鞏八人。其中韓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歐陽修、三蘇等四人是宋代古文運動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鞏是臨川文學的代表人物。他們先後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詩文發展的陳舊面貌煥然一新。

③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 ,為什麼歷史上存在感那麼低

在中國歷史璀璨的歷史長河中,流傳下了數不清的詩詞文章,他們背後是更多的作者,唐宋八大家就是歷史中萬里挑一的傑出人才,能被後人選入入選「唐宋八大家」的,則個個皆為千年難遇之才。所以曾鞏的存在感低的原因就不可能是實力的問題。雖然文學家們的名氣因才華而起,但名氣並不完全等同於才華。

其中,柳宗元的《江雪》在甚至小學課本里就有。在中學課本里,韓愈的《師說》;蘇軾的《水調歌頭》不用說,蘇洵的《六國論》也選入了;蘇轍則做為 「三蘇」,再加上個人的文學造詣,又會在注釋中與蘇軾一起出現;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更是一直為人所傳頌;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在高中也是經典背誦篇目。曾鞏無一篇出現。

④ 撫州有名的中學叫什麼

江西省撫州市第一中學(原名臨川中學)坐落在贛東名城撫州市市區中心,東看撫河浩浩盪盪、蜿蜒向北,西望著名風景萬魁塔雄姿映夕照,南眺市區街道縱橫交錯、高樓鱗次櫛比,北覽撫河平原沃野千里、煙雨迷濛。校園佔地200畝,建築面積6萬6千餘平方米,綠化面積近7萬平方米。校內有撫州著名景點金柅園、綉花樓、名人園、書香園等景觀,環境清幽,是讀書治學修身的絕佳之地。
學校源於11世紀中期的宋代著名文學家曾鞏創辦的興魯書院。新學則起於清末撫郡中學堂,歷名撫州中學校、省立第七中學、省立第八中學、臨川中學、臨川聯合中學等,其因時應事、以人為本、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辦學精神,傳承臨川文化的精髓。現在,撫州一中已成為江西省首批優秀重點中學,是撫州市臨川教育集團龍頭學校,是一所面向全省招生的充滿現代朝氣的贛東名校,素有「才子搖籃」「少年大學生搖籃」「贛東教育明珠」「臨川才子之源」等稱譽,聞名中外。
撫州一中建校103年來,秉承興魯書院的精神與臨川文化傳統,以全面發展、突出特色、提高綜合素質為育人目標,以創新思維、張揚個性、面向世界、打造優質高中精品為辦學理念,以「以人為本,科學治校,拓寬學校的發展空間,一切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為辦學宗旨,以「勤學嚴謹、求實奮進」為校訓,倡導「精、實、嚴、活」校風。
百餘年來,學校群星璀璨,英才輩出,迄今為國家培養的人才不計其數,有無產階級革命家傅烈、傅大慶、李井泉等多人,有饒毓泰、余瑞璜、程孝剛、艾興等院士6人,有游國恩、丁秋林等著名專家學者200餘人,有王茲華等著名企業家200餘人,博士、博士後、博士生導師500餘人,恢復高考以來,考取少年大學生1080人、少年班大學生61人、清華北大53人,本科以上院校人數10000餘人;他們遍布祖國各地和世界五大洲,從此「臨川才子」美名傳揚神州大地、傳遍全世界。其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近二十年來,學校在全國高中數理化等學科競賽和小發明、小製作等科技創新競賽活動中獲大獎的有600多人次,其中11人次先後進入國家奧林匹克冬令營,1人次入選中國數學奧賽集訓隊;全國奧賽江西賽區頒獎大會先後4次在學校舉行;連續三年榮獲全國高中化學競賽全省團體總分第一。
現在,學校現代化教學設施齊全,建有互聯寬頻教學網。在校學生5100人,在職教工290人,其中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133人,一級教師99人,中國數學奧林匹克高級教練9人;1978年以來,先後有14名教師分獲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全國優秀教師、全國中小學中青年「十傑」教師、全省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30餘名教師分別當選撫州市拔尖人才、撫州市中學學科帶頭人或國家級、省級骨幹教師,3名教師擔任撫州市學科學會理事長。
學校從1985年開始實施超常教育實驗以來,一批批年幼志堅的俊傑英才走向像清華、北大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這樣的國內外一流名牌大學。超常實驗班的學生百分之八十提前一至兩年考入高等學校,其中考入著名大學少年班的有61人。學校先後獲得 「江西省優秀重點中學」「江西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江西省新課改試驗先進學校」「江西省園林綠化先進單位」「全國中學數學實驗教材實驗基地」「江西省綠色學校」「全國綠色學校」、「中國西部地區教育顧問學校」等稱號。
學校先後獲得的榮譽和稱號還有:
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實驗學校
中國名校600家
全國百所狀元中學
國家體育總局首批青少年體育俱樂部
中國基礎教育年鑒重點入編單位
江西省首批體育傳統項目學校
江西省中小學實驗室工作先進單位
江西省首批電教示範學校
江西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
江西省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裝備先進學校
江西省園林綠化先進單位
江西省科研興校先進單位
江西省青年志願者先進集體
江西省學雷鋒志願服務先進單位
江西省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
江西省優秀考點學校
.

⑤ 撫州一中歷史

學校源於11世紀中期的宋代著名文學家曾鞏創辦的興魯書院。新學則起於清末撫郡中學堂,回歷名撫州中學校答、省立第七中學、省立第八中學、臨川中學、臨川聯合中學等,其因時應事、以人為本、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辦學精神,傳承臨川文化的精髓。現在,撫州一中已成為江西省首批優秀重點中學,是撫州市臨川教育集團龍頭學校,是一所面向全省招生的充滿現代朝氣的贛東名校,素有「才子搖籃」「少年大學生搖籃」「贛東教育明珠」「臨川才子之源」等稱譽,聞名中外。

⑥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 ,為什麼在歷史上存在感那麼低

韓愈的《師說》中的「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可以說是作為師者的信條;柳宗元的《江雪》在小學課本里就有;蘇軾的《水調歌頭》不用說,「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更是膾炙人口。
乍一看,曾鞏存在感確實低。但是能夠入選「唐宋八大家」,沒點水平怎麼行呢?我們先來看看其他幾位大家怎麼評論曾鞏的:歐陽修:「其大者固已魁壘,其於小者亦可以中尺度」。王安石:「曾子文章眾無有,水之江漢星之斗」。「愛子所守卓,憂予不能攀。」蘇軾:「曾子獨超軼,孤芳陋群妍」。蘇轍:「儒術遠追齊稷下,文詞近比漢京西」來概括曾鞏的學術成就。能被諸多文壇巨擘這么稱贊的不多吧。

⑦ 曾鞏的名氣並不大,為何他卻能躋身唐宋八大家之列

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轍、蘇洵,另一個是誰,曾鞏還是馮鞏?這是因為很多人背唐宋八大家會卡在最後一位,記不住曾鞏的名字。只是因為他太不受歡迎了。




他是新古文運動的中堅力量,在古文理論上主張“第一條道路之後是第二條道路,文道結合”。他非常重視教育和培養人才,在福州公館旁設立興祿書院,並親自設置學習規則和教學座位,以推廣福州學風。


他的文章:“原理深刻,節奏緩慢,推理有序,語句簡潔。《宋史曾鞏傳》稱他為上下馳騁的文章,越來越努力,擺脫它而不無聊,簡單而不後悔,優秀而獨立。


雖然曾鞏沒有網路名人氣質,但他的實力可以從他的文章中體現出來。

熱點內容
化學能力培養 發布:2025-09-17 20:28:02 瀏覽:584
師德師風演講稿格式 發布:2025-09-17 19:57:15 瀏覽:728
國畫培訓教學內容 發布:2025-09-17 18:11:05 瀏覽:464
公教育網 發布:2025-09-17 17:52:26 瀏覽:706
小學二年級教學總結 發布:2025-09-17 16:05:57 瀏覽:320
小學教師學習筆記 發布:2025-09-17 15:10:22 瀏覽:380
2014年小學師德師風總結 發布:2025-09-17 14:19:55 瀏覽:129
教師1對1 發布:2025-09-17 13:05:38 瀏覽:317
粵菜教學 發布:2025-09-17 12:15:54 瀏覽:604
安徽省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09-17 09:07:06 瀏覽:940